涂布素铁感应装置.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4684612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69527.6

申请日:

2014.10.23

公开号:

CN104267436A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1V 3/02申请公布日:201501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V 3/02申请日:20141023|||公开

IPC分类号:

G01V3/02

主分类号:

G01V3/02

申请人:

山东福贞金属包装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广标; 董波; 李长广; 林健民; 黄健远

地址: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经济开发区工业五路10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代理人:

王汝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涂布素铁感应装置,包括机架、传送带、电机和感应装置,传送带设于机架的上端,电机装于机架中并与传送带传动联接,感应装置包括报警器、电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金属棒,第一电极、电源、报警器和第二电极通过导线依次串联,电源和报警器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极后端和第二电极后端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传送带的两侧,且第一电极前端和第二电极前端位于传送带上方。感应装置不必人工操作,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度,而且可以从中节约一定的劳动力资源,并大大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涂布素铁感应装置,包括机架、传送带、电机,传送带设于机架的上端,电机装于机架中并与传送带传动联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报警器、电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金属棒,第一电极、电源、报警器和第二电极通过导线依次串联,电源和报警器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极后端和第二电极后端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传送带的两侧,且第一电极前端和第二电极前端位于传送带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素铁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的VCC端口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启停。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布素铁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为蓄电池。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素铁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说明书

说明书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罐加工领域的一种检测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素铁在加工成铁罐的过程中,需要在白色素铁的表面涂上一层涂层,从而将素白铁涂染成所需要的图案或颜色。此外,素白铁经过涂染后还需经过一道检测工序,以确定每一块素白铁是否均被涂染过。现有技术中,用于检测素白铁是否被涂染过的操作一般是通过人工进行的。然而,这种用人工进行检测的操作,不仅会浪费劳动力资源,而且容易由于工作人员的身体过于疲劳或粗心大意而造成未涂染的素白铁漏检的情况发生,从而使漏检的未涂染的素白铁加工完后即变成不合格品。因此,这种用人工检测素白铁的操作,不仅会造成一定的劳动力资源、铁资源的浪费,而且其工作效率及检测准确度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布素铁感应装置,它在传送带的上方加装一对连接报警器和电源的电极,使电极能够进行素白铁的检测,并在接触到有未涂染的素白铁经过时通电报警。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涂布素铁感应装置,包括机架、传送带、电机,传送带设于机架的上端,电机装于机架中并与传送带传动联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报警器、电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金属棒,第一电极、电源、报警器和第二电极通过导线依次串联,电源和报警器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极后端和第二电极后端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传送带的两侧,且第一电极前端和第二电极前端位于传送带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单片机,所述的单片机的VCC端口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启停。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为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的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发明在传送带的上方安装了感应装置,利用电机与未涂染的素白铁接触会接通电路并发出报警的功能,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该感应装置对未涂染的素白铁进行准确检测,从而不但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度,而且可以从中节约一定的劳动力资源,并大大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2、感应装置不必人工操作,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安装,十分适合在铁罐加工过程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感应装置的原理结构框图;
图2为感应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电源,2报警器,3第一电极,4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涂布素铁感应装置,包括机架、传送带、电机和感应装置,传送带设于机架的上端,电机装于机架中并与传送带传动联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单片机、报警器2、电源1、第一电极3和第二电极4,所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金属棒,所述的电源为蓄电池,所述的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第一电极、电源、报警器和第二电极通过导线依次串联,电源和报警器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电极后端和第二电极后端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传送带的两侧,且第一电极前端和第二电极前端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的单片机的VCC端口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启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素白铁上的涂料具有不导电的特性,因此,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接铁皮的两端时,两个电极之间无法导通,电源、报警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能组成完整的回路,报警器不工作,传送带正常运送铁皮通过。
当铁皮上没有涂料时,由于铁皮的导电性能,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导通,电源、报警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组成完整的回路,报警器通电工作,发出警报。与此同时,由电源供电连接单片机发出信号,驱使驱动电路关闭电机,传送带停止运转,防止不合格的铁皮运送到下一环节,对下一环节的设备造成损伤。
为了保证整个设备良好的工作状况,在铁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位置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略高于传送皮带的表面,使得传送带表面的铁皮可以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
除本发明所述的结构外,其余均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涂布素铁感应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涂布素铁感应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涂布素铁感应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涂布素铁感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涂布素铁感应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74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N 104267436 A (21)申请号 201410569527.6 (22)申请日 2014.10.23 G01V 3/02(2006.01) (71)申请人 山东福贞金属包装有限公司 地址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经济 开发区工业五路 1075 号 (72)发明人 周广标 董波 李长广 林健民 黄健远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 限公司 37105 代理人 王汝银 (54) 发明名称 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的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包括机架、 传送。

2、 带、 电机和感应装置, 传送带设于机架的上端, 电 机装于机架中并与传送带传动联接, 感应装置包 括报警器、 电源、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的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金属棒, 第一电极、 电源、 报警器和第二电极通过导线依次串联, 电源和报 警器固定在机架上, 第一电极后端和第二电极后 端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传送带的两侧, 且第一电 极前端和第二电极前端位于传送带上方。感应装 置不必人工操作, 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而且结构简 单, 便于拆卸和安装, 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检 测准确度, 而且可以从中节约一定的劳动力资源, 并大大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

3、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7436 A CN 104267436 A 1/1 页 2 1. 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包括机架、 传送带、 电机, 传送带设于机架的上端, 电机装于机架 中并与传送带传动联接,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感应装置, 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报警器、 电源、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金属棒, 第一电极、 电源、 报警器和 第二电极通过导线依次串联, 电源和报警器固定在机架上, 第一电极后端和第二电极后端 分别通过支架。

4、固定在传送带的两侧, 且第一电极前端和第二电极前端位于传送带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单片机, 所述的单片机的 VCC 端口连接电源的正极, 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 机启停。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源为蓄电池。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报警器为声光报警 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67436 A 2 1/2 页 3 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铁罐加工领域的一种检测设备, 具体地说。

5、是一种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素铁在加工成铁罐的过程中, 需要在白色素铁的表面涂上一层涂层, 从而将 素白铁涂染成所需要的图案或颜色。 此外, 素白铁经过涂染后还需经过一道检测工序, 以确 定每一块素白铁是否均被涂染过。现有技术中, 用于检测素白铁是否被涂染过的操作一般 是通过人工进行的。然而, 这种用人工进行检测的操作, 不仅会浪费劳动力资源, 而且容易 由于工作人员的身体过于疲劳或粗心大意而造成未涂染的素白铁漏检的情况发生, 从而使 漏检的未涂染的素白铁加工完后即变成不合格品。 因此, 这种用人工检测素白铁的操作, 不 仅会造成一定的劳动力资源、 铁资源的浪费, 而。

6、且其工作效率及检测准确度均较低。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它在传送带的上方加 装一对连接报警器和电源的电极, 使电极能够进行素白铁的检测, 并在接触到有未涂染的 素白铁经过时通电报警。 0004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包括机架、 传送带、 电机, 传送带设 于机架的上端, 电机装于机架中并与传送带传动联接,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感应装置, 所述 的感应装置包括报警器、 电源、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金属 棒, 第一电极、 电源、 报警器和第二电极通过导线依次串联, 电源和报警器固定在机架上。

7、, 第 一电极后端和第二电极后端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传送带的两侧, 且第一电极前端和第二电 极前端位于传送带上方。 0005 进一步的,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单片机, 所述的单片机的 VCC 端口连接电源的正极, 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启停。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的电源为蓄电池。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的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000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 由于本发明在传送带的上方安装了感应装置, 利用电机与未涂染的素白铁接触会接 通电路并发出报警的功能, 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该感应装置对未涂染的素白铁进行准确 检测, 从而不但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检测准确度,。

8、 而且可以从中节约一定的劳动力资 源, 并大大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0009 2、 感应装置不必人工操作, 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而且结构简单, 便于拆卸和安装, 十分适合在铁罐加工过程中应用。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发明感应装置的原理结构框图 ; 说 明 书 CN 104267436 A 3 2/2 页 4 图 2 为感应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0011 图中 : 1 电源, 2 报警器, 3 第一电极, 4 第二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本发明的涂布素铁感应装置, 包括机架、 传送带、 电机和感应装置, 传送带设于机 架的上端, 电机装于机架中并与传送带传动联接, 如图 1 和图。

9、 2 所示, 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 单片机、 报警器 2、 电源 1、 第一电极 3 和第二电极 4, 所述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金属 棒, 所述的电源为蓄电池, 所述的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第一电极、 电源、 报警器和第二电极 通过导线依次串联, 电源和报警器固定在机架上, 第一电极后端和第二电极后端分别通过 支架固定在传送带的两侧, 且第一电极前端和第二电极前端位于传送带上方 ; 所述的单片 机的 VCC 端口连接电源的正极, 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电路控制电机启停。 001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 素白铁上的涂料具有不导电的特性, 因此, 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接铁皮的两端 。

10、时, 两个电极之间无法导通, 电源、 报警器、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能组成完整的回路, 报警 器不工作, 传送带正常运送铁皮通过。 0014 当铁皮上没有涂料时, 由于铁皮的导电性能, 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导通, 电源、 报警器、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组成完整的回路, 报警器通电工作, 发出警报。与此同 时, 由电源供电连接单片机发出信号, 驱使驱动电路关闭电机, 传送带停止运转, 防止不合 格的铁皮运送到下一环节, 对下一环节的设备造成损伤。 0015 为了保证整个设备良好的工作状况, 在铁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位置时, 第一 电极和第二电极略高于传送皮带的表面, 使得传送带表面的铁皮可以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 极接触。 0016 除本发明所述的结构外, 其余均为现有技术。 0017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 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267436 A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67436 A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67436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