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釉中彩一次烧成工艺,属于陶瓷制品的装饰,特别适用于日用陶瓷及建筑陶瓷制品的装饰。 现有的陶瓷釉中彩的生产一般采用两次烧成工艺,主要是在第一次烧成后的白瓷胎上贴花,在经第二次烧成,此工艺比较有效地降低了铅、镉的溶出量,其不足之处是两次烧成工艺能源消耗大,且在烧成过程中色料一部分溶于釉中,一部分仍浮于釉上,虽能降低铅、镉溶出量,但不能彻底消除铅、镉的溶出。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陶瓷釉中彩一次烧成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色料的制备:将不同颜色的色基分别与添加剂混合入磨湿混4-8小时,然后烘干入窑,在氧化焰或中性焰气氛中经500-1150℃烧成,保温1-3小时后,再入磨湿混细磨48-60小时或单独将添加剂烧成后与色基混合细磨,使之通过万孔筛,烘干备用,其添加剂由石英5-40%、长石10-60%,粘土10-80%、石灰石(白云石、内闪石)2-20%、瓷粉2-20%、滑石1-40%、骨灰2-15%、金属氧化物0.5-12%组成;制备各种颜色的色料与添加剂的配比为添加剂0-95%,色基5-100%,用以上方法制得的色料印制成贴花纸,将贴花纸用粘接剂粘接在施釉后的坯体上,经一次烧成而成,烧成温度范围在1180-1320℃之间,其粘接剂由甲基纤维素1-30%、清水20-80%、酒精2-40%配制而成。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提供的陶瓷釉中彩一次烧成工艺主要解决的是贴花纸和烧成工艺,贴花纸工艺主要解决的是贴花纸用色料的制备,本发明采取的措施是将不同颜色的色基分别与添加剂混合入磨湿混4-8小时,然后烘干入窑,在氧化焰或中性焰气氛中经500-1150℃烧成,保温1-3小时后,再入磨湿混细磨48-60小时或单独将添加剂烧成后与色基混合细磨,使之通过万孔筛,烘干备用,其添加剂由石英5-40%、长石10-60%,粘土10-80%、石灰石(白云石、内闪石)2-20%、瓷粉2-20%、滑石1-40%、骨灰2-15%、金属氧化物0.5-12%组成,所制备各种颜色的色料与添加剂的配比为:添加剂0-95%,色基5-100%。
添加剂的化学成分列表如下: %
含量 一般 最佳
名称
SiO260-70 60-66
Al2O310-35 13-32
Fe2O30-1 0-0.8
CaO 0.5-12 1-10
MgO 0-10 0-8
K2O 1-7 2-6
Na2O 1-4 1.5-3.6
TiO20-0.6 0-0.5
ZnO 0-2.4 0-1
P2O50-2 0-1
根据不同色料耐火温度的高低熔融情况,以及色调的浓淡深浅要求用不同成分含量地添加剂来进行调至。
添加剂的实施例:
实施例1、添加剂由石英25.5%、长石29.2%、粘土32.7%、烧滑石2.6%、石灰石4.4%、瓷粉4%、氧化锌1.6%组成。用以调整深绿色、黄色、棕色、钒锆黄色、钒蓝色、褐色等。
实施例2、添加剂由石英27.3%、长石25%、粘土40.5%、石灰石2.2%、瓷粉2%、滑石1.8%、氧化锌1.2%组成。用以调整钴蓝色、黑色、豆青色、红色等颜色。
实施例3、添加剂由石英26%、长石35%、粘土23%、石灰石10%、白云石3.5%、氧化锌2.5%组成。用以调整浅墨绿色、浅黄色、浅豆青色、浅钒蓝色、浅红色、浅棕色、浅绿色、淡黄色等颜色。
各种颜色的色料与添加剂的配比实施例如下表:
颜色 添加剂% 色基%
钴蓝色 0-80 氧化钴20-100
浅钴蓝 50-95 氧化钴5-50
墨绿色 20-70 墨绿色基30-70
浅墨绿色 50-95 浅墨绿色基5-50
钒锆黄色 10-70 钒锆黄色基20-80
淡黄色 51-80 钒锆黄色基20-49
黑色 0-50 黑色基30-100
豆青色 0-50 豆青色基30-100
浅豆青色 21-50 豆青色基50-79
钒蓝色 0-50 钒蓝色基20-100
浅钒蓝色 41-70 钒蓝色基30-59
红色 0-50 红色基40-100
浅红色 11-30 红色基70-89
棕色 10-60 棕色基20-80
浅棕色 61-90 棕色基10-39
浅绿色 0-30 浅绿色基50-100
褐色 0-50 褐色基30-100
陶瓷釉中彩一次烧成工艺主要是利用喷塑大膜高温无铅、镉印花颜料的花纸在釉坯上贴花,其方法是:将贴花纸用粘接剂粘贴在施釉后的坯体上,经一次烧成而成。烧成温度的最佳范围在1200-1280℃。其粘接剂由甲基纤维素1-30%,水20-80%,酒精2-40%配料而成。
贴花粘接剂的实施例:
实施例1、粘接剂配方范围:甲基纤维素5-15%,清水40-60%,工业酒精8-30%。
实施例2、将贴花纸用粘接剂粘贴在施釉后的坯体上,经一次烧成而成。烧成温度范围在1200-1280℃。
按上述配方将甲基纤维素用清水或茶水(15-90℃)浸泡,使之彻底溶于水中,成为糊状。工业酒精与水相溶后与甲基纤维素糊搅拌混合,使其浓度达到é30-60之间,最佳值为é50,将调好的粘接剂密封保存,避免酒精挥发,使用时根据具体条件进行调整。
陶瓷釉中彩一次烧成的贴花工艺,具体作法是,将釉后的干坯在需贴花处用羊毛刷刷一遍粘接剂,接着刷第二遍粘接剂,将花纸按好位,用小棕刷子刷平,赶出花面中气泡即可入窑烧成。
陶瓷釉中彩一次烧成工艺流程为:原料制备(同普通瓷坯釉料要求一样,中性釉最为适应)→颜料配比(将不同颜色的色基按使用要求分别与添加剂混合)→入磨进行干湿粉碎→入窑(在氧化焰或中性焰气氛中低温烧成,保温1-3小时后)→入磨细磨(使之能够通过万孔筛)→烘干→用色料进行印花→剪花纸→配制粘接剂→贴花→干燥(控制水分低于1%)→装匣钵入窑→烧成→出窑。
由于粘接剂的作用,喷塑膜在500℃以上燃烧时不受影响,达到800℃时,白坯上的油性花面由于没有低温溶剂的作用,开始由油性转变为粉性花面,粉性花面由于添加剂的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坯釉颜料逐步结合,实现了消除铅、镉一次烧成的目的。
相比原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色料用添加剂调整,釉与花纸在一个烧成曲线中烧成,釉与色料融为一体,能彻底消除铅、镉的溶出。
2、本发明为一次烧成,节约能源,降低成本30%以上。
3、用添加剂调整印花层各层熔融温度,可解决剥花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