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的导排装置及其导排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涌水导排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下水的导排装置及其导排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矿山开采的施工中,由于掘进的深度较深,通常会出现地下水涌水口,涌水口内冒出大量的地下水,这些地下水若不及时排出矿洞内,则会淹没施工面,这无疑是极大影响了矿山的开采。此外随着隧道挖掘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隧道不断在多山地带施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常会挖出地下水,大量涌出的地下水会危及隧道安全、淹没隧道内作业面,导致工人无法继续进行施工作业,这无疑是延长了施工周期。因此,急需将矿山内和隧道内的地下水排出到外界。
中国专利ZL201280049527.2中公开了一种引导地下水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涉及用于从潮湿的土壤抽取水的水处理单元。该单元抽取水将其收集,从而将其作为废水除去或在以后使用。水处理单元包括:细长收集部;以及抽取部,该抽取部设置成将抽取的水排放至所述收集部,其中所述抽取部包括至少一条肋,所述至少一条肋从所述收集部沿所述收集部的长度侧向延伸。水通过毛细作用收集。通过该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抽取的方式将水排出,存在耗电量大,非永久性结构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永久性使用、稳定牢固、工序步骤少、能够有效实现地下水的导排、为后续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的地下水的导排装置及其导排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下水的导排装置,它包括沉箱、预埋管和排水钢管,所述的沉箱由顶盖、左侧钢板、右侧钢板、前部钢板和后部钢板组成,所述的前部钢板和后部钢板均设置于左侧钢板和右侧钢板之间,顶盖设置于左侧钢板、右侧钢板、前部钢板和后部钢板所围成的型腔内,且顶盖的四边分别与左侧钢板、右侧钢板、前部钢板以及后部钢板焊接,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多根与型腔连通的预埋管,每根预埋管上均设置有法兰盘A,所述的右侧钢板上设置有多根与型腔连通的排水钢管,每根排水钢管上均设置有法兰盘B。
所述的顶盖水平设置。
所述的左侧钢板和右侧钢板平行设置。
所述的前部钢板和后部钢板均垂直于左侧钢板设置。
一种地下水的导排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出水口周边的岩石及残渣清理干净;
S2、将沉箱的下开口罩在出水口外部;
S3、在沉箱的周边3~5m的范围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顶面高程与顶盖表面平齐或高出顶盖表面,且其顶面低于预埋管顶高程;
S4、导排装置的加固,先选择4~6根呈阵列分布的预埋管,再经预埋管向基岩内钻孔,钻入深度至少6m,然后利用螺纹钢顺次穿过预埋管和孔并安装于孔内,最后将预埋管与螺纹钢焊接,从而实现了导排装置的加固;
S5、从出水口处涌出的地下水经排水钢管排出,从而实现了将地下水排到指定区域或沟渠内。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够永久性使用、稳定牢固、工序步骤少、能够有效实现地下水的导排、为后续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导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导排地下水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沉箱,2-预埋管,3-排水钢管,4-顶盖,5-左侧钢板,6-右侧钢板,7-前部钢板,8-后部钢板,9-法兰盘A,10-法兰盘B,11-出水口,12-混凝土,13-螺纹钢,14-基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地下水的导排装置,它包括沉箱1、预埋管2和排水钢管3,所述的沉箱1由顶盖4、左侧钢板5、右侧钢板6、前部钢板7和后部钢板8组成,所述的前部钢板7和后部钢板8均设置于左侧钢板5和右侧钢板6之间,顶盖4设置于左侧钢板5、右侧钢板6、前部钢板7和后部钢板8所围成的型腔内,且顶盖4的四边分别与左侧钢板5、右侧钢板6、前部钢板7以及后部钢板8焊接。如图1和图2所示,顶盖4水平设置,顶盖4上设置有多根与型腔连通的预埋管2,每根预埋管2上均设置有法兰盘A9,所述的右侧钢板6上设置有多根与型腔连通的排水钢管3,每根排水钢管3上均设置有法兰盘B10,法兰盘B10用于连接长钢管,使长钢管的出口端伸入到位于矿洞或隧道外部的沟渠内,排出的地下水可经长钢管排到沟渠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左侧钢板5和右侧钢板6平行设置;前部钢板7和后部钢板8均垂直于左侧钢板5设置。
如图3所示,一种地下水的导排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出水口11周边的岩石及残渣清理干净;
S2、将沉箱1的下开口罩在出水口11外部;
S3、在沉箱1的周边3~5m的范围内浇筑混凝土12,混凝土12顶面高程与顶盖4表面平齐或高出顶盖4表面,且其顶面低于预埋管2顶高程,混泥土12的顶表面与顶盖4之间形成工作面,工人可在其上进行后续施工,避免了工人在被地下水淹没的地方进行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S4、导排装置的加固,先选择4~6根呈阵列分布的预埋管2,再经预埋管2向基岩14内钻孔,钻入深度至少6m,然后利用螺纹钢13顺次穿过预埋管2和孔并安装于孔内,最后将预埋管2与螺纹钢13焊接,从而实现了导排装置的加固;
S5、从出水口11处涌出的地下水经排水钢管3排出,从而实现了将地下水排到指定区域或沟渠内。通过浇注混泥土12及焊接螺纹钢13,使沉箱1与基岩14连接更加牢固,从而形成永久性的引排,明显优于传统的抽排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