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4669233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67326.5

申请日:

2014.09.15

公开号:

CN104197905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C 17/08申请日:20140915|||公开

IPC分类号:

G01C17/08

主分类号:

G01C17/08

申请人:

瑞安市顺风航仪有限公司

发明人:

阮荣午

地址: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锦湖街道下湾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3222

代理人:

林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盆体隔层将罗经盆分为上室和下室,所述盆体隔层中间设有充液排气通孔,所述充液排气通孔连通所述上室和下室,位于盆体隔层上充液排气通孔的下侧设有中空体,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相连通,下开口为圆形开口,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配重圆球,配重圆球的直径大于气液通道下开口的直径,所述气液通道上开口处设有限制配重圆球活动范围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与上开口之间具有供气液通过的流道口,所述配重圆球无法通过该流道口并且所述配重圆球无法封闭该流道口,当罗经盆内产生气泡时,180度翻转磁罗经可将气泡可通过充液排气通孔以及中空体排至下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且排入下室的气泡无法通过中空体回流到上室。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包括罗经盆,罗经盆内设有盆体隔层(1),所述盆体隔层将罗经盆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室(2)和下室(3),所述盆体隔层的中间向下凹陷呈漏斗形, 所述盆体隔层中间设有充液排气通孔(4),所述充液排气通孔连通所述上室和下室,其特征在于:位于盆体隔层上充液排气通孔的下侧设有中空体(5),该中空体的内部为气液通道(6),气液通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相连通,气液通道的下开口为圆形开口,所述气液通道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配重圆球(7),配重圆球的直径大于气液通道下开口的直径,所述气液通道上开口处设有限制配重圆球活动范围的限位装置(8),所述配重圆球可在限位装置及下开口之间上下活动,所述限位装置与上开口之间具有供气液通过的流道口(9),所述配重圆球无法通过该流道口并且所述配重圆球无法封闭该流道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板(10)及支脚(11),所述挡板通过支脚架设在充液排气通孔上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液排气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中空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大小匹配且相连通,所述充液排气通孔孔径大于配重圆球的直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体为旋转体并且由上筒体(12)和下筒体(13)组成,所述上筒体为类圆台形筒体,上筒体的侧面向外突出呈弧形,所述下筒体为圆柱形筒体,下筒体的下开口收缩。

5.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体外侧面的末端以及外侧面与盆体隔层连接处呈弧形。

6.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圆球位于中空体下开口处时,配重圆球与中空体之间的接触面处并且位于中空体上设有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凹槽。

7.  如权利要求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底面上设有供配重圆球放置的凹面(14)。

8.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室与下室之间设有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管。

9.  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圆球的密度大于磁罗经内液体的密度。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罗经,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液体罗经。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航海磁罗经,一般都是将罗经度盘和浮室置于罗经盆内,并在封闭的罗经盆内注入液体,这种磁罗经性能优良,故被广泛使用。但是这种磁罗经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当外界的温度升高时,罗经盆受热膨胀,盆腔内空间扩大,由于液体膨胀量小于罗经盆的膨胀量,盆腔内压力减小,空气随之进入,形成气泡,影响磁罗经的精确度。当气泡过大时,甚至可使磁罗经失灵,无法使用。而当温度降低时,罗经盆冷缩,盆腔内空间缩小,由于液体冷缩量小于罗经盆的冷缩量,盆腔内压力增大,轻者造成液体外渗,重者则造成磁罗经玻璃或罗经盆爆裂,影响磁罗经的使用寿命,其至造成磁罗经报废。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查中国专利文献ZL20051003609.1,CN100439030C“一种自动充液排气磁罗经,包括:罗经柜、铰接于罗经柜内的罗经盆、罗经度盘、轴针、浮室、液体、开设在罗经盆底壁上的加液孔以及封闭该加液孔的密封塞;所述罗经度盘、轴针、浮室和液体位于罗经盆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罗经盆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罗经外盆,罗经内盆和盆体隔层,所述液体贮存于盆体隔层上方的独立空间即上室、以及盆体隔层与罗经内盆之间的独立空间即下室内,所述盆体隔层呈漏斗形,在盆体隔层漏斗的底部设有一充液排气孔连通所述上室和下室,所述罗经度盘和浮室位于上室内”,当温度升高而在罗经盆内产生气泡时,只需180度翻转磁罗经即可将罗经盆内积聚的气泡可通过该充液排气孔排至下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当温度降低时,上室内的液体可通过该充液排气孔挤压至下室内,由此即可维持罗经内盆及盆体隔层内的压力正常,保证磁罗经的精确度以及延长磁罗经的使用寿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复杂多变的航海过程中,海船在海上摇摆不定,磁罗经下室内的气泡在摇摆的状态上无规则移动,甚至出现气泡撞击磁罗经的内壁破碎成更多更小的气泡,而气泡的无规则移动将会出现下室的气泡从盆体隔层中间的充液排气孔通过进入到上室中,从而影响到影响磁罗经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包括罗经盆,罗经盆内设有盆体隔层,所述盆体隔层将罗经盆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室和下室,所述盆体隔层的中间向下凹陷呈漏斗形, 所述盆体隔层中间设有充液排气通孔,所述充液排气通孔连通所述上室和下室,其特征在于:位于盆体隔层上充液排气通孔的下侧设有中空体,该中空体的内部为气液通道,气液通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相连通,气液通道的下开口为圆形开口,所述气液通道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配重圆球,配重圆球的直径大于气液通道下开口的直径,所述气液通道上开口处设有限制配重圆球活动范围的限位装置,所述配重圆球可在限位装置及下开口之间上下活动,所述限位装置与上开口之间具有供气液通过的流道口,所述配重圆球无法通过该流道口并且所述配重圆球无法封闭该流道口。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板及支脚,所述挡板通过支脚架设在充液排气通孔上方。
所述充液排气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中空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大小匹配且相连通,所述充液排气通孔孔径大于配重圆球的直径。
所述中空体为旋转体并且由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所述上筒体为类圆台形筒体,上筒体的侧面向外突出呈弧形,所述下筒体为圆柱形筒体,下筒体的下开口收缩。
所述中空体外侧面的末端以及外侧面与盆体隔层连接处呈弧形。
所述配重圆球位于中空体下开口处时,配重圆球与中空体之间的接触面处并且位于中空体上设有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凹槽。
所述挡板底面上设有供配重圆球放置的凹面。
所述上室与下室之间设有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管。
所述配重圆球的密度大于磁罗经内液体的密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罗经盆内被盆体隔层分隔成独立的上室和下室,且漏斗形的盆体隔层底部设有充液排气通孔将上、下室之间连通,当温度升高而在罗经盆内产生气泡时,只需180度翻转磁罗经即可将罗经盆内积聚的气泡可通过充液排气通孔以及防气泡回流装置排至下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排入下室的气泡无法通过防气泡回流装置回流到上室中使磁罗经性能更加稳定,使用更加方便;而当温度降低时,上室内的液体可通过该充液排气通孔以及毛细凹槽挤压至下室内,由此即可维持罗经盆及盆体隔层内的压力正常,保证磁罗经的精确度以及延长磁罗经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
图1为本发明罗经盆的沿中轴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罗经盆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盆体隔层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盆体隔层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盆体隔层中轴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含配重圆球处于下开口处。
图6为盆体隔层上设限位装置后中轴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罗经盆的部分组装爆炸图。
图8为图7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方式中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包括罗经盆(一个封闭的腔体),罗经盆将铰接于罗经柜上,罗经度盘、轴针、浮室和液体等位于罗经盆内腔中,罗经盆内设有盆体隔层1,所述盆体隔层将罗经盆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室2和下室3,下室3上(如底部)还将设置加液孔和密封塞。所述盆体隔层1的中间向下凹陷呈漏斗形, 所述盆体隔层中间设有充液排气通孔4,所述充液排气通孔连通所述上室和下室,位于盆体隔层1上充液排气通孔4的下侧设有中空体5,该中空体的内部为气液通道6,气液通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相连通,气液通道的下开口为圆形开口,所述气液通道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配重圆球7,配重圆球的直径大于气液通道下开口的直径,所述气液通道6的上开口处设有限制配重圆球活动范围的限位装置8,所述配重圆球可在限位装置及下开口之间上下活动,所述限位装置与上开口之间具有供气液通过的流道口9(流道口可含有若干个开口),所述配重圆球无法通过该流道口并且所述配重圆球无法封闭该流道口。
因此将在充液排气通孔处形成防气泡回流装置(主要由中空体、配重圆球、限位装置构成),罗经盆内被盆体隔层分隔成独立的上室和下室,且漏斗形的盆体隔层底部设有充液排气通孔将上、下室之间连通,当温度升高而在罗经盆内产生气泡时,只需180度翻转磁罗经即可将罗经盆内积聚的气泡可通过充液排气通孔以及防气泡回流装置(流道口和气液通道)排至下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排完气泡之后再翻转180度使上室在上,那么配重圆球(配重圆球的密度大于磁罗经内液体的密度,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钢球、玻璃球等)将处于中空体的下开口(即底部开口)处挡住气泡回流的路径,因此排入下室的气泡无法通过防气泡回流装置回流到上室中使磁罗经性能更加稳定,实用且方便。
上室与下室之间还设有仅供液体通过毛细通道。所述配重圆球位于中空体底部(即下开口)开口处时,配重圆球与中空体之间的接触面处并且位于中空体上设有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凹槽,毛细凹槽不会使气泡通过,此时的毛细凹槽将形成毛细通道。因此当温度降低时,上室内的液体可通过充液排气通孔以及防气泡回流装置(流道口和中空体内部以及毛细凹槽)挤压至下室内,由此即可维持罗经盆及盆体隔层内的压力正常,保证磁罗经的精确度以及延长磁罗经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完善磁罗经的功能。或者采用毛细管来实现上下室液体通过,当温度降低时,上室内的液体通过毛细管排至下室,即上室与下室之间设置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管,毛细管可以直接设置在盆体隔层上。本实施方式中毛细凹槽和毛细管仅供液体(如酒精、水、防冻液、煤油等)通过,其通道的宽度或者口径为0.5-2毫米范围内,可采用1毫米。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板10及支脚11。所述挡板设置在中空体内部或中空体上开口的上方。中空体与限位装置形成供配重圆球上下活动的空间。参见附图,本实施例中挡板通过支脚架设在充液排气通孔上方,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通过支脚架设在充液排气通孔上方。本实施例中支脚设置三个,支脚之间的空隙(即流道口)供气泡和液体通过,空隙的大小设置限制配重圆球通过,又不能让配重圆球阻挡住。本实施限位装置的挡板同时还可以用于设置轴针。
所述充液排气通孔4为圆形通孔,所述中空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大小匹配且相连通,所述充液排气通孔孔径大于配重圆球的直径。这样在磁罗经翻转180度后(上室在下,下室在上)气泡更加能够顺利通过,也能使较大的气泡顺利通过。所述中空体5为旋转体并且由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所述上筒体为类圆台形筒体,上筒体的侧面向外突出呈弧形,所述下筒体为圆柱形筒体,下筒体的下开口收缩,圆柱形筒体的直径小于充液排气通孔的直径。在翻转至大约90度的时候,配重圆球能够稳定的停留在弧形侧面处,稳定配重圆球的位置,避免扰乱气泡的通过。而且下筒体为圆柱形筒体,下筒体的下开口收缩会有一部分的配重圆球的圆球面露在套筒体外,即使气泡在无规则的移动也不会附着在配重圆球下面,会顺着圆球面滑过去。
所述中空体外侧面的末端以及外侧面与盆体隔层连接处呈弧形。减少因磁罗经下室内的气泡在摇摆的状态上无规则移动出现气泡撞击磁罗经的内壁破碎成更多更小的气泡的现象。
所述挡板底面上设有供配重圆球放置的凹面14,使磁罗经翻转180度后(上室在下,下室在上),配重圆球能够稳定的放置在挡板的凹面处,避免影响气泡的移动。
其工作原理如下:当温度升高而在罗经盆内产生气泡时,只需180度翻转(上室朝下,下室朝上)磁罗经即可将罗经盆内积聚的气泡可通过充液排气通孔以及防气泡回流装置排至下室,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完成排气泡工作后,将罗经盆翻转回来(上室朝上,下室朝下)配重圆球将处于中空体的底部开口处,封闭住气泡回流的通道,因此排入下室的气泡无法通过防气泡回流装置回流到上室中使磁罗经性能更加稳定,使用更加方便;而当温度降低时,上室内的液体可通过该充液排气通孔、中空体以及毛细凹槽挤压至下室内,由此即可维持罗经盆及盆体隔层内的压力正常,保证磁罗经的精确度以及延长磁罗经的使用寿命。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79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 CN 104197905 A (21)申请号 201410467326.5 (22)申请日 2014.09.15 G01C 17/08(2006.01) (71)申请人 瑞安市顺风航仪有限公司 地址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锦湖街道 下湾村 (72)发明人 阮荣午 (74)专利代理机构 瑞安市翔东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33222 代理人 林海 (54) 发明名称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57) 摘要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盆体隔层将 罗经盆分为上室和下室, 所述盆体隔层中间设有 充。

2、液排气通孔, 所述充液排气通孔连通所述上室 和下室, 位于盆体隔层上充液排气通孔的下侧设 有中空体, 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相连通, 下开口 为圆形开口, 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配重圆球, 配重 圆球的直径大于气液通道下开口的直径, 所述气 液通道上开口处设有限制配重圆球活动范围的限 位装置, 限位装置与上开口之间具有供气液通过 的流道口, 所述配重圆球无法通过该流道口并且 所述配重圆球无法封闭该流道口, 当罗经盆内产 生气泡时, 180 度翻转磁罗经可将气泡可通过充 液排气通孔以及中空体排至下室, 使用起来非常 方便, 且排入下室的气泡无法通过中空体回流到 上室。 (51)Int.Cl. 权利要求。

3、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7905 A CN 104197905 A 1/1 页 2 1.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包括罗经盆, 罗经盆内设有盆体隔层 (1) , 所述盆体 隔层将罗经盆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室 (2) 和下室 (3) , 所述盆体隔层的中间向下凹陷呈漏 斗形, 所述盆体隔层中间设有充液排气通孔 (4) , 所述充液排气通孔连通所述上室和下室, 其特征在于 : 位于盆体隔层上充液排气通孔的下侧设有中空体 (5) , 该中空体的内。

4、部为气 液通道 (6) , 气液通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相连通, 气液通道的下开口为圆形开口, 所 述气液通道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配重圆球 (7) , 配重圆球的直径大于气液通道下开口的直 径, 所述气液通道上开口处设有限制配重圆球活动范围的限位装置 (8) , 所述配重圆球可 在限位装置及下开口之间上下活动, 所述限位装置与上开口之间具有供气液通过的流道口 (9) , 所述配重圆球无法通过该流道口并且所述配重圆球无法封闭该流道口。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限位装置包 括挡板 (10) 及支脚 (11) , 所述挡板通过支脚架设在充液排气通。

5、孔上方。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充液排气通 孔为圆形通孔, 所述中空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大小匹配且相连通, 所述充液排气通 孔孔径大于配重圆球的直径。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空体为旋 转体并且由上筒体 (12) 和下筒体 (13) 组成, 所述上筒体为类圆台形筒体, 上筒体的侧面向 外突出呈弧形, 所述下筒体为圆柱形筒体, 下筒体的下开口收缩。 5.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空体外侧面的末端以及外侧面与盆体隔层连。

6、接处呈弧形。 6.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配重圆球位于中空体下开口处时, 配重圆球与中空体之间的接触面处并且位于中空体 上设有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凹槽。 7. 如权利要求 2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挡板底面上设有供配重圆球放置的凹面 (14) 。 8.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室与下室之间设有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管。 9. 如权利要求 1-4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其特征在于 : 所。

7、述配重圆球的密度大于磁罗经内液体的密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97905 A 2 1/4 页 3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罗经, 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液体罗经。 背景技术 0003 现有的航海磁罗经, 一般都是将罗经度盘和浮室置于罗经盆内, 并在封闭的罗经 盆内注入液体, 这种磁罗经性能优良, 故被广泛使用。 但是这种磁罗经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 较大, 当外界的温度升高时, 罗经盆受热膨胀, 盆腔内空间扩大, 由于液体膨胀量小于罗经 盆的膨胀量, 盆腔内压力减小, 空气随之进入, 形成气泡, 影响磁罗经的精确度。 当气泡过大 时, 甚至。

8、可使磁罗经失灵, 无法使用。而当温度降低时, 罗经盆冷缩, 盆腔内空间缩小, 由于 液体冷缩量小于罗经盆的冷缩量, 盆腔内压力增大, 轻者造成液体外渗, 重者则造成磁罗经 玻璃或罗经盆爆裂, 影响磁罗经的使用寿命, 其至造成磁罗经报废。 0004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 查中国专利文献 ZL20051003609.1, CN100439030C“一种自动 充液排气磁罗经, 包括 : 罗经柜、 铰接于罗经柜内的罗经盆、 罗经度盘、 轴针、 浮室、 液体、 开 设在罗经盆底壁上的加液孔以及封闭该加液孔的密封塞 ; 所述罗经度盘、 轴针、 浮室和液体 位于罗经盆内腔中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罗经盆从外。

9、到内依次包括罗经外盆, 罗经内盆和盆 体隔层, 所述液体贮存于盆体隔层上方的独立空间即上室、 以及盆体隔层与罗经内盆之间 的独立空间即下室内, 所述盆体隔层呈漏斗形, 在盆体隔层漏斗的底部设有一充液排气孔 连通所述上室和下室, 所述罗经度盘和浮室位于上室内” , 当温度升高而在罗经盆内产生气 泡时, 只需 180 度翻转磁罗经即可将罗经盆内积聚的气泡可通过该充液排气孔排至下室,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 而当温度降低时, 上室内的液体可通过该充液排气孔挤压至下室内, 由 此即可维持罗经内盆及盆体隔层内的压力正常, 保证磁罗经的精确度以及延长磁罗经的使 用寿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在复杂多变的航。

10、海过程中, 海船在海上摇摆不定, 磁罗经 下室内的气泡在摇摆的状态上无规则移动, 甚至出现气泡撞击磁罗经的内壁破碎成更多更 小的气泡, 而气泡的无规则移动将会出现下室的气泡从盆体隔层中间的充液排气孔通过进 入到上室中, 从而影响到影响磁罗经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0005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防气泡 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 经, 包括罗经盆, 罗经盆内设有盆体隔层, 所述盆体隔层将罗经盆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室和 下室, 所述盆体隔层的中间向下凹陷呈漏斗形, 所述盆体隔层。

11、中间设有充液排气通孔, 所 述充液排气通孔连通所述上室和下室, 其特征在于 : 位于盆体隔层上充液排气通孔的下侧 设有中空体, 该中空体的内部为气液通道, 气液通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相连通, 气液 说 明 书 CN 104197905 A 3 2/4 页 4 通道的下开口为圆形开口, 所述气液通道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配重圆球, 配重圆球的直径 大于气液通道下开口的直径, 所述气液通道上开口处设有限制配重圆球活动范围的限位装 置, 所述配重圆球可在限位装置及下开口之间上下活动, 所述限位装置与上开口之间具有 供气液通过的流道口, 所述配重圆球无法通过该流道口并且所述配重圆球无法封闭该流道 口。。

12、 0007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板及支脚, 所述挡板通过支脚架设在充液排气通孔上方。 0008 所述充液排气通孔为圆形通孔, 所述中空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大小匹配且 相连通, 所述充液排气通孔孔径大于配重圆球的直径。 0009 所述中空体为旋转体并且由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 所述上筒体为类圆台形筒体, 上筒体的侧面向外突出呈弧形, 所述下筒体为圆柱形筒体, 下筒体的下开口收缩。 0010 所述中空体外侧面的末端以及外侧面与盆体隔层连接处呈弧形。 0011 所述配重圆球位于中空体下开口处时, 配重圆球与中空体之间的接触面处并且位 于中空体上设有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凹槽。 0012 所述挡板底。

13、面上设有供配重圆球放置的凹面。 0013 所述上室与下室之间设有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管。 0014 所述配重圆球的密度大于磁罗经内液体的密度。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罗经盆内被盆体隔层分隔成独立的上室和下室, 且漏斗形 的盆体隔层底部设有充液排气通孔将上、 下室之间连通, 当温度升高而在罗经盆内产生气 泡时, 只需 180 度翻转磁罗经即可将罗经盆内积聚的气泡可通过充液排气通孔以及防气泡 回流装置排至下室,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而且排入下室的气泡无法通过防气泡回流装置回 流到上室中使磁罗经性能更加稳定, 使用更加方便 ; 而当温度降低时, 上室内的液体可通过 该充液排气通孔以及毛。

14、细凹槽挤压至下室内, 由此即可维持罗经盆及盆体隔层内的压力正 常, 保证磁罗经的精确度以及延长磁罗经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 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 0017 图 1 为本发明罗经盆的沿中轴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2 为本发明罗经盆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 图 3 为盆体隔层上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4 为盆体隔层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5 为盆体隔层中轴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含配重圆球处于下开口处。 0022 图 6 为盆体隔层上设限位装置后中轴面剖。

15、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7 罗经盆的部分组装爆炸图。 0024 图 8 为图 7 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参见附图, 本实施方式中一种防气泡回流上室的磁罗经, 包括罗经盆 (一个封闭的 腔体) , 罗经盆将铰接于罗经柜上, 罗经度盘、 轴针、 浮室和液体等位于罗经盆内腔中, 罗经 说 明 书 CN 104197905 A 4 3/4 页 5 盆内设有盆体隔层 1, 所述盆体隔层将罗经盆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室 2 和下室 3, 下室 3 上 (如底部) 还将设置加液孔和密封塞。所述盆体隔层 1 的中间向下凹陷呈漏斗形, 所述盆体 隔层中间设有充液排气通孔 4, 所述充液排气通孔连。

16、通所述上室和下室, 位于盆体隔层 1 上 充液排气通孔 4 的下侧设有中空体 5, 该中空体的内部为气液通道 6, 气液通道的上开口与 充液排气通孔相连通, 气液通道的下开口为圆形开口, 所述气液通道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 配重圆球 7, 配重圆球的直径大于气液通道下开口的直径, 所述气液通道 6 的上开口处设有 限制配重圆球活动范围的限位装置 8, 所述配重圆球可在限位装置及下开口之间上下活动, 所述限位装置与上开口之间具有供气液通过的流道口 9(流道口可含有若干个开口) , 所述 配重圆球无法通过该流道口并且所述配重圆球无法封闭该流道口。 0026 因此将在充液排气通孔处形成防气泡回流装置 (。

17、主要由中空体、 配重圆球、 限位装 置构成) , 罗经盆内被盆体隔层分隔成独立的上室和下室, 且漏斗形的盆体隔层底部设有充 液排气通孔将上、 下室之间连通, 当温度升高而在罗经盆内产生气泡时, 只需 180 度翻转磁 罗经即可将罗经盆内积聚的气泡可通过充液排气通孔以及防气泡回流装置 (流道口和气液 通道) 排至下室,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排完气泡之后再翻转 180 度使上室在上, 那么配重圆 球 (配重圆球的密度大于磁罗经内液体的密度, 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钢球、 玻璃球等) 将处 于中空体的下开口 (即底部开口) 处挡住气泡回流的路径, 因此排入下室的气泡无法通过防 气泡回流装置回流到上室中使磁。

18、罗经性能更加稳定, 实用且方便。 0027 上室与下室之间还设有仅供液体通过毛细通道。所述配重圆球位于中空体底部 (即下开口) 开口处时, 配重圆球与中空体之间的接触面处并且位于中空体上设有仅供上下 室液体通过的毛细凹槽, 毛细凹槽不会使气泡通过, 此时的毛细凹槽将形成毛细通道。 因此 当温度降低时, 上室内的液体可通过充液排气通孔以及防气泡回流装置 (流道口和中空体 内部以及毛细凹槽) 挤压至下室内, 由此即可维持罗经盆及盆体隔层内的压力正常, 保证磁 罗经的精确度以及延长磁罗经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完善磁罗经的功能。或者采用毛细管来 实现上下室液体通过, 当温度降低时, 上室内的液体通过毛细。

19、管排至下室, 即上室与下室之 间设置仅供上下室液体通过的毛细管, 毛细管可以直接设置在盆体隔层上。本实施方式中 毛细凹槽和毛细管仅供液体 (如酒精、 水、 防冻液、 煤油等) 通过, 其通道的宽度或者口径为 0.5-2 毫米范围内, 可采用 1 毫米。 0028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挡板 10 及支脚 11。所述挡板设置在中空体内部或中空体上开 口的上方。中空体与限位装置形成供配重圆球上下活动的空间。参见附图, 本实施例中挡 板通过支脚架设在充液排气通孔上方,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通过支脚架设在充液排气通 孔上方。本实施例中支脚设置三个, 支脚之间的空隙 (即流道口) 供气泡和液体通过, 空隙的 。

20、大小设置限制配重圆球通过, 又不能让配重圆球阻挡住。本实施限位装置的挡板同时还可 以用于设置轴针。 0029 所述充液排气通孔 4 为圆形通孔, 所述中空体的上开口与充液排气通孔大小匹配 且相连通, 所述充液排气通孔孔径大于配重圆球的直径。这样在磁罗经翻转 180 度后 (上室 在下, 下室在上) 气泡更加能够顺利通过, 也能使较大的气泡顺利通过。所述中空体 5 为旋 转体并且由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 所述上筒体为类圆台形筒体, 上筒体的侧面向外突出呈 弧形, 所述下筒体为圆柱形筒体, 下筒体的下开口收缩, 圆柱形筒体的直径小于充液排气通 孔的直径。在翻转至大约 90 度的时候, 配重圆球能够稳。

21、定的停留在弧形侧面处, 稳定配重 说 明 书 CN 104197905 A 5 4/4 页 6 圆球的位置, 避免扰乱气泡的通过。 而且下筒体为圆柱形筒体, 下筒体的下开口收缩会有一 部分的配重圆球的圆球面露在套筒体外, 即使气泡在无规则的移动也不会附着在配重圆球 下面, 会顺着圆球面滑过去。 0030 所述中空体外侧面的末端以及外侧面与盆体隔层连接处呈弧形。 减少因磁罗经下 室内的气泡在摇摆的状态上无规则移动出现气泡撞击磁罗经的内壁破碎成更多更小的气 泡的现象。 0031 所述挡板底面上设有供配重圆球放置的凹面 14, 使磁罗经翻转 180 度后 (上室在 下, 下室在上) , 配重圆球能够。

22、稳定的放置在挡板的凹面处, 避免影响气泡的移动。 0032 其工作原理如下 : 当温度升高而在罗经盆内产生气泡时, 只需 180 度翻转 (上室朝 下, 下室朝上) 磁罗经即可将罗经盆内积聚的气泡可通过充液排气通孔以及防气泡回流装 置排至下室,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完成排气泡工作后, 将罗经盆翻转回来 (上室朝上, 下室朝 下) 配重圆球将处于中空体的底部开口处, 封闭住气泡回流的通道, 因此排入下室的气泡无 法通过防气泡回流装置回流到上室中使磁罗经性能更加稳定, 使用更加方便 ; 而当温度降 低时, 上室内的液体可通过该充液排气通孔、 中空体以及毛细凹槽挤压至下室内, 由此即可 维持罗经盆及。

23、盆体隔层内的压力正常, 保证磁罗经的精确度以及延长磁罗经的使用寿命。 说 明 书 CN 104197905 A 6 1/6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7905 A 7 2/6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7905 A 8 3/6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7905 A 9 4/6 页 10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7905 A 10 5/6 页 11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7905 A 11 6/6 页 12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7905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