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210103.0
2014.05.19
CN104025840A
2014.09.10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公布日:201409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40519|||公开
A01G1/00; C05G1/00
A01G1/00
梁晓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胜利路8号2栋3单元306号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龚燮英
传统紫茄种植技术,因其连作障碍,环境高温、高湿,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农药残留量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紫茄移动种植的优点,提高紫茄生产效益的新的种植方法。采用的流程为:种植准备、育苗、定植、调控处理、肥水管理、采收。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紫茄增产种植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种植准备:将培土装入袋子,按照种植密度标准放入温室种植槽上;将温室铺地布,并对温室内部进行消毒;2)育苗:采用草炭、木岩、草炭和蛭石的混合基质加水,装入无土穴盘育苗,然后播种、浇水,保湿催芽,当75%~95%种子拱背时,将苗盘移至温室;3)定植:当植株长出1~2片叶子时,将其移栽到较大的人工温室里,当植株长出5~6片叶子时,再移栽到大田里;4)调控处理:现蕾期使用浓度为50~200mg/L的缩节胺,在开花期喷用浓度分别为50~150mg/L和20~100mg/L萘乙酸和防落素;5)肥水管理:包括在定植缓苗后浇缓苗水,而后适当蹲苗,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浇水,以后视苗长势及土壤水分进行浇水,在缓苗期,喷施0.3%的尿素,每次采完果后,喷施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6)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紫茄自然成熟度及时采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得一种紫茄的增产种植方法,步骤1)中,种植培土可选用木岩、草炭或两者的混合基质,种植培土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通过温室滴灌系统,使用二十倍左右的福尔马林消毒液;袋选用乳白色不透明的或白色在外黑白双面的无公害蔬菜生长专用塑料薄膜制成,种植袋为枕头式,容积约10L,每袋种植2~5株樱桃番茄。将经过消毒处理的种植培土装入袋中,按照种植密度标准放入温室内种植槽上,种植密度一般为1株/m2~5株/m2,种植槽呈南北方向放置,有2%的坡度,在移栽前,在袋子排水侧离地3cm~6cm处开设1~3个水平孔。3. 如权利要求1所述得一种紫茄的增产种植方法,步骤2)中,育苗用具必须消毒,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50%的多菌灵500倍液喷雾。4. 如权利要求1所述得一种紫茄的增产种植方法,步骤3)中,定植后及时淋足定根水,并在每100kg定根水中加入农用链霉素10g,预防细菌性病害。
说明书一种紫茄增产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紫茄增产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紫茄是茄科植物茄的果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东南亚一带,西汉时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茄子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是人们喜爱的大众化食物,且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茄子无毒。 传统紫茄种植技术,因其连作障碍,环境高温、高湿,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农药残留量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紫茄移动种植的优点,提高紫茄生产效益的新的种植方法。 技术方案:1、一种紫茄的增产种植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种植准备:将培土装入袋子,按照种植密度标准放入温室种植槽上;将温室铺地布,并对温室内部进行消毒; 2)育苗:采用草炭、木岩、草炭和蛭石的混合基质加水,装入无土穴盘育苗,然后播种、浇水,保湿催芽,当75%~95%种子拱背时,将苗盘移至温室; 3)定植:当植株长出1~2片叶子时,将其移栽到较大的人工温室里,当植株长出5~6片叶子时,再移栽到大田里; 4)调控处理:现蕾期使用浓度为50~200mg/L的缩节胺,在开花期喷用浓度分别为50~150mg/L和20~100mg/L萘乙酸和防落素; 5)肥水管理:包括在定植缓苗后浇缓苗水,而后适当蹲苗,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浇水,以后视苗长势及土壤水 分进行浇水,在缓苗期,喷施0.3%的尿素,每次采完果后,喷施0.3%的尿素+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6)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紫茄自然成熟度及时采收。 为使作为种植基础的种植基质品质良好,减少病虫害发生,步骤1)中所述的种植培土在放入种植袋之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消毒液为福尔马林溶液。 在所述调控处理工序中,现蕾期使用的缩节胺按每亩2L的量施用, 间隔1天再喷施1次,按每亩5L的量施用,开花期使用的萘乙酸和防落素是采用喷雾花序方式,每隔2喷1次,每次均按每亩4L的量施用。 在所述肥水管理工序中,所说视苗长势及土壤水分进行浇水,为每5左右浇水1次,浇水后及时放风,避免低温高湿诱发各种病害,在缓苗期,喷施的尿素每隔4次,共喷2次,每次采完果后,所喷施的尿素溶液喷到叶面湿润为宜。 所述施用基肥的用量按67m2施用尿素1040kg,过磷酸钙730kg,硫酸钾5~4kg,硫酸锌2~6kg。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两次移栽紫茄比一次移栽的辣椒生育期延长了10~30天,多获有效积温100~200℃;缩节胺的配置根据不同生长期进行调整,达到最佳生长效果,使紫茄生长健壮,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从而使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减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紫茄增产种植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种植准备:种植培土可选用木岩、草炭或两者的混合基质,种植培土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通过温室滴灌系统,使用二十倍左右的福尔马林消毒液;袋选用乳白色不透明的或白色在外黑白双面的无公害蔬菜生长专用塑料薄膜制成,种植袋为枕头式,容积约10L,每袋种植2~5株樱桃番茄。将经过消毒处理的种植培土装入袋中,按照种植密度标准放入温室内种植槽上,种植密度一般为1株/m2~5株/m2,种植槽呈南北方向放置,有2%的坡度,在移栽前,在袋子排水侧离地3cm~6cm处开设1~3个水平孔。 将温室内的地面平整,北高南稍低,然后盖上一层黑色地布,隔绝土传病虫害。消毒可以用生态消毒法,即在夏季利用高温闷棚进行生态消毒,一般在晴天的情况下,7天左右即可;也可以用药剂消毒法,对温室内的四角、死角、生长架、种植槽、滴灌系统等地方用饱和石灰水泼洒,用10%百菌清烟雾剂200g/667m2进行消毒。 2)育苗:采用无土穴盘育苗,用国产50穴的穴盘,用草炭和木岩或草炭和蛭石的混合基质,基质和育苗用具必须消毒,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50%的多菌灵500倍液喷雾。一般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无限生长的小果型品种,如荷兰的72~68、小天使、小圣桃等,播种前基质加适量水,混合装入穴盘,播种深度约1cm~1.5cm,上面覆盖一 层蛭石或珍珠岩,播后用清水浇透,然后保湿催芽。出苗前适宜温度为25℃左右,当60%~70%种子拱背时,及时将苗盘移至温室育苗架上绿化。小苗适宜昼温10℃~27℃,夜温18℃~20℃。育苗期间注意遮荫降温,浇水要均匀,幼苗子叶平展、真叶开始长出时,隔天浇一遍0.8ms/cm~1.2ms/cm完全营养液。 3)定植:当植株长出1~2片叶子时,将其移栽到较大的人工温室里,当植株长出5~6片叶子时,再移栽到大田里;定植深度以达子叶节为宜,定植后一周内大量灌溉,以利根系生长;定植后及时淋足定根水,并在每100kg定根水中加入农用链霉素10g,预防细菌性病害。 所说的植株的两次移栽,是指播种并长出植株后进行一次移栽,移栽后植株再生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一次移栽。 4)调控处理:现蕾期使用浓度为50~200mg/L的缩节胺,在开花期喷用浓度分别为50~150mg/L和20~100mg/L萘乙酸和防落素。 5)肥水管理:包括在定植缓苗后浇缓苗水,而后适当蹲苗,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浇水,以后视苗长势及土壤水分进行浇水,浇水后及时放风,在缓苗期,喷施0.2%的尿素,每次采完果后,喷施0.2%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6)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紫茄自然成熟度及时采收。 环境控制:紫茄不同生育期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不同,如表1所示,应尽量维持在适宜范围内,冬季采取夜间保温,夏季利用遮荫、通过窗、排风扇、喷淋等帮助降温; 表1:紫茄不同生育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主要病虫害防治:温室病虫害发生较少,主要有灰霉病、病毒病、叶霉病等病害及蚜虫、白粉虱等虫害,可采用针对性的生物农药或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一种紫茄增产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紫茄增产种植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传统紫茄种植技术,因其连作障碍,环境高温、高湿,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农药残留量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紫茄移动种植的优点,提高紫茄生产效益的新的种植方法。采用的流程为:种植准备、育苗、定植、调控处理、肥水管理、采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