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种多层聚酰亚胺膜,包括:
第一聚酰亚胺层,其中混掺有含氟高分子粒子,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 具有相对的第一、第二表面;以及
第二、第三聚酰亚胺层,为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的所述第 一、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第三聚酰亚胺层中分别含有有机硅氧化合物 粒子;
其中所述多层聚酰亚胺膜的整体热膨胀系数(CTE)介于约13ppm/℃ 与30ppm/℃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中,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 的厚度为h1,所述第二酰亚胺层的厚度为h2,h2/h1的比例小于或等于约 1/6。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总厚度低于或等于约80 μ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中,所述含氟高分子粒子 占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约10wt%至45wt%。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中,所述含氟高分子粒子 选自由聚四氟乙烯(PTFE)、全氟烷氧基(PFA)、聚全氟乙丙烯(FEP)、三氟 氯乙烯(CTFE)、乙烯-三氟氯乙烯(ECTFE)、及聚全氟亚乙烯基(PVDF)所成 的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中,所述含氟高分子粒子 的平均粒径为约1μm至5μm。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中,所述有机硅氧化合物 粒子的平均粒径为约1nm至100nm。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中,所述第二聚酰亚胺层 的聚酰亚胺高分子聚合物由二胺化合物及二酸酐化合物经缩合反应而成, 所述二胺化合物选用4,4’-二胺基-2,2’-二甲基-1,1’-联苯(m-TB-HG)或2,2’- 双(三氟甲基)联苯胺(TFMB),所述二酸酐化合物为:
从均苯四甲酸二酸酐(PMDA)及3,3',4,4'-联苯四羧酸二酸酐(BPDA)中 选用任一单体或多种单体,或
分别从均苯四甲酸二酸酐(PMDA)及3,3',4,4'-联苯四羧酸二酸酐 (BPDA)所成的组中,和从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酸酐 (BPADA)、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6FDA)、二苯醚四甲酸二酸酐 (ODPA)、3,3',4,4'-二环己基四甲酸二酐(HBPDA)及苯酮四羧酸二酸酐 (BTDA)所成的组中,各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且从BPADA、6FDA、ODPA、 HBPDA、BTDA中所选用的单体的摩尔数值低于或等于约0.45。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中,所述第二聚酰亚胺层 的聚酰亚胺高分子聚合物由二胺化合物及二酸酐化合物经缩合反应而成, 所述二胺化合物仅选用苯二胺(PDA),所述二酸酐化合物则从3,3',4,4'-联苯 四羧酸二酸酐(BPDA)、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酸酐 (BPADA)、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6FDA)、二苯醚四甲酸二酸酐 (ODPA)、苯酮四羧酸二酸酐(BTDA)、及3,3',4,4'-二环己基四甲酸二酐 (HBPDA)所成的组中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中,所述第二聚酰亚胺层 的聚酰亚胺高分子聚合物由二胺化合物及二酸酐化合物经缩合反应而成, 所述二胺化合物从二胺基二苯醚(ODA)、1,3-双(4'-胺基苯氧基)苯(TPER)、 1,4-双(4-胺基苯氧基)苯(TPEQ)、1,3-双(3-胺基苯氧基)苯(APBN)、3,5-二胺 基三氟甲苯(DABTF)及2,2'-双[4-(4-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所成的组 中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所述二酸酐化合物则分别从均苯四甲酸二酸酐 (PMDA)及3,3',4,4'-联苯四羧酸二酸酐(BPDA)所成的组中,和从2,2-双 [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二酸酐(BPADA)、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 酐(6FDA)、二苯醚四甲酸二酸酐(ODPA)、3,3',4,4'-二环己基四甲酸二酐 (HBPDA)及苯酮四羧酸二酸酐(BTDA)所成的组中,各选用一种或多种单 体,其中,从ODA、TPER、TPEQ、APBN、DABTF、BAPP中所选用的 单体的摩尔数值为b,从BPADA、6FDA、ODPA、HBPDA、BTDA中所选 用的单体的摩尔数值为d,且b+d低于0.9。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中,所述第二聚酰亚胺层 的聚酰亚胺高分子聚合物由二胺化合物及二酸酐化合物经缩合反应而成, 所述二胺化合物分别从苯二胺(PDA)、4,4’-二胺基-2,2’-二甲基-1,1’-联苯 (m-TB-HG)、6-胺基-2-(4-胺基苯基)-苯并
唑(6PBOA))、5-胺基-2-(4-胺基苯 基)-苯并
唑(5PBOA)及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TFMB)所成的组中,和从 二胺基二苯醚(ODA)、1,3-双(4'-胺基苯氧基)苯(TPER)、1,4-双(4-胺基苯氧 基)苯(TPEQ)、1,3-双(3-胺基苯氧基)苯(APBN)、3,5-二胺基三氟甲苯(DABTF) 及2,2'-双[4-(4-胺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所成的组中各选用一种或多种 单体,所述二酸酐化合物则分别从均苯四甲酸二酸酐(PMDA)及3,3',4,4'-联 苯四羧酸二酸酐(BPDA)所成的组中,和从2,2-双[4-(3,4-二羧基苯氧基)苯基] 丙烷二酸酐(BPADA)、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6FDA)、二苯醚四甲酸 二酸酐(ODPA)、3,3',4,4'-二环己基四甲酸二酐(HBPDA)及苯酮四羧酸二酸酐 (BTDA)所成的组中,各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其中,从ODA、TPER、TPEQ、 APBN、DABTF、BAPP中所选用的单体的摩尔数值为b,从BPADA、6FDA、 ODPA、HBPDA、BTDA中所选用的单体的摩尔数值为d,且b+d低于0.9。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整体介电常数(Dk)低于约 3.2,损失因子(Df)则低于约0.012。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其中,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 的热膨胀系数(CTE)介于约15ppm/℃与30ppm/℃之间,且所述第二聚 酰亚胺层的热膨胀系数(CTE)介于约5ppm/℃与60ppm/℃之间。
14. 一种层合体,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聚酰亚胺膜;以及
两金属层,分别与所述第二及第三聚酰亚胺层的外侧表面相接触。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金属层是由无电解电镀法、 电解电镀法、无电解电镀法与电解电镀法的并用法、蒸镀法、物理气相沉 积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
16. 一种层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聚酰亚胺层,其中混掺有含氟高分子粒子,所述第一聚酰亚 胺层具有相对的第一、第二表面;
在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的所述第一、第二表面上分别形成第二、第三 聚酰亚胺层,其中,所述第二、第三聚酰亚胺层中分别含有有机硅氧化合 物粒子,且以第一、第二、第三聚酰亚胺层组成的多层聚酰亚胺膜具有介 于约13ppm/℃与30ppm/℃之间的整体热膨胀系数(CTE);
粗化所述第二及第三聚酰亚胺层的外侧表面,以分别形成粗化表面; 以及
在所述粗化表面上形成金属层,使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粗化表面相接触。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的厚度为 h1,所述第二酰亚胺层的厚度为h2,h2/h1的比例低于或等于约1/6。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层聚酰亚胺膜的总厚度低 于或等于约80μm。
19.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氟高分子粒子占所述第一 聚酰亚胺层约10wt%至45wt%。
20.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氟高分子的粒子选自由聚 四氟乙烯(PTFE)、全氟烷氧基(PFA)、聚全氟乙丙烯(FEP)、三氟氯乙烯 (CTFE)、乙烯-三氟氯乙烯(ECTFE)、及聚全氟亚乙烯基(PVDF)所成的组。
21.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氟高分子粒子的平均粒径 为约1μm至5μm。
22.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硅烷氧化合物粒子的平 均粒径为约1nm至100nm。
23.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氟高分子粒子占所述第一 聚酰亚胺层约20wt%至30wt%,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的聚酰亚胺高分子聚 合物由二胺化合物及二酸酐化合物经缩合反应而成,所述二胺化合物从 PDA、m-TB-HG、6PBOA、5PBOA及TFMB所成的组中选用一种或多种单 体,所述二酸酐化合物则分别从PMDA、BPDA中和从BPADA、6FDA、 ODPA、HBPDA及BTDA所成的组中各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且从BPADA、 6FDA、ODPA、HBPDA、BTDA中所选用的单体的摩尔数值介于约0.05与 0.15之间。
24.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氟高分子粒子占所述第一 聚酰亚胺层约20wt%至30wt%,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的聚酰亚胺高分子聚 合物是由二胺化合物及二酸酐化合物经缩合反应而成,所述二胺化合物仅 从ODA、TPER、TPEQ、APBN、DABTF、BAPP中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 或分别从PDA、m-TB-HG、TFMB中和从ODA、TPER、TPEQ、APBN、 DABTF、BAPP中各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所述二酸酐化合物则分别从 PMDA、BPDA中和从BPADA、6FDA、ODPA、BTDA中各选用一种或多 种单体,其中,从ODA、TPER、TPEQ、APBN、DABTF、BAPP中所选 用的单体的摩尔数值为b,从BPADA、6FDA、ODPA、BTDA中所选用的 单体的摩尔数值为d,且b+d介于约0.1与0.3之间。
25.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氟高分子粒子占所述第一 聚酰亚胺层约30wt%至45wt%,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的聚酰亚胺高分子聚 合物由二胺化合物及二酸酐化合物经缩合反应而成,所述二胺化合物从 PDA、m-TB-HG、TFMB中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所述二酸酐化合物则分 别从PMDA、BPDA中和从BPADA、6FDA、ODPA、BTDA中各选用一种 或多种单体,且从BPADA、6FDA、ODPA、BTDA中所选用的单体的摩尔 数值低于约0.075。
26.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氟高分子粒子占所述第一 聚酰亚胺层约30wt%至45wt%,所述第一聚酰亚胺层的聚酰亚胺高分子聚 合物由二胺化合物及二酸酐化合物经缩合反应而成,所述二胺化合物仅从 ODA、TPER、TPEQ、APBN、DABTF、BAPP中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或 分别从PDA、m-TB-HG、TFMB中和从ODA、TPER、TPEQ、APBN、DABTF、 BAPP中各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所述二酸酐化合物则分别从PMDA、BPDA 中和从BPADA、6FDA、ODPA、BTDA中各选用一种或多种单体,其中, 从ODA、TPER、TPEQ、APBN、DABTF、BAPP中所选用的单体的摩尔 数值为b,从BPADA、6FDA、ODPA、BTDA中所选用的单体的摩尔数值 为d,且b+d低于约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