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0831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1.04 CN 102308315 A *CN102308315A* (21)申请号 200980156068.6 (22)申请日 2009.12.18 10-2009-0009286 2009.02.05 KR G06Q 50/00(2012.01) G06F 21/00(2006.01) G06K 17/00(2006.01) (71)申请人 李英范 地址 韩国京畿道 (72)发明人 李英范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余刚 吴孟秋 (54) 发明名称 机密文。
2、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 法, 具体来讲, 对感知加密处理的文件、 将带出机 密文件的记录数字化后进行保存、 在判断为擅自 带出机密文件时关闭门并向管制中心以及保安人 员通报以便抓获擅自带出的职员的过程进行自动 控制的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1.08.03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KR2009/007582 2009.12.18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0/090393 KO 2010.08.12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 CN 102308322 A1/2 页 2 1. 一种机密文件管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机密文件, 通过标签进行加密处理, 以使得能够通过文件感应装置感知 ; 文件感应装置, 设置在文件库内部, 以使得在带出文件之前感知机密文件, 并且通过电 缆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 在感知机密文件的标签之后, 向管制控制装置发送感应信号 ; 拍摄装置, 设置在文件库内部, 以使得拍摄到带出机密文件的职员, 并且通过电缆与 管制控制装置连接, 拍摄带出机密文件的职员, 并将拍摄图像数字化后发送给管制控制装 置 ; 职员识别装。
4、置, 设置在文件库内部, 以使得在职员进出文件库之前进行识别, 并且通过 电缆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 在识别带出文件的职员之后, 向管制控制装置发送带出文件的 职员的 ID ; 控制出入装置, 设置在文件库出入口处, 以使得控制出入, 并且通过电缆与管制控制装 置连接, 当从管制控制装置接收到命令时关闭进出门 ; 带出申请数据库, 设置在管制控制装置内部或者由通过网络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的远 程服务器构成, 用于存储关于带出指定机密文件的事先申请的信息 ; 带出记录数据库, 设置在管制控制装置内部或者由通过网络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的远 程服务器构成, 按照带出日期存储机密文件带出内容 ; 管制中心通。
5、报单元, 通过远程网络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 接收关于擅自带出机密文件 的职员的信息后通报给管制中心负责人 ; 保安人员通报单元, 通过远程网络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 接收到擅自带出机密文件的 职员的信息后通报给最终出口的保安人员, 以使得抓获所述职员 ; 以及 管制控制装置, 设置在文件库内部或者管制中心等, 执行如下用于控制系统的一系列 操作 : 交换所述带出申请数据库以及带出记录数据库的数据, 向所述文件感应装置、 拍摄装 置、 控制出入装置发送信号或从这些装置接收信号, 向所述管制中心通报单元和保安人员 通报单元发送关于机密文件流出的警报和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密文件管制。
6、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密文件通过 EM 方式的标签进行加密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EM 方式的标签是非消磁式标签。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文件感应装置形成为天顶封闭式结构, 以使得文件一定通过感应区域。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职员识别装置包括 RFID 方式。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职员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方式。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职员识别装置包括采。
7、用面部识别系统的识别方式。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管制控制系统执行的用于控制系统的一系列操作包括 : 接收文件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的步骤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2/2 页 3 向拍摄装置发送拍摄命令的步骤 ; 从拍摄装置接收数字图像, 并且从职员识别装置接收职员信息后存储在带出记录数据 库的步骤 ; 检索带出文件现况是否存储在带出申请数据库中的步骤 ; 向控制出入装置发送关闭门命令的步骤 ; 以及 向管制中心以及保安人员通报单元发送关于擅自带出机密文件的信息的步骤。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
8、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管制系统以及保安人员通报单元由声音警报单元和输出数字图像的监视器构成。 10. 一种机密文件管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 : 将通过网络连接或内部终端输入的带出申请内容存储在带出申请数据库中的步骤 ; 利用文件感应装置感知带出的文件中是否存在机密文件的步骤 ; 当带出的所述文件是机密文件时, 利用拍摄装置拍摄带出文件现况, 并利用职员识别 装置识别职员之后, 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带出记录数据库的步骤 ; 确认带出申请数据库中是否有对于机密文件的事先带出申请的步骤 ; 当判断为擅自带出机密文件时, 通过控制出入装置关闭门的步骤 ; 以及 向管制中心通报单元通报是。
9、否为擅自带出机密文件, 并且通报给最终出口的保安人员 通报单元, 以使得抓获擅自带出的职员。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1/6 页 4 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 具体来讲, 对感知加密处理的文件、 将带出机密文件的记录数字化后进行保存、 在判断为擅自带出机密文件时关闭门并向管制 中心以及保安人员通报以便抓获擅自带出的职员的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管制系统以及管 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企业的资产, 记录有企业内务信息的文件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 的, 众所周知, 在。
10、实际生活中, 因营私舞弊的职员带出企业内部文件而使企业受到打击或引 起社会问题的事情不胜枚举。 0003 作为记录有企业内部信息的介质有各种电子文件和包括电子文件的输出物的普 通纸质文件, 而介质所记录的内容决定其重要性, 因此, 即使是纸质文件, 也不能忽略其重 要性。但是, 实际上目前为维持企业的机密而开发的多种解决方案主要偏重于数字化的内 容, 在输出物、 图、 纸质文件、 书籍等的保密状态几乎为无防备状态。 0004 目前能够适用于普通纸质文件等的系统是主要在情趣 (fancy) 商店或图书馆等 使用的方式即带出粘贴有电子传感器的物品时使其发出报警音 (Beep 音 ), 从而在现场阻。
11、 止带出的单方面系统。由于上述主要在情趣 (fancy) 商店或图书馆等使用的系统在隐藏电 子传感器方面受限, 因而主要适用于书籍、 CD 等包装物或装订的介质, 因此难以适用于需要 将普通输出物也要作为对象的企业等, 利用上述的单方面系统无法有效管理被带出大量文 件的企业文件带出环境, 并且需要在现场抓获擅自带出文件者, 因此需要在文件感应装置 附近长期派有人员, 因此所需费用较高, 且管理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的目的在于由自 动化系统来管理从机密文件带出申请阶段到带出机密文件阶段, 自动控制文件的带出, 在 擅自带出机密文。
12、件时能够实现多阶段防守, 从而为企业的机密文件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管 制系统以及方法。 0006 本发明涉及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管制系统的特征在于 包括 : 机密文件, 通过标签 (Tag) 进行加密处理, 以使得能够通过文件感应装置感知 ; 文件 感应装置, 设置在文件库内部, 以使得在带出文件之前感知机密文件, 并且通过电缆与管制 控制装置连接, 在感知机密文件的标签之后, 向管制控制装置发送感应信号 ; 拍摄装置, 设 置在文件库内部, 以使得拍摄到带出机密文件的职员, 并且通过电缆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 拍摄带出机密文件的职员, 并将拍摄图像进行数字化后发送给管制控。
13、制装置 ; 职员识别装 置, 设置在文件库内部, 以使得在职员进出文件库之前进行识别, 并且通过电缆与管制控制 装置连接, 在识别带出文件的职员之后, 向管制控制装置发送带出文件的职员的 ID ; 控制 出入装置, 设置在文件库出入口处, 以使得控制出入, 并且通过电缆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 说 明 书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2/6 页 5 当从管制控制装置接收到命令时关闭进出门 ; 带出申请数据库, 设置在管制控制装置内部 或者由通过网络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的远程服务器构成, 用于存储关于带出特定机密文件 的事先申请的信息 ; 带出记录数据库, 设置在管制控制。
14、装置内部或者由通过网络与管制控 制装置连接的远程服务器构成, 按照带出日期存储机密文件带出内容 ; 管制中心通报单元, 通过远程网络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 接收关于擅自带出机密文件的职员的信息后通报给管 制中心负责人 ; 保安人员通报单元, 通过远程网络与管制控制装置连接, 接收到擅自带出机 密文件的职员的信息后通报给最终出口的保安人员, 以便抓获上述职员 ; 以及, 管制控制装 置, 设置在文件库内部或者管制中心等, 执行如下用于控制系统的一系列操作 : 交换上述带 出申请数据库以及带出记录数据库的数据, 向上述文件感应装置、 拍摄装置、 控制出入装置 发送信号或从这些装置接收信号, 向上述管。
15、制中心通报单元和保安人员通报单元发送关于 机密文件流出的警报和信息。 0007 并且, 其特征在于上述机密文件通过 EM(electromagnetic, 电磁式 ) 方式的标签 进行加密处理。 0008 并且, 其特征在于上述 EM 方式的标签是非消磁式标签。 0009 并且, 其特征在于上述文件感应装置形成为天顶封闭式结构, 以使得文件一定通 过感应区域。 0010 并 且,其 特 征 在 于 上 述 职 员 识 别 装 置 包 括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频识别 ) 方式。 0011 并且, 其特征在于上述职员识别装置包括指纹识别方式。。
16、 0012 并且, 其特征在于上述职员识别装置包括采用面部识别系统的识别方式。 0013 并且, 其特征在于管制控制系统执行的用于控制系统的一系列操作包括 : 接收文 件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的步骤 ; 向拍摄装置发送拍摄命令的步骤 ; 从拍摄装置接收数字图 像, 并且从职员识别装置接收职员信息后存储在带出记录数据库的步骤 ; 检索带出文件现 况是否存储在带出申请数据库中的步骤 ; 向控制出入装置发送关闭门命令的步骤 ; 以及向 管制中心和保安人员通报单元发送关于擅自带出机密文件的信息的步骤。 0014 并且, 其特征在于管制系统以及保安人员通报单元由声响警报单元和输出数字图 像的监视器构成。 0。
17、015 并且, 根据本发明的管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 将通过网络连接或内部终端输入 的带出申请内容存储在带出申请数据库中的步骤 ; 利用文件感应装置感知带出的文件中是 否存在机密文件的步骤 ; 当带出的上述文件是机密文件时, 通过拍摄装置拍摄带出文件现 况, 并通过职员识别装置识别职员之后, 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带出记录数据库中的步骤 ; 确认带出申请数据库中是否有对于机密文件的事先带出申请的步骤 ; 当判断为擅自带出机 密文件时, 通过控制出入装置关闭门的步骤 ; 以及向管制中心通报单元通报是否为擅自带 出机密文件, 并且通报给最终出口的保安人员通报单元, 以便抓获擅自带出的职员。 001。
18、6 发明效果 0017 根据本发明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及管制方法, 从机密文件的带出申请阶段到机 密文件的带出以及控制为止均由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 因此适用于大量带出文件和带入文 件的企业以及官厅和公署环境, 并且能够以较少的管理人员实现监视以及控制, 从而在费 用方面也非常有效。并且, 在控制带出文件者时, 通过自动化的系统采取多阶段的措施, 因 说 明 书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3/6 页 6 此在阻止带出机密文件方面非常有效, 并且将包括图像资料在内的所有关于带出记录的资 料进行数据化后进行存储, 并能够实现系统化管理, 因此在采取事后措施方面也非常有。
19、效。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概略图。 0019 图 2 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感应标记 ( 标签 ) 种类示意图。 0020 图 3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部分的一实施例的设置图。 0021 图 4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一部分的另一实施例的设置图。 0022 图 5 是开放天顶的普通感应装置示意图。 0023 图 6 是根据本发明的封闭天顶的感应装置示意图。 0024 图 7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管制控制装置的系统控制的一系列操作的流程图。 0025 图 8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管制方法的一系列操作的流程图。 0026 附图标记 0027 100 感应标记 ( 标。
20、签 ) 210 文件感应装置 0028 220 拍摄装置 230 职员识别装置 0029 240 控制出入装置 310 带出申请数据库 0030 320 带出记录数据库 330 管制控制装置 0031 410 管制中心通报单元 420 保安人员通报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33 图 1 是根据本发明的系统概略图。如图 1 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 由设置在通过感应标记 100( 参照图 2) 等标签进行加密处理的机密文件和文件库内, 用于 收集带出文件现况数据, 控制带出文件者的文件感应装置 210、 拍摄装置 220、 职。
21、员识别装 置 230( 参照图 3 图 4)、 控制出入装置 240、 用于存储数据以及控制系统的带出申请数据 库 310、 带出记录数据库 320、 管制控制装置 330、 用于阻止擅自带出机密文件的管制中心通 报单元 410 以及保安人员通报单元 420 构成。 0034 下面的文件库可以是包括业务空间、 事务空间等的机密文件能够存在并且能够保 管机密文件的所有空间。 0035 根据本发明的机密文件管制系统以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为前提, 为了对文件进行 加密处理使用标签, 能够被文件感应装置等磁性感应单元感知的磁性成分的感应标签的种 类有多种, 但是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机密文件系统的感应标签需。
22、要用于普通纸质文件, 考 虑到标签的隐藏性, 优选使用标记状标签。可以用作感应标记 100 的产品的照片如图 2 所 示。 大致分为EM方式的感应标记110和RF方式的感应标记120, EM方式的感应标记的灵敏 度较低, 但具有良好的隐藏性, 而 RF 方式的感应标记在考虑到大小或厚度时其隐藏性非常 差, 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因此,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上述感应标记 110、 感应标记 120。 0036 根据本发明的管制系统的保密对象包括广泛应用于一般事务的打印件或设计图 纸等纸质文件, 因此最好使用隐藏性较高的感应标记, 考虑到这一点, 优选使用 EM 方式的 感应标记 110。目前, 仅。
23、靠宽为 1mm、 长为 3.5cm 的磁线也能够被感应装置感知的传感器已 说 明 书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4/6 页 7 经被产品化, 因此将具有上述尺寸的磁线的标记粘贴在多张文件中的部分文件的背面或上 端、 下端的较为隐蔽的位置上, 则其隐蔽性较出色, 因此在加密一般的纸质文件时具有良 好的效果。尤其是, EM 方式的感应标记还分为非消磁式 111 和消磁式 120, 其中, 在情趣 (fancy) 商店等为了防止 Beep 音带来的噪音使用消磁式 120, 而为了提高机密文件的管制 系统的保安效果, 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非消磁式 111 的感应标记。 0。
24、037 除了上述 EM 方式之外, 投入一些费用, 可以使用微型 RFID 芯片, 或者可使用磁性 物质将纸张本身形成为标签, 这可以根据文件的重要度选择使用。 0038 对文件库中的哪些文件进行加密处理是根据文件的重要度由制定者、 业务负责 人、 保安人员等通过企业内部决定来判断并决定, 并且考虑到传感器费用等, 根据情况灵活 地决定对每页文件进行加密处理还是在一卷卷宗内的一部分隐藏一些磁性传感器进行加 密处理。 0039 图 1 中的 A 区域示出了职员事先申请带出机密文件, 并且管制控制装置 330 将该 内容存储在带出申请数据库 310 中, 职员可利用网络通过远程终端或通过内部网络或。
25、带出 申请负责部门的终端输入希望带出文件的职员 ID、 带出文件、 带出目的等机密文件的带出 申请内容。 0040 图 1 中的 B 区域是根据本发明的管制系统的一部分, 其示出了设置在企业内部多 个文件库内, 并用于收集有关带出文件现况的数据并控制带出文件者的文件感应系统 210、 拍摄装置 220、 职员识别装置 230、 出入控制装置 240 与控制系统的管制控制装置之间的功 能性结合关系, 图 3 以及图 4 示出了在文件库内可设置上述文件感应系统 210、 拍摄装置 220、 职员识别装置 230 以及控制出入装置 240 以使其执行所具有的功能的优选实施例。 0041 如图 3 以。
26、及图 4 所示, 文件感应装置 210 设置在相对于控制出入装置或出入口的 文件库内侧, 且相对于拍摄装置 220 的照相机设置在带出文件者通过上述文件感应装置 210 时能够拍摄的合适的位置上, 并且上述文件感应装置 210 通过电缆等与管制控制装置 连接, 以便发送或接收数据以及指令信号。 0042 并且, 如图所示, 上述文件感应装置 210 设置在带出文件者在进出出口时一定通 过的位置, 并且, 与文件库内的出入口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是为了在上述装置与管制控制装 置 330 之间顺利发送或接收指令信号和数据, 并且确保管制控制装置的判断时间。 0043 上述文件感应装置 210 可以采。
27、用如图 5 所示的两侧式 (dual stand) 感应装置 210a, 但这时由于上述感应装置 210a 多为高度约 160cm 而无法覆盖身材高大的人的身高, 并且不是以监视者常驻文件库为前提, 因此当机密文件以如图所示的情况脱离感应区域 时, 无法实现文件保密的效果, 从而可以采用如图 6 所示的感应装置的天顶封闭式的感应 装置 210b, 以使得机密文件在通过出口之前一定通过感应装置的感应区域。 0044 拍摄装置 220 是具有拍摄带出机密文件的职员带出状况, 并将其数字化后发送给 管制控制装置 330 的功能的装置, 其设置在出口上端墙面上或通过支撑台设置在一定高度 上, 并设置成。
28、能够捕捉带出机密文件的职员并拍摄照片的形式, 通过能够交换信号和数据 的电缆与管制控制装置 330 连接。为了将拍摄的图像存储在数据库而进行数字化的过程可 以在发送前一阶段由照相机实现, 还可以在发送之后, 在安装有管制控制装置 330 的计算 机中处理。 0045 职员识别装置 230 具有确认带出文件的职员的 ID 并向管制控制装置 330 发送关 说 明 书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5/6 页 8 于职员的信息的功能, 如图 3 以及图 4 所示, 可以设置在出口墙面或控制出入装置 240 的门 主体上, 固定设置在文件感应装置 210 主体或其他合适的。
29、位置上, 并且通过电缆等与管制 控制装置 330 连接。上述职员识别装置 230 可以采用被广泛应用的 RFID 方式、 指纹识别方 式, 除此之外, 还可以采用通过上述拍摄装置 220 的图像数据识别面部的众所周知的面部 识别系统的识别方式。用于上述职员识别装置 230 的技术可以采用除了上述方式之外的其 他目前广泛应用的方式。 0046 控制出入装置 240 是一次性阻止带出机密文件的物理性装置, 具有当从管制控制 装置 330 接收到命令时关闭进出门的功能。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方式有如图 3 所示的设置在 门框上端或下端打开或关闭出入口通道的方式和如图 4 所示由控制出入装置的主体构成 门,。
30、 利用设置在主体上的阻挡器来控制出入的方式等, 除了上述方式之外, 还可以使用被广 泛应用的多种方式的控制出入装置 240。只是根据本发明的管制系统的控制出入装置 240 并不是识别职员之后开放的普通装置, 其特征在于根据管制控制装置 330 的命令进行动 作。 0047 如图 1 的中央部所示, 管制控制装置 330 是控制整个系统并执行一系列操作的计 算机, 其靠近为了管理机密文件将文件的带入带出事项进行记录、 管理的带出申请数据库 310 装置和带出记录数据库 320 装置, 并进行数据交换, 其中, 上述数据库设置在安装有管 制控制装置 330 的计算机的内部或由远程服务器构成, 通过。
31、网络与上述管制控制装置 330 连接。 0048 作为关于带出指定文件的事先申请, 上述带出申请数据库 310 存储带出日期、 带 出职员 ID、 带出文件、 带出目的等必要信息, 上述带出记录数据库 320 按照带出日期顺序存 储包括从拍摄装置接收到的图像资料在内的有关带出机密文件的资料。 上述数据库可以连 接于职员数据库, 包括有关职员的详细信息、 例如职员姓名、 身份证号、 部门、 职位、 照片等 内容。 0049 上述管制控制装置 330 通过电缆和网络与各构成装置连接, 用于进行如下的根据 本发明的控制管制系统的一系列操作 : 控制文件感应装置 210、 拍摄装置 220、 职员识别。
32、装 置 230、 控制出入装置 240, 靠近、 存储、 查询上述数据库 310、 320, 向管制中心以及保安人员 通报单元 410、 420 发送必要信息等。上述管制控制装置 330 可以设置在文件库内部或管制 中心, 还可以设置在能够通过网络或电缆连接的任何位置。 0050 图 7 示出了带出文件的过程以及上述管制控制装置为了阻止擅自带出机密文件 进行的用于控制系统的一系列操作, 包括接收文件感应装置的感应信号的步骤 S110、 向拍 摄装置发送拍摄命令的步骤 S120、 从拍摄装置接收数字图像以及从职员识别装置接收职员 信息, 并存储在带出记录数据库中的步骤 S130、 检索文件带出现。
33、况是否包含在带出申请数 据库的步骤 S140、 向控制出入装置发送关闭门命令的步骤 S150、 以及向管制中心和保安人 员通报单元发送关于擅自带出机密文件的信息的步骤 S160。在执行上述操作时, 可以与职 员数据库连接, 以便参照更加详细的信息。 0051 管制中心通报单元 410 是用于向管制中心通报存在没有事先进行带出申请而要 擅自带出机密文件的职员的单元, 除了企业内部负责人之外, 上述管制中心可由连接于检 察、 警察等官方机关的方式构成。 0052 保安人员通报单元 420 是通报保安人员以使得抓获擅自带出机密文件的职员的 说 明 书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
34、322 A6/6 页 9 单元。上述保安人员通报单元可以设置在多处, 以使得有效抓获携带文件要离开指定区域 ( 公司 ) 的人员, 而即使不能在多处设置, 至少要设置在能够通报给监视离开指定区域 ( 公 司 ) 的最终出口的保安人员的位置。 0053 上述管制中心通报单元 410 和保安人员通报单元 420 需要利用从管制控制装置 330 接收到的数据来有效通报有关职员的事项, 因此可以由声响警报装置和能够显示图像 信息的监视器构成。 优选显示在上述监视器的信息提供带出现场的拍摄图像、 职员姓名、 部 门、 职位、 注册的职员照片等明确信息, 以便保安人员有效地发现来往公司的很多职员中的 特定。
35、职员。 0054 根据本发明的利用上述机密文件管制系统管制机密文件的方法具有图 8 所示的 流程, 包括将通过网络连接或内部终端输入的带出申请内容存储在带出申请数据库中的步 骤 S210、 利用文件感应装置感应所带出的文件是否包含机密文件的步骤 S220、 当带出的文 件是机密文件时, 通过拍摄装置拍摄带出文件现况, 并通过职员识别装置识别职员之后, 将 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带出记录数据库中的步骤 S230、 确认带出申请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关于 机密文件的事先带出申请的步骤 S240、 当判断为擅自带出机密文件时, 通过控制出入装置 关闭门的步骤 S250、 向管制中心通报单元通报是否为擅自带出机。
36、密文件 S260, 通报最终出 口的保安人员通报单元, 以使得抓获擅自带出职员的步骤S270。 根据需要, 上述向管制中心 通报单元通报是否为擅自带出机密文件的步骤 S260 作为用于防止非法带出机密文件的附 加措施, 可以构建能够与警察或检察等官方机关互助的系统。 0055 上述内容是具体实施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 在其技术方案以及等同范围内可以对 本发明实施各种变形,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 说 明 书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1/5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2/5 页 11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3/5 页 12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4/5 页 13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08315 A CN 102308322 A5/5 页 14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0831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