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UDA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661640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80733.9

申请日:

2012.06.04

公开号:

CN102810212A

公开日:

2012.12.0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T13/80申请公开日:201212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T 13/80申请日:20120604|||公开

IPC分类号:

G06T13/80(2011.01)I

主分类号:

G06T13/80

申请人:

天津大学

发明人:

刘艳; 程天翔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李素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UDA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利用针织节模型实现针织布料的运动仿真,该方法包括步骤:绘制单个针织节模型;建立单个针织节的受力方程;根据受力方程实现单个针织节的形变仿真;扩展到多个针织节的形变,构成针织面料仿真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利用了CUDA架构进行并行计算,大大提高了针织布料仿真的速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 CUDA 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 利用针织节模型实现针织布料的运动仿 真,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建立单个针织节模型 : 将所要进行仿真的针织面料的编制工艺和针织结构作为仿真输 入参数, 根据该输入参数确定针织节模型的空间型值点 ; 根据空间型值点, 求取曲线的控制 点和节点向量, 根据这两个参数, 调用 OpenGL 中的 NUBRS 曲线绘制函数绘制单个针织节模 型绘制 ;
2: 将单个针织节模型假定为处于一个固定形态, 对针织节受力分析进行简化, 设定该 针织节的初始位移和速度, 转化为控制点的位移和速度 ; 计算控制点的受力和位移 ; 隐式 积分法求解 ; 计算新控制点的新位移和速度, 计算控制点的应力和阻力, 绘制出新的针织节 模型, 该步骤基于 CUDA 指令集架构以及 GPU 内部的并行计算引擎实现 ; q 为控制点向量,表示 q 对时间的一阶导数,表示 q 对时间的二阶导数, 第一个方程是 针织节能量平衡方程的简化, 第二个方程是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方程是约束力方程的 简化 ; 基于针织节模型绘制针织布料, 结合上述获得的单个针织节模型绘制以及仿真针织布 料的几何参数, 扩展到多个针织节的形变, 构成了基于单个针织节模型的针织布料 ; 用同样 的方法绘制更多个新的针织节模型, 得到针织面料仿真结果。

说明书


基于 CUDA 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中的计算机动画和物理仿真, 特别是针对针织布料的运 动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布料运动仿真是近年来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对布料的结构和受力 进行分析, 然后使用计算机计算出布料的运动和形变, 最终在屏幕上显示出逼真的布料运 动效果。布料运动仿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游戏领域和影音娱乐领域,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 大的便利。如图 1 所示, 说明了布料运动仿真方法的分类, 以及每个分类的建模方法。本发 明则主要针对针织布料的运动仿真。
     在针织布料的运动仿真中, 有多种仿真模型 : 1) 质点—弹簧结合的模型虽然计算 速度快, 实时性好, 但是不能反映布料的局部特征, 模拟效果不好 ; 2) 针织节和质点—弹簧 结合的模型计算速度快, 同时能表现一些细节, 但它不能真实反映出针织节的受力特性, 因 而模拟效果不是很真实 ; 3) 针织节模型能够真实的反映针织物的微观结构, 但是需要对每 个针织节进行受力分析, 计算量较大, 实时性差。
     早期由于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 在针织布料的运动仿真中很少有研究者采用针 织节模型。随着近年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 使用针织节模型来实现快速而逼真的针织布 料运动仿真成为可能。
     针织布料是由多个针织节互相缠绕而成, 布料的运动就是多个针织节互相作用的 过程, 这就是针织节模型。在已有的基于针织节模型的针织布料运动仿真中, 采用 NURBS 曲 线对单个针织节建模, 接着对单个针织节进行受力分析, 获得单个针织节的形变, 然后扩展 到多个针织节, 最后得到整块布料的形变。 这种方法能够展现针织布料的局部细节, 能够很 好的表现出针织布料的变形特性, 但是计算量太大, 不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 CUDA 架构的针织布料仿 真方法, 针对中等规模的针织物进行仿真, 基于已有的针织布料仿真技术, 通过简化受力分 析且采用并行计算的方法, 力求实现快速而逼真的运动仿真, 以解决针织布料仿真的实时 性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 CUDA 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 利用针织节模型实现针 织布料的运动仿真,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建立单个针织节模型 : 将所要进行仿真的针织面料的编制工艺和针织结构作为仿 真输入参数, 根据该输入参数确定针织节模型的空间型值点 ; 根据空间型值点, 求取曲线的 控制点和节点向量, 根据这两个参数, 调用 OpenGL 中的 NUBRS 曲线绘制函数绘制单个针织 节模型绘制 ;
     将单个针织节模型假定为处于一个固定形态, 对针织节受力分析进行简化, 设定该针织节的初始位移和速度, 转化为控制点的位移和速度 ; 计算控制点的受力和位移 ; 隐 式积分法求解 ; 计算新控制点的新位移和速度, 计算控制点的应力和阻力, 绘制出新的针织 节模型, 该步骤基于 CUDA 指令集架构 (ISA) 以及 GPU 内部的并行计算引擎实现 ;
     第一个方程是针织节能量平衡方程的简化, 第二个方程是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 个方程是约束力方程的简化 ;
     基于针织节模型绘制针织布料, 结合上述获得的单个针织节模型绘制以及仿真针 织布料的几何参数, 扩展到多个针织节的形变, 构成了基于单个针织节模型的针织布料 ; 用 同样的方法绘制更多个新的针织节模型, 得到针织面料仿真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使用基于 CUDA 架构的并行计算能够显著降低计算时间, 提高程序效率 ; 另一方面, 简化后的受力模型减少了计算量,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布料 运动仿真, 实时性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 1 为现有技术的布料运动仿真模型的分类示意图 ;
     图 2 为本发明的针织布料运动仿真流程图 ;
     图 3 为本发明的多个针织节缠绕而成的 NURBS 曲线形态结构 ;
     图 4 为本发明的针织节运动和受力过程求解流程图 ;
     图 5 为本发明的针织布料仿真结果之一 : 两端无约束的针织节受纵向单一作用力 时形变情况示意图 ;
     图 6 为本发明的针织布料仿真结果之二 : 两端无约束的针织节受横向单一作用力 时形变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 功效, 详细说明如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详细说明如下 :
     一、 针织节模型的建立
     对于单个针织节模型, 可用四段参数化的 NURBS 曲线来描述。编制工艺和针织结 构的相应参数是仿真的输入部分, 根据输入可以确定针织节模型的空间型值点。根据针织 节模型的空间型值点, 可求取曲线的控制点和节点向量。 曲线的控制点和节点向量是 NURBS 曲线的重要参数, 根据这两个参数, 可以调用 OpenGL 中的 NUBRS 曲线绘制函数绘制单个针 织节模型。
     完成了单个针织节模型的绘制后, 根据布料的几何参数, 用同样的方法绘制一定 数量的针织节。这些针织节相互缠绕, 构成了基于针织节模型的针织布料。如图 2 描述了基于针织节模型绘制针织布料的流程, 包括以下步骤 : 绘制单个针 织节模型, 步骤 201 ; 建立单个针织节的受力方程, 步骤 202 ; 根据受力方程实现单个针织节 的形变仿真, 步骤 203 ; 扩展到多个针织节的形变, 步骤 204。
     如图 3 所示, 为本发明仿真出的多个针织节互相缠绕的曲线形态结构示意图。
     二、 布料模型的受力分析
     根据针织节的物理结构, 可以假设针织节是由一根纱线构成。这根纱线是由一条 k 次的 NURBS 曲线 s(u) 构成。每一个针织节都有一个自己初始的固定长度 li, 单位长度都 有一个质量 munit, 质量按照函数 m(s)=munitls 顺着弧线分布。分数段常函数按弧线长度赋予 各段以质量, 然后在参数空间均匀分布质量。使用约束状态下的拉格朗日运动学方程来对 布料的时间演变进行建模, 得到如下形式的线性微分方程 (DAE) :
     其中 M 为质量矩阵, q 为控制点向量,表示 q 对时间的一阶导数,表示 q 对时间 的二阶导数, E(q) 为动能和势能的综合, 为所有阻尼作用产生能量的综合, f 为外力。 且 C(q) 为约束力向量的集合。
     还需要建立纱线的动能方程、 弯曲方程和弹性拉伸方程, 这三个方程是纱线的内
     部属性。动能方程对应于
     弯曲方程和弹性拉伸方程对应于 E(q)。纱线与纱线之间还存在碰撞, 必须建立纱线碰撞作用力的能量方程。碰撞产生的 能量也对应于 E(q)。 除碰撞外, 针织物还有阻尼与摩擦, 也会影响到布料的运动。 由于针织 物的阻尼与摩擦十分复杂, 本发明仅考虑了三方面的阻尼力 : 与质量成比例的阻尼, 接触阻尼和非刚性的阻尼。阻尼力对应于方程中的 为了防止针织物散落, 通常在纱线的末端有一个死结。死结是对针织布料额外的 约束, 必须考虑在内。即方程中的 f 和 C(q)。
     经过以上受力分析, 发现针织节受力十分复杂, 计算量较大。其中弯曲方程、 弹性 拉伸方程、 纱线间的碰撞方程和额外的约束方程, 它们和针织节的形态关系比较大, 计算起 来十分不易, 极大的影响了仿真的实时性。 当针织节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后, 以上四个 方程的值变化较小, 因此, 本发明假设针织节已达到一个固定形态, 然后利用积分方程, 计 算出针织节的弯曲应力, 拉伸应力, 纱线间的相互作用力和额外的约束力, 从而简化了受力 模型, 降低了计算量。简化后的方程如下 :
     其中, 第一个方程是针织节能量平衡方程的简化, 第二个方程是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方程是约束力方程的简化。
     图 4 所示, 描述了简化受力模型后的针织节运动和受力过程求解的流程图。该流 程包括以下步骤 :
     设定针织节的初始位移和速度及用户作用力 ; 转化为控制点的位移和速度和作用 力; 建立受力方程 ; 隐式积分法求解 ; 计算控制点的新位移和速度, 计算控制点的应力和阻
     力, 绘制出新的针织节模型 ; 根据用户需求决定是否继续绘制新的变形情况。
     三、 CUDA 并行计算
     本发明在求解针织节的受力平衡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时, 采用 CUDA 架构进行并 行计算, 以提高效率。
     在求解受力方程的过程中, 需要先计算出单个针织节的长度, 再根据单位长度针 织物的质量 munit, 来计算单个针织节的质量。单个针织节模型抽象为 NURBS 曲线, 求单个针 织节的长度, 就是根据曲线的空间型值点求出 NURBS 曲线的长度。求 NURBS 曲线的长度可 使用无限分割的思想 : 将 NURBS 曲线分割成 N 段, 使用 De Boor 算法计算出每段曲线的起点 和终点坐标, 当 N 足够大时, 每段曲线的长度可使用曲线起点和终点的连线的长度近似, 使 用直线段的长度代替曲线段的长度。
     对 N 的取值在 80000 左右, 每一段曲线长度的计算都是浮点运算, 计算量较大。由 于 GPU 的浮点运算性能要强于 CPU, 而且将任务交给 GPU, 可以实现 CPU 和 GPU 同时工作, 有 TM 效提高程序效率, 因此, 本发明采用 CUDA 架构, 在 GPU 上实现并行计算。CUDA 是一款革命 性的并行计算架构, 作为一项同时支持硬件和软件的技术, CUDA 可利用图形处理器中的多 颗计算核心进行通用计算处理工作, 计算性能可获得显著提升。 对于本发明来说, 基于 CUDA 架构也就是将将本发明的针织仿真方法中计算量较大的部分交给 GPU 并行完成, 降低 CPU 的负荷, 以提高程序效率。
     表 1 为采用 CUDA 架构和未采用 CUDA 架构的计算时间对比。
    

基于CUDA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CUDA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CUDA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CUDA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CUDA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1021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05 CN 102810212 A *CN102810212A* (21)申请号 201210180733.9 (22)申请日 2012.06.04 G06T 13/80(2011.01) (71)申请人 天津大学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 92 号 (72)发明人 刘艳 程天翔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 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李素兰 (54) 发明名称 基于 CUDA 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CUDA 架构的针织布 料仿真方法。

2、, 利用针织节模型实现针织布料的运 动仿真, 该方法包括步骤 : 绘制单个针织节模型 ; 建立单个针织节的受力方程 ; 根据受力方程实现 单个针织节的形变仿真 ; 扩展到多个针织节的形 变, 构成针织面料仿真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 发明充分利用了 CUDA 架构进行并行计算, 大大提 高了针织布料仿真的速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基于 CUDA 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 利用针织节模型实现针织布料的运动。

3、仿 真,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建立单个针织节模型 : 将所要进行仿真的针织面料的编制工艺和针织结构作为仿真输 入参数, 根据该输入参数确定针织节模型的空间型值点 ; 根据空间型值点, 求取曲线的控制 点和节点向量, 根据这两个参数, 调用 OpenGL 中的 NUBRS 曲线绘制函数绘制单个针织节模 型绘制 ; 2. 将单个针织节模型假定为处于一个固定形态, 对针织节受力分析进行简化, 设定该 针织节的初始位移和速度, 转化为控制点的位移和速度 ; 计算控制点的受力和位移 ; 隐式 积分法求解 ; 计算新控制点的新位移和速度, 计算控制点的应力和阻力, 绘制出新的针织节 模型。

4、, 该步骤基于 CUDA 指令集架构以及 GPU 内部的并行计算引擎实现 ; q为控制点向量,表示q对时间的一阶导数,表示q对时间的二阶导数, 第一个方程是 针织节能量平衡方程的简化, 第二个方程是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方程是约束力方程的 简化 ; 基于针织节模型绘制针织布料, 结合上述获得的单个针织节模型绘制以及仿真针织布 料的几何参数, 扩展到多个针织节的形变, 构成了基于单个针织节模型的针织布料 ; 用同样 的方法绘制更多个新的针织节模型, 得到针织面料仿真结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810212 A 2 1/4 页 3 基于 CUDA 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 技术领域 0。

5、001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中的计算机动画和物理仿真, 特别是针对针织布料的运 动仿真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布料运动仿真是近年来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对布料的结构和受力 进行分析, 然后使用计算机计算出布料的运动和形变, 最终在屏幕上显示出逼真的布料运 动效果。布料运动仿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游戏领域和影音娱乐领域,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 大的便利。如图 1 所示, 说明了布料运动仿真方法的分类, 以及每个分类的建模方法。本发 明则主要针对针织布料的运动仿真。 0003 在针织布料的运动仿真中, 有多种仿真模型 : 1) 质点弹簧结合的模型虽然计算 速度快, 实时性好, 但是不能。

6、反映布料的局部特征, 模拟效果不好 ; 2) 针织节和质点弹簧 结合的模型计算速度快, 同时能表现一些细节, 但它不能真实反映出针织节的受力特性, 因 而模拟效果不是很真实 ; 3) 针织节模型能够真实的反映针织物的微观结构, 但是需要对每 个针织节进行受力分析, 计算量较大, 实时性差。 0004 早期由于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 在针织布料的运动仿真中很少有研究者采用针 织节模型。随着近年计算机硬件的飞速发展, 使用针织节模型来实现快速而逼真的针织布 料运动仿真成为可能。 0005 针织布料是由多个针织节互相缠绕而成, 布料的运动就是多个针织节互相作用的 过程, 这就是针织节模型。在已有的基。

7、于针织节模型的针织布料运动仿真中, 采用 NURBS 曲 线对单个针织节建模, 接着对单个针织节进行受力分析, 获得单个针织节的形变, 然后扩展 到多个针织节, 最后得到整块布料的形变。 这种方法能够展现针织布料的局部细节, 能够很 好的表现出针织布料的变形特性, 但是计算量太大, 不能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6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 CUDA 架构的针织布料仿 真方法, 针对中等规模的针织物进行仿真, 基于已有的针织布料仿真技术, 通过简化受力分 析且采用并行计算的方法, 力求实现快速而逼真的运动仿真, 以解决针织布料仿真的实时 性问题。 0007 。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 CUDA 架构的针织布料仿真方法, 利用针织节模型实现针 织布料的运动仿真,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08 建立单个针织节模型 : 将所要进行仿真的针织面料的编制工艺和针织结构作为仿 真输入参数, 根据该输入参数确定针织节模型的空间型值点 ; 根据空间型值点, 求取曲线的 控制点和节点向量, 根据这两个参数, 调用 OpenGL 中的 NUBRS 曲线绘制函数绘制单个针织 节模型绘制 ; 0009 将单个针织节模型假定为处于一个固定形态, 对针织节受力分析进行简化, 设定 说 明 书 CN 102810212 A 3 2/4 页 4 该针织节的初始位移和。

9、速度, 转化为控制点的位移和速度 ; 计算控制点的受力和位移 ; 隐 式积分法求解 ; 计算新控制点的新位移和速度, 计算控制点的应力和阻力, 绘制出新的针织 节模型, 该步骤基于 CUDA 指令集架构 (ISA) 以及 GPU 内部的并行计算引擎实现 ; 0010 0011 第一个方程是针织节能量平衡方程的简化, 第二个方程是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 个方程是约束力方程的简化 ; 0012 基于针织节模型绘制针织布料, 结合上述获得的单个针织节模型绘制以及仿真针 织布料的几何参数, 扩展到多个针织节的形变, 构成了基于单个针织节模型的针织布料 ; 用 同样的方法绘制更多个新的针织节模型, 得到。

10、针织面料仿真结果。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使用基于 CUDA 架构的并行计算能够显著降低计算时间, 提高程序效率 ; 另一方面, 简化后的受力模型减少了计算量,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布料 运动仿真, 实时性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现有技术的布料运动仿真模型的分类示意图 ; 0015 图 2 为本发明的针织布料运动仿真流程图 ; 0016 图 3 为本发明的多个针织节缠绕而成的 NURBS 曲线形态结构 ; 0017 图 4 为本发明的针织节运动和受力过程求解流程图 ; 0018 图 5 为本发明的针织布料仿真结果之一 : 两端无约束的针织节受纵向单一作用力 时形。

11、变情况示意图 ; 0019 图 6 为本发明的针织布料仿真结果之二 : 两端无约束的针织节受横向单一作用力 时形变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 功效, 详细说明如下。 0021 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详细说明如下 : 0022 一、 针织节模型的建立 0023 对于单个针织节模型, 可用四段参数化的 NURBS 曲线来描述。编制工艺和针织结 构的相应参数是仿真的输入部分, 根据输入可以确定针织节模型的空间型值点。根据针织 节模型的空间型值点, 可求取曲线的控制点和节点向量。 曲线的控制点和节点向量是NURBS 。

12、曲线的重要参数, 根据这两个参数, 可以调用 OpenGL 中的 NUBRS 曲线绘制函数绘制单个针 织节模型。 0024 完成了单个针织节模型的绘制后, 根据布料的几何参数, 用同样的方法绘制一定 数量的针织节。这些针织节相互缠绕, 构成了基于针织节模型的针织布料。 说 明 书 CN 102810212 A 4 3/4 页 5 0025 如图 2 描述了基于针织节模型绘制针织布料的流程, 包括以下步骤 : 绘制单个针 织节模型, 步骤 201 ; 建立单个针织节的受力方程, 步骤 202 ; 根据受力方程实现单个针织节 的形变仿真, 步骤 203 ; 扩展到多个针织节的形变, 步骤 204。。

13、 0026 如图 3 所示, 为本发明仿真出的多个针织节互相缠绕的曲线形态结构示意图。 0027 二、 布料模型的受力分析 0028 根据针织节的物理结构, 可以假设针织节是由一根纱线构成。这根纱线是由一条 k 次的 NURBS 曲线 s(u) 构成。每一个针织节都有一个自己初始的固定长度 li, 单位长度都 有一个质量 munit, 质量按照函数 m(s)=munitls顺着弧线分布。分数段常函数按弧线长度赋予 各段以质量, 然后在参数空间均匀分布质量。使用约束状态下的拉格朗日运动学方程来对 布料的时间演变进行建模, 得到如下形式的线性微分方程 (DAE) : 0029 0030 其中 M 。

14、为质量矩阵, q 为控制点向量,表示 q 对时间的一阶导数,表示 q 对时间 的二阶导数, E(q) 为动能和势能的综合,为所有阻尼作用产生能量的综合, f 为外力。 且 C(q) 为约束力向量的集合。 0031 还需要建立纱线的动能方程、 弯曲方程和弹性拉伸方程, 这三个方程是纱线的内 部属性。动能方程对应于弯曲方程和弹性拉伸方程对应于 E(q)。 0032 纱线与纱线之间还存在碰撞, 必须建立纱线碰撞作用力的能量方程。碰撞产生的 能量也对应于E(q)。 除碰撞外, 针织物还有阻尼与摩擦, 也会影响到布料的运动。 由于针织 物的阻尼与摩擦十分复杂, 本发明仅考虑了三方面的阻尼力 : 与质量成。

15、比例的阻尼, 接触阻 尼和非刚性的阻尼。阻尼力对应于方程中的 0033 为了防止针织物散落, 通常在纱线的末端有一个死结。死结是对针织布料额外的 约束, 必须考虑在内。即方程中的 f 和 C(q)。 0034 经过以上受力分析, 发现针织节受力十分复杂, 计算量较大。其中弯曲方程、 弹性 拉伸方程、 纱线间的碰撞方程和额外的约束方程, 它们和针织节的形态关系比较大, 计算起 来十分不易, 极大的影响了仿真的实时性。 当针织节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后, 以上四个 方程的值变化较小, 因此, 本发明假设针织节已达到一个固定形态, 然后利用积分方程, 计 算出针织节的弯曲应力, 拉伸应力, 纱线间的。

16、相互作用力和额外的约束力, 从而简化了受力 模型, 降低了计算量。简化后的方程如下 : 0035 0036 其中, 第一个方程是针织节能量平衡方程的简化, 第二个方程是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方程是约束力方程的简化。 0037 图 4 所示, 描述了简化受力模型后的针织节运动和受力过程求解的流程图。该流 程包括以下步骤 : 0038 设定针织节的初始位移和速度及用户作用力 ; 转化为控制点的位移和速度和作用 力 ; 建立受力方程 ; 隐式积分法求解 ; 计算控制点的新位移和速度, 计算控制点的应力和阻 说 明 书 CN 102810212 A 5 4/4 页 6 力, 绘制出新的针织节模型 ;。

17、 根据用户需求决定是否继续绘制新的变形情况。 0039 三、 CUDA 并行计算 0040 本发明在求解针织节的受力平衡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时, 采用 CUDA 架构进行并 行计算, 以提高效率。 0041 在求解受力方程的过程中, 需要先计算出单个针织节的长度, 再根据单位长度针 织物的质量 munit, 来计算单个针织节的质量。单个针织节模型抽象为 NURBS 曲线, 求单个针 织节的长度, 就是根据曲线的空间型值点求出 NURBS 曲线的长度。求 NURBS 曲线的长度可 使用无限分割的思想 : 将NURBS曲线分割成N段, 使用De Boor算法计算出每段曲线的起点 和终点坐标, 当 N。

18、 足够大时, 每段曲线的长度可使用曲线起点和终点的连线的长度近似, 使 用直线段的长度代替曲线段的长度。 0042 对 N 的取值在 80000 左右, 每一段曲线长度的计算都是浮点运算, 计算量较大。由 于 GPU 的浮点运算性能要强于 CPU, 而且将任务交给 GPU, 可以实现 CPU 和 GPU 同时工作, 有 效提高程序效率, 因此, 本发明采用 CUDA 架构, 在 GPU 上实现并行计算。CUDATM是一款革命 性的并行计算架构, 作为一项同时支持硬件和软件的技术, CUDA 可利用图形处理器中的多 颗计算核心进行通用计算处理工作, 计算性能可获得显著提升。 对于本发明来说, 基于CUDA 架构也就是将将本发明的针织仿真方法中计算量较大的部分交给 GPU 并行完成, 降低 CPU 的负荷, 以提高程序效率。 0043 表 1 为采用 CUDA 架构和未采用 CUDA 架构的计算时间对比。 0044 说 明 书 CN 102810212 A 6 1/3 页 7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10212 A 7 2/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10212 A 8 3/3 页 9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810212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