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6233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30 CN 102262336 A *CN102262336A* (21)申请号 201010184598.6 (22)申请日 2010.05.26 G03B 17/12(2006.01) H04M 1/02(2006.01) (71)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 (深圳) 有限公司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 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 2 号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逸儒 (54) 发明名称 电子装置 (57) 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 包括机身及一镜头模组, 该机 身上设。
2、有一显示单元。该镜头模组转动连接于该 机身上, 并可动态正对某一特定区域, 并将该特定 区域的影像传递至所述显示单元。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6 页 CN 102262350 A1/1 页 2 1. 一种电子装置, 包括机身, 该机身上设有一显示单元, 其特征在于 : 该电子装置还包 括一镜头模组, 该镜头模组转动连接于该机身上, 并能够动态正对一特定区域, 以动态获取 该特定区域的影像信息。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影像信息于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 3. 。
3、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一主显示区及一辅 显示区, 所述影像信息于该辅显示区内显示。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镜头模组的重心偏离该镜头模组 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连接的轴线。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一配重单元, 以增加 该镜头模组回复平衡状态时的扭矩。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电控单元, 用于使 该镜头模组相对于所述机身位置固定。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控单元包括一导向单元及一与 该。
4、导向单元配合的电磁铁单元, 所述导向单元设置于所述机身及所述镜头模组中之一上, 所述电磁铁单元设置于所述机身及所述镜头模组中之另一上, 当该电磁铁单元通电时, 该 电磁铁单元与该导向单元产生作用力, 驱动镜头模组相对于所述机身位置固定。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磁铁单元包括一第一电磁铁, 当 该第一电磁铁通电时, 带动该镜头模组朝向机身的第一表面。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电磁铁单元包括一第二电磁铁, 当 该第二电磁铁通电时, 带动该镜头模组朝向机身的第二表面, 该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 相对。 10. 如权利要求 8 。
5、或 9 所述的电子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表面为机身的正面, 所 述第二表面为机身的背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62336 A CN 102262350 A1/4 页 3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拍摄影像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些年, 例如平板电脑、 手机、 PDA 等移动电子装置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生活 用品。电子装置这样普遍, 但现有的电子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 有的用户比较喜欢边 走路边操作这些电子装置, 注意力主要放在显示屏上, 这样就难免会撞到前方物体或无法 观察路面状况, 一方面会带来人体上的。
6、伤害, 另一方面也可能损坏手中持有的电子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此, 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装置。 0004 一种电子装置, 包括机身及镜头模组, 该机身上设有显示单元。 该镜头模组转动连 接于该机身上, 并可动态正对一特定区域, 以动态获取该特定区域的影像信息。 0005 在该电子装置中, 由于镜头模组动态正对特定区域, 以动态获取包含该特定区域 影像信息, 使用户能够在关注显示单元中内容的同时, 能够实时了解到特定区域的影像信 息。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装置处于监控模式的立体图。 0007 图 2 为图 1 中所述电子装置壳体的分解图。 0008 图 。
7、3 为图 1 所述电子装置壳体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0009 图 4 为图 2 中电子装置组装后镜头模组与机身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0 图 5 为图 1 中电子装置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1 图 6 为图 1 的电子装置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3 电子装置 100 0014 机身 10 0015 上壳体 11 0016 下壳体 12 0017 显示单元 13 0018 上容置部 14 0019 定位柱 15 0020 定位柱 16 0021 下容置部 17 0022 电磁铁单元 18 0023 第一表面 101 说 明 书 CN 102262336 。
8、A CN 102262350 A2/4 页 4 0024 第二表面 103 0025 主显示区 131 0026 辅显示区 133 0027 上侧壁 141 0028 半圆形凹槽 143 0029 圆形穿孔 145 0030 第一凹槽 151 0031 第二凹槽 161 0032 下侧壁 171 0033 第一电磁铁 181 0034 第二电磁铁 183 0035 镜头模组 20 0036 外壳体 21 0037 垫圈 22 0038 导柱 23 0039 配重单元 24 0040 电控模组 25 0041 镜头 211 0042 穿孔 213 0043 圆柱体部 241 0044 半圆柱体部。
9、 243 0045 轴孔 245 0046 凹槽 247 0047 导向单元 251 0048 枢轴 30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请参照图 1, 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 100, 其可以是手机、 PDA、 平板电脑等, 该电子装置 100 包括机身 10、 枢轴 30 及转动连接于机身 10 右上角的镜头模组 20。机身 10 包括上壳体 11、 与上壳体 11 相对应的下壳体 12、 以及一显示单元 13, 上壳体 11 与下壳体 12 构成的壳体容设有该电子装置 100 正常运行所必要电子元器件及电路组件 ( 图中未示 出 )。 0050 该显示单元 13 设置于上壳体 11 的中部。
10、, 并可包括一主显示区 131 和一辅显示 区 133, 该主显示区 131 用于显示电子装置播放或处理的主要内容, 例如, 多媒体信息、 游戏 等, 该辅显示区 133 用于显示镜头模组 20 获取的影像信息。 0051 该镜头模组 20 可动态正对某一特定区域, 即镜头模组 20 始终正对某一特定区域 ( 例如, 使用者前方一定距离内的路面状况 ), 而不随着机身倾角的变化而改变, 并可将该 特定区域的影像信息传递至所述辅显示区 133 上。 0052 可以理解地, 镜头模组20获取的影像信息也可不于显示单元13中显示, 而是由一 说 明 书 CN 102262336 A CN 10226。
11、2350 A3/4 页 5 处理单元对影像信息进行处理, 当发现有异常 ( 例如, 路面有妨碍行走的沟或突起 ) 时, 发 出警报信号。 0053 请同时参照图2和图3, 示出了镜头模组20与机身10之间的连接机构, 如图所示, 上壳体 11 包括一上容置部 14, 该上容置部 14 用来容置镜头模组 20。上容置部 14 包括一 机身 10 正面垂直的上侧壁 141, 该上侧壁 141 边缘形成一半圆形凹槽 143。下壳体 12 包括 与该上容置部 14 相对应的下容置部 17。该下容置部 17 包括一与机身 10 正面垂直的下侧 壁 171, 下侧壁 171 上形成另一半圆形凹槽 143。。
12、两半圆形凹槽 143 形成一圆形穿孔 145, 该 圆形穿孔 145 供枢轴 30 穿设。下壳体 12 还包括靠近半圆形凹槽 143 处设有与机身 10 正 面垂直的定位柱 15、 16, 该定位柱 15 和 16 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 151 和第二凹槽 161。 0054 镜头模组 20 包括外壳体 21、 设置于外壳体 21 上的镜头 211 和一穿孔 213。该外 壳体 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大致为一长方体, 且大小与机身右上角的容置部相适应, 镜头 211 设置于外壳体 21 的一侧表面上。 0055 枢轴 30 包括导柱 23 和套设于导柱 23 一端上的垫圈 22。垫圈 22。
13、 为一中空的凸 形圆柱体, 一方面, 垫圈 22 凸出部分伸入穿孔 213 内而将枢轴 30 一端固定连接于镜头模组 20 上 ; 另一方面, 导柱 23 的另一端穿过圆形穿孔 145 活动地连接于机身 10。这样, 镜头模 组 20 通过枢轴 30 可转动地连接在机身 10 上。镜头模组 20 的重心偏离该枢轴 30 的轴线, 以使镜头模组 20 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铅锤状态, 而不随着机身倾角的变化而改, 如此, 则镜头模组 20 可动态正对某一特定区域。 0056 在一些实施例中, 电子装置 100 还包括可一配重单元 24, 该配重单元 24 套设于导 柱 23 伸入到机身 10 内的。
14、一端上, 其目的是增加镜头模组 20 回归平衡的扭矩, 以使镜头模 组快速回归平衡 ( 铅锤状态 ), 故, 配重单元 24 可采用高密度材料 ( 例如高密度陶瓷材料 ) 制成, 其比重大于镜头模组 20 所包括的其余部件比重, 以使镜头模组 20 在不受外力作用 下, 比较容易的相对于机身 10 位置保持平衡状态。该配重单元 24 包括一圆柱体部 241、 一 与该圆柱体部 241 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半圆形柱体部 243 及轴孔 245, 其中, 圆柱体部 241 和 半圆柱体部 243 直径相同, 轴孔 245 沿轴线贯穿圆柱体部 241 和半圆形柱体部 243。位于半 圆柱体部 243 一。
15、侧径向平面对称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凹槽 247。 0057 该电子装置10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一电控单元25, 用来使镜头模组20相对 于机身位置固定, 即镜头模组 20 的朝向相对于机身固定不变。该电控单元 25 包括导向单 元 251 和电磁铁单元 18。该导向单元 251 设置于配重单元 24 的凹槽 247 中, 可以是磁铁, 也可以是一些可被磁铁吸引的磁性介质, 而该配重单元 24 由非导磁性材料制成。电磁铁单 元 18 包括第一电磁铁 181 和第二电磁铁 183, 分别嵌于下壳体 12 的定位柱 15、 16 的凹槽 151、 161 中, 当第一、 第二电磁铁 181、 183。
16、 分别通电时, 将吸引导向单元 251 分别朝向第一、 第二电磁铁181、 183移动, 进而驱动镜头模组20转动至特定角度, 且只要第一、 第二电磁铁 181、 183 不断电, 镜头模组 20 将相对机身 10 位置固定。 0058 请同时参照图4, 整体组装时 : 首先, 将垫圈22凸出的一端穿过穿孔213, 并将导柱 23 伸入垫圈 22 内而使枢轴 30 固定连接于镜头模组 20 上 ; 其次, 将垫圈 22 凸出的颈部活 动设置在半圆形凹槽 143 上, 导柱 23 分布于定位柱 15 和 16 之间, 然后将配重单元 24 固定 地套设在导柱 23 靠近机身 10 一侧的末端上 。
17、; 最后, 将下壳体 12 与上壳体 11 扣合。这样, 说 明 书 CN 102262336 A CN 102262350 A4/4 页 6 镜头模组 20 通过枢轴 30 活动的固定于机身 10 上。 0059 当用户希望在行走过程中使用该电子装置 100 时, 可设定该电子装置 100 处于安 全监控模式, 该电子装置 100 的镜头模组 20 在配重单元 24 的作用下可以保持镜头 211 在 水平状态下监视环境, 并通过该电子装置 100 内部的信号处理装置 ( 图中未示出 ) 将镜头 模组 20 摄取影像信息传送至显示屏 11 上, 便于用户边操作该电子装置 100 边观察前方的 。
18、环境状况, 有效降低了行走不抬头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水平状态为镜 头 211 正对的方向。 0060 请同时参照图 5 和图 6, 当该电子装置 100 处于日常使用时, 需将镜头 211 调至该 电子装置100的第一表面101或第二表面103的时候, 可以通过控制电控模组25, 使第一电 磁铁 181 或第二电磁铁 183 通电, 从而产生磁力吸引位于配重单元 24 上的导向单元 251, 使配重单元 24 发生旋转并带动镜头模组 20 一同旋转, 最终镜头模组 20 处于如图 5 或图 6 所示的工作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 导向单元 251 位于配重单元 24 半圆柱。
19、体部 243 一侧径 向平面对称中心位置开设的一凹槽 247 中, 即配重单元 24 的铅锤线上, 该铅锤线与镜头模 组 20 的铅锤线平行, 且镜头模组 20 的光学朝向与镜头模组 20 的铅锤线垂直, 使得第一表 面 101 为机身 10 正面, 第二表面 103 为机身 10 背面。当电子装置 100 为移动电话时, 镜头 模组 20 朝向正面可实现 3G 视频通话功能, 朝向背面可实现相机拍照功能。 0061 可以理解地, 根据需要镜头模组 20 的光学朝向也可不与镜头模组 20 的铅锤线垂 直, 此时, 通过第一电磁铁 181 或第二电磁铁 183 通电, 可控制镜头模组 20 相对。
20、于机身 10 位置固定于需要的夹角。 说 明 书 CN 102262336 A CN 102262350 A1/6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2336 A CN 102262350 A2/6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2336 A CN 102262350 A3/6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2336 A CN 102262350 A4/6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2336 A CN 102262350 A5/6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2336 A CN 102262350 A6/6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262336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