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的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的输送装置。背景技术 在生产线上以如下的工序输送零件、 半成品等的输送装置中, 广泛利用传送带及 导向器 ( 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1 : ( 日本 ) 特开平 11-255319 号公报
但是, 这样的输送装置基本上需要将由输送装置形成的输送路径和操作人员的移 动路径以不交叉的方式进行设置, 输送装置的设置自由度低。
在不得不使输送路径和操作人员的移动路径交叉的情况下, 需要将输送装置的中 途设计为跳跃式, 以确保操作人员的移动路径, 或设置用于跨越输送装置的升降台阶, 成为 使生产线的设置成本增大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开发的,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的输送装置, 其可使由输送装置形成的输送路径和操作人员的移动路径交叉。
根据本发明的某方式, 提供一种工件的输送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基台 ; 工作 台, 其放置所述工件 ; 倾斜架, 其摆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基台 ; 滑架, 其与所述倾斜架滑动 自如地卡合, 并支承所述工作台 ; 架倾斜角度变更装置, 其对所述倾斜架施加外力, 变更所 述倾斜架相对于所述基台的倾斜角度。
根据上述方式, 滑架按照倾斜架的倾斜进行伸开 / 后退, 输送装置不会经常占有 形成有输送路径的空间, 因此, 能够确保与输送路径交叉的操作人员的移动路径。 附图说明
图 1 是具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工件的输送装置的生产线的俯视图 ; 图 2A 是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 图 2B 是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的正面图 ; 图 3(a) ~ (e) 是用于说明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的动作的图 ; 图 4(a) ~ (e) 是用于说明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的动作的图。 符号说明 : 30A、 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 基台 31、 倾斜架 32、 第一滑架 33、 第二滑架34、 工作台 36、 伸缩缸 ( 架倾斜角度变更装置 ) 38、 回转衰减装置 ( 缓冲机构 ) 40、 导向器 60、 托盘 ( 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 1 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件的输送装置的生产线 100 的俯视图。首先, 参照该图对生产线 100 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
生产线 100 具备 : 编组线 10、 主装配线 20、 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供给侧托盘 输送装置 30B。 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输送对象的工件, 在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中为空的 托盘 60, 在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中为放置有多个零件的托盘 60。
编组线 10 为将成品装配中需要的多个零件放置于空的托盘 60 上的准备线。在编 组线 10 的附近配置有多个零件箱 50, 在零件箱 50 中分别堆存有多个成品装配中需要的多 个零件。 主装配线 20 为装配放置于托盘 60 上的多个零件而形成成品 ( 不仅是最终的制品, 也可以是半成品 ) 的装配线。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为将所放置的零件的装配结束而变 空的托盘 60 输送到编组线 10 的输送装置。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为用编组线 10 将放 置有多个零件的托盘 60 输送至主装配线 20 的输送装置。 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及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都具有伸缩自如的架部件 35, 利用架部件 35 的移动来输送放置在工作台 34 上的工件。
在该生产线 100 上, 在由编组线 10、 主装配线 20、 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供给侧 托盘输送装置 30B 围起来的空间内配置有操作人员 A ~ C。
操作人员 A ~ C 的操作内容如下。
操作人员 A 在流过编组线 10 的托盘 60 上从零件箱 50 取出主装配线 20 中需要的 零件, 将取出的多个零件放置在托盘 60 的规定位置。
操作人员 B 从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接收放置有多个零件的托盘 60 并向主装 配线 20 移动, 对放置在托盘 60 上的多个零件进行装配。
操作人员 C 将放置在托盘 60 上的多个零件进行最终装配而制成成品, 在未图示的 如下工序中取出成品, 并且, 从主装配线 20 回收成为空的托盘 60 并放置在回收侧托盘输送 装置 30A 的工作台 34 上。
下面, 对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及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的细节构成进行说 明。由于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和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为大致相同的构成, 所以, 在 此对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进行说明, 关于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和供给侧托盘输送 装置 30B 的不同之处, 在后述的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的动作说明中进行补充。
图 2A 是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的俯视图, 图 2B 是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的 正面图。
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具备 : 基台 30、 工作台 34、 架部件 35、 伸缩缸 36、 吸震器 37、 回转衰减装置 38。
架部件 35 具有由倾斜架 31、 第一滑架 32 及第二滑架 33 构成的伸缩梯状的构造。 向倾斜架 31 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根平行的构件为内侧开口的截面为コ字状的构件, 在其 内侧滑动自如地卡合有第一滑架 32。 同样地, 向第一滑架 32 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根平行的 构件为内侧开口的截面为コ字状的构件, 在其内侧滑动自如地卡合有第二滑架 33。
倾斜架 31 的端部经由连结构件轴支承于基台 30 上。倾斜架 31 以插通于连结构 件的轴 31s 为中心可自由地摆动, 通过摆动相对于基台 30 可倾斜。
滑架 32、 33 的伸开 / 后退可通过变更倾斜架 31 的倾斜角度来进行。
即, 当以输送方向侧成为上的方式使倾斜架 31 倾斜时, 可使滑架 32、 33 从倾斜架 31 伸开。反过来, 当以输送方向侧成为下的方式使倾斜架 31 倾斜时, 可使滑架 32、 33 向倾 斜架 31 内后退。伸开 / 后退都可利用滑架 32、 33 及工作台 34 的重量 ( 在工作台 34 上放 置有托盘 60 等时加上这些部件的重量 ) 进行。当滑架 32、 33 伸开 / 后退时, 与此同时, 与 第二滑架 33 连结的工作台 34 也移动, 由此, 来输送放置于工作台 34 上的工件。
另外, 在各架上设置有未图示的限制器, 在滑架 32、 33 移动到最大伸开位置、 最大 后退位置时, 滑架 32、 33 停止。
工作台 34 为用于放置托盘 60 的工作台。在工作台 34 上面设置有辊式传送带 70。 辊式传送带 70 相对于输送方向向直角方向延伸, 用于在编组线 10 上取出托盘 60。 另外, 工 作台 34 经由连结构件将端部轴支承于第二滑架 33。工作台 34 以插通工作台 34 的端部的 轴 34s 为中心可自由地摆动, 通过摆动相对于第二滑架 33 可倾斜。
在倾斜架 31 的两侧安装有导向器 40。导向器 40 具有输送方向侧抬高的倾斜面。 在滑架 32、 33 向倾斜架 31 内后退时, 工作台 34 经由销 34p 与该导向器 40 的倾斜面接触, 相对于第二滑架 33 倾斜。由此, 在滑架 32、 33 后退到最大后退位置的状态下, 工作台 34 成 为水平。另外, 在该例中, 工作台 34 经由销 34p 与导向器 40 接触, 但是, 也可以是工作台 34 直接与导向器 40 接触的构成。
吸震器 37 设置于倾斜架 31 的端部, 且设置于向第一滑架 32 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构 件的延长线上。吸震器 37 在滑架 32、 33 向倾斜架 31 内后退时与第一滑架 32 的端部接触, 抑制滑架 32、 33 后退到最大后退位置而停止时发生的振动、 噪音。
回转衰减装置 38 安装于基台 30。回转衰减装置 38 由小齿轮 38p、 轴支承小齿轮 38p 的主体 38b、 利用封入主体 38b 的油的粘性阻力等对小齿轮 38p 的旋转轴施加阻力并对 其旋转进行制动的制动机构构成。另外, 在第一滑架 32 上与此对应安装有向滑动方向延伸 的齿条 32r。
当滑架 32、 33 从倾斜架 31 伸开, 伸开量接近最大伸开量时, 在伸开量即将成为最 大伸开量之前, 回转衰减装置 38 的小齿轮 38p 与安装于第一滑架 32 的齿条 32r 卡合。第 一滑架 32 从该状态进一步伸开时, 回转衰减装置 38 的制动力经由小齿轮 38p 向齿条 32r 传递, 第一滑架 32 的伸开速度减小。由此, 抑制在滑架 32、 33 伸开到最大伸开位置而停止 时发生的振动、 噪音。
伸缩缸 36 为由缸、 滑动自如地收装在缸内的活塞、 从活塞伸出的杆构成的气缸。 伸缩缸 36 将杆配置为朝向上的状态, 缸固定于基台 30 上。杆的前端仅与连结向倾斜架 31 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根平行的构件的中央的构件 31c 接触, 不与倾斜架 31 连结。伸缩缸 36 可以通过切换向活塞与缸之间划分形成的气体室的气体的供给状态而使杆伸缩, 在伸开时, 杆按起构件 31c。在收缩时, 构件 31 随着杆下降, 由此, 能够变更倾斜架 31 相对于基台 30 的倾斜角度。
伸缩缸 36 的气体的供给、 排出可根据安装在工作台 34 上的推进开关 41 的状态及 安装在编组线 10 的入口的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托盘通过检测传感器 42( 参照图 1) 的状态 进行切换。在推进开关 41 成为 ON 时, 通过未图示的压缩器而被压缩的气体供给到伸缩缸 36。在托盘通过检测传感器 42 成为 ON 时, 伸缩缸 36 内的气体被排出。
下面, 对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及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 3 表示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的动作。
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通过重复以下的 (a) ~ (e) 的状态, 从主装配线 20 向编 组线 10 输送托盘 60。下面, 对各状态进行说明。
(a) : 伸缩缸 36 的气体被排出, 伸缩缸 36 收缩。倾斜架 31 以输送方向侧成为下的 方式倾斜, 因此, 利用滑架 32、 33 及工作台 34 的重量而使滑架 32、 33 从倾斜架 31 伸开。
在滑架 32、 33 的伸开量接近最大伸开量时, 回转衰减装置 38 作用于第一滑架 32, 使第一滑架 32 的伸开速度减小。由此, 能够抑制滑架 32、 33 伸开到最大伸开位置而停止时 发生的振动、 噪音。 如果滑架 32、 33 的伸开量成为最大伸开量, 操作人员 C 在工作台 34 上放置空的托 盘 60。即, 这时的工作台 34 的位置为工件搬入位置。
(b) : 操作人员 C 将推进开关 41 设定为 ON。由此, 向伸缩缸 36 供给气体, 伸缩缸 36 伸开。由此, 倾斜架 31 以输送方向侧成为下的方式倾斜。
(c) : 依靠滑架 32、 33、 工作台 34 及托盘 60 的重量, 滑架 32、 33 向倾斜架 31 内后 退, 由此, 托盘 60 被输送到倾斜架 31 上。
在滑架 32、 33 后退到最大后退位置时, 第一滑架 32 的端部与吸震器 37 接触, 能够 抑制滑架 32、 33 停止时发生的振动、 噪音。另外, 工作台 34 经由销 34p 与导向器 40 接触而 成为水平。
(d) : 放置于工作台 34 的托盘 60 被取出于编组线 10。即, 这时的工作台 34 的位 置为工件退出位置。
(e) : 托盘 60 被取出于编组线 10 的状态由托盘通过检测传感器 42( 参照图 1) 检 测, 在托盘通过检测传感器 42 成为 ON 时, 伸缩缸 36 的空气被排出, 伸缩缸 36 收缩, 倾斜架 31 以输送方向侧成为上的方式倾斜。由此, 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返回 (a) 的状态。
图 4 表示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的动作。
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通过重复以下的 (a) ~ (e) 状态, 从编组线 10 向主装配 线 20 输送放置有多个零件的托盘 60。以下, 对各状态进行说明。
(a) : 向伸缩缸 36 供给空气, 伸缩缸 36 伸开。倾斜架 31 以输送方向侧成为上的方 式倾斜, 在工作台 34 上放置具有多个零件的托盘 60。
(b) : 当操作人员 B 将推进开关 43 设定为 ON 时, 伸缩缸 36 的空气被排出, 伸缩缸 36 收缩, 倾斜架 31 以输送方向侧成为下的方式倾斜。
(c) : 利用放置有滑架 32、 33、 工作台 34、 托盘 60 及托盘 60 的多个零件的重量, 滑 架 32、 33 从倾斜架 31 伸开。由此, 放置有多个零件的托盘 60 被输送到主装配线 20 附近。
当滑架 32、 33 的伸开量接近最大伸开量时, 回转衰减装置 38 作用于第一滑架 32
使第一滑架 32 的伸开速度减小。由此, 能够抑制滑架 32、 33 伸开到最大伸开位置而停止时 发生的振动、 噪音。
当滑架 32、 33 伸开到最大伸开位置时, 第二滑架 33 的端部与推进开关 44 接触, 推 进开关 44 成为 ON, 开始向伸缩缸 36 供给空气。但是, 在托盘 60 被放置于工作台 34 期间, 利用托盘 60 及放置于其上的多个零件的重量, 倾斜架 31 维持输送方向侧向下的状态。
另外, 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具备从第二滑架 33 向上突出的支承部 33r。工作 台 34 以向工作台 34 的中央插通的轴 34s 为中心进行摆动, 支承部 33r 通过与工作台 34 的 下面接触而成为水平。
(d) : 操作人员 B 将放置有多个零件的托盘 60 从工作台 34 向主装配线 20 移送。 即, 这时的工作台 34 的位置为工件退出位置。托盘 60 向主装配线 20 移送时, 伸缩缸 36 克 服倾斜架 31、 滑架 32、 33 及工作台 34 的重量而伸开, 倾斜架 31 以输送方向侧成为上的方式 倾斜。
(e) : 利用滑架 32、 33 及工作台 34 的重量的作用, 滑架 32、 33 向倾斜架 31 内后退。 在滑架 32、 33 移动到最大后退位置时, 第一滑架 32 的端部与吸震器 37 接触, 能够抑制滑架 32、 33 停止时发生的振动、 噪音。另外, 从工作台 34 突出的销 34p 与导向器 40 接触, 工作台 34 成为水平。然后, 放置有多个零件的托盘 60 从编组线 10 移送到工作台 34 上。即, 这时 的工作台 34 的位置为工件搬入位置。由此, 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返回 (a) 状态。 接着, 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 ( 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通 过变更倾斜架 31 相对于基台 30 的倾斜角度来使滑架 32、 33 伸开、 后退, 利用该动作输送工 件 ( 在本实施方式中, 放置于工作台 34 的托盘 60 等 )。滑架 32、 33 在输送的过程中重复进 行伸开、 后退, 输送装置不会经常占有形成有输送路径的空间, 在滑架 32、 33 后退时释放该 空间的一部分, 因此, 能够确保与输送路径交叉的操作人员的移动路径 ( 本发明第一方面 记载的作用效果 )。
另外, 滑架 32、 33 的伸开、 后退不是强制驱动, 而是利用滑架 32、 33 及工作台 34 的 重量 ( 根据情况, 施加于放置在工作台 34 上的托盘 60 等的重量 ) 来进行。由此, 在滑架 32、 33 进行伸开、 后退时, 即使滑架 32、 33 与操作人员接触, 滑架 32、 33 的伸开、 后退也可立 即停止, 能够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根据工件的输送方向来改变倾斜架 31 的倾斜方向, 由此, 无论像回收侧托盘输送装置 30A 那样向滑架 32、 33 的后退方向输送工件的形态、 还是反过 来像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那样向滑架 32、 33 的伸开方向输送工件的形态, 都能够使用 ( 本发明第二、 三方面记载的作用效果 )。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作为变更倾斜架 31 的倾斜角度的装置在倾斜架 31 和基 台 30 之间配置伸缩缸 36, 使伸缩缸 36 仅与基台 30 连结。即, 伸缩缸 36 和倾斜架 31 不连 结。由此, 即使滑架 32、 33 在下降时与操作人员接触, 滑架 32、 33 也向上避让, 因此, 能够确 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 本发明第四方面记载的作用效果 )。另外,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 也可 以是以杆成为下的方式配置伸缩缸 36, 伸缩缸 36 仅与倾斜架 31 连结的构成。
另外, 作为变更倾斜架 31 的倾斜角度的装置, 也可以是代替伸缩缸 36, 将使倾斜 架 31 摆动的力矩施加于轴支位置的电动机。另外, 也可以是使用配重 ( 平衡块 ) 的构成、
使用弹簧等弹性构件的构成。例如, 在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中, 在代替伸缩缸 36 配置 弹簧的情况下, 以使倾斜架 31 向上被施力的状态配置弹簧。 而且, 将弹簧的弹力设定为 : 当 将托盘 60 放置于工作台 34 时, 输送方向侧向下, 当将托盘 60 从工作台 34 取出时, 输送方 向侧向上的作用力。由此, 即使没有伸缩缸 36 也能够实现同样的动作。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作为滑架 32、 33 的伸开量成为最大伸开量时的使滑架 32、 33 的伸开速度减少的缓冲装置, 具备回转衰减装置 38。由此, 可以在第一滑架 32 周边 的有限的空间内设置缓冲机构, 并且, 能够抑制滑架 32、 33 伸开到最大伸开位置而停止时 发生的振动、 噪音 ( 本发明第五方面记载的作用效果 )。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还具备导向器 40, 其使工作台 34 摆动自如地支承于第 二滑架 33, 在滑架 32、 33 后退时与工作台 34 接触, 而使工作台 34 相对于第二滑架 33 倾斜, 并将工作台 34 设为水平。由此, 能够在滑架 32、 33 的最大后退位置将工作台 34 设定为水 平, 能够使放置于工作台 34 的托盘 60、 还有放置于其上的零件等设定为水平 ( 本发明第六 方面记载的作用效果 )。
以上,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 但是, 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表示本发明 的适用例的一种, 不是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构成的意思。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在一个生产线 100 上配置有两个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输送装 置, 但是, 根据生产线可配置一个或三个以上的输送装置。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架部件为具有两个滑架的二级构成, 但也可以是具有一 个滑架的单级构成、 或具有三个以上滑架的多级构成。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工作台 34 和第二滑架 33 作为不同的构件来设计, 但只 要是需要使工作台 34 相对于第二滑架 33 倾斜, 也可以将工作台 34 和第二滑架 33 设计为 单一构件。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在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中, 在滑架 32、 33 伸开到最 大伸开位置的状态下工作台 34 不成为水平, 但只要变更工作台 34 的轴支位置, 设置从第二 滑架 33 朝向上突出的支承部, 就能够与供给侧托盘输送装置 30B 同样地将工作台 34 设定 为水平。
另外, 上述实施方式是输送托盘 60 或放置了零件的托盘 60 的输送装置, 但是, 输 送对象即工件不仅限于此, 也可以将零件等直接放置于工作台 34 上进行输送的构成。输送 起点、 输送目的点也可对应工件任意选择, 不限定于编组线 10、 主装配线 20。另外, 在上述 实施方式中, 在托盘 60 上进行零件的装配, 但也可以是将放置在托盘 60 的零件安装于流过 主装配线 20 的其他零件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