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性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9440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21 CN 104294401 A (21)申请号 201410517300.7 (22)申请日 2014.09.30 D01F 8/06(2006.01) D01F 1/10(2006.01) D01D 5/253(2006.01) D01D 5/32(2006.01) D01D 5/34(2006.01) D01D 5/12(2006.01) D01D 10/02(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 22 号 申请人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
2、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王金堂 赵付平 王余伟 张金峰 朱兴松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2204 代理人 徐莹 (54) 发明名称 一种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 维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 烯粉末和抗氧剂按照 100 : 0.050.1 的质量比放 入十氢萘溶剂中, 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浓 度为 710% 的十氢萘悬浮液, 将改性的低熔点聚 乙烯溶液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十氢萘溶液分别挤 出后按照容积比 1 : 44 : 1 经过异形喷丝板, 。
3、冷却 成凝胶原丝, 将得到的初生丝经过多级牵伸和热 定型, 得到纤维强度为 24.036.0cN/dtex、 纤维 模量为 927.51327.4cN/dtex 的复合纤维。本发 明通过在聚乙烯中添加改性剂, 再与添加抗氧剂 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经过复合纺丝制得复合结 构纤维, 该纤维保持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强度、 高模量和防切割特性, 并广泛应用于电力、 化工、 海洋等领域。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94401。
4、 A CN 104294401 A 1/1 页 2 1. 一种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将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粉末和抗氧剂按照 100 : 0.050.1 的质量比放入十氢萘溶剂中, 制成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710% 的十氢萘悬浮液, 将改性的低熔点聚乙烯溶液和超高分子 量聚乙烯十氢萘溶液分别挤出后按照容积比 1 : 44 : 1 经过异形喷丝板, 冷却成凝胶原丝, 将得到的初生丝经过多级牵伸和热定型, 得到纤维强度为 24.036.0cN/dtex、 纤维模量为 927.51327.4cN/dtex 的复合纤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
5、述的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聚乙烯的改性方法为 : 在聚乙烯中按 100 : 0.050.1 的质量比加入抗氧剂, 同时按 100 : 0.52 的质量比加入抗静电剂或按 100 : 1520 的质量比加入阻燃剂, 投入十氢萘溶剂 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710% 的十氢萘悬浮液。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抗氧剂由受阻酚类、 有机亚磷酸酯类或其复配抗氧剂组成, 所述抗静电剂 由单甘脂类、 乙氧基胺类中至少一种组成, 所述阻燃剂为十溴联苯醚及三氧化二锑的。
6、复配 阻燃剂 ; 复配抗氧剂和复配阻燃剂为两种单一抗氧剂、 阻燃剂按质量比为 1 : 22 : 1 进行配 比。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二丁基羟基甲苯或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 丙 酸季戊四醇脂, 所述有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双 (2, 4-二叔丁基苯酚)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或三 (2.4- 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 所述单甘脂类抗静电剂为单十八烷酸甘油酯或单硬 脂酸甘油酯, 所述乙氧基胺类抗静电剂为乙氧基月桂酷胺或甘油一硬脂酸酯。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改性聚乙。
7、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抗氧剂和十氢萘溶剂在 96100下搅拌预溶胀 0.53h。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改性聚乙烯经过孔径为 0.20.6mm、 孔数为 80120 孔的异形 喷丝板进行喷丝。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其 特征在于 : 改性聚乙烯在一根双螺杆中挤压、 计量,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另一根双螺杆中挤 压、 计量后, 再进入同一喷丝组件, 两种溶液在喷丝组件内各自行走。
8、, 直到喷丝孔处汇合并 挤出喷丝孔, 制造并列复合纤维的异形喷丝板为双十字孔形, 皮芯复合纤维的异形喷丝板 为同轴圆形。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冷却速度为 3080 /min。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牵伸工艺为 : 一级拉伸温度 7590, 拉伸倍数 38 ; 二级拉伸温度 90105, 拉伸 倍数 38 ; 三级拉伸温度 100115, 拉伸倍数 2.03.0 ; 四级拉伸温度 105120, 拉伸倍 数 1.32.0, 总拉伸倍数为。
9、 23.425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热定型工艺为 : 110130下进行紧张热定型25秒, 在120130下进行松弛热定 型 15 分钟后。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94401 A 2 1/5 页 3 一种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 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 纤维是当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纤维之一, 具有众多的优 异特性, 如高强度、 高模量、 质量轻、。
10、 化学性能稳定、 耐磨耐弯曲性、 防切割性等, 是用于航空 航天、 防弹防刺等国防领域和海上油田的系泊绳、 劳动保护用品等民用领域的理想材料。 0003 复合纤维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熔体, 利用其品种、 粘度或配比不同, 分 别通过各自的熔体管道, 在由多块分配板组合而成的复合组件进行分配, 到达喷丝板时以 各种方式汇合, 形成复合熔体流, 从同一喷丝孔中喷出成丝束, 这样形成的丝束就是复合纤 维。其中两种组分的复合纤维成为双组分纤维。 0004 迄今为止, 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加工较困难, 关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并 列 / 皮芯复合纤维的研究尚未有所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
11、目的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改性聚乙烯 - 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可得到具有高强度、 高模量和防切割等性能的纤维。 0006 技术方案 : 一种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将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粉末和抗氧剂按照 100 : 0.050.1 的质量比放入十氢萘溶剂中, 制成超高分子 量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710% 的十氢萘悬浮液, 将改性的低熔点聚乙烯溶液和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十氢萘溶液分别挤出后按照容积比 1 : 44 : 1 经过异形喷丝板, 冷却成凝胶原丝, 将 得到的初生丝经过多级牵伸和热定型, 得到纤维强度为 24.03。
12、6.0cN/dtex、 纤维模量为 927.51327.4cN/dtex 的复合纤维。 0007 进一步, 聚乙烯的改性方法为 : 在聚乙烯中按 100 : 0.050.1 的质量比加入抗氧 剂, 同时按 100 : 0.52 的质量比加入抗静电剂或按 100 : 1520 的质量比加入阻燃剂, 投入 十氢萘溶剂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710% 的十氢萘悬浮液。由于聚乙烯在高温 下极易被氧化而降解, 抗氧剂能抑制或阻止聚合物热氧化的进程 ; 抗静电剂多系表面活性 剂, 可使纤维表面亲合水分, 具有导电作用, 因而可以使静电及时泄漏, 而阻燃剂可以阻止 纤维材料被引燃或抑制火焰扩散。 0。
13、008 优选的, 所述抗氧剂由受阻酚类、 有机亚磷酸酯类或其复配抗氧剂组成, 所述抗静 电剂由单甘脂类、 乙氧基胺类中至少一种组成, 所述阻燃剂为十溴联苯醚及三氧化二锑的 复配阻燃剂 ; 复配抗氧剂和复配阻燃剂为两种单一抗氧剂、 阻燃剂按质量比为 1 : 22 : 1 进 行配比。 0009 优选的, 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二丁基羟基甲苯或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 苯基) 丙酸季戊四醇脂, 所述有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双 (2, 4- 二叔丁基苯酚) 季戊四醇二 说 明 书 CN 104294401 A 3 2/5 页 4 亚磷酸酯、 三 (2.4- 二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 所。
14、述单甘脂类抗静电剂为单十八烷酸甘油酯 或单硬脂酸甘油酯, 所述乙氧基胺类抗静电剂为乙氧基月桂酷胺或甘油一硬脂酸酯。 0010 进一步,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抗氧剂和十氢萘溶剂在 96100下搅拌预溶胀 0.53h, 避免熔体纺丝过程造成纺丝溶液的不均匀而出现毛丝、 断头等缺陷。 0011 进一步,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与改性聚乙烯经过孔径为 0.20.6mm、 孔数为 80120 孔的异形喷丝板进行喷丝。 若孔径小, 在牵伸过程中易断头 ; 若孔径大, 受热不均匀, 牵伸过 程难以进行。 0012 改性聚乙烯在一根双螺杆中挤压、 计量,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另一根双螺杆中挤 压、 计量后, 再进入。
15、同一喷丝组件, 两种溶液在喷丝组件内各自行走, 直到喷丝孔处汇合并 挤出喷丝孔, 制造并列复合纤维的异形喷丝板为双十字孔形, 皮芯复合纤维的异形喷丝板 为同轴圆形。 0013 优选的, 冷却速度为 3080 /min, 以保证凝胶原丝的低缠结形态和防止丝条之 间的粘连。若冷却速度过快, 甬道中空气流动速度快, 丝条易被吹动而发生粘连 ; 弱冷却速 度慢, 丝条的热量来不急散去, 凝胶原丝易缠结。 0014 进一步, 牵伸工艺为 : 一级拉伸温度 7590, 拉伸倍数 38 ; 二级拉伸温度 90105, 拉伸倍数 38 ; 三级拉伸温度 100115, 拉伸倍数 2.03.0 ; 四级拉伸温度。
16、 105120, 拉伸倍数 1.32.0, 总拉伸倍数为 23.4256。由于一次牵伸的倍数有限, 常采用 多次牵伸来完成, 牵伸倍数越大, 分子链沿纤维轴取向, 机械性能越好。 0015 进一步, 热定型工艺为 : 110130下进行紧张热定型 25 秒, 在 120130下进行 松弛热定型 15 分钟后, 以消除内应力, 保持定形。 0016 有益效果 : 本发明通过在聚乙烯中添加改性剂, 较好的改善了常规聚乙烯纤维的 性能, 再与添加抗氧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经过复合纺丝制得复合结构纤维, 该纤维保持 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强度、 高模量和防切割特性, 并广泛应用于电力、 化工、 海洋等。
17、领域, 特别适合煤炭、 矿山等具有抗静电、 阻燃等特殊要求的行业。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 例。 0019 实施例 : 实施例 1 : 一种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并列抗静电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如图 1 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 : 1、 改性低熔点聚乙烯 : 将聚乙烯加入到双螺杆的主进料口, 改性剂加入到侧进料口, 改性剂为抗氧剂和抗静电剂, 聚乙烯与其按质量比 100 : 0.1 : 1 的比例加入双螺杆中, 制备 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9% 的十氢萘溶液, 。
18、沿挤出方向各节机筒温度分别为 135、 145、 150、 150、 155, 机头温度为 150 , 主机螺杆转速为 20 r/min, 加料螺杆转速为 40 r/min ; 其中, 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二丁基羟基甲苯, 抗静电剂为单甘脂类抗静电剂单十八烷酸甘油 说 明 书 CN 104294401 A 4 3/5 页 5 酯。 0020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液的制备 :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抗氧剂按照 100 : 0.1 的 质量比加入到十氢萘溶剂中, 在 100下搅拌预溶胀 1h, 通过计量泵将其抽入双螺杆中, 制 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9% 的十氢萘溶液, 沿挤出方向各节。
19、机筒温度分别为 150、 160、 160、 160、 160, 机头温度为150 , 主机螺杆转速为30 r/min, 加料螺杆转速为65 r/ min ; 其中, 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二丁基羟基甲苯。 0021 3、 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 : 将改性聚乙烯溶液和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溶液一起分配到组件中, 按照改性聚乙烯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按照容积比 2 : 3 经过 =0.5mm、 孔数为 100 孔的双十字孔形喷丝板, 挤出至甬道内部冷却凝固成凝胶原丝, 冷却速度在 50 /min, 以保证凝胶原丝的低缠结形态和防止丝条之间的粘连, 将此凝胶原 丝喂入热拉伸甬道内。
20、, 以卷绕装置对其进行热拉伸。 0022 4、 将得到的初生丝经过多级牵伸和热定型, 制得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并列复合纤维成品 : 牵伸工艺为 : 一级拉伸温度 80, 拉伸倍数 5, 二级拉伸温度 100, 拉 伸倍数5, 三级拉伸温度105, 拉伸倍数2.4, 四级拉伸温度110, 拉伸倍数1.8, 总拉伸倍 数为 108。然后在 120下进行紧张热定型 3 秒, 在 125下进行松弛热定型 2 分钟后, 得到 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并列复合纤维成品。 0023 所得复合纤维的强度为 24.3cN/dtex, 模量为 1235.9 cN/dtex。 0024 实施例。
21、 2 : 一种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并列阻燃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与 实施例 1 大致相同, 所不同的是 : 1、 改性聚乙烯的制备工艺如下 : 将聚乙烯加入到双螺杆的主进料口, 改性剂加入到侧 进料口, 改性剂为抗氧剂和阻燃剂, 按质量比 100 : 0.1 : 15 加入, 制备出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7% 的十氢萘溶液。沿挤出方向各节机筒温度分别为 135、 145、 150、 150、 155, 机头温度为 150 , 主机螺杆转速为 20 r/min, 加料螺杆转速为 40 r/min。其中, 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 氧剂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 丙酸季戊四醇脂。
22、, 阻燃剂为十溴联苯醚及三氧化二 锑按质量比为 1 : 1 的复配阻燃剂。 0025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液的制备 :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抗氧剂按照 100 : 0.05 的质量比加入到十氢萘溶剂中, 通过计量泵将其抽入双螺杆中, 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 量浓度为 7% 的十氢萘溶液, 在 98下搅拌预溶胀 2h, 通过计量泵将其抽入双螺杆中, 制备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10% 的十氢萘溶液, 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 -(3.5- 二 叔丁基 -4- 羟基苯基) 丙酸季戊四醇脂。 0026 3、 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 : 将改性聚乙烯溶液和超高分 子量聚。
23、乙烯溶液一起分配到组件中, 按照改性聚乙烯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容积比为 2 : 1 的 比例经过 =0.4mm、 孔数为 110 孔的双十字孔形喷丝板, 挤出至甬道内部冷却凝固成凝胶原 丝, 冷却速度在 70 /min。 0027 最后得到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并列复合纤维成品, 所得复合纤维强度 为 32.4cN/dtex, 模量为 982.5cN/dtex。 0028 实施例 3 : 一种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皮芯抗静电复合纤维的制备方 法 : 1、 改性低熔点聚乙烯 : 将聚乙烯加入到双螺杆的主进料口, 改性剂加入到侧进料口, 改 说 明 书 CN 104294401 。
24、A 5 4/5 页 6 性剂为抗氧剂和抗静电剂, 按比例为100 : 0.08 : 2, 制备出聚乙烯质量浓度为8%的十氢萘溶 液 ; 其中, 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二丁基羟基甲苯和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 丙酸季戊四醇脂按照质量比为 1 : 1 的复配抗氧剂, 静电剂为乙氧基胺类抗静电剂乙氧基月 桂酷胺。 0029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液的制备 :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抗氧剂按照 100 : 0.08 的质量比加入到十氢萘溶剂中, 在 96下搅拌预溶胀 3h, 通过计量泵将其抽入双螺杆 中, 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8% 的十氢萘溶液 ; 抗氧剂为二丁基羟基甲。
25、苯和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 丙酸季戊四醇脂按照质量比为 1 : 2 的复配抗氧剂。 0030 3、 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 : 将改性聚乙烯溶液和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溶液一起分配到组件中, 按照改性聚乙烯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比为 3 : 1 的 比例经过 =0.5mm、 孔数为 100 孔的同轴圆形喷丝板, 挤出至甬道内部冷却凝固成凝胶原 丝, 冷却速度在 30 /min。 0031 4、 将得到的初生丝经过多级牵伸和热定型, 制得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并列复合纤维成品 : 牵伸工艺为 : 一级拉伸温度85, 拉伸倍数7, 二级拉伸温度。
26、95, 拉伸 倍数7, 三级拉伸温度110, 拉伸倍数2.5, 四级拉伸温度115, 拉伸倍数1.5, 总拉伸倍数 为 183.75。然后在 125下进行紧张热定型 4 秒, 在 125下进行松弛热定型 3 分钟后, 得 到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皮芯复合纤维成品。 0032 所得复合纤维强度为 28.6cN/dtex, 模量为 1189.4cN/dtex。 0033 实施例 4 : 一种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皮芯阻燃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与 实施例 3 大致相同, 所不同的是 : 1、 改性聚乙烯的制备工艺如下 : 将聚乙烯加入到双螺杆的主进料口, 改性剂加入到侧 进料口,。
27、 改性剂为抗氧剂和阻燃剂, 按比例为 100 : 0.08 : 20 的比例加入, 制备出聚乙烯质量 浓度为 8% 的十氢萘溶液, 沿挤出方向各节机筒温度分别为 135、 145、 150、 150、 155, 机头 温度为 150 , 主机螺杆转速为 20 r/min, 加料螺杆转速为 40 r/min ; 其中, 阻燃剂为十溴 联苯醚及三氧化二锑的按质量比为 1 : 2 的复配阻燃剂, 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二丁基羟 基甲苯和有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双 (2, 4- 二叔丁基苯酚)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按照质量比 为 2 : 1 的复配抗氧剂。 0034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液的制备 : 将。
28、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抗氧剂按照 100 : 0.08 的质量比加入到十氢萘溶剂中, 在 100下搅拌预溶胀 0.5h, , 通过计量泵将其抽入双螺杆 中, 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8% 的十氢萘溶液 ; 抗氧剂为有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双 (2, 4- 二叔丁基苯酚)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0035 3、 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制备 : 将改性聚乙烯溶液和超高分 子量聚乙烯溶液一起分配到组件中, 按照改性聚乙烯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比为 4 : 1 的 比例经过 =0.3mm、 孔数为 90 孔的同轴圆形喷丝板, 挤出至甬道内部冷却凝固成凝胶原丝, 冷却速度在 80 /。
29、min。 0036 最后得到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皮芯复合纤维成品, 所得复合纤维强度 为 33.8cN/dtex, 模量为 1002.4cN/dtex。 0037 实施例 5 : 与实施例 1 大致相同, 所不同的是改性聚乙烯的方法为在聚乙烯中按照 100 : 0.05 : 0.5的质量比加入抗氧剂和抗静电剂, 再制备出聚乙烯质量浓度为10%的十氢萘 说 明 书 CN 104294401 A 6 5/5 页 7 溶液。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抗氧剂按照100 : 0.07的质量比加入到十氢萘溶剂中, 制备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10% 的十氢萘溶液。抗氧剂为有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三。
30、 (2.4- 二 叔丁基苯基) 亚磷酸酯, 抗静电剂为单甘脂类抗静电剂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甘油一硬脂酸酯。 按照改性聚乙烯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比为 1 : 4 的比例经过 =0.6mm、 孔数为 80 孔的 双十字孔形喷丝板。将得到的初生丝经过多级牵伸和热定型, 制得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 量聚乙烯并列复合纤维成品 : 牵伸工艺为 : 一级拉伸温度 75, 拉伸倍数 3, 二级拉伸温度 90, 拉伸倍数 3, 三级拉伸温度 100, 拉伸倍数 2, 四级拉伸温度 105, 拉伸倍数 1.3, 总 拉伸倍数为 23.4。然后在 110下进行紧张热定型 2 秒, 在 120下进行松弛热定型 1 分。
31、钟 后, 得到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并列复合纤维成品。 0038 实施例 6 : 与实施例 3 大致相同, 所不同的是改性聚乙烯的方法为在聚乙烯中按照 100 : 0.05 : 18 的质量比加入抗氧剂和阻燃剂, 再制备出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10% 的十氢萘溶 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抗氧剂按照 100 : 0.07 的质量比加入到十氢萘溶剂中, 制备超高 分子量聚乙烯质量浓度为 10% 的十氢萘溶液。抗氧剂为有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双 (2, 4- 二 叔丁基苯酚)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阻燃剂为十溴联苯醚和三氧化二锑按质量比为 2 : 1 的 复配阻燃剂。按照改性聚乙烯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32、质量比为 1 : 1 的比例经过 =0.2mm、 孔 数为 120 孔的同轴圆形喷丝板。将得到的初生丝经过多级牵伸和热定型, 制得改性聚乙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并列复合纤维成品 : 牵伸工艺为 : 一级拉伸温度90, 拉伸倍数8, 二级 拉伸温度105, 拉伸倍数8, 三级拉伸温度115, 拉伸倍数3, 四级拉伸温度120, 拉伸倍 数 2.0, 总拉伸倍数为 256。然后在 130下进行紧张热定型 5 秒, 在 130下进行松弛热定 型 5 分钟后, 得到改性聚乙烯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皮芯复合纤维成品。 说 明 书 CN 104294401 A 7 1/1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94401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