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7644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7644A21申请号201410276028822申请日20140620F01D25/2820060171申请人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地址250131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244号72发明人兰京成董林霞梁强王云柱程建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肖健54发明名称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57摘要本发明的一种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前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左固定耳和右固定耳,左固定耳上穿有左调整顶丝,右固定耳上穿有右调整顶丝,左调整顶丝左端和右调整顶丝右端均设置有可顶在转子轴颈凸。
2、肩部的紫铜凸头;底座后部中间左右并排设置有两个前后延伸的长条螺栓孔,两个长条螺栓孔内分别穿有左固定螺栓和右固定螺栓,底座通过左固定螺栓和右固定螺栓固定在汽轮机轴瓦侧面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平衡转子盘动时的轴向窜动力,避免转子盘动时发生轴向位移,在汽轮机安装、检修过程时不会因盘动转子造成转子与静止部件的碰撞和摩擦,保证了发电厂核心部件的设备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7644ACN104047644A1/1页21一种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
3、所述底座前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左固定耳和右固定耳,所述左固定耳上穿有左调整顶丝,右固定耳上穿有右调整顶丝,左调整顶丝左端和右调整顶丝右端均设置有可顶在转子轴颈凸肩部的紫铜凸头;所述底座后部中间左右并排设置有两个前后延伸的长条螺栓孔,两个长条螺栓孔内分别穿有左固定螺栓和右固定螺栓,底座通过左固定螺栓和右固定螺栓固定在汽轮机轴瓦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T形,底座前部向左右两侧延伸有凸出部,所述左固定耳和右固定耳分别固定在两个凸出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铜凸头的纵剖面为U形。权利要求书CN104047644。
4、A1/2页3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背景技术0002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进步,汽轮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转子作为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其外形尺寸和重量也随之加大(1000MW级低压转子达到了90T以上)。随之而来的是在转子安装、检修过程中,盘动转子时其轴向窜动力也加大,如不能有效平衡此窜动力,在转子盘动过程中就会引起转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致转子与隔板、轴瓦等静止部件发生动静碰撞,给设备安全带来隐患。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汽轮机转子可调。
5、防轴窜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左固定耳和右固定耳,所述左固定耳上穿有左调整顶丝,右固定耳上穿有右调整顶丝,左调整顶丝左端和右调整顶丝右端均设置有可顶在转子轴颈凸肩部的紫铜凸头;所述底座后部中间左右并排设置有两个前后延伸的长条螺栓孔,两个长条螺栓孔内分别穿有左固定螺栓和右固定螺栓,底座通过左固定螺栓和右固定螺栓固定在汽轮机轴瓦侧面上。0004上述底座为T形,底座前部向左右两侧延伸有凸出部,所述左固定耳和右固定耳分别固定在两个凸出部上。0005上述紫铜凸头的纵剖面为U形。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平衡转子盘动时的轴向窜动力,避免转子盘动时发生轴向位移,在汽轮机安装、检修过。
6、程时不会因盘动转子造成转子与静止部件的碰撞和摩擦,保证了发电厂核心部件的设备安全。附图说明0007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08其中1底座,2左固定耳,3右固定耳,4左调整顶丝,5右调整顶丝,6左固定螺栓,7右固定螺栓,8汽轮机轴瓦,9转子轴颈。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汽轮机转子可调防轴窜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前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左固定耳2和右固定耳3,左固定耳2上穿有左调整顶丝4,右固定耳3上穿有右调整顶丝5,左调整顶丝4左端和右调整顶丝5右端均设置有可顶在转子轴颈9凸肩部的紫铜凸头;底座1后部中间左右并排设置有两个前后延伸的。
7、长条螺栓孔,两个长条螺栓说明书CN104047644A2/2页4孔内分别穿有左固定螺栓6和右固定螺栓7。底座1为T形,底座1前部向左右两侧延伸有凸出部,左固定耳2和右固定耳3分别固定在两个凸出部上。0010底座1通过左固定螺栓6和右固定螺栓7固定在汽轮机轴瓦8侧面上,左固定螺栓6和右固定螺栓7穿过长条螺栓孔旋入轴瓦瓦套内并紧固,左固定耳2和右固定耳3焊接在底座1前侧,左调整顶丝4和右调整顶丝5在端部焊成U形紫铜凸头分别旋入固定耳内,并且紫铜凸头端部顶在转子轴颈9的凸肩上,此时盘动转子时左调整顶丝4和右调整顶丝5就将转子进行了轴向的定位,防止了转子的轴向位移。0011底座1上两个长条形螺栓孔,可。
8、以调整整个装置靠近转子或远离转子,当转子吊入和吊出的时候只需将左固定螺栓6和右固定螺栓7松开,将装置向外移动远离转子即可。左调整顶丝4和右调整顶丝5端部的紫铜凸头可保证在定位转子轴向位置的同时不会损伤转子本体,而且还可以实现微调转子的轴向位置的作用,如需稍向前端移动转子,则将右调整顶丝5松开需要调整的数值,随后盘动转子,在盘动转子的过程总旋紧左调整顶丝4直至端部的紫铜凸头接触到转子凸肩,则完成需要的轴向移动。0012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47644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4764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