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处理装置、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样本处理装置、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349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10 CN 104034913 A (21)申请号 201410078155.7 (22)申请日 2014.03.05 2013-045818 2013.03.07 JP G01N 35/02(2006.01) G01N 35/10(2006.01) (71)申请人 希森美康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中央区脇浜海岸通 1 丁目 5 番 1 号 (72)发明人 田中利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安伦律师事务所 11339 代理人 杨永波 (54) 发明名称 样本处理装置、 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 法。
2、 (57) 摘要 一种样本处理装置, 该装置具有 : 运送能够 在复数个安放位置上安放样本容器的样本架的运 送部件、 能够检测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 架判断件的检测部件、 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样 本的吸移部件、 以及控制所述吸移部件的吸移作 业的控制部件 ; 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样 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改变对所述样 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本 发明还提供一种样本架放置件和一种样本处理方 法。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8 页 附图 2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
3、书3页 说明书18页 附图2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34913 A CN 104034913 A 1/3 页 2 1. 一种样本处理装置, 包括 : 运送能够在数个安放位置上安放样本容器的样本架的运送部件 ; 能够检测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的检测部件 ; 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样本的吸移部件 ; 以及 控制所述吸移部件的吸移作业的控制部件 ; 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改变对所述样本架 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改变所述吸移部件。
4、相对于所述样本架上安放 的所述样本容器的下降量。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夹持所述样本容器并进行搅拌的搅拌部件 ;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改变对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 行的搅拌作业。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样本架中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进行控制, 以使得对所述样本架 中安放的所有所述样本容器进行同样的吸移作业。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检测部件具有能够检测有无安放在所述样本架上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第一检测部 件、 以及能够检测安放在所述。
5、样本架上的所述样本容器内是否装有一定量样本的第二检测 部件 ;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判断有无所述 架判断件。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检测到没有所述样本容器但所述第 二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检测到有所述一定量样本时, 所述控制部件判断存 在所述架判断件。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在不同高度检测出有无检测对象物。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样本架中设置的所述。
6、架判断件的高度比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高 度低 ;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根据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与所述样本容器的高度之差判断有无所 述架判断件。 9.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检测所述样本架的各安放位置上有无样本容器 ;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各安放位置上有无样本容器来决定是否要对该安放位置进行 样本处理。 10.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34913 A 2 2/3 页 3 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各安放位置上检测所述样本容器中是否装有一定 量的样本 ;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在。
7、所述各安放位置有无所述一定量的样本来决定是否要对该安放 位置进行样本处理。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能够从记录部件获取容器信息的获取部件, 其中该记录部件设置在所述样本架 上且记录着用于判定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种类的所述容器信息 ;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控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 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 当所述获取部件无法获得所述容器信息时, 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控制对所述样本 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当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
8、所述容器信息未登录在存储部件中时,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 所述架判断件来控制对所述样本架安放的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还具有能够从记录部件获取容器信息的获取部件, 其中该记录部件设置在所述样本架 上且记录着用于判定所述样本架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种类的所述容器信息 ; 当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存在有所述架判断件时, 所述控制部件进行与存在所述架 判断件这一事项相应的吸移作业 ; 当不存在所述架判断件时,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 控 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14. 根据权利要求 。
9、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样本架中的所述架判断件的安放位置是从样本架放入部件向所述吸移部件的运 送方向的最前面的安放位置。 15. 一种样本架放置件, 其特征在于 : 具有能够在数个安放位置安放样本容器的架主体以及能够设置在所述架主体的安放 位置中的架判断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架判断件在所述架主体的所述安放位置固定在所述架主体上。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架主体上设置的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比所述架主体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高 度低。 18.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样本架放置。
10、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架判断件的透射率为一定值。 19.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架判断件设置在所述架主体的两个以上的安放位置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处。 20. 一种样本处理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运送能够在数个安放位置安放样本容器的样本架的运送步骤 ; 判断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有无架判断件的判断步骤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34913 A 3 3/3 页 4 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样本的吸移步骤 ; 其中, 在所述吸移步骤中, 根据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变更对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 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
11、34913 A 4 1/18 页 5 样本处理装置、 样本架放置件及样本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样本容器进行处理的样本处理装置以及在该样本处理装置中 使用的样本架放置件。 背景技术 0002 人们已知有一种用于从安放在样本架上的样本容器中吸移样本并进行样本处理 的样本处理装置。 在此, 样本容器包括内径、 外形、 长度等的形状各异且种类繁多的容器, 因 此, 在样本处理装置中对样本容器进行吸移作业等时, 需要根据样本容器的形状来改变吸 移作业。 0003 根 据 日 本 专 利 公 开 第 No. 2008-46033 号 (Japanese Laid-Open Pate。
12、nt Application No. 2008-46033) 公开的技术, 根据贴在样本架上的条形码判断样本架中安 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 与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相应地对样本容器实施吸移作业。 0004 然而, 特别是在大医院和检验中心等需要处理的样本非常多的设施内, 在反复使 用样本架的过程中, 会出现样本架上贴有的条形码变脏或条形码从样本架剥落等的情况。 另外, 即使条形码没有剥落, 也存在着条形码读码器出现读取错误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 有可能不能正确读取样本架上贴有的条形码, 可能会无法判断样本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 种类。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范围只由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 在。
13、任何程度上都不受这一节发明内容 的陈述所限。 0006 因此, 本发明提供 : (1) 一种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装置具有 : 运送能够在复数个安放位置上安放样本容器的样本架的运送部件、 能够 检测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的检测部件、 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样本的吸 移部件、 以及控制所述吸移部件的吸移作业的控制部件, 其中,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样本 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改变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 业 ; (2) 根据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改变所述吸移部件相对于所述样本架上安放 的所。
14、述样本容器的下降量 ; (3) 根据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样本处理装置具有夹持所述样本容器并进行搅拌的搅拌部件,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 无所述架判断件来改变对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搅拌作业 ; (4) 根据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样本架中有无所述架判断件来进行控制, 以使得对所述样本架 说 明 书 CN 104034913 A 5 2/18 页 6 中安放的所有所述样本容器进行同样的吸移作业 ; (5) 根据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检测部件具有能够检测有无安放在所述样本架上的所述样本。
15、容器的第一检测部 件、 以及能够检测安放在所述样本架上的所述样本容器内是否装有一定量样本的第二检测 部件 ;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判断有无所述 架判断件 ; (6) 根据 (5)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当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检测到没有所述样本容器但所述第 二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检测到有所述一定量样本时, 所述控制部件判断存 在所述架判断件 ; (7) 根据 (5)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和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在不同高度检测出有无检测对象物 ; (8) 根据 (7) 所述的样本处理。
16、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样本架中设置的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比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高 度低,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根据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与所述样本容器的高度之差判断有无所 述架判断件 ; (9) 根据 (5)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检测部件检测所述样本架的各安放位置上有无样本容器,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 所述各安放位置上有无样本容器来决定是否要对该安放位置进行样本处理 ; (10) 根据 (5)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二检测部件在所述样本架的各安放位置上检测所述样本容器中是否装有一定 量的样本,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在所述各安放位置有无所述一定量的。
17、样本来决定是否要对该 安放位置进行样本处理 ; (11) 根据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样本处理装置具有能够从记录部件获取容器信息的获取部件, 其中该记录部件设置 在所述样本架上且记录着用于判定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种类的所述容器 信息,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控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 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当所述获取部件无法获得所述容器信息时, 根据有无所述架 判断件来控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 (12) 根据 (1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当所述获取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未登录在。
18、存储部件中时,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有无 所述架判断件来控制对所述样本架安放的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 (13) 根据 (1) 所述的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样本处理装置具有能够从记录部件获取容器信息的获取部件, 其中该记录部件设置 在所述样本架上且记录着用于判定所述样本架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种类的所述容器信 息, 在所述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存在有所述架判断件时, 所述控制部件进行与存在所述架 判断件这一事项相应的吸移作业, 当不存在所述架判断件时, 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获取 部件获取的所述容器信息, 控制对所述样本架上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吸移作业 ; (14) 根据 (1) 所述的。
19、样本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说 明 书 CN 104034913 A 6 3/18 页 7 所述样本架中的所述架判断件的安放位置是从样本架放入部件向所述吸移部件的运 送方向的最前面的安放位置。 0007 (15) 一种样本架放置件, 其特征在于 : 该样本架放置件具有能够在复数个安放位置安放样本容器的架主体、 以及能够设置在 所述架主体的安放位置中的架判断件 ; (16) 根据 (15) 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架判断件在所述架主体的所述安放位置固定在所述架主体上 ; (17) 根据 (15) 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架主体上设置的所述架判断件的高度比所。
20、述架主体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的高 度低 ; (18) 根据 (15) 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架判断件的透射率为一定值 ; (19) 根据 (15) 所述的样本架放置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架判断件设置在所述架主体的两个以上的安放位置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处 ; (20) 一种样本处理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运送能够在复数个安放位置安放样本容器的样本架的运送步骤、 判断所述样本架的安 放位置有无架判断件的判断步骤、 吸移所述样本容器内的样本的吸移步骤 ; 其中, 在所述吸 移步骤中, 根据所述判断步骤的判断结果变更对所述样本架中安放的所述样本容器进行的 吸移作业。 0008 在。
21、上述 (1) 的结构中, 通过设置在样本架的安放位置的架判断件判断样本容器的 种类, 因此, 能够防止架判断件破损, 即使在样本架反复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判断样本 容器的种类。 而且, 将架判断件安装在普通容器所使用的样本架上, 由此来判断样本容器的 种类, 这样, 不必为特殊的样本容器准备不同形状的样本架, 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进行与 样本容器的种类相应的吸移作业。 0009 在上述 (2) 的结构中, 即使样本容器的底面位置会因样本容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也能够根据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切实控制吸移部件的下降量。 0010 在上述 (3) 的结构中, 即使所需要的搅拌作业会因样本容器的种。
22、类而有所不同, 也 能够根据所判断的样本容器的种类切实地控制搅拌部件的搅拌作业。 本方式特别适合在对 全血中的血细胞和尿中的有形成份等样本进行处理的样本处理装置中使用。 0011 在上述 (9) 的结构中, 第一检测部件不仅用于判断有无架判断件, 还同时用于决定 是否要进行样本处理。 由此, 不需要分别准备不同的检测构件, 能够简化样本处理装置的结 构。 0012 在上述 (10) 的结构中, 第二检测部件不仅用于检测有无架判断件, 还同时用于决 定是否要进行样本处理。 由此, 不需要分别准备不同的检测构件, 由此能够简化样本处理装 置的结构。 0013 在上述 (11) 的结构中, 例如, 。
23、即使在样本架上设置的记录部件弄脏或剥落并导致 获取部件无法获取容器信息时, 也能够根据样本架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判断样本 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此外, 如果记录部件未剥落但获取部件获取容器信息时出现 了获取错误, 也同样能够判断样本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 由此, 即使在样本架反复使 说 明 书 CN 104034913 A 7 4/18 页 8 用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实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 0014 在上述 (12) 的结构中, 在已经获取了容器信息但获取的容器信息未登录在存储部 件, 并由此导致无法恰当地判断样本容器的种类时, 根据有无架判断件就能判断样本架上 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
24、。由此就能恰当地对样本容器进行吸移作业。 0015 在上述 (13) 的结构中, 例如, 即使没有架判断件的样本架上被错误地安放了与此 样本架不相应的种类的样本容器, 也能够根据获取部件获取的容器信息判断样本架上安放 的样本容器的种类。以此就能避免对样本容器进行错误的吸移作业。 0016 通过上述 (14) 的结构就能迅速判断样本架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 0017 在上述 (15) 的结构中, 在架主体的安放位置上设置架判断件。以此就能根据架主 体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判断架主体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 0018 在上述 (16) 的结构中, 省去了用户将架判断件设置到架主体中的麻烦, 。
25、同时能够 防止用户忘记将架判断件设置到架主体中的错误。 0019 在上述 (17) 的结构中, 例如, 如果使用了能够检测出在高于架主体上的架判断件 的高度且低于架主体中安放的样本容器的高度的位置上的物体的传感器, 就能够根据传感 器的检测信号检测出架主体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 0020 在上述 (18) 的结构中, 例如, 如果使用了由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组成的透射型传 感器, 就能够根据基于发光部件射出的光的受光部件的受光量检测出架主体的安放位置有 无架判断件。以此就能判断架主体上安放的样本容器的种类。 0021 在上述 (19) 的结构中, 能够根据两个以上的安放位置上有无架判断件来设。
26、定复数 种样本架放置件的种类, 从而能够据此判断复数种样本容器。 附图说明 0022 图 1 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血细胞分析装置的外观图 ; 图 2 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样本容器外观图和截面图以及架判断件的结构图 ; 图 3 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普通架的外观图及侧面图 ; 图 4 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特殊架的外观图及侧面图 ; 图 5 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运送单元和测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 图 6 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侧面图及样本架的侧面图 ; 图 7 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搅拌作业和吸移作业的说明图以及处理信息表的结构概念图 ; 图 8 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单元的结构图 ; 图 9 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单。
27、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 图 10 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 图 11 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普通架和特殊架的外观图以及架运送部件附近的示意图 ; 图 12 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条形码单元的结构图 ; 图 13 为第二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 图 14 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登录信息表的结构概念图及变更例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 处理的流程图 ; 图 15 为变更例中的登录信息表的结构概念图及变更例中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 理的流程图 ; 说 明 书 CN 104034913 A 8 5/18 页 9 图 16 为变更例中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
28、; 图 17 为变更例中的架判断件的结构图及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 图 18 为变更例中的架判断件的结构图及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 图 19 为对变更例中的架判断件的结构及传感器所进行的检测进行说明的图 ; 图 20 为变更例中的特殊架及普通架示图及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 图 21 为变更例中的信息处理单元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参考附图, 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0024 在本实施方式中, 将本发明用在了对血液进行相关检查和分析的血细胞分析装置 中。 0025 第一实施方式 图 1 为本实施方式的血细胞分析装置 1 的。
29、外观图。血细胞分析装置 1 具有运送单元 2、 测定单元 3 和信息处理单元 4。 0026 运送单元2配置于测定单元3前面, 其具有右台21、 左台22、 以及用于连接右台21 和左台 22 的架运送部件 23。右台 21 和左台 22 能够收纳复数个样本架 L。架运送部件 23 具有沿 X 轴方向延伸的传送带 23b, 通过向 X 轴方向驱动传送带 23b 就能将运到右台 21 后 方 (Y 轴负方向一侧) 的样本架 L 运送到左台 22 的后方。 0027 样本架L具有10个安放部件L1, 能够通过安放部件L1安放样本容器T1或样本容 器 T2。关于样本架 L 的结构随后参照图 3(a)。
30、 、(b) 和图 4(a) 、(b) 进行说明。样本容器 T1、 T2 装有采自患者的全血血液样本。样本容器 T1、 T2 的外观形状基本相同, 内部结构不 同。关于样本容器 T1、 T2 的结构, 随后将参照图 2(a) (d) 进行说明。 0028 用户开始测定样本容器 T1 中的样本时, 将其放入只安放样本容器 T1 的样本架 L 中, 将此样本架 L 放到右台 21。另一方面, 要开始测定样本容器 T2 中的样本时, 将其放入 只安放样本容器 T2 的样本架 L, 并将此样本架 L 放到右台 21。然后, 放在右台 21 的样本架 L 被运送单元 2 依次运送, 向测定单元 3 供应样。
31、本。处理完毕后, 此样本架 L 收纳在左台 22 中。关于运送单元 2 和测定单元 3 的结构随后将参照图 5 进行说明。 0029 信息处理单元 4 具有显示部件 41 和输入部件 42, 且与运送单元 2、 测定单元 3 进 行了可通信连接。信息处理单元 4 控制运送单元 2 和测定单元 3 的各个部件, 并接收由运 送单元 2 和测定单元 3 中配置的传感器等检测出的信号。此外, 信息处理单元 4 根据从测 定单元 3 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 并检测出测定试样中所含有的血细胞。然后, 信息处理单元 4 将分析结果显示在显示部件 41 上。 0030 图 2(a) 、(b) 分别为样本容器 。
32、T1 的外观图和截面图。 0031 样本容器 T1 具有主干部件 T11、 盖部件 T12 和条形码标签 T13。主干部件 T11 是 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合成树脂制成的管状容器, 上端有开口, 内部的下端有底面T11a。 主 干部件 T11 装有样本, 其上端开口用盖部件 T12 密封。能够用穿刺针 34a(参照图 5) 贯穿 盖部件 T12。条形码标签 T13 上印刷有包括样本 ID 在内的条形码。条形码标签 T13 贴在主 干部件 T11 的侧面。 0032 图 2(c) 、(d) 分别为样本容器 T2 的外观图和截面图。样本容器 T2 是用于盛放少 说 明 书 CN 104034913。
33、 A 9 6/18 页 10 于样本容器 T1 的量的样本的样本容器。 0033 样本容器 T2 具有主干部件 T21、 盖部件 T22 和条形码标签 T23, 其高度与样本容器 T1 基本相同。主干部件 T21 是由具有透光性的玻璃或合成树脂制成的管状容器, 其上端有 开口, 内部的中段有底面 T21a。主干部件 T21 与样本容器 T1 的主干部件 T11 同样装有样 本, 其上端开口用盖部件 T22 密封。此外, 盖部件 T22 和条形码标签 T23 的结构与样本容器 T1 的盖部件 T12 和条形码标签 T13 基本相同。 0034 在此, 将只安放样本容器 T1 的样本架 L 称为 。
34、“普通架” , 将只安放样本容器 T2 的样 本架 L 称为 “特殊架” 。关于图 2(e) 所示架判断件 J 是否设置于最前面的安放部件 L1 上, 普通架与特殊架有所不同。下面依次就普通架与特殊架进行说明。 0035 图 3(a) 、(b) 分别为普通架的外观图及侧面图。 0036 样本架 L 中设置有 10 个安放部件 L1, 以此就能够垂直安放 10 支样本容器 T1、 T2。 以下, 为方便起见, 向X轴负方向, 将各安放部件L1的位置依次称为安放位置n1n10。 安放 部件L1的下端设置有底面L11, 安放部件L1的Y轴负方向一侧和Y轴正方向一侧分别设置 有开口 L12、 L13。。
35、 0037 底面 L11 中设置有托盘件 L2。托盘件 L2 垂直支撑样本容器 T1 的主干部件 T11 的 下端。此外, 样本架 L 的 Z 轴负方向一侧的面上与底面 L11 相应地设置有 10 个凹部 L14。 设置在托盘件L2的下面的筒部件L21穿过贯通底面L11和凹部L14的孔, 由此将托盘件L2 设置于底面 L11。 0038 如此, 在样本架 L 中的安放位置 n1 上不设置架判断件 J, 由此构成了普通架。用 户开始测定装在样本容器 T1 中的样本时, 适当地将样本容器 T1 放置到普通架的安放位置 n1n10。样本容器 T1 放置在普通架后, 样本容器 T1 的上端位于高于样本。
36、架 L 的上面的位 置。 0039 图 4(a) 、(b) 分别为特殊架的外观图及侧面图。 0040 在特殊架中, 在样本架 L 的安放位置 n1 设置有架判断件 J。架判断件 J 基本为圆 筒形。此外, 架判断件 J 与样本架 L 同样地是由 ABS 树脂等制成的, 架判断件 J 和样本架 L 都不透光。在样本架 L 中设置架判断件 J 时, 首先, 从普通架取下设置在安放位置 n1 的底 面 L11 上的托盘件 L2。然后, 将架判断件 J 从上侧插入安放位置 n1 的安放部件 L1, 架判断 件 J 的下端通过贯穿底面 L11 和凹部 L14 的孔被螺丝钉 J1 固定在底面 L11 上。。
37、如此, 将架 判断件 J 设置在安放位置 n1 的安放部件 L1 后, 如图 4(a) 、(b) 所示, 架判断件 J 的上面位 于与样本架 L 的上面基本同高的位置, 且使得架判断件 J 不会从样本架 L 上面弹出。此外, 架判断件 J 不一定非要用螺丝钉 J1 来固定。 0041 如此, 在样本架 L 中, 在安放位置 n1 设置架判断件 J, 由此构成特殊架。用户开始 测定样本容器T2中装有的样本时, 适当地将样本容器T2放置到特殊架的安放位置n2n10。 样本容器 T2 放置到特殊架后, 样本容器 T2 的上端位于比样本架 L 的上面更靠上的位置。 0042 图 5 为运送单元 2 和。
38、测定单元 3 的结构示意图。 0043 架运送部件 23 具有由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构成的透射型传感器 s1 和 s2、 传送带 23b (参照图 1) 、 向前方运送样本架 L 的架推出构件 23a。右台 21 具有向后方运送样本架 L 的架推出构件 21a, 左台 22 具有向前方运送样本架 L 的架推出构件 22a。测定单元 3 具有 夹持部件 31、 样本容器放置部件 32、 条形码单元 33、 样本吸移部件 34、 试样制备部件 35 和 说 明 书 CN 104034913 A 10 7/18 页 11 检出部件 36。样本吸移部件 34 具有用于吸移样本容器 T1、 T2 内的样本。
39、的穿刺针 34a、 以及 用于向上下方向驱动穿刺针 34a 的步进式马达 34b。 0044 架运送部件 23 向左运送样本架 L。然后, 样本架 L 的安放部件 L1 被置于架运送部 件 23 上的一定位置 P1 后, 传感器 s1 和 s2 进行检测。传感器 s1 的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设 置在位置 P1 的右后方和左前方, 传感器 s2 的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设置在位置 P1 的后方和 前方。通过传感器 s1 检测出被置于位置 P1 的安放位置是否安放有样本容器 T1、 T2, 通过 传感器 s2 检测出被置于位置 P1 的安放位置所安放的样本容器 T1 中是否装有样本。 0045 图 6(。
40、a) 、(b) 分别是从 Y 轴正方向和 X 轴负方向看到的传感器 s1 和 s2 的侧面 图。图 6(a) 、(b) 显示了样本架 L 的安放位置被置于位置 P1 时的状态, 被置于位置 P1 的 安放位置中安放的样本容器 T1、 T2 用虚线表示。 0046 传感器 s1 设置在运送单元 2 中, 并使得检出位置位于被放置在位置 P1 的安放部 件 L1 的上方。传感器 s2 设置在运送单元 2 中, 并使得检出位置高于被置于位置 P1 的样本 容器 T1 的底面 T11a 和托盘件 L2 且低于条形码标签 T13、 T23。此外, 即使在安放部件 L1 被 置于位置 P1 时, 传感器 。
41、s2 的发光部件和受光部件也能通过安放部件 L1 的开口 L12、 L13 直 接面对面。如此, 传感器 s2 在与传感器 s1 不同的高度上检测出有无检测对象物。 0047 传感器 s1 的受光部件接收到传感器 s1 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时, 传感器 s1 的检测 结果为 “无样本容器” 。而如果传感器 s1 的受光部件没有接收到传感器 s1 的发光部件射出 的光, 则传感器 s1 的检测结果为 “有样本容器” 。当传感器 s2 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中有一 定值以上的光被传感器 s2 的受光部件接收到时, 传感器 s2 的检测结果为 “无样本” 。此外, 传感器 s2 设置在高于样本容器 T1 。
42、的底面 T11a 的位置, 因此, 就算样本容器 T1 中并未装有 测定所需量的一定量的样本而只是装有一点样本, 传感器 s2 的检测结果也会是 “无样本” 。 另一方面, 如果传感器 s2 的发光部件射出的光中只有不足一定值的光被传感器 s2 的受光 部件接收到, 则传感器 s2 的检测结果为 “有样本” 。 0048 例如, 如图 6(c) 所示, 当装有一定量样本的样本容器 T1 位于被置于位置 P1 的安 放位置时, 传感器 s1 的检测结果为 “有样本容器” 。此外, 由于只有小于一定值的光射入传 感器 s2 的受光部件, 所以传感器 s2 的检测结果为 “有样本” 。 0049 此。
43、外, 如图 6(d) 所示, 当未装样本或未装有一定量样本的样本容器 T1 被置于在 位置 P1 处的安放位置时, 传感器 s1 的检测结果为 “有样本容器” 。此外, 由于一定值以上的 光射入传感器 s2 的受光部件, 所以传感器 s2 的检测结果为 “无样本” 。 0050 又如图 6(e) 所示, 当装有样本的样本容器 T2 被置于位于位置 P1 的安放位置时, 传感器 s1 的检测结果为 “有样本容器” 。由于一定值以上的光射入传感器 s2 的受光部件, 所以传感器 s2 的检测结果为 “无样本” 。此外, 由于样本容器 T2 的底面 T21a 在传感器 s2 上方, 因此, 即使样本。
44、容器 T2 装有样本, 传感器 s2 的检测结果也总是 “无样本” 。 0051 又如图 6(f) 所示, 当架判断件 J 设置在位于位置 P1 的安放位置时, 传感器 s1 的 检测结果为 “无样本容器” 。此外, 由于没有光射入传感器 s2 的受光部件, 所以传感器 s2 的 检测结果为 “有样本” 。此外, 当样本容器 T1、 T2 和架判断件 J 均不在位于位置 P1 的安放 位置时, 传感器 s1 的检测结果为 “无样本容器” 。此外, 由于一定值以上的光射入传感器 s2 的受光部件, 所以传感器 s2 的检测结果为 “无样本” 。 0052 返回图5, 在位置P1, 传感器s1、 。
45、s2的检测完毕后, 样本架L中安放的样本容器T1、 说 明 书 CN 104034913 A 11 8/18 页 12 T2 被置于架运送部件 23 上的一定位置 P2。被置于位置 P2 的样本容器 T1、 T2 由夹持部件 31 夹持着从样本架 L 向上方拔出。然后, 夹持部件 31 将样本容器 T1、 T2 颠倒一定次数, 搅 拌样本容器 T1、 T2 中的样本。关于对样本容器 T1、 T2 所进行的搅拌作业, 随后参照图 7 (a) 进行说明。 0053 搅拌作业结束后的样本容器 T1、 T2 被夹持部件 31 放置在位于位置 P2 的样本容器 放置部件 32 中。然后, 该样本容器 T。
46、1、 T2 被样本容器放置部件 32 运送到位置 P3。样本容 器 T1、 T2 被置于位置 P3 后, 设置在位置 P3 附近的条形码单元 33 从样本容器 T1、 T2 上所贴 有的条形码标签 T13、 T23 读取样本 ID。然后, 样本容器 T1、 T2 被样本容器放置部件 32 运 到位置 P4。样本容器 T1、 T2 被置于位置 P4 后, 样本吸移部件 34 通过穿刺针 34a 从样本容 器 T1、 T2 吸移一定量的样本。关于对样本容器 T1、 T2 所进行的吸移作业, 随后将参照图 7 (b) 、(c) 进行说明。 0054 样本吸移完成后, 此样本容器 T1、 T2 由样本。
47、容器放置部件 32 运到前方, 并由夹持 部件 31 将其送回原来的样本架 L 的安放位置。然后, 此样本架 L 由架运送部件 23 向左运 送, 再由架推出构件23a、 22a向前运送, 回收到左台22。 通过穿刺针34a吸移的样本被样本 吸移部件34排出至试样制备部件35。 试样制备部件35混合样本和试剂, 加热混合液, 制备 测定试样, 将所制备的测定试样供应给检出部件 36。检出部件 36 向测定试样照射激光, 获 取各种信号, 将获取的信号发送至信息处理单元 4。 0055 图 7(a) 为样本容器 T1、 T2 的搅拌作业图。 0056 夹持部件 31 具有一对手构件 31a、 以。
48、及用于支撑手构件 31a 的轴 31b。样本容器 T1、 T2 被置于位置 P2 后, 夹持部件 31 向 Z 轴负方向驱动, 由手构件 31a 从 Y 轴方向夹持样 本容器 T1、 T2 的盖部件 T12、 T22。接着, 夹持部件 31 向 Z 轴正方向驱动, 样本容器 T1、 T2 从样本架 L 拔出。在此状态下, 轴 31b 以 Y 轴为中心旋转, 由此, 如图 7(a) 所示, 在虚线表 示的角度范围内, 以轴 31b 为中心颠倒样本容器 T1、 T2 一定次数。以此搅拌样本容器 T1、 T2 内的样本。 0057 此时, 颠倒样本容器 T2 的次数 fn2 被设定为大于翻转样本容器。
49、 T1 的次数 fn1。这 是因为, 如图 2(b) 、(d) 所示, 样本容器 T2 内能够容纳样本的空间区域比样本容器 T1 内能 够容纳样本的空间区域小。因此, 适当地搅拌样本容器 T2 内的样本所需要的颠倒次数多于 适当地搅拌样本容器 T1 内的样本所需要的颠倒次数。 0058 图 7(b) 、(c) 分别为对样本容器 T1、 T2 进行的吸移作业的示图。 0059 参照图 7(b) , 当样本容器 T1 被置于位置 P4 后, 首先, 调整穿刺针 34a 的上下方 向 (Z 轴方向) 的位置, 使得穿刺针 34a 的前端 (下端部分) 被置于原点。然后, 如实线箭头所 示, 穿刺针 34a 向下方驱动, 将穿刺针 34a 的前端置于底面 T11a。然后, 用穿刺针 34a 吸移 样本容器 T1 内的样本。 0060 此时, 向下方驱动穿刺针 34a 的步进式马达 34b 被施加的脉冲数为如虚线箭头所 示地将穿刺针34a从原点下移至底面T11a所需要的pn1。 此外, 步进式马达34b的转矩 即向下方驱动穿刺针 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