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795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 CN 104197958 A (21)申请号 201410428012.4 (22)申请日 2014.08.27 G01C 25/00(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37 号 (72)发明人 张小跃 张春熹 时海涛 牛燕雄 潘建业 易晓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32 代理人 王顺荣 唐爱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 标定方法 (57) 摘要 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
2、的里程计 标定方法, 它有八大步骤如下 : 一、 将惯组、 激光 测速仪和里程计安装到载体上, 系统上电启动 ; 二、 装订初始参数至导航计算机 ; 三、 采集和处理 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输出数据 ; 并完成系统的粗对 准和精对准 ; 四、 导航系统由对准模式切换到惯 导 / 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模式, 运动过程中保持 航位推算模式 ; 五、 采集保存激光测速仪与捷联 惯导构成的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和导航 系下的速度以及里程计的速度输出 ; 六、 利用激 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将其在 导航系下的速度转换成载体系下的速度 ; 七、 用 最小二乘法辨识里程计的安装角及标度因数误 差。
3、 ; 八、 标定精度评价分析。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7958 A CN 104197958 A 1/3 页 2 1. 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法具体步 骤如下 : 步骤 1、 将惯组、 激光测速仪和里程计安装到载体上, 系统上电启动 ; 步骤 2、 装订初始参数, 包括初始的经度、 纬度、 高度、 激光测速仪的标度、 激光测速仪的 安装角、 里程计标度初值至导航计。
4、算机 ; 步骤 3、 采集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输出数据, 对采集到的陀螺和加速度计数据进行处理, 根据捷联惯导系统误差传播特性和古典控制理论, 采用二阶调平和方位估算法来完成系统 的粗对准, 初步确定载体姿态角, 粗对准时间为 2 分钟, 粗对准后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精对 准 3 分钟 ; 步骤 4、 导航系统由对准模式切换到惯导 / 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模式, 切换完成后载体 开始运动, 运动过程中保持航位推算模式 ; 步骤 5、 采集保存激光测速仪与捷联惯导构成的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和导航 系下的速度以及里程计的速度输出, 至少采集保存三个不同时刻的数据 ; 步骤 6、 利用激光测速仪航位推。
5、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将其在导航系下的速度转换成 载体系下的速度 ; 步骤 7、 用最小二乘法辨识里程计的安装角及标度因数误差 ; 步骤 8、 标定精度评价分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步骤 6 中所述 “利用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将其在导航系下的 速度转换成载体系下的速度” 进行过程说明如下 : 分别为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导航系下的速度输出, 分别为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载体系x、 y、 z三个轴向上的速度输出,为激光测速仪 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导航系下的速度转换成载体下的速度公式。
6、如下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步骤 7 中所述 “用最小二乘法辨识里程计的安装角及标度因数误差” , 进行过程说 明如下 : 定义 VDT为里程计理想速度输出, VD为里程计实际速度输出,分别为激光 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载体系 x、 y、 z 三个轴向上的速度输出, K 为里程计标度因数误差, 、 、 分别为里程计与载体系 x、 y、 z 三个轴向的夹角, 即安装角, 测得 n 个点 (n 3) 里程计的速度输出 VD(1)、 VD(2)VD(n) 及 n 个点 (n 3) 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载体 系下的速度输。
7、出 VDT (1+K)VD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97958 A 2 2/3 页 3 令(i 1.n), 由最小二乘法得 :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步骤 8 中所述 “标定精度评价分析” , 进行过程说明如下 : 将标定结果 K、 、 、 代入 得 通过标准差计算公式计算 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载体系 x、 y、 z 三个轴向上的输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97958 A 3 3/3 页 4 之间的离散程度,由此判断 标定结果的精确度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97958 A 4。
8、 1/6 页 5 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 属于惯性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 0002 里程计是测量车辆行驶速度和路程的一种传感器, 具有完全自主、 精度高、 测速范 围宽、 动态性能好、 测量误差不随时间发散的优点。单独的里程计不具备导航定位功能, 但 是与惯导系统组合能优势互补, 能实现全自主、 高精度导航定位。 0003 组合导航系统实际使用中捷联惯导系统和里程计分别装在载体的不同位置, 需要 标定里程计安装角, 而且由于车轮周长受轮胎温度、 充气压力以及表面磨损等因素的影响, 需。
9、要同时对里程计标度因数误差进行标定。 目前公开文献中用于导航定位领域的里程计并 没有统一的标定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里程计安装角和标度因数误差的标定方法。 发明内容 : 0004 1、 目的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 方法, 它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解决了里程计装到载体上时需要标定安装角和标度因数 误差的问题。 0005 2、 技术方案 : 0006 本发明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 该方法具体步骤如 下 : 0007 步骤 1、 将惯组、 激光测速仪和里程计安装到载体上, 系统上电启动。 0008 步骤 2、 装订初始参数 (。
10、 包括初始的经度、 纬度、 高度、 激光测速仪的标度、 激光测 速仪的安装角、 里程计标度初值 ) 至导航计算机。 0009 步骤 3、 采集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输出数据, 对采集到的陀螺和加速度计数据进行处 理, 根据捷联惯导系统误差传播特性和古典控制理论, 采用二阶调平和方位估算法来完成 系统的粗对准, 初步确定载体姿态角。粗对准时间为 2 分钟。粗对准后利用卡尔曼滤波技 术精对准 3 分钟。 0010 步骤 4、 导航系统由对准模式切换到惯导 / 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模式, 切换完成后 载体开始运动, 运动过程中保持航位推算模式。 0011 步骤 5、 采集保存激光测速仪与捷联惯导构成的航位推。
11、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和 导航系下的速度以及里程计的速度输出, 至少采集保存三个不同时刻的数据。 0012 步骤 6、 利用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将其在导航系下的速度转 换成载体系下的速度。 0013 步骤 7、 用最小二乘法辨识里程计的安装角及标度因数误差。 0014 步骤 8、 标定精度评价分析。 0015 其中, 步骤 6 中所述 “利用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将其在导航 说 明 书 CN 104197958 A 5 2/6 页 6 系下的速度转换成载体系下的速度” , 进行过程说明如下 : 0016 分别为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导航系下的速度输出, 分。
12、别为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载体系 x、 y、 z 三个轴向上的速度输出, 为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导航系下的速度转换成载体下的速度公 式如下 : 0017 0018 其中, 步骤 7 中所述 “用最小二乘法辨识里程计的安装角和标度因数误差” , 进行 过程说明如下 : 0019 定义 VDT为里程计理想速度输出, VD为里程计实际速度输出, 分 别 为 激 光 测 速 仪 航 位 推 算 系 统 在 载 体 系 x、 y、 z 三 个 轴 向 上 的 速 度 输 出, K 为 里 程 计 标 度 因 数 误 差, 、 、 分 别 为 里 程 计 与 载 体 系 x、 y、 。
13、z 三 个 轴 向 的 夹 角,即 安 装 角。 测 得 n 个 点 (n 3) 里 程 计 的 速 度 输 出 VD(1)、 VD(2) VD(n) 及 n 个 点 (n 3) 激 光 测 速 仪 航 位 推 算 系 统 在 载 体 系 下 的 速 度 输 出 0020 VDT (1+K)VD 0021 0022 0023 0024 0025 0026 令(i 1.n), 由最小二乘法可得 : 0027 0028 说 明 书 CN 104197958 A 6 3/6 页 7 0029 0030 0031 其中, 步骤 8 中所述 “标定精度评价分析” , 进行过程说明如下 : 0032 将标。
14、定结果 K、 、 、 代入 0033 0034 0035 0036 0037 得 0038 通过标准差计算公式(下式)计算 与 激 光 测 速 仪 航 位 推 算 系 统 在 载 体 系 x、 y、 z 三 个 轴 向 上 的 输 出 之间的离散程度,由此判断 标定结果的精确度。 0039 0040 0041 0042 3、 优点及功效 : 本发明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 其 优点是 : 相对目前公开的标定方法, 用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标定里程计不需要外部参 考信息, 无需停车标定, 可进行在线标定。 附图说明 0043 图 1 为里程计标定方法框图 ; 0044 图。
15、 2 为本发明里程计标定方法的流程图。 说 明 书 CN 104197958 A 7 4/6 页 8 0045 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 0046 Vn: 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导航系下的速度输出 0047 Vb: 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载体系下的速度输出的 0048 VD: 里程计输出的速度 0049 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0050 、 、 : 里程计与载体系 x、 y、 z 三个轴向的夹角, 即安装角 0051 K : 里程计标度因数误差 具体实施方式 : 0052 见图 1、 图 2, 本发明一种基于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的里程计标定方法, 该方 法具体步骤如下 : 00。
16、53 步骤 1、 将惯组、 激光测速仪和里程计安装到载体上, 系统上电启动。 0054 步骤 2、 装订初始参数 ( 包括初始的经度、 纬度、 高度、 激光测速仪的标度、 激光测 速仪的安装角、 里程计标度初值 ) 至导航计算机。 0055 步骤 3、 采集陀螺和加速度计的输出数据, 对采集到的陀螺和加速度计数据进行处 理, 根据捷联惯导系统误差传播特性和古典控制理论, 采用二阶调平和方位估算法来完成 系统的粗对准, 初步确定载体姿态角。粗对准时间为 2 分钟。粗对准后利用卡尔曼滤波技 术精对准 3 分钟。 0056 步骤 4、 导航系统由对准模式切换到惯导 / 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模式, 切换。
17、完成后 载体开始运动, 运动过程中保持航位推算模式。 0057 步骤 5、 采集保存激光测速仪与捷联惯导构成的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和 导航系下的速度以及里程计的速度输出, 至少采集保存三个不同时刻的数据。 0058 步骤 6、 利用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将其在导航系下的速度转 换成载体系下的速度。 0059 步骤 7、 用最小二乘法辨识里程计的安装角及标度因数误差。 0060 步骤 8、 标定精度评价分析。 0061 其中, 步骤 6 中所述 “利用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将其在导航 系下的速度转换成载体系下的速度” 进行过程说明如下 : 0062 分别。
18、为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导航系下的速度输出, 分别为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在载体系 x、 y、 z 三个轴向上的速度输出, 为激光测速仪航位推算系统输出的姿态矩阵, 导航系下的速度转换成载体下的速度公 式如下 : 0063 0064 其中, 步骤 7 中所述 “用最小二乘法辨识里程计的安装角和标度因数误差” 进行过 程说明如下 : 说 明 书 CN 104197958 A 8 5/6 页 9 0065 定 义 VDT为 里 程 计 理 想 速 度 输 出, VD为 里 程 计 实 际 速 度 输 出, 分 别 为 激 光 测 速 仪 航 位 推 算 系 统 在 载 体 系 x、 y、 z 三。
19、 个 轴 向 上 的 速度输出, K 为里程计标度因数误差, 、 、 分别为里程计与载体系 x、 y、 z 三 个 轴 向 的 夹 角, 即 安 装 角。 测 得 n 个 点 (n 3) 里 程 计 的 速 度 输 出 VD(1)、 VD(2)VD(n) 及 n 个 点 (n 3) 激 光 测 速 仪 航 位 推 算 系 统 在 载 体 系 下 的 速 度 0066 VDT (1+K)VD 0067 0068 0069 0070 0071 0072 令由最小二乘法可得 0073 0074 0075 0076 0077 其中, 步骤 8 中所述 “标定精度评价分析” 进行过程说明如下 : 0078 将标定结果 K、 、 、 代入 0079 0080 说 明 书 CN 104197958 A 9 6/6 页 10 0081 0082 0083 得 0084 通过标准差计算公式(下式)计算 与 激 光 测 速 仪 航 位 推 算 系 统 在 载 体 系 x、 y、 z 三 个 轴 向 上 的 速 度 之间的离散程度,由此判断 标定结果的精确度。 0085 0086 0087 说 明 书 CN 104197958 A 10 1/1 页 11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7958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