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597612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31349.2

申请日:

2014.09.05

公开号:

CN104571691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日:20140905|||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1

主分类号:

G06F3/041

申请人: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施博盛; 郑建勇; 黄俊龙; 林品隆

地址:

300457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云街80号15号厂房

优先权:

2013104476582 2013.09.27 CN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代理人:

谢志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包括:S11利用触控板开始侦测触摸信号,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12;S12启动动态解锁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在该动态解锁区域内可实现移动滑鼠;S13侦测动态解锁区域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随着触摸点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14;S14启动点击解锁,在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位置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S15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内时进入步骤S16,未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11;S16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位置是否在点击解锁区域内,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12,否则返回步骤S12。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利用触控板开始侦测触摸信号,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12;
S12,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在该动态解锁区域内可实现移动滑鼠功能;
S13,侦测所述动态解锁区域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随着触摸点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14;
S14,启动点击解锁,在所述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位置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该点击解锁区域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范围内;
S15,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内时进入步骤S16,未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11;以及
S16,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内,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12,否则判断为未点击并返回步骤S1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当未侦测到触摸信号时重复所述步骤S11。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进一步包括预设所述触控板的预定区域为非锁定区域,当起始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位置位于该非锁定区域时进入步骤S12,否则识别为未触摸,重复步骤S11。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锁定区域位于所述触控板的中心区域。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所述动态解锁区域为以所述触摸点为几何中心的长方形、方形或圆形区域或以所述触摸点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长方形、方形或圆形区域;对除所述动态解锁区域外的其它触控板区域的触摸信号识别为未触摸。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板为一长方形触控板,定义所述触控板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宽度方向为Y方向;所述步骤S13中,如果触摸点沿X方向移动,则该动态解锁区域也沿X方向移动,如果触摸点沿Y移动,则该动态解锁区域不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中,所述点击区域小于动态解锁区域。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5中,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内时,识别为未触摸。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5中,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内时,返回步骤S12。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阈值为2秒~5秒;所述点击解锁区域为一以触摸点为中心的正方形或圆形。

说明书

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
本案为2014年9月5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410450998.5,名称为“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之分案。本案主张2013年9月27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310447658.2,名称为“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国内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触控板控制计算机鼠标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Note Book)因携带方便而备受用户喜爱。通过在笔记本电脑上设置触控板(Touch Pad)来控制鼠标,则更加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然而,现有的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的面积通常比较小,且设置于键盘下方的中间位置,因此,用户使用触控板控制鼠标时的触摸空间受到限制。如果将触控板的面积不断扩大,则由于用户的指尖触摸的过程中手腕等部位很容易触碰到触控板造成误操作,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避免误操作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
一种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利用触控板开始侦测触摸信号,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12;S12,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在该动态解锁区域内可实现移动滑鼠功能;S13,侦测所述动态解锁区域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随着触摸点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14;S14,启动点击解锁,在所述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位置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该点击解锁区域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范围内;S15,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内时进入步骤S16,未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11;以及S16,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内,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12,否则判断为未点击并返回步骤S12。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的鼠标的方法,由于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既可以避免误操作,又可以使用户具有较大的触摸体验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笔记本电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动态解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移动滑鼠,动态解锁区域随触摸点移动而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6-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触摸点靠近触控板边缘时,形成动态解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手指离开触控板,启动点击解锁并在所述触摸点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手指触碰到启动区域以外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手指触碰到启动区域,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动态解锁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移动滑鼠,动态解锁区域随触摸点移动而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笔记本电脑10触控板12触摸点120动态解锁区域122直线1220点击解锁区域124非锁定区域126边界线128显示屏14主机16键盘18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笔记本电脑鼠标的方法。可以理解,本发明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控制计算机鼠标的方法并不限于笔记本电脑,也可以用于其他计算机装置,如游戏机、学习机等。本发明实施例仅以笔记本电脑为例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笔记本电脑10包括一主机16、一与该主机16连接的显示屏14以及一设置于该主机16一表面的触控板12和键盘18。
所述触控板12为一大面积触控板。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大面积触控板”指该触控板12在某一方向的尺度大于人手中指指尖到手腕之间的距离,此时当用户的指尖触摸触控板12时,用户的手腕等部位很容易触碰到触控板12造成误操作。具体地,所述触控板12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其需要选择。优选地,所述触控板12为长方形,其长度为25厘米~40厘米,宽度为6厘米~12厘米。所述触控板12由主机16的一侧边延伸至另一侧边,并与所述键盘18覆盖整个所述主机16的表面,从而使得该触控板12具有较大的面积,方便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板12为长方形,其长度为32厘米,宽度为8厘米。所述触控板12的长度方向定义为X方向,宽度方向定义为Y方向。另外,所述触控板12与键盘18的设置位置不限于上述情形,也可采用左右排列设置。所述触控板12与键盘18的设置位置可依据实际使用情形进行设计。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8,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利用触控板12开始侦测触摸信号,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12;
S12,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122,在该动态解锁区域122内可实现移动滑鼠功能;
S13,侦测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14;
S14,启动点击解锁,在所述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120位置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124,该点击解锁区域124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范围内;
S15,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16,未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11;
S16,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进入步骤S17,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识别为未触摸;以及
S17,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内,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12,否则判断为未点击并返回步骤S12。
上述步骤S11中,所述触控板12侦测的方法与该触控板12的工作原理有关,可以为电容式、电阻式、红外式等。本实施例的触控板12为一电容式触摸屏,通过侦测触控板12表面电容的变化进行侦测。所述步骤S11中,当未侦测到触摸信号时重复所述步骤S11。
上述步骤S12中,所述启动动态解锁通过软体实现。所谓形成动态解锁区域122指仅仅将动态解锁区域122内的触摸信号与鼠标移动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移动滑鼠功能,而动态解锁区域122以外的其它区域的触摸信号识别为未触摸,从而不会影响鼠标移动。这样,即使用户的手腕等部位触碰到触控板12动态解锁区域122以外的区域也不会造成误操作。
可以理解,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其需要选择。所述动态解锁区域可以为以触摸点120为几何中心的长方形、方形或圆形区域,也可以为以所述触摸点120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长方形、方形或圆形区域。如图3所示,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为以所述触摸点120为几何中心定义的正方形区域。如图4所示,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可以为以所述触摸点120所在的沿Y方向延伸的直线1220为对称轴定义的方形区域。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与所述触摸点120的位置关系不限,只要所述触摸点120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内即可。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触控板12沿Y方向切割出四分之一区域作为动态解锁区域122。即,该动态解锁区域122为正方形,其边长为8厘米。
上述步骤S13中,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即,该动态解锁区域122的位置根据触摸点120的位置确定。如图5所示,当用户进行移动滑鼠,所述触摸点120沿箭头方向移动形成一位移,此时,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也移动。图5中的虚线方框为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原来的位置,虚线圆形为所述触摸点120原来的位置。
可以理解,当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为如图3所示的以所述触摸点120为几何中心定义的正方形区域时,只要所述触摸点120移动,该动态解锁区域122就移动。当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为如图4所示的以所述触摸点120所在沿Y方向延伸的直线1220为对称轴定义的方形区域时,如果触摸点120沿X方向移动,则该动态解锁区域122也沿X方向移动,如果触摸点120沿Y移动,则该动态解锁区域122不动。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当所述触摸点120靠近触控板12宽度的边缘,且距离边缘的距离小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沿X方向上的尺度L的一半时,无法以所述触摸点120所在沿Y方向延伸的直线1220为几何对称轴在触控板12上定义出原来尺寸的动态解锁区域122。此时,本发明提供两种解决方案,一种为如图6所示,在触控板12上定义一与Y方向平行且位于距离宽度边缘L/2位置处的边界线128,当所述触摸点120位于该边界线128与触控板12的宽度边缘之间时,均以触控板12的宽度边缘为边在触控板12上定义与原来尺寸相同的动态解锁区域122,即,只要所述触摸点120位于该边界线128与触控板12的宽度边缘之间,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相同或重叠在一起。另一种为如图7所示,当所述触摸点120位于该边界线128与触控板12的宽度边缘之间时,将部分动态解锁区域122定义于触控板12以外,即,位于触控板12上的实际动态解锁区域122减小,且所述触摸点120越靠近触控板12宽度的边缘,位于触控板12上的实际动态解锁区域122就越小。当所述触摸点120位于触控板12宽度的边缘时,位于触控板12上的实际动态解锁区域122变为原来尺度的一半。
上述步骤S14中,如图8所示,所谓形成点击解锁区域124指在所述触摸点120周围且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范围内定义一较小的区域,且当手指单击或双击该区域时可以使该笔记本电脑10执行相应点击功能。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小于动态解锁区域122。可以理解,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其需要选择。优选地,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为一以触摸点120为中心的正方形或圆形。本实施例中,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为正方形,其边长为2厘米。
上述步骤S15中,所谓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指所述触摸信号消失时的动态解锁区域122保持一特定的时间断,该时间段可以根据经验设定,如2秒~5秒。如果在时间阈值内该触控板12未侦测到任何触摸信号,则返回步骤S11。如果在时间阈值内该触控板12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则进入步骤S16。本实施例中,所述时间阈值为2秒,也就是说,手指离开触控板12后,该动态解锁区域122保持2秒。
上述步骤S16中,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识别为未触摸,即返回步骤S15继续测触摸信号。
上述步骤S17中,返回步骤S12后,用户可以继续进行下一轮滑鼠或点击操作。
请一并参阅图9,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利用触控板12开始侦测触摸信号,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22;
S22,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122,在该动态解锁区域122内可实现移动滑鼠功能;
S23,侦测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24;
S24,启动点击解锁,在所述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120位置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124,该点击解锁区域124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范围内;
S25,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26,未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21;
S26,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进入步骤S27,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返回步骤S21;以及
S27,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内,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22,否则判断为未点击并返回步骤S22。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步骤S26中,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返回步骤S21,而不是返回步骤S25。
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3,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利用触控板12开始侦测触摸信号,预设所述触控板12的预定区域为非锁定区域126,当起始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该非锁定区域126时进入步骤S32;
S32,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122,在该动态解锁区域122内可实现移动滑鼠功能;
S33,侦测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34;
S34,启动点击解锁,在所述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120位置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124,该点击解锁区域124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范围内;
S35,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36,未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31;
S36,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进入步骤S37,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识别为未触摸;以及
S37,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内,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32,否则判断为未点击并返回步骤S32。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1中进一步包括预设所述触控板12的预定区域为非锁定区域126,当起始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该非锁定区域126时进入步骤S32,否则识别为未触摸,重复步骤S31。
上述步骤S31中,如图11所示,所述非锁定区域126的尺寸,形状以及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优选地,所述非锁定区域126位于所述触控板12的中心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非锁定区域126为该触控板12沿长度方向且位于中间位置的三分之一区域。如果手指触碰到非锁定区域126以外的区域,则不会启动动态解锁。由于用户在使用键盘时,该触控板12中间位置的区域不容易被碰触到,而触控板12两边的区域很容易被手腕碰触到,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有效避免用户在使用键盘时误操作鼠标移动。如果用户需要移动鼠标,只要从非锁定区域126开始触摸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14,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利用触控板12开始侦测触摸信号,预设所述触控板12的预定区域为非锁定区域126,当起始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该非锁定区域126时进入步骤S42;
S42,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122,在该动态解锁区域122内可实现移动滑鼠功能;
S43,侦测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44;
S44,启动点击解锁,在所述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120位置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124,该点击解锁区域124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范围内;
S45,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46,未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41;
S46,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进入步骤S47,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返回步骤S41;以及
S47,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内,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42,否则判断为未点击并返回步骤S42。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步骤S46中,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返回步骤S41,而不是返回步骤S45。
可以理解,上述启动点击解锁以形成点击解锁区域124的步骤可以在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的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的步骤之前的任何时候进行。只要确保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时,该点击解锁区域124已经形成即可。以下第五至第七实施例将介绍此种情形。
请一并参阅图15,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利用触控板12开始侦测触摸信号,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52;
S52,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122,在该动态解锁区域122内可实现移动滑鼠功能;
S53,启动点击解锁,在所述触摸点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124,该点击解锁区域124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范围内;
S54,侦测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和点击解锁区域124一起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55;
S55,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56,未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51;
S56,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进入步骤S57,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识别为未触摸;以及
S57,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内,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52,否则判断为未点击并返回步骤S52。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启动点击解锁的步骤S53在所述启动动态解锁的步骤S52之后进行,且所述步骤S54中,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和点击解锁区域124一起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4中,如果触摸点120沿X方向移动,则该点击解锁区域124和动态解锁区域122也一起沿X方向移动,如果触摸点沿Y方向移动,则该动态解锁区域122不动,而该点击解锁区域124仍沿Y方向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16,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1,利用触控板12开始侦测触摸信号,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62;
S62,启动点击解锁,在所述触摸点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124;
S63,启动动态解锁,在点击解锁区域124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122,在该动态解锁区域122内可实现移动滑鼠功能;
S64,侦测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和点击解锁区域124一起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65;
S65,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66,未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61;
S66,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进入步骤S67,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识别为未触摸;以及
S67,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内,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62,否则判断为未点击并返回步骤S62。
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启动点击解锁的步骤S62在所述启动动态解锁的步骤S62之前进行,且所述步骤S64中,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和点击解锁区域124一起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所述步骤S63中,该点击解锁区域124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范围内。
请一并参阅图17,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1,利用触控板12开始侦测触摸信号,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72;
S72,同时启动点击解锁和动态解锁,在所述触摸点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124和和一动态解锁区域122,该点击解锁区域124位于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范围内,且在该动态解锁区域122内可实现移动滑鼠功能;
S73,侦测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和点击解锁区域124一起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74;
S74,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75,未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71;
S75,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进入步骤S76,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识别为未触摸;以及
S76,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是否在所述点击解锁区域124内,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72,否则判断为未点击并返回步骤S72。
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72中,同时启动点击解锁和动态解锁,且所述步骤S73中,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和点击解锁区域124一起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
可以理解,上述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也可以没有专门的启动点击解锁以形成点击解锁区域124的步骤。以下第八实施例将介绍此种情形。
请一并参阅图18,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81,利用触控板12开始侦测触摸信号,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82;
S82,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122,在该动态解锁区域122内可实现移动滑鼠功能;
S83,侦测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122随着触摸点120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84;
S84,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信号,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85,未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返回步骤S81;
S85,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位于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进入步骤S86,当在所述时间阈值内重新侦测到的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不在当前动态解锁区域122内时,识别为未触摸;以及
S86,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与之前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120位置的间距是否小于等于一距离阈值,如果是判断为输入点击信号,执行鼠标点击功能并返回步骤S82,否则判断为未点击并返回步骤S82。
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没有专门的启动点击解锁以形成点击解锁区域124的步骤,且所述步骤S86中,通过判断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与之前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120位置的间距是否小于等于一距离阈值来确定该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是否为点击的动作。即,以所述距离阈值为半径并以所述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120位置为圆心形成一圆形点击解锁区域124。当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位置与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120位置的间距小于等于该距离阈值时,该重新侦测到触摸信号的触摸点120实际位于该圆形点击解锁区域124内。该距离阈值为1厘米~2厘米。本实施例中,该距离阈值为1.5厘米。
本发明提供的通过大面积触控板12控制笔记本电脑10的鼠标的方法,由于启动动态解锁在触摸点周围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122,既可以避免误操作,又可以使用户具有较大的触摸体验空间。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触控板控制鼠标的方法包括:S11利用触控板开始侦测触摸信号,侦测到触摸信号时进入步骤S12;S12启动动态解锁形成一动态解锁区域,在该动态解锁区域内可实现移动滑鼠;S13侦测动态解锁区域内的触摸信号,所述动态解锁区域随着触摸点位置的移动实时变化,当侦测到触摸信号消失时进入步骤S14;S14启动点击解锁,在触摸信号消失的触摸点位置周围形成一点击解锁区域;S15在一时间阈值内侦测触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