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50105.4 (22)申请日 2014.10.16 B65G 39/16(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星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10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金谷北路 (鄞州投资创业中心) (72)发明人 翟清国 林曹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朱庆华 (54) 发明名称 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包 括托辊、 移动装置、 驱动机构和偏移检测装置, 偏 移检测装置与驱动机构连接, 驱动机构与移动装 置连接, 驱动机构可驱。
2、动移动装置沿输送带的长 度方向前后移动, 还包括有压辊, 压辊与托辊相互 并行且有一定的间距, 托辊的第一端和压辊的第 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固定座上, 托辊的第二端和 压辊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在移动装置上, 输送带紧 压托辊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经过并紧贴压辊的下表 面, 其优点是输送带紧压托辊的上表面且紧贴压 辊的下表面, 在输送带张紧状态下, 托辊和压辊同 时对输送带具有较大的挤压力, 输送带不会与托 辊和压辊打滑, 在托辊和压辊的共同作用下, 输送 带会向另一侧移动, 从而达到可靠调偏的功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442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44206 A 1/1 页 2 1. 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包括托辊、 移动装置、 驱动机构和用于检测输送带是否产 生偏移量的偏移检测装置, 所述的偏移检测装置与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与移动 装置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的移动装置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其特征 在还包括有压辊, 所述的压辊与所述的托辊相互并行且有一定的间距, 托辊的第一端和压 辊的第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固定座上, 托辊的第二端和压辊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移 动装置上, 输送带紧压托。
4、辊的上表面向下延伸经过并紧贴压辊的下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辊和压辊的 直径相同, 所述的托辊和压辊位于同一高度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正常运行 时, 托辊和压辊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一致, 输送带位于托辊或压辊的中间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设置 在输送带的一侧, 所述的固定座设置在输送带的另一侧。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 移动平台和滑动机构, 所述的。
5、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移动平台上的滑块和固定水平滑轨, 所 述的滑块可在所述的固定水平滑轨上滑动, 所述的驱动机构与所述的移动平台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 电动马达、 连杆机构、 滚轮和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导向槽, 所述的偏移检测装置与所述的电 动马达连接, 所述的电动马达与所述的连杆机构连接, 所述的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的滚轮, 所 述的滚轮位于所述的导向槽内。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 转轴和连杆, 所述的连杆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转轴的另一端与电动马达的输 出轴。
6、连接, 所述的滚轮安装在连杆的另一端。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为两根 导向杆中间的间隔槽, 所述的两根导向杆设置在移动平台上, 所述的导向槽呈竖直方向。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上固定 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 所述的托辊第一端轴接在第一连接柱的上端, 所述的压 辊的第一端轴接在第二连接柱的上端, 所述的移动平台上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柱和第四连 接柱, 所述的托辊的第二端轴接在第三连接柱的上端, 所述的压辊的第二端轴接在第四连 接柱的上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输送。
7、带自动调偏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辊的第一 端和压辊的第一端分别轴接在固定座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44206 A 2 1/4 页 3 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线自动传输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里, 自动输送带因结构简单、 功耗低、 对输送物料的产品适应 性强、 而被广泛地采用, 如在电池的正极片生产过程中, 需要对整条的正极片材料进行压 平、 切割、 截断等处理工序, 此时需要用输送带对正极片输送到各个操作设备上。但在输送 带的运行过程中, 因输送带受到的压力不均、 机构的误差等原。
8、因会造成输送带跑偏现象, 即 输送带中心线会偏离输送机中心线, 输送带跑偏会导致在输送途中的物料偏离原来设计的 位置, 如正极片的位置偏离后, 会造成切割或截断误差产生, 这造成最后成型的正极片单元 无法被使用在电池中。中国专利号为 201320168172.0、 公告日为 2013 年 9 月 18 日、 名称为 输送带调偏装置及具有其的输送机的实用新型专利, 其包括托辊、 卡板、 与托辊的第一端配 合并沿输送带纵向延伸, 卡板上设置有多个卡槽, 自动调偏装置检测输送带的位置并驱动 托辊的第二端沿输送带的纵向运动已调整托辊的调心角度 ; 自动调偏装置包括沿输送带的 纵向延伸的滑轨、 驱动托辊。
9、的第二端沿滑轨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检测输送带和托辊的位置 以控制驱动机构的检测控制装置。 检测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两侧以检测输送带的偏 移量的位移传感器、 检测托辊的第二端的位置的位置检测开关, 以及根据位移传感器和位 置检测开关的检测信号控制驱动机构的控制器。 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托辊的第一端配合设置 卡板, 并在卡板上设置有多个卡槽, 手动调节托辊的第一端的卡接位置, 即可调节托辊的调 心角度, 从而满足手动调节的需要。 在托辊的第二端设置自动调偏装置, 在第一端卡接固定 的情况下, 自动调偏装置根据输送带的位置, 自动调节托辊第二端的位置, 从而调节托辊的 调心角度, 满足自动化、 远程控。
10、制的要求。在自动化调整托辊的调心角度机构中, 存在如下 问题 : 1、 虽然托辊第二端能自动移动, 但是两根托辊同时位于输送带的下方, 由于输送带在 运行过程中, 输送带本身具有较大的张力, 因此托辊与输送带会存在一个打滑的问题, 可能 会有输送带并未跟随托辊移动的情况发生, 造成调偏装置的功能失效。2、 托辊的第二端在 自动调节过程中, 托辊的第一端容易从卡槽内移出或被卡死, 影响自动调节的可靠性。 3、 在 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手动调偏和自动调偏机构, 机构相对复杂, 同时在调偏过程中, 存在着 手动调偏的环节, 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
11、简单且可靠性好的输送带自动调偏 装置。 0004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包括 托辊、 移动装置、 驱动机构和用于检测输送带是否产生偏移量的偏移检测装置, 所述的偏移 检测装置与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与移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 的移动装置沿输送带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其特征在还包括有压辊, 所述的压辊与所述的 说 明 书 CN 104444206 A 3 2/4 页 4 托辊相互并行且有一定的间距, 托辊的第一端和压辊的第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固定座上, 托辊的第二端和压辊的第二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的移动装置上, 输送带紧压托辊的。
12、上表面向 下延伸经过并紧贴压辊的下表面。 0005 所述的托辊和压辊的直径相同, 所述的托辊和压辊位于同一高度上。在输送带张 紧状态下, 输送带对托辊的向下作用力和输送带对压辊的向上作用力相等, 能使输送带更 好地调整到托辊和压辊的中心位置, 恢复到初始位置。 0006 在输送带正常运行时, 托辊和压辊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带的宽度方向一致, 输送带 位于托辊或压辊的中间位置。在输送带张紧状态下, 输送带对托辊的向下作用力和输送带 对压辊的向上作用力相等, 能使输送带更好地调整到托辊和压辊的中心位置, 恢复到初始 位置。在输送带位于托辊和压辊的中间位置时, 输送带在托辊或压辊上的作用力分布比较 均匀。
13、。 0007 所述的移动装置设置在输送带的一侧, 所述的固定座设置在输送带的另一侧。使 托辊和压辊的第一端相对位置处于固定状态, 托辊和压辊的第二端处于可滑动状态, 当输 送带偏移时, 只要调整托辊和压辊的第二端位置, 使第二端位置发生移动。 0008 所述的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平台和滑动机构, 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移动平台 上的滑块和固定水平滑轨, 所述的滑块可在所述的固定水平滑轨上滑动, 所述的驱动机构 与所述的移动平台连接。移动装置结构简单, 可靠性比较好。 0009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动马达、 连杆机构、 滚轮和设置在移动平台上的导向槽, 所 述的偏移检测装置与所述的电动马达连接, 。
14、所述的电动马达与所述的连杆机构连接, 所述 的连杆机构驱动所述的滚轮, 所述的滚轮位于所述的导向槽内。 0010 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转轴和连杆, 所述的连杆的一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 转轴的另一端与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的滚轮安装在连杆的另一端。 0011 所述的导向槽为两根导向杆中间的间隔槽, 所述的两根导向杆设置在移动平台 上, 所述的导向槽呈竖直方向。 滚轮始终位于导向槽内且可以再导向槽内移动, 移动平台处 于水平移动, 而滚轮跟随连杆转动。 0012 所述的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 所述的托辊第一端轴接在 第一连接柱的上端, 所述的压辊的第一端轴接在第二连。
15、接柱的上端, 所述的移动平台上固 定设置有第三连接柱和第四连接柱, 所述的托辊的第二端轴接在第三连接柱的上端, 所述 的压辊的第二端轴接在第四连接柱的上端。 0013 所述的托辊的第一端和压辊的第一端分别轴接在固定座上。 在托辊和压辊的第二 端移动时, 辊体的第一端相对位置固定且不会卡死, 也不会掉落, 结构比较牢靠。 0014 所述的偏移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两侧以检测输送带偏移量的位移传感器 以及根据位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的电动马达的控制器。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是当输送带整体向一侧偏移时, 偏移检测装置检 测到信号后发给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驱动移动装置向一侧移。
16、动 ; 会带动托辊和压辊的第二 端移动, 由于输送带紧压托辊的上表面且紧贴压辊的下表面, 在输送带张紧状态下, 托辊和 压辊同时对输送带具有较大的挤压力, 输送带不会与托辊和压辊打滑, 在托辊和压辊的共 同作用下, 输送带会向另一侧移动, 从而达到可靠调偏的功能。 0016 具体如下 : 当输送带向移动装置方向偏离时, 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 移动装置会向 说 明 书 CN 104444206 A 4 3/4 页 5 前移动, 从而会带动托辊和压辊的第二端向前移动 (托辊和压辊的第一端相对位置固定) , 尤其在托辊的第二端上方会受到一个相对于其他区域较大的向下作用力, 而在压辊的第二 端的下方会。
17、受到一个相对于其他区域较大的向上作用力, 因此输送带在托辊和压辊的共同 作用下向固定座方向移动, 进一步保证了输送带调偏的可靠性。在输送带向前移动的过程 中, 在合力作用下通过不断改变输送带输送的前进方向来达到输送带纠偏的目的。 0017 若输送带向固定座方向偏离, 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 移动装置会向后移动 ; 从而会 带动托辊和压辊的第二端向后移动, 此时在托辊的第一端上方会受到一个相对于其他区域 较大的向下作用力, 而在压辊的第一端的下方会受到一个相对于其他区域较大的向上作用 力, 输送带在托辊和压辊的共同作用下向移动装置方向移动, 进一步保证了输送带调偏的 可靠性。 0018 附图说明 。
18、图 1 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一) ; 图 2 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二) ; 图 3 为本发明的输送带向固定座一侧偏移示意图 ; 图 4 为本发明的输送带向移动装置一侧偏移示意图 ; 图 5 为输送带经本发明调偏装置处理后的示意图 (输送带处于居中位置) 。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 一种输送带自动调偏装置, 包括托辊1、 移动装置2、 驱动机构3和用于检测输送带 是否产生偏移量的偏移检测装置, 偏移检测装置与驱动机构3连接, 驱动机构3与移动装置 2 连接, 驱动机构 3 可驱动移动装置 2 沿输送带 5 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还包括有压辊。
19、 6, 压 辊 6 与托辊 1 相互并行且有一定的间距, 托辊 1 的第一端 11 和压辊 6 的第一端 61 分别活 动连接在固定座 7 上, 托辊 1 的第二端 12 和压辊 6 的第二端 62 分别固定在移动装置 2 上, 输送带 5 紧压托辊 1 的上表面 13 向下延伸经过并紧贴压辊 6 的下表面 63。偏移检测装置 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两侧以检测输送带偏移量的位移传感器4以及根据位移传感器4的检测 信号控制电动马达 15 的控制器。偏移检测装置采用传统的现有技术。位移传感器采用光 电传感器。 0021 托辊 1 和压辊 6 的直径相同, 托辊 1 和压辊 6 位于同一高度上。 0022。
20、 在输送带 5 正常运行时, 托辊 1 和压辊 6 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带 5 的宽度方向一致, 输送带 5 位于托辊 1 或压辊 6 的中间位置。 0023 移动装置 2 设置在输送带 5 的一侧, 固定座 7 设置在输送带 5 的另一侧。 0024 移动装置 2 包括移动平台 8 和滑动机构, 滑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移动平台 8 上的滑 块 10 和固定水平滑轨 14, 滑块 10 可在固定水平滑轨 14 上滑动, 驱动机构 3 与移动平台 8 连接。 0025 驱动机构包括电动马达 15、 连杆机构、 滚轮 16 和设置在移动平台 8 上的导向槽 17, 偏移检测装置 4 与电动马达 15 连接。
21、, 电动马达 15 与连杆机构连接, 连杆机构驱动滚轮 16, 滚轮 16 位于导向槽 17 内。 0026 连杆机构包括转轴18和连杆19, 连杆19的一端与转轴18的一端连接, 转轴18的 说 明 书 CN 104444206 A 5 4/4 页 6 另一端与电动马达 15 的输出轴连接, 滚轮 16 安装在连杆 19 的另一端。连杆在电动马达带 动下, 其转动幅度为 90 度。 0027 导向槽 9 为两根导向杆 20 中间的间隔槽, 两根导向杆 20 设置在移动平台 8 上, 导 向槽 9 呈竖直方向。 0028 固定座 7 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柱 71 和第二连接柱 72, 托辊 1。
22、 的第一端 11 轴接 在第一连接柱 71 的上端, 压辊 6 的第一端 61 轴接在第二连接柱 72 的上端, 移动平台 8 上 固定设置有第三连接柱81和第四连接柱82, 托辊1的第二端12轴接在第三连接柱81的上 端, 压辊 6 的第二端 62 轴接在第四连接柱 82 的上端。 0029 托辊 1 的第一端 11 和压辊 6 的第一端 61 分别轴接在固定座 7 上。 说 明 书 CN 104444206 A 6 1/3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44206 A 7 2/3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44206 A 8 3/3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44206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