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573429 上传时间:2018-10-21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78501.8

申请日:

2005.06.17

公开号:

CN101666809A

公开日:

2010.03.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1N 35/10登记生效日:2016071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株式会社东芝变更后权利人: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权利人:日本枥木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N 35/10申请日:20050617|||公开

IPC分类号:

G01N35/10; G01N35/02

主分类号:

G01N35/10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发明人:

松本智司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4.6.18 JP 2004-18091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何腾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分析装置,使试样和试药反应,分析上述试样。备有:收容所述试药,并备有供所述试药出入的开口部的试药容器;可相对于所述试药容器的开口部进行移动地设置着的、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盖体;使试药容器移动的架;和利用试药容器的动作使设于开口部的盖体移动,借此开闭开口部的开闭装置;盖体设有孔部;开闭装置具有设置在分注位置且形成有导引面的导引部件,随着试药容器接近分注位置,盖体被导引面推到使孔部与开口部相向的开放位置,从而将开口部开放;随着试药容器离开分注位置,盖体被导引面推到使孔部与开口部错开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分析装置,用于使试样与试药反应,分析所述试样,其特 征在于,备有: 收容所述试药,并备有供所述试药出入的开口部的试药容器; 可相对于所述试药容器的开口部进行移动地设置着的、用于开闭 所述开口部的盖体; 使所述试药容器移动的架;和 利用所述试药容器的动作使设于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盖体移动,借 此开闭所述开口部的开闭装置; 所述盖体设有孔部; 所述开闭装置具有设置在分注位置且形成有导引面的导引部件, 随着所述试药容器接近分注位置,所述盖体被所述导引面推到使所述 孔部与所述开口部相向的开放位置,从而将所述开口部开放;随着所 述试药容器离开分注位置,所述盖体被所述导引面推到使所述孔部与 所述开口部错开的闭塞位置,从而将所述开口部闭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药容器 的动作是旋转运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药容器 的动作是直线运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装置 还设有推压部件和解除部件,所述推压部件用来在所述盖部件处于闭 塞位置时推压所述盖部件,所述解除部件用来在所述盖部件移动到开 放位置时解除所述推压部件对所述盖部件的推压。

说明书


分析装置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6月17日”、申请号为“200510078141.6”、发明名称为“分析装置、盖装置和试药保管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发明交叉参考

    本申请依据并要求于2004年6月18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4-180918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将在此作为参考被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查试样等的分析装置、盖装置及试药保管装置。

    背景技术

    分析装置,是把试药混合在血液、尿、髓液等的体液和组织等的试样中,用光观察反应状态,从而自动地进行试样的成分分析或调查的装置。该分析装置能同时地进行大量的成分分析和观察,所以广泛地用于医院、检查机关等。

    图39是现有技术的分析装置的立体图。图39所示的取样器200,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把装有作为分析对象的试样的试样容器201移动到试样分注机构202的位置。

    试样分注机构202,用测管203吸引试样容器201内的试样,再排出到反应容器204内。反应盘55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把反应容器204移动到试药分注机构205a、205b的位置。

    试样分注机构205a、205b,用测管206a、206b从试药库208内的试药容器209中,吸引试样测定用的试药,再排出到反应盘55的反应容器204内。

    然后,反应盘55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把反应容器204移动到搅拌单元210的位置。接着,搅拌单元210用搅拌头搅拌反应容器204内的试样和试药的混合液。反应容器204内的混合液,用光度计211等进行成分分析。分析结束后的反应液废弃掉,反应容器204由清洗机构212清洗。

    在上述试药库208内,也保管着挥发性的试药和因温度变化而变性的试药等。因此,已往的分析装置中,在各试药容器209上要加盖,并且,将整个试药库冷却,以防止挥发性试药的浓缩、温度变化引起的试药劣化、以及挥发了的试药溶入其它试药中(例如见日本特开2002-4880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16005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7-2013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48803号公报、以及“试药蒸发对其它检查试药的影响及其对策”佐藤俊实、田仁健二、芳村一、樱林郁之介)。

    但是,该分析装置中,在使用前必须卸下盖,使用后必须加盖,该作业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负担。而且,如果忘记对试药容器加盖的话,则该试药容器中的试药会劣化或浓缩,之后,不能进行良好的分析。

    另外,在24小时等长时间使用时,在使用期间必须一直将试药容器的开口部打开,这样,也可能会引起试药的劣化和浓缩,影响分析。另外,挥发了的试药有时会溶入其它的试药内,引起试药性质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只在分注试药时才可将试药容器的开口部打开的分析装置、盖装置、以及试药保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分析装置、盖装置、以及试药保管装置具有以下的构造。

    (1).分析装置,用于使试样与试药反应,分析上述试样,备有:

    收容上述试药,并备有供上述试药出入的开口部的试药容器;

    可移动地设在上述开口部上,用于开闭上述开口部的盖体;

    使上述试药容器移动的架;

    利用上述试药容器的动作使上述盖体移动,借此开闭上述开口部的开闭装置。

    (2).在(1)记载的分析装置中,上述试药容器的动作是旋转运动。

    (3).在(1)记载的分析装置中,上述试药容器的动作是直线运动。

    (4).在(1)记载的分析装置中,上述开闭装置,使上述盖体与上述开口部的轴线成直角地移动。

    (5).在(1)记载的分析装置中,上述开闭装置,使上述盖体平行于上述开口部轴线地移动。

    (6).在(1)记载的分析装置中,备有在上述盖体闭塞着上述开口部时使上述盖体向上述开口部侧移动的部件。

    (7).分析装置,用于使试样与试药反应,分析上述试样,备有:

    收容上述试药,并备有供上述试药出入的开口部的试药容器;

    可移动地设在上述开口部上,用于闭塞上述开口部地盖体;

    使上述试药容器移动的架;

    利用上述试药容器的动作使上述盖体移动,借此闭塞开放中的上述开口部的闭塞装置。

    (8).在(7)记载的分析装置中,上述试药容器的动作是旋转运动。

    (9).在(7)记载的分析装置中,上述试药容器的动作是直线运动。

    (10).在(7)记载的分析装置中,上述闭塞装置,使上述盖体与上述开口部的轴线成直角地移动。

    (11).在(7)记载的分析装置中,上述闭塞装置,使上述盖体平行于上述开口部轴线地移动。

    (12).在(7)记载的分析装置中,备有在上述盖体闭塞着上述开口部时使上述盖体向上述开口部侧移动的部件。

    (13).盖装置,设在根据需要而移动到预定位置试药容器的开口部上,备有盖体和开闭装置;

    上述盖体可滑动地设在上述试药容器的开口部,备有孔部;

    上述开闭装置,利用上述试药容器的动作使上述盖体滑动,通过调节上述孔部和上述开口部的位置,开闭上述试药容器的开口部。

    (14).试药保管装置,用于保管试药,根据需要移动到预定位置,备有试药容器、盖体、和开闭装置;

    上述试药容器收容上述试药,并备有供上述试药出入的开口部;

    上述盖体可滑动地设在上述开口部,备有孔部;

    上述开闭装置,利用上述试药容器的动作使上述盖体滑动,通过调节上述孔部和上述开口部的位置,开闭上述试药容器的开口部。

    根据本发明,只在分注试药时试药容器的开口部才开放,可防止试药的劣化、浓缩或溶入其它的试药内等。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会将在以下说明中被阐明,并且部分通过说明变得明了,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被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以下特别指出的机构及其结合而被实现和获得。

    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与上述说明及下述优选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一同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分析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试药库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和开闭块的概略平面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闭塞位置时的、盖部件和开闭块的横断面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开放位置时的、盖部件和开闭块的横断面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摆动臂和内盖的立体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开闭块的正面图。

    图8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和开闭块的概略平面图。

    图9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闭塞位置时的、盖部件和开闭块的横断面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开放位置时的、盖部件和开闭块的横断面图。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摆动臂和内盖的概略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和开闭块的概略平面图。

    图13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闭塞位置时的、盖部件和开闭块的横断面图。

    图14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开放位置时的、盖部件和开闭块的横断面图。

    图15是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和促动器的概略平面图。

    图16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和促动器的横断面图。

    图17是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和促动器的概略平面图。

    图18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和促动器的横断面图。

    图19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推压部件和解除部件的侧面图。

    图20是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概略平面图。

    图21是第6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的、图20中A-A线断面图。

    图22是第6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的、图20中B-B线断面图。

    图23是第6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闭塞位置时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横断面图。

    图24是第6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横断面图。

    图25是第6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闭塞位置时的、内盖和开口部的关系图。

    图26是第6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内盖和开口部的关系图。

    图27是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概略平面图。

    图28是第7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闭塞位置时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横断面图。

    图29是第7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横断面图。

    图30是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概略平面图。

    图31是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概略平面图。

    图32是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概略平面图。

    图33是第10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闭塞位置时的、内盖和开口部的关系图。

    图34是第10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内盖和开口部的关系图。

    图35是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概略平面图。

    图36是第11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闭塞位置时的、内盖和开口部的关系图。

    图37是第11实施方式中的内盖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内盖和开口部的关系图。

    图38是本发明第12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和盖部件的概略平面图。

    图39是现有的分析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第7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

    用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分析装置的构造)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试药库的概略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分析装置备有装置本体10、试样容器21、架台22、试样分注臂23、试药容器51、试药库52、容器架53(架)、试药分注臂28、反应盘29、反应管30、电极单元31、清洗单元32、测定单元33、搅拌单元40、试样容器41、控制部44、存储部45、开闭块61和盖部件71(盖装置)。

    下面说明上述的构成要素。

    试样容器21用于收容人体血清等试样。

    架台22支承若干个试样容器21,并且按照规定的顺序把收容着作为分析对象的试样的试样容器21移动到试样分注测管230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是采用使试样容器21直线移动的架台2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将试样容器21例如呈环形排列地支承着的盘式取样器。

    试样分注臂23具有试样分注测管230。该试样分注测管230以试样分注臂23的支柱为中心旋转,并且沿着支柱上下运动。在分注动作中,该试样分注臂23用试样分注测管230从试样容器21中吸引规定的试样,再排出到反应管30内。

    试药容器51用于收容使其与试样反应的试药,在其上面设有口部51a。该口部51a,在其中心部备有供试药出入的开口部51b,在外周部备有螺纹槽51c。在该口部51a上,设有可装卸的盖部件71。盖部件71是本发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后面详细地说明。

    试药库52是圆筒形,固定在装置本体10上,其轴线朝向垂直方向。在试药库52的上端的与试药分注臂28相向的位置(下面称为“分注位置”)设有开闭块61。该开闭块61与上述盖部件71共同构成用于开闭开口部51b的开闭机构92(开闭装置)。开闭块61是本发明重要的构成部分,后面详细说明。

    容器架53在试药库52内以试药库的轴线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着。在容器架53的外周部,可装卸地保持着若干个试药容器51。在容器架53上连接着驱动装置(未图示)。该驱动装置按照控制部44的指示,以与分析项目相应的时间使容器架53旋转,把收容着预定试药的试药容器51移动到分注位置。

    反应盘29,在其外周部备有若干个反应管30,按照规定的顺序,把规定的反应管30移动到试样分注臂23、试药分注臂28、或搅拌单元40的位置。

    反应管30是使试样与试药反应的高质量玻璃制容器,或者是塑料等的透明容器,被调节为与试样种类相应的温度。例如,当试样是血清时,反应管30的温度被调节为人体温度(约37℃)左右。另外,在反应管30内,搅拌单元40的搅拌头等用规定的清洗剂清洗干净。

    电极单元31用于测定试样与试药的混合液的特定电解质的成分量。

    清洗单元32清洗测定后的反应管30。清洗液可采用水和清洗剂等。

    测定单元33测定试样的吸光度,检查添加了试药的试样的发色状态等的反应过程。在数据控制部(未图示)中,根据其测定结果进行由检验等得到的分析成分的浓度计算等。另外,吸光度的测定方法例如可以采用比色法等方法。

    搅拌单元40,用搅拌头搅拌反应管30内的试样和试药,使它们充分反应。另外,搅拌了试样和试药后,在搅拌下一组试样和试药前,搅拌单元40的搅拌头被水或规定的清洗剂洗净。试样容器41用于收容试样等。

    控制部44进行与该分析装置的动作有关的总控制。即,该控制部44进行与试样容器21、架台22、试样分注臂23、试药分注臂28、反应盘29、电极单元31、测定单元33、搅拌单元40、试药容器51、及容器架53等的动作有关的控制。

    存储部45存储着与试样和测定项目对应的对应图表、与测定项目和清洗剂对应的对应图表等。试药的分注和搅拌头的清洗等按照这些对应图表进行。

    下面,参照图3~图6详细说明盖部件71和开闭块61的构造。

    图3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和开闭块61的概略平面图。图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位于闭塞位置时的、盖部件71和开闭块61的横断面图。图5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位于开放位置时的、盖部件71和开闭块61的横断面图。图6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摆动臂87和内盖83的立体图。

    如图3~图6所示,该盖部件71备有嵌盖(嵌)在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上的外盖72。该外盖72为大致圆柱形,在其下面形成了收容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的收容部73。

    在收容部73的内周面与口部51a的外周面之间设有密封材74。密封材74可以采用橡胶等的柔软材料。这样,即使在把盖部件71安装在口部51a上后,盖部件71也能相对于口部51a旋转。

    在外盖72的上壁部72a,设有上壁开口部75。该上壁开口部75与收容部73连通(communicate),在其内周面的下侧部设有环状的突出部76。在突出部76的上面配设着O形环77。

    在外盖72的周壁部72b上,在与试药库52的壁部相向的位置,设有周壁开口部79。该周壁开口部79与上壁开口部75连通,在其内侧水平地设有支承销80。另外,在与周壁开口部79相向的位置,垂直地设有圆杆状的支柱82。该支柱82通过托架81固定在外盖72的周壁部72b上。

    在上壁开口部75内,大致水平地设有带板状的内盖83(盖体),该内盖83用于开闭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内盖83的支承部84从周壁开口部79伸出到外盖72的径向外侧,其前端部由支柱82可转动地且可上下移动地支承着。

    这样,内盖83以支柱82为中心旋转时,可以移动到从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的正上方退避的退避位置(图3中虚线所示位置)、和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的正上方位置(图3中实线所示位置)。

    当内盖83移动到上述退避位置时,形成在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通过上壁开口部75与盖部件71的外部连通。这意味着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开放。

    另外,当内盖83移动到上述正上方位置时,内盖83与O形环77紧密接合,形成在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被密闭。这意味着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被闭塞。因此,把上述退避位置称为“开放位置”,把上述正上方位置称为“闭塞位置”。

    第1弹簧93套在支柱82上。该第1弹簧93的下端部和上端部分别固定在托架81和内盖83上,其弹性力对内盖83施加朝上方和箭头B方向的作用力。

    在上壁开口部75内,大致水平地设有环状的推压部件85(部件)。该推压部件85位于内盖83的上侧,进而在其上侧设有第2弹簧86。该第2弹簧86收容在上壁开口部75内,通过推压部件85将内盖83朝下方推压。

    在推压部件85外周面的预定位置,摆动臂87的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着。该摆动臂87位于内盖83的侧方,其中途部由上述支承销80可转动地支承着。摆动臂87的另一端部从周壁开口部79伸出到外盖72的外侧,在其前端部设有被导引块88。

    当被导引块88下降时,与其连动地推压部件85上升,被第1弹簧93往上方施力的内盖83,上升相当于推压部件85的上升量。另外,当被导引块88上升时,与其连动地推压部件85下降,抵抗第1弹簧93的弹力地将内盖83压下。

    在摆动臂87上,设有与内盖83相向的大致三角锥状的开放用爪部89。该开放用爪部89位于支承销80与支柱82之间,其一个棱线91朝向内盖83。该棱线91越到上方越靠近内盖83地倾斜着,其中途部与内盖83接触。

    因此,当被导引块88下降时,与其动作连动地开放用爪部89下降,开放用爪部89的棱线91朝着内盖83移动。结果,内盖83被棱线91推压而朝箭头A方向旋转,移动到开放位置。

    另外,当被导引块88上升时,与其动作连动地开放用爪部89上升,开放用爪部89的棱线91朝着离开内盖83的方向移动。结果,被第1弹簧93施力的内盖83,朝箭头B方向旋转相当于棱线91移动的量,移动到闭塞位置。

    图7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开闭块61的正面图。

    如图7所示,该开闭块61伸出到试药库52的内侧,在其下面形成了导引面62。该导引面62用于导引被导引块88的动作,由水平导引面62a、和与水平导引面62a的两侧相连的两个倾斜导引面62b构成。

    (分析装置的动作)

    控制部44识别了与试样反应的试药后,容器架53借助驱动装置旋转,收容着对象的试药的试药容器51被移动到分注位置。当该试药容器51接近分注位置时,摆动臂87的被导引块88与开闭块61的倾斜导引面63b接触,沿着该倾斜导引面63b下降。

    当被导引块88下降时,与其动作连动地推压部件85上升。这样,推压部件85对内盖83的推压被解除,借助第1弹簧93的弹性力,内盖83上升相当于推压部件85的上升量。

    另外,当被导引块88下降时,在推压部件85上升的同时,开放用爪部89下降。这样,开放用爪部89的棱线91将内盖83朝箭头A方向推进,使其移动到开放位置。结果,形成在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与盖部件71的外部连通,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开放。

    另外,当被导引块88从开闭块61的倾斜导引面63b移动到水平导引面63a时,被导引块88被保持为一定的高度。因此,在被导引块88与水平导引面62a接触期间,内盖83保持在开放位置。

    内盖83移动到开放位置后,容器架53的旋转停止。试药分注测管280从上壁开口部75插入试药容器51内,进行试药的吸引、分注。

    试药的分注结束后,容器架53再次旋转,收容着下次用试药的试药容器51被移动到分注位置。这时也同样地,推压部件85被第2弹簧86朝下方施力。因此,随着试药容器51远离分注位置,被导引块88从水平导引面62a移动到倾斜导引面62b时,内盖83被推压部件85压下,被导引块88沿着开闭块61的倾斜导引面61b上升。

    当被导引块88上升时,开放用爪部89与其动作连动地上升,开放用爪部89的棱线91朝着离开内盖83的方向移动。这样,被第1弹簧93推压的内盖83,朝箭头B方向移动相当于棱线91的移动量,移动到闭塞位置。这样,形成在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再次成为密闭状态,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被闭塞。

    返回到闭塞位置的内盖83,借助下降了的推压部件85以规定的压力与O形环77紧密接合。这样,形成在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成为高度密闭状态。

    (盖部件71的安装方法)

    使用者将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插入形成在盖部件71的外盖72上的收容部73内,将盖部件71相对于口部51a旋转,将内盖83的长度方向设定在与试药容器51的旋转方向直交的方向。这样,盖部件71被正确地安装在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上。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利用试药容器51接近分注位置时的试药容器51的旋转运动,进行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的开放动作。另外,利用试药容器51离开分注位置时的试药容器51的旋转运动,进行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的闭塞动作。

    因此,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只在分注时才开放,所以减轻操作者的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不需要促动器等的装置,构造简单。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内盖83位于闭塞位置时,推压部件85把内盖83推压在O形环77上。因此,在非分注时,形成在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是高度密闭状态,所以可更加防止试药的挥发、变质等。

    另外,使用者只要把开闭块61安装在试药库52的上端部,并且把盖部件71安装在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上,就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分析装置。

    而且,在收容部73的内周面与口部51a的外周面之间,设有柔软的密封材74。因此,即使把盖部件71安装到口部51a上后,盖部件71也能相对于口部51a旋转,所以内盖83的朝向容易调节。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8~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这里,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构造,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

    图8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a和开闭块61的概略平面图,图9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a位于闭塞位置时的、盖部件71a和开闭块61的横断面图,图10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a位于开放位置时的、盖部件71a和开闭块61的横断面图,图11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摆动臂87和内盖83a的概略立体图。

    如图8~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a,在摆动臂87的与内盖83a相向的面上,备有使内盖83a移动到闭塞位置的、大致三角锥状的闭塞用爪部95。

    该闭塞用爪部95比支柱82更靠近被导引块88一侧,一个棱线96朝着内盖83a的支承部84a侧。该棱线96越到上方越远离内盖83a地倾斜着,其中途部与内盖83a接触。

    这里,重要的是,闭塞用爪部95夹着支柱82地位于开放用爪部89的相反侧,以及开放用爪部89的棱线91和闭塞用爪部95的棱线96朝相反的方向倾斜。

    上述构造的分析装置中,内盖83a位于开放位置时,当摆动臂87的被导引块88上升时,闭塞用爪部95与其动作连动地上升。这样,闭塞用爪部95的棱线96将支承部84a朝箭头B方向推进,内盖83a移动到闭塞位置。

    该构造也同样地,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只在分注时开放,所以,可防止试药的劣化和变质。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2~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这里,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构造,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

    图12是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b和开闭块61的概略平面图,图13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b位于闭塞位置时的、盖部件71b和开闭块61的横断面图,图1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b位于开放位置时的、盖部件71b和开闭块61的横断面图。

    如图12~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71b,在与外盖72的周壁部72b的周壁开口部79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备有插入开口部99。内盖83b的支承部84b从该插入开口部99伸出到外盖72的径向外方。支承部84b的中途部,以支柱100为中心可转动且可上下移动地支承着,该支柱100与插入开口部99相向。

    该支柱100通过托架81a固定在外盖72的周壁部72b上,在其外周部设有第3弹簧101。该第3弹簧101的下端部和上端部,分别固定在托架81a和内盖83b上,借助其弹力对内盖83b施加朝上方和箭头B方向的力。

    另外,在试药库52的上面开口部,设有罩部件102。在罩部件102的下面,设有使内盖83b移动到开放位置的开放销103,该开放销103与开闭块61相向。

    该开放销103,在试药库52的径向,配置在与内盖83b的支承部84b的前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这样,当试药容器51一边朝箭头X方向移动一边接近分注位置时,支承部84b的前端部与开放销103碰撞。

    当支承部84b的前端与开放销103碰撞时,内盖83b朝箭头A方向旋转,移动到开放位置。内盖83b移动到了开放位置后,试药分注测管280从上壁开口部75插入试药容器51内,进行试药的吸引、分注。

    另外,支承部84b的前端部与开放销103碰撞时,推压部件85借助摆动臂87的动作上升。因此,内盖83b不被推压在O形环77上,内盖83b的移动不受到妨碍。

    试药的分注结束后,容器架53旋转,收容着下次用试药的试药容器51被移动到分注位置。这样,支承部84b的前端部离开开放销103,借助第3弹簧101的作用力,内盖83b朝箭头B方向旋转。结果,内盖83b移动到闭塞位置。

    该构造同样也可以,只在分注时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才开放,所以能防止试药的劣化和变质。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5和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这里,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构造,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

    图15是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c和促动器104的概略平面图,图16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c和促动器104的横断面图。

    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在试药库52的上端部,备有使内盖83c移动的促动器104,代替上述开闭块61。即,本实施方式中,由促动器104和盖部件71c构成开闭机构92a(开闭装置),该开闭机构92a用于进行开口部51b的开闭。

    促动器104备有在水平面内往复移动的移动臂104a。该移动臂104a与设在盖83c一端部的卡合部116卡合,将该卡合部116w朝着箭头C方向或箭头D方向推压。这样,内盖83c移动到开放位置和闭塞位置。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内盖83c的卡合部116从周壁开口部79伸出到外盖72的外方。

    在促动器104上连接着识别部46(识别装置)。该识别部46识别对象试药容器51是否到达了分注位置、以及试药的分注是否结束。

    内盖83c的支承部84c由支柱105可旋转地支承着,该支柱105夹着外盖72地配置在与促动器104相反侧。但是,本实施方式中,内盖83c不能朝上下方向移动。因此,为了提高形成在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的密闭性,在内盖83c的上面侧也设置了O形环106。即,该内盖83c被两个O形环77、106上下夹住。

    识别部46识别出试药容器51已到达分注位置时,移动臂104a被朝着箭头C方向驱动。这样,内盖83c借助移动臂104a朝箭头A方向旋转,移动到开放位置(图15中虚线所示位置)。

    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开放后,试药分注测管280从上壁开口部75插入试药容器51内,进行试药的吸引、分注。

    由识别部46识别出试药的分注已结束了时,移动臂104a被朝着箭头D方向驱动。这样,内盖83c借助移动臂104a朝箭头B方向旋转,移动到闭塞位置(图15中实线所示位置)。

    这样,也同样地,只在分注时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才开放,所以可防止试药的劣化和变质。

    (第5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7~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

    图17是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d和促动器104的概略平面图,图18是该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d和促动器104的横断面图,图19是该实施方式中的推压部件85和解除部件108的侧面图。

    如图17~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盖部件71d,是在第4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c上增加了推压部件85和解除部件108。推压部件85用于把内盖83c推压在O形环77侧。解除部件108用于在使内盖83c移动到开放位置时解除推压部件85的推压。

    推压部件85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几乎相同,但是在其外周面设有两个解除用突起107a。这些解除用突起107a配置在推压部件85周向错开180度的位置。

    另外,解除部件108由支柱可旋转地支承着,在其预定位置隔开预定间隔地设有两个解除片109。这些解除片109的前端部具有倾斜面109a。解除部件108使这些倾斜面109a滑入解除用突起107a的下面,将推压部件85抬起,从而解除推压部件85对内盖83c的推压。

    即,借助容器架53的旋转,试药容器51到达了分注位置后,借助识别部46的驱动信号,移动臂104a被朝着箭头C方向驱动,使其前端部与解除部件108卡合。

    移动臂104a与解除部件108卡合后,移动臂104a被进一步朝箭头C方向驱动,使解除片109滑入推压部件85的解除用突起107a的下面,这样,推压部件85被抬起相当于解除片109厚度的量,推压部件85对内盖83c的推压被解除。

    推压部件85的推压被解除后,移动臂104a被进一步朝箭头C方向驱动。然后,移动臂104a与内盖83c的卡合部116卡合后,移动臂104a被进一步朝箭头C方向驱动。这样,内盖83c朝箭头A方向旋转,移动到开放位置(图17中虚线所示位置)。然后,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开放后,试药分注测管280从上壁开口部75插入试药容器51内,进行试药的吸引、分注。

    试药的分注结束后,借助识别部46的驱动信号,移动臂104a朝箭头B方向移动。这样,内盖83c返回到闭塞位置,与此同时,内盖83c被推压部件85推压在O形环77上。

    根据该构造,设在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的密闭性高,更加防止试药的劣化和变质。

    (第6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20~图26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

    图20是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110和盖部件71e的概略平面图,图21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110的、图20中A-A线断面图,图22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110的、图20中B-B线断面图,图23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e位于闭塞位置时的、导引部件110和盖部件71e的横断面图,图2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e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导引部件110和盖部件71e的横断面图,图25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e位于闭塞位置时的、内盖83e和开口部51b的关系图,图26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e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内盖83e和开口部51b的关系图。

    如图20~图2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在试药库52的分注位置备有导引部件110。在导引部件110的下面形成了槽部111。在槽部111的侧面形成了两个相向的导引面112。这些导引面112是光滑的波浪形状,该波浪形状越靠近试药库52周向的正中越接近试药库52的轴线。

    本实施方式中的外盖72的周壁部72b,备有插通孔113a、113b。插通孔113a、113b分别与试药库52的轴线和壁部相向,带板状的内盖83e可在试药库52的径向移动地插入插通孔113a、113b。内盖83e的两端部从各插通孔113a、113b伸出到外盖72的外面。在内盖83e的预定位置形成了圆形的孔部115。

    例如,借助内盖83e的移动,如图25所示,孔部115与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相向时,形成在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与盖部件71e的外部连通,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开放。因此,把这时的内盖83e的位置作为“开放位置”。

    另外,借助内盖83e的移动,如图26所示,孔部115与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错开时,形成在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成为密闭状态。这样,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被闭塞。因此,把这时的内盖83e的位置作为“闭塞位置”。

    控制部44识别了与试样反应的试药后,容器架53旋转,供分析使用的试药容器51朝着分注位置移动。然后,盖部件71e的内盖83e进入导引部件110的槽部111内。

    随着试药容器51接近分注位置,内盖83e被导引部件110的导引面112推出到试药库52的轴线侧。这样,内盖83e移动到开放位置,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被开放。然后,试药分注测管280从上壁开口部75插入试药容器51内,进行试药的吸引、分注。

    试药的分注结束后,借助容器架53的旋转,收容着下次用试药的试药容器51朝着分注位置移动。这时,随着分注结束后的试药容器51离开分注位置,内盖83e被导引部件110的导引面112推出到试药库52的壁侧。这样,内盖83e移动到闭塞位置,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被闭塞。该构造中也同样地,只在分注时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才开放,可防止试药的变质和劣化。

    (第7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27~图29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

    图27是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110和盖部件71f的概略平面图,图28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e位于闭塞位置时的、导引部件110和盖部件71f的横断面图,图29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e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导引部件110和盖部件71f的横断面图。

    如图27~图2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f,是对第6实施方式中的盖部件71e附加了推压部件85和解除用部件121。推压部件85用于把内盖83e推压在O形环77上。解除用部件121用于在使内盖83e移动到开放位置时解除推压部件85对内盖83e的推压。

    推压部件85与第6实施方式中的几乎相同,但是在外周面备有两个解除用突起107a。这些解除用突起107a配置在推压部件85的周向错开180度的位置。

    解除用部件121分别在内盖83e的上面沿内盖83e的长度方向设置,与内盖83e一体地在试药库52的径向移动。这些解除用部件121,在前端部的上面备有越接近试药库52的轴线越低的倾斜面121a。

    该解除用部件121,利用内盖83e朝着试药库52轴线的力,使倾斜面121a滑入解除用突起120a的下面,从而将推压部件85抬起,解除推压部件85对内盖83e的推压。

    该构造也同样地,形成在试药容器51的口部51a上方的空间部S的密闭性提高,所以可更加抑制试药容器51内的试药的劣化和变质。

    (第8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0说明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

    图30是本发明第8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110和盖部件71e的概略平面图。

    如图3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备有长方体状的试药库52a,在其内部设有直动式的容器架53a。该容器架53a保持着若干个试药容器51,按照控制部44的指示,把这些试药容器51朝着试药库52a的箭头m方向往复运送。

    内盖83e的移动用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的要领进行。但是,第6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内盖83e移动,是利用试药容器51的旋转运动,而本实施方式中是利用试药容器51的直线运动。另外,除了容器架53a以及试药容器51的运动形态以外,其余与第6实施方式基本相同。该实施方式也能得到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9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1说明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

    图31是本发明第9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110和盖部件71e的概略平面图。

    如图3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是对第8实施方式中的试药库52a增加了试药保管库52b。在试药保管库52b内设有直动式的保管容器架(未图示)。该试药容器架保持着若干个试药容器51,按照来自控制部44的指示,把这些试药容器51朝着箭头n方向往复运送。

    例如,当收容在试药保管库52b内的试药容器51内的试药,是分析对象的试药时,试药库52a内的试药容器51被容器架53a送到试药保管库52b。然后,若干个试药容器51被保管容器架运送到与试药库52a相向的位置,转移到容器架53a。

    即,本实施方式是在第8实施方式中增加了试药架52b,可得到与第8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10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2~图34说明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

    图32是本发明第10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110和盖部件71e的概略平面图,图33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e位于闭塞位置时的、内盖83e和开口部51b的关系图,图34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e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内盖83e和开口部51b的关系图。

    如图3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备有长方体状的试药库52a。试药库52a与第8实施方式中的几乎相同,但是在其分注位置设有突出部135。为此,在突出部135上,设有使内盖83e移动的导引部件110a。

    在试药库52a的内部,设有直动式的容器架53a和往复容器架(未图示)。该往复容器架,把被容器架53a定位在与突出部135相向位置的试药容器51,朝箭头g方向往复运送。

    当试药容器51从试药库52a内移动到突出部135时,内盖83e被导引面112a推压,移动到开放位置。这样,内盖83e的孔部115与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相向,如图33所示,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开放。

    另一方面,当试药容器51从突出部135内移动到试药库52a时,内盖83e被导引面112a推压,移动到开放位置。这样,内盖83e的孔部115与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错开,如图34所示,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被闭塞。

    即,当试药容器51在突出部135内被往复运送时,内盖83e在其往路和复路上移动,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被开闭。因此,该构造也能得到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利用试药容器51的往复运动,所以导引部件110a的导引面112a的形状仅为第6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面112的一半即可。

    (第1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5~图37说明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

    图35是本发明第11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110b和盖部件71e的概略平面图,图36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e位于闭塞位置时的、内盖83e和开口部51b的关系图,图37是该实施方式中的内盖83e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内盖83e和开口部51b的关系图。

    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在闭塞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时利用试药容器51的旋转运动,在开放试药容器的开口部51b时是利用开放装置138。

    即,如图3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导引部件110b,在试药库52的轴线侧,备有使内盖83e移动到闭塞位置的一个导引面112a,在试药库52的壁部侧,备有使内盖83e移动到开放位置的开放装置138。

    当试药容器51被定位在分注位置时,开放装置138伸出到试药库52的内侧,用其前端部使内盖83e移动到试药库52的中心侧。这样,内盖83e移动到开放位置,如图37所示,试药容器51的开口部51b开放。该构造也能得到与第6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1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38说明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

    图38是本发明第12实施方式中的导引部件110b和盖部件71e的概略平面图。

    如图3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备有长方体状的试药库52a,代替第11实施方式中的圆筒状试药库52。该试药库52a与第8实施方式中的相同,但是在其内部设有直动式的容器架53a。

    该容器架53a保持着若干个试药容器51,将这些试药容器51朝着箭头m的方向往复运送。内盖83e的移动,是利用该试药容器51的直线运动,用与第11实施方式同样的要领进行。该构造也能得到与第11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密封材74是采用柔软的橡胶制材料。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密封材74也可以采用硬的材料。这时,在密封材74的内周面形成螺纹槽,使得盖部件完全装在口部51a时内盖的朝向成为所需的朝向。这样,盖部件被完全装上后,内盖的方向也可正确设定,所以,盖部件的安装作业简单。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将构成要素变形使其具体化。另外,也可以将前述实施方式所揭示的若干构成要素进行适当的组合,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揭示的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地将不同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相互组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现另外的优点和改进。因此,本发明在其较宽的方面不受限于这里所出现和说明的具体细节及代表实施例。所以,只要不脱离由后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所限定的基本发明概念的技术思想或范围,即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型。

分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分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分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装置.pdf(4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的分析装置,使试样和试药反应,分析上述试样。备有:收容所述试药,并备有供所述试药出入的开口部的试药容器;可相对于所述试药容器的开口部进行移动地设置着的、用于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盖体;使试药容器移动的架;和利用试药容器的动作使设于开口部的盖体移动,借此开闭开口部的开闭装置;盖体设有孔部;开闭装置具有设置在分注位置且形成有导引面的导引部件,随着试药容器接近分注位置,盖体被导引面推到使孔部与开口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