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馏分高芳烃的联合加氢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不同馏分高芳烃的联合加氢方法.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7820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03 CN 104178209 A (21)申请号 201410381304.7 (22)申请日 2014.07.31 C10G 65/00(2006.01) (71)申请人 何巨堂 地址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南昌路南段申泰 大厦 1503 室 (72)发明人 何巨堂 (54) 发明名称 一种不同馏分高芳烃的联合加氢方法 (57) 摘要 一种不同馏分高芳烃的联合加氢方法, 适合 于中低温煤焦油的重馏分 HS 和轻馏分 LS 的联合 加氢过程, 重馏分HS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1在 适宜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2、包括加氢脱金属和胶状 沥青状组分加氢解聚的预加氢过程 ; 轻馏分 LS 和 预加氢精制反应产物 R1PS 进入中间加氢精制反 应过程 RM, 利用轻馏分 LS 预加氢反应 RMLSR 的反 应热逐步加热 R1PS 形成总体上升的反应温度曲 线, 对包含稠环芳烃的 R1PS 形成逐级升温的中间 加氢精制反应 RMHSR, 利于回收轻馏分 LS 预加氢 反应过程 RMLSR 的反应热, 利于降低稠环芳烃的 热缩合物产量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产物 RMPS 进入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进行深度加氢精制反 应 R2R。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0 页 说明书 23 页 (19)中华。
3、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0页 说明书2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78209 A CN 104178209 A 1/10 页 2 1. 一种不同馏分高芳烃的联合加氢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 (1)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1, 在氢气和预加氢精制催化剂R1C存在条件下, 高芳烃重 馏分 HS 进行包含加氢脱金属反应的预加氢精制反应 R1R 得到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 基于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的包含至少一部分预加氢精制生成油的物流 R1PS 进入中 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 (2)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M, 在氢气和。
4、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RMC存在条件下, 高芳 烃轻馏分 LS 和物流 R1PS 进行中间加氢精制反应 RMR 得到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 的操作温度高于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的操作温度 ; 轻 馏分 LS 的平均常规沸点低于重馏分 HS 的平均常规沸点 ; (3)在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2, 在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R2C存在条件下, 所述中间加 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 进行深度加氢精制反应, 生成一个由氢气、 杂质组份、 常规气体烃、 常规液体烃组成的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 (4)在分离部分HPS, 分离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R2P。
5、得到主要由氢气组成的富氢气 气体 HPV 和深度加氢精制生成油 R2P0, 至少一部分富氢气气体 HPV 返回加氢反应过程循环 使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1, 在氢气和预加氢精制催化剂R1C存在条件下, 重馏分HS 进行包含加氢脱金属反应和胶状沥青状组分加氢解聚反应的预加氢精制反应 R1R 得到预 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 (2)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M, 在氢气和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RMC存在条件下, 轻馏 分 LS 和和物流 R1PS 进行中间加氢精制反应 RMR 得到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 ; 利用 轻馏分 LS。
6、 的反应热逐步加热 R1P 形成总体上升的反应温度曲线, 包含稠环芳烃的 R1PS 进 行中间加氢精制反应 RMHSR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 的操作温度高于预加氢精制反 应流出物 R1P 的操作温度 ; 轻馏分 LS 的平均常规沸点低于重馏分 HS 的平均常规沸点至少 5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2)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M,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M的起点温度低于预加氢精 制反应过程 R1 的终点温度,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的终点温度高于深度加氢精制反应 过程R2的起点温度 ; 轻馏分LS的平均常规沸点低于重馏分HS的平均常规沸点至少。
7、10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在热高压分离步骤 1THPS,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分离为热高分气气体 1THPV 和热高分油 1THPL ; 至少一部分热高分气 1THPV 进入中间加氢 精制反应过程RM与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RMC接触 ; 热高分油1THPL脱除固体颗粒后得到脱 固体烃油 1THPL-L, 至少一部分脱固体烃油 1THPL-L 进入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与中间 加氢精制催化剂 RMC 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在热高压分离。
8、步骤 1THPS,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分离为热高分气气体 1THPV 和热高分油 1THPL ; 至少一部分热高分气 1THPV 进入中间加氢 精制反应过程RM与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RMC接触 ; 热高分油1THPL脱除固体颗粒后得到脱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78209 A 2 2/10 页 3 固体烃油 1THPL-L, 至少一部分脱固体烃油 1THPL-L 进入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与中间 加氢精制催化剂 RMC 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在热高压分离步骤 1THPS,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9、 R1P 分离为热高分气气体 1THPV 和热高分油 1THPL ; 至少一部分热高分气 1THPV 进入中间加氢 精制反应过程RM与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RMC接触 ; 热高分油1THPL脱除固体颗粒后得到脱 固体烃油 1THPL-L, 至少一部分脱固体烃油 1THPL-L 进入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与中间 加氢精制催化剂 RMC 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在热高压分离步骤 MTHPS,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分离为热高分气气体MTHPV和热高分油MTHPL ; 至少一部分热高分气MTHPV进入深度加 氢精制。
10、反应过程R2与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R2C接触 ; 热高分油MTHPL脱除固体颗粒后得到 脱固体烃油 MTHPL-L, 至少一部分脱固体烃油 MTHPL-L 进入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与深 度加氢精制催化剂 R2C 接触。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在热高压分离步骤 MTHPS,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分离为热高分气气体MTHPV和热高分油MTHPL ; 至少一部分热高分气MTHPV进入深度加 氢精制反应过程R2与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R2C接触 ; 热高分油MTHPL脱除固体颗粒后得到 脱固体烃油 MTHPL-L, 至少。
11、一部分脱固体烃油 MTHPL-L 进入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与深 度加氢精制催化剂 R2C 接触。 9.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在热高压分离步骤 MTHPS,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分离为热高分气气体MTHPV和热高分油MTHPL ; 至少一部分热高分气MTHPV进入深度加 氢精制反应过程R2与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R2C接触 ; 热高分油MTHPL脱除固体颗粒后得到 脱固体烃油 MTHPL-L, 至少一部分脱固体烃油 MTHPL-L 进入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与深 度加氢精制催化剂 R2C 接触。 10. 根据权。
12、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的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进行易氢解金属的加 氢脱金属反应即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R11R, 使用无加氢活性的床层填料R11C ; 填料R11C床 层 R11CB 的工作方式, 选自下列型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 上流式悬浮床 ; 上流式沸腾床 ; 上流式微膨胀床, 所述上流式微膨胀床, 其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有反应原料通过时 的工作状态的最大高度CWH与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的空床静置状态的高度CUH之比值KBED 定义为床层膨胀比, KBED 低于 1.1。
13、0 ; 上流式鼓泡床 ; 上流式移动床 ; 上流式固定床 ; 下流式固定床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78209 A 3 3/10 页 4 下流式移动床 ; 水平式床层 ; 倾斜式床层。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在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之前, 串联使用下列型式 床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前置预加氢催化剂床层, 前置预加氢催化剂颗粒不进入浅度预加氢 精制反应过程 R11 : 上流式沸腾床 ; 上流式鼓泡床 ; 上流式为膨胀床, 所述上流式微膨胀床, 其反应器。
14、的催化剂床层有反应原料通过时 的工作状态的最大高度CWH与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的空床静置状态的高度CUH之比值KBED 定义为床层膨胀比, KBED 低于 1.10 ; 上流式固定床 ; 上流式移动床 ; 下流式固定床 ; 下流式移动床 ; 水平式床层 ; 倾斜式床层。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的深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2, 使用有加氢活性的床 层填料 R12C, 进行催化加氢脱金属反应和或加氢脱残炭反应即深度预加氢精制反应 R12R ; 填料 R12C 床层 R。
15、12CB 的工作方式, 选自下列型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 上流式悬浮床 ; 上流式沸腾床 ; 上流式微膨胀床, 所述上流式微膨胀床, 其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有反应原料通过时 的工作状态的最大高度CWH与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的空床静置状态的高度CUH之比值KBED 定义为床层膨胀比, KBED 低于 1.10 ; 上流式鼓泡床 ; 上流式移动床 ; 上流式固定床 ; 下流式固定床 ; 下流式移动床 ; 水平式床层 ; 倾斜式床层。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使用的中间加氢。
16、精制催化剂 RMC 的床层 RMCB 的工作 方式, 选自下列型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 上流式悬浮床 ; 上流式沸腾床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78209 A 4 4/10 页 5 上流式微膨胀床, 所述上流式微膨胀床, 其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有反应原料通过时 的工作状态的最大高度CWH与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的空床静置状态的高度CUH之比值KBED 定义为床层膨胀比, KBED 低于 1.10 ; 上流式鼓泡床 ; 上流式移动床 ; 上流式固定床 ; 下流式固定床 ; 下流式移动床 ; 水平式床层 ; 倾斜式床层。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
17、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的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 选自下列型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 上流式沸腾床 ; 上流式鼓泡床 ; 上流式为膨胀床, 所述上流式微膨胀床, 其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有反应原料通过时 的工作状态的最大高度CWH与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的空床静置状态的高度CUH之比值KBED 定义为床层膨胀比, KBED 低于 1.10 ; 上流式固定床 ; 上流式移动床 ; 下流式固定床 ; 下流式移动床 ; 水平式床层 ; 倾斜式床层。 1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8、: 重馏分 HS、 轻馏分 LS 选自下列物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 低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 ; 中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 ; 高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 ; 煤液化过程所得煤液化油或其馏分油 ; 页岩油或其馏分油 ; 乙烯裂解焦油 ; 石油基蜡油热裂化焦油 ; 石油砂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油品, 热加工过程是重油焦化过程或重油催化裂 化过程或重油催化裂解过程 ; 石油基重油热加工过程所得油品, 热加工过程是重油焦化过程或重油催化裂化过程 或重油催化裂解过程 ; 其它芳烃重量含量高于 50的胶状沥青状组分重量含量高于 15的烃油。 1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19、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重馏分 HS, 以其所含易氢解金属化合物为基准计算的易氢解金属浓度低于 50PP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78209 A 5 5/10 页 6 17.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重馏分 HS, 以其所含易氢解金属化合物为基准计算的易氢解金属浓度高于 100PPm。 18.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重馏分 HS, 以其所含易氢解金属化合物为基准计算的易氢解金属浓度高于 200PPm。 1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20、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供氢烃物流进入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与烃原料 HMS 接触并联合加工。 2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重馏分 HS 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350的中低温煤焦油 馏分组成 ;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R1P中的常规液体烃的金属含量低于10PPm ; 预加氢精制 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残炭含量低于 1.5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轻馏分 LS 主要由常规沸点低。
21、于 350的中低温煤焦 油馏分组成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 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5 ; (3)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26。 21.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重馏分 HS 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350的中低温煤焦油 馏分组成 ;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金属含量低于 5PPm ; 预加氢精制 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残炭含量低于 0.5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
22、轻馏分 LS 主要由常规沸点低于 350的中低温煤焦 油馏分组成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 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10 ; (3)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35。 22.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重馏分 HS 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450的中低温煤焦油 馏组成分 ;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R1P中的常规液体烃的金属含量低于10PPm ; 预加氢精制 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残炭含量低于 1.5 ; (2) 在中。
23、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轻馏分 LS 主要由常规沸点低于 450的中低温煤焦 油馏分组成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 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5 ; (3)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26。 2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重馏分 HS 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450的中低温煤焦油 馏分组成 ;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金属含量低于 5PPm ; 预加氢精制 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残炭含量。
24、低于 0.5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轻馏分 LS 主要由常规沸点低于 450的中低温煤焦 油馏分组成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 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10 ; (3)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35。 2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5) 设置加氢裂化反应过程 R3, 以分离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的加氢生成油 R2P0 所得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350烃组成的加氢改质重油 R2P0-D0 为原料, 在加氢裂化 反应过程 R3 。
25、转化为加氢裂化反应流出物 R3P。 25.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78209 A 6 6/10 页 7 (5) 设置加氢裂化反应过程 R3, 以分离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的加氢生成油 R2P0 所得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350烃组成的加氢改质重油 R2P0-D0 为原料, 在加氢裂化 反应过程 R3 转化为加氢裂化反应流出物 R3P。 2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5) 设置加氢裂化反应过程 R3, 以分离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
26、的加氢生成油 R2P0 所得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350烃组成的加氢改质重油 R2P0-D0 为原料, 在加氢裂化 反应过程 R3 转化为加氢裂化反应流出物 R3P, 加氢裂化反应流出物 R3P 与加氢反应流出物 R2P 混合后分离。 2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4) 分离部分 HPS 包含冷高压分离部分 LHPS, 在冷高压分离部分 LHPS, 分离深度加氢 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得到主要由氢气组成的冷高分气气体 HPV 和冷高分油 LHPL, 冷高分油 LHPL 作为深度加氢精制生成油 R2P0。 。
27、2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4) 分离部分 HPS 包含热高压分离部分 THPS 和冷高压分离部分 LHPS ; 在热高压分离部分THPS, 分离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R2P得到热高分气气体THPV和 热高分油 THPL ; 在冷高压分离部分 LHPS, 分离热高分气气体 THPV 得到主要由氢气组成的冷高分气气 体 HPV 和冷高分油 LHPL, 深度加氢精制生成油 R2P0 包括热高分油 THPL 和冷高分油 LHPL。 2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
28、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重馏分 HS 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450的中低温煤焦油 馏分组成 ;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R1P中的常规液体烃的金属含量低于10PPm ; 预加氢精制 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残炭含量低于 1.5 ; 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1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170350、 压力为4.030.0MPa、 预 加氢催化剂R1C体积空速为0.0510.0hr-1、 氢气/原料油体积比为100140001, 化学纯氢耗量为 0.15 2.5 ( 对重馏分 HS 的重量 ) ; (2) 轻馏分 LS 主要由常规沸点低于 45。
29、0的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组成 ; 中间加氢精制反 应流出物 RM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5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M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260380、 压力为4.030.0MPa、 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 RMC 体积空速为 0.05 5.0hr-1、 氢气 / 原料油体积比为 500 1 4000 1 ; (3)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26 ;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2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300450、 压力为4.030.0MPa、 精制催化剂 R21C 体积空速为 0.1 4.0hr-1、 氢气 / 原料油体积比为 500 1 4000。
30、 1。 3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重馏分 HS 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450的中低温煤焦油 馏分组成 ;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金属含量低于 5PPm ; 预加氢精制 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残炭含量低于 0.5 ; 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 210 330、 压力为、 预加氢催化剂 R1C 体积空速为 0.2 5.0hr-1、 氢气 / 原料油体积比为 200 1 2000 1, 化学纯氢耗 权 利 要 。
31、求 书 CN 104178209 A 7 7/10 页 8 量为 0.35 1.5 ( 对重馏分 HS 的重量 ) ; (2) 轻馏分 LS 主要由常规沸点低于 450的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组成 ; 中间加氢精制反 应流出物 RM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10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 280 350、 12.0 18.0MPa、 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 RMC 体积空速为 0.2 5.0hr-1、 氢气 / 原料油体积比为 800 1 3000 1 ; (3)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35 ;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
32、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 330 420、 压力为 12.0 18.0MPa、 精制催化剂 R21C 体积空速为 0.1 2.0hr-1、 氢气 / 原料油体积比为 800 1 3000 1。 31.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重馏分 HS 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350的中低温煤焦油 馏分组成 ;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R1P中的常规液体烃的金属含量低于10PPm ; 预加氢精制 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残炭含量低于 1.5 ; 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1的操作条件为 。
33、: 温度为170350、 压力为4.030.0MPa、 预 加氢催化剂R1C体积空速为0.0510.0hr-1、 氢气/原料油体积比为100140001, 化学纯氢耗量为 0.15 2.5 ( 对重馏分 HS 的重量 ) ; (2) 轻馏分 LS 主要由常规沸点低于 350的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组成 ; 中间加氢精制反 应流出物 RM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5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M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260380、 压力为4.030.0MPa、 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 RMC 体积空速为 0.05 5.0hr-1、 氢气 / 原料油体积比为 500 1 4000 1 ; (3) 。
34、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26 ;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2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300450、 压力为4.030.0MPa、 精制催化剂 R21C 体积空速为 0.1 4.0hr-1、 氢气 / 原料油体积比为 500 1 4000 1。 32.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重馏分 HS 主要由常规沸点高于 350的中低温煤焦油 馏分组成 ;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金属含量低于 5PPm ; 预加氢精制 反应流出。
35、物 R1P 中的常规液体烃的残炭含量低于 0.5 ; 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 210 330、 压力为、 预加氢催化剂 R1C 体积空速为 0.2 5.0hr-1、 氢气 / 原料油体积比为 200 1 2000 1, 化学纯氢耗 量为 0.35 1.5 ( 对重馏分 HS 的重量 ) ; (2) 轻馏分 LS 主要由常规沸点低于 350的中低温煤焦油馏分组成 ; 中间加氢精制反 应流出物 RM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10 ;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 280 350、 12.0 18.0MPa、 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 RMC 体。
36、积空速为 0.2 5.0hr-1、 氢气 / 原料油体积比为 800 1 3000 1 ; (3)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2P 中的全馏分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 35 ; 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的操作条件为 : 温度为 330 420、 压力为 12.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78209 A 8 8/10 页 9 18.0MPa、 精制催化剂 R21C 体积空速为 0.1 2.0hr-1、 氢气 / 原料油体积比为 800 1 3000 1。 33.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或 6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的热高压分离步骤 1THPS。
37、, 热高分油 1THPL 主要由常规 沸点高于 330的烃组成。 34.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或 6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的热高压分离步骤 1THPS, 热高分油 1THPL 主要由常规 沸点高于 380的烃组成。 35.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或 6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在热高压分离步骤 1THPS, 预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1P 分离为热高分气气体 1THPV 和热高分油 1THPL ; 至少一部分热高分气 1THPV 进入中间加氢 精制反应过程 RM 与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 RMC 接触 ;。
38、 热高分油 1THPL 与富氢气气提气 VH1 接触后分离为脱轻组分热高分油 1THPLV-L 和气提脱出气 1THPLV-V ; 至少一部分气提脱 出气 1THPLV-V 进入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与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 RMC 接触 ; 脱轻组 分热高分油 1THPLV-L 脱除固体颗粒后得到脱固体烃油 1THPLV-L, 至少一部分脱固体烃油 1THPLV-L 进入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与中间加氢精制催化剂 RMC 接触。 36. 根据权利要求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的热高压分离步骤 MTHPS, 热高分油 MTH。
39、PL 主要由常 规沸点高于 330的烃组成。 37. 根据权利要求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的热高压分离步骤 MTHPS, 热高分油 MTHPL 主要由常 规沸点高于 380的烃组成。 38. 根据权利要求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在热高压分离步骤 MTHPS, 中间加氢精制反应流出物 RMP分离为热高分气气体MTHPV和热高分油MTHPL ; 至少一部分热高分气MTHPV进入深度加 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与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 R2C 接触 ; 热高分油 MTHPL 与。
40、富氢气气提气 VH2 接触后分离为脱轻组分热高分油 MTHPLV-L 和气提脱出气 MTHPLV-V ; 至少一部分气提脱出气MTHPLV-V进入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R2与深度加氢精制催化 剂 R2C 接触 ; 脱轻组分热高分油 MTHPLV-L 脱除固体颗粒后得到脱固体烃油 MTHPLV-L, 至少 一部分脱固体烃油 MTHPLV-L 进入深度加氢精制催化剂 R2C 接触。 3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注入预加氢精制反应器的富氢气物流为新氢。 40. 根据权利要求 。
41、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注入床层填料 R11C 的富氢气物流为新氢。 41.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预加氢精制反应器内气相中硫化氢体积浓度为 0.1 5。 42.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预加氢精制反应器内气相中硫化氢体积浓度为 0.3 权。
42、 利 要 求 书 CN 104178209 A 9 9/10 页 10 1.0。 4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将填料 R11C 床层和填料 R12C 床层组合形成一体化反 应器。 44. 根据权利要求 36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将填料 R11C 床层和填料 R12C 床层组合形成一体化反 应器 ; 一体化上流式反应器含有 1 个或 2 个或多个填料 R11C 床层, 一体化反应器含有 1 个 或 2 个或多个填料 R12C。
43、 床层。 4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在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无加氢活性的床 层填料 R11C, 填料 R11C 分为 2 层串联装填的填料床层。 4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在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无加氢活性的床 层填料 R11C, 填料 R11C 分为 3 层串联装填的填料床层。 47. 根据权利要求 1 。
44、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管式反应器, 以易氢解金属转化物为悬浮颗 粒 ; 深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2,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上流式微膨胀床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上流式微膨胀床 ; (3) 在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下流式固定床。 48. 根据权利要求 47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管式反应器, 管内 介质流速大于 0.。
45、3 米 / 秒。 49. 根据权利要求 47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管式反应器, 管内 介质流速大于 0.8 米 / 秒。 50. 根据权利要求 47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管式反应器, 管内 介质流速大于 1.5 米 / 秒。 51.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管式反应器, 以易氢解金属转化物为悬浮颗 。
46、粒 ; 深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2,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上流式沸腾床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上流式沸腾床 ; (3) 在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下流式固定床。 52.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管式反应器, 以易氢解金属转化物为悬浮颗 粒 ; 深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2,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上流式悬浮床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78209 A 10 10/1。
47、0 页 11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上流式悬浮床 ; (3) 在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下流式固定床。 5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管式反应器, 以易氢解金属转化物为悬浮颗 粒 ; 深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2,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上流式固定床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式为上流式固定床 ; (3) 在深度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2, 加氢催化剂床。
48、层工作方式为下流式固定床。 54. 根据权利要求 53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深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2,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 式为上流式固定床, 使用大孔隙率床层填料。 55. 根据权利要求 53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深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2, 加氢催化剂床层工作方 式为上流式固定床, 使用的大孔隙率床层填料, 选自下列型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 多孔球 ; 拉西环 ; 四叶轮 ; 四叶草 ; 其它大孔隙率床层填料。 5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
49、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无加氢活性的床层 填料 R11C。 5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在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 浅度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11, 使用有加氢活性的床层 填料 R11CH。 5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或 6 或 7 或 8 或 9 所述方法, 其特征在于 : (2) 在中间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RM, 设置轻馏分预加氢精制反应过程 LSR1, 在氢气和轻 馏分预加氢精制催化剂 LSRMC 存在条件下, 轻馏分 LS 进行轻馏分预加氢精制反应 LSR1R 得 到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