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742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14 CN 104274259 A (21)申请号 201410594333.1 (22)申请日 2014.10.30 A61F 2/24(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健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336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湾新区滨海 四路 558 号 B 区 (72)发明人 吕世文 李毅斌 徐志云 李佳楠 郑德源 (54) 发明名称 一种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 假体, 包括支架和人工瓣膜, 所述支架包括辅助支 撑夹持段和瓣膜缝制段, 。
2、人工瓣膜被固定连接在 瓣膜缝制段上, 所述辅助支撑夹持段由支撑支架、 瓣叶夹持装置和上连接固定段组成, 瓣叶夹持装 置与支撑支架和上连接固定段一体切割而成, 在 瓣膜缝制段上设置有与上连接固定段相匹配的下 连接固定段, 支架通过上连接固定段和下连接固 定段镶嵌连接为一体, 瓣叶夹持装置的一部分与 瓣膜缝制段重叠, 在自然状态下, 所述重叠部分 紧贴在瓣膜缝制段的外表面, 位于重叠区域内的 瓣膜缝制段的骨架结构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的凸 起, 在瓣叶夹持装置上或支撑支架上或上连接固 定段上设置有沿支架的径向向支架的轴心方向弯 曲的弯曲段。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4 页。
3、 附图 1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17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74259 A CN 104274259 A 1/2 页 2 1. 一种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包括支架和人工瓣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 架包括辅助支撑夹持段和瓣膜缝制段, 所述人工瓣膜被固定连接在所述瓣膜缝制段上, 所 述辅助支撑夹持段由支撑支架、 瓣叶夹持装置和上连接固定段组成,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与 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上连接固定段一体切割而成, 在所述瓣膜缝制段上设置有与所述上连 接固定段相匹配的下连接固定段, 所述支架通过所述。
4、上连接固定段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镶 嵌连接为一体,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与所述支撑支架或者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与所述上连接固 定段相连的一端为固定端,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另一端游离为游离端,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的一部分与所述瓣膜缝制段重叠, 在自然状态下, 与所述瓣膜缝制段重叠的所述瓣叶夹持 装置的所述部分紧贴在所述瓣膜缝制段的外表面, 位于重叠区域内的所述瓣膜缝制段的骨 架结构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的凸起, 在临近所述固定端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上或者在邻近 所述固定端的所述支撑支架上或者在邻近所述固定端的所述上连接固定段上设置有沿所 述支架的径向向所述支架的轴心方向弯曲的弯曲段, 当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瓣膜缝。
5、制段被 压缩时,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沿所述支架的径向张开, 所述弯曲段带动所述瓣 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进一步张开, 便于所述游离端能够进入到自体瓣叶的闭合面的对 侧, 从而便于自体瓣叶被置入所述瓣叶夹持装置和所述瓣膜缝制段之间, 当所述支撑支架 和所述瓣膜缝制段被完全释放时, 与所述瓣膜缝制段重叠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部分 回复为贴合所述瓣膜缝制段的状态使得自体瓣叶被夹持在所述瓣叶夹持装置和所述瓣膜 缝制段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 固定段位于所述支撑支架的一端, 所述下连接固定段位于所述瓣膜缝制段的一端, 在所。
6、述 上连接固定段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上分别设置有阶梯形状、 波浪形状、 锯齿形状或者水滴 形状的镶嵌部位, 在所述镶嵌部位的外表面套穿有被压平的金属管以便牢固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骨架 结构上设置的所述凸起的外切线与所述支架的中轴线形成 5到 75的夹角, 所述凸起为 所述瓣膜缝制段的所述骨架结构延伸出来的杆件, 或者所述凸起由所述瓣膜缝制段的所述 骨架结构中的一部分经热定型形成。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凸起 为所述瓣膜缝制段的所述骨架结构延伸出来的杆件时, 所述凸起的。
7、游离端沿支架轴线径向 内拢。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在邻近所述 固定端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上以及在邻近所述固定端的所述的上连接固定段上均设置有 沿径向向所述支架的轴心方向弯曲的弯曲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 段的弯曲半径为 1mm 至 5mm, 沿所述支架的轴线方向所述弯曲段的曲率中心距离所述瓣叶 夹持装置的所述固定端 1mm 至 10mm。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在自然状态 下, 沿所述支架的轴线方向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
8、端位于所述人工瓣膜的瓣环的最 底端上下 5mm 的范围内。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瓣叶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74259 A 2 2/2 页 3 持装置具有 U 形结构或者 V 形结构, 或者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游离端为乳突形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头, 所述拉头为方形、 圆形或椭圆形, 或者所述拉头为方形孔、 圆孔或 椭圆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连接 固定段和所述下连接。
9、固定段的连接点所组成的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瓣膜缝制段的最大直径 ; 所述辅助支撑夹持段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瓣膜缝制段的最大直径。 11.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瓣叶夹 持装置的表面设置有倒刺, 或者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表面被覆膜。 1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支 架的表面被覆膜。 1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瓣膜 缝制段的底部设置有沿所述瓣膜缝制段的径向拱起的防止瓣周漏装置, 所述防止瓣周漏装 置为沿所述瓣膜缝制段底部外表面的周向缝合的环。
10、, 所述防止瓣周漏装置为金属记忆材料 丝绕制而成的波浪形结构或锯齿形结构, 所述波浪形结构的波峰和波谷或者所述锯齿形结 构的锯齿尖分别向内弯曲形成拱形。 1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连 接固定段的中心设置有包绕孔, 便于相邻的所述人工瓣膜的瓣叶顶部经所述包绕孔从所述 下连接固定段的内表面到达所述下连接固定段的外表面, 在所述包绕孔的周围设置有穿线 孔, 便于缝线从所述穿线孔中穿过并固定所述人工瓣膜的瓣叶顶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74259 A 3 1/14 页 4 一种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技术领域 : 0001。
11、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背景技术 : 0002 主动脉瓣狭窄主要由风湿热的后遗症、 先天性主动脉瓣结构异常或老年性主动脉 瓣钙化所致。患者在代偿期无症状,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的患者大多有倦怠、 呼吸困难 ( 劳力 性或阵发性 )、 心绞痛、 眩晕或晕厥的症状, 甚至会突然死亡。 0003 主动脉瓣返流即主动脉瓣在心室收缩时开放, 左心室内的血流进入主动脉射向全 身, 在心室舒张时候关闭, 阻止主动脉内的血液返流回左心室, 若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时, 在心脏舒张期主动脉瓣不能关闭严密, 造成血液从主动脉逆流入左心室。 0004 在主动脉瓣膜疾病的治。
12、疗方面, 外科手术瓣膜置换术是传统的有效治疗方法。可 是这类疾病的患者多系高龄, 同时有多器官疾病, 身体条件难以接受外科手术, 成为临床治 疗无望的患者。此外, 退化性主动脉瓣膜疾病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 无法进行病因治疗, 也 无有效的方法遏制其发展,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理想的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措施应既能改 善患者的症状又能延长其寿命。 早年开展的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型术曾被用来治疗主动脉 瓣狭窄, 但无论是单中心的数据还是多中心的注册资料均发现其长期效果不佳。 在国内, 外 科瓣膜置换术仍是一种主要的治疗选择。 0005 近年来, 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展了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并。
13、取 得到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为需要外科瓣膜置换的高危老年性主动脉瓣退行性患者, 提 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2002 年, Cribier 等成功进行了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 迄今为止, 世界各地的研究均表明 : 对于无法进行外科换瓣或外科换瓣存在高风险的患者, 这项技术是安全有效的。尽管进行 TAVR 手术的多为高风险患者, 但术后 30 天存活率高于 90, TAVR 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 标得到明显改善。 0006 专利 US8465540 中, Jenavalve 公开了一款可膨胀支架, 其具。
14、有多个定位拱状件和 多个保持拱状件, 所述定位拱状件位于自体瓣膜瓣窦处和自体瓣叶的一侧, 所述保持拱状 件位于自体瓣叶的另一侧, 所述可膨胀支架还包括多个径向供状件, 每个定位拱状件均由 单个径向拱状件径向连接, 每个保持拱状件上包括数个弯曲的边缘, 每个弯曲的边缘构成 了两个相邻杆之间的弯曲点。 该设计的不足在于, 由于支架采用一体切割, 所述定位拱状件 和所述保持拱状件的切割空间必然是互不重叠, 如此定型后的支架存在至少三点问题 : 一 是定型后的定位拱状件和保持拱状件之间相互不重叠, 自体瓣叶被夹持在所述定位拱状件 和所述保持拱状件之间时仅是数根杆状物的线接触, 自体瓣叶在血流作用下在杆。
15、状物之间 的空隙中仍然有较大幅度的抖动, 影响人工瓣膜假体的正常运动, 减小有效开口面积 ; 二是 由于定位拱状件与保持拱状件之间为线接触式的夹持, 夹持力不足容易造成人工瓣膜假体 移位 ; 三是该设计将人工瓣膜的瓣环缝合在所述保持拱状件上, 尽管支架切割时定位拱状 件的底端与人工瓣膜的瓣环处持平, 但定位拱状件的端部被撑开定型后极有可能位于人工 说 明 书 CN 104274259 A 4 2/14 页 5 瓣膜的瓣环上方, 如果依靠定位拱状件进行定位则会将人工瓣膜人为地放置在自体瓣环偏 下的位置, 成为 “环内型” 甚至是 “环下型” , 进一步减小有效开口面积。 0007 专利 CN20。
16、3029425U 公开了一款带瓣膜的支架, 其所述的定位臂一端连接在辅助 支撑段上, 另一端向外张开, 这样的设计使得定位臂不能起到夹持瓣叶的作用。 同时从该专 利的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例中理解, 该支架为一体式切割支架, 所述定位臂和所述支架的 其余部分必然是互不重叠, 因此与定位臂相对应的是支架的镂空区域, 自体瓣叶在血流作 用下在镂空区域内仍然有较大幅度的抖动, 影响人工瓣膜假体的正常运动, 减小有效开口 面积。与 Jenavalve 类似, 该定位臂的端部被撑开定型后极有可能位于人工瓣膜的瓣环上 方, 如果依靠定位臂进行定位则会将人工瓣膜人为地放置自体瓣环偏下的位置, 成为 “环内 型”。
17、 甚至是 “环下型” , 进一步减小有效开口面积。 0008 专利 US8771345 中, Medtronic Ventor 公开了一款瓣膜假体, 该瓣膜假体包括支 架和瓣膜, 所述瓣膜固定在所述支架内, 所述支架包括一个远端固定单元, 所述远端固定单 元被至少部分地放置在自体瓣叶顺流侧, 同时所述远端固定单元还定型有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瓣叶作用臂, 所述瓣叶作用臂提供了作用在自体瓣叶的顺流侧的患者组织的第一个力, 在假体植入过程中, 所述瓣叶作用臂接触自体瓣叶的顺流侧但不接触自体瓣叶的接合点 ; 该支架还包括一个近端固定单元, 所述近端固定单元被至少部分地放置在自体瓣叶逆流 侧, 在假体植入。
18、过程中, 至少部分的所述近端固定单元接触自体瓣叶的逆流侧, 同时所述近 端固定单元提供了作用在自体瓣叶的逆流侧的患者组织的第二个力 ; 所述第一个力和所述 第二个力将所述瓣膜假体固定在自体瓣膜上 ; 在假体植入过程中自体瓣叶被捕捉在所述瓣 叶作用臂和所述近端固定单元之间。 当所述近端固定单元和所述远端固定单元为分体切割 定型时, 这样的设计存在至少四个问题, 一是按照其从属权利 10 和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 所述瓣叶作用臂提供一个竖直向下的力, 所述远端固定单元提供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 在大 部分的实施例中, 描述为提供一个足够大的竖直向上的力, 所述远端固定单元的底部设置 有拱起 ), 两个。
19、力共同作用将瓣叶夹持, 所述的拱起会增大对于左室流出道的压迫, 从而引 发传导障碍, 患者需要在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 ; 二是所述近端固定单元和所述远端固定单 元为分体切割定型, 然后结合的方式, 即为重叠式缝绑连接, 重叠区域造成支架装载所需鞘 管尺寸加大 ; 三是所述瓣叶作用臂的开口张角若是过大则影响其与所述近端固定单元夹持 瓣叶的效果, 若是过小则不容易抓获瓣叶 ; 四是该设计没有充分利用升主动脉的辅助锚定, 其锚定性能不够理想。此外, 如其专利中配图 2c 与配图 2d 以及相关文字描述, 所述近端固 定单元和所述远端固定单元为一体切割定型, 所述的瓣叶作用臂则必须外翻定型, 定型工 作。
20、难度高, 定型后其弯折点的疲劳性能差。 0009 专利US8673000中, Medtronic还公开了另一款支架, 与上述专利US8771345类似, 该款支架也同样包括用以搭在自体瓣叶上的翼部, 所述翼部与主体支架分开制作并通过缝 线一类方法连接在主体支架上, 该设计的缺点与上述专利 US8771345 类似, 在此不再赘述。 0010 综上所述, 现有的主动脉瓣膜支架设计并不能完全地解决定位和锚定的问题, 一 旦发生定位不准确导致冠脉堵塞或者术后支架脱落, 则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现 有的利用自体瓣膜进行夹持来提高锚定效果的技术, 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 说 明 书 。
21、CN 104274259 A 5 3/14 页 6 0011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改进和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出一种可以有效解决多种问 题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本发明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中的瓣叶 夹持装置在支架释放前能够提供准确的定位, 在支架释放后利用了支架在瓣环处支撑力的 同时还利用瓣叶夹持装置进行夹持瓣叶, 并进一步利用了位于升主动脉的支架和位于所述 重叠区域内的所述瓣膜缝制段的骨架结构上设置的沿径向向外的凸起进行辅助锚定, 实现 从左心室-主动脉和主动脉-左心室两个方向进行锚定, 使人工瓣膜安全有效地工作, 减少 并发症。 0012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
22、实现的 : 0013 一种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包括支架和人工瓣膜, 所述支架包括辅助 支撑夹持段和瓣膜缝制段, 所述人工瓣膜被固定连接在所述瓣膜缝制段上, 所述辅助支撑 夹持段由支撑支架、 瓣叶夹持装置和上连接固定段组成,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与所述支撑支 架和所述上连接固定段一体切割而成, 在所述瓣膜缝制段上设置有与所述上连接固定段相 匹配的下连接固定段, 所述支架通过所述上连接固定段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镶嵌连接为一 体,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与所述支撑支架或者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与所述上连接固定段相连的 一端为固定端,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另一端游离为游离端,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一部分与 所述。
23、瓣膜缝制段重叠, 在自然状态下, 与所述瓣膜缝制段重叠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 部分紧贴在所述瓣膜缝制段的外表面, 位于重叠区域内的所述瓣膜缝制段的骨架结构上设 置有沿径向向外的凸起, 在邻近所述固定端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上或者在邻近所述固定端 的所述支撑支架上或者在邻近所述固定端的所述上连接固定段上设置有沿所述支架的径 向向所述支架的轴心方向弯曲的弯曲段, 当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瓣膜缝制段被压缩时, 所 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沿所述支架的径向张开, 所述弯曲段带动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的所述游离端进一步张开, 便于所述游离端能够进入到自体瓣叶的闭合面的对侧, 从而便 于自体瓣叶被置入所述瓣叶夹持。
24、装置和所述瓣膜缝制段之间, 当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瓣膜 缝制段被完全释放时, 与所述瓣膜缝制段重叠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部分回复为贴合 所述瓣膜缝制段的状态使得自体瓣叶被夹持在所述瓣叶夹持装置和所述瓣膜缝制段之间。 0014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 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上连接固定段位于所述支撑支架的一端, 所述下连接固定 段位于所述瓣膜缝制段的一端, 在所述上连接固定段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上分别设置有阶 梯形状、 波浪形状、 锯齿形状或者水滴形状的镶嵌部位, 在所述镶嵌部位的外表面套穿有被 压平的金属管以便牢固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所述上连接固定段。
25、上设置有台阶, 或者在 所述下连接固定段上设置有台阶, 或者在所述上连接固定段上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上同时 设置有台阶。 0016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所述骨架结构上设置的所述凸起的外切线与所述支架的中轴 线形成 5到 75的夹角, 所述凸起为所述瓣膜缝制段的所述骨架结构延伸出来的杆件, 或者所述凸起由所述瓣膜缝制段的所述骨架结构中的一部分经热定型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 中, 当所述凸起为所述瓣膜缝制段的所述骨架结构延伸出来的杆件时, 所述凸起的游离端 沿支架轴线径向内拢。 0017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邻近所述固定端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上以及在邻近所述固定 端的所述的上连接固定段上均设置有沿径向向。
26、所述支架的轴心方向弯曲的弯曲段。 说 明 书 CN 104274259 A 6 4/14 页 7 0018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弯曲段的弯曲半径为 1mm 至 5mm, 沿所述支架的轴线方向所 述弯曲段的曲率中心距离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固定端 1mm 至 10mm。 0019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自然状态下, 沿所述支架的轴线方向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 述游离端位于所述人工瓣膜的瓣环的最底端上下 5mm 的范围内。 0020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具有U形结构或者V形结构, 或者所述瓣叶夹 持装置的游离端为乳突形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沿所述 支架的径。
27、向被压平。 0021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头, 所述拉头为方形、 圆形或椭 圆形, 或者所述拉头为方形孔、 圆孔或椭圆孔。 0022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上连接固定段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的连接点所组成的圆的 直径小于所述瓣膜缝制段的最大直径。 0023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辅助支撑夹持段的最大直径大于所述瓣膜缝制段的最大直 径。 0024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表面设置有倒刺, 或者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的表面被覆膜。 0025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支撑支架的表面被覆膜。 0026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所述瓣膜缝制段的底部设置有沿所述瓣膜缝制段的径向拱起。
28、 的防止瓣周漏装置, 所述防止瓣周漏装置为沿所述瓣膜缝制段底部外表面的周向缝合的 环。 0027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防止瓣周漏装置被细分为多个小装置, 每个小装置均具有 拱形结构, 所述的小装置沿所述瓣膜缝制段的外侧周向分布。 0028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防止瓣周漏装置为金属记忆材料丝绕制而成的波浪形结构 或锯齿形结构, 所述波浪形结构的波峰和波谷或者所述锯齿形结构的锯齿尖分别向内弯曲 形成拱形。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相邻的丝之间相互缠绕, 形成紧密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 中, 所述防止瓣周漏装置的外表面被覆膜, 所述膜由动物组织或者涤纶、 聚四氟乙烯、 聚氨 酯或者硅胶制成。 0029。
29、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自然状态下, 沿所述支架轴线的方向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 述游离端距离所述防止瓣周漏装置的远端 0mm 至 5mm。 0030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所述下连接固定段的中心设置有包绕孔, 便于相邻的所述人 工瓣膜的瓣叶顶部经所述包绕孔从所述下连接固定段的内表面到达所述下连接固定段的 外表面。 0031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人工瓣膜的瓣叶顶部经所述包绕孔从所述下连接固定段的 内表面到达所述下连接固定段的外表面后, 沿所述瓣膜缝制段的轴向包绕所述下连接固定 段的边缘。 0032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所述包绕孔的周围设置有穿线孔, 便于缝线从所述穿线孔中 穿过并固定所述人工瓣膜的。
30、瓣叶顶部。 0033 在一些实施例中, 沿所述支架的周向均匀设置有三组所述上连接固定段和所述下 连接固定段。 0034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支撑支架为圆滑连接的杆件或者所述支撑支架由网格状的 说 明 书 CN 104274259 A 7 5/14 页 8 菱形波组成。 0035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的人工瓣膜由动物组织或高分子聚合物制成。在一些实施 例中, 所述的动物组织为猪心包、 牛心包、 马心包等, 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聚四氟乙烯、 聚 氨酯、 硅胶。 0036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支架为自膨式支架, 所述支架的材质为形状记忆材料, 优选 为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0037 同现有技术相。
31、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0038 1、 本发明在支架中设置有瓣叶夹持装置并利用其定位及最后夹持瓣叶, 一方面能 够提供理想的定位效果, 另一方面能够减小对支架径向支撑力的依赖, 避免支架的选型偏 大导致的并发症, 如压迫二尖瓣工作、 引发传导障碍、 血管撕裂等, 另一方面还能扩大适应 证, 自体瓣环狭窄和自体瓣叶关闭不全的患者皆可应用。 0039 2、 本发明在邻近所述固定端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上或者在邻近所述固定端的所 述支撑支架上或者在邻近所述固定端的所述上连接固定段上设置有沿所述支架的径向向 所述支架的轴心方向弯曲的弯曲段, 这样设计利用了杠杆原理, 当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瓣 膜缝制段被。
32、压缩时,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沿所述支架的径向张开, 所述弯曲段 带动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进一步张开, 便于所述游离端能够进入到自体瓣叶的 闭合面的对侧, 从而便于自体瓣叶被置入所述瓣叶夹持装置和所述瓣膜缝制段之间, 当所 述支撑支架和所述瓣膜缝制段被完全释放时, 与所述瓣膜缝制段重叠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的所述部分回复为贴合所述瓣膜缝制段的状态使得自体瓣叶被夹持在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和所述瓣膜缝制段之间, 相比于现有技术, 该设计能够解决所述瓣叶夹持装置捕获自体瓣 叶能力与夹持力之间的矛盾。同时, 当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沿所述支架的径向 张开时, 利用输送管从所述瓣叶夹持。
33、装置的内表面抵触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上的所述弯曲段 能够使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被撑开的张角进一步增大。 0040 3、 本发明中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一部分与所述瓣膜缝制段重叠, 位于所述重叠区 域内的所述瓣膜缝制段的骨架结构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的凸起, 当自体瓣叶被夹持在所述 瓣叶夹持装置和所述瓣膜缝制段之间时, 所述的凸起对自体瓣叶提供沿支架径向向外施加 的作用力,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对自体瓣叶提供沿支架径向向内施加的作用力, 这样的夹持 方式能够改善对自体瓣叶的夹持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常用的上下两个力共同作用 ( 一般 是瓣环下设置有拱起提供往上的力 ) 将瓣叶夹持, 径向夹持能够避免拱起对。
34、于左室流出道 的压迫而导致的传导障碍, 患者不需要在术后植入永久起搏器。 同时,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在 人工瓣叶关闭时提供了从主动脉至左心室方向的限位, 所述的凸起则在人工瓣叶打开时提 供了从左心室至主动脉方向的限位, 双向限位改善了支架锚定效果。 0041 4、 本发明中述所述瓣叶夹持装置与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上连接固定段一体切割 而成, 在所述瓣膜缝制段上设置有与所述上连接固定段相匹配的下连接固定段, 所述支架 通过所述上连接固定段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镶嵌连接为一体, 相比于一体切割的支架, 所 述瓣叶夹持装置和所述瓣膜缝制段分别加工使得两者能够重叠, 对比现有技术中有限的线 接触, 本发明增大。
35、了施加在自体瓣叶上的夹持面积, 一方面提高了夹持力, 另一方面能够防 止自体瓣叶在血流作用下的大幅度抖动, 保证人工瓣膜假体的正常运动和有效开口面积 ; 同时能够确保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端部不会因为被撑开定型短缩后导致的定位误差, 使得 说 明 书 CN 104274259 A 8 6/14 页 9 支架被放置后位于环内或者环上, 进一步增加有效开口面积。 0042 5、 本发明在所述上连接固定段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上分别设置有阶梯形状、 波浪 形状、 锯齿形状或者水滴形状的镶嵌部位, 在所述镶嵌部位的外表面套穿有被压平的金属 管以便牢固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重叠后通过缝线来连接的方式, 如此设。
36、计能够避免重 叠区域造成支架装载所需鞘管尺寸加大。 0043 6、 本发明中所述支架通过所述上连接固定段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镶嵌连接为一 体, 相比于一体式封闭网格的支架, 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辅助支撑夹持段的一端在受到来 自于患者组织的压力变形时, 不会带动所述瓣膜缝制段变形或者位移, 保证位于所述瓣膜 缝制段上的人工瓣膜的正常开闭工作。 0044 7、 本发明在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头, 使得所述支架能够安全地进行分步 释放, 避免所述辅助支撑夹持段或者所述瓣膜缝制段突然跳出鞘管, 提高了安全性并实现 了可控释放。 0045 8、 本发明中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沿所述支架的径向被压平。
37、, 如此的设 计使得所述瓣叶夹持装置和所述瓣膜缝制段一起重叠压入鞘管时能够减小鞘管尺寸。 附图说明 0046 图 1a 示出了本发明中关于自体瓣叶的闭合面的对侧的说明。图 1b- 图 1e 示出了 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47 图2a-图2b分别示出了本发明所述辅助支撑夹持段和所述瓣膜缝制段的示意图。 0048 图 3a- 图 3h 分别示出了本发明所述上连接固定段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的多种连 接方式的示意图。 0049 图 4a- 图 4c 示出了本发明所述凸起与所述瓣叶夹持装置配合夹持自体瓣叶的示 意图。 0050 图 5a 和图 5b 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瓣叶夹持装置被撑开的示意图。
38、。 0051 图 6a- 图 6e 示出了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52 图 7 示出了本发明中所述凸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53 图 8a 和图 8b 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 8c- 图 8g 示出了本 发明多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54 图 9a- 图 9d 示出了本发明中所述拉头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55 图10a和图10b示出了装载有人工瓣膜假体的输送导管沿牵引导丝经心尖微创口 顺行到达主动脉瓣环时, 输送导管远端的示意图及剖视图。 0056 图 11a 和图 11b 示出了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被释放时, 输送导管远端 的示意图及。
39、剖视图。 0057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开始沿所述支架的径向张 开时, 输送导管远端的示意图及剖视图。 0058 图13a和图13b示出了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沿所述支架的径向被进一 步张开时, 输送导管远端的示意图及剖视图。 0059 图14a和图14b示出了操作者调整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位置与角度后整体拉动输 送鞘管, 使得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所述游离端进入自体瓣叶的闭合面的对侧时, 输送导管 说 明 书 CN 104274259 A 9 7/14 页 10 远端的示意图及剖视图。 0060 图 15a 和图 15b 示出了所述瓣膜缝制段被完全释放时, 输。
40、送导管远端的示意图及 剖视图。 0061 图 16a 和图 16b 示出了所述支撑支架被完全释放时, 输送导管远端的示意图及剖 视图。 0062 图 17a 和图 17b 示出了所述输送鞘管重新闭合时, 输送导管远端的示意图及剖视 图。 0063 图 18 示出了所述输送鞘管撤出人体时, 患者主动脉瓣环位置上的示意图。 0064 图 19a- 图 19f 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 19g-19j 示出了本 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65 图 20a 和图 20c 示出了本发明种所述瓣叶夹持装置的多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66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
41、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67 具体实施例一 : 006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远端是指远离心尖的一端, 所述的近端是指接近心尖的一端。 0069 如图 1a 所示, 当左心室 193 收缩使左心室 193 的血压高于主动脉 192 血压时, 血 液从左心室193冲开主动脉瓣进入主动脉192, 当左心室193舒张使左心室193的血压低于 主动脉 192 血压时, 主动脉瓣关闭, 这时相邻自体瓣叶 190 的接触形成闭合面 1900, 此时位 于主动脉 192 一边的瓣叶 190 的另一面 1901 在此被定义为自体瓣叶的闭合面的对侧。如 图。
42、 1b 和图 1c 所示, 本发明的带瓣叶夹持装置的人工瓣膜假体 100, 包括支架 110 和人工瓣 膜 120, 所述支架 110 包括辅助支撑夹持段 111 和瓣膜缝制段 112, 所述人工瓣膜 120 被固 定连接在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上, 所述辅助支撑夹持段 111 由支撑支架 113、 瓣叶夹持装置 130 和上连接固定段 140 组成,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与所述支撑支架 113 和所述上连接 固定段 140 一体切割而成, 在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上设置有与所述上连接固定段 140 相匹 配的下连接固定段 150, 所述支架 110 通过所述上连接固定段 140 和。
43、所述下连接固定段 150 镶嵌连接为一体,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与所述支撑支架 113 相连的一端为固定端 131, 所 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的另一端游离为游离端 132,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的一部分 134 与 所述瓣膜缝制段112重叠, 在自然状态下, 与所述瓣膜缝制段112重叠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的所述部分 134 紧贴在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的外表面, 位于重叠区域内的所述瓣膜缝 制段 112 的骨架结构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的凸起 160, 在邻近所述固定端 131 的所述瓣叶 夹持装置 130 上或者在邻近所述固定端 131 的所述支撑支架 113 上或者在。
44、邻近所述固定端 131 的所述上连接固定段 140 上设置有沿所述支架 110 的径向向所述支架 110 的轴心方向 弯曲的弯曲段 133, 当所述支撑支架 113 和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被压缩时, 所述瓣叶夹持装 置 130 的所述游离端 132 沿所述支架 110 的径向张开, 所述弯曲段 133 带动所述瓣叶夹持 装置 130 的所述游离端 132 进一步张开, 便于所述游离端 132 能够进入到自体瓣叶的闭合 面的对侧 1901, 从而便于自体瓣叶被置入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和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之 间, 当所述支撑支架 113 和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被完全释放时, 与。
45、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重叠 说 明 书 CN 104274259 A 10 8/14 页 11 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的所述部分 134 回复为贴合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的状态使得自体 瓣叶被夹持在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和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之间。相比于 COREVALVE 系列 及SAPIEN系列等现有产品, 本发明在支架中设置有瓣叶夹持装置130并利用其定位及最后 夹持自体瓣叶, 一方面能够提供理想的定位效果, 一方面能够减小对支架径向支撑力的依 赖, 避免支架的选型偏大导致的并发症, 如压迫二尖瓣工作、 引发传导障碍、 血管撕裂等, 另 一方面还能扩大适应证, 自体瓣环。
46、狭窄和自体瓣叶关闭不全的患者皆可应用。所述瓣叶夹 持装置130具有V形结构, 在自然状态下沿所述支架110的轴线方向所述瓣叶夹持装置130 的所述游离端 132 与所述人工瓣膜的瓣环的最底端 121 的位置持平, 这样的设计使得通过 将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的所述游离端 132 放置在自体瓣叶窦底部位进行定位的时候, 所 述人工瓣膜 120 在释放后所述最底端 121 能够坐落在自体瓣环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如 图 1d 所示, 在邻近所述固定端 131 的所述支撑支架 113 上设置有沿所述支架 110 的径向向 所述支架110的轴心方向弯曲的弯曲段133。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如图。
47、1e所示, 所述固定 端 131 位于所述支撑支架 113 的远端, 在邻近所述固定端 131 的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上 设置有沿所述支架110的径向向所述支架110的轴心方向弯曲的弯曲段133, 所述瓣叶夹持 装置 130 的所述游离端 132 沿所述支架 110 的纵截面被分离为两段。 0070 如图 2a 所示,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与所述支撑支架 113 和所述上连接固定段 140 一体切割而成, 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减小压鞘直径及改善接合点抗腐蚀性能和疲劳性 能。本发明中, 如图 2a 和图 2b 所示, 所述辅助支撑夹持段 111 和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分开 切割并单。
48、独定型后再通过所述上连接固定段 140 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 150 镶嵌连接为一 体, 这样设计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一体切割的支架, 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和所述瓣膜缝制 段 112 能够重叠, 对比现有技术中有限的线接触, 本发明增大了施加在自体瓣叶上的夹持 面积, 一方面提高了夹持力, 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自体瓣叶在血流作用下的大幅度抖动, 保证 人工瓣膜假体 120 的正常运动和有效开口面积 ; 同时能够确保所述瓣叶夹持装置 130 的端 部不会因为被撑开定型短缩后导致的定位误差, 使得支架被放置后, 人工瓣膜位于环内或 者环上, 进一步增加有效开口面积。 007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如图。
49、 3a-3d 所示, 所述上连接固定段 140 位于所述支撑支架 113 的近端, 所述下连接固定段 150 位于所述瓣膜缝制段 112 的远端, 为了提高固定连接的 效果, 在所述上连接固定段 140 和所述下连接固定段 150 上分别设置有阶梯形状 ( 图 3a)、 波浪形状 ( 图 3b)、 锯齿形状 ( 图 3c) 或者水滴形状 ( 图 3d) 的镶嵌部位 155, 在所述镶嵌 部位 155 的外表面套穿有被压平的金属管 156, 以便牢固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重叠后通 过缝线来连接的方式, 如此设计能够避免重叠区域造成支架装载所需鞘管尺寸加大。为提 高所述镶嵌部位 155 的抗腐蚀性, 所选的用于套接的所述金属管 156 的电势能尽量与所述 支架本体的电势能持平, 避免在患者体内发生局部的电位腐蚀, 常用的金属管材料包括铂 金、 黄金、 铂铱合金及钽金属等。 同时, 该处金属管可作为显影定位的马克点使用, 所述金属 管 156 所在位置位于人工瓣膜瓣角最顶端, 能够给医生提供定位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