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运从海上油田开采的石油时,需要特别设计的输油系统。通常,油温约为220°-250°F,而输油时必须穿过的水的温度可能低达32°-50°F。穿过这样低温环境的任何输油系统都必须有适当的装置使油与低温环境绝热。 如果不能充分绝热,就会造成油温下降,结果使油中存在的各种烃类级分如低粘度烃、中粘度烃、油泥等发生分离。
所采用的一种输运系统具有一个绝热的管道束,石油穿过该管道束流动。管道束安装在输送管之中,管道束中的每根管道的外表面都对着输送管的内表面,在输送管中有一系列支承结构用来使管道束定位。一般说来,采用挤塑泡沫和绝热包装材料将流送管绝热。流送管的热绝缘是用预成型的绝热包层或环形注入泡沫来实现的。对于多根流送管,在海上铺设时给每根管线加绝热层的费用很高。因此加绝热层时必须在制造地进行。由于高压和气体的可压缩性,在海上铺设时使用挤塑泡沫是一种不能采用的办法。
Jansson等在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5年139卷217-223页叙述了S-130的多糖结构。杂多糖S-130的酸解产物据说含有相对比例为43∶46∶11的葡萄糖、鼠李糖和甘露糖。
Crescenzi等在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6年149卷425-432页叙述了杰兰胶(gellan gum,S-60)和威兰胶(Welan gum,S-130)的稀水溶液的性质。
Crescenzi等在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7年160卷283-302页叙述了侧链对三种细菌性阴离子多糖(包括杂多糖S-130)的稀溶液性质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绝热材料用地触变性组合物。
本发明是一种触变性组合物,其中含有乙二醇和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该组合物中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的用量使乙二醇的粘度增加到排除了对流流动的程度。此组合物用作方便的绝热材料,使位于较低温度环境(例如海水)中的管道内部在输油期间保持高油温。
图1表示一个流体装载和输送系统的横截面透视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优越流动性质和绝热能力的触变性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工业级的乙二醇和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在整个说明书中,该组合物既称作触变性组合物,也称作增粘乙二醇组合物。
在静止状态,触变性组合物相当于宾汉塑性体。但是在受到切应力时,触变性组合物迅速流化。在停止施加切应力时,触变性组合物很快恢复到高粘度/宾汉塑性体状态。
可以视需要而加入一种金属螯合剂,其数量足以减小由于金属离子存在而造成的有害作用。
本发明的绝热组合物提供了有效的热绝缘,适合用于在挤塑泡沫和绝热包装材料难以使用或不可能使用的场合。
本发明组合物的绝热能力使得可以使用较长的海底管道或以较慢的生产速度流经较短的管道,同时保持终端管道的最低油温。
绝热组合物的另一优点是乙二醇与水互溶而且威兰胶与乙二醇和水相容,这使组合物能耐受高度的海水侵蚀。另外,乙二醇与水互溶保证了在发生泄漏时对环境不会有持久的有害影响。
这种组合物也有助于管道束的压载。常规的绝热材料,例如挤塑泡沫体和绝热包装材料,是低密度物质,不能提供这种稳定性。
就与温度有关的稳定性而言,这种组合物比煤油基流体、层压件和泡沫要稳定得多。此组合物还可作为增稠的解冻和防冻液使用,尤其是用于飞机和需要防止在寒冷天气结冰的其它机械。
除了上述用途之外,该组合物的触变流变性质使其适合作为油井绝热填装材料、压载材料、马达动力汽缸的非石油基液压材料、以及油层修井完工用的“压井”材料。
本发明组合物中乙二醇和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的重量比优选100∶1和300∶1之间,更优选的是150∶1至250∶1,更优选的是175∶1至225∶1,更优选的是180∶1至220∶1。最优选的重量比约为195∶1。
更为优选的是,本发明组合物还含有一种金属螯合剂,其数量在500ppm和2000ppm之间,优选1250ppm。优选的螯合剂是EDTA。
图1为一个流体装载和输送系统的横截面透视图。该系统包括一根或多根流体管道1,这些管道穿过并接触一系列支承体2;输送管3与支承体2接触,从而使流体管道1的外表面4面对输送管3的内表面5;在流体管道1的外表面4与输送管3的内表面5之间为腔体6。
在本发明的这一系统中,向腔体6中注入增粘的乙二醇,其中含有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增粘乙二醇的触变性流变性质使其适合在切应力下作为可泵送的液体物质注入腔体中。当增粘乙二醇基本上充满腔体并且只受到极小切应力或不受切应力时,它以宾汉塑性体的形式静止。这种材料停留在输送管3中,围绕着流体管1并与表面4、5和支承体2相接触。
增粘乙二醇可以用在将流体经过周围的低温环境进行输运的方法中,其中流体管贯穿输送管,在流体管的外表面与输送管的内表面之间形成腔体,流体管与低温环境绝热,该方法包括向腔体中注入增粘乙二醇。
上述系统特别适用的流体是从海底油井开采出的石油。这种石油的温度自然要高于海水温度,使其与较低的海水温度绝热,在流经流体管1时保持其天然高温。
Kang等在美国专利4,342,866中介绍了制造威兰胶的方法。威兰胶是一种工业级的微生物多糖,其生产方法是,用碳水化合物作碳源,以纯培养发酵法培养产碱杆菌菌株ATCC 31555。产物用乙醇沉淀法从发酵液中回收。威兰胶是一种主要由杂多糖构成的多糖胶,其中含有天然糖D-葡萄糖、D-葡糖醛酸、L-鼠李糖和L-甘露糖以及由配糖键联结的乙酰酯基。P.E.Jansson.B.Lindberg和G.Widmalm在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5年139卷217-223页叙述了这种多糖的结构。
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的制备
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按美国专利4,342,866中所述的步骤制备。发酵后,用次氯酸钠和丙酸钙处理发酵液,接着进行沉淀、干燥和研磨。对于可用于本发明的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一种优选的制备方法涉及对回收方法的改进。这种改进包括在发酵之后和沉淀之前加入硫酸钠或硫酸钾,优选硫酸钠。发酵液中的硫酸钠加入量优选0.1-1.0%(重量),更优选的是0.3%-0.7%,更优选的是0.45%。
生产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所用菌株的描述
A.菌落形态特征
在30℃于营养琼脂上培养,1天内出现小黄色菌落,培养5天后菌落直径达到约1.5毫米。菌落为圆形、光滑、隆起、粘液状、不透明。长时间培养后,黄色更深,菌落质地变硬。
在YM琼脂上培养,1天内出现小的粘液状黄色菌落,培养5天后菌落直径达到约3毫米。菌落为圆形、光滑、隆起、不透明,但是菌落顶部平坦。未观察到膜状坚硬质地。
B.细胞形态特征
菌株S-130是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在营养琼脂上细胞的平均大小约为0.5-0.6×1.2-1.6微米;细胞端部呈锥形,常有弯曲部分。在长时间培养后,细胞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明显变化。
在YM琼脂上细胞平均大小是0.6-0.8×1.6-2.0微米,但是细胞变得更长(3-4微米);聚β-羟丁酸的积累很明显。运动性呈阳性。鞭毛染色(改进的硝酸银法)显示出该菌株有混合鞭毛,即极生鞭毛和侧生鞭毛以及周鞭毛。
C。生理生化特征
以下是所用试验的结果:
细胞色素氧化酶弱或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
活体能在37℃和41℃下生长,但不能在43℃下生长。
能耐受3.0%NaCl,但不能耐受6.5%NaCl。
在PH5和12之间生长。
由以下各种碳水化合物好气产酸但不产气,例如:
D-木糖 乳糖
L-阿拉伯糖 麦芽糖
D-葡萄糖 蜜二糖
果糖 蔗糖
半乳糖 海藻糖
甘露糖 棉子糖
还原但不胨化石蕊牛奶。
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但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则否。
MR 试验阳性,但VP试验、吲哚试验和脲酶试验为阴性。
水解七叶苷明胶(弱)和吐温80(弱),但不水解酪蛋白、淀粉、纤维素、果胶。
无磷酸酶,溶血作用阴性。
0.1%的氯化三苯基四唑鎓不起抑制作用。
在60℃存活30分钟。
活体在伊红美蓝琼脂和亚碲酸盐血上生长,但在沙门-志贺氏琼脂和麦康基氏琼脂上不生长。
D.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菌株S-130对以下抗生素敏感:
卡那霉素 30微克
新霉素 30微克
金霉素 5微克
新生霉素 30微克
红霉素 15微克
四环素 30微克
庆大霉素 10微克
羧苄青霉素 50微克
对以下抗生素不敏感:
青霉素 10单位
链霉素 10微克
粘菌素 10微克
多粘菌素B 300微克
E.营养特性
不需要有机生长因子,铵盐是唯一的氮源。可利用总共30种有机化合物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利用大多数碳水化合物。
F.DNA中的G+C含量
未进行DNA分析。
G.用API系统鉴定
此菌株不能用这种系统鉴定。
H.鉴定
菌株S-130是革兰氏阴性需氧杆状有机体。这种有机体的鞭毛为混合型;可看到极生鞭毛和周生鞭毛(可能是退化的鞭毛)。根据Bergey氏手册(第8版),这种有机体属于产碱杆菌属。
表 1
对菌株S-130采用的生化试验和其它各项实验
氧化酶:柯瓦克氏试验 +(弱)
病理技术检验 +(弱)
过氧化氢酶 +
氧化发酵培养基:
氧化培养基 +
发酵培养基 -
由葡萄糖产气 -
H2S生成 -
由胱氨酸产TS1 ±
由胨产铵 未试验
β-半乳糖苷酶(ONPG) +
精氨酸双水解酶 +
赖氨酸脱羧酶 -
鸟氨酸脱羧酶 -
色氨酸脱氨酶 未试验
苯丙氨酸脱氨酶 -
脲酶 -
吲哚 -
MR 试验 +
VP 试验 -
硝酸盐还原 -
亚硝酸盐还原 -
反硝化作用 未试验
固氮作用:
在Burk氏培养基中生长 +
固氮酶活性 未试验
丙二酸(氧化) -
磷酸酶 -
溶血作用(绵羊血) -
石蕊牛奶:酸性,还原,仅生成3-酮乳糖 -
在60℃存活30分钟 +
TSI:斜面 酸性
基部 不生长
气体 -
卵黄反应 -
水解作用:
明胶 +(弱)
酪蛋白 -
淀粉 -
吐温80 +(弱)
果胶 -
藻酸盐 未试验
纤维素 -
几丁质 -
DNA 未试验
七叶苷 +
在各种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伊红美盐琼脂 +
麦康基氏琼脂 -
沙门-志贺氏琼脂 -
甘露糖醇盐琼脂 -
硫代硫酸柠檬酸胆盐琼脂 -
Tinsdale 亚碲酸盐血琼脂
Pseudosel琼脂 未试验
色素形成:
绿浓杆菌产色试验培养基A(KingA) -
绿浓杆菌产色试验培养基B(KingB) -
染料反应:
刚果红 -
+ 阳性
- 阴性
发酵条件
杂多糖的生产方法是,在受控条件下,经过用未命名的产碱杆菌属微生物接种,在合适的含水营养培养基中进行需氧发酵。该培养基含有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源。
一般说来,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木糖、甘露糖醇等)可以单独地或混合起来作为营养培养基中的可吸收碳源使用。用于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源的确切数量部分地取决于培养基的其它成分,但是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的数量通常在介质重量的约2%至4%之间变化。最好是使用3%的葡萄糖。这些碳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几种碳源相混合用于培养基中。一般来说,很多蛋白质类物质都可以在发酵过程中作为氮源使用。合适的氮源包括酵母水解产物、种酵母、大豆粉、棉籽粉、酪蛋白水解产物、玉米浆、酒糟废液或蕃茄糊等。氮源的用量,不论是单独用还是混合用,均为含水培养基重量的约0.05%至0.4%。
可以掺加到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养分包括能产生钠、钾、铵、钙、磷酸根、硫酸根、氯、碳酸根等离子的常用盐。还包括微量金属,例如钴、锰、铁和镁。
应该指出,实施例中提到的培养基只是可以使用的许多种培养基的示例,而不是限制性的。
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培养基,S-130可以在低Ca++条件下培养,即,在去离子水或基本上不含Ca++离子(即,在最终的发酵液中每1%胶的Ca++少于约4ppm)的某些其它含水体系中培养。
发酵在从约25℃至3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但是,要使结果最佳,优选在约28℃-32℃的温度下进行发酵。对于产碱杆菌培养物的培养和多糖S-130的生产,营养培养基的pH可以在约6-8之间变化,优选6.5至7.5。
虽然用表面培养法和深层培养法都能产生多糖,但优选以深层方式进行发酵。
小规模的发酵适合用以下方式进行:用菌种接种合适的营养培养基,在转移到生产培养基中之后,在大约30℃的恒温下摇床发酵若干天。
发酵过程是在无菌培养瓶中通过一个阶段或更多阶段的种母培育开始进行的。接种期的营养培养基可以是碳源和氮源的任何适当的组合。将菌种瓶在约30℃的恒温箱中振荡1-2天,或是直到生长物令人满意,将所得的一些生长物用来接种二期种子培养基或生产培养基。在使用中间期菌种瓶时,这些菌种瓶基本上以同样的方式培育,即,用上一接种期培养瓶的部分内容物来接种生产培养基。接种后,培养瓶在恒温下振荡培养几天,在培养期结束时用合适的醇(例如异丙醇)沉淀回收培养瓶内容物。
对于大规模生产,优选在装有搅拌器和发酵培养基通气装置的合适发酵罐内进行发酵。根据这一方法,营养培养基在发酵罐内配制,在最高约121℃的温度下加热灭菌。冷却后,在无菌培养基中接种预先培养好的生产菌种,令发酵进行一段时间,例如2到4天,同时进行搅拌和/或向营养培养基通气,并维持温度约30℃。生产杂多糖的这一方法特别适合于大量制备。
后发酵
在发酵之后、从发酵培养基中回收产物之前,最好向发酵培养基中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要得到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加入约为发酵液重量0.1-1.0%的硫酸钾或硫酸钠是很关键的。这样得到的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具有对于构成本发明绝热流体至关重要的水化性质。
分析
葡糖醛酸用Bhatti等在Biochim.Biophys.Acta 1970年22卷339-347页所述的方法鉴定。糖的绝对构型用Gerwig等在Carbohydrate Research 1979年77卷1-7页和Leontein等在Carbohydrate Research 1978年62卷359-362页所设计的方法测定。
甲基化分析基本上按Jansson等在Chem.Common.Univ.Stockholm 1976年第8卷1-75页所述的方法进行。甲基化聚合物通过用水渗析后冷冻干燥来回收。低分子量产物利用Waeghe等在Carbohydrate Research 1983年123卷281-304页中提到的Sep-Pak C18柱反相色谱法回收。将样品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加到柱上。用水和乙腈-水(15∶85)洗涤,用乙腈洗脱样品。
甲基化多糖的羧基还原
将1.5毫克甲基化多糖溶解在2毫升新蒸四氢呋喃中。加入10毫克硼氢化锂,将溶液回流煮沸2小时。过量的硼氢化锂用乙酸分解,加5毫升氯仿,用水洗涤溶液几次,干燥,浓缩。
糖醛酸降解
在甲基化多糖(1.5毫克)的二甲亚砜(1.5毫升)溶液中加入微量的对甲苯磺酸和2,2-二甲氧基丙烷(0.1毫升),以便除去所有水分。加入甲亚磺酰基甲烷化钠的二甲亚砜溶液(2M,1毫升),将混合物在超声浴中搅动30分钟,在室温保持15小时。在外部冷却下加入0.5毫升三氘甲基碘(0.5毫升),将混合物在超声浴中搅动30分钟。过量的甲基碘用氮吹洗除去,用水稀释溶液,加到Sep-Pak C18柱中。如前所述回收物料。产物用2M三氟乙酸在100℃水解15小时,分析此甲基化产物混合物(表Ⅱ中C栏)。
大约50%的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多糖单元中含有O-乙酰基。发酵多糖的酸解产物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和甘露糖,其相对比例为43∶46∶11。它还含有葡糖醛酸,这是用Bhatti等所述的步骤用气液色谱法鉴定的,鉴定时所用的样品已经过甲醇分解和三甲硅烷基化。
各种糖组分的绝对构型由相应糖苷的气液色谱测定,所述糖苷用Gerwig等设计的方法通过用手性2-丁醇溶剂分解、然后三甲基化而得到。葡萄糖和葡糖醛酸为D构型、鼠李糖为L构型。甘露糖为L构型。这由相应糖苷的气液色谱证实,所述糖苷按Leontein等设计的方法,通过用手性2-辛醇溶剂分解、然后乙酰化而得到。
甲基化分析可以不进行或进行甲基化多糖的羧基还原,其产物分别列在表Ⅱ的A栏和B栏中。
表Ⅱ
多糖及某些降解产物的甲基化分析a
糖bTC摩尔%
A B C D E
1,2,3,5-鼠李糖醇 0.38 13 22
2,3,4-Rha 0.59 12 7 16
2,3-Rha 0.94 26 21 18
2,3,4,6-Glc 1.00 54 36
2,3,4,6-Man 1.00 10 7 19 5
2,4,6-Glc 1.67 26 23 43d
2,3,6-Glc 1.92 33 34
2,6-Glc 2.79 26 23 4 3
2,3-Glc 3.56 19
注a:A.甲基化多糖;B.经羧基还原的甲基化多糖;C.经糖醛酸降解的多糖;D.酸性四糖;E.酸性五糖和四糖。
b:2,3,4-Rha=2,3,4-三-O-甲基-L-鼠李糖,余此类推,Glc代表葡萄糖,Man为甘露糖。
c:相应的乙酸醛醇酯相对于1,5-二-O-乙酰基-2,3,4,6-四-O-甲基-D-葡糖醇在200℃SP-1000玻璃毛细管柱上的保留时间。
d:多于90%的三氘甲基在O-4位。
为了测定糖残基的顺序,对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多糖进行糖醛酸降解(Lindberg等,Carbohydrate Research 1973年28卷351-357页;Aspinall等,Carbohydrate Research 1977年57卷c23-c26页)。全甲基化的多糖用甲基亚磺酰基甲烷化钠的二甲亚砜溶液处理,用三氘甲基碘甲基化,水解,分析甲基化糖的混合物(表ⅡC栏)。2,6-二-O-甲基-4-O-三氘甲基-D-葡萄糖由支化的D-吡喃葡糖残基衍生得到,在糖醛酸降解时后者的4位脱落。联结到糖醛酸O-4位上的3-取代D吡喃葡糖残基由于β-消除作用释放出来,并且由于β-消除作用而进一步降解,释放出4-取代的L-吡喃鼠李糖残基,该残基的相当大部分也被降解。
实施例1
生产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的发酵步骤
A.菌种保藏
未命名的产碱杆菌属微生物ATCC 31555在NA琼脂上生长良好,菌落形态良好。培养温度为30℃。该微生物产生一种黄色色素。
B.菌种制备
于30℃下在YM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小时制备瓶菌种,然后用来接种种子培养基,该培养基与最终的发酵培养基相同。对于14升的发酵罐使用5%的接种物。
C.最终发酵培养基
以下培养基在14升发酵罐中得到合格的结果,而且可以用于更大型的20升和70升发酵罐:
葡萄糖 3.0%
K2HPO40.05%
大豆浓缩蛋白 0.05%
NH4NO30.09%
MgSO4·7H2O 0.01%
Fe艹 1ppm
Hole盐 1毫升/升
pH值控制在6.5和7.5之间。在0时,pH为7.3,残余的碳源经测定为3.07%。在25.5小时后,pH为7.0,发酵液粘度的测定值为2350(LVF型布氏粘度计,每分钟60转,4号转子)。在63.5小时后,pH为6.3,发酵液粘度为3950,加入4%异丙醇使反应终止。
Hole盐是一种微量元素溶液,含有酒石酸、钼酸镁、CoCl3、ZnCl2、CuCl2、硼酸、二氯化锰和硫酸亚铁。
初始搅拌速度和通气速度分别为400转/分和3升/分。在整个发酵过程中通气速度保持恒定。在发酵期间根据需要提高搅拌速度,以保证混合良好。最高搅拌速度为1600转/分。
在希望得到低钙产物时,以上培养基用去离子水配制。
D.加入硫酸钠
在发酵产物中按发酵液重量的0.45%加入硫酸钠。
E.回收
将发酵液在167°F高温灭菌10-15分钟。在沉淀条件下产生良好的纤丝状物,同时得到58-60%废异丙醇。
F.干燥
在鼓风式盘架干燥器中于50°-55℃干燥约1小时后回收产物。
此产品在乙二醇中显示出高粘度。在乙二醇中浓度为0.25%的混合物,用LVT型布氏粘度计在6转/分下测定,粘度高于2500厘泊。在此浓度下,其弹性模量值大于50达因/平方厘米。
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具有粘稠的凝胶状外观。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在纯乙二醇中混合2小时并且在室温下再放置18小时后水化完全。加热或乙二醇中混合的水量逐渐增加时,水化速度加快。在纯冷水中,在约1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完全水化。
乙二醇和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的混和物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超过1年的时间内粘度不减小)。
实施例2
绝热组合物
将2磅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和390磅乙二醇混合。加入1250ppm的EDTA作为螯合剂。将此组合物在一台Oster混合机中于10000转/分以上的转速下搅拌20分钟使之水化。该组合物在浓度高达200,000ppm时对海洋生物仍无污染。
组合物的热导率经测试优于其它几种绝热材料:
热导率
(瓦/米)
胶凝的绝热组合物 91
(实施例2)
液体乙二醇 4022
1大气压的氮气 162
10大气压的氮气 436
30大气压的氮气 729
实施例3-10
按照实施例2中所述步骤,制备以下组合物,其中含有2磅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1250ppm EDTA和不同数量的乙二醇。
实施例编号 乙二醇(磅)
3 200
4 300
5 350
6 360
7 440
8 450
9 500
10 600
实施例3-10中所述的组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实施例2所述组合物的触变性质。实施例3的组合物保持高粘度,虽然其热导率合适,但对于某些用途,例如上述的石油绝热用途,它的操作不太方便。实施例10的组合物比实施例2所述的组合物容易操作,但是其热导率更接近于纯乙二醇。
实施例11
生产与乙二醇相容的威兰胶的另一种发酵方法
A.菌种保藏
未命名的产碱杆菌属微生物ATCC 31555在营养琼脂上生长相当好。培养温度为30℃。该微生物产生黄色色素。
B.菌种制备
于30℃下在YM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4小时制备瓶菌种。然后用1%接种物起动新鲜的YM种子培养液。在30℃下振荡培养24小时后,用这些YM菌种接种1加仑发酵罐,该发酵罐中所装的种子培养基与最终发酵培养基相同,但含有0.5%K2HPO4。接种量为6.7%,发酵温度为30℃。空气流速为1升/分,搅拌速度定为400转/分。在25小时后,用此菌种以5%的接种量起动一个30升的发酵罐。
C.最终发酵培养基
以下培养基在30升发酵罐中得到合格结果,并且可以用于更大型的发酵罐(例如70升)
葡萄糖 3.0%
KaHPO40.5%
大豆浓缩蛋白 0.05%
NH4NO30.09%
MgSO4·7H2O 0.01%
Fe艹 1ppm
Hole盐 1毫升/升
pH控制在6.5和7.5之间。在0时,残余碳源经测定为3.08%。在69小时时,pH为6.55,发酵液粘度为42500厘泊。
Hole盐是微量元素溶液,含有酒石酸、钼酸镁、CoCl3、ZnCl2、CuCl2、硼酸、二氯化锰和硫酸亚铁。
初始搅拌速度和通气速度分别为300转/分和5升/分。在20小时时把通气速度提高到10升/分,然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保持恒定。在20小时时把搅拌速度提高到700转/分(最大值)。
当希望得到低钙产物时,上述培养基用去离子水配制。
D.加入硫酸钠
按发酵液重量的1.0%向发酵产物中加入硫酸钠。
E.回收
发酵液在167°F高温灭菌10-15分钟。在沉淀条件下得到良好的纤丝状物,同时得到58-60%废异丙醇。
F.干燥
在鼓风式盘架干燥器中于50°-55℃干燥约1小时后回收产物。
已证实此产物的热性质和溶液性质与实施例1所述的样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