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表面的渗硼工艺.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58411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2240.6

申请日:

1991.04.06

公开号:

CN1065689A

公开日:

1992.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23C8/52; C23C8/56

主分类号:

C23C8/52; C23C8/56

申请人: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发明人:

梁焕文

地址:

430072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辉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表面渗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硼工艺以碳氮共渗液为基盐,并提出了工艺配方。本工艺可广泛应用于钢铁材料的表面强化处理,具有工艺温度低,盐浴流动性好,硼化物形成速度快,工件变形倾向小,容易清洗,设备使用寿命长,能耗低,且在硼化物层下有较宽的碳氮共渗过渡层,显微硬度梯度变化缓,基体支承能力强的优点,是一种以渗硼为主的硼-碳-氮三元共渗新工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铁表面渗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硼工艺是以碳氮共渗液为基盐的渗硼工艺,工艺的配方为(重量百分比): (NH 2 ) 2 CO 14% Na 2 CO 3 9% KCl      52~57% KBF 4 7% SiC     10~15%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表面化学热处理工艺。

    钢铁表面常常要进行表面化学热处理,以改善其表面物理化学性能,渗硼便是一种。现有常规的渗硼工艺,主要以Na2B4O7为基盐,再加上还原剂与催化剂渗硼,这种渗硼工艺,其工艺温度高(900~950℃),盐浴流动性差,硼化物形成速度慢,工件变形倾向大,不易清洗,设备使用寿命受到明显影响,且工件显微硬度梯度变化较陡,基体支承能力较弱。

    针对上述渗硼工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在碳氮共渗基盐中渗硼的工艺,并给出了工艺配方。

    钢铁表面的碳氮共渗工艺和渗硼工艺,都是现有较为成熟地工艺。本发明的实质性特征就在于将碳氮共渗工艺和渗硼工艺结合起来,以碳氮共渗液为基盐,在此基盐中渗硼。渗硼工艺与现有常规工艺一样,只是将工艺温度控制在800~850℃进行,工艺配方如下:

    (NH2)2CO 14%

    Na2CO39%

    KCl  52~57%

    KBF47%

    SiC  10~15%

    本发明具有工艺温度低(850℃以下),盐浴流动性好,硼化物形成速度快,工件变形小,清洗容易,设备使用寿命长,能耗低,且在硼化物层下有较宽的碳氮共渗过渡层,显微硬度梯度变化缓,基体支承能力强(见附图)的优点,是一种以渗硼为主的硼-碳-氮三元共渗新工艺。

    附图是两种渗硼工艺显微硬度梯度曲线比较图

    图中  1.是B-C-N三元共渗工艺820℃  5小时。

    2.是常规固体渗硼工艺950℃  4.5小时。

    Hv-维氏硬度。材料:10钢

    D-渗层深度(μm)。

钢铁表面的渗硼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钢铁表面的渗硼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钢铁表面的渗硼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铁表面的渗硼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铁表面的渗硼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表面渗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硼工艺以碳氮共渗液为基盐,并提出了工艺配方。本工艺可广泛应用于钢铁材料的表面强化处理,具有工艺温度低,盐浴流动性好,硼化物形成速度快,工件变形倾向小,容易清洗,设备使用寿命长,能耗低,且在硼化物层下有较宽的碳氮共渗过渡层,显微硬度梯度变化缓,基体支承能力强的优点,是一种以渗硼为主的硼-碳-氮三元共渗新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