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87101380.0
1987.09.02
CN1031690A
1989.03.15
撤回
无权
|||公开
C01F7/14
山东铝厂
张绍贵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杨思明
本发明属于生产砂状氧化铝的工艺方法。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程简单,适于工业应用的碱—石灰烧结法碳酸化分解制取砂状氧化铝的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循环晶种不需另设氢氧化铝晶种制备流程,分解中也不需要保持浆液恒温。该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适于工业上应用。
1: 1、碱-石灰烧结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碳酸化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的工艺方法,由铝酸钠精制液碳酸化分解、分解后浆液的过滤和洗涤、氢氧化铝焙烧三个工序构成,其特征是铝酸钠精制液碳酸化分解所需添加的氢氧化铝晶种,除首槽晶种需单独制备外,均为循环晶种,即上一槽产出的成品砂状氢氧化铝部分返回作为下一槽的晶种,碳分过程中铝酸钠精制液的初始温度为60-70℃,而后任其自然升温至分解终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铝酸钠精制液的氧化铝浓度为80-110克/立升,α K2: 45-1.55。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首槽晶种的制备条件为:分解为碳酸化法,分解用溶液为经脱硅的工业铝酸钠精制液,其氧化铝浓度90-100克/立升,α K 1.45-1.55,分解初始温度85-90℃,通入的CO 2 气浓度为35-40%,碳分时间3.0-3.5小时,分解率按产品品质等级的分解曲线控制。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晶种比0.15-0.35向铝酸钠精制液中添加氢氧化铝晶种。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晶种比0.15-0.35向铝酸钠精制液中添加氢氧化铝晶种。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碳分过程中铝酸钠精制液的初始温度为64-68℃。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碳分过程中铝酸钠精制液的初始温度为64-68℃。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碳分过程中铝酸钠精制液的初始温度为64-68℃。
《碳酸化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酸化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生产砂状氧化铝的工艺方法。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程简单,适于工业应用的碱石灰烧结法碳酸化分解制取砂状氧化铝的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循环晶种不需另设氢氧化铝晶种制备流程,分解中也不需要保持浆液恒温。该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适于工业上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