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666123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8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99771.0

申请日:

2014.03.18

公开号:

CN104022471A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G 1/14申请公布日:201409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G 1/14申请日:20140318|||公开

IPC分类号:

H02G1/14

主分类号:

H02G1/14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发明人:

周大松; 徐刚; 潘学林; 姜铭重; 王大宾; 邹吉义

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代理人:

李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由温控部分和云母加热圈(2)组成,温控部分包括放置在加热部位的k型热电偶(3)通过导线连接温控仪(1)电压温度输入端口(6),温控仪通过温控电压输出端口(7)经导线与云母加热圈(2)连接。本发明采用云母加热圈加热模具各角度受热均匀,保证内部绝缘材料得到全部融化,能够完全达到中模塑头的制作工艺标准从而保证电缆中间头的寿命;温度数字显示易于观察,且温度控制精确;加热速度快,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模塑电缆中间头的寿命;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安装,且相比传统喷灯加热工作成本十分低廉。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其特征在于由温控部分和云母加热圈(2)组成,温控部分包括放置在加热部位的k型热电偶(3)通过导线连接温控仪(1)电压温度输入端口(6),温控仪通过温控电压输出端口(7)经导线与云母加热圈(2)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仪1包括REX c-100温控器(4)分别连接固态继电器(5)与电压温度输入端口(6),固态继电器(5)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子(8)、温控电压输出端口(7)相连接。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方法为:
(1)、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加热要从室温升到120℃保持0.5小时;
(2)、将温度升至150℃保持1小时;
(3)、逐渐升温到165℃保持1.5小时,共计加热时间为3小时即可完成。

说明书

说明书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安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是采用与电缆主绝缘层相同的材料对电缆主绝缘进行恢复,但是由于在烘烤过程中没有严格按工艺执行(缩短烘烤时间、烘烤不均匀使绝缘层受热不均匀)温度过高绝缘老化、温度过低绝缘层没有熔化都会导致恢复的绝缘层没有与电缆主绝缘层成为一体,中间存在狭小缝隙,水易渗入进去发生放电,或是在制作过程中绝缘层过热发生老化减少电缆运行寿命。
以丹东东港地区为例,东港地区现有10kV电缆412条119公里,其中主干线电缆186条,96公里,占总电缆总长的80%,主干电缆单条电缆在550米以上的有70条,68公里占主杆电缆的80%,而东港市属北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受黄海影响,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量900---1000毫米,由于毗邻黄海,东港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电缆敷设的深度基本与地下水位持平,这就要求电缆中间头有非常好的防水性,才能防止电缆发生水树而导致电缆绝缘击穿发生跳闸事故。通过这几年对东港地区损坏的电缆中间头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模塑电缆头中间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特别实用于东港地区。但是模塑电缆中间头在制作时间长,不少施工队为了赶工期、或是工人为了降低烘烤时的劳动强度。而缩短了模塑电缆中间头的烘烤时间,这就造成了模塑电缆中间头没有完全熔化成为一体,或电缆绝缘层受热不均匀,存在部分绝缘层没有熔化。长时间运行,造成绝缘层渗水发生水树放电,而造成电缆中间头故障。由于采用温度计控温,造成加热温度不恒定,影响电缆绝缘材料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利用电热模具覆盖在中间头表面使之受热均匀,用温控仪器控制电热模具的温度,能使电热模具始终处于理想温度,避免电缆主绝缘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发生老化。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由温控部分和云母加热圈组成,温控部分包括放置在加热部位的k型热电偶通过导线连接温控仪电压温度输入端口,温控仪通过温控电压输出端口经导线与云母加热圈连接。
所述温控仪包括REX c-100温控器分别连接固态继电器与电压温度输入端口,固态继电器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子、温控电压输出端口相连接。
所述的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方法为:
(1)、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加热要从室温升到120℃保持0.5小时;
(2)、将温度升至150℃保持1小时;
(3)、逐渐升温到165℃保持1.5小时,共计加热时间为3小时即可完成。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
1、        采用云母加热圈加热模具各角度受热均匀,保证内部绝缘材料得到全部融化,能够完全达到中模塑头的制作工艺标准从而保证电缆中间头的寿命。
2、        温度数字显示易于观察,且温度控制精确。
3、        不需长时间手持加热设备加热只需通过按键操控调温且加热速度快,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模塑电缆中间头的寿命。
4、        电子温控仪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安装,且相比传统喷灯加热工作成本十分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温控仪主机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温控仪主机,2、云母加热圈,3、k型热电偶,4、REX c-100温控器,5、固态继电器,6、电压温度输入端口,7、温控电压输出端口,8、电源输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 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由温控部分和云母加热圈2组成,温控部分包括放置在加热部位的k型热电偶3通过导线连接温控仪1电压温度输入端口6,温控仪通过温控电压输出端口7经导线与云母加热圈2连接。所述温控仪1包括REX c-100温控器4分别连接固态继电器5与电压温度输入端口6,固态继电器5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子8、温控电压输出端口7相连接。
将本发明应用到丹东供港地区,由东港供电分公司配电运检二班实际操作实验,经过多次试验证明及现场应用,采用电加热的模塑电缆中间头,具有受热均匀,绝缘材料不老化、加热过程中不会产生气完全达到模缩头的工艺标准,从而延长了模缩头的使用年限。
与采用原有喷灯加热方法相比,本实施方式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
1、规程要求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加热要从室温升到120℃保持0.5小时、然后升至150℃保持1小时,再逐渐升到165℃保持1.5小时。共计需加热时间为3小时。采用喷灯人工加热由于加热时间长,会造成操作人员有厌烦情绪从而减少加热时间从而影响电缆模塑头的制量。而采用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只需按键调温)能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模塑电缆中间头的寿命。
2、采用温度计控温在加热过程中喷灯的火焰会使温度计发生爆裂现象(温度计内含水银)会污染环境。一般做一次模塑电缆中间头都会爆裂2-3个温度计。而用采温控仪就能避免这一现象发生,保护环境。
3、采用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制做电缆中间头,模具各角度受热均匀保证内部绝缘材料得到全部融化从而保证电缆中
间头的寿命。
4、在电缆井内制作电缆中间头时如果采用喷灯作业会使电缆井内温度上升,而喷灯燃烧后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危及到到作业人员的安全,而采用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制作电缆模塑电缆中间头就能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5、使用喷灯制作模塑电缆中间头所需的费用约为15元(温度计3根共半9元,丙烷气体6元),而采用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只需(3元)
6、采用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制做电缆中间头能够完全达到中模塑头的制作工艺标准,从而保证了模塑电缆中间头的使用寿命。

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24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 CN 104022471 A (21)申请号 201410099771.0 (22)申请日 2014.03.18 H02G 1/14(2006.01) (71)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地址 100031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 86 号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 公司 (72)发明人 周大松 徐刚 潘学林 姜铭重 王大宾 邹吉义 (74)专利代理机构 辽宁沈阳国兴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21100 代理人 李丛 (54) 发明名称 10kV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 方法 (57) 摘要 。

2、本发明涉及一种 10kV 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 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 由温控部分和云母加热 圈 (2) 组成, 温控部分包括放置在加热部位的 k 型 热电偶 (3) 通过导线连接温控仪 (1) 电压温度输 入端口 (6) , 温控仪通过温控电压输出端口 (7) 经 导线与云母加热圈 (2) 连接。本发明采用云母加 热圈加热模具各角度受热均匀, 保证内部绝缘材 料得到全部融化, 能够完全达到中模塑头的制作 工艺标准从而保证电缆中间头的寿命 ; 温度数字 显示易于观察, 且温度控制精确 ; 加热速度快, 能 够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从而降低人为因素 影响模塑电缆中间头的寿命 ; 重量轻便于携带。

3、和 安装, 且相比传统喷灯加热工作成本十分低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2471 A CN 104022471 A 1/1 页 2 1.10 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 其特征在于由温控部分和云母加热圈 (2) 组成, 温控部分包括放置在加热部位的 k 型热电偶 (3) 通过导线连接温控仪 (1) 电压温度输 入端口 (6) , 温控仪通过温控电压输出端口 (7) 经导线与云母加热圈 (2) 连接。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 仪 1 包括 REX c-100 温控器 (4) 分别连接固态继电器 (5) 与电压温度输入端口 (6) , 固态继 电器 (5) 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子 (8) 、 温控电压输出端口 (7) 相连接。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 在于操作方法为 : (1) 、 10 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加热要从室温升到 120保持 0.5 小时 ; (2) 、 将温度升至 150保持 1 小时 ; (3) 、 逐渐升温到 165保持 1.5 小时, 共计加热时间为 3 小时即可完成。

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22471 A 2 1/3 页 3 10kV 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安装设备 , 尤其涉及一种 10kV 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 温仪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10 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是采用与电缆主绝缘层相同的材料对电缆主绝缘进行恢 复, 但是由于在烘烤过程中没有严格按工艺执行 (缩短烘烤时间、 烘烤不均匀使绝缘层受热 不均匀) 温度过高绝缘老化、 温度过低绝缘层没有熔化都会导致恢复的绝缘层没有与电缆 主绝缘层成为一体, 中间存在狭小缝隙, 水易渗入进去发生放电, 或是在制作过程中绝缘层 过。

6、热发生老化减少电缆运行寿命。 0003 以丹东东港地区为例, 东港地区现有 10kV 电缆 412 条 119 公里, 其中主干线电缆 186 条, 96 公里, 占总电缆总长的 80%, 主干电缆单条电缆在 550 米以上的有 70 条, 68 公里 占主杆电缆的 80%, 而东港市属北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受黄海影响, 具有海洋性 气候特点。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 降水量 900-1000 毫米, 由于毗邻黄 海, 东港地区地下水位较高, 电缆敷设的深度基本与地下水位持平, 这就要求电缆中间头有 非常好的防水性, 才能防止电缆发生水树而导致电缆绝缘击穿发生跳闸。

7、事故。通过这几年 对东港地区损坏的电缆中间头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模塑电缆头中间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特别实用于东港地区。 但是模塑电缆中间头在制作时间长, 不少施工队为了赶工期、 或是工 人为了降低烘烤时的劳动强度。而缩短了模塑电缆中间头的烘烤时间, 这就造成了模塑电 缆中间头没有完全熔化成为一体, 或电缆绝缘层受热不均匀, 存在部分绝缘层没有熔化。 长 时间运行, 造成绝缘层渗水发生水树放电, 而造成电缆中间头故障。由于采用温度计控温, 造成加热温度不恒定, 影响电缆绝缘材料的寿命。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 10kV 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 温仪及操。

8、作方法。利用电热模具覆盖在中间头表面使之受热均匀, 用温控仪器控制电热 模具的温度, 能使电热模具始终处于理想温度, 避免电缆主绝缘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发生 老化。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10 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 由温控部分和云母加热圈组成, 温控部分包 括放置在加热部位的 k 型热电偶通过导线连接温控仪电压温度输入端口, 温控仪通过温控 电压输出端口经导线与云母加热圈连接。 0006 所述温控仪包括 REX c-100 温控器分别连接固态继电器与电压温度输入端口, 固 态继电器分别与电源输入端子、 温控电压输出端口相连接。 0007 所述的 10 千伏模塑。

9、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的操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操作方 法为 : 说 明 书 CN 104022471 A 3 2/3 页 4 (1) 、 10 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加热要从室温升到 120保持 0.5 小时 ; (2) 、 将温度升至 150保持 1 小时 ; (3) 、 逐渐升温到 165保持 1.5 小时, 共计加热时间为 3 小时即可完成。 0008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 : 1、 采用云母加热圈加热模具各角度受热均匀, 保证内部绝缘材料得到全部融化, 能够 完全达到中模塑头的制作工艺标准从而保证电缆中间头的寿命。 0009 2、 温度数字显示易于观察, 且温度控制精确。 0010 3、 不。

10、需长时间手持加热设备加热只需通过按键操控调温且加热速度快, 能够减少 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从而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模塑电缆中间头的寿命。 0011 4、 电子温控仪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安装, 且相比传统喷灯加热工作成本十分低廉。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温控仪主机电路结构示意图 ; 图中 : 1、 温控仪主机, 2、 云母加热圈, 3、 k 型热电偶, 4、 REX c-100 温控器, 5、 固态继电 器, 6、 电压温度输入端口, 7、 温控电压输出端口, 8、 电源输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13 如图 1、 2 所示, 10 千伏模塑电缆。

11、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 由温控部分和云母加热 圈 2 组成, 温控部分包括放置在加热部位的 k 型热电偶 3 通过导线连接温控仪 1 电压温度 输入端口 6, 温控仪通过温控电压输出端口 7 经导线与云母加热圈 2 连接。所述温控仪 1 包 括 REX c-100 温控器 4 分别连接固态继电器 5 与电压温度输入端口 6, 固态继电器 5 分别与 电源输入端子 8、 温控电压输出端口 7 相连接。 0014 将本发明应用到丹东供港地区, 由东港供电分公司配电运检二班实际操作实验, 经过多次试验证明及现场应用, 采用电加热的模塑电缆中间头, 具有受热均匀, 绝缘材料不 老化、 加热过程中不会产。

12、生气完全达到模缩头的工艺标准, 从而延长了模缩头的使用年限。 0015 与采用原有喷灯加热方法相比, 本实施方式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 0016 、 规程要求10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加热要从室温升到120保持0.5小时、 然后 升至 150保持 1 小时, 再逐渐升到 165保持 1.5 小时。共计需加热时间为 3 小时。采用 喷灯人工加热由于加热时间长, 会造成操作人员有厌烦情绪从而减少加热时间从而影响电 缆模塑头的制量。而采用 10 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 (只需按键调温) 能够减 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降低人为因素影响模塑电缆中间头的寿命。 0017 2、 采用温度计控温在加热过程。

13、中喷灯的火焰会使温度计发生爆裂现象 (温度计内 含水银) 会污染环境。一般做一次模塑电缆中间头都会爆裂 2-3 个温度计。而用采温控仪 就能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保护环境。 0018 3、 采用 10 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制做电缆中间头, 模具各角度受 热均匀保证内部绝缘材料得到全部融化从而保证电缆中间头的寿命。 说 明 书 CN 104022471 A 4 3/3 页 5 0019 4、 在电缆井内制作电缆中间头时如果采用喷灯作业会使电缆井内温度上升, 而喷 灯燃烧后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危及到到作业人员的安全, 而采用 10 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 动加热控温仪制作电缆模塑电缆中间头就能避免这一现象发生。 0020 5、 使用喷灯制作模塑电缆中间头所需的费用约为 15 元 (温度计 3 根共半 9 元, 丙 烷气体 6 元) , 而采用 10 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只需 (3 元) 6、 采用 10 千伏模塑电缆中间头自动加热控温仪制做电缆中间头能够完全达到中模塑 头的制作工艺标准, 从而保证了模塑电缆中间头的使用寿命。 说 明 书 CN 104022471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022471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