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576022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53382.0

申请日:

2010.08.11

公开号:

CN101949778A

公开日:

2011.0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M 19/00申请日:20100811|||公开

IPC分类号:

G01M99/00(2011.01)I

主分类号:

G01M99/00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秦德进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2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代理人:

任林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或连续梁桥悬灌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投资大、工期长和安全性差的缺点。挂篮静载试验方法的步骤:在已成混凝土梁的两腹板上分别构造两直角三角形反力架;在这两反力架下方分别设置两个千斤顶;将两个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2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20分钟,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然后依次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50%、75%、90%、100%、110%、120%后保持一定时间,然后测量下沉量,逐级卸载,并测量挂篮的下沉量。本发明大大缩短了挂篮静载试验时间,节约了成本,对梁体、桥梁的下部结构及桥墩无损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步 : 在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凝土梁 (1) 的两侧腹板上从上到下依次分别 预埋三块钢板, 即上预埋钢板 (2)、 中预埋钢板 (3) 和下预埋钢板 (4), 且两侧腹板上预埋的 上预埋钢板、 中预埋钢板和下预埋钢板均分别水平对称设置 ; 第二步 : 取四根工字钢, 第一、 二、 三、 四工字钢在已成混凝土梁的一侧复板上构造第一 直角三角形反力架及其支撑架, 将第一工字钢 (5) 倾斜设置且一端与上预埋钢板 (2) 焊接 在一起, 将第二工字钢 (8) 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一端与下预埋钢板 (4) 焊接在一起, 再将第 一、 二工字钢的另一端焊接在一起, 第一、 二工字钢与腹板组成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 第 三工字钢 (6) 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一端与中预埋钢板 (3) 焊接在一起、 另一端与作为第一直 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斜边的第一工字钢 (5) 焊接在一起, 第四工字钢 (7) 的一端与中预埋钢 板 (3) 焊接在一起、 另一端与作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直角边的第二工字钢 (8) 焊接 在一起, 第三工字钢 (6) 和第四工字钢 (7) 构成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支撑架 ; 第三步 : 按照第二步所述的方法在已成混凝土梁的另一腹板上构造成第二直角三角形 反力架及其支撑架 ; 第四步 : 挂篮上吊挂的吊挂装置 (15) 的底端吊挂底模分配梁 (13), 底模分配梁 (13) 上设置底模板 (12), 在底模板 (12) 上设置钢垫板 (11), 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 钢垫板上设置第一千斤顶下分配梁, 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与第一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 设置第一千斤顶 (9), 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钢垫板上设置第二千斤顶下分配梁, 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与第二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设置第二千斤顶 (18), 将第一千斤顶 (9) 和第二千斤顶 (18) 分别与各自的油压系统连接在一起 ; 第五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后停 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 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5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 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 荷的 75%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 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9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 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3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 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10%后停止加载 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 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2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5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 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第六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后停 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 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75%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 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 荷的 5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 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5 分钟, 测 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 2 0 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第七步 : 将测量到的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得出实 验结果。

说明书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或连续梁桥悬灌施工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以其造型美观, 圬工少, 自重 轻, 造价低, 跨度大等优点, 在桥梁中占相当比例。该桥型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主要 施工工艺之一为悬臂灌筑法, 该工艺使用的主要设备——挂篮被广泛应用。而挂篮用于施 工中必须进行静载试验, 经过静载试验检验其安全性能和消除挂篮非弹性变形后, 才能正 式投入使用。现有挂篮的静载试验方法是常规的预压方法, 即在高空的挂篮上放置大量的 水箱或砂袋, 在试验过程中且易造成偏载而失稳, 甚至会损坏梁体, 存在投资大、 工序多、 工 期长和安全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投资大、 工序多、 工期 长和安全性差的缺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1、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步 : 在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凝土梁的两侧腹板上从上到下依次分 别预埋三块钢板, 即上预埋钢板、 中预埋钢板和下预埋钢板, 且两侧腹板上预埋的上预埋钢 板、 中预埋钢板和下预埋钢板均分别水平对称设置 ;
     第二步 : 取四根工字钢, 第一、 二、 三、 四工字钢在已成混凝土梁的一侧复板上构造 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及其支撑架, 将第一工字钢倾斜设置且一端与上预埋钢板焊接在一 起, 将第二工字钢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一端与下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 再将第一、 二工字钢的 另一端焊接在一起, 第一、 二工字钢与腹板组成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 第三工字钢沿水平 方向设置且一端与中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 另一端与作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斜边的 第一工字钢焊接在一起, 第四工字钢的一端与中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 另一端与作为第一 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直角边的第二工字钢焊接在一起, 第三工字钢和第四工字钢构成第一 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支撑架 ;
     第三步 : 按照第二步所述的方法在已成混凝土梁的另一腹板上构造成第二直角三 角形反力架及其支撑架 ;
     第四步 : 挂篮上吊挂的吊挂装置的底端吊挂底模分配梁, 底模分配梁上设置底模 板, 在底模板上设置钢垫板, 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钢垫板上设置第一千斤顶下 分配梁, 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与第一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设置第一千斤顶, 在第二直 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钢垫板上设置第二千斤顶下分配梁, 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与第 二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设置第二千斤顶,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分别与各自的油压系
     统连接在一起 ;
     第五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 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 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5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 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 定载荷的 75%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 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9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 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 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3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 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10%后停止 加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 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2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5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 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第六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 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 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75%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 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 定载荷的 5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 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5 分 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 卸载到 0 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第七步 : 将测量到的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得 出实验结果。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与普通静载试验方法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加载方式的不同, 即把 挂篮与已成梁段看成一个系统, 通过安装在挂篮底板上的千斤顶对联结于混凝土梁段腹板 上的反力架施加压力, 挂篮通过底锚系、 前吊系、 主桁系及后锚再传递给梁体, 从而形成一 个应力闭合回路, 以内力平衡实现对挂篮的加载。 本方法只对梁体腹板进行局部加载, 对梁 体及桥梁的下部结构无损害, 不需堆重, 操作方便, 安全可靠。
     本发明是以最重的梁段作为试验段, 并按 120 %的最高加载系数进行加载, 在已 成梁段两侧腹板上设置加载预压反力托架, 并进行联接, 保持整体稳定性, 挂篮底铺设方木 垛, 并调平, 上加分力工字钢排架, 通过 2 台千斤顶, 即每侧腹板处各设一台进行施压达到 静载试验的目的。静载试验原则上以全模拟加载法为合理, 即在底模、 内模、 外模上同时加 载。但考虑到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 试验中把梁段荷载全加在底模上。通过科学的力学计 算, 完成该试验中加载的施力、 传力和反力系统结构设计, 保证各杆件处于较好的受力状 态, 并进行整体稳定性检算。
     本发明采用内力平衡法做挂篮静载试验, 其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1、 结构简单, 杆件受力明确, 计算简便, 加工制造简单, 易于装、 拆, 易于周转。
     2、 加、 卸载快捷、 简便, 易于操作, 各级加、 卸载力明确。如有特殊情况, 可迅速卸 载, 能确保挂篮及人员的安全, 避免事故发生。3、 不受偏载的限制, 可单独对一挂篮进行静载试验, 并对已成梁体及桥梁的下部 结构无损害, 安全可靠。
     4、 不受环境限制, 不污染环境, 利于环保。
     5、 避免了大量堆载物体, 节省了人力物力, 大大缩短了工期, 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6、 应用广泛, 不仅适用各种形式挂篮试验, 而且特别适用于对多篮进行静载试验, 经济效益显著。
     7、 适用于各种形式挂篮的静载试验。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中 : 1- 已成混凝土梁, 2- 上预埋钢板, 3- 中预埋钢板, 4- 下预埋钢板, 5- 第一工 字钢, 6- 第三工字钢, 7- 第四工字钢, 8- 第二工字钢, 9- 第一千斤顶, 10- 千斤顶下分配梁, 11- 钢垫板, 12- 底模板, 13- 底模分配梁, 14- 底横梁, 15- 吊挂装置, 16- 后锚, 17- 挂篮, 18- 第二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步 : 在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凝土梁的两腹板的每根腹板上从上到下 依次预埋三块钢板, 即上预埋钢板 2、 中预埋钢板 3 和下预埋钢板 4, 且两腹板上预埋的上预 埋钢板、 中预埋钢板和下预埋钢板均分别水平对称设置 ;
     第二步 : 取四根工字钢, 将第一工字钢 5 的一端与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 凝土梁的腹板的上预埋钢板 2 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将第二工字钢 8 的一端与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凝土梁的腹板的下预埋钢板 4 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再将第一和第二工 字钢的另一端焊接在一起, 第一工字钢 5、 第二工字钢 8 与已成混凝土梁的腹板组成第一直 角三角形反力架, 并且与下预埋钢板 4 固定连接的第二工字钢 8 沿水平方向设置, 再将第三 工字钢 6 的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已成混凝土梁的腹板的中预埋钢板 3 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第三工字钢 6 的另一端与作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斜边的第一工字钢 5 焊接在一起, 将第四工字钢 7 的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已成混凝土梁的腹板的中预埋钢板 3 通过焊接连接在 一起, 将第四工字钢 7 的另一端与作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直角边的第二工字钢 8 焊 接在一起, 第三工字钢 6 和第四工字钢 7 构成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支撑架 ;
     第三步 : 按照第二步所述的方法在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凝土梁的另一腹 板上构造成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及其支撑架 ;
     第四步 : 在挂篮吊挂的底模分配梁 13 上设置底模板 12, 在底模板 12 上设置钢垫 板, 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钢垫板上设置第一千斤顶下分配梁, 在第一直角三角 形反力架与第一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设置第一千斤顶 9, 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 钢垫板上设置第二千斤顶下分配梁, 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与第二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 设置第二千斤顶 18, 将第一千斤顶 9 和第二千斤顶 18 分别与各自的油压系统连接在一起 ;
     第五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
     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 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5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 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 定载荷的 75%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 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9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 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 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3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 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10%后停止 加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 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2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5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 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第六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 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 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75%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 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 定载荷的 5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 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5 分 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 卸载到 0 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第七步 : 将测量到的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得 出实验结果。
     本发明大大缩短了静载试验时间, 节约了成本, 对梁体、 桥梁的下部结构及桥墩无 损坏。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4977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1.19 CN 101949778 A *CN101949778A* (21)申请号 201010253382.0 (22)申请日 2010.08.11 G01M 99/00(2011.01) (71)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 269 号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秦德进 (74)专利代理机构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14100 代理人 任林芳 (54) 发明名称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或连续梁。

2、 桥悬灌施工的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挂篮静载试 验方法, 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投资大、 工期长和安 全性差的缺点。挂篮静载试验方法的步骤 : 在已 成混凝土梁的两腹板上分别构造两直角三角形反 力架 ; 在这两反力架下方分别设置两个千斤顶 ; 将两个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 的2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20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 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然后依次同步缓慢 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50、 75、 90、 100、 110、 120后保持一定时间, 然后测量下沉量, 逐级卸载, 并测量挂篮的下沉量。 本发明大大缩短 了挂篮静载试验时间, 节约了成本, 对梁体、 桥梁 的下部结构。

3、及桥墩无损坏。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CN 101949781 A1/2 页 2 1.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步 : 在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凝土梁 (1) 的两侧腹板上从上到下依次分别 预埋三块钢板, 即上预埋钢板(2)、 中预埋钢板(3)和下预埋钢板(4), 且两侧腹板上预埋的 上预埋钢板、 中预埋钢板和下预埋钢板均分别水平对称设置 ; 第二步 : 取四根工字钢, 第一、 二、 三、 四工字钢在已成混凝土梁的一侧复板上构造第一 直角三角。

4、形反力架及其支撑架, 将第一工字钢 (5) 倾斜设置且一端与上预埋钢板 (2) 焊接 在一起, 将第二工字钢 (8) 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一端与下预埋钢板 (4) 焊接在一起, 再将第 一、 二工字钢的另一端焊接在一起, 第一、 二工字钢与腹板组成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 第 三工字钢 (6) 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一端与中预埋钢板 (3) 焊接在一起、 另一端与作为第一直 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斜边的第一工字钢 (5) 焊接在一起, 第四工字钢 (7) 的一端与中预埋钢 板 (3) 焊接在一起、 另一端与作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直角边的第二工字钢 (8) 焊接 在一起, 第三工字钢 (6) 和第四工字钢 (。

5、7) 构成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支撑架 ; 第三步 : 按照第二步所述的方法在已成混凝土梁的另一腹板上构造成第二直角三角形 反力架及其支撑架 ; 第四步 : 挂篮上吊挂的吊挂装置 (15) 的底端吊挂底模分配梁 (13), 底模分配梁 (13) 上设置底模板 (12), 在底模板 (12) 上设置钢垫板 (11), 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 钢垫板上设置第一千斤顶下分配梁, 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与第一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 设置第一千斤顶 (9), 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钢垫板上设置第二千斤顶下分配梁, 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与第二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设置第二千斤顶 (18), 将第一千。

6、斤顶 (9) 和第二千斤顶 (18) 分别与各自的油压系统连接在一起 ; 第五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后停 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 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5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 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 荷的 75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 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9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

7、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 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3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 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10后停止加载 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 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2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5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 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第六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后停 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

8、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 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75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 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 荷的 5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 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5 分钟, 测 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949778 A CN 101949781 A2/2 页 3 0 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9、,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第七步 : 将测量到的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得出实 验结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949778 A CN 101949781 A1/4 页 4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或连续梁桥悬灌施工的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以其造型美观, 圬工少, 自重 轻, 造价低, 跨度大等优点, 在桥梁中占相当比例。该桥型及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主要 施工工艺之一为悬臂灌筑法, 该工艺使用的主。

10、要设备挂篮被广泛应用。而挂篮用于施 工中必须进行静载试验, 经过静载试验检验其安全性能和消除挂篮非弹性变形后, 才能正 式投入使用。现有挂篮的静载试验方法是常规的预压方法, 即在高空的挂篮上放置大量的 水箱或砂袋, 在试验过程中且易造成偏载而失稳, 甚至会损坏梁体, 存在投资大、 工序多、 工 期长和安全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投资大、 工序多、 工期 长和安全性差的缺点。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5 1、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0006 第一步 : 在垂直断面为 “回” 字。

11、形的已成混凝土梁的两侧腹板上从上到下依次分 别预埋三块钢板, 即上预埋钢板、 中预埋钢板和下预埋钢板, 且两侧腹板上预埋的上预埋钢 板、 中预埋钢板和下预埋钢板均分别水平对称设置 ; 0007 第二步 : 取四根工字钢, 第一、 二、 三、 四工字钢在已成混凝土梁的一侧复板上构造 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及其支撑架, 将第一工字钢倾斜设置且一端与上预埋钢板焊接在一 起, 将第二工字钢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一端与下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 再将第一、 二工字钢的 另一端焊接在一起, 第一、 二工字钢与腹板组成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 第三工字钢沿水平 方向设置且一端与中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 另一端与作为第一直角。

12、三角形反力架的斜边的 第一工字钢焊接在一起, 第四工字钢的一端与中预埋钢板焊接在一起、 另一端与作为第一 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直角边的第二工字钢焊接在一起, 第三工字钢和第四工字钢构成第一 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支撑架 ; 0008 第三步 : 按照第二步所述的方法在已成混凝土梁的另一腹板上构造成第二直角三 角形反力架及其支撑架 ; 0009 第四步 : 挂篮上吊挂的吊挂装置的底端吊挂底模分配梁, 底模分配梁上设置底模 板, 在底模板上设置钢垫板, 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钢垫板上设置第一千斤顶下 分配梁, 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与第一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设置第一千斤顶, 在第二直 角三角形反力架。

13、下方的钢垫板上设置第二千斤顶下分配梁, 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与第 二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设置第二千斤顶,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分别与各自的油压系 说 明 书 CN 101949778 A CN 101949781 A2/4 页 5 统连接在一起 ; 0010 第五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 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 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5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 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

14、额 定载荷的 75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 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9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 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 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3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 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10后停止 加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 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2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5。

15、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 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0011 第六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 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 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75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 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 定载荷的 5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 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5 分 钟, 测量挂篮的。

16、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 卸载到 0 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0012 第七步 : 将测量到的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得 出实验结果。 0013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与普通静载试验方法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加载方式的不同, 即把 挂篮与已成梁段看成一个系统, 通过安装在挂篮底板上的千斤顶对联结于混凝土梁段腹板 上的反力架施加压力, 挂篮通过底锚系、 前吊系、 主桁系及后锚再传递给梁体, 从而形成一 个应力闭合回路, 以内力平衡实现对挂篮的加载。 本方法只对梁体腹板进行局部加载, 对梁。

17、 体及桥梁的下部结构无损害, 不需堆重, 操作方便, 安全可靠。 0014 本发明是以最重的梁段作为试验段, 并按 120的最高加载系数进行加载, 在已 成梁段两侧腹板上设置加载预压反力托架, 并进行联接, 保持整体稳定性, 挂篮底铺设方木 垛, 并调平, 上加分力工字钢排架, 通过 2 台千斤顶, 即每侧腹板处各设一台进行施压达到 静载试验的目的。静载试验原则上以全模拟加载法为合理, 即在底模、 内模、 外模上同时加 载。但考虑到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 试验中把梁段荷载全加在底模上。通过科学的力学计 算, 完成该试验中加载的施力、 传力和反力系统结构设计, 保证各杆件处于较好的受力状 态, 并。

18、进行整体稳定性检算。 0015 本发明采用内力平衡法做挂篮静载试验, 其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0016 1、 结构简单, 杆件受力明确, 计算简便, 加工制造简单, 易于装、 拆, 易于周转。 0017 2、 加、 卸载快捷、 简便, 易于操作, 各级加、 卸载力明确。如有特殊情况, 可迅速卸 载, 能确保挂篮及人员的安全, 避免事故发生。 说 明 书 CN 101949778 A CN 101949781 A3/4 页 6 0018 3、 不受偏载的限制, 可单独对一挂篮进行静载试验, 并对已成梁体及桥梁的下部 结构无损害, 安全可靠。 0019 4、 不受环境限制, 不污染环境。

19、, 利于环保。 0020 5、 避免了大量堆载物体, 节省了人力物力, 大大缩短了工期, 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0021 6、 应用广泛, 不仅适用各种形式挂篮试验, 而且特别适用于对多篮进行静载试验, 经济效益显著。 0022 7、 适用于各种形式挂篮的静载试验。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是本发明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0024 图 2 是本发明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0025 图中 : 1- 已成混凝土梁, 2- 上预埋钢板, 3- 中预埋钢板, 4- 下预埋钢板, 5- 第一工 字钢, 6- 第三工字钢, 7- 第四工字钢, 8- 第二工字钢, 9- 第一千斤顶, 10- 千斤顶下分配梁, 11-。

20、 钢垫板, 12- 底模板, 13- 底模分配梁, 14- 底横梁, 15- 吊挂装置, 16- 后锚, 17- 挂篮, 18- 第二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一种挂篮静载试验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27 第一步 : 在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凝土梁的两腹板的每根腹板上从上到下 依次预埋三块钢板, 即上预埋钢板2、 中预埋钢板3和下预埋钢板4, 且两腹板上预埋的上预 埋钢板、 中预埋钢板和下预埋钢板均分别水平对称设置 ; 0028 第二步 : 取四根工字钢, 将第一工字钢 5 的一端与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 凝土梁的腹板的上预埋钢板 2 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将。

21、第二工字钢 8 的一端与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凝土梁的腹板的下预埋钢板 4 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再将第一和第二工 字钢的另一端焊接在一起, 第一工字钢 5、 第二工字钢 8 与已成混凝土梁的腹板组成第一直 角三角形反力架, 并且与下预埋钢板4固定连接的第二工字钢8沿水平方向设置, 再将第三 工字钢 6 的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已成混凝土梁的腹板的中预埋钢板 3 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 第三工字钢 6 的另一端与作为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斜边的第一工字钢 5 焊接在一起, 将第四工字钢7的一端与固定设置在已成混凝土梁的腹板的中预埋钢板3通过焊接连接在 一起, 将第四工字钢 7 的另一端与作为。

22、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直角边的第二工字钢 8 焊 接在一起, 第三工字钢 6 和第四工字钢 7 构成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的支撑架 ; 0029 第三步 : 按照第二步所述的方法在垂直断面为 “回” 字形的已成混凝土梁的另一腹 板上构造成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及其支撑架 ; 0030 第四步 : 在挂篮吊挂的底模分配梁 13 上设置底模板 12, 在底模板 12 上设置钢垫 板, 在第一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钢垫板上设置第一千斤顶下分配梁, 在第一直角三角 形反力架与第一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设置第一千斤顶 9, 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下方的 钢垫板上设置第二千斤顶下分配梁, 在第二直角三角形反力架与。

23、第二千斤顶下分配梁之间 设置第二千斤顶 18, 将第一千斤顶 9 和第二千斤顶 18 分别与各自的油压系统连接在一起 ; 0031 第五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 说 明 书 CN 101949778 A CN 101949781 A4/4 页 7 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 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5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测量挂篮 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 定载荷的 75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钟。

24、,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 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9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20 分 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 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3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 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10后停止 加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 顶同时同步缓慢加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20后停止加载并保持 5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 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

25、量 ; 0032 第六步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100 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 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75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 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 定载荷的 5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 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卸载到挂篮额定载荷的 20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5 分 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将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同时同步缓慢 卸载到 0 后停止卸载并保持 10 分钟, 测量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 ; 0033 第七步 : 将测量到的挂篮的下沉量和挂篮受力杆的应变量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得 出实验结果。 0034 本发明大大缩短了静载试验时间, 节约了成本, 对梁体、 桥梁的下部结构及桥墩无 损坏。 说 明 书 CN 101949778 A CN 101949781 A1/2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49778 A CN 101949781 A2/2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4977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