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4662114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06014.X

申请日:

2012.06.21

公开号:

CN102807439A

公开日:

2012.12.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5G 3/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杭州大一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熊义勤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287-1号4幢103室变更后权利人:310029 浙江省杭州市凯旋路268号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东大楼402室登记生效日:201505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20621|||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杭州大一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熊义勤; 印天寿; 蒋益虹; 朱会庭

地址: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287-1号4幢1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王梨华;陈丽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叶面肥,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经配制而成:每500重量份中含有: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5—30重量份、2a,3a,22s-四羟基R乙基-ß-高-7-氧杂-5a-胆甾-6-酮0.10%粉剂13—15重量份、谷氨酸20—25重量份、乙醇25—30重量份、焦糖色素0.1—0.15重量份、碳酰二胺50—60重量份、硼酸1.25—1.5重量份、水余量。本发明配置而得的叶面肥和传统叶面肥相比,本叶面肥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使用方法简单,直观效果明显,增产效果更好,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品种的早中晚稻与籼粳糯稻的增产、高寒山区水稻“青封灾”的防治、蔬菜和茶叶的增产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每 500 重量份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配制而成 :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25— 30 重量份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ß-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0.10% 粉剂 13—15 重量 份 谷氨酸 20— 25 重量份 乙醇 25— 30 重量份 焦糖色素 0.1— 0.15 重量份 碳酰二胺 50— 60 重量份 硼酸 1.25— 1.5 重量份 水 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功能水稻增产 叶面肥的浓度以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ß-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0.10% 粉剂计, 为 26—30 g/L ;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50—60g/L ; 谷氨酸 40—50g/L ; 碳酰二胺 100—120g/ L。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焦糖色素、 硼酸加水溶解后, 加水至溶液为 500 重量份,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1 ; (2) 将乙醇加入到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ß-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中, 放置 12~24 小时, 然后将加热至 45~55℃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2 ; (3) 取 250~300 重量份的溶液 1, 将谷氨酸、 碳酰二胺加入其中, 搅拌溶解, 制得溶液 3 ; (4) 将溶液 2 与溶液 3 混合, 不足 500 重量份时, 加入溶液 1 的剩余溶液调整至 500 重 量份, 充分搅拌混匀即制得 ; 在步骤 (3) 中, 如果谷氨酸、 碳酰二胺不易溶解, 可加热助溶。
4: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用途为 : 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作为水 稻增产剂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背景技术 叶面肥是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肥料, 目前国内外研制的叶面肥已经有 400 多 种, 而且还在日益丰富, 如国内就有 : “喷施宝” 、 “丰产素” 、 “喷施灵” 、 “益丰素” 、 “福乐定” 等; 美、 法、 日、 泰等国就有 : “高美施” 、 “绿王” 、 “茂多收” (碧全) 、 “爱多收” 、 “多效丰产灵” 、 “垦易 (活性) 生物有机肥” 等。但是这些叶面肥存在以下问题 :
     (1) 需要多次使用
     它们都需多次使用, 如 “喷施宝” 就需要在苗期、 蘖期、 穗期、 灌浆期等使用。
     (2) 增产效果不大
     例如 : 广东试验 “爱多收” , 增产 9.7% ; 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 “丰产素” , 增产 6.4% ; 浙江试验 “丰产素” , 增产 8.9%、 试验 “喷施灵” (叶面宝地三代) , 增产 6% ; 安徽省 8 个土肥站 试验 “喷施宝” , 平均增产 8.0%。
     (3) 直观效果不显
     缺少明显的直观效果也是当前叶面肥存在严重缺点之一。 喷施以后, 农民看不见, 摸不着, 从而对其肥效便难于置信, 因而应用推广十分困难。 这也是它们之所以在市场上立 脚不稳而需要不断更新换代的重要原因所在。
     (4) 多功能性不强
     有些叶面肥只专用于水稻 ; 有些虽然是广谱型叶面肥, 能用于稻、 麦、 棉、 果蔬等多 种作物, 但在抗御干旱高温低温、 防御高寒山区水稻 “青封灾” 、 防止水稻穗期多种病害等方 面却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原料组分经济, 生产设备少, 制备工艺 简单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每 500 重量份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配制而 成:
     作 为 优 选, 所 述 多 功 能 水 稻 增 产 叶 面 肥 的 浓 度 以 2a, 3a, 22s- 四 羟 基 R 乙 基 -β-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0.10% 粉剂计, 为 26—30g/L ;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50— 60g/L ; 谷氨酸 40— 50g/L ; 碳酰二胺 100— 120g/L。即每升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中含有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β-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0.10% 粉剂 26— 30g, 蓖麻油 聚氧乙烯醚 50— 60g, 谷氨酸 40— 50g, 碳酰二胺 100— 120g。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焦糖色素、 硼酸加水溶解后, 加水至溶液为 500 重量份,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1;
     (2) 将乙醇加入到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β-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中, 放置 12~24 小时, 然后将加热至 45~55℃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2;
     (3) 取 250~300 重量份的溶液 1, 将谷氨酸、 碳酰二胺加入其中, 搅拌溶解, 制得溶 液3;
     (4) 将溶液 2 与溶液 3 混合, 不足 500 重量份时, 加入溶液 1 的剩余溶液调整至 500 重量份, 充分搅拌混匀即制得。
     在步骤 (3) 中, 如果谷氨酸、 碳酰二胺不易溶解, 可加热助溶。
     本发明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作为水稻增产剂的应用。
     将该叶面肥加水稀释 300— 400 倍后直接喷洒作物叶面 ( 如用 100ml, 即可喷地 1 亩 )。
     如在水稻上使用, 一般只需在水稻始穗期喷用一次。
     本叶面肥可用 100ml 瓶封装, 以利包装、 运输、 使用。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叶面肥用法简单 ; 既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显著 ; 又有显 著的直观效果 ; 且在应用方面具有多功能性, 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品种的早中晚稻与籼粳糯 稻的增产、 高寒山区水稻 “青封灾” 的防治、 蔬菜和茶叶的生产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每 500 重量份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配制而 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焦糖色素、 硼酸加水溶解后, 加水至溶液为 500 重量份,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1;
     (2) 将乙醇加入到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β-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中, 放置 12 小时, 然后将加热至 45℃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2 ;
     (3) 取 250 重量份的溶液 1, 将谷氨酸、 碳酰二胺加入其中, 搅拌溶解, 制得溶液 3 ;
     (4) 将溶液 2 与溶液 3 混合, 不足 500 重量份时, 加入溶液 1 的剩余溶液调整至 500 重量份, 充分搅拌混匀即制得。
     在步骤 (3) 中, 如果谷氨酸、 碳酰二胺不易溶解, 可加热助溶。
     作为水稻增产剂的应用, 只需在水稻始穗期喷用一次, 将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加水稀释 300 倍后直接喷洒作物叶面。
     实施例 2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每 500 重量份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配制而 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焦糖色素、 硼酸加水溶解后, 加水至溶液为 500 重量份,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1;
     (2) 将乙醇加入到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β-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中, 放置 24 小时, 然后将加热至 55℃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2 ;
     (3) 取 300 重量份的溶液 1, 将谷氨酸、 碳酰二胺加入其中, 搅拌溶解, 制得溶液 3 ;
     (4) 将溶液 2 与溶液 3 混合, 不足 500 重量份时, 加入溶液 1 的剩余溶液调整至 500
     重量份, 充分搅拌混匀即制得。
     在步骤 (3) 中, 如果谷氨酸、 碳酰二胺不易溶解, 可加热助溶。
     作为水稻增产剂的应用, 只需在水稻始穗期喷用一次, 将该叶面肥加水稀释 400 倍后直接喷洒作物叶面。
     实施例 3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每 500 重量份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配制而 成: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焦糖色素、 硼酸加水溶解后, 加水至溶液为 500 重量份,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1;
     (2) 将乙醇加入到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β-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中, 放置 20 小时, 然后将加热至 5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2 ;
     (3) 取 280 重量份的溶液 1, 将谷氨酸、 碳酰二胺加入其中, 搅拌溶解, 制得溶液 3 ;
     (4) 将溶液 2 与溶液 3 混合, 不足 500 重量份时, 加入溶液 1 的剩余溶液调整至 500 重量份, 充分搅拌混匀即制得本发明的叶面肥。
     在步骤 (3) 中, 如果谷氨酸、 碳酰二胺不易溶解, 可加热助溶。
     作为水稻增产剂的应用, 将该叶面肥加水稀释 350 倍后直接喷洒作物叶面。
     实施例 4
     稻种催芽法研究叶面肥的生物活性。
     试验材料 : 50ml 小烧杯、 培养箱、 喷施宝、 供试验水稻品种汕优 63。 试验步骤 : 将选好的稻种先进行浸种催芽, 然后拾取芽长 0.3— 0.5cm 的生长情况相近的幼苗备用。 试验组 : 测定时将实施例 1 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加水稀释成 200 倍浓度的稀 释液, 移取其 2ml 放入小烧杯中, 并放入小滤纸一张, 小心压实按平后放入 10 颗幼芽。放入 幼芽后, 应使溶液将将种子浸没, 露出芽子以防止烂芽。
     对照组 : 同时用 10 颗幼芽放入另一小烧杯中, 喷施宝 200 倍稀释溶液, 亦取其 2ml 并放入小滤纸, 操作方法同上试验组。
     将两烧杯同时放入 25— 28℃保温箱保温培养 4 天。如在暗室中培养, 应给予适当
     光照, 如溶液水分蒸发可添加水少量。
     培养结束, 测量稻苗的平均高度 (自茎鞘基部至叶尖高度) 。测得结果 :
     试验组 : 苗 高 分 别 为 3.7、 5.8、 4.0、 6.5、 6.2、 5.3、 5.0、 3.7、 3.8、 5.2.cm, 平均为 4.92cm ;
     对照组 : 苗 高 分 别 为 3.7、 2.6、 3.7、 3.4、 3.0、 3.3、 4.5、 3.1、 3.7、 1.6cm, 平均为 3.26cm。
     结果表明 : 本富硒肥较一般富硒肥有更高的生物活性。
     使用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喷施苗较对照组苗高 1.66cm, 高出对照苗 50.92%, 差 异非常明显。
     实施例 5
     实施例 2 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加水稀释 300 倍, 在水稻始穗期直接喷洒水稻 的叶面, 施用后 3-5 天观察喷施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和未喷施叶面肥的水稻。
     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喷施后的水稻 : 抽穗快, 抽穗早而整齐, 抽穗明显集中, 而 且长势明显旺盛, 叶色较浓绿, 叶片早衰推迟, 无病害或病害较轻 (如白叶枯病) , 株高可增 加 8cm 左右 (粳稻 5cm 左右) 。 未喷施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水稻 : 抽穗慢, 生长不明显, 叶色较淡, 叶片早衰, 有病害, 株高增加 3cm 左右。
     实施例 6
     凤阳县 7 年试验示范面积 24690 亩, 平均亩增产稻谷 66.5—79.9kg, 增产 13.4%— 16.8% ;
     安徽省 8 个县土肥站, 平均亩增产 67.7kg, 增产 14.6% ;
     怀远县黑米稻亩增产 75kg, 增产 21.4% ;
     四川新都亩增稻谷 73.9kg ;
     庐江 “80 优 121” 梗杂木增 75kg, 增产 14.5% ;
     金寨 4 个乡镇平均亩增产 70.1kg, 增产 14.3%。结论 : 具有肥效作用和促长防衰作 用, 增产效果相当显著, 每亩增产 50—75kg, 增幅常在 14% 上下 ; 且无残留、 无毒害。同时提 高水稻的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作用, 促进无效分蘖成穗、 促进杂交稻二段灌浆及穗大粒多、 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 促进早熟等作用。增产的主要表现为千粒重的一定提高与穗实粒数 的显著增加。
     实施例 7
     安徽省 8 个土肥站用喷施宝与实施例 3 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效果在水稻上 进行比较, 喷施宝喷后不仅没有什么直观效果, 而且较本叶面肥产量低 : 在籼优 63 上, 本叶 面肥比喷施宝亩多收稻谷 32.2kg, 增产 6.5% ; 在 8 个水稻上, 本叶面肥比喷施宝亩多收稻谷 17.4kg, 增产 3.6%。结果见表 1。
     表 1 本叶面肥与喷施宝增产效果比较
     结论 : 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显著优于其它叶面肥。
     实施例 8
     宣州市常年种植水稻 7333.3ha, 拥有杂交稻及常规稻多个品种。宣州市农业局在 不同季别、 不同品种的早中晚稻与籼粳糯稻上所进行的 66.7ha 大田试验示范应用效果见 表 2。表 2 广泛应用于不同季别不同品种的早中晚稻与籼粳糯稻的效果
     (注 : ha 表示公顷, 每公顷等于 15 亩。下同)
     本肥为实施例 3 制得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从表 2 可以看出 : 本叶面肥不仅 在杂交稻上施用的效果好, 而且在不同季别不同品种的早中晚稻与籼粳糯稻的效果也相 当突出。均表现为 : 稻株生长健壮、 功能叶片寿命延长, 秆青叶秀, 抗逆性增强, 从而有效 促进了动摇穗成穗, 结实率提高, 籽粒饱满。稻谷最低较对照处理组增 510kg ha-1, 最高增 -1 -1 1093.5kgha , 平均增产 753.0kgha , 增幅 12.64%。
     实施例 9
     对防治高寒山区 “青封灾” 的增产效果 :
     安徽省岳西县处皖西南大别山腹部, 有近 5333.3ha 稻田在海拔 600m 以上, 约占全 县稻田总面积的 40%, 因受不良气候因子、 水害因子、 栽培措施失误等综合影响, 有近 1/3 年 份的水稻不能正常成熟, 不实粒率高。因收获时稻株依然色泽青绿, 稻穗封在鞘内, 故群众 称之为 “青封灾” , 年减产约 51,900,000kg。
     2009 年和 2010 年连续进行两年试验, 分别在海拔 670m、 750m、 860m、 940m 等四处布 点。于有效穗破口 10%-30% 时选晴天上午 9 时前露水干后或下午 4 时后喷施本肥, 获得了 较对照提前 5-7 天齐穗、 提早 8-11 天成熟及稻谷增产大于 20% 的满意效果。
     现将在最高海拔 940m 处的石关马坂村河东组朱芳户田的试验结果列于表 3, 供 -1 试品种为汕优 64。因地势最高, 故产量较一般 6000kgha 低。两年全县应用总面积达 3333.3ha,
     总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 变化与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10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074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05 CN 102807439 A *CN102807439A* (21)申请号 201210206014.X (22)申请日 2012.06.21 C05G 3/00(2006.01) (71)申请人 杭州大一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04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机场路 287-1 号 4 幢 103 室 (72)发明人 熊义勤 印天寿 蒋益虹 朱会庭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代理人 王梨华 陈丽霞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 用途 (57) 摘要。

2、 本发明涉及叶面肥, 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稻 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由以下重量份 的各组分经配制而成 : 每500重量份中含有 : 蓖麻 油聚氧乙烯醚2530重量份、 2a, 3a, 22s-四羟基 R乙基-高-7-氧杂-5a-胆甾-6-酮0.10%粉剂 1315 重量份、 谷氨酸 2025 重量份、 乙醇 25 30重量份、 焦糖色素0.10.15重量份、 碳酰二胺 5060 重量份、 硼酸 1.251.5 重量份、 水余量。 本发明配置而得的叶面肥和传统叶面肥相比, 本 叶面肥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 使用方法简单, 直观 效果明显, 增产效果更好, 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品种 的早中晚稻与。

3、籼粳糯稻的增产、 高寒山区水稻 “青 封灾” 的防治、 蔬菜和茶叶的增产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8 页 1/1 页 2 1.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每 500 重量份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配制而成 :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2530 重量份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0.10% 粉剂 1315 重量 份 谷氨酸 2025 重量份 乙醇 2530 重量份 焦糖色素 0.10.15 重量份 碳酰二胺。

4、 5060 重量份 硼酸 1.251.5 重量份 水 余量。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多功能水稻增产 叶面肥的浓度以2a, 3a, 22s-四羟基R乙基-高-7-氧杂-5a-胆甾-6-酮0.10%粉剂计, 为2630 g/L ;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5060g/L ; 谷氨酸 4050g/L ; 碳酰二胺 100120g/ L。 3.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焦糖色素、 硼酸加水溶解后, 加水至溶液为 500 重量份,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1 ; (2) 将乙醇加入到 2a, 3a, 2。

5、2s- 四羟基 R 乙基 -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中, 放置 1224 小时, 然后将加热至 4555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2 ; (3) 取 250300 重量份的溶液 1, 将谷氨酸、 碳酰二胺加入其中, 搅拌溶解, 制得溶液 3 ; (4) 将溶液 2 与溶液 3 混合, 不足 500 重量份时, 加入溶液 1 的剩余溶液调整至 500 重 量份, 充分搅拌混匀即制得 ; 在步骤 (3) 中, 如果谷氨酸、 碳酰二胺不易溶解, 可加热助溶。 4.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用途为 : 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作为水 稻增产剂的。

6、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07439 A 2 1/8 页 3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叶面肥是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肥料, 目前国内外研制的叶面肥已经有 400 多 种, 而且还在日益丰富, 如国内就有 :“喷施宝” 、“丰产素” 、“喷施灵” 、“益丰素” 、“福乐定” 等 ; 美、 法、 日、 泰等国就有 :“高美施” 、“绿王” 、“茂多收” (碧全) 、“爱多收” 、“多效丰产灵” 、 “垦易 (活性) 生物有机肥” 等。但是这些叶面肥存在以下问题 : 00。

7、03 (1) 需要多次使用 0004 它们都需多次使用, 如 “喷施宝” 就需要在苗期、 蘖期、 穗期、 灌浆期等使用。 0005 (2) 增产效果不大 0006 例如 : 广东试验 “爱多收” , 增产 9.7% ; 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 “丰产素” , 增产 6.4% ; 浙江试验 “丰产素” , 增产 8.9%、 试验 “喷施灵” (叶面宝地三代) , 增产 6% ; 安徽省 8 个土肥站 试验 “喷施宝” , 平均增产 8.0%。 0007 (3) 直观效果不显 0008 缺少明显的直观效果也是当前叶面肥存在严重缺点之一。 喷施以后, 农民看不见, 摸不着, 从而对其肥效便难于置信, 因。

8、而应用推广十分困难。 这也是它们之所以在市场上立 脚不稳而需要不断更新换代的重要原因所在。 0009 (4) 多功能性不强 0010 有些叶面肥只专用于水稻 ; 有些虽然是广谱型叶面肥, 能用于稻、 麦、 棉、 果蔬等多 种作物, 但在抗御干旱高温低温、 防御高寒山区水稻 “青封灾” 、 防止水稻穗期多种病害等方 面却无能为力。 发明内容 0011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原料组分经济, 生产设备少, 制备工艺 简单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0012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 0013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每 500 重量份主要由以下重。

9、量份的各组分配制而 成 : 0014 说 明 书 CN 102807439 A 3 2/8 页 4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浓度以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 基 -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0.10% 粉剂计, 为 2630g/L ;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50 60g/L ; 谷氨酸 4050g/L ; 碳酰二胺 100120g/L。即每升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中含有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0.10% 粉剂 2630g, 蓖麻油 聚氧乙烯醚 5060g, 谷氨酸 4。

10、050g, 碳酰二胺 100120g。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7 (1) 将焦糖色素、 硼酸加水溶解后, 加水至溶液为 500 重量份,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1 ; 0018 (2) 将乙醇加入到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中, 放置 1224 小时, 然后将加热至 4555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2 ; 0019 (3) 取 250300 重量份的溶液 1, 将谷氨酸、 碳酰二胺加入其中, 搅拌溶解, 制得溶 液 3 ; 0020 (4。

11、) 将溶液2与溶液3混合, 不足500重量份时, 加入溶液1的剩余溶液调整至500 重量份, 充分搅拌混匀即制得。 0021 在步骤 (3) 中, 如果谷氨酸、 碳酰二胺不易溶解, 可加热助溶。 0022 本发明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作为水稻增产剂的应用。 0023 将该叶面肥加水稀释 300400 倍后直接喷洒作物叶面 ( 如用 100ml, 即可喷地 1 亩 )。 0024 如在水稻上使用, 一般只需在水稻始穗期喷用一次。 0025 本叶面肥可用 100ml 瓶封装, 以利包装、 运输、 使用。 0026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叶面肥用法简单 ; 既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显著 ; 又有显 著。

12、的直观效果 ; 且在应用方面具有多功能性, 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品种的早中晚稻与籼粳糯 稻的增产、 高寒山区水稻 “青封灾” 的防治、 蔬菜和茶叶的生产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实施例 1 0028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每 500 重量份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配制而 成 : 0029 说 明 书 CN 102807439 A 4 3/8 页 5 0030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31 (1) 将焦糖色素、 硼酸加水溶解后, 加水至溶液为 500 重量份,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1 ; 0032 (2) 将乙醇加入到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 高 -7- 。

13、氧杂 -5a- 胆甾 -6- 酮 中, 放置 12 小时, 然后将加热至 45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2 ; 0033 (3) 取 250 重量份的溶液 1, 将谷氨酸、 碳酰二胺加入其中, 搅拌溶解, 制得溶液 3 ; 0034 (4) 将溶液2与溶液3混合, 不足500重量份时, 加入溶液1的剩余溶液调整至500 重量份, 充分搅拌混匀即制得。 0035 在步骤 (3) 中, 如果谷氨酸、 碳酰二胺不易溶解, 可加热助溶。 0036 作为水稻增产剂的应用, 只需在水稻始穗期喷用一次, 将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加水稀释 300 倍后直接喷洒作物叶面。 0037 实施例。

14、 2 0038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每 500 重量份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配制而 成 : 0039 0040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41 (1) 将焦糖色素、 硼酸加水溶解后, 加水至溶液为 500 重量份,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1 ; 0042 (2) 将乙醇加入到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中, 放置 24 小时, 然后将加热至 55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2 ; 0043 (3) 取 300 重量份的溶液 1, 将谷氨酸、 碳酰二胺加入其中, 搅拌溶解, 制得溶液 3 ; 。

15、0044 (4) 将溶液2与溶液3混合, 不足500重量份时, 加入溶液1的剩余溶液调整至500 说 明 书 CN 102807439 A 5 4/8 页 6 重量份, 充分搅拌混匀即制得。 0045 在步骤 (3) 中, 如果谷氨酸、 碳酰二胺不易溶解, 可加热助溶。 0046 作为水稻增产剂的应用, 只需在水稻始穗期喷用一次, 将该叶面肥加水稀释 400 倍后直接喷洒作物叶面。 0047 实施例 3 0048 一种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每 500 重量份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配制而 成 : 0049 0050 0051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52 (1) 将焦糖色素、 硼酸加。

16、水溶解后, 加水至溶液为 500 重量份,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1 ; 0053 (2) 将乙醇加入到 2a, 3a, 22s- 四羟基 R 乙基 - 高 -7- 氧杂 -5a- 胆甾 -6- 酮 中, 放置 20 小时, 然后将加热至 5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加入, 混合均匀, 制得溶液 2 ; 0054 (3) 取 280 重量份的溶液 1, 将谷氨酸、 碳酰二胺加入其中, 搅拌溶解, 制得溶液 3 ; 0055 (4) 将溶液2与溶液3混合, 不足500重量份时, 加入溶液1的剩余溶液调整至500 重量份, 充分搅拌混匀即制得本发明的叶面肥。 0056 在步骤 (3) 中, 如果谷氨酸、。

17、 碳酰二胺不易溶解, 可加热助溶。 0057 作为水稻增产剂的应用, 将该叶面肥加水稀释 350 倍后直接喷洒作物叶面。 0058 实施例 4 0059 稻种催芽法研究叶面肥的生物活性。 0060 试验材料 : 50ml 小烧杯、 培养箱、 喷施宝、 供试验水稻品种汕优 63。 0061 试验步骤 : 0062 将选好的稻种先进行浸种催芽, 然后拾取芽长 0.30.5cm 的生长情况相近的幼 苗备用。 0063 试验组 : 测定时将实施例 1 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加水稀释成 200 倍浓度的稀 释液, 移取其 2ml 放入小烧杯中, 并放入小滤纸一张, 小心压实按平后放入 10 颗幼芽。放入。

18、 幼芽后, 应使溶液将将种子浸没, 露出芽子以防止烂芽。 0064 对照组 : 同时用 10 颗幼芽放入另一小烧杯中, 喷施宝 200 倍稀释溶液, 亦取其 2ml 并放入小滤纸, 操作方法同上试验组。 0065 将两烧杯同时放入 2528保温箱保温培养 4 天。如在暗室中培养, 应给予适当 说 明 书 CN 102807439 A 6 5/8 页 7 光照, 如溶液水分蒸发可添加水少量。 0066 培养结束, 测量稻苗的平均高度 (自茎鞘基部至叶尖高度) 。测得结果 : 0067 试验组 : 苗高分别为 3.7、 5.8、 4.0、 6.5、 6.2、 5.3、 5.0、 3.7、 3.8、。

19、 5.2.cm, 平均为 4.92cm ; 0068 对照组 : 苗高分别为 3.7、 2.6、 3.7、 3.4、 3.0、 3.3、 4.5、 3.1、 3.7、 1.6cm, 平均为 3.26cm。 0069 结果表明 : 本富硒肥较一般富硒肥有更高的生物活性。 0070 使用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喷施苗较对照组苗高 1.66cm, 高出对照苗 50.92%, 差 异非常明显。 0071 实施例 5 0072 实施例 2 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加水稀释 300 倍, 在水稻始穗期直接喷洒水稻 的叶面, 施用后 3-5 天观察喷施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和未喷施叶面肥的水稻。 0073 多功能水。

20、稻增产叶面肥喷施后的水稻 : 抽穗快, 抽穗早而整齐, 抽穗明显集中, 而 且长势明显旺盛, 叶色较浓绿, 叶片早衰推迟, 无病害或病害较轻 (如白叶枯病) , 株高可增 加 8cm 左右 (粳稻 5cm 左右) 。 0074 未喷施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水稻 : 抽穗慢, 生长不明显, 叶色较淡, 叶片早衰, 有病害, 株高增加 3cm 左右。 0075 实施例 6 0076 凤阳县7年试验示范面积24690亩, 平均亩增产稻谷66.579.9kg, 增产13.4% 16.8% ; 0077 安徽省 8 个县土肥站, 平均亩增产 67.7kg, 增产 14.6% ; 0078 怀远县黑米稻亩。

21、增产 75kg, 增产 21.4% ; 0079 四川新都亩增稻谷 73.9kg ; 0080 庐江 “80 优 121” 梗杂木增 75kg, 增产 14.5% ; 0081 金寨 4 个乡镇平均亩增产 70.1kg, 增产 14.3%。结论 : 具有肥效作用和促长防衰作 用, 增产效果相当显著, 每亩增产 5075kg, 增幅常在 14% 上下 ; 且无残留、 无毒害。同时提 高水稻的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作用, 促进无效分蘖成穗、 促进杂交稻二段灌浆及穗大粒多、 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 促进早熟等作用。增产的主要表现为千粒重的一定提高与穗实粒数 的显著增加。 0082 实施例 7 0083 安。

22、徽省8个土肥站用喷施宝与实施例3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的效果在水稻上 进行比较, 喷施宝喷后不仅没有什么直观效果, 而且较本叶面肥产量低 : 在籼优 63 上, 本叶 面肥比喷施宝亩多收稻谷32.2kg, 增产6.5% ; 在8个水稻上, 本叶面肥比喷施宝亩多收稻谷 17.4kg, 增产 3.6%。结果见表 1。 0084 表 1 本叶面肥与喷施宝增产效果比较 0085 说 明 书 CN 102807439 A 7 6/8 页 8 0086 结论 : 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显著优于其它叶面肥。 0087 实施例 8 0088 宣州市常年种植水稻 7333.3ha, 拥有杂交稻及常规稻多个品种。宣。

23、州市农业局在 不同季别、 不同品种的早中晚稻与籼粳糯稻上所进行的 66.7ha 大田试验示范应用效果见 表 2。表 2 广泛应用于不同季别不同品种的早中晚稻与籼粳糯稻的效果 0089 说 明 书 CN 102807439 A 8 7/8 页 9 0090 (注 : ha 表示公顷, 每公顷等于 15 亩。下同) 0091 本肥为实施例 3 制得的多功能水稻增产叶面肥, 从表 2 可以看出 : 本叶面肥不仅 在杂交稻上施用的效果好, 而且在不同季别不同品种的早中晚稻与籼粳糯稻的效果也相 当突出。均表现为 : 稻株生长健壮、 功能叶片寿命延长, 秆青叶秀, 抗逆性增强, 从而有效 促进了动摇穗成穗。

24、, 结实率提高, 籽粒饱满。稻谷最低较对照处理组增 510kg ha-1, 最高增 1093.5kgha-1, 平均增产 753.0kgha-1, 增幅 12.64%。 0092 实施例 9 0093 对防治高寒山区 “青封灾” 的增产效果 : 0094 安徽省岳西县处皖西南大别山腹部, 有近5333.3ha稻田在海拔600m以上, 约占全 县稻田总面积的 40%, 因受不良气候因子、 水害因子、 栽培措施失误等综合影响, 有近 1/3 年 份的水稻不能正常成熟, 不实粒率高。因收获时稻株依然色泽青绿, 稻穗封在鞘内, 故群众 称之为 “青封灾” , 年减产约 51,900,000kg。 00。

25、95 2009年和2010年连续进行两年试验, 分别在海拔670m、 750m、 860m、 940m等四处布 点。于有效穗破口 10%-30% 时选晴天上午 9 时前露水干后或下午 4 时后喷施本肥, 获得了 较对照提前 5-7 天齐穗、 提早 8-11 天成熟及稻谷增产大于 20% 的满意效果。 0096 现将在最高海拔 940m 处的石关马坂村河东组朱芳户田的试验结果列于表 3, 供 试品种为汕优 64。因地势最高, 故产量较一般 6000kgha-1低。两年全县应用总面积达 3333.3ha, 说 明 书 CN 102807439 A 9 8/8 页 10 0097 0098 总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 变化与修饰, 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807439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