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提高丹参产量及总酚酸含量的拟青霉属真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株提高丹参产量及总酚酸含量的拟青霉属真菌.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929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20 CN 103992961 A (21)申请号 201310050788.2 (22)申请日 2013.02.16 CGMCC No.6627 2012.09.26 C12N 1/20(2006.01) A01G 7/00(2006.01) C12R 1/79(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北路 151 号 (72)发明人 郭顺星 唐坤 陈晓梅 王春兰 李标 (54) 发明名称 一株提高丹参产量及总酚酸含量的拟青霉属 真菌 (57) 。
2、摘要 一株提高丹参产量及酚酸类成分含量的真 菌, 它是保藏编号为 CGMCC No.6627 的拟青霉 (Paecilomyces sp.), 菌株名称 : 11736-34, 简称 34#。 栽培丹参时在每株丹参幼苗根部分别施予固 体培养的 34# 菌材 0.5-1.5g, 经与丹参幼苗共生 栽培 4-6 月, 能提高收获期时丹参的产量和丹参 总酚酸及丹酚酸B的含量。 该技术方法简单易行, 无污染, 用于丹参的人工种植, 能有效提高药材的 产量和质量,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83)生物保藏信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3、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92961 A CN 103992961 A 1/1 页 2 1. 提高丹参产量及酚酸类成分含量的一株真菌, 它是保藏编号为 CGMCC No.6627 的拟 青霉 (Paecilomyces sp.), 菌株名称 : 11736-34, 简称 34# ; 该菌株可在栽培丹参时使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菌, 其固体培养的培养基组分按重量计为 : 麦麸 : 10 -17 ,木 屑 : 15 -17 , KH2PO4: 0.2 -0.3 , MgSO4: 0.1 -0.2 , CaSO4: 0.07 。
4、-0.10 , 葡 萄 糖 : 1.40 -2.20 , 玉 米 芯 : 2.00 -4.00 , 玉 米 碎 颗 粒 : 3.00 -5.00, 其余成分为水。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真菌, 其使用方法为 : 栽培丹参时, 取出芽后 20-30 天的丹参 苗, 在每株丹参幼苗根部分别施予固体培养的 34# 菌材 0.5-1.5g, 用土覆盖, 栽于温室内或 大田里, 定期施水, 常规方法进行种植管理, 4-6 个月后收获。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92961 A 2 1/2 页 3 一株提高丹参产量及总酚酸含量的拟青霉属真菌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涉及。
5、一株提高丹参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真菌。 背景技术 0002 药用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 tiorrhiza Bge.) 的干燥根及根茎, 始 载于 神农本草经 , 位居上品, 具有活血、 凉血、 清心除烦的功效, 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的 治疗。丹参制剂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的基本治疗药物, 因疗效确切, 丹参已成为我国用量 大, 销售额多的中药。 0003 丹酚酸类成分是丹参的水溶性成分, 对心、 脑、 肝、 肾、 胃等多个器官具有保护作 用。丹酚酸 B 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和活性成分, 在心脏保护、 抗动脉粥样硬化、 抗肝纤维化、 脑 保护等方面都有显著的药理活性, 被广泛地用。
6、于临床。 0004 内生真菌指那些在其生活史的全部或某一时期生活在植物组织内, 对植物组织没 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研究发现, 几乎所有健康植物的组织器官内都有内生真菌的 存在。内生真菌与植物共生不仅可以提高植物对高温、 干旱、 盐化、 病原菌等逆境胁迫的适 应能力, 还可以提高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含量, 从而提高药材品质。 内生真菌的这些作用对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及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积累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5 本发明利用生物技术, 从丹参中分离、 筛选出能够提高丹参总酚酸含量的内生真 菌 ; 将菌株用于丹参的栽培中, 实现提高收获期丹参产量, 以及提高丹参总酚酸和丹酚酸。
7、 B 含量的目的。该发明对丹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丹参中酚酸类成分的应用生产等都有着重 要的意义。该技术方法操作简单, 绿色环保,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利用 真菌与丹参共生栽培, 提高丹参药材产量和酚酸类成分含量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为丹参的人工栽培提供一株能提高丹参产量及酚酸类成分含 量的菌株。菌株名称为 11736-34, 以下简称 34#, 经鉴定为拟青霉 (Paecilomyces sp.)。该 菌株 2012 年 9 月 26 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单位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 1 号院 3。
8、 号, 保藏号 CGMCC No.6627。菌株 34# 是一株丹参的 内生真菌, 经与丹参幼苗共生栽培 4-6 月后, 与相同栽培环境下未接菌的丹参相比, 能提高 丹参药材产量和酚酸类成分含量。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 : 0008 (1)34# 的固体培养 : 培养基组成按重量比计算为 : 麦麸 : 10 -17, 木屑 : 15 -17, KH2PO4: 0.2 -0.3, MgSO4: 0.1 -0.2, CaSO4: 0.07 -0.10, 葡萄糖 : 1.40 -2.20, 玉米芯 : 2.00 -4.00, 玉米碎颗粒 : 3.00 -5.00, 其余。
9、成分为水。称 取各种组分, 混匀后分装, 122灭菌 140min, 放凉备用。取在 PDA 培养基上培养的 34# 菌 片, 放置在固体培养基的中部, 25暗室培养至34#菌长至瓶中培养基的2/3处即可使用。 0009 (2) 菌苗共生栽培 : 春季栽培丹参时, 取出芽后 20-30 天的丹参苗, 在每株丹参幼 说 明 书 CN 103992961 A 3 2/2 页 4 苗根部分别施予固体培养的 34# 菌材 0.5-1.5g, 用土覆盖后栽于温室内或大田里, 常规方 法进行种植管理。 0010 (3)菌株34#经与丹参幼苗共生栽培4-6月后, 与相同栽培环境下未接菌的丹参相 比, 丹参干。
10、重, 以及总酚酸和丹酚酸 B 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实施例 1 0012 34# 的固体培养 : 麦麸 : 100g, 木屑 : 150g, KH2PO4: 2g, MgSO4: 1g, CaSO4: 0.7g, 葡萄 糖 : 14g, 玉米芯 : 20g, 玉米碎颗粒 : 30g, 加水混合均匀, 分装于瓶内, 122灭菌 140min, 放 凉备用。取在 PDA 培养基上培养的 34# 菌片, 放置在固体培养基的中部, 25暗室培养至 34# 菌长至瓶中培养基的 2/3 处即可使用。 0013 菌苗共生栽培 : 用温室盆栽的方法, 在春季栽培丹参时, 取出芽后。
11、 20-30 天的丹参 苗, 在每株丹参幼苗根部分别施予固体培养的 34# 菌材 0.5g, 每盆 1 株, 用土覆盖后盆栽于 温室里, 常规方法进行种植管理, 6 个月后收获。 0014 称量干重, 测总酚酸和丹酚酸 B 的含量。与 34# 菌共生栽培的丹参, 每株根干重平 均为 17g, 根部总酚酸含量平均为 6.8, 丹酚酸 B 含量平均为 2.8。未接菌的丹参, 每株 根干重平均为 10g, 根部总酚酸含量平均为 3.6, 丹酚酸 B 含量平均为 2.5。 0015 实施例 2 0016 34# 的固体培养 : 麦麸 : 170g, 木屑 : 170g, KH2PO4: 3g, MgS。
12、O4: 2g, CaSO4: 1g, 葡萄糖 : 22g, 玉米芯 : 40g, 玉米碎颗粒 : 50g, 加水混合均匀, 分装于瓶内, 122灭菌 140min, 放凉备 用。取在 PDA 培养基上纯化后的菌片 34#, 放置在固体培养基的中部, 25暗室培养至 34# 菌长至瓶中培养基的 2/3 处即可使用。 0017 菌苗共生栽培 : 用田间栽培的方法, 春季栽培丹参时, 取出芽后 20-30 天的丹参种 子苗, 在每株丹参幼苗根部分别施予固体培养的 34# 菌材 1.0g, 用土覆盖后栽于田内, 常规 方法进行田间种植管理, 4 个月后收获。 0018 测总酚酸和丹酚酸 B 的含量。与。
13、 34# 菌共生栽培的丹参, 根部总酚酸含量平均为 12.4, 丹酚酸 B 含量平均为 5.8。未接菌的丹参, 根部总酚酸含量平均为 10.5, 丹酚 酸 B 含量平均为 2.7。 0019 实施例 3 0020 34# 的 固 体 培 养 : 麦 麸 : 135g, 木 屑 : 160g, KH2PO4: 2.5g, MgSO4: 1.5g, CaSO4: 0.85g, 葡萄糖 : 18g, 玉米芯 : 30g, 玉米碎颗粒 : 40g, 加水混合均匀, 分装于瓶内, 122灭菌 140min, 放凉备用。取在 PDA 培养基上培养的 34# 菌片, 放置在固体培养基的中部, 25暗 室培养。
14、至 34# 菌长至瓶中培养基的 2/3 处即可使用。 0021 菌苗共生栽培 : 用田间栽培的方法, 春季栽培丹参时, 取出芽后 20-30 天的丹参种 子苗, 在每株丹参幼苗根部分别施予固体培养的 34# 菌材 1.5g, 用土覆盖后栽于田内, 常规 方法进行田间种植管理, 6 个月后收获。 0022 称量干重, 测总酚酸和丹酚酸 B 的含量。与 34# 菌共生栽培的丹参, 每株根干重平 均为 20g, 根部总酚酸含量平均为 8.7, 丹酚酸 B 含量平均为 4.2。未接菌的丹参, 每株 根干重平均为 15g, 根部总酚酸含量平均为 4.3, 丹酚酸 B 含量平均为 2.4。 说 明 书 CN 103992961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