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887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13 CN 102488722 A *CN102488722A* (21)申请号 201110397879.4 (22)申请日 2011.12.05 A61K 36/233(2006.01) A61K 9/08(2006.01) G01N 21/31(2006.01) G01N 30/02(2006.01) A61P 29/00(2006.01) (71)申请人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23325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西湖区信 息产业园 (72)发明人 原素 何敏华 杜静 陈小新 (54) 发明名称 。
2、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 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制剂组方中仅有柴胡一味药材, 制备时采用絮凝 剂除去药液中的杂质粒子, 经离心过滤后的清液 制成产品, 本发明方法改变了以往为使药液达到 澄清效果而采用水提醇沉工艺的思路, 既节省了 生产成本、 保护了资源环境、 保留了原处方的药效 物质基础, 也改善了传统工艺中水煎液滤过浓缩 后直接配样导致成品久置产生大量沉淀以及澄明 度差的问题, 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生产 成本、 简化了生产工艺, 制得的柴胡口服液制剂有 效成分含量高、 疗效更为显著 ; 另外, 本发明在现 行柴胡口服液质量标准基。
3、础上, 还提供了对柴胡 口服液进行成分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 有助于更 好地控制制剂的内在质量, 有效地进行质量监督 和检测。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2 页 1/2 页 2 1. 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取柴胡药材 1000g, 加四倍量的水, 于 80温浸半小时, 加热回流 1 小时 ;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蒸馏液和药材水煎液, 在蒸馏开始时一次性补充四倍量的 水, 收集初馏液, 加入氯化钠进行盐析, 取上述初馏液用水蒸气蒸馏法再进行。
4、重蒸馏, 收集 部分重蒸馏液, 加丙二醇, 备用 ; 再收集其余的重蒸馏液作为续蒸馏液, 备用 ; 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 1.3 ; 取絮凝澄清剂 0.5g 3g 加入 0.1% 3% 的酸水溶液 100ml, 使其完全溶解, 得到浓 度为 0.5% 3% 絮凝澄清剂溶液 ; 在4070条件下, 取药材量的0.10.5倍絮凝澄清剂溶液加至步骤2的浓缩 液中, 搅拌均匀后, 冷藏 24 小时 ; 将上述冷藏液放入高速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 使药液中杂质颗粒和悬浮粒子在高 速离心的作用下沉降于药液底部 ; 将上述离心液滤过, 滤液与步骤 2 的重蒸馏液合并, 。
5、滤过, 加入香精, 混匀, 用稀盐酸 调 pH 值至 3.5 4.8 ; 加入步骤 2 的续蒸馏液至 1000ml, 滤过 ; 灌封, 经流通蒸汽灭菌, 即得柴胡口服液 100 支。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收集初馏液的量为药材量 的 1 3 倍, 加入的氯化钠在初馏液中的浓度为 12%。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收集的部分重蒸馏液的量 为药材量的0.30.6倍, 丙二醇的加入量为30ml, 再收集其余的重蒸馏液的量为药材量的 0.05 0.2 倍。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絮凝澄。
6、清剂选自壳聚糖、 甲壳素或 ZTC1+1 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絮凝澄清剂为壳聚糖。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絮凝澄清剂溶液的加入量 为药材量的 0.1 0.5 倍, 搅拌时先在搅拌速度为 350 700r/min 时搅拌 5 40min, 再在 搅拌速度为 100 300r/min 时搅拌 5 40min。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酸水溶液可以选择醋酸、 磷酸或盐酸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配制而成。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
7、征在于离心处理是在高速离心机 中以 800 1500r/min 的速度离心处理 0.5 3h。 9. 用权利要求 1 所述方法制备的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如下步骤 : 制备对照品溶液 : 取芦丁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4095%乙醇制成每1ml含芦丁 0.1mg 的溶液 ; 制备标准曲线 :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1ml、 2ml、 3ml、 4ml、 5ml、 6ml, 分别置 10 25ml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88722 A 2 2/2 页 3 量瓶中, 各加 40 95% 乙醇至 5 10ml, 加 5% 亚硝酸钠溶液 。
8、0.1 0.5ml, 混匀, 放置 3 10分钟, 加10%硝酸铝溶液0.10.5ml, 摇匀, 放置310分钟, 加氢氧化钠试液25ml, 再加 40 95% 乙醇至刻度, 摇匀, 放置 10 20 分钟, 照分光光度法试验, 在 510nm1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以吸收度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 测定 : 取本品2060ml, 蒸干, 加4095%乙醇适量使溶解, 并转至10ml量瓶中, 加 40 95% 乙醇至刻度, 摇匀, 精密吸取 2ml 置 25ml 量瓶中, 加 40 95% 乙醇至刻度, 摇匀, 精密吸取上述溶液 2ml 置 10ml 量瓶中, 照标。
9、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 自 “加 40 95% 乙醇 至 5ml” 起, 依法测定吸收度, 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量, 计算, 即得 ; 本品规格设计为每支含总黄酮 1.0 2.0mg, 所述规格优选为 1.5mg ; 本品每支含总黄酮以芦丁计算, 为标示量的 90.0% 110.0%。 10. 用权利要求 1 所述方法制备的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 a 和柴胡皂苷 b2 的检测方 法, 其特征在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如下步骤 :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 以乙腈为流动相 A, 以 水为流动相 B, 进行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为 205 230nm, 。
10、时间 (分钟) 流动相 A(%) 流动相 B(%) 0 50 10 30 50 90 90 70 50 40 50 55 50 90 70 100 50 40 30 1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柴胡皂苷 a 和柴胡皂苷 b2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 每 1ml 含柴胡皂苷 a 0.4mg、 柴胡皂苷 b2 0.5mg 的溶液, 摇匀, 即得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本品 10 50ml, 置分液漏斗中, 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 1 3 次, 每次 10 50ml, 合并正丁醇液, 加入等体积的氨试液, 摇匀, 放置使分层, 分取上 层液, 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 残渣加甲醇 2。
11、ml 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 ; 测定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 10 2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得 ; 本品每支含柴胡以柴胡皂苷 a 计算不得少于 0.11mg, 以柴胡皂苷 b2计算不得大于 0.50m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88722 A 3 1/12 页 4 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柴胡口服液是一种解表退热的中成药, 在我国已上市多年, 临床用于外感发热, 症 见身热面赤、 头痛身楚、 口干而渴, 疗效肯。
12、定。柴胡口服液由中药材柴胡 1000g 按中成药口 服液体制剂的常规工艺制备而成, 该工艺采用传统的水提浓缩工艺, 制备的成品久置生成 大量沉淀, 严重影响产品的澄清度和质量。 另外, 控制最终产品的质量即按 中国药典 2010 版柴胡口服液标准执行, 该标准中的鉴别方法包括 :(1) 通过加入品红亚硫酸试液使蒸馏 液显色检测挥发油 ;(2) 通过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使皂苷类成分显色的方法检测柴胡皂苷 ; (3) 通过薄层色谱法检测柴胡口服液中含有柴胡。 该方法未能对柴胡皂苷类成分定量分析, 也不能对其它有效成分进行全面检测, 难以全面控制柴胡口服液的质量, 可见, 原质控方法 相对简单, 专属性。
13、较差,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待完善。研究证明, 柴胡属植物含有柴胡皂 苷、 挥发油、 黄酮类、 多糖等成分, 据文献报道, 柴胡皂苷 a 和 d 互为异构体, 具有解热、 抗病 毒、 抗炎、 降血脂、 护肝等生理活性, 而柴胡皂苷 a 和 d 分子中的环氧键断裂后, 分别转化为 柴胡皂苷 b1和 b2。研究显示, 柴胡皂苷 b2也具有较好的生理活性, 如对感染上呼吸道而造 成绝大部分成人普通感冒的冠状病毒 HcoV-229E 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因此, 增加柴胡皂 苷及总黄酮的测定, 对控制含柴胡药材的制剂质量具有实际意义。目前常用的柴胡皂苷类 成分的检测方法, 有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14、法。薄层色谱法准确度低, 重复性差, 对操 作人员要求高, 药典基本已经淘汰此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 重复性 好、 操作简单。 但是柴胡制剂中柴胡皂苷含量较低, 易分解, 对样品处理和检测方法要求高。 如 CN 100522138C 为了测定小柴胡汤口服液中各成分含量, 提出了采用薄层色谱法, 刮取 Rf 值约 0.5 处的两条暗带, 测定吸收度, 计算柴胡皂苷 a(d) 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受环境温 度、 湿度影响大, 刮取暗带的操作复杂, 且数据准确度较低, 方法灵敏度较差, 不能单独测定 同一吸收波长下不同成分的含量。另外, 在质量控制方面, 2010 版 中国药典。
15、 收载的柴胡 口服液, 只有鉴别项, 没有对皂苷类成分和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 局限性很大, 在含量测定 项目下还属空白, 难于准确控制柴胡口服液的质量。文献 HPLC 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 皂苷 b2的含量 为弥补柴胡口服液含量测定项目的空白, 仅建立了柴胡口服液中降解产物 柴胡皂苷 b2的含量测定方法, 而没有对其主要有效成分柴胡皂苷 a(d) 进行含量测定, 因 此, 该方法不完善, 未建立柴胡皂苷类有效成分总的含量测定方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柴胡口服液制剂。 0004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柴胡口服液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
16、种柴胡口服液制剂的检测方法。 说 明 书 CN 102488722 A 4 2/12 页 5 0006 本发明所述的柴胡口服液制剂的组方中仅有柴胡一味药材, 制备时采用絮凝剂除 去药液中的杂质粒子, 经过滤后的清液制成产品, 本发明方法改变了以往为使药液达到澄 清效果而采用水提醇沉工艺的思路, 既节省了生产成本, 保护了资源环境, 保留了原处方的 药效物质基础, 也改善了传统工艺中水煎液滤过浓缩后直接配样导致成品久置产生大量沉 淀以及澄明度差的问题, 制得的柴胡口服液制剂有效成分含量高、 疗效更为显著。 0007 本发明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步骤 1、 取柴胡药材 1000g,。
17、 加四倍量的水, 于 80温浸半小时, 加热回流 1 小时 ; 步骤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蒸馏液和药材水煎液, 在蒸馏开始时一次性补充四倍量 的水 ; 收集药材量 1 3 倍的初馏液, 加入氯化钠, 使氯化钠在初馏液中的浓度达到 12% 进 行盐析, 取上述初馏液用水蒸气蒸馏法再进行重蒸馏, 收集药材量 0.3 0.6 倍的重蒸馏 液, 加入丙二醇 30ml, 备用 ; 初馏液继续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重蒸馏, 再收集药材量 0.05 0.2 倍的该重蒸馏液, 作为续蒸馏液, 备用 ; 步骤3、 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 该相对密度 是在 60条件下测。
18、得, 是药液重量与所述原料重量的 1 : 1.4 2.5, 浓缩液相对密度优选 1.2, 浓缩液与原料重量比优选 1 2 ; 步骤 4、 取絮凝澄清剂 0.5g 3g 加入 0.1% 3% 的酸水溶液 100ml, 使其完全溶解, 得 到浓度为 0.5% 3% 絮凝澄清剂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絮凝澄清剂结构上可以在同一分子上 吸附多个杂质微粒, 在杂质微粒间起到架桥作用, 通过 “吸附架桥” 和 “电中和” 作用除去原 液中较大的悬浮颗粒, 使制剂澄清并最大限度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 所述的絮凝澄清剂 选自壳聚糖、 甲壳素或 ZTC1+1 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混合物, 絮凝澄清剂优选壳聚糖, 该。
19、 类絮凝澄清剂无毒无味, 可生物降解,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 本发明所述的酸水溶液可以选择 醋酸、 磷酸或盐酸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配制而成 ; 步骤5、 在4070条件下, 取药材量的0.10.5倍絮凝澄清剂溶液加至步骤2的 浓缩液中, 搅拌均匀后, 冷藏 24 小时, 絮凝澄清剂溶液的加入量优选药材量的 0.1 倍 ; 在絮 凝澄清剂添加过程中, 先用较快速度进行搅拌, 使絮凝澄清剂与微粒充分混合接触, 在快搅 阶段, 速度不易过高, 时间要适中, 原因是絮凝澄清剂与微粒接触后, 需要强烈搅拌, 使之迅 速、 均匀分散于药液中, 时间过短不均匀, 部分微粒可能吸附过量的絮凝澄清剂产生分散, 而。
20、另一部分微粒未达到足够形成絮凝作用所需的药剂量, 同时速度不能过高, 时间不能过 长, 否则会对絮凝澄清剂产生剪切作用, 所以, 本发明在快搅阶段, 搅拌速度为 350 700r/ min, 搅拌时间为 5 40min, 絮凝温度优选 60, 快速搅拌速度优选 500r/min, 快速搅拌 时间优选 10min ; 在慢搅阶段搅拌速度相应降低, 避免破坏已形成的絮团, 可显著降低药液 的剩余浊度, 提高絮凝效果, 慢搅阶段速度和时间要适中, 速度过低, 时间过短减少了颗粒 碰撞速率及刚形成的小絮体相互接触的机会, 小絮体难以形成大絮体, 不易沉降, 絮凝效 果差, 搅拌速度过大, 时间过长, 。
21、较大的剪切力易使刚形成的絮体破碎, 变成小颗粒而不能 沉降, 影响絮凝效果, 故本发明在慢搅阶段, 搅拌速度为 100 300r/min, 搅拌时间为 5 40min, 絮凝温度优选 60, 慢搅速度优选 150r/min, 快速搅拌时间优选 10min, 此时药液的 剩余浊度较低, 絮凝效果较好 ; 步骤 6、 将步骤 5 的冷藏液放入高速离心机中, 在 800 1500r/min 的条件下离心处理 0.5 3h, 使药液中杂质颗粒和悬浮粒子在高速离心的作用下沉降于药液底部, 以达到最 说 明 书 CN 102488722 A 5 3/12 页 6 大限度澄清药液, 加速后续滤过时间 ; 步。
22、骤 7、 将上述离心液滤过, 滤液与步骤 2 的重蒸馏液合并, 滤过, 加入香精, 混匀, 用稀 盐酸调 pH 值至 3.5 4.8 ; 步骤 8、 加步骤 2 的续蒸馏液至 1000ml, 滤过 ; 步骤 9、 灌封, 经流通蒸汽灭菌, 即得柴胡口服液 100 支。 0008 用本发明方法制备柴胡口服液产品质量稳定性好, 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 了生产成本、 简化生产工艺, 并使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0009 本发明所述的柴胡口服液制剂的检测方法, 包括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测定柴 胡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 ;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b2的 含量, 所述检测方。
23、法如下 : (1)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 : 步骤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芦丁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 40 95% 乙醇制成每 1ml 含芦丁 0.1mg 的溶液 ; 步骤标准曲线的制备 :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1ml、 2ml、 3ml、 4ml、 5ml、 6ml, 分别置 10 25ml 量瓶中, 各加 40 95% 乙醇至 5 10ml, 加 5% 亚硝酸钠溶液 0.1 0.5ml, 混 匀, 放置 3 10 分钟, 加 10% 硝酸铝溶液 0.1 0.5ml, 摇匀, 放置 3 10 分钟, 加氢氧化钠 试液 2 5ml, 再加 40 95% 乙醇。
24、至刻度, 摇匀, 放置 10 20 分钟, 照分光光度法试验, 在 510nm10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以吸收度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 步骤测定 : 取本品 20 60ml, 蒸干, 加 40 95% 乙醇适量使溶解, 并转至 10ml 量瓶 中, 加 40 95% 乙醇至刻度, 摇匀, 精密吸取 2ml 置 25ml 量瓶中, 加 40 95% 乙醇至刻度, 摇匀, 精密吸取上述溶液 2ml 置 10ml 量瓶中, 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 自 “加 40 95% 乙醇至 5ml” 起, 依法测定吸收度, 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量, 计算, 即得 ;。
25、 步骤本品规格设计为每支含总黄酮 1.0 2.0mg, 所述规格优选为 1.5mg ; 步骤本品每支含总黄酮以芦丁 (C27H30O16) 计算, 为标示量的 90.0% 110.0%。 0010 (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 a 和柴胡皂苷 b2 的含量, 具体 方法如下 : 步骤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 以乙腈为流动相 A, 以水为流动相 B, 进行梯度洗脱 ; 检测波长为 205 230nm, 时间 (分钟) 流动相 A(%) 流动相 B(%) 0 50 10 30 50 90 90 70 50 40 50 55 50 90 70 。
26、100 50 40 30 10 步骤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取柴胡皂苷 a 和柴胡皂苷 b2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 制成每 1ml 含柴胡皂苷 a 0.4mg、 柴胡皂苷 b2 0.5mg 的溶液, 摇匀, 即得 ; 步骤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取本品 10 50ml, 置分液漏斗中, 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 取 1 3 次, 每次 10 50ml, 合并正丁醇液, 加入等体积的氨试液, 摇匀, 放置使分层, 分取 上层液, 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 残渣加甲醇 2ml 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 ; 步骤测定法 :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 10 20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
27、即得 ; 步骤本品每支含柴胡以柴胡皂苷 a(C42H68O13) 计算不得少于 0.11mg, 以柴胡皂苷 b2 说 明 书 CN 102488722 A 6 4/12 页 7 (C42H68O13) 计算不得大于 0.50mg。 0011 用本发明检测方法检测柴胡口服液制剂, 保证了柴胡口服液制剂较高的质量标准 水平。 0012 以下通过药效学实验和含量等试验数据对比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柴胡口服液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试验材料 : 1、 动物 : 健康 Wistar 大鼠, 雌雄各半, 体重 110 130g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各半, 体重 18 22g ; 日本大耳白家兔, 体。
28、重 1.9 2.2kg, 上述实验动物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 物中心提供。 0013 2、 受试药物 : 空白对照为 0.5%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 田 - 高垣氏试剂 A 液制备 方法 : 取碘 2g 溶于 100ml 无水乙醇即得 ; 田 - 高垣氏试剂 B 液 : 取可溶性淀粉 50g、 蓖麻油 100ml, 两者均匀混合即得 ; 药物一为本发明柴胡口服液 (用本发明实施例6的方法制备) ; 药 物二为按照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部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柴胡口服液。 0014 一、 对造成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的影响 1、 方法 : Wistar 大鼠, 24 只, 用棉签蘸取无。
29、水乙醇轻轻将足跖部污物擦洗干净, 随机分 为三组, 即 : 药物一组为按人和动物体表面积等效剂量折算灌胃给药 54g/kg, 药物二组灌 胃给药54g/kg, 空白对照组灌胃54g/kg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灌胃给药后将大鼠分 别置入大鼠固定器内, 仰位固定, 暴露双后肢, 给药 30min 时将各组大鼠足跖部的汗液用干 棉签拭干, 于大鼠足跖部皮肤涂上和田 - 高垣氏试剂 A 液, 待充分干燥后, 再薄薄涂上 B 液, 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深紫色着色点 (即汗点) 出现的时间、 颜色和数量, 待汗点出现后, 继 续观察 20min, 实验结束后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比较各组间的差。
30、异。 0015 2、 结果 : 表 1 柴胡口服液对正常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的影响 注 : 汗点等级评定标准 :“” 大鼠足跖肉垫表面无汗点 ;“+” 大鼠足跖肉垫表面偶见 汗点, 汗点面积终占足跖表面的 10% 以下 ;“+” 大鼠足跖肉垫表面散在分布汗点, 汗点面 积约占足跖表面的 11 40% ;“+” 大鼠足跖肉垫表面均匀分布汗点, 汗点面积约占足跖 表面的 41 70% ;“+” 大鼠足跖肉垫表面均匀分布汗点, 汗点面积约占足跖表面的 71% 以上。 0016 3、 结论 : 药物一与药物二对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有明显促进作用, 与空白对照组 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01) , 且药。
31、物一的发汗强度与药物二相当。 0017 二、 对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2488722 A 7 5/12 页 8 1、 方法 : Wistar 大鼠, 用 TH-212 型便携式数字测温仪 (北京海创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测 量正常肛温 2 次, 取平均值为正常体温, 然后选体温在 36.5 38的大鼠 32 只, 随机分为 四组, 即 : 药物一组灌胃给药 54g/kg, 药物二组灌胃给药 54g/kg, 模型组每只大鼠从背部皮 下注射 10% 鲜啤酒酵母混悬液 3ml/kg, 空白对照组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3ml/kg, 每隔 1h 测量一次肛温, 待体温升高。
32、 1左右时 (约 5h) 开始给药, 给药组分别灌胃药物一及 药物二 54g/kg, 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灌胃 54g/kg 的 0.5%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给药 后每隔 30min 测量一次肛温, 观察体温变化情况, 并通过组间 t 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0018 2、 结果 : 表 2 柴胡口服液对啤酒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n=8, xs) 注 : 与模型组比较 *p 0.05, *p 0.01,*p 0.001 3、 结论 : 本发明柴胡口服液制剂组于给药后 30、 60、 90、 120min 对 10% 鲜啤酒酵母混 悬液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均有明显降低作用,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33、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或 p0.01) 。 0019 三、 对伤寒、 副伤寒疫苗致家兔发热体温的影响 1、 方法 : 日本大耳白家兔, 24 只, 随机均分为四组, 即 : 药物一组灌胃给药 54g/kg, 药物 二组灌胃给药 54g/kg, 空白对照组灌胃 54g/kg 的 0.5%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模型组不给 药, 家兔置于兔固定器内固定, 分别测肛温 2 次, 以均值作为正常体温, 空白对照组耳缘静 脉注射生理盐水 1ml/kg ; 模型组和药物一组、 药物二组分别耳缘静脉注射伤寒、 副伤寒疫 苗 1ml/kg, 待体温升高超过 1后 (约需 1 1.5h, 本试验均限定在 。
34、1.5h) , 给药组分别灌胃 药物一及药物二 54g/kg, 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灌胃 54g/kg 的 0.5%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 液。 。给药后 60、 120、 180、 240min 时, 分别用便携式数字测温仪测量肛温。试验结果以实测 值表示, 并通过致热 1.5h 和给药后各时间点体温 - 正常体温的差值变化百分率进行组间 t 检验处理, 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0020 2、 结果 : 表 3 柴胡口服液对家兔体温的影响 (n=6, xs) (以百分率 % 计) 说 明 书 CN 102488722 A 8 6/12 页 9 注 : 与模型组比较 *p 0.05, *p 0.01,。
35、*p 0.001 3、 结论 : 在试验观察的 240min 内, 模型组的体温升高持续存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 异非常显著 (p0.001) , 药物一组与药物二 54g/kg 组均能明显降低伤寒、 副伤寒疫苗所致 发热家兔的体温, 于给药后 60min 起效, 120 180min 作用增强, 持续至 240min。 0021 四、 对小鼠扭体法致痛的影响 1、 方法 : 昆明种小鼠, 32 只, 随机分为四组, 即 : 药物一组灌胃给药 54g/kg, 药物二组灌 胃给药 54g/kg, 空白对照组灌胃 0.5% 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54g/kg, 阿司匹林组灌胃给药 200mg/kg。
36、, 每组药物每日灌胃给药 1 次, 连续 3 日, 末次给药后 1h, 腹腔注射 0.7冰醋酸 0.1ml/10g 致痛, 记录注射致痛剂后 15min 内各鼠扭体次数, 比较组间差异。 0022 2、 结果 : 表 4 柴胡软胶囊对小鼠扭体法致痛的影响 (n=8, xs) 组别扭体次数抑制率 (%)P 值 空白对照32.66.7/ 阿斯匹林12.54.557.8 0.001 药物一22.45.121.3 0.05 药物二27.13.820.1 0.05 3、 结论 : 药物一组与药物二组均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 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 (P 0.05) , 其作用不如阳性对照药阿斯匹林。 0023。
37、 五、 对小鼠热板法痛阈的影响 1、 方法 : 昆明种小鼠, 32 只, 随机分为 4 组, 分组及给药方法同小鼠扭体致痛试验。于 末次给药后 1、 1.5、 2h 记录小鼠投入 YLS-6A 型智能热板仪至出现舔后足的反应时间 (s) 作 为痛阈值。 0024 2、 结果 : 表 5 柴胡口服液对小鼠热板法痛阈的影响 (n=8, xs) 说 明 书 CN 102488722 A 9 7/12 页 10 注 : 与空白组比较 *P 0.05, *P 0.01 3、 结论 : 药物一组与药物二组均有明显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的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有 差异。 0025 中药口服液产品的澄清度是衡量产品。
38、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而在有效期内有沉 淀析出的产品是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 ; 在疗效上, 析出的沉淀中有可能含有具有药效作 用的有效成分, 从而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 在产品外观和口感上, 不利于 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易使患者对该药物产生抵触心理而延误病情的治疗。而本发明将絮凝 法应用于柴胡口服液的制备工艺中, 与柴胡口服液的药典制备方法相比, 由于絮凝剂吸附 了药液中的沉淀和大颗粒杂质, 通过静置, 杂质物质与絮凝剂沉降在药液底部, 可以显著提 高滤过效率、 减少滤过次数, 从而节约能耗, 减少滤纸的使用, 且经过滤后的清液制成的产 品, 久置无沉淀, 药液澄清度好, 有。
39、效成分含量高, 质量更稳定, 疗效更为显著, 本发明方法 革除了传统的水提醇沉法中回收酒精的步骤, 改善了传统工艺中水煎液滤过浓缩后直接配 样导致成品久置产生大量沉淀的缺陷, 解决了长期困扰中药口服液品种澄清度和稳定性差 的问题 ; 在生产效率方面, 由于药典制备方法中药液粘度大, 悬浮杂质多, 导致滤纸孔隙堵 塞严重造成滤过效率低, 更换滤纸频率快, 而本发明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 还提高了产品 的澄清度, 使产品久置无沉淀, 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用药安全 ; 在制备成品成 本方面, 用本发明方法投产 100kg 药材所需的絮凝剂价格约为 100 元, 而在能源消耗, 工人 的工时。
40、以及滤纸的使用等方面成本显著降低, 可使企业的利润大大提高。 0026 若非特指, 本发明所述原材料及试剂均为市售产品。 0027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 取柴胡药材 1000g, 加四倍量的水, 于 80温浸半小时, 加热回流 1 小时, 用 水蒸气蒸馏法收集初馏液 1000ml, 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 12% 进行盐析, 再进行重蒸馏, 收 集重蒸馏液 300ml, 加丙二醇 30ml, 备用 ; 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至 相对密度为 1.2 的浓缩液, 在 60时加入 0.5% 盐酸的 2% 甲壳素溶液 200g, 以 700r/min 搅 拌 5min, 。
41、150r/min 搅拌 40min 后, 冷藏 24 小时以 1500r/min 高速离心 0.5 小时, 滤过, 滤液 与重蒸馏液合并, 滤过, 加入香精, 混匀, 用稀盐酸调 pH 值至 4.8, 加续蒸馏液 100ml, 滤过, 灌封, 经流通蒸汽灭菌, 即得。 0028 实施例 2 : 取柴胡药材 1000g, 加四倍量的水, 于 80温浸半小时, 加热回流 1 小 时, 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初馏液 3000ml, 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 12% 进行盐析, 再进行重蒸 馏, 收集重蒸馏液 600ml, 加丙二醇 30ml, 备用 ; 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 滤液浓 说 明 书 。
42、CN 102488722 A 10 8/12 页 11 缩至相对密度为 1.1 的浓缩液, 在 60时加入 0.1% 磷酸的 3% ZTC1+1 溶液 300g, 以 350r/ min 搅拌 40min, 300r/min 搅拌 5min 后, 冷藏 24 小时以 800r/min 高速离心 3 小时, 滤过, 滤 液与重蒸馏液合并, 滤过, 加入香精, 混匀, 用稀盐酸调pH值至3.5, 加续蒸馏液50ml, 滤过, 灌封, 经流通蒸汽灭菌, 即得。 0029 实施例 3 : 取柴胡药材 1000g, 加四倍量的水, 于 80温浸半小时, 加热回流 1 小时, 用水蒸气蒸 馏法收集初馏液 。
43、2000ml, 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 12% 进行盐析, 再进行重蒸馏, 收集重蒸馏 液 500ml, 加丙二醇 30ml, 备用 ; 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 1.3 的浓缩液, 在 60时加入 3% 醋酸和 0.2% 磷酸混合溶液的 0.5% 壳聚糖溶液 100g, 以 700r/min 搅拌 10min, 250r/min 搅拌 10min 后, 冷藏 24 小时以 1200r/min 高速离心 1.5 小 时, 滤过, 滤液与重蒸馏液合并, 滤过, 加入香精, 混匀, 用稀盐酸调 pH 值至 4.0, 加续蒸馏液 200ml, 滤过, 灌封, 经流通蒸汽。
44、灭菌, 即得。 0030 实施例 4 : 取柴胡药材1000g, 加四倍量的水, 于80温浸半小时, 加热回流1小时, 用水蒸气蒸馏 法收集初馏液 1500ml, 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 12% 进行盐析, 再进行重蒸馏, 收集重蒸馏液 300ml, 加丙二醇 30ml, 备用 ; 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 的浓缩液, 取甲壳素与 ZTC1+1, 加至 1% 醋酸和 0.1% 盐酸混合溶液中, 配成上述混合溶 液的2%絮凝澄清剂溶液, 取250g加至60浓缩液中, 以500r/min搅拌10min, 150r/min搅 拌5min后, 冷藏24小时以1200。
45、r/min高速离心1.5小时, 滤过, 滤液与重蒸馏液合并, 滤过, 加入香精, 混匀, 用稀盐酸调pH值至4.0, 加续蒸馏液80ml, 滤过, 灌封, 经流通蒸汽灭菌, 即 得。 0031 实施例 5 : 取柴胡药材1000g, 加四倍量的水, 于80温浸半小时, 加热回流1小时, 用水蒸气蒸馏 法收集初馏液 2500ml, 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 12% 进行盐析, 再进行重蒸馏, 收集重蒸馏液 300ml, 加丙二醇 30ml, 备用 ; 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 的浓缩液, 备用 ; 取壳聚糖与甲壳素, 加至 2.5% 磷酸与 0.1% 盐酸混合。
46、溶液中, 配成上 述混合溶液的 2% 絮凝澄清剂溶液, 取 250ml 加至 60浓缩液中, 以 500r/min 搅拌 30min, 150r/min搅拌10min后, 冷藏24小时以1200r/min高速离心1小时, 滤过, 滤液与重蒸馏液 合并, 滤过, 加入香精, 混匀, 用稀盐酸调 pH 值至 4.5, 加续蒸馏液 80ml, 滤过, 灌封, 经流通 蒸汽灭菌, 即得。 0032 实施例 6 : 柴胡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 取柴胡药材1000g, 加四倍量的水, 于80温浸半小时, 加热回流1小时, 用水蒸气蒸馏 法收集初馏液 1500ml, 加入氯化钠使浓度达到 12% 进行盐析, 。
47、再进行重蒸馏, 收集重蒸馏液 400ml, 加丙二醇 30ml, 备用 ; 将收集初馏液后的药材水煎液滤过, 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的浓缩液, 备用 ; 在60时加入2%醋酸的1%壳聚糖溶液100g, 以500r/min搅拌10min, 150r/min搅拌10min后, 冷藏24小时以1200r/min高速离心2小时, 滤过, 滤液与重蒸馏液 合并, 滤过, 加入香精, 混匀, 用稀盐酸调pH值至4.0, 加续蒸馏液200ml, 滤过, 灌封, 经流通 蒸汽灭菌, 即得。 说 明 书 CN 102488722 A 11 9/12 页 12 0033 柴胡口服液的质量检测方法 : 鉴别 。
48、: 取实施例 1 6 产品各 10ml, 分别置 250ml 烧瓶中, 加水 50ml, 加热蒸馏, 收集蒸馏 液 10ml, 取 2ml, 加入品红亚硫酸试液 2 滴, 摇匀, 放置 5 分钟, 溶液显玫瑰红色 ; 取实施例 1 6 产品各 5ml, 分别置水浴上蒸干, 残渣加甲醇 10ml 使溶解, 取上清液 0.5ml, 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甲醇溶液 (1 30) 0.5ml, 混匀, 加磷酸 2ml, 混匀, 置热水浴中, 溶液显淡红紫色 ; 取实施例16产品各30ml, 分别置分液漏斗中, 用乙醚振摇提取3次, 每次15ml, 弃 去乙醚液, 再用水饱和正丁醇香振摇提取 3 次, 每次 15ml, 合并正丁醇液, 加入等体积的氨 试液, 摇匀, 放置使分层, 分取上层液, 减压回收正丁醇至干, 残渣加甲醇 2ml 使溶解, 作为 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对照药材 1g, 加水 30ml, 在 80温浸 30 分钟后加热回流 1 小时, 放 冷, 滤过, 取滤液, 自 “用以水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