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设备.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624377 上传时间:2018-10-2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60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70574.7

申请日:

2011.09.06

公开号:

CN102402993A

公开日:

2012.04.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11B 7/004申请日:20110906|||公开

IPC分类号:

G11B7/004; G11B7/135(2012.01)I

主分类号:

G11B7/004

申请人:

索尼公司

发明人:

藤田五郎; 丸山务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0.09.13 JP 2010-204838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代理人:

宋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记录设备,该记录设备将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该记录设备包括:锁模激光器单元,其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外部谐振器,该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用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激光束;光学调制单元,其将从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激光束进行放大和调制;记录信号产生单元,基于来自光学记录介质的驱动器的基准信号,该记录信号产生单元产生记录信号;以及调制单元,通过使用由从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激光束的振荡脉冲产生的激光器时钟将记录信号锁存,该调制单元产生用于驱动光学调制单元的调制信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记录设备, 所述记录设备将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 所述记录设备包括 : 锁模激光器单元, 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外部谐振器, 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用于在所 述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所述信息的激光束 ; 光学调制单元, 对从所述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激光束进行放大和调制 ; 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基于基准信号来产生记录信号, 所述基准信号来自所述光学记录 介质的驱动器 ; 以及 调制单元, 通过使用激光器时钟将所述记录信号锁存来产生用于对所述光学调制单元 进行驱动的调制信号, 所述激光器时钟是由从所述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激光束的振荡脉 冲产生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记录设备, 其中, 来自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基准信号是从形成 在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的摆动部获得的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记录设备, 还包括 : 存储缓冲器, 其设置在所述调制单元中, 并且吸收由于来自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基准信 号与所述激光器时钟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数据传输速率的差异。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记录设备, 其中, 在由于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的差异使所述存 储缓冲器不存在余量或者所述存储缓冲器的容量溢出时, 一标记被发送到所述光学记录介 质的所述驱动器以控制传输或记录。

说明书


记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记录设备, 该记录设备用 MOPA( 主振荡器功率放大器 ) 作为用于记录 的光源, 该 MOPS 结合了锁模振荡激光器和光学放大器。背景技术
     高峰值功率的激光束, 尤其是超短脉冲光束, 对于实现非线性多光子吸收过程是 非常有效的。
     期望将其应用到使用吸收过程的三维光学记录、 超微机械加工或非破坏性生物成 像等中。
     例如, 已经报道了利用高输出的激光束照射具有非线性效应的透明体材料来由此 实现多层记录的方法 ( 见 ISOM2009Digest Th-1-01, 2009, Seiji Kobayashi, Kimihiro Saito, Takashi Iwamura, Hisayuki Yamatsu, Toshihiro Horigome, Mitsuaki Oyamada, Kunihiko Hayashi, Daisuke Ueda, Norihiro Tanabe, and Hirotaka Miyamoto)。
     在该方法中,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层叠型盘, 可以实现廉价的高容量记录介质。
     此外, 作为用于发射高输出的激光束的光源, 使用了锁模钛蓝宝石激光器。在上 述示例中 (ISOM2009Digest Th-1-01, 2009, Seiji Kobayashi, Kimihiro Saito, Takashi Iwamura, Hisayuki Yamatsu, Toshihiro Horigome, Mitsuaki Oyamada, Kunihiko Hayashi, Daisuke Ueda, Norihiro Tanabe, and Hirotaka Miyamoto), 发出 810nm 光的钛蓝宝石激光 器被通过 SHG( 二次谐波发生器 ) 转换为 405nm 的波长, 使得经转换的波长被用作有利于高 密度记录的光源。
     上述庞大而昂贵的固态激光器的情形局限在应用到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试验 ( 例 如, 见 Corporation Spectra-Physics, [ 在线 ], [ 搜索于 2010 年 8 月 6 日 ]Interneti_ Series_Data_Sheet.pdf)。
     因此, 为了实践目的, 许多研究者已经尝试发展基于半导体的更加紧凑并且稳定 的脉冲光源。
     与上述方法类似, 在下一代的光学记录中, 强烈地期望有利于全半导体的高密度 记录的蓝紫色激光光源。
     例如, 已经报道了增益开关激光器在以 1MHz 重复地执行由强激励驱动时实现了 55W 的峰值功率 ( 见 Appl.Phys.Lett.96, 051102_2010, _M.Kuramoto, T.Oki, T.Sugahara, S.Kono, M.Ikeda, and H.Yokoyama)。
     然而, 响应于对于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市场需求, 即使在用于数据记录的光源中, 更 高的重复频率也是必要的。
     近年来, 在有利于高密度记录的蓝光激光源中, 已经报道了 1GHz 的重复频率下 的 100W 的 光 源 ( 例 如, 见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7, 021101_2010, Rintaro Koda, Tomoyuki Oki, Takao Miyajima, Hideki Watanabe, Masaru Kuramoto, Masao Ikeda, and Hiroyuki Yokoyama)。该光源将半导体锁模激光器和半导体光学放大器包括在所谓的 MOPA( 主振荡器 功率放大器 ) 的构造中。
     在记录再现设备中, 获得记录数据, 使得记录地址被预先施加给每个记录单元, 并 且基于摆动 (wobble) 信号来把数据记录在相应的位置, 其中在摆动数据中, 地址信息被预 先嵌入光学记录介质中。 因此, 可以通过在再现时使用地址信息来获得光束, 以再现目标期 望的数据。
     在用于记录的光盘中, 例如, 在 DVD 或蓝光盘 (Blu-ray disc, 注册商标 ) 中, 利用 激光脉冲照射光学记录介质, 其中, 数据时钟是使用嵌入有地址信息的摆动信号的基波来 产生的, 通过与该数据时钟进行同步来施加记录数据的调制。
     即使在把 MPOA 光源用在记录过程中的情况下, 对于记录数据的调制和激光的振 荡脉冲, 也有必要在受到同步的同时执行记录。 发明内容 在使用锁模振荡激光器的 MOPA 被应用到记录再现设备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作为 功率放大器的光学放大器的外部驱动来执行记录数据的调制。
     然而, 在 MOPA 被应用到记录再现设备的情况下, 当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和调制信号 没有同步时, 记录脉冲的个数改变, 使得标记没有被期望地写入。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并且期望提供可以以简单并容易的构造容易获得激 光束的振荡脉冲与调制信号的同步的记录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记录设 备。
     此外, 本公开包括锁模激光器单元, 其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外部谐振器, 该半导体 激光器发射用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激光束。
     此外, 该记录设备包括光学调制单元以及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该光学调制单元对 从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激光束进行放大和调制, 并且基于来自光学记录介质的驱动器的 基准信号, 该记录信号产生单元产生记录信号。
     此外, 该记录设备包括调制单元, 通过使用由从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激光束的 振荡脉冲产生的激光器时钟将记录信号锁存, 并且产生用于驱动光学调制单元的调制信 号。
     在本公开的上述记录设备中, 在调制单元中, 通过使用由从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 的激光束的振荡脉冲产生的激光器时钟将记录信号锁存, 使得产生用于驱动光学调制单元 的调制信号。因此, 可以将用于驱动光学调制单元的调制信号与激光器时钟同步。
     此外, 通过由调制信号驱动光学调制单元, 对从光学调制单元中的锁模激光器单 元发射的激光束进行放大和调制, 使得激光束的振荡脉冲与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步。
     如上所述, 可以将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和调制信号同步, 使得即使在激光束具有非 常大的脉冲光频率的情况下, 也能容易地使得激光束的光学脉冲和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 步。
     因此, 可以精确地实现高密度和高速度记录。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公开的记录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 图 2A 和图 2B 是图 1 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 图 3 是图 1 的锁模激光器单元的概略构造图 ; 图 4 是图 1 的半导体光学放大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 图 5A 和图 5B 是示出了图 1 的半导体光学放大器的输入光和输出光的图 ; 图 6 是示出了用于获得图 1 的 LD 脉冲检测信号的构造的图 ; 图 7 是示出了由于噪音而引起的损耗异常的图 ; 图 8 是示出了在图 1 的记录设备中的振荡脉冲和数据时钟的图 ; 图 9 是示出了在每个记录单元的节点处设置缓冲器的构造的图 ; 图 10 是以比特为单位示出了在锁存数据的情况下的数据损耗的图 ; 图 11 是示出了在两个字节的单元中传输数据的情况的图 ; 图 12 是用于解释通过使用 FIFO 的存储器进行的双线处理的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 将会描述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最佳实施例 ( 下文中, 称作为实施例 )。 此外, 将会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1. 第一实施例
     2. 第二实施例
     1. 第一实施例
     在图 1 中, 示出了本公开的记录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图 1 中示出的记录设备 100 包括锁模激光器单元 11(MLLD 单元 ) 和 SOA( 半导体 光学 Amp), 即,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此外, 记录设备 100 包括 PLL 电路 13、 调制单元 14、 PLL 电路 15 和数据产生单元 16( 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此外, 记录设备 100 包括未示出的 多个电路和多个光学组件。
     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外部谐振器。这里, 在图 2A 和图 2B 中, 示出了构成图 1 的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图 2A 示出了半导体激光器的立体图, 图 2B 示出了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激光束的状态的概略图。 如图 2A 和图 2B 所示, 半导体激光器 1 包括增益部分 116 和过饱和吸收器部分 117。即, 半 导体激光器 1 是 BS(bisectional, 两段式 ) 半导体激光器。当提供过饱和吸收器部分 117 时, 入射到吸收器上的光强变得更大, 导致光吸收减小, 使得只有大强度的脉冲才透过, 从 而获得更窄的脉冲。此外, 增益电流被注入到增益部分 116.
     在 n 型 GaN 衬底 102 上, 堆叠了 n 型 GaN 层 103 和 n 型包层 104、 有源层 105、 p型 电子屏障层 106 和 p 型包层 107。
     如图 2A 所示, 在 p 型包层 107 的中央形成了脊结构。此外, 在脊侧面或没有形成 p 型包层 107 的脊的部分中, 形成 SiO2 层 108 和 Si 层 109。
     在 p 型包层 107 和 Si 层 109 上, p 型电极 113 和 114 通过欧姆接触形成。即, 主 电极 113 形成在增益单元 116 那一侧上, 并且副电极 114 形成在过饱和吸收体部分 117 上。 电极 113 和 114 例如由具有 20μm 宽度的凹槽状分离单元 115 划分, 并且被彼此电分离。 主电极 113 和副电极 114 的长度分别为 520μm 和 60μm。此外, n 型下电极 101 通过欧姆接 触形成在 n 型 GaN 衬底 102 的下表面上。
     此外, 防反射膜 118( 见图 2B) 被涂布在增益单元 116 的前表面的裂开面上, 并且 高反射膜 119( 见图 2B) 涂布在过饱和吸收体部分 117 的后表面的裂开面上。
     如图 2B 所示, 在半导体激光器 1 中, 通过副电极 114 将反向偏压 Vsa 被增加到过饱 和吸收器部分 117。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将来自主电极 113 的电流 I 诸如到增益单元 116, 沿着由箭头 Al 示出的方向发射激光束。
     此外,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100 中, 所使用的半导体激光器 1 的构造不局限于图 2A 和图 2B 中示出的半导体激光器的构造, 并且可以使用另一种构造的半导体激光器。 根据 在记录设备 100 中用于信息记录的激光束的波长, 选择半导体激光器 1 的半导体材料。
     之后, 在图 3 中, 示出了图 1 的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概略构造图。如图 3 所示, 锁 模激光器单元 11 包括具有图 2A 和图 2B 中示出的构造的半导体激光器 1 以及从半导体激光 器 1 发射的激光束从其穿过的各个光学组件 ( 诸如透镜 2、 带通滤波器 3 和反射镜 4)。带 通滤波器 3 允许特定波长范围的光通过, 并且不允许在该波长范围之外的光通过。之后, 外 部谐振器 ( 空间谐振器 ) 被设置在半导体激光器 1 的后端面的反射镜与反射镜 4 之间, 使 得通过外部谐振器的路径长度 L 确定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射的激光束的频率。因此, 可 以将其强制锁定到特定频率, 并且将激光束的模锁定。通过以下公式 1, 可以基于半导体激 光器的外部谐振器的路径长度 L0、 半导体激光器 1 内的反射率、 半导体激光器 1 外的路径长 度 L1 以及半导体激光器 1 内的反射率 n1 来确定外部谐振器的路径长度 L。 L = n0·L0+n1·L1 (1)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SOA) 是用于对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射的激光束进行放 大和调制的光学调制单元。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是小型的并且低成本的光学放大器, 并且 可以被用作打开和关闭光的光学闸门或光学开关。在本实施例中, 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 射的激光由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打开 / 关闭切换来进行调制。
     在图 4 中, 示出了图 1 的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在通 常的半导体激光器中, 通过将光限制于在两个端面处都具有反射镜的谐振器内, 激光通过 由于带间跃迁 (interband transition) 所引起的光学增益而振荡。通过这样, 在半导体光 学放大器 12 中, 如图 4 所示, 防反射膜 34 代替反射镜设置在两端面中, 使得半导体光学放 大器 12 通过抑制激光束的振荡来对于一次通过作为放大器。此外, 与半导体激光器类似,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别构造为使得堆叠了包括有源层 33 的半导体层。之后, 半导体光学 放大器 12 包括形成在其上表面上的上电极 31 和形成在其下表面上的下电极 32。上电极 31 连接到电流源 35, 并且下电极 32 连接到接地电势。
     当在驱动电流被从电流源 35 注入到上电极 31 的状态下使得激光束从形成防反射 膜 34 的入射端面入射时, 激光束在被引导通过有源层 33 的同时通过受激辐射而放大。此 外, 通过控制注入到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驱动电流的量, 可以控制激光束放大的量。然 而, 没有必要放大入射到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上的激光束, 并且在获得了足够的激光束功 率的情况下,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增益可以是 1。因为在具有以上构造的半导体光学放 大器 12 中载流子寿命短, 所以相对于电流或光强度变化表现出了高速响应。因此, 如图 5A 所示, 关于来自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入射光的连续脉冲光, 获得具有例如图 5B 中示出的波
     形的脉冲光, 作为来自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输出光。即, 可以通过驱动电流的信号来控 制打开 / 关闭切换, 并且将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用作甚至与来自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振 荡脉冲的频率相对应的高速光学开关。
     在记录设备 100 具有从半导体激光器 1 发射例如具有 407nm 波长的激光束的构造 的情况下,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包括有源层 33、 引导层和包层等, 它们由与发射具有相同 波长的光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相同的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100 中, 来自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振荡脉冲 ( 激光器时 钟; LDCLK) 被通过 PLL 电路 13 提供给调制单元 14。之后, 如图 6 所示, 来自振荡脉冲的激 光器脉冲检测信号 (LD 脉冲检测信号 ) 被获得为使得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射的光的一 部分被分束器 6 分离, 并且使用光探测器 8 对分离光进行光电转换。此外, 如图 6 所示, 准 直透镜 5 被设置在分束器 6 的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那一侧, 并且透镜 7 被设置在分束器 6 的 光探测器 8 那一侧。
     在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与调制单元 14 之间的 PLL 电路 13 被设置为当在锁模激光器 单元 11 的信号中发生由于图 7 中示出的噪音而产生的损耗异常时, 对激光器时钟 (LDCLK) 进行清洁。作为引起损耗异常的噪声的示例, 可以给出激光器的放大噪声或检测噪声。在 图 7 中, 在发生损耗异常的情况下, 信号低于脉冲比较电平。 此外, 在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中发生缺陷的情况下, 在通过 PLL 电路 13 检测缺陷之 后将图 1 中示出的解锁 (UNLOCK) 信号提供给调制单元 14, 并且记录设备 100 的操作被转 换, 使得除了激光器时钟之外的时钟被用作基准。因此, 可以初步避免记录的异常操作。作 为用作基准的时钟的示例, 可以给出驱动时钟 (DRIVECLK)。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100 中, 使用形成在光学记录介质 21 中的摆动部 22 产生 驱动时钟 (DRIVECLK), 来作为基准。
     之后, 将驱动时钟 (DRIVECLK) 通过 PLL 电路 15 提供给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 数 据产生单元 )。 此外,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100 中, 仍将驱动时钟 (DRIVECLk) 提供给调制 单元 14, 以避免记录的上述异常操作。 此外, 将 UNLOCK 信号提供给调制单元 14 的构造和将 驱动时钟 (DRIVECLK) 提供给调制单元 14 的构造不是本公开的记录设备所必需的构造。在 记录设备的操作中不发生问题的情况下, 可以省略这些构造。
     在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 数据产生单元 ) 中, 通过将记录数据放置在驱动时钟 (DRIVECLK) 来产生数据脉冲。所产生的数据脉冲被从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 数据产生单 元 ) 提供给调制单元 14。
     在调制单元 14 中, 数据脉冲由激光器时钟 (LDCLK) 锁闭一次, 并且基于锁存 (latch) 的数据脉冲, 将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驱动电流产生为经调制的信号。 之后, 驱动 电流被从调制单元 14 提供给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由此对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进行调制 驱动。因此, 如图 5A 和图 5B 所示, 来自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激光由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调制, 使得经调制的光被写入光学记录介质 21。
     如上所述, 数据脉冲由激光器时钟 (LDCLK) 锁存, 使得产生从数据脉冲提供给半 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驱动电流 ( 调制信号 )。因此, 可以将从半导体激光器 1 发射的激光 束的脉冲与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步。
     这里, 在图 1 的记录设备中, 图 8 中示出了振荡脉冲和数据时钟。如图 8 中的下侧
     所示, 使用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射的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将数据时钟锁存, 从而获得如图 8 中的上侧所示的、 与振荡脉冲同步的数据时钟。
     此外, 在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 中, 对于由驱动时钟 (DRIVECLK) 检测的摆动部 22 的地址的每个记录单元, 数据脉冲被传输给调制单元 14, 使得可以对每个记录单元将摆动 部 22 的相位与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同步。然而, 因为摆动部 22 的地址和激光束的振荡脉冲 没有完全地同步, 所以记录单元的记录结束位置与记录单元的记录开始位置不彼此匹配。 因此, 如图 9 所示, 如在现有技术的光盘的记录设备中执行的, 不被用来记录数据的一部分 ( 所谓的缓冲器 ) 被设置在每个单元的节点处。例如, 没有数据的前部 (preamble) 和后部 (postamble) 设置在记录数据的头部和末端处, 使得认为消除由在节点处重叠而产生的担 心。在图 9 中, 前部和后部分别具有长度 L, 并且具有长度 2L 的缓冲器被设置在节点处, 使 得缓冲器对应于地址位置检测误差和记录单元的内部时钟误差的累积相对应。
     通过上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100, 在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 数据产生单元 ) 中, 记录数据被放置在将形成在光学记录介质 21 中的摆动部 22 用作基准的驱动时钟 (DRIVECLK) 上, 使得产生数据脉冲。之后, 在调制单元 14 中, 数据脉冲由激光器时钟 (LDCLK) 锁存一次, 之后基于锁存的数据脉冲产生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驱动电流, 来作 为调制信号。因此, 可以将用于驱动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调制信号与激光器时钟 LDCLK 同步。此外,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由调制信号驱动, 并且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射的激光 被放大并且在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中调制, 使得可以将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和激光束的调 制信号同步。 因此, 因为可以将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和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步, 所以即使在激光 束具有非常高的脉冲光频率的情况下, 仍然可以容易将激光很俗的光学脉冲与激光束的调 制信号同步。因此, 在记录设备中, 可以精确地实现高密度和高速记录。
     2. 第二实施例
     之后, 将会描述本公开的记录设备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 未示出的存储缓冲器设置在图 1 中示出的调制单元 14 中。这防止 了在调制单元 14 中锁存数据时由于驱动时钟 (DRIVECLK) 与激光器时钟 (LDCLK) 之间的差 异而引起的误差。如图 10 所示, 当以比特为单位锁存数据时, 发生丢失比特的情况。在图 10 中, 如箭头所示, 通过激光器时钟 (LDCLK) 的脉冲的上升来锁存记录比特数据, 然而, 由 于驱动时钟 (DRIVECLK) 与激光器时钟 (LDCLK) 之间的差异而丢失比特 0。对此, 如图 11 所 示, 当数据被从记录数据产生单元以两字节为单位传输到调制单元 14 时, 可以减小损耗。 因此, 为了消除时钟差异, 需要传输具有特定长度的字 (word) 单元的数据并且进一步通过 调制单元 14 的存储缓冲器来聚集数据的功能。因此, 如图 12 所示, 通过使用 FIFO( 先入先 出 ) 的存储器, 执行用于顺序地传输不同时钟的数据的管线处理。因此, 由于作为写入时钟 的驱动时钟 (DRIVECLK) 与作为读取时钟的激光器时钟 (LDCLK) 之间的差异, 数据传输速率 的差异被吸收。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方式执行其他配置。
     在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设备中, 更优选地, 在由于传输速率的差异而使存储缓冲器 不存在余量 ( 空闲空间 ) 或者存储缓冲器的容量溢出时, 控制标记 (flag) 被传输到光学记 录介质 21 的驱动器, 从而对传输或记录进行控制。作为控制标记的示例, 可以给出图 12 中 示出的 UnderFlowFlag( 下溢标记 ) 或 OverFlowFlag( 溢出标记 )。在图 1 的记录设备 100
     中, 这些控制标记例如从调制单元 14 传递到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因此, 即使在传输速率 的差异较大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控制传输或记录来消除记录数据的遗漏。
     在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设备中, 更优选地, 使用了通过激光器时钟 (LDCLK) 检测读 取数据的误差并且执行写入的取消或校正的构造。因此, 可以防止具有误差的数据被写入 光学记录介质 21 中。
     通过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可以以与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设备中相同的方式将激 光束的脉冲与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步。因此, 在具有相当高的脉冲光学频率的情况数的情 况下, 可以容易地使得激光束的光学脉冲与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步。因此, 在记录设备中, 可以精确地实现高密度和高速记录。
     此外, 通过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存储缓冲器设置在调制单元 14 中, 使得可以吸 收由于驱动时钟 (DRIVECLK) 与激光器时钟 (LDCLK) 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数据传输速率的 差异。因此, 由于驱动时钟 (DRIVECLK) 与激光器时钟 (LDCLK) 之间的差异而引起数据传输 速率的差异, 可以防止记录数据的遗漏, 并且精确地执行记录。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记录设备中, 使用了所使用的光学记录介质 21 是盘装的并 且通过将光学记录介质 21 旋转而执行信息记录的构造, 然而, 本公开可以被应用到具有其 他构造的记录设备。例如, 可以使用通过对于卡状光学记录介质扫描激光束来在光学记录 介质上记录信息的构造。
     此外,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记录设备中, 将形成在光学记录介质 21 中的摆动部 22 来产生的驱动时钟 (DRIVECLK) 用作基准。在本公开中, 来自光学记录介质的驱动器的基准 信号不局限于使用摆动部 22 作为基准的信号, 并且可以将具有其他构造的信号用作来自 驱动器的基准信号。 例如, 代替摆动部 22, 可以将用于另一种地址的基准的构造设置在光学 记录介质中, 并且可以使用该构造作为基准来产生来自驱动器的基准信号。
     本公开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并且可以在不超出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获得各种 构造。
     本公开含有的主题涉及 2010 年 9 月 13 日递交给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 请 JP 2010-204838 中公开的主题, 并且通过引用将其全部结合在这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 结合、 子 结合和替换, 而不超出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

记录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记录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记录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录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录设备.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029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4.04 CN 102402993 A *CN102402993A* (21)申请号 201110270574.7 (22)申请日 2011.09.06 2010-204838 2010.09.13 JP G11B 7/004(2006.01) G11B 7/135(2012.01) (71)申请人 索尼公司 地址 日本东京都 (72)发明人 藤田五郎 丸山务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代理人 宋鹤 (54) 发明名称 记录设备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记录设备,。

2、 该记录设备将信息记 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 该记录设备包括 : 锁模激 光器单元, 其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外部谐振器, 该 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用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信 息的激光束 ; 光学调制单元, 其将从锁模激光器 单元发射的激光束进行放大和调制 ; 记录信号产 生单元, 基于来自光学记录介质的驱动器的基准 信号, 该记录信号产生单元产生记录信号 ; 以及 调制单元, 通过使用由从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 激光束的振荡脉冲产生的激光器时钟将记录信号 锁存, 该调制单元产生用于驱动光学调制单元的 调制信号。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

3、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9 页 CN 102402996 A1/1 页 2 1. 一种记录设备, 所述记录设备将信息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上, 所述记录设备包括 : 锁模激光器单元, 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外部谐振器, 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发射用于在所 述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所述信息的激光束 ; 光学调制单元, 对从所述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激光束进行放大和调制 ; 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基于基准信号来产生记录信号, 所述基准信号来自所述光学记录 介质的驱动器 ; 以及 调制单元, 通过使用激光器时钟将所述记录信号锁存来产生用于对所述光学调制单元 进行驱动的调制信号, 所述激光器时。

4、钟是由从所述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激光束的振荡脉 冲产生的。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记录设备, 其中, 来自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基准信号是从形成 在所述光学记录介质上的摆动部获得的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记录设备, 还包括 : 存储缓冲器, 其设置在所述调制单元中, 并且吸收由于来自所述驱动器的所述基准信 号与所述激光器时钟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数据传输速率的差异。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记录设备, 其中, 在由于所述数据传输速率的差异使所述存 储缓冲器不存在余量或者所述存储缓冲器的容量溢出时, 一标记被发送到所述光学记录介 质的所述驱动器以控制传输或记录。 权 利 要 求。

5、 书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1/7 页 3 记录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记录设备, 该记录设备用 MOPA( 主振荡器功率放大器 ) 作为用于记录 的光源, 该 MOPS 结合了锁模振荡激光器和光学放大器。 背景技术 0002 高峰值功率的激光束, 尤其是超短脉冲光束, 对于实现非线性多光子吸收过程是 非常有效的。 0003 期望将其应用到使用吸收过程的三维光学记录、 超微机械加工或非破坏性生物成 像等中。 0004 例如, 已经报道了利用高输出的激光束照射具有非线性效应的透明体材料来由此 实现多层记录的方法 ( 见 ISOM2009Digest。

6、 Th-1-01, 2009, Seiji Kobayashi, Kimihiro Saito, Takashi Iwamura, Hisayuki Yamatsu, Toshihiro Horigome, Mitsuaki Oyamada, Kunihiko Hayashi, Daisuke Ueda, Norihiro Tanabe, and Hirotaka Miyamoto)。 0005 在该方法中,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层叠型盘, 可以实现廉价的高容量记录介质。 0006 此外, 作为用于发射高输出的激光束的光源, 使用了锁模钛蓝宝石激光器。在上 述示例中 (ISOM2009Diges。

7、t Th-1-01, 2009, Seiji Kobayashi, Kimihiro Saito, Takashi Iwamura, Hisayuki Yamatsu, Toshihiro Horigome, Mitsuaki Oyamada, Kunihiko Hayashi, Daisuke Ueda, Norihiro Tanabe, and Hirotaka Miyamoto), 发出810nm光的钛蓝宝石激光 器被通过 SHG( 二次谐波发生器 ) 转换为 405nm 的波长, 使得经转换的波长被用作有利于高 密度记录的光源。 0007 上述庞大而昂贵的固态激光器的情形局限在应用到在。

8、实验室中进行的试验 ( 例 如, 见 Corporation Spectra-Physics, 在线 , 搜索于 2010 年 8 月 6 日 Interneti_ Series_Data_Sheet.pdf)。 0008 因此, 为了实践目的, 许多研究者已经尝试发展基于半导体的更加紧凑并且稳定 的脉冲光源。 0009 与上述方法类似, 在下一代的光学记录中, 强烈地期望有利于全半导体的高密度 记录的蓝紫色激光光源。 0010 例如, 已经报道了增益开关激光器在以 1MHz 重复地执行由强激励驱动时实现了 55W 的峰值功率 ( 见 Appl.Phys.Lett.96, 051102_201。

9、0, _M.Kuramoto, T.Oki, T.Sugahara, S.Kono, M.Ikeda, and H.Yokoyama)。 0011 然而, 响应于对于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市场需求, 即使在用于数据记录的光源中, 更 高的重复频率也是必要的。 0012 近年来, 在有利于高密度记录的蓝光激光源中, 已经报道了 1GHz 的重复频率下 的 100W 的光源 ( 例如, 见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7, 021101_2010, Rintaro Koda, Tomoyuki Oki, Takao Miyajima, Hideki Watanabe, Masaru。

10、 Kuramoto, Masao Ikeda, and Hiroyuki Yokoyama)。 说 明 书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2/7 页 4 0013 该光源将半导体锁模激光器和半导体光学放大器包括在所谓的 MOPA( 主振荡器 功率放大器 ) 的构造中。 0014 在记录再现设备中, 获得记录数据, 使得记录地址被预先施加给每个记录单元, 并 且基于摆动 (wobble) 信号来把数据记录在相应的位置, 其中在摆动数据中, 地址信息被预 先嵌入光学记录介质中。 因此, 可以通过在再现时使用地址信息来获得光束, 以再现目标期 望的数据。 0015 在用于。

11、记录的光盘中, 例如, 在 DVD 或蓝光盘 (Blu-ray disc, 注册商标 ) 中, 利用 激光脉冲照射光学记录介质, 其中, 数据时钟是使用嵌入有地址信息的摆动信号的基波来 产生的, 通过与该数据时钟进行同步来施加记录数据的调制。 0016 即使在把 MPOA 光源用在记录过程中的情况下, 对于记录数据的调制和激光的振 荡脉冲, 也有必要在受到同步的同时执行记录。 发明内容 0017 在使用锁模振荡激光器的 MOPA 被应用到记录再现设备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作为 功率放大器的光学放大器的外部驱动来执行记录数据的调制。 0018 然而, 在 MOPA 被应用到记录再现设备的情况下, 。

12、当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和调制信号 没有同步时, 记录脉冲的个数改变, 使得标记没有被期望地写入。 0019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并且期望提供可以以简单并容易的构造容易获得激 光束的振荡脉冲与调制信号的同步的记录设备。 0020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 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记录设 备。 0021 此外, 本公开包括锁模激光器单元, 其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外部谐振器, 该半导体 激光器发射用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激光束。 0022 此外, 该记录设备包括光学调制单元以及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该光学调制单元对 从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激光束进行放大和调制, 并且基于来自光学。

13、记录介质的驱动器的 基准信号, 该记录信号产生单元产生记录信号。 0023 此外, 该记录设备包括调制单元, 通过使用由从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的激光束的 振荡脉冲产生的激光器时钟将记录信号锁存, 并且产生用于驱动光学调制单元的调制信 号。 0024 在本公开的上述记录设备中, 在调制单元中, 通过使用由从锁模激光器单元发射 的激光束的振荡脉冲产生的激光器时钟将记录信号锁存, 使得产生用于驱动光学调制单元 的调制信号。因此, 可以将用于驱动光学调制单元的调制信号与激光器时钟同步。 0025 此外, 通过由调制信号驱动光学调制单元, 对从光学调制单元中的锁模激光器单 元发射的激光束进行放大和调制, 。

14、使得激光束的振荡脉冲与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步。 0026 如上所述, 可以将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和调制信号同步, 使得即使在激光束具有非 常大的脉冲光频率的情况下, 也能容易地使得激光束的光学脉冲和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 步。 0027 因此, 可以精确地实现高密度和高速度记录。 说 明 书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3/7 页 5 附图说明 0028 图 1 是本公开的记录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 0029 图 2A 和图 2B 是图 1 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 0030 图 3 是图 1 的锁模激光器单元的概略构造图 ; 0031 图 4 。

15、是图 1 的半导体光学放大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 0032 图 5A 和图 5B 是示出了图 1 的半导体光学放大器的输入光和输出光的图 ; 0033 图 6 是示出了用于获得图 1 的 LD 脉冲检测信号的构造的图 ; 0034 图 7 是示出了由于噪音而引起的损耗异常的图 ; 0035 图 8 是示出了在图 1 的记录设备中的振荡脉冲和数据时钟的图 ; 0036 图 9 是示出了在每个记录单元的节点处设置缓冲器的构造的图 ; 0037 图 10 是以比特为单位示出了在锁存数据的情况下的数据损耗的图 ; 0038 图 11 是示出了在两个字节的单元中传输数据的情况的图 ; 0039 。

16、图 12 是用于解释通过使用 FIFO 的存储器进行的双线处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文中, 将会描述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最佳实施例(下文中, 称作为实施例)。 此外, 将会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描述。 0041 1. 第一实施例 0042 2. 第二实施例 0043 1. 第一实施例 0044 在图 1 中, 示出了本公开的记录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 0045 图 1 中示出的记录设备 100 包括锁模激光器单元 11(MLLD 单元 ) 和 SOA( 半导体 光学 Amp), 即,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此外, 记录设备 100 包括 PLL 电路 13、 调制单元 14、 PL。

17、L 电路 15 和数据产生单元 16( 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此外, 记录设备 100 包括未示出的 多个电路和多个光学组件。 0046 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外部谐振器。这里, 在图 2A 和图 2B 中, 示出了构成图 1 的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半导体激光器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图 2A 示出了半导体激光器的立体图, 图 2B 示出了从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激光束的状态的概略图。 如图 2A 和图 2B 所示, 半导体激光器 1 包括增益部分 116 和过饱和吸收器部分 117。即, 半 导体激光器 1 是 BS(bisectional, 两段式 ) 半导体激光器。当提。

18、供过饱和吸收器部分 117 时, 入射到吸收器上的光强变得更大, 导致光吸收减小, 使得只有大强度的脉冲才透过, 从 而获得更窄的脉冲。此外, 增益电流被注入到增益部分 116. 0047 在 n 型 GaN 衬底 102 上, 堆叠了 n 型 GaN 层 103 和 n 型包层 104、 有源层 105、 p 型 电子屏障层 106 和 p 型包层 107。 0048 如图 2A 所示, 在 p 型包层 107 的中央形成了脊结构。此外, 在脊侧面或没有形成 p 型包层 107 的脊的部分中, 形成 SiO2层 108 和 Si 层 109。 0049 在 p 型包层 107 和 Si 层 。

19、109 上, p 型电极 113 和 114 通过欧姆接触形成。即, 主 电极 113 形成在增益单元 116 那一侧上, 并且副电极 114 形成在过饱和吸收体部分 117 上。 电极113和114例如由具有20m宽度的凹槽状分离单元115划分, 并且被彼此电分离。 主 说 明 书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4/7 页 6 电极 113 和副电极 114 的长度分别为 520m 和 60m。此外, n 型下电极 101 通过欧姆接 触形成在 n 型 GaN 衬底 102 的下表面上。 0050 此外, 防反射膜 118( 见图 2B) 被涂布在增益单元 116。

20、 的前表面的裂开面上, 并且 高反射膜 119( 见图 2B) 涂布在过饱和吸收体部分 117 的后表面的裂开面上。 0051 如图2B所示, 在半导体激光器1中, 通过副电极114将反向偏压Vsa被增加到过饱 和吸收器部分 117。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将来自主电极 113 的电流 I 诸如到增益单元 116, 沿着由箭头 Al 示出的方向发射激光束。 0052 此外,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100中, 所使用的半导体激光器1的构造不局限于图 2A和图2B中示出的半导体激光器的构造, 并且可以使用另一种构造的半导体激光器。 根据 在记录设备 100 中用于信息记录的激光束的波长, 选择半导体激光。

21、器 1 的半导体材料。 0053 之后, 在图 3 中, 示出了图 1 的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概略构造图。如图 3 所示, 锁 模激光器单元11包括具有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构造的半导体激光器1以及从半导体激光 器 1 发射的激光束从其穿过的各个光学组件 ( 诸如透镜 2、 带通滤波器 3 和反射镜 4)。带 通滤波器 3 允许特定波长范围的光通过, 并且不允许在该波长范围之外的光通过。之后, 外 部谐振器 ( 空间谐振器 ) 被设置在半导体激光器 1 的后端面的反射镜与反射镜 4 之间, 使 得通过外部谐振器的路径长度 L 确定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射的激光束的频率。因此, 可 以将。

22、其强制锁定到特定频率, 并且将激光束的模锁定。通过以下公式 1, 可以基于半导体激 光器的外部谐振器的路径长度L0、 半导体激光器1内的反射率、 半导体激光器1外的路径长 度 L1 以及半导体激光器 1 内的反射率 n1 来确定外部谐振器的路径长度 L。 0054 L n0L0+n1L1 (1) 0055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SOA) 是用于对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射的激光束进行放 大和调制的光学调制单元。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是小型的并且低成本的光学放大器, 并且 可以被用作打开和关闭光的光学闸门或光学开关。在本实施例中, 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 射的激光由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

23、2 的打开 / 关闭切换来进行调制。 0056 在图 4 中, 示出了图 1 的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第一实施例的概略构造图。在通 常的半导体激光器中, 通过将光限制于在两个端面处都具有反射镜的谐振器内, 激光通过 由于带间跃迁 (interband transition) 所引起的光学增益而振荡。通过这样, 在半导体光 学放大器 12 中, 如图 4 所示, 防反射膜 34 代替反射镜设置在两端面中, 使得半导体光学放 大器 12 通过抑制激光束的振荡来对于一次通过作为放大器。此外, 与半导体激光器类似,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别构造为使得堆叠了包括有源层 33 的半导体层。之后, 半。

24、导体光学 放大器 12 包括形成在其上表面上的上电极 31 和形成在其下表面上的下电极 32。上电极 31 连接到电流源 35, 并且下电极 32 连接到接地电势。 0057 当在驱动电流被从电流源35注入到上电极31的状态下使得激光束从形成防反射 膜 34 的入射端面入射时, 激光束在被引导通过有源层 33 的同时通过受激辐射而放大。此 外, 通过控制注入到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驱动电流的量, 可以控制激光束放大的量。然 而, 没有必要放大入射到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上的激光束, 并且在获得了足够的激光束功 率的情况下,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增益可以是 1。因为在具有以上构造的半。

25、导体光学放 大器 12 中载流子寿命短, 所以相对于电流或光强度变化表现出了高速响应。因此, 如图 5A 所示, 关于来自锁模激光器单元11的入射光的连续脉冲光, 获得具有例如图5B中示出的波 说 明 书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5/7 页 7 形的脉冲光, 作为来自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输出光。即, 可以通过驱动电流的信号来控 制打开 / 关闭切换, 并且将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用作甚至与来自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振 荡脉冲的频率相对应的高速光学开关。 0058 在记录设备 100 具有从半导体激光器 1 发射例如具有 407nm 波长的激光束的构造。

26、 的情况下,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包括有源层 33、 引导层和包层等, 它们由与发射具有相同 波长的光的蓝紫色半导体激光器相同的材料制成。 0059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100 中, 来自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振荡脉冲 ( 激光器时 钟 ; LDCLK) 被通过 PLL 电路 13 提供给调制单元 14。之后, 如图 6 所示, 来自振荡脉冲的激 光器脉冲检测信号 (LD 脉冲检测信号 ) 被获得为使得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射的光的一 部分被分束器 6 分离, 并且使用光探测器 8 对分离光进行光电转换。此外, 如图 6 所示, 准 直透镜 5 被设置在分束器 6 的锁模激光器单元。

27、 11 那一侧, 并且透镜 7 被设置在分束器 6 的 光探测器 8 那一侧。 0060 在锁模激光器单元11与调制单元14之间的PLL电路13被设置为当在锁模激光器 单元 11 的信号中发生由于图 7 中示出的噪音而产生的损耗异常时, 对激光器时钟 (LDCLK) 进行清洁。作为引起损耗异常的噪声的示例, 可以给出激光器的放大噪声或检测噪声。在 图 7 中, 在发生损耗异常的情况下, 信号低于脉冲比较电平。 0061 此外, 在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中发生缺陷的情况下, 在通过 PLL 电路 13 检测缺陷之 后将图 1 中示出的解锁 (UNLOCK) 信号提供给调制单元 14, 并且记录设。

28、备 100 的操作被转 换, 使得除了激光器时钟之外的时钟被用作基准。因此, 可以初步避免记录的异常操作。作 为用作基准的时钟的示例, 可以给出驱动时钟 (DRIVECLK)。 0062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100 中, 使用形成在光学记录介质 21 中的摆动部 22 产生 驱动时钟 (DRIVECLK), 来作为基准。 0063 之后, 将驱动时钟 (DRIVECLK) 通过 PLL 电路 15 提供给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 数 据产生单元)。 此外,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100中, 仍将驱动时钟(DRIVECLk)提供给调制 单元14, 以避免记录的上述异常操作。 此外, 将UNLOC。

29、K信号提供给调制单元14的构造和将 驱动时钟 (DRIVECLK) 提供给调制单元 14 的构造不是本公开的记录设备所必需的构造。在 记录设备的操作中不发生问题的情况下, 可以省略这些构造。 0064 在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 数据产生单元 ) 中, 通过将记录数据放置在驱动时钟 (DRIVECLK) 来产生数据脉冲。所产生的数据脉冲被从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 数据产生单 元 ) 提供给调制单元 14。 0065 在调制单元 14 中, 数据脉冲由激光器时钟 (LDCLK) 锁闭一次, 并且基于锁存 (latch)的数据脉冲, 将半导体光学放大器12的驱动电流产生为经调制的信号。 之后, 。

30、驱动 电流被从调制单元 14 提供给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由此对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进行调制 驱动。因此, 如图 5A 和图 5B 所示, 来自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的激光由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调制, 使得经调制的光被写入光学记录介质 21。 0066 如上所述, 数据脉冲由激光器时钟 (LDCLK) 锁存, 使得产生从数据脉冲提供给半 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驱动电流 ( 调制信号 )。因此, 可以将从半导体激光器 1 发射的激光 束的脉冲与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步。 0067 这里, 在图 1 的记录设备中, 图 8 中示出了振荡脉冲和数据时钟。如图 8 中的下侧 说 明 书 CN。

31、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6/7 页 8 所示, 使用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射的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将数据时钟锁存, 从而获得如图 8 中的上侧所示的、 与振荡脉冲同步的数据时钟。 0068 此外, 在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 中, 对于由驱动时钟 (DRIVECLK) 检测的摆动部 22 的地址的每个记录单元, 数据脉冲被传输给调制单元 14, 使得可以对每个记录单元将摆动 部 22 的相位与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同步。然而, 因为摆动部 22 的地址和激光束的振荡脉冲 没有完全地同步, 所以记录单元的记录结束位置与记录单元的记录开始位置不彼此匹配。 因此, 如图 9 所。

32、示, 如在现有技术的光盘的记录设备中执行的, 不被用来记录数据的一部分 ( 所谓的缓冲器 ) 被设置在每个单元的节点处。例如, 没有数据的前部 (preamble) 和后部 (postamble) 设置在记录数据的头部和末端处, 使得认为消除由在节点处重叠而产生的担 心。在图 9 中, 前部和后部分别具有长度 L, 并且具有长度 2L 的缓冲器被设置在节点处, 使 得缓冲器对应于地址位置检测误差和记录单元的内部时钟误差的累积相对应。 0069 通过上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100, 在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 数据产生单元 ) 中, 记录数据被放置在将形成在光学记录介质 21 中的摆动部 22 。

33、用作基准的驱动时钟 (DRIVECLK) 上, 使得产生数据脉冲。之后, 在调制单元 14 中, 数据脉冲由激光器时钟 (LDCLK) 锁存一次, 之后基于锁存的数据脉冲产生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驱动电流, 来作 为调制信号。因此, 可以将用于驱动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的调制信号与激光器时钟 LDCLK 同步。此外, 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由调制信号驱动, 并且从锁模激光器单元 11 发射的激光 被放大并且在半导体光学放大器 12 中调制, 使得可以将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和激光束的调 制信号同步。 0070 因此, 因为可以将激光束的振荡脉冲和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步, 所以即使在激光 束具有。

34、非常高的脉冲光频率的情况下, 仍然可以容易将激光很俗的光学脉冲与激光束的调 制信号同步。因此, 在记录设备中, 可以精确地实现高密度和高速记录。 0071 2. 第二实施例 0072 之后, 将会描述本公开的记录设备的第二实施例。 0073 在本实施例中, 未示出的存储缓冲器设置在图 1 中示出的调制单元 14 中。这防止 了在调制单元 14 中锁存数据时由于驱动时钟 (DRIVECLK) 与激光器时钟 (LDCLK) 之间的差 异而引起的误差。如图 10 所示, 当以比特为单位锁存数据时, 发生丢失比特的情况。在图 10 中, 如箭头所示, 通过激光器时钟 (LDCLK) 的脉冲的上升来锁存。

35、记录比特数据, 然而, 由 于驱动时钟 (DRIVECLK) 与激光器时钟 (LDCLK) 之间的差异而丢失比特 0。对此, 如图 11 所 示, 当数据被从记录数据产生单元以两字节为单位传输到调制单元 14 时, 可以减小损耗。 因此, 为了消除时钟差异, 需要传输具有特定长度的字 (word) 单元的数据并且进一步通过 调制单元 14 的存储缓冲器来聚集数据的功能。因此, 如图 12 所示, 通过使用 FIFO( 先入先 出 ) 的存储器, 执行用于顺序地传输不同时钟的数据的管线处理。因此, 由于作为写入时钟 的驱动时钟(DRIVECLK)与作为读取时钟的激光器时钟(LDCLK)之间的差异。

36、, 数据传输速率 的差异被吸收。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类似的方式执行其他配置。 0074 在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设备中, 更优选地, 在由于传输速率的差异而使存储缓冲器 不存在余量 ( 空闲空间 ) 或者存储缓冲器的容量溢出时, 控制标记 (flag) 被传输到光学记 录介质 21 的驱动器, 从而对传输或记录进行控制。作为控制标记的示例, 可以给出图 12 中 示出的 UnderFlowFlag( 下溢标记 ) 或 OverFlowFlag( 溢出标记 )。在图 1 的记录设备 100 说 明 书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7/7 页 9 中, 这些控制标记例如从调。

37、制单元 14 传递到记录信号产生单元 16。因此, 即使在传输速率 的差异较大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控制传输或记录来消除记录数据的遗漏。 0075 在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设备中, 更优选地, 使用了通过激光器时钟 (LDCLK) 检测读 取数据的误差并且执行写入的取消或校正的构造。因此, 可以防止具有误差的数据被写入 光学记录介质 21 中。 0076 通过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可以以与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设备中相同的方式将激 光束的脉冲与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步。因此, 在具有相当高的脉冲光学频率的情况数的情 况下, 可以容易地使得激光束的光学脉冲与激光束的调制信号同步。因此, 在记录设备中, 可以精。

38、确地实现高密度和高速记录。 0077 此外, 通过本实施例的记录设备, 存储缓冲器设置在调制单元 14 中, 使得可以吸 收由于驱动时钟 (DRIVECLK) 与激光器时钟 (LDCLK) 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数据传输速率的 差异。因此, 由于驱动时钟 (DRIVECLK) 与激光器时钟 (LDCLK) 之间的差异而引起数据传输 速率的差异, 可以防止记录数据的遗漏, 并且精确地执行记录。 0078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记录设备中, 使用了所使用的光学记录介质 21 是盘装的并 且通过将光学记录介质 21 旋转而执行信息记录的构造, 然而, 本公开可以被应用到具有其 他构造的记录设备。例如, 可以。

39、使用通过对于卡状光学记录介质扫描激光束来在光学记录 介质上记录信息的构造。 0079 此外,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记录设备中, 将形成在光学记录介质 21 中的摆动部 22 来产生的驱动时钟 (DRIVECLK) 用作基准。在本公开中, 来自光学记录介质的驱动器的基准 信号不局限于使用摆动部 22 作为基准的信号, 并且可以将具有其他构造的信号用作来自 驱动器的基准信号。 例如, 代替摆动部22, 可以将用于另一种地址的基准的构造设置在光学 记录介质中, 并且可以使用该构造作为基准来产生来自驱动器的基准信号。 0080 本公开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并且可以在不超出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获得各种 构。

40、造。 0081 本公开含有的主题涉及 2010 年 9 月 13 日递交给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 请 JP 2010-204838 中公开的主题, 并且通过引用将其全部结合在这里。 0082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 结合、 子 结合和替换, 而不超出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1/9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2/9 页 11 图 2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

41、96 A3/9 页 12 图 2B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4/9 页 13 图 4 图 5A 图 5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5/9 页 14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6/9 页 15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7/9 页 16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8/9 页 17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02993 A CN 102402996 A9/9 页 18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02993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