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63713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35721.2

申请日:

2015.06.17

公开号:

CN104895525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33/13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王贵和 黄峰变更后:黄峰 王贵和|||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33/13申请日:20150617|||公开

IPC分类号:

E21B33/13; E02D15/04

主分类号:

E21B33/13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明人:

王贵和; 黄峰

地址: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代理人:

张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注浆区域按设计参数施工注浆钻孔;向施工好的注浆钻孔内插入与钻孔深度相等的注浆管,该注浆管的一端接触孔底,其另一端通过注浆压力控制阀与注浆软管相连;配制浆液;利用注气井进行注气及利用抽气井进行抽气时,对该注浆管进行注浆。本发明所提供的气驱式注浆方法,其对注入地下的浆液的流向进行主动控制,达到在无地下水环境中定向注浆目的,提高注浆的准确度和效果,并节省了材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包括,在注浆区域按设计参数施工注浆钻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1)向施工好的注浆钻孔内插入与钻孔深度相等的注浆管,该注浆管的一端接触孔底,其另一端通过注浆压力控制阀与注浆软管相连;
2)配制浆液;
3)利用注气井进行注气及利用抽气井进行抽气时,对该注浆管进行注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驱式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浆液由聚丙烯酰胺固体与水配制而成,二者的重量配比为1-4‰。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驱式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浆液为水泥浆,其水灰比为0.75:1~1:1。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驱式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浆液为由水泥浆与水玻璃混合制得的水泥-水玻璃浆液,其中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为1:0.8~1:1,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75:1~1:1,水玻璃的浓度为20~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为1.5~3。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驱式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注浆在无地下水环境中进行。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驱式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根据注浆方位的设计要求,在注浆的目标位置设置与真空泵相连接的抽气井,在浆液渗流方向的上游设置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注气井,注气井和抽气井同时工作,且所述注气井在土层中产生高于标准大气压的正气压,所述抽气井在土层中产生低于标准大气压的负气压,从而使浆液的渗流压力梯度提高并且方向指向注浆的目标位置,对浆液渗流方向进行控制。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驱式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的目标位置距离其上游5-6m。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驱式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的目标位置为所述浆液需要到达并凝固的位置。

说明书

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岩土工程注浆方法中,通过一定压力把浆液注入岩土层后,浆液的渗流在很大程度上被动地取决于岩土介质裂隙、孔隙的分布情况,常常无法准确到达治理位置,造成材料大量浪费和工时拖延,注浆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主动控制浆液在裂隙、孔隙中的流向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气驱式注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包括,在注浆区域按设计参数施工注浆钻孔,还包括以下步骤:
1)向施工好的注浆钻孔内插入与钻孔深度相等的注浆管,该注浆管的一端接触孔底,其另一端通过注浆压力控制阀与注浆软管相连;
2)配制浆液;
3)利用注气井进行注气及利用抽气井进行抽气时,对该注浆管进行注浆。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2)所述浆液由聚丙烯酰胺固体与水配制而成,二者的重量配比为1-4‰。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2)所述浆液为水泥浆,其水灰比为0.75:1~1:1。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2)所述浆液为由水泥浆与水玻璃混合制得的水泥-水玻璃浆液,其中水泥浆与水玻璃的体积比为1:0.8~1:1,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75:1~1:1,水玻璃的浓度为20~35波美度,水玻璃模数为1.5~3。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3)中所述注浆在无地下水环境中进行。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3)中,根据注浆方位的设计要求,在注浆的目标位置设置与真空泵相连接的抽气井,在浆液渗流方向的上游设置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注气井,注气井和抽气井同时工作,且所述注气井在土层中产生高于标准大气压的正气压,所述抽气井在土层中产生低于标准大气压的负气压(因此土层中气体的压力梯度得到了提高),从而使浆液的渗流压力梯度提高并且方向指向注浆的目标位置,对浆液渗流方向进行控制。而且,注气管和抽气管在相同距离的土层中产生的压差越大,压力梯度越大。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注浆的目标位置距离其上流5-6m。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注浆的目标位置为所述浆液需要到达并凝固的位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气体驱动方法,其对注入地下的浆液的流向进行主动控制,达到在无地下水环境中定向注浆目的,提高注浆的准确度和效果,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水条件下气驱式定向注浆的实验模型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水条件下气驱式定向注浆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气驱式注浆的浆液流向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静压注浆的浆液分布图;
其中,本体-1;注气井-2;注浆管-3;抽气井-4;膨润土密封层-5;气压表-6;真空表-7;
抽气-10;气流方向-11;注气-20;注浆-30;浆液的流向-31;注浆体-32;注浆中心-40;气压梯度方向-41;注浆中心-5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包括,在注浆区域按设计参数施工注浆钻孔,还包括以下步骤:
1)向施工好的注浆钻孔内插入与钻孔深度相等的注浆管,该注浆管的一端接触孔底,其另一端通过注浆压力控制阀与注浆软管相连;
2)配制浆液,所述浆液由聚丙烯酰胺固体与水配制而成,二者的重量配比为1-4‰;
3)根据无地下水环境中注浆方位的设计要求,在注浆的目标位置设置与真空泵相连接的抽气井,在浆液渗流方向的上游设置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注气井,注气井和抽气井同时工作,且所述注气井在土层中产生高于标准大气压的正气压,所述抽气井在土层中产生低于标准大气压的负气压,从而使浆液的渗流压力梯度提高并且方向指向注浆的目标位置,对浆液渗流方向进行控制。所述注浆的目标位置距离其上流5-6m。所述注浆的目标位置为所述浆液需要到达并凝固的位置。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以下对无地下水环境中注浆进行了模拟实验,实验模型箱如图1所示。其中,实验模型箱长100cm,宽20cm,高100cm;该实验模型箱包括本体1,该本体1内填设有80cm高的砂土,该砂土内分别插入有注气井2、注浆管3及抽气井4,且该注气井2、该注浆管3及该抽气井4由该砂土部分露出,该注气井2与该本体1的一侧之间相距20cm,该注气井2与该注浆管3之间相距30cm,该抽气井4与该本体1的另一侧之间相距20cm,该抽气井4与该注浆管3之间相距30cm,另该注气井2上设有气压表6,该抽气井4上设有真空表7,而该砂土表面覆盖有膨润土密封层5,且该注气井2的注气压力为5kPa,该抽气井4的抽气压力为5kPa。
采用PVC管制作该注气井2,该注气井2由上部PVC管和下部PVC管两部分组成,上部PVC管长50cm,外径为2cm,其上口连接有一个抽气接头,下部PVC管长20cm,直径为7.5cm,下部PVC管的管身钻设直径为5mm的圆孔并在其侧壁包缠两层50目的尼龙网。上部PVC管内插入橡胶塞,且该橡胶塞塞入下部PVC管中。该抽气井4的制作方法及参数与该注气井2相同。
采用PVC管上接漏斗作为注浆管3,PVC管直径5cm,其下端20cm处钻设梅花形的开孔,外缠50目尼龙网。
该膨润土密封层5采用膨润土泥浆覆盖密封(以增大真空度),膨润土和水的质量比为1:3,人工搅拌均匀后倒在土层表面,并用刮刀刮平,该膨润土密封层的厚度为1cm。
实施例2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在模型箱中填设80cm高度的砂土,土样粒度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其次,将注气井2、注浆管3及抽气井4组装完毕后覆盖1cm厚的膨润土密封层5;
之后,在该注浆管3内倒入浆液,其中注浆材料为着色的聚丙烯酰胺浆液(着色的目的是为了观察浆液的渗流过程)。聚丙烯酰胺固体质量与水的重量配比为2wt‰,试验时将水在搅拌机上边搅拌边加入染料(染料为市售的日落红色素,按比例0.01%与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混合)和聚丙烯酰胺,搅拌速度为300r/min,搅拌3分钟至混合完毕,并用旋转粘度计测其表观粘度,经计算表观粘度约为3mPa·s。
首先在没有真空抽气的条件下进行灌浆,将1L浆液持续倒入漏斗,直至浆液扩散完毕,测量浆液扩散半径,浆液的扩散半径如图4所示。实验结束后清除实验土体,按照相同条件重新装入80cm高度的砂土、组装实验设备(注气井2、注浆管3、抽气井4、气压表6及真空表7组装完毕后覆盖膨润土密封层5),进行真空抽气实验。真空抽气实验时,抽气井4持续抽气10(其气流方向11见图2所示),注气井2内注气20(其气流方向21见图2所示),并使真空井内的真空度稳定在-60kPa,注气井气压维持在5kPa,然后将1L浆液持续倒入漏斗进行注浆30,直至浆液扩散完毕(浆液的流向31及注浆体32的扩散见图2所示),测量浆液扩散半径。浆液的扩散半径如图3所示。图4为现有技术中静压注浆的浆液分布图。由图3及图4可以看出,在图3中可以看出,土层中的气压梯度方向41为从左至右,压差驱动浆液从左向右流动,注浆管(注浆中心40)右侧的浆液比左侧的浆液扩散距离大。而图4可以看出浆液基本在注浆管(注浆中心50)两侧对称扩散分布。
以上仅为本发明所列举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运用本发明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均同理应属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驱式注浆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注浆区域按设计参数施工注浆钻孔;向施工好的注浆钻孔内插入与钻孔深度相等的注浆管,该注浆管的一端接触孔底,其另一端通过注浆压力控制阀与注浆软管相连;配制浆液;利用注气井进行注气及利用抽气井进行抽气时,对该注浆管进行注浆。本发明所提供的气驱式注浆方法,其对注入地下的浆液的流向进行主动控制,达到在无地下水环境中定向注浆目的,提高注浆的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