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边界样地标定方法及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中一种无边界样地标定方法及相关的系统。
背景技术
林业调查中,样地定标是一种常用手段,用于测定并统计一块被测样地
中的植株分布等情况。传统样地定标方法是通过人工在样地中打标并依次人
工测量样地中各个目标的距离,从而得到各个目标的位置等信息。
传统定标方法由于完全通过人工完成,因此在效率以及测量精度等方面
存在不足,通常每次测量需要大量时间与人力。
传统定标方法由于人工的限制,被测样地的区域需要预先设定好,即被
测样地通常只能选择规则形状,一般选用圆形或矩形等规则形状,而无法对不
规则形状的被测样地进行标定。
因此,传统样地定标方法存在速度慢,效率低,灵活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边界样地标定方法及系统,能更好地解决大范
围不规则被测样地中的被测目标位置的快速定位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无边界样地标定方法包括:
A)在被测样地中设置多个锚节点,并确定其位置;
B)将一个定位节点放置在被测目标处;
C)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定位节点与所述多个锚节点进行射频通信,得
到所述定位节点与所述多个锚节点间的多个距离数据;
D)中央处理模块利用所述多个距离数据和所述多个锚节点的位置数据,计算
所述定位节点的位置;
E)重复步骤B)至步骤D),得到其他多个定位节点位置,并利用得到的所述
多个定位节点位置,确定被测样地面积及被测样地中被测目标密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C)包括:
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定位节点向所述多个锚节点发送定位数据包和
接收所述多个锚节点响应所述定位数据包的响应数据包,获取所述定位数据包和
所述响应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并利用所述发送时间和所述接收时间,
计算所述定位节点与所述多个锚节点间的多个距离数据。
优选地,所述定位数据包和所述响应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的获取步
骤具体为:
定位节点向锚节点发送定位数据包,生成并保存所述定位数据包的发送时间
戳T1;
锚节点接收所述定位数据包,生成并保存所述定位数据包的接收时间戳T2,
并向所述定位节点发送响应数据包;
定位节点接收所述响应数据包,生成并保存所述响应数据包的接收时间T4;
解析所述响应数据包,提取所述响应数据包的发送时间戳T3和所述定位数
据包的接收时间戳T2;
定位节点将所述时间戳T1、T2、T3和T4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以供中央处
理模块计算定位节点与每个锚节点间的距离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C)还包括距离数据校准步骤:
中央处理模块利用预先确定的每个锚节点的距离校准参数,校准所述定位节
点到每个锚节点的距离数据,得到校准的多个距离数据。
优选地,所述每个锚节点的距离校准参数的确定步骤包括:
执行所述步骤B)前,将一个定位节点依次放置在多个已知位置处,通过控
制所述定位节点与每个锚节点进行射频通信,依次得到所述多个已知位置与所述
每个锚节点间的多个测量距离数据;
根据所述多个已知位置数据和每个锚节点的位置数据,确定所述多个已知位
置与每个锚节点的多个实际距离数据;
利用所述多个测量距离数据和所述多个实际距离数据,计算每个锚节点的包
含比例参数和偏置参数的距离校准参数,以便矫正通过射频通信测量的放置在被
测目标处的定位节点与所述锚节点间的距离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D)具体为:
中央处理模块利用所述校准的多个距离数据和所述多个锚节点的位置数据,
计算定位节点的位置数据并保存。
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所述被测样地面积的确定步骤包括:
中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定位节点位置数据,确定被测样地中的边缘定位
节点位置,并将所述多个边缘定位节点位置连接后形成的封闭区域作为被测样地
面积;
根据所述边缘定位节点位置数据,计算被测样地面积。
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所述被测目标密度的确定步骤包括:
中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定位节点位置数据,确定所述被测样地中的被测
目标数目;
根据所述被测目标数目和所述被测样地面积,得到被测样地中的被测目标密
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无边界样地标定系统包括:
在被测样地中设置的已确定位置的多个锚节点;
放置在被测目标处的定位节点;
中央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定位节点与所述多个锚节点进行射频通
信,得到所述定位节点与所述多个锚节点间的多个距离数据,并利用所述多个距
离数据和所述多个锚节点的位置数据,计算所述定位节点的位置;
其中,中央处理模块通过将定位节点放置在其它被测目标处,得到其他多个
定位节点位置,并利用得到的所述多个定位节点位置,确定被测样地面积及被测
样地中被测目标密度。
优选地,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利用预先确定的距离校准参数,校准所述定位节
点到所述多个锚节点的所述多个距离数据,并利用所述校准的多个距离数据和所
述多个锚节点的位置数据,确定定位节点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实现大范围不规则
被测样地的标定,具有标定速度快、效率高、灵活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界样地标定方法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界样地标定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被测样地面积和被测目标密度的算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界样地中锚节点和被测目标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界样地标定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
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实现对大范围内的被测目标进行快速定位,本发明使用了基于CSS
(Chirp Sequence Spread,线性调频扩展)的无线定位技术,其具有发射
功率低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满足林业复杂环境下的定位需求。本发
明通过直接测量定位节点到各个锚节点的距离,计算定位节点的位置,也就是
说,将定位节点置于被测目标处,即可测量被测目标的位置,单次定位时间小于
1s,且可以直接生成数据并存储,因此在测量速度上远优于人工定标方法。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界样地标定方法原理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将多个锚节点布置在被测样地中的适当位置,并测量多个锚节
点的准确位置。
步骤S102、将一个定位节点放置在被测目标处,以便进行位置测量。
进一步地,执行所述步骤B)前,将一个定位节点依次放置在多个已知位置
处,通过控制所述定位节点与每个锚节点进行射频通信,依次得到所述多个已知
位置与所述每个锚节点间的多个测量距离数据;
根据所述多个已知位置数据和每个锚节点的位置数据,确定所述多个已知位
置与每个锚节点的多个实际距离数据;
利用所述多个测量距离数据和所述多个实际距离数据,计算每个锚节点的包
含比例参数和偏置参数的距离校准参数,以便矫正通过射频通信测量的放置在被
测目标处的定位节点与所述锚节点间的距离数据。
步骤S103、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定位节点与所述多个锚节点进行射
频通信,得到所述定位节点与所述多个锚节点间的多个距离数据。
进一步地,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控制所述定位节点向所述多个锚节点发送定位
数据包和接收所述多个锚节点响应所述定位数据包的响应数据包,获取所述定位
数据包和所述响应数据包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并利用所述发送时间和所述接
收时间,计算所述定位节点与所述多个锚节点间的多个距离数据。具体地说,定
位节点向锚节点发送定位数据包,生成并保存所述定位数据包的发送时间戳T1;
锚节点接收所述定位数据包,生成并保存所述定位数据包的接收时间戳T2,并
向所述定位节点发送响应数据包;定位节点接收所述响应数据包,生成并保存所
述响应数据包的接收时间T4;解析所述响应数据包,提取所述响应数据包的发
送时间戳T3和所述定位数据包的接收时间戳T2;根据所述时间戳T1、T2、T3
和T4,确定定位节点与每个锚节点间的距离数据。进一步地,为提供测量准确
度,可以将定位节点依次置于一个被测目标周围的不同方位,并分别测量位置信
息。
进一步地,中央处理模块利用预先确定的每个锚节点的距离校准参数,校准
所述定位节点到每个锚节点的距离数据,得到校准的多个距离数据。
步骤S104、中央处理模块利用所述多个距离数据和所述多个锚节点的位置
数据,计算所述定位节点的位置,并记录所述定位节点的位置数据。
进一步地,中央处理模块利用所述校准的多个距离数据和所述多个锚节点的
位置数据,计算定位节点的位置数据。
步骤S105、重复步骤S102至步骤S104,得到其他多个定位节点位置,以便
利用得到的所述多个定位节点位置,确定被测样地面积及被测样地中被测目标密
度。
具体地说,中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定位节点位置数据,确定被测样地中
的边缘定位节点位置,并将所述多个边缘定位节点位置连接后形成的封闭区域作
为被测样地的面积;根据所述边缘定位节点位置数据,计算被测样地面积。中央
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定位节点位置数据,确定所述被测样地中的被测目标数
目;根据所述被测目标数目和所述被测样地面积,得到被测样地中的被测目标密
度。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界样地标定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S201、布置用于参考的多个锚节点,将所述多个锚节点固定在被测样
地中的合适位置,并测量锚节点的位置。
放置锚节点时尽量将锚节点放置在通信良好的位置,使其处于适宜的通信环
境,并且锚节点之间尽量分散,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测量锚节点的位置时,可以使用传统定标方法,即在林业样地定标中采用皮
尺等工具直接测量位置的方法。具体地说,首先在被测样地边缘确定两条垂直基
准线,形成坐标轴,然后使用皮尺等工具测量锚节点所在位置到两个基准线的距
离x和y,即为坐标中锚节点的位置数据(x,y)。
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测量的位置数据,得到锚节点间的距离,以便提供更
多的校准数据供系统校准使用。
步骤S202、启动系统并进行初始化,输入测量的多个锚节点的多个位置数
据并进行锚节点之间的校准,初始化距离校准参数(测量相关参数),使系统进
入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S203、锚节点定位校准。
在被测样地中选取多个位置,并使用传统方法进行位置测量,将一个定位节
点依次置于所述多个已知位置,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所述定位节点建立与每个锚节
点之间的无线通信,并得到所述定位节点依次所在的所述多个已知位置与每个锚
节点之间的多个测量距离数据。将所述多个已知位置数据和所述每个锚节点位置
数据输入至中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多个已知位置数据与所述每个锚节
点的实际距离数据。根据所述多个实际距离数据与所述多个测量距离数据,校准
系统中的距离校准参数,用于在后续测量中修正测量结果,提高测量精度。若校
准点较少,可以使用线性校准,校准数据包括测量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参数与
偏置参数两部分参数,若校准点较多,可以将校准数据建立一个查找表,测距时
使用最近的几个校准点的数据按照线性校准的方法进行校准。
步骤S204、测量各个被测目标位置及其他信息,并记录数据。
在进行被测目标位置测量时,将定位节点置于被测目标处,中央处理模块通
过控制定位节点获得定位节点与多个锚节点的多个距离数据,并利用所述多个距
离数据和所述多个锚节点位置数据,计算得到当前定位节点的位置数据,其计算
方法与GPS定位算法类似。为了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可以对同一被测目标进行
多次重复测量,即将定位节点依次置于被测目标的周围不同方位,并分别测量定
位节点位置数据。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可以将中央处理模块所连接的定位节点置于较适宜的
位置。也就是说定位节点的位置要与被测目标接近,同时要保证与各个锚节点进
行有效通信,最好能够与三个以上的锚节点处于可视状态。
进一步地,中央处理模块在其存储设备中存储所述定位节点位置数据,并通
过人机接口显示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此外,还可以存储被测目标的其他信息,例
如林业上测量的树木的种类,高度,胸径等数据。
步骤S205、导出测量的数据。
原始数据采集结束后,可以通过可移动存储设备或者接口将数据从中央处理
模块的存储设备导出至PC等设备,以便进行后期数据处理。
步骤S206、后期数据处理。
使用PC中的相应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最终需要的分析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央处理模块也可以对其存储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得到需要的分析结果。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被测样地面积和被测目标密度的算法流程图,如
图3所示,进行后期数据处理并得到分析结果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301、原始数据采集结束后,可以将中央处理模块存储的数据导出至
PC机,进行后期数据处理,也可以直接在中央处理模块上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S302、根据多个定位节点位置数据,找到处于最外围的边缘定位节点
位置(边缘被测目标所在位置)。
步骤S303、将处于最外围处的边缘定位节点位置依次连接,得到封闭区域,
作为被测样地的边界,并计算被测样地的面积。
步骤S304、对被测样地中的被测目标进行计数,将处于边界上的被测目标
记为0.5,以去除边界效应。
步骤S305、使用得到的被测样地面积以及被测目标数目等数据,得到被测
样地的被测目标密度。
步骤S306、根据所需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其它数据处理分析工作。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界样地中锚节点和被测目标的位置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一块被测样地上有多个被测目标(如树木)需要测量,编号
分别为1~8。
测量被测目标位置前,将若干多个锚节点布置在被测样地周围适于通信
的位置,如图A、B、C三个位置(也可布置更多锚节点),使用传统方法测
量锚节点的位置,并将定位节点放置在已知位置处,以便启动中央处理模块
和各个锚节点后,中央处理模块能够通过定位节点与各个锚节点建立通信链
接。
对于一个锚节点,通过控制定位节点与所述锚节点进行射频通信,能够
得到所述定位节点所在的已知位置与所述锚节点的一个测量距离数据,同
理,将定位节点依次放置到其它已知位置,能够得到其它已知位置与所述锚
节点间的其它多个测量距离数据。将所述锚节点位置数据和所述多个已知位
置数据输入中央处理模块中,能够计算得到所述多个已知位置到与所述锚节
点的多个实际距离数据。利用所述多个测量距离数据和所述多个实际距离数
据,可计算校准所需的所述锚节点的距离校准参数,以供后续测量距离时校
准测量结果。例如,第一次校准时,将定位节点放置在第一已知位置处,所述
定位节点(即第一已知位置处)距锚节点1的实际距离是19m,测量到的是20m,
第二次校准时,将所述定位节点放置在第二已知位置处,所述定位节点(即第二
已知位置处)距锚节点1的实际距离是28m,测量到的是30m,如果假设D(实
际)=k*D(测量)+a,其中D(实际)是通过锚节点和定位节点的已知位置数据
计算得到的实际距离,D(测量)是通过射频通信无线测距测量得到的测量距离,
k是比例参数,和a是偏置参数,则可以计算得到用于距离校准的两个参数k=0.9,
a=-1。因此,在测量被测目标的位置时,只需根据公式D(实际)=0.9*D(测量)
-1,以及通过射频通信得到测量距离数据,即可得到校准后的距离数据。
测量被测目标位置时,将定位节点放置于被测目标处,即将定位节点分别
置于图中所示1~8的位置,中央处理模块通过控制定位节点与多个锚节点
进行射频通信,计算定位节点与所述多个锚节点的距离数据,从而计算定位
节点的位置数据,并记录所述位置数据。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可以将定位节
点依次置于被测目标的周围不同方位,并分别测量位置信息。中央处理模块将得
到的定位节点位置数据连同其他的数据(如种类,高度等)存储在其存储设
备中,完成数据采集。
进行数据分析时,首先根据定位节点位置数据,确定位于被测样地最外围的
边缘定位节点位置,并将所述多个边缘定位节点位置进行连接,得到被测样地的
边界,连接后形成的封闭区域作为被测样地的面积,如图中定位节点位置(被测
目标)1、2、5、7、8连接形成的被测样地的边界,所述边界内的封闭区域为被
测样地的面积。最外围的被测目标可以使用手工确定,也可以使用程序自动确定,
边界确定的原则是,如果两个被测目标之间的连线使其余被测目标全部分布在连
线的同一侧,则这两个被测目标位于被测样地边界,例如1和5的连线,使其余
被测目标2、3、4、6、7、8分布在连线的同一侧。
在计算被测目标数目时,将处于边界上的被测目标按0.5计算,将处于边界
内的被测目标按1计算,从而得到样地中的目标数量。如图所示,记录到的被测
目标共有8个,其中1、2、5、7、8处于边界上,其每个按0.5计算,3、4、6
处于边界内,其每个按1计算,因此,所述被测样地内的被测目标数目即为5.5。
根据所述被测样地面积及其被测目标数目,可以计算得到被测目标在被测样地
中的密度。
同样地,通过采集到的其它数据,能够完成其它的数据分析任务。
上述被测目标指被测样地中待测量的物体,例如,在林业中通常指被测样地
中的植被,树木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边界样地标定系统结构图,如图5所示,包括
多个锚节点1、定位节点2和中央处理模块3。
在被测样地中设置的已确定位置的所述多个锚节点1,用于为系统提供定位
参考坐标,其每个包括:
具有通信芯片的无线模块11,用于通信与定位,内有用于使中央处理模块
识别不同锚节点的编码,其中,所述通信芯片使用2.4GHz频段射频信号进行通
信;
天线12,用于发射与接收射频信号;
电源13,用于给电子器件提供电能。
放置在被测目标处的定位节点2,用于测定被测目标的位置,包括:
具有通信芯片的无线模块21,用于与锚节点进行通信,以便计算其与锚节
点间的距离数据,其中,所述通信芯片使用2.4GHz频段射频信号进行通信;
天线22,用于发射与接收射频信号;
通信接口23,用于与中央处理模块进行通信,实现有线或无线数据传输,
即用于向上位机传输数据;
若所述定位节点2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进行无线数据传输,所述定位节点
2还包括用于为电子器件提供电能的电源。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用于通过控制所述定位节点2与所述多个锚节点1进
行射频通信,得到所述定位节点2与所述多个锚节点1间的多个距离数据,并利
用所述多个距离数据和所述多个锚节点1的位置数据,计算所述定位节点2的位
置。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包括:
连接定位节点2的主控制器31,用于控制定位节点与锚节点进行射频通信;
存储设备32,用于存储数据;
人机接口33,用于接收并显示用户输入命令;
电源34,用于给电子器件提供电能。。
由于系统使用主控制器31进行控制,测量的距离数据可以方便地进行转换
以及传输,较传统方法的人工数据记录整理更加准确有效率。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通过与定位节点2通信,控制其进行距离测量并获得数
据进行位置计算。也就是说,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通过控制所述定位节点2进行
射频通信,得到定位节点2与各个锚节点1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已知的锚节点1
的位置计算得到定位节点2的位置。具体地,所述定位节点2与所述多个锚节点
1之间使用2.4GHz ISM通用频段进行无线通信,每次传输的数据包中,除了包
含用户发送的数据用于通信之外,还包含了时间信息,用于测量数据包从发射到
接收的时间差。定位时,所述定位节点2发送一个数据包至锚节点1,锚节点1
接收到后生成另外一个数据包发送回所述定位节点2,其中记录了数据包收发的
时间信息,所述定位节点2接收到后就能够获得两次收发数据包所测量的一共四
个时间数据。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收到来自所述定位节点2的所述四个时间数据
后,利用所述四个时间数据计算收发数据包之间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得到所述定
位节点2与锚节点1的距离数据。
所述中央处理模块3利用预先确定的距离校准参数,校准所述定位节点2
到所述多个锚节点1的所述多个距离数据,并利用所述校准的多个距离数据和所
述多个锚节点1的位置数据,确定定位节点2的位置。
进一步地,中央处理模块3通过将定位节点2放置在其它被测目标处,得到
其他多个定位节点位置,并利用得到的所述多个定位节点位置,确定被测样地面
积及被测样地中被测目标密度。具体地,可以通过计算最外围被测目标所连接区
域的面积,得到被测样地面积;在被测目标计数中,将处于边界上的被测目标按
0.5计算,处于边界内的被测目标按1计算,从而得到被测目标数目,用于后续
所需的处理分析工作。
进一步地,中央处理模块3还可以将其存储设备32中的数据通过可移动存
储设备或者数据接口传至PC进行后期处理等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目标定位,节省了测量时间,提高了被测目标的位
置测量效率;
2、本发明的无边界样地标定系统实现了全过程数字化自动化,提高测量人
员的效率与准确度;
3、本发明能够对任意形状的样地进行标定,使样地标定不再局限于预先设
定的规则形状,增加了样地定标的灵活性。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
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