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63743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0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96202.X

申请日:

2015.06.02

公开号:

CN104895152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C 1/04申请日:20150602|||公开

IPC分类号:

E03C1/04; E03C1/042; F16K3/02

主分类号:

E03C1/04

申请人:

佛山市家家卫浴有限公司

发明人:

霍成基; 雷霆; 赵光达

地址:

528139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工业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代理人:

张海英; 林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与配套的水龙头一同安装于台面上,包括把手结构、螺纹套管和阀芯,把手结构通过其底座的限位,外露安装于台面上,螺纹套管内安装有所述阀芯,所述螺纹套管通过螺母的锁紧安装,对应于把手结构的安装位置锁紧安装于台底;所述螺纹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用于伸入拧转工具;所述把手结构通过其底部突出的转接轴套伸入所述螺纹套管内,并套接有所述阀芯的输入控制轴,所述转接轴套与所述输入控制轴的套接从侧方采用螺丝锁紧,所述把手结构的转动带动所述转接轴套和所述输入控制轴的转动,从而控制所述阀芯的开关。本发明提出一种安装和拆卸简易方便的新型进水阀本体,把手结构、螺纹套管以及阀芯整体组装,安装简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与配套的水龙头一同安装于台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结构、螺纹套管和阀芯,所述把手结构通过其底座的限位,外露安装于所述台面上,所述螺纹套管内安装有所述阀芯,所述螺纹套管通过螺母的锁紧安装,对应于所述把手结构的安装位置锁紧安装于所述台面的底部;
所述螺纹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伸入拧转工具,所述拧转工具用于锁紧螺丝;
所述把手结构通过其底部突出的转接轴套伸入所述螺纹套管内,并套接有所述阀芯的输入控制轴,所述转接轴套与所述输入控制轴的套接从侧方采用螺丝锁紧,所述把手结构的转动带动所述转接轴套和所述输入控制轴的转动,从而控制所述阀芯的开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管的直径小于台面或墙面上的预留安装孔的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结构包括所述底座、所述转接轴套和把手,所述底座为中部具有通孔的喇叭形结构,其直径大的底面面向台面上的预留安装孔安装,其直径小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接轴套的轴套端依次穿过所述底座和所述预留安装孔,所述转接轴套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槽的设计,其连接端限位卡止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转接轴套的连接端与所述把手的底部的内部螺纹结构相配合安装连接,并隐藏于所述把手的底部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垫圈。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面向所述预留安装孔安装的底面设置有防磨环形凹槽,所述防磨环形凹槽内设置 有突出的相抵软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通过所述螺纹套管内的螺纹结构的限位以及点焊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螺纹套管内。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出水软管安装于所述螺纹套管内,并通过所述阀芯相连通,所述阀芯的开关控制所述进水软管内的水进入所述出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外部进水管,所述出水软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水龙头的出水口。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螺纹套管外,并设置于所述螺母与台底面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结构的把手为实心结构。

说明书

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水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把手座与阀组件之间的组装构造,使得把手座的整体外观美感受到破坏,例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证书号数M271998及M472141,即揭露了通过一锁固螺丝从把手座外部顶端或边侧穿入后与所述阀组件相互螺锁或抵紧,进而将把手座固定于阀组件的组装构造,这样的组装构造会在把手座顶端或边侧形成孔洞,使得把手座表面的一致性受到破坏,而影响美观性,纵使再利用塞体封闭所述孔洞,对于整体美感的提升仍然相当有限。
某些时候,使用者或维修人员必须检视、维修或更换所述阀组件,操作时,必须先撬起所述塞体,然后利用特定工具旋松所述锁固螺丝后,方将把手座取下。安装时,同样必须以特定工具将所述螺固螺丝穿过所述把手座后与阀组件螺锁或抵紧,再将所述塞体嵌入封闭所述把手座的孔洞,因此,不但拆装过程较为繁复,还必须仰赖特定工具,无法直接手动操作。另外,为确保所述塞体能够牢固地嵌入所述孔洞内,必要时还能够顺利撬起,通常塑料材料是较佳的选择,然而,塑料材料制成的塞体,除了与通常为金属材质制成的把手座在质感与外观美感无法谐调外,在多次使用或不慎的情况下,容易在撬起的过程中产生变形或损坏,如未重新更换,容易导致外部水分进入孔洞内,导致锁固螺丝产生锈蚀。当然,如果没有上述塞体的设置,锁固螺丝的锈蚀情况将更加严重,甚至造成后续把手座拆卸上的困难。
可见,现有的龙头把手座安装过程复杂,如果普通家庭没有相关的安装技 巧,时常要请有相关经验的工人上门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装和拆卸简易方便的新型进水阀本体,把手结构、螺纹套管以及阀芯整体组装,仅有把手结构外露于台面上,整体美感度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与配套的水龙头一同安装于台面上,包括把手结构、螺纹套管和阀芯,所述把手结构通过其底座的限位,外露安装于所述台面上,所述螺纹套管内安装有所述阀芯,所述螺纹套管通过螺母的锁紧安装,对应于所述把手结构的安装位置锁紧安装于所述台面的底部;
所述螺纹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伸入拧转工具,所述拧转工具用于锁紧螺丝;
所述把手结构通过其底部突出的转接轴套伸入所述螺纹套管内,并套接有所述阀芯的输入控制轴,所述转接轴套与所述输入控制轴的套接从侧方采用螺丝锁紧,所述把手结构的转动带动所述转接轴套和所述输入控制轴的转动,从而控制所述阀芯的开关。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管的直径小于台面或墙面上的预留安装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把手结构包括所述底座、所述转接轴套和把手,所述底座为中部具有通孔的喇叭形结构,其直径大的底面面向台面上的预留安装孔安装,其直径小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接轴套的轴套端依次穿过所述底座和所述预留安装孔,所述转接轴套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槽的设计,其连接端限位卡止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转接轴套的连接端与所述把手的底部的内部螺纹结构相配合安装连接,并隐藏于所述把手的底部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垫圈。
优选的,所述底座面向所述预留安装孔安装的底面设置有防磨环形凹槽,所述防磨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突出的相抵软环。
优选的,所述阀芯通过所述螺纹套管内的螺纹结构的限位以及点焊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螺纹套管内。
优选的,还包括进水软管和出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出水软管安装于所述螺纹套管内,并通过所述阀芯相连通,所述阀芯的开关控制所述进水软管内的水进入所述出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外部进水管,所述出水软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水龙头的出水口。
优选的,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螺纹套管外,并设置于所述螺母与台底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把手结构的把手为实心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把手结构底部通过突出的转接轴套与螺纹套管内的输入控制轴套接,并通过螺丝从侧方进行锁紧,安装和拆卸简易方便;2、锁紧部件位于台面底下,安装使用时,从台面上不会发现任何的用于锁紧连接部件;3、把手结构、螺纹套管以及阀芯整体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把手结构1、螺纹套管2、阀芯3、螺母4、垫片5、底座11、转接轴套12、把手13、通孔21、输入控制轴31、螺丝01、限位槽111、垫圈112、防磨环形凹槽113、相抵软环114、进水软管32、出水软管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与配套的水龙头一同安装于台面上,包括把手结构1、螺纹套管2和阀芯3,所述把手结构1通过其底座11的限位,外露安装于所述台面上,所述螺纹套管2内安装有所述阀芯3,所述螺纹套管2通过螺母4的锁紧安装,对应于所述把手结构1的安装位置锁紧安装于台底;
所述螺纹套管2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用于伸入拧转工具,所述拧转工具用于锁紧螺丝01;
所述把手结构1通过其底部突出的转接轴套12伸入所述螺纹套管2内,并套接有所述阀芯3的输入控制轴31,所述转接轴套12与所述输入控制轴31的套接从侧方采用螺丝01锁紧,所述把手结构1的转动带动所述转接轴套12和所述输入控制轴31的转动,从而控制所述阀芯3的开关。
台面上的结构只保留把手结构1,而阀芯3整体结构通过螺纹套管2隐藏于台面底下,把手结构1通过转接轴套11套接于阀芯3,通过控制输入控制轴31的转动来控制阀芯的开关。由于阀芯3设置于台面下,把手结构1内部结构无需考虑留空用于安装阀芯3,把手结构1可设计为实体结构,结构更加厚实坚固,延长把手结构1的使用寿命,而且本发明的阀芯3整个设计于螺纹套管2内部,把手结构1底部通过突出的转接轴套12与螺纹套管2内的输入控制轴31套接,并通过螺丝01从侧方进行锁紧,使锁紧部件位于台面底下,安装使用时,从台面上不会发现任何的用于锁紧连接部件,如螺丝或螺母等,而且锁紧部位于侧方,方便套接结构的安装与拆卸。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管2的直径小于台面或墙面上的预留安装孔02的直径。把手结构1、螺纹套管2以及阀芯3整体组装后,拆下螺母4,不需要再拆卸其他零部件即可整体安装在台面或墙面上的预留孔,再将螺母4在安装台底 面装上锁紧即可,安装和拆卸简易方便,消费者购买安装时无需对把手和阀芯3进行单独的安装固定。
优选的,所述把手结构1包括所述底座11、所述转接轴套12和把手13,所述底座11为中部具有通孔的喇叭形结构,其直径大的底面面向台面上的预留安装孔02安装,其直径小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111,所述转接轴套12的轴套端依次穿过所述底座11和所述预留安装孔02,所述转接轴套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槽111的设计,其连接端限位卡止于所述底座11的顶部,所述转接轴套12的连接端与所述把手13的底部的内部螺纹结构相配合安装连接,并隐藏于所述把手13的底部内。
外露于台面上的把手结构1仅通过内外螺纹结构的相配合即可完成安装,把手13更换容易,而且把手13的固定无需使用螺丝固定安装,更加的美观。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111设置有垫圈112。转接轴套12限位卡装于底座11时,会随把手13的转动而转动,设置有垫圈112,转接轴套12相对于限位槽111发生转动时,有效的避免了两者结构之间的摩擦,避免使用时间长后,限位槽111因长期的摩擦而降低对转接轴套12的限位作用,使把手结构1容易出现松动,降低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底座11面向所述预留安装孔02安装的底面设置有防磨环形凹槽113,所述防磨环形凹槽112内设置有突出的相抵软环114。底座11与台面之间设置有相抵软环114,使把手结构1更加稳固的安装于台面上,由于相抵软环114的设置,避免了底座11与台面的刚性接触,防止安装过紧导致台面出现裂纹。
优选的,所述阀芯3通过所述螺纹套管2内的螺纹结构的限位以及点焊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螺纹套管2内。采用点焊方式将阀芯3不可拆卸式的安装于 螺纹套管2内,在正常的拆卸下,阀芯3仍安装于螺纹套管2内,避免拆装时零部件的丢失,对工人的安装技术要求不高;在使用状态下,阀芯3紧实的锁固于螺纹套管2内,输入控制轴31的转动不容易使阀芯本体在螺纹套管2内发生转动,控制更加的可靠,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还包括进水软管32和出水软管33,所述进水软管32和所述出水软管33安装于所述螺纹套管2内,并通过所述阀芯3相连通,所述阀芯3的开关控制所述进水软管32内的水进入所述出水软管33,所述进水软管32的另一端连通于外部进水管,所述出水软管33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水龙头的出水口。本发明在安装时,无需再将进、出水软管拆卸下来安装,可避免多次拆卸安装时,软管上的密封O型圈破裂,造成漏水现象,减少用户更换的次数。
优选的,还包括垫片5,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螺纹套管2外,并设置于所述螺母4与台底面之间。避免螺母4与台底面的刚性接触,降低锁紧后本体结构对安装台的强度,防止安装台出现裂纹。
优选的,所述把手结构1的把手13为实心结构。强度大,受外界的撞击时也不容易出现崩缺。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新型进水阀本体,与配套的水龙头一同安装于台面上,包括把手结构、螺纹套管和阀芯,把手结构通过其底座的限位,外露安装于台面上,螺纹套管内安装有所述阀芯,所述螺纹套管通过螺母的锁紧安装,对应于把手结构的安装位置锁紧安装于台底;所述螺纹套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用于伸入拧转工具;所述把手结构通过其底部突出的转接轴套伸入所述螺纹套管内,并套接有所述阀芯的输入控制轴,所述转接轴套与所述输入控制轴的套接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