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56134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04090.5

申请日:

2014.11.03

公开号:

CN104286314A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公布日:201501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141103|||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徐州工程学院

发明人:

李超; 李勇; 王乃馨; 陈丹; 戴晓娟; 商学兵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区丽水路1号徐州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属于饮料加工领域。其特征是: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牛蒡汁80份~120份、纯净水100份~200份、白砂糖4份~6份、果葡糖浆2份~4份和壳聚糖0.03份~0.0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0.01份~0.02份、鼠李糖乳杆菌悬液0.01份~0.02份、戊糖片球菌悬液0.01份~0.02份和嗜热链球菌悬液0.01份~0.02份;经调配、发酵、澄清、过滤、脱气、灌装、灭菌和包装,得牛蒡茶发酵饮料成品。本发明所得产品富含低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而且食用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牛蒡茶饮料,其特征是: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牛蒡汁80份~120份、纯净水100份~200份、白砂糖4份~6份、果葡糖浆2份~4份和壳聚糖0.03份~0.0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0.01份~0.02份、鼠李糖乳杆菌悬液0.01份~0.02份、戊糖片球菌悬液0.01份~0.02份和嗜热链球菌悬液0.01份~0.02份;所述牛蒡汁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新鲜牛蒡清洗干净后去皮,其次打浆过20目筛,然后在固液比1:10、纤维素酶0.4%、果胶酶0.02%和45℃的条件下酶解1.5h,随后90℃灭酶5min,最后200目过滤,得牛蒡汁;所述鼠李糖乳杆菌悬液、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戊糖片球菌悬液和嗜热链球菌悬液指在添加之前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培养,培养液离心后制成含菌量为108CFU/mL~109CFU/mL的菌悬液,四种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2:1:2:1混合。

2.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蒡茶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首先将牛蒡汁、纯净水、白砂糖、果葡糖浆调配,得调配液;其次添加发酵剂混合菌悬液后进行恒温发酵;然后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壳聚糖澄清;最后过滤、脱气、灌装、灭菌和包装,得产品;所述发酵是在温度38℃~46℃条件下恒温发酵3h~6h;所述澄清是在采用壳聚糖法,60℃~65℃恒温处理1h~2h;所述过滤是采用硅藻土过滤;所述脱气是在60℃和50KPa条件下真空脱气15min;所述灭菌是在温度90℃~95℃条件下保持20min~30min,完成后逐级冷却至室温,擦干罐外水分,即得到成品。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属于饮料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牛蒡,又名恶实、大力子。属桔梗目,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西欧、克什米尔地区、欧洲等地。中国牛蒡的种植主要产地分布于江苏省和山东省,江苏省的徐州丰县、沛县,山东省的苍山种植历史悠久,面积规模较大。牛蒡富含低聚糖、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150倍,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为根茎类之首。其具有抗菌、降血糖,抗衰老,抗氧化,抗癌等功效。
发酵饮料现在非常普遍,如专利申请号02155661X牛蒡复合多菌种发酵功能型饮料,专利申请号2014101279623一种多菌种混合连续发酵制备山楂果醋饮料的方法,专利申请号021556636竹叶复合多菌种发酵功能型饮料,专利申请号021556628苦丁复合多菌种发酵功能型饮料,专利授权号ZL 2010105401931一种多菌种微生物复合饮料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授权号ZL 2011100622576多菌种混合发酵制备格瓦斯饮料的方法,等。从上述资料的具体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许多原料都可以采用多菌种发酵制备成功能型饮料,但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制备牛蒡茶饮料还未见报道,本产品既食用方便又营养丰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牛蒡汁80份~120份、纯净水100份~200份、白砂糖4份~6份、果葡糖浆2份~4份和壳聚糖0.03份~0.05份、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0.01份~0.02份、鼠李糖乳杆菌悬液0.01份~0.02份、戊糖片球菌悬液0.01份~0.02份和嗜热链球菌悬液0.01份~0.02份;所述牛蒡汁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新鲜牛蒡清洗干净后去皮,其次打浆过20目筛,然后在固液比1:10、纤维素酶0.4%、果胶酶0.02%和45℃的条件下酶解1.5h,随后90℃灭酶5min,最后200目过滤,得牛蒡汁;所述鼠李糖乳杆菌悬液、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戊糖片球菌悬液和嗜热链球菌悬液指在添加之前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培养,培养液离心后制成含菌量为108CFU/mL~109CFU/mL的菌悬液,四种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2:1:2:1混合。
具体步骤:首先将牛蒡汁、纯净水、白砂糖、果葡糖浆调配,得调配液;其次添加发酵剂混合菌悬液后进行恒温发酵;然后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壳聚糖澄清;最后过滤、脱气、灌装、灭菌和包装,得产品;所述发酵是在温度38℃~46℃条件下恒温发酵3h~6h;所述澄清是在采用壳聚糖法,60℃~65℃恒温处理1h~2h;所述过滤是采用硅藻土过滤;所述脱气是在60℃和50KPa条件下真空脱气15min;所述灭菌是在温度90℃~95℃条件下保持20min~30min,完成后逐级冷却至室温,擦干罐外水分,即得到成品。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制备牛蒡茶,富含低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其营养丰富,酸甜可口,集保健和营养于一体;
2、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而且食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牛蒡汁80g、纯净水200g、白砂糖6g、果葡糖浆3g和壳聚糖0.05g、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0.01mL、鼠李糖乳杆菌悬液0.02mL、戊糖片球菌悬液0.015mL和嗜热链球菌悬液0.02mL;所述牛蒡汁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新鲜牛蒡清洗干净后去皮,其次打浆过20目筛,然后在固液比1:10、纤维素酶0.4%、果胶酶0.02%和45℃的条件下酶解1.5h,随后90℃灭酶5min,最后200目过滤,得牛蒡汁;所述鼠李糖乳杆菌悬液、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戊糖片球菌悬液和嗜热链球菌悬液指在添加之前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培养,培养液离心后制成含菌量分别为3.4×108CFU/mL、5.1×108CFU/mL、8.1×108CFU/mL和5.8×108CFU/mL的菌悬液,四种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2:1:2:1混合。
具体步骤:首先将牛蒡汁、纯净水、白砂糖、果葡糖浆调配,得调配液;其次添加发酵剂混合菌悬液后进行恒温发酵;然后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壳聚糖澄清;最后过滤、脱气、灌装、灭菌和包装,得产品;所述发酵是在温度38℃条件下恒温发酵5h;所述澄清是在采用壳聚糖法,60℃恒温处理2h;所述过滤是采用硅藻土过滤;所述脱气是在60℃和50KPa条件下真空脱气15min;所述灭菌是在温度92℃条件下保持25min,完成后逐级冷却至室温,擦干罐外水分,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2:
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牛蒡汁120g、纯净水150g、白砂糖5g、果葡糖浆2g和壳聚糖0.03g、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0.01mL、鼠李糖乳杆菌悬液0.01mL、戊糖片球菌悬液0.01mL和嗜热链球菌悬液0.015mL;所述牛蒡汁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新鲜牛蒡清洗干净后去皮,其次打浆过20目筛,然后在固液比1:10、纤维素酶0.4%、果胶酶0.02%和45℃的条件下酶解1.5h,随后90℃灭酶5min,最后200目过滤,得牛蒡汁;所述鼠李糖乳杆菌悬液、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戊糖片球菌悬液和嗜热链球菌悬液指在添加之前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培养,培养液离心后制成含菌量分别为2.3×108CFU/mL、4.6×108CFU/mL、7.2×108CFU/mL和6.8×108CFU/mL的菌悬液,四种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2:1:2:1混合。
具体步骤:首先将牛蒡汁、纯净水、白砂糖、果葡糖浆调配,得调配液;其次添加发酵剂混合菌悬液后进行恒温发酵;然后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壳聚糖澄清;最后过滤、脱气、灌装、灭菌和包装,得产品;所述发酵是在温度46℃条件下恒温发酵3h;所述澄清是在采用壳聚糖法,63℃恒温处理1.5h;所述过滤是采用硅藻土过滤;所述脱气是在60℃和50KPa条件下真空脱气15min;所述灭菌是在温度95℃条件下保持20min,完成后逐级冷却至室温,擦干罐外水分,即得到成品。
实施例3:
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牛蒡汁100g、纯净水100g、白砂糖4g、果葡糖浆4g和壳聚糖0.04g、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0.02mL、鼠李糖乳杆菌悬液0.01mL、戊糖片球菌悬液0.02mL和嗜热链球菌悬液0.015mL;所述牛蒡汁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新鲜牛蒡清洗干净后去皮,其次打浆过20目筛,然后在固液比1:10、纤维素酶0.4%、果胶酶0.02%和45℃的条件下酶解1.5h,随后90℃灭酶5min,最后200目过滤,得牛蒡汁;所述鼠李糖乳杆菌悬液、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戊糖片球菌悬液和嗜热链球菌悬液指在添加之前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培养,培养液离心后制成含菌量分别为8.1×108CFU/mL、4.3×108CFU/mL、3.5×108CFU/mL和6.7×108CFU/mL的菌悬液,四种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2:1:2:1混合。
具体步骤:首先将牛蒡汁、纯净水、白砂糖、果葡糖浆调配,得调配液;其次添加发酵剂混合菌悬液后进行恒温发酵;然后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壳聚糖澄清;最后过滤、脱气、灌装、灭菌和包装,得产品;所述发酵是在温度42℃条件下恒温发酵4h;所述澄清是在采用壳聚糖法,65℃恒温处理1h;所述过滤是采用硅藻土过滤;所述脱气是在60℃和50KPa条件下真空脱气15min;所述灭菌是在温度90℃条件下保持30min,完成后逐级冷却至室温,擦干罐外水分,即得到成品。

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8631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1 CN 104286314 A (21)申请号 201410604090.5 (22)申请日 2014.11.03 A23F 3/34(2006.01) (71)申请人 徐州工程学院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区丽水路 1 号徐州工程学院 (72)发明人 李超 李勇 王乃馨 陈丹 戴晓娟 商学兵 (54) 发明名称 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 酵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 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 属于饮料加工领域。 其特征是 : 各原料及其。

2、质量份数 : 牛蒡汁 80 份 120 份、 纯净水 100 份 200 份、 白砂糖 4 份 6 份、 果葡糖浆 2 份 4 份和壳聚糖 0.03 份 0.05 份、 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 0.01 份 0.02 份、 鼠李 糖乳杆菌悬液 0.01 份 0.02 份、 戊糖片球菌悬 液0.01份0.02份和嗜热链球菌悬液0.01份 0.02 份 ; 经调配、 发酵、 澄清、 过滤、 脱气、 灌装、 灭 菌和包装, 得牛蒡茶发酵饮料成品。 本发明所得产 品富含低聚糖、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 益的物质, 且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 产品安全、 无毒 副作用, 而且食用方便。 (51)Int.。

3、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86314 A CN 104286314 A 1/1 页 2 1. 一种牛蒡茶饮料, 其特征是 : 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 : 牛蒡汁 80 份 120 份、 纯净水 100 份 200 份、 白砂糖 4 份 6 份、 果葡糖浆 2 份 4 份和壳聚糖 0.03 份 0.05 份、 保加 利亚乳杆菌悬液 0.01 份 0.02 份、 鼠李糖乳杆菌悬液 0.01 份 0.02 份、 戊糖片球菌悬液 0.01 份 0.02 份和嗜热链球菌。

4、悬液 0.01 份 0.02 份 ; 所述牛蒡汁的制备方法是 : 首先将 新鲜牛蒡清洗干净后去皮, 其次打浆过20目筛, 然后在固液比1:10、 纤维素酶0.4%、 果胶酶 0.02% 和 45的条件下酶解 1.5h, 随后 90灭酶 5min, 最后 200 目过滤, 得牛蒡汁 ; 所述鼠 李糖乳杆菌悬液、 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 戊糖片球菌悬液和嗜热链球菌悬液指在添加之前 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培养, 培养液离心后制成含菌量为108CFU/mL109CFU/mL的菌悬 液, 四种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 2:1:2:1 混合。 2. 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牛蒡茶饮料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是 : 具。

5、体步骤 : 首先将牛蒡 汁、 纯净水、 白砂糖、 果葡糖浆调配, 得调配液 ; 其次添加发酵剂混合菌悬液后进行恒温发 酵 ; 然后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壳聚糖澄清 ; 最后过滤、 脱气、 灌装、 灭菌和包装, 得产品 ; 所述 发酵是在温度 38 46条件下恒温发酵 3h 6h ; 所述澄清是在采用壳聚糖法, 60 65恒温处理1h2h ; 所述过滤是采用硅藻土过滤 ; 所述脱气是在60和50KPa条件下真 空脱气15min ; 所述灭菌是在温度9095条件下保持20min30min, 完成后逐级冷却 至室温, 擦干罐外水分, 即得到成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86314 A 2 1/。

6、3 页 3 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 属于饮料 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牛蒡, 又名恶实、 大力子。 属桔梗目, 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于中国、 西欧、 克什米尔地区、 欧洲等地。 中国牛蒡的种植主要产地分布于江苏省和山东省, 江苏省的徐州 丰县、 沛县, 山东省的苍山种植历史悠久, 面积规模较大。牛蒡富含低聚糖、 维生素及矿物 质, 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 150 倍, 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为根茎类之首。其具有抗菌、 降血糖, 抗衰老, 抗氧化, 抗癌等功效。 000。

7、3 发酵饮料现在非常普遍, 如专利申请号 02155661X 牛蒡复合多菌种发酵功能型饮 料, 专利申请号 2014101279623 一种多菌种混合连续发酵制备山楂果醋饮料的方法, 专利 申请号 021556636 竹叶复合多菌种发酵功能型饮料, 专利申请号 021556628 苦丁复合多菌 种发酵功能型饮料, 专利授权号 ZL 2010105401931 一种多菌种微生物复合饮料制剂及其 制备方法, 专利授权号 ZL 2011100622576 多菌种混合发酵制备格瓦斯饮料的方法, 等。从 上述资料的具体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许多原料都可以采用多菌种发酵制备成功能型饮料, 但 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

8、发酵制备牛蒡茶饮料还未见报道, 本产品既食用方便又营养丰富。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蒡茶饮料及其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的制备方法。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 : 牛蒡汁 80 份120份、 纯净水100份200份、 白砂糖4份6份、 果葡糖浆2份4份和壳聚糖0.03 份 0.05 份、 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 0.01 份 0.02 份、 鼠李糖乳杆菌悬液 0.01 份 0.02 份、 戊糖片球菌悬液 0.01 份 0.02 份和嗜热链球菌悬液 0.01 份 0.02 份 ; 所述牛蒡汁的 制备方法是 : 首先将新鲜牛蒡清洗干。

9、净后去皮, 其次打浆过 20 目筛, 然后在固液比 1:10、 纤 维素酶 0.4%、 果胶酶 0.02% 和 45的条件下酶解 1.5h, 随后 90灭酶 5min, 最后 200 目过 滤, 得牛蒡汁 ; 所述鼠李糖乳杆菌悬液、 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 戊糖片球菌悬液和嗜热链球 菌悬液指在添加之前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培养, 培养液离心后制成含菌量为 108CFU/ mL 109CFU/mL 的菌悬液, 四种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 2:1:2:1 混合。 0006 具体步骤 : 首先将牛蒡汁、 纯净水、 白砂糖、 果葡糖浆调配, 得调配液 ; 其次添加发 酵剂混合菌悬液后进行恒温发酵 ; 然后搅。

10、拌均匀后再加入壳聚糖澄清 ; 最后过滤、 脱气、 灌 装、 灭菌和包装, 得产品 ; 所述发酵是在温度 38 46条件下恒温发酵 3h 6h ; 所述澄 清是在采用壳聚糖法, 60 65恒温处理 1h 2h ; 所述过滤是采用硅藻土过滤 ; 所述脱 气是在 60和 50KPa 条件下真空脱气 15min ; 所述灭菌是在温度 90 95条件下保持 20min 30min, 完成后逐级冷却至室温, 擦干罐外水分, 即得到成品。 0007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说 明 书 CN 104286314 A 3 2/3 页 4 1、 本发明采用多种乳酸菌混合发酵制备牛蒡茶, 。

11、富含低聚糖、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 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其营养丰富, 酸甜可口, 集保健和营养于一体 ; 2、 本发明的工艺简单, 成本低廉, 产品安全、 无毒副作用, 而且食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实施例 1 : 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 : 牛蒡汁 80g、 纯净水 200g、 白砂糖 6g、 果葡糖浆 3g 和壳聚糖 0.05g、 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 0.01mL、 鼠李糖乳杆菌悬液 0.02mL、 戊糖片球菌悬液 0.015mL 和嗜热链球菌悬液 0.02mL ; 所述牛蒡汁的制备方法是 : 首先将新鲜牛蒡清洗干净后去皮, 其次打浆过 20 目筛, 然后在固液比 1:10、 纤维素。

12、酶 0.4%、 果胶酶 0.02% 和 45的条件下酶 解 1.5h, 随后 90灭酶 5min, 最后 200 目过滤, 得牛蒡汁 ; 所述鼠李糖乳杆菌悬液、 保加利 亚乳杆菌悬液、 戊糖片球菌悬液和嗜热链球菌悬液指在添加之前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 培养, 培养液离心后制成含菌量分别为 3.4108CFU/mL、 5.1108CFU/mL、 8.1108CFU/mL 和 5.8108CFU/mL 的菌悬液, 四种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 2:1:2:1 混合。 0009 具体步骤 : 首先将牛蒡汁、 纯净水、 白砂糖、 果葡糖浆调配, 得调配液 ; 其次添加发 酵剂混合菌悬液后进行恒温发酵 ; 然。

13、后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壳聚糖澄清 ; 最后过滤、 脱气、 灌 装、 灭菌和包装, 得产品 ; 所述发酵是在温度 38条件下恒温发酵 5h ; 所述澄清是在采用壳 聚糖法, 60恒温处理 2h ; 所述过滤是采用硅藻土过滤 ; 所述脱气是在 60和 50KPa 条件 下真空脱气 15min ; 所述灭菌是在温度 92条件下保持 25min, 完成后逐级冷却至室温, 擦 干罐外水分, 即得到成品。 0010 实施例 2 : 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 : 牛蒡汁 120g、 纯净水 150g、 白砂糖 5g、 果葡糖浆 2g 和壳聚糖 0.03g、 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0.01mL、 鼠李糖乳杆菌悬液0.01m。

14、L、 戊糖片球菌悬液0.01mL和 嗜热链球菌悬液 0.015mL ; 所述牛蒡汁的制备方法是 : 首先将新鲜牛蒡清洗干净后去皮, 其 次打浆过 20 目筛, 然后在固液比 1:10、 纤维素酶 0.4%、 果胶酶 0.02% 和 45的条件下酶解 1.5h, 随后 90灭酶 5min, 最后 200 目过滤, 得牛蒡汁 ; 所述鼠李糖乳杆菌悬液、 保加利亚 乳杆菌悬液、 戊糖片球菌悬液和嗜热链球菌悬液指在添加之前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培 养, 培养液离心后制成含菌量分别为 2.3108CFU/mL、 4.6108CFU/mL、 7.2108CFU/mL 和 6.8108CFU/mL 的菌悬液。

15、, 四种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 2:1:2:1 混合。 0011 具体步骤 : 首先将牛蒡汁、 纯净水、 白砂糖、 果葡糖浆调配, 得调配液 ; 其次添加发 酵剂混合菌悬液后进行恒温发酵 ; 然后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壳聚糖澄清 ; 最后过滤、 脱气、 灌 装、 灭菌和包装, 得产品 ; 所述发酵是在温度 46条件下恒温发酵 3h ; 所述澄清是在采用壳 聚糖法, 63恒温处理 1.5h ; 所述过滤是采用硅藻土过滤 ; 所述脱气是在 60和 50KPa 条 件下真空脱气 15min ; 所述灭菌是在温度 95条件下保持 20min, 完成后逐级冷却至室温, 擦干罐外水分, 即得到成品。 0012 实施。

16、例 3 : 各原料及其质量份数 : 牛蒡汁 100g、 纯净水 100g、 白砂糖 4g、 果葡糖浆 4g 和壳聚糖 0.04g、 保加利亚乳杆菌悬液0.02mL、 鼠李糖乳杆菌悬液0.01mL、 戊糖片球菌悬液0.02mL和 嗜热链球菌悬液 0.015mL ; 所述牛蒡汁的制备方法是 : 首先将新鲜牛蒡清洗干净后去皮, 其 说 明 书 CN 104286314 A 4 3/3 页 5 次打浆过 20 目筛, 然后在固液比 1:10、 纤维素酶 0.4%、 果胶酶 0.02% 和 45的条件下酶解 1.5h, 随后 90灭酶 5min, 最后 200 目过滤, 得牛蒡汁 ; 所述鼠李糖乳杆菌悬。

17、液、 保加利亚 乳杆菌悬液、 戊糖片球菌悬液和嗜热链球菌悬液指在添加之前发酵菌种经过活化和扩大培 养, 培养液离心后制成含菌量分别为 8.1108CFU/mL、 4.3108CFU/mL、 3.5108CFU/mL 和 6.7108CFU/mL 的菌悬液, 四种菌悬液按照体积比为 2:1:2:1 混合。 0013 具体步骤 : 首先将牛蒡汁、 纯净水、 白砂糖、 果葡糖浆调配, 得调配液 ; 其次添加发 酵剂混合菌悬液后进行恒温发酵 ; 然后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壳聚糖澄清 ; 最后过滤、 脱气、 灌 装、 灭菌和包装, 得产品 ; 所述发酵是在温度 42条件下恒温发酵 4h ; 所述澄清是在采用壳 聚糖法, 65恒温处理 1h ; 所述过滤是采用硅藻土过滤 ; 所述脱气是在 60和 50KPa 条件 下真空脱气 15min ; 所述灭菌是在温度 90条件下保持 30min, 完成后逐级冷却至室温, 擦 干罐外水分, 即得到成品。 说 明 书 CN 104286314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