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375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1.05 CN 101937591 A *CN101937591A* (21)申请号 201010258289.9 (22)申请日 2010.08.20 G07F 7/10(2006.01) H04W 88/02(2009.01) (71)申请人 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华中 科技大学科技园天喻楼 (72)发明人 董逢华 周军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代理人 朱仁玲 (54) 发明名称 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
2、了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包括移 动通信卡和金融卡, 所述金融卡通过贴膜粘贴在 该移动通信卡上, 该金融卡作为金融贴膜智能卡 的主控芯片, 用于处理非接触式 POS 终端或接触 式外设发出的金融指令, 实现金融交易功能 ; 同 时, 该金融卡将接触式外设发出的通信指令传给 移动通信卡, 经移动通信卡处理后返回到所述金 融卡进行融合处理或直接返回给接触式外设, 实 现金融信息的融合或移动通信的功能。本发明使 得金融移动支付卡的发卡可以完全独立于通信运 营商进行, 技术架构核心完全使用原有金融卡的 体系 ; 针对性地进行了 STK 操作扩展, 让用户通过 和手机的交互操作就可以方便地访问金融卡中相 。
3、关帐户信息, 并进行相关操作, 如查询, 转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CN 101937592 A1/1 页 2 1. 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包括移动通信卡和金融卡, 所述金融卡通过贴膜粘贴在该移 动通信卡上, 该金融卡作为金融贴膜智能卡的主控芯片, 用于处理非接触式 POS 终端或接 触式外设发出的金融指令, 实现金融交易功能 ; 同时, 该金融卡将接触式外设发出的通信指 令传给移动通信卡, 经移动通信卡处理后返回到所述金融卡进行融合处理或直接返回给接 触式外设, 实现金融信息的。
4、融合或移动通信的功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融卡包括 : 金融卡通信模块 M1, 用于与非接触式 POS 终端和接触式外设进行通信, 接收接触式外 设发出的金融指令或通信指令, 或者接收非接触式 POS 终端发出的金融指令, 并将处理后 的指令返回给接触式外设或非接触式 POS 终端 ; 金融业务处理模块M2, 用于对所述通信模块M1接收的所述接触式外设或非接触式POS 终端发出的金融指令进行处理, 完成金融交易 ; STK 处理模块M3, 所述返回到所述金融卡的通信指令包括STK指令和移动通信指令, 所 述 STK 处理模块 M3 用于将 。
5、STK 指令与移动通信卡的 STK 菜单进行融合, 实现所述金融卡的 融合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融合具体过程为 : 首先, 所述 STK 处理模块 M3 按照移动通信 STK 菜单标准对所述返回的 STK 指令进行分析, 确定其数据类型, 再根据数据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融合方式, 具体为 : 如果数据类型为一级菜单, 则将金融卡中的金融应用名称加入到一级菜单中, 生成新 的 STK 菜单数据 ; 如果数据类型为金融子菜单, 则通过所述金融业务处理模块 M2 获取金 融信息, 重新生成新的 STK 菜单数据, 收到的原有数据丢弃 ; 如果数。
6、据类型为通信业务子菜 单, 则不做任何处理, 原有数据保持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新的STK菜单数 据的具体过程为 : 移动通信卡将内部预置的菜单拼装成 STK 菜单格式返回给金融卡, 金融 卡收到数据后, 将自身内置的金融菜单以STK的格式组合到该数据中, 形成完整的STK菜单 数据。 5. 根据权利要求 2-4 之一所述的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信模块 M1 包括非接触式通信模块 MM1 和接触式通信模块 MM2, 分别用于与非接触式 POS 终端和接 触式外设进行通信。 6. 根据权利要求 1-5 之一所述的一种金融。
7、贴膜智能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通信卡 包括移动通信模块和通信业务处理模块, 所述移动通信模块用于与金融卡进行通信, 所述 通信业务处理模块 M5 用于处理金融卡传过来的通信指令。 7. 根据权利要求 1-6 之一所述的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其特征在于, 金融卡 C1 具有接 触式接口和非接触式无线接口, 分别用于实现与接触式外设和移动通信卡的接触式通信, 以及实现与非接触式 POS 终端的非接触式通信。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触式接口符合 ISO 7186-3 协议, 所述的非接触式无线接口频率为 13.56MHz。 权 利 要 求 书。
8、 CN 101937591 A CN 101937592 A1/4 页 3 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智能CPU卡领域, 特别是一种金融贴膜智能卡, 应用于移动支付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移动支付是一个涉及通信运营商、 银行金融机构、 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个利益方 的复杂产业链, 这些利益方在实际运营过程中, 都希望能够处于相对主导的地位, 以获得更 大的利益分配。 0003 基于单张智能卡的移动支付, 必然需要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妥协合作, 由于国内行 业间的一些政策壁垒, 实际的合作谈判往往难于满足相关合作方的利益诉求, 导致进度缓 慢, 移动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00。
9、04 中国移动在 2009 年启动了其基于 2.4G 技术的移动支付试点, 2010 年进一步大力 发展远程支付。 0005 银行金融行业对于移动支付也具有非常迫切的发展需求, 2010 年 5 月银联联合了 18 家商业银行、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手机制造商等共同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 0006 中移动和银联的这种 “单干” 趋势随着 3G 技术发展而带来的庞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前景越来越清晰, 而在这场博弈中, 双方显然各具优势。 0007 由此, 最好可以提供一种技术可以实现各利益方的松耦合, 使得相关利益方可以 各自独立开发。 发明内容 : 0008 本发明的金融贴膜智能卡通过贴膜智能。
10、卡组合到另外一张智能卡上, 利用贴膜卡 中的控制技术实现将两颗不同功能的芯片整合到一起, 使用户感觉在使用一张完整的卡。 0009 本发明从金融智能卡作为贴膜卡的角度, 实现了将金融业务后期整合到成品通信 智能卡, 从而使得银行金融机构可以独立于通信运营商实现独立发卡。 0010 针对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融合移动和金融业务的方案 : 对金融 卡的操作系统进行修改, 改变其控制方法 ; 外观进行改造, 以贴膜的形式贴在移动通信卡 上。 0011 本发明中对金融卡外观进行如下改造 : 将金融卡封装成薄膜的形式, 薄膜上有着 与普通 CPU 相同的触点, 触点位置、 大小完全按照 C。
11、PU 卡的标准来设计, 在薄膜的反面有一 层强力导电胶, 将该薄膜直接贴在移动通信卡上, 形成一个整体, 当作一张 CPU 卡使用。 0012 本发明的金融贴膜智能卡, 包括移动通信卡和金融卡, 所述金融卡通过贴膜粘贴 在该移动通信卡上, 该金融卡作为金融贴膜智能卡的主控芯片, 用于处理非接触式 POS 终 端或接触式外设发出的金融指令, 实现金融交易功能 ; 同时, 该金融卡将接触式外设发出的 通信指令传给移动通信卡, 经移动通信卡处理后返回到所述金融卡进行融合处理或直接返 回给接触式外设, 实现金融信息的融合或移动通信的功能。 0013 贴膜金融卡收到传入的 7816 指令时, 卡操作系统。
12、分析该指令是移动通信指令还 说 明 书 CN 101937591 A CN 101937592 A2/4 页 4 是金融应用指令, 如果是金融应用指令, 则自行进行处理, 并将结果返回给外界 ; 如果是通 信应用指令, 卡操作系统则将命令通过连接触点透传给被贴膜的通信智能卡, 然后等待通 信智能卡的返回结果, 再将该结果返回给外界。 0014 贴膜金融卡卡作为一张金融智能卡, 除了实现金融应用, 也可以扩展实现 STK 操 作, 如帐户查询, 通过贴膜卡操作系统的控制, 将金融操作的 STK 菜单与被贴膜的通信智能 卡 STK 菜单实现动态整合, 让用户既可以没有任何改变地使用之前通信智能卡提。
13、供的 STK 增值服务, 也可以藉由 STK 菜单访问金融智能卡中的账户信息并进行相关操作。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 0016 在目前实施的移动支付智能卡方案中, 都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电信运营商进行 密切合作, 卡操作系统的体系架构变化较大, 相应的技术风险也较大, 更为关键的是, 由于 产业链利益分配权的争夺冲突, 导致这种合作目前还存在较大困难, 本发明使得金融移动 支付卡的发卡可以完全独立于通信运营商进行, 技术架构核心完全使用原有金融卡的体 系 ; 0017 金融贴膜智能卡操作系统针对性地进行了 STK 操作扩展, 让用户通过和手机的交 互操作就可以方便地访问金融卡中相关帐。
14、户信息, 并进行相关操作, 如查询, 转账。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贴膜金融智能卡外观示意图 0019 图 2 贴膜金融卡和通信智能卡的连接组成原理 0020 图 3 通过接触式接口处理移动通信或金融功能的软件流程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金融贴膜智能卡包括金融卡和移动通信卡, 所述金融卡 C1 以贴膜的形式存在, 其作为本发明的金融贴膜智能卡 C 的主控芯片, 用于完成数据对外的 输入输出、 完成非接触金融交易、 完成金融信息的显示 ; 所述移动通信卡 C2 作为金融贴膜 智能卡 C 。
15、的辅助芯片, 用于完成移动通信功能, 金融卡将接触式外设发出的通信指令传给 移动通信卡 C2, 经移动通信卡处理后返回到所述金融卡进行融合处理或直接返回给接触式 外设。移动通信卡是一张普通的通信卡, 不需做任何修改。将贴膜形式的金融卡 C1 粘贴到 移动通信卡 C2 上, 即可形成本发明的金融贴膜智能卡。 0024 如图 2 所示, 所述金融卡 C1 部分是一颗普通的双界面支付芯片, 可以选择包含 Mifare 功能, 能够兼容现有应用最广泛的 13.56MHz 非接触式应用。金融卡 C1 包括两种 对外的基本接口, 一种是接触式接口 ( 即图 2 中的 IO1), 符合 ISO 7186-3。
16、 协议, 另一种是 13.56MHz的非接触式无线接口(即图2中的TATB), 要求符合ISO射频标准, 即ISO 14443A、 ISO 15693 等 ; 所述金融卡 C1 还包括一种对内的接触式接口 ( 即图 2 中的 IO2), 符合 ISO 7186-3 协议。 0025 金融卡芯片 C1 通过接口 TATB 和非接触式 POS C4 进行无线通信, 指令在芯片 C1 中完成处理, 处理结果也由接口 TATB 直接返回给非接触式 POS C4。 说 明 书 CN 101937591 A CN 101937592 A3/4 页 5 0026 如图 2 所示, 所述金融卡 C1 包括通信。
17、模块 M1、 金融业务处理模块 M2、 STK 处理模 块 M3。所述通信模块 M1 用于与接触式读写设备 C3( 如手机 )、 非接触式 POS C4 和移动通 信卡C2进行通信 ; 所述金融业务处理模块M2用于处理通过接触式或非接触 式外届设备传 过来的金融交易指令 ; STK 处理模块 M3 用于融合金融和移动通信的 STK 菜单, 从而实现金 融信息的显示。 0027 如图 3 所示, 所述的通信模块 M1 包括非接触式通信模块 MM1 和接触式通信模块 MM2。非接触 POS C4 通过 ISO14443 接口将指令传递给非接触式通信模块 MM1, 非接触式通 信模块 MM1 收到的。
18、指令经过金融业务处理模块 M2 的处理后, 处理结果通过 ISO14443 接口 返回给非接触 POS C4。 0028 接触式读写设备 C3( 如手机 ) 通过符合 ISO7816 协议的接口 IO1 将接触指令传递 给接触式通信模块MM2, 接触式通信模块MM2将接收到的接触指令通过符合ISO7816协议的 接口 IO2 传递给移动通信卡 C2, 经过 C2 的处理后, 再通过 IO2 将结果返回给接触式通信模 块MM2, 再输入到STK处理模块M3进行处理, 得到融合后的包含金融信息和通信卡信息的新 数据, 最后再由接触式通信模块 MM2 通过接口 IO1 将结果返回给接触式读写设备 C。
19、3( 如手 机 ), 完成整个通信指令的处理。 0029 如图 2 所示, 所述移动通信卡 C2 可以选择任何一颗普通的通信卡, 具有单一的接 触式接口 ( 如图 2 中的 IO3), 符合 ISO 7186-3 协议即可。 0030 如图 2 所示, 所述移动通信卡 C2 包括通信模块 M4 和通信业务处理模块 M5。所述 通信模块 M4 用于与金融卡 C1 进行通信 ; 通信业务处理模块 M5 用于处理金融卡 C1 传过来 的通信指令。 0031 金融贴膜智能卡 C 通过主控金融芯片 C1 的接口 IO1 和接触式读写设备 C3( 如手 机 ) 连接, 并通过接口 IO2 与移动通信卡芯片。
20、 C2 的 IO3 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如图 2, 当接触 式读写设备 C3( 如手机 ) 发送接触式指令给金融贴膜智能卡 C 时, 主控金融卡芯片 C1 将从 IO1 收到的所有接触式指令经 IO2 透明转发给移动通信卡芯片 C2, 芯片 C2 的 IO3 收到上述 指令, 由所述通信模块M4进行处理, 将处理结果再从IO3经IO2发送给芯片C1, 然后从芯片 C1 的 IO1 返回给外部的接触式读写设备 C3( 如手机 ), 从而使得移动通信卡芯片 C2 完成接 触式环境下的工作 ; 0032 接触式读写设备 C3( 如手机 ) 通过符合 ISO7816 协议的接口 IO1 将接触指令传递 。
21、给接触式通信模块 MM2, 接触式通信模块 MM2 将接收到的接触指令通过符合 ISO7816 协议 的接口 IO2 传递给通信模块 M4, 所述通信模块 M4 将收到的指令经过通信业务处 理模块 M5 的处理, 再通过 IO2 将结果返回给接触式通信模块 MM2, 此时输出的结果需要经过 STK 处理 模块 M3 处理, 得到融合后的包含金融信息和通信卡信息的新数据, 最后再由接触式通信模 块 MM2 通过接口 IO1 将结果返回给接触式读写设备 ( 如手机 )C3, 完成整个通信指令。 0033 所述 STK 处理模块 M3 用于多业务 STK 菜单动态组合, 金融智能卡将命令数据透明 传。
22、给移动通信卡, 移动通信卡将内部预置的菜单拼装成 STK 菜单格式返回给金融智能卡, 金融智能卡收到数据后, 将自身内置的金融菜单以 STK 的格式组合到前面的数据中, 形成 完整的 STK 菜单数据, 返回给终端, 完成金融卡与移动通信卡中的 STK 菜单的动态整合。其 中, 所述返回到所述金融卡的通信指令包括STK指令和移动通信指令, 所述STK处理模块M3 用于将 STK 指令与移动通信卡的 STK 菜单进行融合, 说 明 书 CN 101937591 A CN 101937592 A4/4 页 6 0034 具体过程为 : STK 处理模块 M3 将收到的数据根据移动通信 STK 菜单。
23、标准进行分 析, 区分出相应数据类型, 并做如下处理 : 0035 如果数据类型为一级菜单, 此时将金融卡 C1 中的应用名称加入到一级菜单中, 生 成融合后的新的 STK 数据。具体加入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如位于菜单项的第一项或 最后一项或中间项。 0036 如果数据类型为金融子菜单, 此时上级菜单也是金融业务, 需要通过所述金融业 务处理模块 M2 获取金融信息, 重新生成新的 STK 数据, 收到的原有数据丢弃。 0037 如果数据类型通信业务子菜单, 则不需要做任何处理, 原有数据保持不变。 0038 所述 STK 处理模块 M3 扩展实现了 STK 菜单操作, 可以自动区分是显。
24、示给用户的菜 单指令还是其他指令, 如果是菜单指令, 还可以区分是显示金融菜单还是移动通信菜单, 还 是将两个菜单动态合并, 达到将金融与移动通信合二为一的目的。由于在金融卡 C1 中增加 了菜单融合处理模块, 即扩展实现了 STK, 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实现 OTA 功能, 使金融卡 C1 可 以借助手机无线通信功能通过空中方式实现传统的金融交易。 说 明 书 CN 101937591 A CN 101937592 A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37591 A CN 101937592 A2/2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93759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