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659165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486341.5

申请日:

2012.11.26

公开号:

CN103030459A

公开日:

2013.04.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21126|||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一帆; 胡惠萍; 杨小兵; 周振辉; 陈多扬; 邵满超; 袁启华; 夏凤娜; 黄龙花

地址: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2号楼2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代理人:

张钇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包括高粱煮液及2%质量体积比的琼脂,还可选择性地包括2%的无水葡萄糖。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高粱煮液;(2)将高粱煮液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粉或琼脂条,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或可选择性地加入2%的无水葡萄糖,制作成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一种利用上述食用菌母种培养基进行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包括将无污染食用菌母种转接至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中,再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2)制作简单、节省工时劳力。3)通用性强。4)利于后续制种。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粱煮液及2%质量体积比的琼脂。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质量体积比的无水葡萄糖。
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高粱煮液:取红高粱颗粒,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和1:12两个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粉或琼脂条,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分装后高温高压灭菌以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高粱煮液:取谷粒饱满的红高粱颗粒,自来水洗净,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泡过夜,沥干多余水分,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和1:12两个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再保持45‑60min,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粉或琼脂条,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分装入玻璃试管,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在121℃、0.1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30min,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高粱煮液:取红高粱颗粒,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和1:12两个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粉或琼脂条,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的无水葡萄糖,搅拌均匀,分装后高温高压灭菌以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高粱煮液:取谷粒饱满的红高粱颗粒,自来水洗净,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泡过夜,沥干多余水分,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和1:12两个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再保持45‑60min,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粉或琼脂条,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的无水葡萄糖,搅拌均匀,分装入玻璃试管,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在121℃、0.1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30min,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如权利要求3‑6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中的分装入18×180mm的玻璃试管中,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分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
如权利要求3‑6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按照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时,不断搅拌和补充热水。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中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进行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无污染食用菌母种转接至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中,再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母种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用接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将接种完成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的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制种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食用菌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营养体)及其依附生长的培养原料。在生产上,食用菌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个级别。三个级别菌种培养原料的配方组成差别较大。母种培养基一般以试剂、植物营养器官煮液调配而成,以试管或培养皿为容器,便于菌种的运输和保藏;原种培养基一般以粮食颗粒、农业下脚料为原料配制而成;栽培种培养基一般以农业下脚料为原料调配而成;原种和栽培种一般以袋子或瓶子为容器。不同级别的菌种培养基的构成一般是以利于菌丝体生长及利于转接到下一级别为原则。
不同于植物“种子”的概念,食用菌的“种”是菌丝体一级一级的扩大繁殖的培养物,这些培养物最后着生在栽培原料中长出子实体(菇)。一般一个母种可以转接到数个到十数个原种,一个原种可以转接到数十个栽培种,一个栽培种可以转接到数十个栽培瓶/袋中,由此可见,一个母种可以决定成千上万个栽培单元的收成情况。母种菌种在生产上,除要求母种培养基能满足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外,还要求其来源易得、易处理、低成本。
食用菌制种技术是基于微生物学中纯培养技术衍生而来,其技术特征体现在培养基配方的选择和配比上,或者在对菌丝体的转接操作上。为适应不同类型食用菌生长需要,培养基配方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从各种农副产品、下脚料到动植物器官组织,都可以成为食用菌培养基配方。另外,不同的制种目的也影响培养基的选择,甚至是菌种转接操作。例如制成生产用的菌种,一般会使菌丝体过渡在营养物“由贫入富”的培养基中,而制作保藏用的菌种时,情况则刚好相反。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通用基础配方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煮熟取其汤汁),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此外还有营养加富型的综合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麦麸综合培养基、马铃薯蛋白胨综合培养基和马铃薯酵母粉综合培养基等配方,它们是在马铃薯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磷酸二氢钠、硫酸镁、维生素B、蛋白胨、酵母提取粉等试剂调配而成。某些对pH有要求的食用菌,如草菇,则需要进行培养基pH调节。此外,母种培养基也用于野生食用菌的组织分离中。此时配方中还可能添加植物根茎煮液、泥土煮液乃至动物(昆虫)煮液等。视乎不同野生食用菌需求和试验摸索。
高粱、小米等谷物富含淀粉和蛋白质,能为食用菌提供足够的碳源和氮源营养,且颗粒分散性好,有利于菌丝在新的培养料中快速、面广地定植,因此在制种生产上经常用于作为原种(二级种)培养基。在其制作过程中,涉及把高粱用水煮透至无白心这一过程。但目前高粱煮液通常都是直接弃去而未加任何改造利用,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通用性强、节省试剂及配方简单、成本低廉的母种培养基,还提供一种制作过程简单方便的母种培养基制作方法及母种制作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包括高粱煮液及2%质量体积比的琼脂。
一种制作上述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高粱煮液:取红高粱颗粒,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和1:12两个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粉或琼脂条,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分装后高温高压灭菌以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优选的,上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高粱煮液:取谷粒饱满的红高粱颗粒,自来水洗净,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泡过夜,沥干多余水分,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和1:12两个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再保持45‑60min,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粉或琼脂条,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分装入玻璃试管,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在121℃、0.1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30min,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另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包括高粱煮液及2%质量体积比的琼脂及2%质量体积比的无水葡萄糖。
一种制作上述另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高粱煮液:取红高粱颗粒,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和1:12两个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粉或琼脂条,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的无水葡萄糖,搅拌均匀,分装后高温高压灭菌以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优选的,上述制作另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高粱煮液:取谷粒饱满的红高粱颗粒,自来水洗净,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泡过夜,沥干多余水分,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和1:12两个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再保持45‑60min,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粉或琼脂条,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的无水葡萄糖,搅拌均匀,分装入玻璃试管,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在121℃、0.1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30min,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优选的,上述所有方法中的步骤(2) 中的分装入18×180mm的玻璃试管中,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分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
优选的,上述所有方法中的步骤(1)中按照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时,不断搅拌和补充热水。
一种利用前面所述的所有食用菌母种培养基进行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包括将无污染食用菌母种转接至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中,再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优选的,上述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包括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用接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将接种完成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验证试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母种培养基的及制作的母种的效果:
1、试验材料:
1)培养基的选取:分别选取实施例1 、2、3、4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另选取商品化的PDA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提取浸出粉)300g、葡萄糖20g、琼脂15g、氯霉素0.1g)作为对照,标记为C。
2)选取菌种及接种:选择健康无污染的灵芝(学名Ganoderma lucidum,标记为Gl)、杏鲍菇(学名Pleurotus eryngii,标记为Pe)、茶树菇(学名Agrocybe cylingracea,标记为Ac)母种各一只,分别取大小相近的接种块接种在上述五种斜面培养基上,每一个菌种每一个配方的斜面培养基接种三支(即设立三个重复)。
2、试验方法:
所有接种完成的试管放置在25±1℃避光培养箱中静置培养3d,待菌丝体前端形成平整一致的菌丝边缘线时,即可记录划线作为菌丝生长速度起始线。而后每隔24h记录一次菌丝边缘线,连续记录7d,取前5个记录作为统计数据。
3、数据记录及计算:
计算各个食用菌品种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上的平均生长速度,结果如图1所示,并拍照记录结果。 
观察灵芝、杏鲍菇、茶树菇在五种斜面培养基中的接种第20天的菌丝体外观,结果分别如图2、3、4所示。从图中可看出,没有发现异常菌丝生长现象,并且实际上,菌丝体在之前已满管,而不是第20天才满管。
由图1可以看出,灵芝、杏鲍菇、茶树菇这三种常见食用菌可以在含高粱煮液的斜面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就菌丝体平均长速而言,灵芝菌丝体在料水比小(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1:12,即实施例1和2)的斜面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要快于料水比大的配方(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1:3,即实施例3和4),也比在商品化的试剂制成的培养基(标号C)上生长的速度快;在料水比小的配方中,加入葡萄糖促进了灵芝菌丝体的生长,而在料水比大的配方中,不加入葡萄糖的配方中菌丝体长速比加入葡萄糖的配方要快;在料水比大的配方中,不加入葡萄糖的配方其上面的菌丝体生长速度近似于商品化试剂培养基,而加入葡萄糖的情况则比商品化试剂培养基上的更慢。
在料水比大小的比较中,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也出现类似灵芝的情况;在两个料水比配方中,不加入葡萄糖的配方能让菌丝生长得更快;料水比大的配方中,不加入葡萄糖的配方其上面的菌丝体生长速度近似于商品化试剂培养基,而加入葡萄糖的情况则比商品化试剂培养基上的更慢。
茶树菇则在各配方中表现出相近的生长速度。
综上所述,结果显示,使用料水比小的高粱煮液配方,更适合食用菌生长。而葡萄糖的加入与否,则需视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而定。各品种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对于实验所选的灵芝品种,选择料水小且添加葡萄糖的配方最佳;对于实验所选杏鲍菇品种,选择料水小且不添加葡萄糖的配方最佳;对于实验所选茶树菇品种,选择料水比小的配方即可(添加与不添加葡萄糖的结果差异不显著)。
本发明利用高粱原种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高粱煮液为原料,在控制高粱料水比的基础上,调配制成了适合多种食用菌生长的母种培养基。在此之前,高粱煮液在菌种生产中一直是作为废液被直接丢弃的,因此,本发明可以其在制作原种培养基的同时制作母种培养基。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利用高粱煮液作为食用菌母种配方的相关报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本发明以高粱的煮液为主要成分,添加琼脂粉、或者可选择地添加葡萄糖等成分制成。高粱培养基是食用菌原种生产中的一个经典培养基,但通常高粱煮液都是作为废液直接弃去而未加任何改造利用。利用生产原种时的高粱煮液来制作母种,一方面提供了原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节省另外采用马铃薯、蛋白胨、酵母提取粉等试剂,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2)制作简单、节省工时劳力:高粱培养基作为食用菌原种生产中的一个经典原种培养基,在其制作过程中,已经涉及了把高粱用水煮透至无白心这一过程,产生的高粱煮液通常都直接丢弃,本发明将制作高粱原种培养基的副产品高粱煮液利用来做母种培养基,因此可实现原种、母种同时制作,制作简单,且节省工时及劳力。
3)通用性强:由于大多数木腐型食用菌(如灵芝、杏鲍菇、猴头菇、金针菇等)都可采用高粱培养基培养,因此以高粱煮液为主要成分的母种培养基也适用于这些食用菌。
4)利于后续制种:食用菌菌种的扩大繁殖过程,是一个让菌丝体在不同质地培养料中过渡,逐步适应原生培养料(木料或草料)的过程。母种阶段的培养基大多由试剂构成,其营养丰富易得,因此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快速。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多是粮食、农业下脚料等含大分子物质为主的营养源,需要菌丝体自己分泌各种水解酶,进而吸收利用。因此每一级别的扩繁,也是一个让菌丝体适应不同培养料的过程。但是,由于本发明中的母种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与原种来源一致,都来自高粱,因此更容易让菌丝体在扩繁当中适应新培养原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种食用菌在五种斜面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比较结果(α=0.05, Duccan)。
图2为灵芝在五种斜面培养基中的接种第20天的菌丝体外观。
图3为杏鲍菇在五种斜面培养基中的接种第20天的菌丝体外观。
图4为茶树菇在五种斜面培养基中的接种第20天的菌丝体外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制作食用菌母种
1、制作高粱煮液:取谷粒饱满、无虫蛀的红高粱颗粒,自来水洗净,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泡过夜,沥干多余水分,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2,混合高粱颗粒和水,高粱和水的用量视母种试管的尺寸和数量确定,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再保持60min,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条,加热至琼脂条熔解,分装入18×180mm的玻璃试管中,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分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在121℃、0.1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30min,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3、制作食用菌母种: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用接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将接种完成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实施例2:制作食用菌母种
1、制作高粱煮液:取谷粒饱满、无虫蛀的红高粱颗粒,自来水洗净,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泡过夜,沥干多余水分,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2,混合高粱颗粒和水,高粱和水的用量视母种试管的尺寸和数量确定,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再保持55min,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条,加热至琼脂条熔解,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的无水葡萄糖,搅拌均匀,分装入18×180mm的玻璃试管中,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分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在121℃、0.1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30min,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3、制作食用菌母种: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用接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将接种完成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实施例3:制作食用菌母种
1、制作高粱煮液:取谷粒饱满、无虫蛀的红高粱颗粒,自来水洗净,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泡过夜,沥干多余水分,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混合高粱颗粒和水,高粱和水的用量视母种试管的尺寸和数量确定,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再保持45min,期间不断搅拌和补充热水,注意勿让其过度粘稠而使料板结或干烧,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粉,加热至琼脂粉熔解,分装入18×180mm的玻璃试管中,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分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在121℃、0.1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30min,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3、制作食用菌母种: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用接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将接种完成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实施例4:制作食用菌母种
1、制作高粱煮液:取谷粒饱满、无虫蛀的红高粱颗粒,自来水洗净,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泡过夜,沥干多余水分,按高粱: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混合高粱颗粒和水,高粱和水的用量视母种试管的尺寸和数量确定,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再保持50min,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2、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按照质量体积比2%加入琼脂条,加热至琼脂条熔解,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2%的无水葡萄糖,搅拌均匀,分装入18×180mm的玻璃试管中,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分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在121℃、0.1MPa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30min,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3、制作食用菌母种: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用接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将接种完成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304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10 CN 103030459 A *CN103030459A* (21)申请号 201210486341.5 (22)申请日 2012.11.26 C05G 3/00(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地址 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 100 号 大院 62 号楼 201 申请人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张一帆 胡惠萍 杨小兵 周振辉 陈多扬 邵满超 袁启华 夏凤娜 黄龙花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36 代理人 张钇斌 (。

2、54) 发明名称 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一种食用菌 母种培养基, 包括高粱煮液及 2% 质量体积比的琼 脂, 还可选择性地包括 2% 的无水葡萄糖。其制作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制作高粱煮液 ;(2) 将高 粱煮液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琼脂粉或琼 脂条, 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 或可选择性地 加入 2% 的无水葡萄糖, 制作成食用菌母种培养 基。一种利用上述食用菌母种培养基进行食用菌 母种的制作方法, 包括将无污染食用菌母种转接 至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中, 再置于避光培养箱。

3、中进 行培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1) 提高原料利用率、 降低成本。2) 制作简单、 节省工时劳力。3) 通用 性强。4) 利于后续制种。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1/2 页 2 1. 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包括高粱煮液及 2% 质量体积比的琼脂。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2% 质量体积比的 无水葡萄糖。 3. 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 其。

4、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 骤 :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红高粱颗粒,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和 1:12 两个比例, 混合高粱颗粒和水,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除去高粱 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琼脂粉或琼脂 条, 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 分装后高温高压灭菌以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谷粒饱满的红高粱颗粒, 自来水洗净, 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 泡过夜, 沥干多余。

5、水分,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和 1:12 两个比例, 混合高粱颗粒和 水,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再保持 45-60min, 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除去高 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琼 脂粉或琼脂条, 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 分装入玻璃试管, 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 1/4, 在 121、 0.1MPa 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 30min, 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 凝固后得食用菌母 种培养基。 5. 一种制作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

6、步 骤 :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红高粱颗粒,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和 1:12 两个比例, 混合高粱颗粒和水,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除去高粱 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琼脂粉或琼脂 条, 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 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 2% 的无水葡萄糖, 搅拌均匀, 分装后 高温高压灭菌以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谷粒饱满的红高粱颗粒, 自来水洗净, 加水至。

7、超过高粱颗粒后浸 泡过夜, 沥干多余水分,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和 1:12 两个比例, 混合高粱颗粒和 水,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再保持 45-60min, 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除去高 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琼 脂粉或琼脂条, 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 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 2% 的无水葡萄糖, 搅拌 均匀, 分装入玻璃试管, 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 1/4, 在 121、 0.1MPa 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 30min, 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 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

8、基。 7. 如权利要求 3-6 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2) 中的 分装入 18180mm 的玻璃试管中, 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 1/4, 分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 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30459 A 2 2/2 页 3 8. 如权利要求 3-6 中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中按照 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比例混合高粱颗粒和水时, 不断搅拌和补充热水。 9.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 1 或 2 中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进行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将无污染食用菌母种转接至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9、中, 再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 培养。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母种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选取培养基未出 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 用接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 在无菌操作状态下 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 将接种完成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30459 A 3 1/6 页 4 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的栽培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及母种制作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制种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食用菌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 (营养体) 及 其依附。

10、生长的培养原料。在生产上, 食用菌菌种分为母种、 原种和栽培种三个级别。三个级 别菌种培养原料的配方组成差别较大。母种培养基一般以试剂、 植物营养器官煮液调配而 成, 以试管或培养皿为容器, 便于菌种的运输和保藏 ; 原种培养基一般以粮食颗粒、 农业下 脚料为原料配制而成 ; 栽培种培养基一般以农业下脚料为原料调配而成 ; 原种和栽培种一 般以袋子或瓶子为容器。 不同级别的菌种培养基的构成一般是以利于菌丝体生长及利于转 接到下一级别为原则。 0003 不同于植物 “种子” 的概念, 食用菌的 “种” 是菌丝体一级一级的扩大繁殖的培养 物, 这些培养物最后着生在栽培原料中长出子实体 (菇) 。一。

11、般一个母种可以转接到数个到 十数个原种, 一个原种可以转接到数十个栽培种, 一个栽培种可以转接到数十个栽培瓶 / 袋中, 由此可见, 一个母种可以决定成千上万个栽培单元的收成情况。母种菌种在生产上, 除要求母种培养基能满足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外, 还要求其来源易得、 易处理、 低成本。 0004 食用菌制种技术是基于微生物学中纯培养技术衍生而来, 其技术特征体现在培养 基配方的选择和配比上, 或者在对菌丝体的转接操作上。 为适应不同类型食用菌生长需要, 培养基配方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 从各种农副产品、 下脚料到动植物器官组织, 都可以成为 食用菌培养基配方。另外, 不同的制种目的也影响培养基的选择。

12、, 甚至是菌种转接操作。例 如制成生产用的菌种, 一般会使菌丝体过渡在营养物 “由贫入富” 的培养基中, 而制作保藏 用的菌种时, 情况则刚好相反。 0005 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通用基础配方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去皮马铃薯 200g (煮熟取其汤汁) , 葡萄糖 20g, 琼脂 20g, 水 1000mL, pH 自然。此外还有营养加富型的综 合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 马铃薯麦麸综合培养基、 马铃薯蛋白胨综合培养基和马铃薯酵母 粉综合培养基等配方, 它们是在马铃薯培养基的基础上, 添加磷酸二氢钠、 硫酸镁、 维生素 B、 蛋白胨、 酵母提取粉等试剂调配而成。某些对 pH 有要求的食用菌,。

13、 如草菇, 则需要进行培 养基 pH 调节。此外, 母种培养基也用于野生食用菌的组织分离中。此时配方中还可能添加 植物根茎煮液、 泥土煮液乃至动物 (昆虫) 煮液等。视乎不同野生食用菌需求和试验摸索。 0006 高粱、 小米等谷物富含淀粉和蛋白质, 能为食用菌提供足够的碳源和氮源营养, 且 颗粒分散性好, 有利于菌丝在新的培养料中快速、 面广地定植, 因此在制种生产上经常用于 作为原种 (二级种) 培养基。在其制作过程中, 涉及把高粱用水煮透至无白心这一过程。但 目前高粱煮液通常都是直接弃去而未加任何改造利用, 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说 明 书 CN 103030459 A 4 2/6 页 5。

14、 0007 针对以上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保、 通用性强、 节省试剂及配方简单、 成本低廉 的母种培养基, 还提供一种制作过程简单方便的母种培养基制作方法及母种制作方法。 0008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 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包括高粱煮液及 2% 质量体积比的琼脂。 0009 一种制作上述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红高粱颗粒,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和 1:12 两个比例, 混合高粱颗粒和水,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除去高粱 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15、: 将高粱煮液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琼脂粉或琼脂 条, 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 分装后高温高压灭菌以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0010 优选的, 上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谷粒饱满的红高粱颗粒, 自来水洗净, 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 泡过夜, 沥干多余水分,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和 1:12 两个比例, 混合高粱颗粒和 水,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再保持 45-60min, 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除去高 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

16、琼 脂粉或琼脂条, 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 分装入玻璃试管, 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 1/4, 在 121、 0.1MPa 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 30min, 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 凝固后得食用菌母 种培养基。 0011 另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包括高粱煮液及 2% 质量体积比的琼脂及 2% 质量体积 比的无水葡萄糖。 0012 一种制作上述另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红高粱颗粒,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和 1:12 两个比例, 混合高粱颗粒和水,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除去高粱 颗粒以后。

17、得高粱煮液 ;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琼脂粉或琼脂 条, 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 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 2% 的无水葡萄糖, 搅拌均匀, 分装后 高温高压灭菌以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0013 优选的, 上述制作另一种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谷粒饱满的红高粱颗粒, 自来水洗净, 加水至超过高粱颗粒后浸 泡过夜, 沥干多余水分,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和 1:12 两个比例, 混合高粱颗粒和 水,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再保持 45-60min, 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18、, 除去高 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琼 脂粉或琼脂条, 加热至琼脂粉或琼脂条熔解, 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 2% 的无水葡萄糖, 搅拌 均匀, 分装入玻璃试管, 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 1/4, 在 121、 0.1MPa 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 30min, 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 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0014 优选的, 上述所有方法中的步骤 (2) 中的分装入 18180mm 的玻璃试管中, 加入 量为试管长度的 1/4, 分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 说 明 书 CN 103030459 A 5 3/。

19、6 页 6 0015 优选的, 上述所有方法中的步骤 (1) 中按照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比例混合 高粱颗粒和水时, 不断搅拌和补充热水。 0016 一种利用前面所述的所有食用菌母种培养基进行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 包括将 无污染食用菌母种转接至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中, 再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0017 优选的, 上述食用菌母种的制作方法, 包括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 污染食用菌母种, 用接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 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 培养基中, 将接种完成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0018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验证试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母种培养。

20、基的及制作的母种的效 果 : 1、 试验材料 : 1) 培养基的选取 : 分别选取实施例 1 、 2、 3、 4 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另选取商品化的 PDA 培养基 (配方为 : 马铃薯 ( 提取浸出粉 )300g、 葡萄糖 20g、 琼脂 15g、 氯霉素 0.1g) 作为 对照, 标记为 C。 0019 2) 选取菌种及接种 : 选择健康无污染的灵芝 (学名Ganoderma lucidum, 标记为 Gl) 、 杏鲍菇 (学名Pleurotus eryngii, 标记为Pe) 、 茶树菇 (学名Agrocybe cylingracea, 标 记为 Ac) 母种各一只, 分别取大小相近的。

21、接种块接种在上述五种斜面培养基上, 每一个菌种 每一个配方的斜面培养基接种三支 (即设立三个重复) 。 0020 2、 试验方法 : 所有接种完成的试管放置在 251避光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3d, 待菌丝体前端形成平 整一致的菌丝边缘线时, 即可记录划线作为菌丝生长速度起始线。而后每隔 24h 记录一次 菌丝边缘线, 连续记录 7d, 取前 5 个记录作为统计数据。 0021 3、 数据记录及计算 : 计算各个食用菌品种在不同培养基配方上的平均生长速度, 结果如图 1 所示, 并拍照 记录结果。 0022 观察灵芝、 杏鲍菇、 茶树菇在五种斜面培养基中的接种第 20 天的菌丝体外观, 结 果分别。

22、如图 2、 3、 4 所示。从图中可看出, 没有发现异常菌丝生长现象, 并且实际上, 菌丝体 在之前已满管, 而不是第 20 天才满管。 0023 由图 1 可以看出, 灵芝、 杏鲍菇、 茶树菇这三种常见食用菌可以在含高粱煮液的斜 面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就菌丝体平均长速而言, 灵芝菌丝体在料水比小 (高粱 : 水的质量体 积比 =1:12, 即实施例 1 和 2) 的斜面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要快于料水比大的配方 (高粱 : 水 的质量体积比 =1:3, 即实施例 3 和 4) , 也比在商品化的试剂制成的培养基 (标号 C) 上生长 的速度快 ; 在料水比小的配方中, 加入葡萄糖促进了灵芝菌丝体的。

23、生长, 而在料水比大的配 方中, 不加入葡萄糖的配方中菌丝体长速比加入葡萄糖的配方要快 ; 在料水比大的配方中, 不加入葡萄糖的配方其上面的菌丝体生长速度近似于商品化试剂培养基, 而加入葡萄糖的 情况则比商品化试剂培养基上的更慢。 0024 在料水比大小的比较中, 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也出现类似灵芝的情况 ; 在两个 料水比配方中, 不加入葡萄糖的配方能让菌丝生长得更快 ; 料水比大的配方中, 不加入葡萄 糖的配方其上面的菌丝体生长速度近似于商品化试剂培养基, 而加入葡萄糖的情况则比商 品化试剂培养基上的更慢。 说 明 书 CN 103030459 A 6 4/6 页 7 0025 茶树菇则在。

24、各配方中表现出相近的生长速度。 0026 综上所述, 结果显示, 使用料水比小的高粱煮液配方, 更适合食用菌生长。而葡萄 糖的加入与否, 则需视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而定。 各品种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 对于实验所 选的灵芝品种, 选择料水小且添加葡萄糖的配方最佳 ; 对于实验所选杏鲍菇品种, 选择料水 小且不添加葡萄糖的配方最佳 ; 对于实验所选茶树菇品种, 选择料水比小的配方即可 (添加 与不添加葡萄糖的结果差异不显著) 。 0027 本发明利用高粱原种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高粱煮液为原料, 在控制高粱料水比的基 础上, 调配制成了适合多种食用菌生长的母种培养基。 在此之前, 高粱煮液在菌种生产中一 。

25、直是作为废液被直接丢弃的, 因此, 本发明可以其在制作原种培养基的同时制作母种培养 基。目前为止, 还未发现利用高粱煮液作为食用菌母种配方的相关报道。 0028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1) 提高原料利用率、 降低成本 : 本发明以高粱的煮液为主要成分, 添加琼脂粉、 或者可 选择地添加葡萄糖等成分制成。高粱培养基是食用菌原种生产中的一个经典培养基, 但通 常高粱煮液都是作为废液直接弃去而未加任何改造利用。 利用生产原种时的高粱煮液来制 作母种, 一方面提供了原料的利用率 ; 另一方面, 能节省另外采用马铃薯、 蛋白胨、 酵母提取 粉等试剂, 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9 2) 制作简单、 节。

26、省工时劳力 : 高粱培养基作为食用菌原种生产中的一个经典原种 培养基, 在其制作过程中, 已经涉及了把高粱用水煮透至无白心这一过程, 产生的高粱煮液 通常都直接丢弃, 本发明将制作高粱原种培养基的副产品高粱煮液利用来做母种培养基, 因此可实现原种、 母种同时制作, 制作简单, 且节省工时及劳力。 0030 3) 通用性强 : 由于大多数木腐型食用菌 (如灵芝、 杏鲍菇、 猴头菇、 金针菇等) 都可 采用高粱培养基培养, 因此以高粱煮液为主要成分的母种培养基也适用于这些食用菌。 0031 4) 利于后续制种 : 食用菌菌种的扩大繁殖过程, 是一个让菌丝体在不同质地培养 料中过渡, 逐步适应原生培。

27、养料 (木料或草料) 的过程。母种阶段的培养基大多由试剂构成, 其营养丰富易得, 因此食用菌菌丝体生长快速。 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多是粮食、 农业下脚 料等含大分子物质为主的营养源, 需要菌丝体自己分泌各种水解酶, 进而吸收利用。 因此每 一级别的扩繁, 也是一个让菌丝体适应不同培养料的过程。 但是, 由于本发明中的母种培养 基中的主要成分与原种来源一致, 都来自高粱, 因此更容易让菌丝体在扩繁当中适应新培 养原料。 附图说明 0032 图 1 为三种食用菌在五种斜面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比较结果 (=0.05, Duccan) 。 0033 图 2 为灵芝在五种斜面培养基中的接种第 20 天的菌。

28、丝体外观。 0034 图 3 为杏鲍菇在五种斜面培养基中的接种第 20 天的菌丝体外观。 0035 图 4 为茶树菇在五种斜面培养基中的接种第 20 天的菌丝体外观。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030459 A 7 5/6 页 8 0037 实施例 1 : 制作食用菌母种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谷粒饱满、 无虫蛀的红高粱颗粒, 自来水洗净, 加水至超过高粱颗 粒后浸泡过夜, 沥干多余水分,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12, 混合高粱颗粒和水, 高粱 和水的用量视母种试管的尺寸和数量确定,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再。

29、保持 60min, 煮至 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0038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 琼脂条, 加热至琼脂条熔解, 分装入 18180mm 的玻璃试管中, 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 1/4, 分 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 在 121、 0.1MPa 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 30min, 灭菌结束后倾 斜摆放试管, 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0039 3、 制作食用菌母种 : 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 用接 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 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 将接。

30、种完成 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0040 实施例 2 : 制作食用菌母种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谷粒饱满、 无虫蛀的红高粱颗粒, 自来水洗净, 加水至超过高粱颗 粒后浸泡过夜, 沥干多余水分,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12, 混合高粱颗粒和水, 高粱 和水的用量视母种试管的尺寸和数量确定,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再保持 55min, 煮至 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0041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 入琼脂条, 加热至琼脂条熔解, 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 2% 的无水葡萄糖。

31、, 搅拌均匀, 分装入 18180mm 的玻璃试管中, 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 1/4, 分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 在 121、 0.1MPa 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 30min, 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 凝固后得食用菌母 种培养基。 0042 3、 制作食用菌母种 : 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 用接 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 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 将接种完成 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0043 实施例 3 : 制作食用菌母种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谷粒饱满、 无虫蛀的红高粱颗粒, 自来水洗净, 加水至超过高粱颗 粒后浸泡过夜, 。

32、沥干多余水分,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混合高粱颗粒和水, 高粱和 水的用量视母种试管的尺寸和数量确定, 加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再保持 45min, 期间不 断搅拌和补充热水, 注意勿让其过度粘稠而使料板结或干烧, 煮至高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 为止, 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0044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入 琼脂粉, 加热至琼脂粉熔解, 分装入 18180mm 的玻璃试管中, 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 1/4, 分 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 在 121、 0.1MPa 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 30min, 灭菌结束。

33、后倾 斜摆放试管, 凝固后得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0045 3、 制作食用菌母种 : 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 用接 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 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 将接种完成 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0046 实施例 4 : 制作食用菌母种 说 明 书 CN 103030459 A 8 6/6 页 9 1、 制作高粱煮液 : 取谷粒饱满、 无虫蛀的红高粱颗粒, 自来水洗净, 加水至超过高粱颗 粒后浸泡过夜, 沥干多余水分, 按高粱 : 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3, 混合高粱颗粒和水, 高粱和 水的用量视母种试管的尺寸和数量确定, 加。

34、热高粱颗粒和水至煮沸, 再保持 50min, 煮至高 粱颗粒掰开不见白心为止, 除去高粱颗粒以后得高粱煮液。 0047 2、 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将高粱煮液经两层滤布过滤, 按照质量体积比 2% 加 入琼脂条, 加热至琼脂条熔解, 再加入质量体积比为 2% 的无水葡萄糖, 搅拌均匀, 分装入 18180mm 的玻璃试管中, 加入量为试管长度的 1/4, 分装完成后以硅胶塞塞好试管, 在 121、 0.1MPa 条件下高温高压灭菌 30min, 灭菌结束后倾斜摆放试管, 凝固后得食用菌母 种培养基。 0048 3、 制作食用菌母种 : 选取培养基未出现干缩现象的健康无污染食用菌母种, 用接 种铲截取大小均匀的种块, 在无菌操作状态下转接至高粱煮液斜面培养基中, 将接种完成 的斜面正面放置于避光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004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030459 A 9 1/2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30459 A 10 2/2 页 11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30459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