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57259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72238.6

申请日:

2015.09.09

公开号:

CN105089693A

公开日:

2015.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F 15/04申请日:20150909|||公开

IPC分类号:

E21F15/04

主分类号:

E21F15/04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发明人:

郝胜鹏; 陈勇; 武立飞; 白兰永; 任茂林

地址:

221116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科研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代理人:

杨晓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的方法,属于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领域。首先在工作面端头支架后方预置充填体顶板上方中间位置铺设1~2条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并固定在顶板/煤上,将一端头堵死,另一端头引出至巷内顶板上,然后采用常规的高水材料袋装充填、混凝土泵送充填、砌筑等施工沿空留巷巷旁墙体,待墙体施工完成或凝固后,在巷内往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内注入高浓度混凝土、黄泥浆或速凝水泥等,使墙体与顶板之间的锚网等空隙充入浆液,直至浆液从充填体与顶板/煤间溢出为止,浆液快速凝固后密实接顶和及时发挥墙体的支撑作用,可提高留巷效果和扩大沿空留巷应用范围。其工艺简单、方便操作、及时密闭采空区、有效支撑巷内顶板及切断采空区侧顶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采用锚梁网索(2)对采煤工作面(1)端头前方、
支架上方或工作面后方进行支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采煤工作面(1)端头支架后方的待充填空间(3)顶板/煤中间位置处,铺设1~2
条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4),并将其固定在顶板/煤上,将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4)一端头
堵死,另一端头引出至沿空留巷巷道(7)的顶板上;
b.采用高水材料充填的砌筑方法施工沿空留巷巷旁的墙体(5);
c.待墙体(5)施工完成并凝固后,在沿空留巷巷道(7)内,通过引出的花管或有孔
洞的软管(4)一端向待充填空间(3)内注入混凝土、黄泥浆或速凝水泥浆液(6),使墙体
(5)与待充填空间(3)顶板之间的锚梁网索(2)空隙充入混凝土浆液,直至混凝土浆液接
顶并从墙体(5)与顶板/煤间向外溢出为止,停止注浆,完成沿空留巷墙体的接顶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管或
有孔洞的软管(4)的直径不大于30mm,花管或软管孔洞(8)的直径不大于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管或有
孔洞的软管(4)的引出端头距墙体(5)外侧面的水平距离不小于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花管或
有孔洞的软管(4)内注入混凝土、黄泥浆或速凝水泥的凝固速度为15s~120s。

说明书

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属于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领域,尤其适用于
需要与采空区隔绝的沿空留巷墙体密实接。

背景技术

沿空留巷是将一条巷道作两次利用,它可以提高资源回收率,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合理
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是煤矿开采及回采巷道布置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目前沿空留巷巷旁
墙体主要采用高水材料袋式充填、模板混凝土充填、柔模混凝土充填、矸石袋、砌块等方法。
为了增加巷旁墙体区域顶板的稳定性和保证安全,通常在工作面前方、支架上方或工作面后
方采用锚梁网索支护墙体顶板区域,但采用上述方式构筑的墙体由于顶板网、锚杆(索)及
施工等原因,通常是很难完全密实接顶,巷旁墙体不能起到及时支护巷内顶板和切断采空区
侧顶板的作用,沿空留巷维护效果较差。为提高墙体接顶效果,现场对于墙体与顶板空隙较
大处采用木料或矸石刹顶,较小处在巷内喷射混凝土或高分子材料接顶,但还是难以将墙体
完全接顶。中国专利号为:201010282345.2公开了“一种沿空留巷加固充填体结构的施工方
法”,采用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充填时利用充填泵的压力,将充填袋鼓起充分接触到顶板煤、
岩层,虽然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有锚网支护顶板/煤的情况下还是很难完全接实顶板。因此
如何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效果就成为该领域工程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施工简单、劳动强度
小、可及时支护巷内顶板和切断采空区侧顶板的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采用锚梁网索对采煤工作面端头前方、
支架上方和工作面后方顶板/煤进行支护;包括以下步骤:

a.在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架后方的待充填空间顶板上方中间位置处,铺设1~2条花管或
有孔洞的软管,并将其固定在顶板/煤上,将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一端头堵死,另一端头引出
至沿空留巷巷道的顶板上;

b.采用高水材料充填的砌筑方法施工沿空留巷巷旁的墙体;

c.待墙体施工完成并凝固后,在沿空留巷巷道内,通过引出的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一
端向待充填空间内注入混凝土、黄泥浆或速凝水泥浆液,使墙体与待充填空间顶板之间的锚
梁网索空隙充入混凝土浆液,直至混凝土浆液接顶并从墙体与顶板/煤间向外溢出为止,停止
注浆,完成沿空留巷墙体的接顶作业。

所述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的引出端头距墙体外侧面的水平距离不小于300mm。

所述向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内注入混凝土、黄泥浆或速凝水泥的凝固速度为15s~120s。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架后方的待充填
空间顶板上方中间位置处,铺设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将花管另一端头引出至沿空留巷巷道
的顶板上,待沿空留巷墙体完成后,通过外露的在沿空留巷内的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向沿空
留巷墙体内注浆,直至浆液注接顶后向外溢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沿空留巷墙体接顶
效果,并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缓解采掘接替紧张,可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在本技
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主要优点有:

1、能使墙体与顶板/煤密实接顶,防止顶板离层,及时支撑巷内支护和切断采空区顶板;

2、工艺简单、通用性强,工人易掌握;3、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花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采煤工作面,2-锚梁网索,3-待充填空间,4-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5-墙体,6-
混凝土、黄泥浆或速凝水泥浆液,7-沿空留巷巷道,8-花管或软管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随着采煤工作面1的推进,根据待充填空间3顶板/煤稳定情况,在采煤工作面1端
头前方、支架上方或工作面后方采用锚梁网索2支护待充填空间3顶板/煤区域;

b.在采煤工作面1端头支架后方的待充填空间3顶板/煤中间位置铺设1~2条花管或有
孔洞的软管4,并固定在顶板/煤上,将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4一端头堵死,另一端头引出至
沿空留巷巷道7的顶板上;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4的引出端头距墙体5外侧面的水平距离不
小于300mm;

所述的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4的直径不大于30mm,孔洞直径不大于8mm。根据待充填
空间3顶板/煤情况紧贴在预置充填体的中间附近或作适当调整,以利于更好密实接顶。

c.采用高水材料袋装充填、混凝土泵送充填、砌筑等方法施工沿空留巷巷旁墙体5;

d.待巷旁墙体5施工完成并凝固后,在沿空留巷巷道7内往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4内
注入混凝土、黄泥浆或速凝水泥的浆液或凝固物6,向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4内注入的材料
为高浓度混凝土、黄泥浆、速凝水泥,具有快速凝固的特性,能在15s~120s内快速凝固。通
过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4上的花管或软管孔洞8使墙体5与顶板/煤之间的锚网等空隙充满浆
液;浆液6凝固后起到密实接顶、支撑巷内顶板及切断采空区侧顶板的作用。

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提高沿空留巷墙体接顶的方法,属于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领域。首先在工作面端头支架后方预置充填体顶板上方中间位置铺设12条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并固定在顶板/煤上,将一端头堵死,另一端头引出至巷内顶板上,然后采用常规的高水材料袋装充填、混凝土泵送充填、砌筑等施工沿空留巷巷旁墙体,待墙体施工完成或凝固后,在巷内往花管或有孔洞的软管内注入高浓度混凝土、黄泥浆或速凝水泥等,使墙体与顶板之间的锚网等空隙充入浆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