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擎进气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引擎进气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552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N 104265521 A (21)申请号 201410396188.6 (22)申请日 2014.08.11 F02M 35/104(2006.01) (71)申请人 吕承哲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中 区科苑路 15 号科兴科学园 A 幢 2 单元 1001 (72)发明人 吕承哲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国鑫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324 代理人 王志强 (54) 发明名称 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属于一种能 。
2、够增大引擎进气量的发动机助燃装置。其中内环 与安装环同轴设置 ; 外干扰桥, 其设置在内环与 安装环之间, 外干扰桥用于连接内环与安装环, 外 干扰桥设有至少 4 个外气孔, 外气孔的横截面为 椭圆形, 外干扰桥有至少 4 个, 外干扰桥在内环与 安装环之间呈放射状均匀设置。本助燃器中内环 中增加内加强环和内干扰桥, 使得氧气分子在内 环中的内加强环和内干扰桥之间得到更充分的活 化, 进而使得本进气装置对氧气的喜欢效果更好, 内干扰环和内加强环的组合增加氧气分子的震 荡, 使氧气分子对燃油的燃烧效率提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
3、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5521 A CN 104265521 A 1/1 页 2 1. 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 其特征在于 : 其包括内环 (11) 、 安装环 (12) 、 外干扰桥 (13) 、 外 加强环 (15) 、 内加强环 (14) 和内干扰桥 (16) 所述内环 (11) 与安装环 (12) 同轴设置 ; 外干扰桥 (13) , 其设置在内环 (11) 与安装环 (12) 之间, 外干扰桥 (13) 用于连接内环 (11) 与安装环 (12) , 所述外干扰桥 (13) 设有至少 4 。
4、个外气孔 (17) , 所述外气孔 (17) 的横截 面为椭圆形, 所述外干扰桥 (13) 有至少 4 个, 所述外干扰桥 (13) 在内环 (11) 与安装环 (12) 之间呈放射状均匀分布 ; 内干扰桥 (16) , 其连接内环 (11) 与内加强环 (14) , 所述内干扰桥 (16) 设有横截面为正 六边形的内气孔 (18) , 所述内气孔 (18) 有偶数个, 相邻的两个内气孔 (18) 连通, 形成一个 整体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擎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加强环 (14) 和内干 扰桥 (16) 设置在内环 (11) 的同一侧端面并突出内环 (11) 和安。
5、装环 (12) 端面所在的平面。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安装环 (12) 和内环 (11) 之间还设有外加强环 (15) , 外加强环 (15) 设置在靠近安装环 (12) 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擎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安装环 (12) 与外加强 环 (15) 之间设有一个外气孔 (17)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引擎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加强环 (15) 与内环 (11) 之间且靠近内环 (11) 的两个外气孔 (17) 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的通孔。 6. 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 其特征在于 : 其包括内。
6、环 (21) 、 上安装环 (221) 、 下安装环 (222) 、 上干扰桥 (231) 、 下干扰桥 (232) 、 内加强环 (24) 、 外加强环 (25) 和内干扰桥 (26) , 所 述内环 (21) 直径为上窄下宽状, 所述内环 (21) 上部与上安装环 (221) 之间设有上干扰桥 (231) , 所述内环 (21) 下部与下安装环 (222) 之间设有下干扰桥 (232) , 所述内环 (21) 中还 设有内加强环 (24) , 所述内加强环 (24) 与外加强环 (25) 之间设有内干扰桥 (26) , 所述上干 扰桥 (231) 与下干扰桥 (232) 为交错排列, 所述。
7、内干扰桥 (26) 设有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内气 孔 (27) , 所述内气孔 (27) 有偶数个, 相邻的两个内气孔 (27) 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的通孔 ; 所 述内干扰桥 (26) , 其连接内环 (21) 与内加强环 (24) , 所述内干扰桥 (26) 设有横截面为正六 边形的内气孔 (27) , 所述内气孔 (27) 有偶数个, 相邻的两个内气孔 (27) 连通, 形成一个整 体的通孔。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引擎助燃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安装环 (222) 和内环 (21) 之间还设有外加强环 (25) , 外加强环 (25) 设置在靠近下安装环 (222) 处。 。
8、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引擎助燃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干扰桥 (231) 和下干扰 桥 (232) 设有横截面为六边形的多个外气孔 (28) , 多个外气孔 (28) 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的 通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65521 A 2 1/5 页 3 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节油装置, 特别是一种能够增大引擎进气速度的发动机助 燃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发动机 (即引擎) 在工作中, 化油器借助于滤清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外来空 气把燃料雾化, 雾化的油分子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掺混燃烧给发动机提供了动能。而油分子 和空气中的氧含量往。
9、往因掺混比例不稳定, 造成发动机动力不足, 油耗量增加 ; 由于油气混 合不匀导致燃烧不完全, 造成气缸内大量积碳, 增加缸体磨损的速度 ; 同时造成尾气排放严 重超标甚至冒黑烟, 严重污染了环境 ; 无形中增加了车辆在行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其可以有效将空气中的氧气分 子迅速活化并细微化, 使引擎中的汽油和氧气充分混合, 使燃烧更完全。与此同时, 本助燃 器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使其具有使用寿命更长的有点。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其包括内环、 安装环、 外干扰桥、 外加强环、 内加强环和内。
10、干扰桥 所述内环与安装环同轴设置 ; 外干扰桥, 其设置在内环与安装环之间, 外干扰桥用于连接内环与安装环, 所述外干扰 桥设有至少 4 个外气孔, 所述外气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所述外干扰桥有至少 4 个, 所述外 干扰桥在内环与安装环之间呈放射状均匀分布。 0005 内干扰桥, 其连接内环与内加强环, 所述内干扰桥设有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内气 孔, 所述内气孔有偶数个, 相邻的两个内气孔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的通孔。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内加强环和内干扰桥设置在内环的同一侧端面并突出内环和安装 环端面所在的平面。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安装环和内环之间还设有外加强环, 外加强环设置在。
11、靠近安装环 处。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安装环与外加强环之间设有一个外气孔。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外加强环与内环之间且靠近内环的两个外气孔连通, 形成一个整 体的通孔。 0010 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 其包括内环、 上安装环、 下安装环、 上干扰桥、 下干扰桥、 内加 强环、 外加强环和内干扰桥, 所述内环直径为上窄下宽状, 所述内环上部与上安装环之间设 有上干扰桥, 所述内环下部与下安装环之间设有下干扰桥, 所述内环中还设有内加强环, 所 述内加强环与外加强环之间设有内干扰桥, 所述上干扰桥与下干扰桥为交错排列, 所述内 干扰桥设有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内气孔, 所述内气孔有偶数个, 相。
12、邻的两个内气孔连通, 形成 一个整体的通孔 ; 所述内干扰桥, 其连接内环与内加强环, 所述内干扰桥设有横截面为正六 说 明 书 CN 104265521 A 3 2/5 页 4 边形的内气孔, 所述内气孔有偶数个, 相邻的两个内气孔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的通孔。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下安装环和内环之间还设有外加强环, 外加强环设置在靠近下安 装环处。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上干扰桥和下干扰桥设有横截面为六边形的多个外气孔, 多个外 气孔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的通孔。 0013 本发明有益效果 : 1. 在当氧气流速增大时, 氧气分子在内环中通过比例增大, 内环中增加内加强环和内 干扰桥。
13、, 使得氧气分子在内环中的内加强环和内干扰桥之间得到更充分的活化, 进而使得 本进气装置对氧气的喜欢效果更好, 内干扰环和内加强环的组合增加氧气分子的震荡, 使 氧气分子对燃油的燃烧效率提升。 0014 2. 进气装置将外干扰桥中的外气孔设计成椭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中的菱形或 六边形的结构相比, 椭圆形结构阻挡氧气进入的横截面积更小, 氧气进入引擎更畅通, 当活 化的氧气进入发动机后, 使氧气分子对燃油的燃烧效率提升 16 倍以上并使汽油混合达到 14.7 : 1 的最佳混合比例, 安装本产品的车辆可以促进燃油完全燃烧, 进而使引擎燃烧率提 升 30%。 0015 3. 在安装过程中, 使用。
14、本助燃器安装在汽车进气管和引擎之间, 本助燃器中内加 强环和内干扰桥突出与内环和安装环端面所在的平面, 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手持突 出的部位将本助燃器安装在进气管内, 更便于操作, 减少因握持不便导致不便安装的问题。 0016 4. 内加强环和内干扰桥突出与内环和安装环端面所在的平面, 与安装环组合形成 类似漏斗状的结构, 内加强环和内干扰桥突出一侧为空气流出侧, 当氧气经过本进气装置 时, 氧气集中在内环中通过, 使得内加强环和内干扰桥效果更加显著。 0017 5. 外加强环与内环之间且靠近内环的两个外气孔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的通孔, 在 保证强度足够的情况下, 减少阻挡空气进入引擎的格。
15、挡, 进一步增加进气效率。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发明一种引擎进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2 为本发明一种引擎进气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3 为本发明一种引擎进气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 4 为本发明一种引擎进气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5 为本发明一种引擎进气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6 本发明另一种引擎进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7 本发明另一种引擎进气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 8 本发明另一种引擎进气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 9 本发明另一种引擎进气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 10。
16、 本发明另一种引擎进气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 11 本发明第三种引擎进气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 12 本发明第三种引擎进气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 1- 图 5 中。 0031 11- 内环, 12- 安装环, 13- 外干扰桥, 14- 内加强环, 15- 外加强环, 16- 内干扰桥, 说 明 书 CN 104265521 A 4 3/5 页 5 17- 外气孔, 18- 内气孔。 0032 图 6- 图 12 中。 0033 21- 内环, 221- 上安装环, 222- 下安装环, 231- 上干扰桥, 232- 下干扰桥, 24- 内加 强环, 25。
17、- 外加强环, 26- 内干扰桥, 27- 内气孔, 28- 外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实施例 1 如图 1- 图 5 所示, 本发明提出一种引擎进气装置中, 内环 11 与安装环 12 同轴设置 ; 外 干扰桥 13, 其设置在内环 11 与安装环 12 之间, 外干扰桥 13 用于连接内环 11 与安装环 12, 外干扰桥 13 设有至少 4 个外气孔 17, 外气孔 17 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外干扰桥 13 有至少 4 个, 外干扰桥 13 在内环 11 与安装环 12 之间呈放射状均匀分布。内干扰桥 16, 其连接内环 11与内加强环14, 内干扰桥16设有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内。
18、气孔18, 内气孔18有偶数个, 相 邻的两个内气孔 18 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的通孔。 0035 在当氧气流速增大时, 氧气分子在内环11中通过比例增大, 内环11中增加内加强 环 14 和内干扰桥 16, 使得氧气分子在内环 11 中的内加强环 14 和内干扰桥 16 之间得到更 充分的活化, 进而使得本进气装置对氧气的喜欢效果更好, 内干扰桥16和内加强环14的组 合增加氧气分子的震荡, 使氧气分子对燃油的燃烧效率提升。 0036 进气装置将外干扰桥 13 中的外气孔 17 设计成椭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中的菱形 或六边形的结构相比, 椭圆形结构阻挡氧气进入的横截面积更小, 氧气进入引擎。
19、更畅通, 当 活化的氧气进入发动机后, 使氧气分子对燃油的燃烧效率提升 16 倍以上并使汽油混合达 到 14.7 : 1 的最佳混合比例, 安装本产品的车辆可以促进燃油完全燃烧, 进而使引擎燃烧率 提升 30%。 0037 内加强环 14 和内干扰桥 16 设置在内环 11 的同一侧端面并突出内环 11 和安装环 12 端面所在的平面。 0038 在安装过程中, 使用本助燃器安装在汽车进气管和引擎之间, 本助燃器中内加强 环 14 和内干扰桥 16 突出与内环 11 和安装环 12 端面所在的平面, 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 可以手持突出的部位将本助燃器安装在进气管内, 更便于操作, 减少因握持不。
20、便导致不便 安装的问题。 0039 内加强环 14 和内干扰桥 16 突出与内环 11 和安装环 12 端面所在的平面, 与安装 环 12 组合形成类似漏斗状的结构, 内加强环 14 和内干扰桥 16 突出一侧为空气流出侧, 当 氧气经过本进气装置时, 氧气集中在内环 11 中通过, 使得内加强环 14 和内干扰桥 16 效果 更加显著。 0040 安装环 12 和内环 11 之间还设有外加强环 15, 外加强环 15 设置在靠近安装环 12 处。安装环 12 与外加强环 15 之间设有一个外气孔 17。外加强环 15 有助于加强本进气装 置的抗变形能力。 0041 外加强环 15 与内环 1。
21、1 之间且靠近内环 11 的两个外气孔 17 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 的通孔, 进而减小阻挡氧气流通的面积。 0042 本进气装置经过 “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广州) ” 的检测, 报 告编号 Z1109009700, 报告结果参见表 1 和表 2。 说 明 书 CN 104265521 A 5 4/5 页 6 0043 表 1 为使用本进气装置整车百公里油耗对比结果 表 2 为使用本进气装置排放污染测试结果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的进气装置与实施例 1 中的进气装置工作原理相似,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双层 的进气装置。 0044 如图6-图10所示, 一种引擎进气装置, 内环21。
22、直径为上窄下宽状, 内环21上部与 上安装环 221 之间设有上干扰桥 231, 内环 21 下部与下安装环 222 之间设有下干扰桥 232, 内环 21 中还设有内加强环 24, 内加强环 24 与外加强环 25 之间设有内干扰桥 26, 上干扰桥 231 与下干扰桥 232 为交错排列, 内干扰桥 26 设有横截面为椭圆形的内气孔 27, 内气孔 27 有偶数个, 相邻的两个内气孔 27 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的通孔 ; 内干扰桥 26, 其连接内环 21 与内加强环 24, 内干扰桥 26 设有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内气孔 27, 内气孔 27 有偶数个, 相邻 的两个内气孔 27 连通, 。
23、形成一个整体的通孔。其双层的结构有利于空气的流通, 同时能保 证单层进气装置对氧分子的活化能力。 0045 下安装环 222 和内环 21 之间还设有外加强环 25, 外加强环 25 设置在靠近下安装 说 明 书 CN 104265521 A 6 5/5 页 7 环 222 处。 0046 上干扰桥 231 和下干扰桥 232 设有横截面为六边形的多个外气孔 28, 多个外气孔 28 连通, 形成一个整体的通孔。 0047 实施例 3 如图 11- 图 12 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进气装置与实施例 1 中的进气装置相似, 其改变的 部位在于外气孔 28, 本实施例将外气孔 28 又椭圆形改为正六。
24、边形。 0048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本发明保 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265521 A 7 1/6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65521 A 8 2/6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65521 A 9 3/6 页 10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65521 A 10 4/6 页 11 图 7 图 8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65521 A 11 5/6 页 12 图 10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65521 A 12 6/6 页 13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65521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