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0188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1.04 CN 102301885 A *CN102301885A* (21)申请号 201110199727.3 (22)申请日 2011.07.15 A01G 1/00(2006.01) (71)申请人 嘉应学院 地址 514015 广东省梅州市梅松路 160 号 (72)发明人 刁俊明 刘惠娜 杨和生 朱远平 许良政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 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95 代理人 黄为 (54) 发明名称 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淡水盆栽桐花。
2、树的方法, 旨在提供一种栽植方法简单, 桐树花成活率达 99.00以上的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 其技术 要点包括下述步骤 : (1) 采用 1 年树龄桐花树, 栽 植在装有基质的花盆中, 每盆 1 株 ; 所述的基质 是由土壤、 河沙和锯木屑按体积比 1 2 0 10.51构成 ; (2)浇于淡水培育, 放置在阴凉 处710d定植 ; (3)再将定植后的桐花树在光照 强度10007500Lux、 温度 25 35、 湿度 50 98、 基质含水量 55 98下栽培 ; (4) 栽培后 的桐花树, 每60d对基质进行施浓度为0.8复合 肥液 1 次, 每 3 个月进行喷药杀虫防病 1 次, 以。
3、保 证植株正常生长 ; 属于栽植技术领域。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2 页 CN 102301886 A1/1 页 2 1. 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 (1)采用1年树龄长势基本一致、 无病虫害的桐花树, 栽植在装有基质的花盆中, 每盆1 株 ; 所述的基质是由土壤、 河沙和锯木屑按体积比 1 2 0 1 0.5 1 构成 ; (2) 浇于淡水培育, 放置在阴凉处 7 10d 定植 ; (3) 再将定植后的桐花树在光照强度 1000 7500Lux、 温度。
4、 25 35、 湿度 50 98、 基质含水量 55 98的条件下栽培 ; (4) 栽培后的桐花树, 每 60d 对基质施浓度为 0.8复合肥液 1 次, 每 3 个月喷药杀虫 防病 1 次, 以保证桐花树正常生长。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质是由 土壤、 河沙和锯木屑按体积比 1 2 0 1 0.5 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所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 质是由土壤、 河沙和锯木屑按体积比 1 2 0 1 1 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花盆高。
5、 30cm、 盆口直径 35.50cm、 底部直径 32.00cm, 底部开有直径为 2 8cm 的孔。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所述的栽 植桐花树的基质采用 800 倍多菌灵药液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所述的基 质中还含有质量比 0.8 1.2磷钾肥。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所述的栽 培是将定植后的盆栽桐花树置于光照强度10007500Lux、 温度2535、 湿度5098 的走廊上或全日照自。
6、然场所培养。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01885 A CN 102301886 A1/6 页 3 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属于栽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桐花树 (Aegiceras Corniculatum) 作为一种重要的红树植物, 是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蜡烛果属 (Aegiceras Gaertn) 的灌木或小乔木, 为常见的红树林树种, 树 皮平滑, 红褐至灰黑色 ; 叶互生, 革质, 有泌盐系统, 叶柄带有红色, 叶尖有刻痕 ; 花序成伞 状, 顶生或腋生, 花细小, 白色, 两性, 5 。
7、基数, 花期春夏间 ; 果期 5-9 月, 果实 ( 胚轴 ) 细长, 隐胎生, 果实内深绿色的部分为种胚 ( 占果实的 90 ), 长约 3-6cm, 柱形而弯, 顶端尖, 呈 钓状, 成熟时自然脱落 ; 根系发达, 有支柱根和膝根。 桐花树属于较耐低温、 广布的红树林树 种, 适应性强, 能形成单种群落或作为其它红树林的下层灌木, 适于河口滩涂种植,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福建及南海诸岛。 目前对红树植物桐花树的研究仅局限于具有潮汐周期的海水 滩涂上进行, 其淡水盆栽方法未见报道。 桐花树在淡水驯化上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表现出对 淡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 桐花树可作为盆栽观赏植物。对红树。
8、林植物桐花树进行不同基 质的淡水盆栽种植,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栽植方法简单, 桐树花成活率达 99.00以上的淡 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 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依次包括 下述步骤 : 0005 (1) 采用 1 年树龄长势基本一致、 无病虫害的红树植物桐花树, 栽植在装有基质的 花盆中, 每盆 1 株 ; 0006 所述的基质是由土壤、 河沙和锯木屑按体积比 1 2 0 1 0.5 1 构成 ; 0007 (2) 浇于淡水培育, 放置在阴凉处 7 10d 定植 ; 0008。
9、 (3)再将定植后的桐花树在光照强度10007500Lux、 温度2535、 湿度50 98、 基质含水量 55 98下栽培 ; 0009 (4) 栽培后的桐花树, 每 60d 对基质进行施浓度为 0.8复合肥液 1 次, 每 3 个月 进行喷药杀虫防病 1 次, 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0010 上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所述的基质含水量 55 98, 基质是由土 壤、 河沙和锯木屑按体积比 1 2 0 1 0.5 构成。 0011 上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所述的基质含水量 55 98, 基质是由土 壤、 河沙和锯木屑按体积比 1 2 0 1 1 构成。 0012 上述的一种。
10、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所述的花盆高 30cm、 盆口直径 35.50cm、 底部 直径 32.00cm, 底部开有直径为 2 8cm 的孔。 。 0013 上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步骤1)所述的栽植桐花树的基质采用800倍 说 明 书 CN 102301885 A CN 102301886 A2/6 页 4 多菌灵药液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0014 上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步骤 1) 所述的基质中还含有质量比 0.8 1.2磷钾肥。 0015 上述的一种淡水盆栽桐花树的方法, 步骤 3) 所述的栽培是将定植后的盆栽桐花 树置于光照强度 1000 7500Lux、 温度 25。
11、 35、 湿度 50 98的走廊上或全日照自然 场所培养。 0016 本发明公开的淡水盆栽桐花树, 具有如下优点 : 0017 1、 桐花树成活率达到 99.00以上 ; 0018 2、 盆栽种植操作简单, 盆栽时不需分苗, 定植时不伤根, 所以缓苗快或根本不缓 苗, 有利于桐花树定植后的生长发育 ; 0019 3、 适于栽培大龄壮苗, 用盆栽的晚栽几天对缓苗时间和成活率影响不大, 有利于 栽培大龄壮苗和缓解农时紧迫、 劳力紧张的矛盾 ; 0020 4、 淡水盆栽日常管理简便, 能够盆栽培育生长一致的壮苗 ; 0021 5、 淡水盆栽桐花树生长发育良好, 能够正常开花和结果 ; 0022 6、。
12、 经济效益高, 因基质材料易得, 成本低廉, 植株移栽定植易成活、 生长快, 利于开 展淡水盆栽技术开发, 可作为盆栽观赏植物, 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不同基质对桐花树分枝数的影响 ; 0024 图 2 不同基质对桐花树成活率的影响 ; 0025 图 3 不同基质对桐花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0026 图 4 不同基质对桐花树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其不代表为本发明的唯一实施方 式。 0028 1 材料与方法 0029 1.1 材料的选取与制备 0030 1.1.1。
13、 基质的采集和处理 土壤和河沙 : 分别采自塘泥或菜园地和河中, 采集后 放在阳光下自然晾干, 碾碎并去除石块和其它杂质。锯木屑来自木材厂。 0031 1.1.2 基质的制备 将塘泥或菜园土、 河沙、 锯木屑按比例混合均匀, 并喷施 800 倍多菌灵药液进行消毒处理, 每 100 公斤基质加入 1 公斤磷钾肥混合配成基质, 见表 1。 0032 表 1 桐花树基质的种类及其构成 0033 说 明 书 CN 102301885 A CN 102301886 A3/6 页 5 0034 * 基质各组分的比例为体积比 0035 1.2 盆栽种植与培养 0036 1.2.1 盆栽种植 0037 种植时。
14、间 : 一年四季春、 夏、 秋、 冬均可种植。 0038 种植方法 : 先将上述基质放入盆底泥, 再在盆底泥中央位置种植桐花树苗, 使其根 系展开, 然后四周均匀加入基质, 上基质稍压实至茎基部, 树苗要种直并且位于盆的中央, 种好后进行喷药杀虫防病 ; 最后用自来水浇透基质, 放置在阴凉处 7 10d 定植。 0039 1.2.2 盆栽培养 0040 把定植后的盆栽桐花树置于光照强度10007500Lux、 温度2535、 湿度50 98的走廊上或全日照自然场所培养。在晴天每隔数天浇淡水 1 次, 以补充蒸发散失的水 分, 使基质含水量达到 55 98, 让桐花树有充足的水分进行盆栽生长。每。
15、 60d( 天 ) 对土 壤基质进行施浓度为 0.8复合肥液 ( 氮、 磷、 钾有效养分含量 45 )1 次, 每 3 个月进行 喷药杀虫防病 1 次, 以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淡水盆栽桐花树生长发育良好, 能够正常开花和 结果。 0041 1.3 指标测定方法 0042 1.3.1 生长指标的测定 0043 盆栽前 (0d) 和盆栽后每 60d 测定基质 A、 B、 C 各 20 株桐花树的茎高、 茎径、 分枝 数、 叶片数和叶面积, 叶面积的测定采用纸样称重法。 0044 在 360d 时分别随机选取基质 A、 B、 C 各 20 株桐花树测定根的生长发育指标 : 主根 长、 主根直径和根数即。
16、计数直径在 0.06cm 以上的。 0045 每 30d 定期记录桐花树存活株数和死亡数及死亡症状等, 并计算出存活率。 0046 分别在 3 月中旬和 8 月上旬随机选取基质 A、 B、 C 各 20 株桐花树进行开花和结果 的统计。 0047 1.3.2 生理指标的测定 0048 光合指标的测定在 2009 年 7 月 5 7 日, 每日 9:00 11:00, 天气晴朗, 采用 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桐花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选取用于测量的叶片要求位置、 大 小、 颜色、 生长状况等相同或相似, 测定自上而下成熟度适中的第 4 节叶片, 每种基质盆栽 不同植株 3 次重复。 0。
17、049 叶绿素 a、 b 及总量的测定 : 每 60d 采用 UV-280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在 663nm 和 645nm 处测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 ( 浓度大时需稀释 ) 的光吸收值。 0050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采用蒽酮比色法。 0051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采用磺胺比色法。 0052 1.4 数据统计分析 0053 采用 SPSS13.0 软件分析数据, 对组间进行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差异性。 0054 2 结果与分析 0055 2.1 桐花树淡水盆栽 1 年后测定其茎高、 茎径、 叶片数和叶面积, 结果见表 1。虽然 桐花树在不同基质盆栽中其茎高、 茎径和叶面积均没有显。
18、著差异, 但以在基质 B、 基质 A 中 的茎高、 茎径和叶面积均较大。茎高、 茎径年增量大小排列为 : 基质 B 基质 A 基质 C, 叶 面积大小排列为 : 基质 B 基质 A 基质 C。在基质 B、 基质 A 中生长的植株平均叶片数均 说 明 书 CN 102301885 A CN 102301886 A4/6 页 6 显著地多于基质 C 的, 其每株叶片数平均值分别比基质 C 的增多 28.70、 19.28。 0056 表 1 不同基质对桐花树茎高、 茎径、 叶片数和叶面积的影响 0057 0058 * 表中数据以平均值 标准差方式表示, 每列数字后面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存在 0.05。
19、 水平上的显著差异, 下同。 0059 2.2 生长在基质 B、 A 中的桐花树, 具有较多的分枝数, 分别比在基质 C 中的显著增 多 45.68和 24.43, 而基质 B、 A 中的桐花树分枝数间差异不显著, 见图 1。 0060 2.3 桐花树淡水盆栽 1 年后测定其根数、 主根长和主根直径, 结果见表 2。从表 2 可知 : 在基质 B 中生长的的桐花树, 具有最多的根数, 分别比在基质 A、 C 中的显著增多 19.95和 24.63, 而基质 A、 C 中的桐花树根数间差异不显著。虽然桐花树在不同基质中 主根长和主根直径没有显著差异, 但以在基质 A 中的主根长较长和主根直径较粗。
20、。 0061 表 2 不同基质对桐花树根数、 主根长和主根直径的影响 (360d) 0062 0063 2.4 桐花树淡水盆栽 1 年后其成活率见图 2, 从图 2 可知 : 在基质 A、 B、 C 中生长的 桐花树成活率分别是 99.50、 100.00、 99.00, 其中基质 B 中生长的的桐花树成活率最 高达到 100.00, 可见, 淡水盆栽桐花树成活率可达 99.00以上。 0064 2.5 在不同基质盆栽中生长的桐花树其开花和结果见表 3, 从表 3 可知 : 生长在 基质 A、 B 中的桐花树, 具有较多的伞形花序数, 分别比在基质 C 中的显著增多 36.03和 50.56,。
21、 而基质 A、 B 中的桐花树伞形花序数间差异不显著 ; 生长在基质 A、 B 中的桐花树, 也具有较多的成熟果实数, 分别比在基质 C 中的显著增多 34.42和 54.16, 而基质 A、 B 中的桐花树成熟果实数间差异不显著。 0065 表 3 不同基质对桐花树开花和结果的影响 说 明 书 CN 102301885 A CN 102301886 A5/6 页 7 0066 0067 2.6 在不同基质盆栽中生长的桐花树, 其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见表 4。从 表 4 可知 : 生长在基质 A、 B 中的桐花树, 其叶片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分别比在基质 C 中 的显著高 8.90和。
22、 14.79, 而基质 A、 B 中的桐花树叶片净光合速率间差异不显著 ; 生长 在基质 A、 B 中的桐花树, 其叶片也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 分别比在基质 C 中的显著增多 22.68和 39.18, 而基质 A、 B 中的桐花树叶片叶绿素含量间差异不显著。 0068 表 4 不同基质对桐花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0069 0070 2.7 在不同基质盆栽中生长的桐花树, 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见图 3。从图 3 可知 : 在基质 B 中生长的的桐花树, 其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分别比在基质 A、 C 中的显著提高 9.34和 20.44 ; 而基质 A、 C 中的桐花树叶片可溶。
23、性糖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基质 A 的 可溶性糖含量比基质 C 的显著提高 10.16。 0071 2.8在不同基质盆栽中生长的桐花树, 其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见图4。 从图4可知 : 生长在基质A、 B中的桐花树, 其叶片具有较高的硝酸还原酶活性, 分别比在基质C中的显著 高 7.03和 9.87, 而基质 A、 B 中的桐花树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间差异不显著。 0072 3 结论 0073 结果表明 : A、 B、 C 三种基质中, B 最适合于盆栽桐花树, A 较 C 略好。基质 B、 A 所 栽培的桐花树分枝数、 叶片数量最多, 茎高、 茎径和叶面积均较大, 根系最发达, 开花和结果 数量较。
24、多, 叶片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其 均显著地大于基质 C 的。分枝数、 叶片数、 根数、 成熟果实数依次分别比在基质 C 中的显著 增多 45.68、 24.43, 28.70、 19.28, 24.63、 3.90, 54.16、 34.42。基质 A、 B 栽培的桐花树, 总体表现为株高、 茎粗、 分枝多、 叶片多和根系发达, 适宜应用于淡水盆栽种 植。 0074 实施例 1 0075 采用 1 年树龄长势基本一致、 无病虫害的红树植物桐花树, 种植在高 30cm、 盆口直 径 35.50cm、 底部直径 32.00cm、 底部有直径为 3cm。
25、 小孔的花盆中, 每盆 1 株。浇于淡水, 在 光照强度 1000 2500Lux、 温度 25 35、 湿度 60、 基质含水量 55 98下, 在走廊上 栽培, 每 60d 对基质进行施浓度为 0.8复合肥液 1 次, 每 3 个月进行喷药杀虫防病 1 次。 其中, 所述的基质是由土壤、 河沙和锯木屑体积比为 2 1 1, 并含有质量百分比 1磷钾 说 明 书 CN 102301885 A CN 102301886 A6/6 页 8 肥。淡水盆栽桐花树生长发育良好, 能够正常开花和结果。 0076 实施例 2 0077 采用 1 年树龄长势基本一致、 无病虫害的红树植物桐花树, 种植在高 。
26、30cm、 盆口直 径 35.50cm、 底部直径 32.00cm、 底部有直径为 8cm 小孔的花盆中, 每盆 1 株。浇于淡水, 在 光照强度 3000 7500Lux、 温度 25 35、 湿度 50 98、 基质含水量 55 98下, 在 全日照自然场所栽培, 每 60d 对基质进行施浓度为 0.8复合肥液 1 次, 每 3 个月进行喷药 杀虫防病 1 次。其中, 所述的基质是由土壤、 河沙和锯木屑体积比为 1 1 0.5, 并含有质 量百分比 0.9磷钾肥。淡水盆栽桐花树生长发育良好, 能够正常开花和结果。 0078 实施例 3 0079 采用 1 年树龄长势基本一致、 无病虫害的红。
27、树植物桐花树, 种植在高 30cm、 盆口直 径 35.50cm、 底部直径 32.00cm、 底部有直径为 6cm 小孔的花盆中, 每盆 1 株。浇于淡水, 在 光照强度4500Lux左右、 温度30、 湿度70、 基质含水量5598下, 在全日照自然场所 栽培, 每 60d 对基质进行施浓度为 0.8复合肥液 1 次, 每 3 个月进行喷药杀虫防病 1 次。 其中, 所述的基质是由土壤、 河沙和锯木屑体积比为 2 1, 并含有质量百分比 1磷钾肥。 淡水盆栽桐花树生长发育良好, 能够正常开花和结果。 0080 实施例 4 0081 采用 1 年树龄长势基本一致、 无病虫害的红树植物桐花树,。
28、 种植在高 30cm、 盆口直 径 35.50cm、 底部直径 32.00cm、 底部有直径为 5cm 小孔的花盆中, 每盆 1 株。浇于淡水, 在 光照强度 5500Lux 左右、 温度 30 35、 湿度 80、 基质含水量 85 98下, 在全日照自 然场所栽培, 每 60d 对基质进行施浓度为 0.8复合肥液 1 次, 每 3 个月进行喷药杀虫防病 1 次。其中, 所述的基质是由土壤、 河沙和锯木屑体积比为 1 1 0.5, 并含有质量百分比 1.2磷钾肥。淡水盆栽桐花树生长发育良好, 能够正常开花和结果。 0082 实施例 5 0083 采用 1 年树龄长势基本一致、 无病虫害的红树。
29、植物桐花树, 种植在高 30cm、 盆口直 径35.50cm、 底部直径32.00cm、 底部有直径为4cm小孔的花盆中, 每盆1株。 浇于淡水, 在光 照强度6500Lux左右、 温度30、 湿度70、 基质含水量5580下, 在全日照自然场所栽 培, 每 60d 对基质进行施浓度为 0.8复合肥液 1 次, 每 3 个月进行喷药杀虫防病 1 次。其 中, 所述的基质是由土壤、 河沙和锯木屑体积比为 1.5 1 0.5, 并含有质量百分比 1.1 磷钾肥。淡水盆栽桐花树生长发育良好, 能够正常开花和结果。 说 明 书 CN 102301885 A CN 102301886 A1/2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01885 A CN 102301886 A2/2 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01885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