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掰断和取出的插芯锁胆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属于机械锁领域,尤其是涉及防盗门上用的插芯锁胆。
背景技术
现有装在防盗门上的插芯锁胆,其中绝大多数的结构形式都大致如图1所示,不难看出,中间的螺孔11处是个致命的薄弱环节,很容易被强掰强扭弄断并与锁体分离,然后就可以插入特种工具把门锁打开,为此,业界提出了多种防止插芯锁胆被打断的设计方案,诸如给锁胆外壳加包钢皮、或内嵌钢片,又或者是用钢条来拼接锁芯外壳等等,然而受空间尺寸所限,其实际效果仍然难尽人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设计方案,使得应用本技术的插芯锁胆,即使是不幸被弄断了,也依然无法取出,从而达到有效阻止盗开行为的发生。
本发明由以下所述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止掰断和取出的插芯锁胆,包括一个带有至少两段圆管腔体的长条形锁芯外壳,所说的两段圆管腔体处在一条轴线上,其中分别各套设一个柱塞状锁芯,在该两个锁芯之间设有拨叉和离合组件,所说的拨叉相对于所说长条形锁芯外壳的对称中心平面,在闭锁状态下具有大约30°或者更大的偏转角,其关键之处在于:在锁芯与拨叉的交接处,每个锁芯上各设有一环形外卡槽并置入弹性挡圈,同时在拨叉的适当处设有对应的环形内卡槽,藉以使得装配好的两个锁芯,可以通过弹性挡圈与拨叉的内卡槽扣接而连成一体。
上述插芯锁胆的拨叉上,在每个环形内卡槽的圆周,均布设有3或4个径向通孔,以便于在需要拆装锁芯时,可以插入工具来解除挡圈的阻碍。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止掰断和取出的插芯锁胆,因为其中的两个锁芯是与所说的拨叉扣接而连成了一体,一方面是显著提高了整个锁胆的抗破坏性能,而另一方面是由于预设了偏转角,使得所说的拨叉能够卡住在插芯锁体内,如此一来,该插芯锁胆即使是不幸被掰断了,也依然无法从锁体取出,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被盗开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插芯锁胆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插芯锁胆的局部拆解与局部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插芯锁胆的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插芯锁胆包括一长条形的锁芯外壳1,该锁芯外壳上设有贯穿两头的圆管腔体,且该圆管腔体在中间适当处被切槽分成两段,每一段圆管腔体中各设置一柱塞状锁芯2,在该两个锁芯之间设有拨叉3,以及设于拨叉内的离合组件4,在拨叉下方的适当处,所说的锁芯外壳上设有安装螺孔11。不难看出,该安装螺孔所在之处是个致命的薄弱环节,很容易被强行扭断或产生严重的弯曲变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插芯锁胆的抗破坏性能,本发明对锁芯与拨叉之间的装配方式,做出了大刀阔斧的改进。
具体来说就是:现有的插芯锁胆中,其锁芯都是直接固定在锁芯外壳上,其拨叉则是由设于两端的凹腔套接在两个锁芯的末端,如果锁芯外壳中部的薄弱之处被弄断,其两个锁芯也即刻与拨叉分离。而在本发明的插芯锁胆中,锁芯上容纳挡圈5的环形外卡槽21,由位于拨叉与锁芯外壳之间,移到了拨叉的凹腔内,同时,在所说凹腔的对应位置还设有环形内卡槽31,这样一来,装配以后的锁芯与拨叉之间,就由挡圈扣接而连成了一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插芯锁胆的整体防爆性能。
为了进一步完善本发明的插芯锁胆,所说的拨叉还预设了大约30°的偏转角,也就是说,当该插芯锁胆处于锁闭状态时,拨叉的对称中心平面与锁芯外壳的对称中心平面之间,具有大约30°左右的夹角,或者也可以偏转一个更大的角度,譬如45°或60°等等,其作用就是要让拨叉能够卡住在锁体内,在没有钥匙转动锁芯的情况下,就不能把该插芯锁胆从门上的锁体拆卸下来。
为了更进一步完善本发明的插芯锁胆,特别是考虑到便于拆卸锁芯的需要,其拨叉上的适当处,也就是在每个所说的环形内卡槽的圆周,还均布设置了若干个径向通孔32,以便于插入工具来挤压卡槽内的挡圈,直到挡圈从卡槽内脱离,而所说的通孔数量以每圈3到4个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