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70185.7 (22)申请日 2014.11.20 H02S 10/30(2014.01) H02S 40/22(2014.01) F24J 2/10(2006.01) (71)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 1037 号 (72)发明人 李建兰 喻修成 丁傲霜 黄树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代理人 李智 (54) 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 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 效聚光发电装置, 包括支架, 。
2、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初 次反射镜、 圆弧光谱分频器、 光伏组件、 再次反射 镜和集热器, 其中初次反射镜用于反射太阳光 ; 圆弧光谱分频器用于接收初次反射镜上反射的太 阳光并进行透射和反射 ; 光伏组件用于接收圆弧 光谱分频器透射的太阳光进行光伏发电 ; 再次反 射镜用于将圆弧光谱分频器反射的太阳光进行再 次反射 ; 集热器用于接收圆弧光谱分频器反射的 太阳光及接收再次反射镜反射的太阳光进行光热 发电。本发明能将光伏组件可以利用的波段透射 到其上进行光伏发电, 而将不利于光伏组件进行 光伏发电的波段反射到集热器上进行光热发电, 光伏组件上的能流密度大, 光伏组件发电量高。 (51)Int.Cl. 。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6763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67630 A 1/2 页 2 1.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包括支架(1)和冷却装置(8), 所述 支架 (1) 上安装有初次反射镜 (2)、 圆弧光谱分频器 (3)、 光伏组件 (4)、 再次反射镜 (6) 和 集热器 (7), 其特征在于 : 其中初次反射镜 (2), 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 用于反射太阳光 ; 圆弧光谱分频器 (3), 其开口朝上, 用于接收初次反射镜。
4、 (2) 上反射的太阳光并进行透 射和反射 ; 光伏组件 (4), 位于圆弧光谱分频器 (3) 的上方, 用于接收圆弧光谱分频器 (3) 透射的 太阳光进行光伏发电, 其盖合在圆弧光谱分频器 (3) 上与圆弧光谱分频器 (3) 上端的两边 缘均接触冷却装置 (8), 用于向光伏组件 (4) 通风进行冷却 ; 再次反射镜 (6), 用于将圆弧光谱分频器 (3) 反射的太阳光进行再次反射 ; 集热器(7), 用于接收圆弧光谱分频器(3)反射的太阳光及接收再次反射镜(6)反射的 太阳光进行光热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 于 : 光伏组件 。
5、(4) 包括上光伏板 (41) 和下光伏板 (42), 下光伏板 (42) 盖合在圆弧光谱分 频器 (3) 上与圆弧光谱分频器 (3) 上端的两边缘均接触, 上光伏板 (41) 能直接利用照射的 太阳光进行光伏发电, 下光伏板(42)能接受圆弧光谱分频器(3)透射的太阳光进行光伏发 电。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 于 : 还包括 PID 温度调控装置, 其连接在光伏组件 (4) 上, 用于检测光伏组件 (4) 的温度并 向冷却装置 (8) 发出送风调控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
6、 于 : 所述 PID 温度调控装置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 (5), 该多个温度传感器 (5) 沿光伏组件 (4) 的纵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光伏组件(4)包括上光伏板(41)和下光伏板(42), 下光伏板(42)盖合在圆弧光谱 分频器(3)上与圆弧光谱分频器(3)上端的两边缘均接触, 上光伏板(41)和下光伏板(42) 之间设置有多个竖挡板 (43), 上光伏板 (41)、 竖挡板 (43) 及下光伏板 (42) 共同形成一冷 却风通道 (40), 所述冷却装置 (8) 向冷却风通道 (40) 内通风从而对光伏组件。
7、 (4) 进行冷 却。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集热器 (7) 为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 于 : 集热器(7)位于圆弧光谱分频器(3)的正下方, 以接收圆弧光谱分频器(3)反射的太阳 光。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初次反射镜 (2) 包括左初次反射镜 (2) 和右初次反射镜 (2), 左初次反射镜 (2) 和 右初次反射镜 (2) 分别位于圆弧光谱分频器 (3) 的左下方和右。
8、下方, 圆弧光谱分频器 (3) 接收左初次反射镜 (2) 和右初次反射镜 (2) 反射的太阳光。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初次反射镜 (2) 包括镜主体 (21) 及分别一体成型在镜主体 (21) 两端的弧面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67630 A 2 2/2 页 3 (22), 镜主体 (21) 为平面镜, 镜主体 (21) 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 1 4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67630 A 3 1/6 页 4 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发电装。
9、置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 效聚光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太阳能作为新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形式,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太 阳能利用主要是光热利用和光伏发电, 但是由于太阳能能流密度低导致这两种方式的利用 效率不高。 因此, 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开展太阳能利用成为太阳能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 前, 太阳能热发电都是采用聚光方式来加热集热器内的工质, 随后再将得到的较高温度的 工质送入汽轮机进行发电 ; 对于光伏发电, 采用太阳能聚光技术可以节省太阳能电池板使 用数量, 降低发电成本, 但却会进一步使光伏板工作温度过高而导致效率急剧下降。 0003 在地。
10、面上观测的太阳辐射的波段范围大约为 0.295 2.5m, 短于 0.295m 和 大于 2.5m 波长的太阳辐射, 因地球大气中臭氧、 水气和其他大气分子的强烈吸收, 不能 到达地面。其中 0.38 1.1m 波段范围内的光线比较适合光伏发电, 波长大于 1.1m 的 光谱则作为热能耗散在光伏板内部, 因此造成光伏板过热, 一旦散热性能达不到要求, 光伏 电池的发电效率会急剧降低。此外, 聚光系统中只有菲涅尔式和塔式聚光系统才是可以通 过调节反射镜倾角来使得光伏电池表明的能流密度均匀, 而蝶式以及槽式聚光系统均会导 致电池表面产生 “热斑” , 降低光伏板效率。一种 GaInP/GaAs/G。
11、e 三结光伏电池 (Luque A, Hegedus S.Handbook of photovolta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Jorn Wiley&Sons, 2011.) 的光谱响应曲线显示出, 该光伏电池已将光伏转换区间扩展至 300 1800nm。多结 电池具有超高的转换效率, 但造价昂贵, 一般与聚光系统构成 HCPV 发电系统, 在聚光比大 于 400 时具有经济实用价值。因此, 开展聚光光伏发电是具有经济价值的。 0004 在光伏热水系统中, 如专利 CN201758374U( 于德勇 . 一种一体式太阳能光伏光热 板的 ), 计划在进行光伏发电的同。
12、时, 使用流体流过太阳能电池板背面, 带走电池内的热量, 从而降低电池工作温度 ; 然后收集加热得到的热水, 加以利用。这种系统从理论上达到了 太阳光的综合利用, 但是加热得到的流体温度最高不到 80, 属于低品位温度热水, 实际有 效利用程度低。有文章指出, 两级透射 - 反射聚光分频电热联产系统具有更高的太阳能利 用效率 ( 两级透射 - 反射聚光分频电热联产系统设计和分析, 王刚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因此, 开展太阳能聚光分频光伏光热协同高效发电是值得研究的。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 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13、 解决了光伏组件表面过热和光斑不均, 节约了光伏组件的材料, 提高了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和热利用效率。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 效聚光发电装置, 包括支架和冷却装置, 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初次反射镜、 圆弧光谱分频器、 说 明 书 CN 104467630 A 4 2/6 页 5 光伏组件、 再次反射镜和集热器, 其中 0007 初次反射镜, 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布置, 用于反射太阳光 ; 0008 圆弧光谱分频器, 其开口朝上, 用于接收初次反射镜上反射的太阳光并进行透射 和反射 ; 0009 光伏组件, 位于圆弧光谱分频器的上方, 用于接。
14、收圆弧光谱分频器透射的太阳光 进行光伏发电, 其盖合在圆弧光谱分频器上与圆弧光谱分频器上端的两边缘均接触 ; 0010 冷却装置, 用于向光伏组件通风进行冷却 ; 0011 再次反射镜, 用于将圆弧光谱分频器反射的太阳光进行再次反射 ; 0012 集热器, 用于接收圆弧光谱分频器反射的太阳光及接收再次反射镜反射的太阳光 进行光热发电。 0013 优选地, 光伏组件包括上光伏板和下光伏板, 下光伏板盖合在圆弧光谱分频器上 与圆弧光谱分频器上端的两边缘均接触, 上光伏板能直接利用照射的太阳光进行光伏发 电, 下光伏板能接受圆弧光谱分频器透射的太阳光进行光伏发电。 0014 优选地, 还包括用于向光。
15、伏组件通风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 0015 优选地, 还包括 PID 温度调控装置, 其连接在光伏组件上, 用于检测光伏组件的温 度并向冷却装置发出送风调控指令。 0016 优选地, 所述 PID 温度调控装置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 该多个温度传感器沿光伏 组件的纵向设置。 0017 优选地, 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上光伏板和下光伏板, 下光伏板盖合在圆弧光谱分频 器上与圆弧光谱分频器上端的两边缘均接触, 上光伏板和下光伏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竖挡 板, 上光伏板、 竖挡板及下光伏板共同形成一冷却风通道, 所述冷却装置向冷却风通道内通 风从而对光伏组件进行冷却。 0018 优选地, 所述集热器为真空管式太阳能。
16、集热器。 0019 优选地, 集热器位于圆弧光谱分频器的正下方, 以接收圆弧光谱分频器反射的太 阳光。 0020 优选地, 所述初次反射镜包括左初次反射镜和右初次反射镜, 左初次反射镜和右 初次反射镜分别位于圆弧光谱分频器的左下方和右下方, 圆弧光谱分频器接收左初次反射 镜和右初次反射镜反射的太阳光。 0021 优选地, 所述初次反射镜包括镜主体及分别一体成型在镜主体两端的弧面镜, 镜 主体为平面镜, 镜主体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 1 40。 0022 总体而言, 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 能够取得下列有 益效果 : 0023 1) 本发明中设计的圆弧光谱分频器对光伏组件的。
17、光谱相应波段中的光谱段具有 高透射率, 对另外波段的具有高反射率, 因此其将光伏组件可以利用的波段透射到光伏组 件上进行光伏发电, 而将不利于光伏组件进行光伏发电的波段反射到集热器上进行光热发 电, 在避免了光伏组件过热的同时也加热了集热器内的流体 ; 0024 2) 本发明由于采用倾斜布置的初次反射镜, 通过合理布置初次反射镜和调节初次 反射镜的倾斜角度使得透射光线在光伏组件的表面是均匀叠加的, 保证了光伏组件表面能 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在考虑了入射光线角度、 玻璃初次反射镜倾斜误差、 镜面的平整度、 说 明 书 CN 104467630 A 5 3/6 页 6 聚光器跟踪误差等光学误差, 。
18、得到光伏组件表面能流密度能高达 0.96, 适合光伏组件的工 作 ; 0025 3) 本发明的光伏组件盖合在圆弧光谱分频器上, 其与圆弧光谱分频器上端的两边 缘均接触, 二者使圆弧光谱分频器的内腔形成一半封闭腔, 可以使透射进入半封闭腔内的 太阳光经过多次反射后被光伏组件充分吸收,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 另外, 集热器放置在圆弧 光谱分频器的正下方接收反射光, 集热器的位置可以离地面比较近, 减小了建造成本, 有利 于维修保养 ; 0026 4) 本发明在光伏组件上还连接有 PID 温度调控装置, 用于调节冷却系统工作状 态, 将光伏组件中不能转换为电能的那部分热能带走, 使光伏组件处于最佳工。
19、作温度, 避免 光伏组件表面异常过热问题, 保证光伏组件的正常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0027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0028 图 2 是本发明撤去冷却装置后的主视图 ; 0029 图 3 为本发明中两端为弧面镜的初次反射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 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 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1 如图1、 图2所示, 一种基于太阳。
20、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包括支架1和冷 却装置 8, 所述支架 1 上安装有初次反射镜 2、 圆弧光谱分频器 3、 光伏组件 4、 再次反射镜 6 和集热器 7, 其中 0032 初次反射镜 2, 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用于反射太阳光 ; 初次反射镜 2 可以选用 平面镜, 也可以选用其它带有弧形的反射镜, 以利于太阳光线更好地反射到圆弧光谱分频 器 3 上。优选地, 本发明选用的初次反射镜 2 包括镜主体 21 及分别一体成型在镜主体 21 两端的弧面镜 22, 镜主体 21 为平面镜, 镜主体 21 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 1 40。 0033 圆弧光谱分频器 3, 其开口朝上, 。
21、用于接收初次反射镜 2 上反射的太阳光并进行透 射和反射 ; 0034 光伏组件 4, 位于圆弧光谱分频器 3 的上方, 用于接收圆弧光谱分频器 3 透射的太 阳光进行光伏发电, 其盖合在圆弧光谱分频器 3 上与圆弧光谱分频器 3 上端的两边缘均接 触 ; 光伏组件 4 包括上光伏板 41 和下光伏板 42, 下光伏板 42 盖合在圆弧光谱分频器 3 上 与圆弧光谱分频器3上端的两边缘均接触, 上光伏板41能直接利用照射的太阳光进行光伏 发电, 下光伏板 42 能接受圆弧光谱分频器 3 透射的太阳光进行光伏发电。 0035 冷却装置 8, 用于向光伏组件 4 通风进行冷却 ; 0036 再次反。
22、射镜 6, 用于将圆弧光谱分频器 3 反射的太阳光进行再次反射 ; 0037 集热器7, 用于接收圆弧光谱分频器3反射的太阳光及接收再次反射镜6反射的太 阳光进行光热发电。集热器 7 位于圆弧光谱分频器 3 的正下方, 以接收圆弧光谱分频器 3 说 明 书 CN 104467630 A 6 4/6 页 7 反射的太阳光。由于圆弧光谱分频器 3 可以将太阳光朝下反射, 反射的太阳光与竖直线的 夹角比较小, 即反射的太阳光比较接近竖直, 因此可以将集热器 7 设置得靠地面比较近的 位置, 以便于集热器 7 的安装和维护。 0038 本发电装置还包括PID温度调控装置。 PID温度调控装置连接在光伏。
23、组件4上, 用 于检测光伏组件 4 的温度并向冷却装置 8 发出送风调控指令。所述 PID 温度调控装置包括 多个温度传感器 5, 该多个温度传感器 5 沿光伏组件 4 的纵向设置, 以检测光伏组件 4 在多 个位置的温度, 更好地了解光伏组件 4 上的温度。 0039 进一步, 上光伏板 41 和下光伏板 42 之间设置有多个竖挡板 43, 上光伏板 41、 竖挡 板 43 及下光伏板 42 共同形成一冷却风通道 40, 所述冷却装置 8 根据 PID 温度调控装置检 测的温度情况, 可以向冷却风通道 40 内通风从而对光伏组件 4 进行冷却。 0040 进一步, 所述初次反射镜 2 包括左。
24、初次反射镜 2 和右初次反射镜 2, 左初次反射镜 2和右初次反射镜2分别位于圆弧光谱分频器3的左下方和右下方, 圆弧光谱分频器3接收 左初次反射镜和右初次反射镜反射的太阳光, 这样可以提高圆弧光谱分频器 3 透射到下光 伏板 42 上的能流密度。 0041 所述初次反射镜2距地面有一定高度, 该高度为1.21.5m, 初次反射镜2的下面 可以畜牧草, 以节省占地面积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初次反射镜 2 采用的镜面宽度范围 12 24cm, 初次反射镜 2 的镜主体 21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1 40, 使得初次反射镜 2 的聚光焦 点在圆弧光谱分频器 3 的表面, 从而使光伏组件 4 获得均匀的能。
25、流密度。镜主体 21 的两端 设置弧面镜22, 可以使初次反射镜2两端的弧面镜22反射的光线可以更好地聚焦到圆弧光 谱分频器 3。为了保证光伏组件 4 上的光斑和能流密度均匀, 可以通过控制镜主体 21 与水 平面的夹角来实现。 0042 圆弧光谱分频器 3 的形状为一段劣弧。圆弧光谱分频器 3 设置成此形状, 一是可 以使圆弧光谱分频器 3 与下光伏板 42 组成一个半封闭腔 9, 以便于圆弧光谱分频器 3 透射 的光线在半封闭腔 9 内能够多次反射, 有利于经过圆弧光谱分频器 3 的透射光线更好地被 下光伏板 42 吸收, 提高太阳光利用率。二是可以使集热器 7 放置在其正下方接收反射光,。
26、 集热器 7 的位置可以离地面比较近, 方便安装和维修。 0043 所述 PID 温度调控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 5 检测光伏组件 4 的温度, 适时启动冷却 装置 8, 维持光伏组件 4 的最高效率的温度状态, 以防止光伏组件 4 过热而降低工作效率。 所述PID温度调控装置测量光伏板温度并向冷却装置的送风机80发出送风调控指令, 保证 光伏组件 4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工作。冷却装置 8 接受 PID 温度调控装置产生的风量控制指 令, 调节送风量, 并通过送风管道81送至冷却风通道40来冷却上光伏板41和下光伏板42。 0044 集热器 7 采用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 其吸收圆弧光谱分频器 3 。
27、和再次反射镜 6 反射过来的太阳光, 转换为热能之后传导给管内工质, 加热管内循环流动的工质, 然后再通 过热能发电。 再次反射镜6对未投射到集热器7上的太阳光进行再次反射后到达集热器7, 提高集热器 7 的光热转换效率。 0045 本发明适用于光照充足的戈壁滩和荒漠地区, 采用具有较高的支架 1, 一方面使得 初次反射镜 2 远离地面得到保护, 另一方面由于初次反射镜 2 的镜面以下的地面接受不到 太阳光直射, 减少了土壤水蒸气的流失, 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进行牧草种植, 供畜牧业使用。 0046 光伏组件 4 位于圆弧光谱分频器 3 正上方, 圆弧光谱分频器 3 上的薄膜能使长波 说 明 书 。
28、CN 104467630 A 7 5/6 页 8 反射、 短波透射, 即其反射热光线, 透射冷光线, 以 1.1m 为界限, 大于 1.1m 的长波波段 被反射到集热器 7 上, 小于 1.1m 短波波段被透射到下光伏板 42 上, 有效避免长波透射到 下光伏板 42 上而使下光伏板 42 过热。因为发热效应不可避免, 短波中有一些变成了热量, 再高倍集聚, 导致光伏组件 4 不可避免的发热, 而发热会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低下。因此, 需 要使用冷却装置 8 对光伏组件 4 进行冷却。 0047 圆弧光谱分频器 3 的表层采用真空镀膜技术, 使得介于 0.38 1.1m 的光谱透 射到下光伏板 4。
29、2 的下表面, 大于 1.1m 的波段光子反射到集热器 7 上, 实现使得适合光伏 发电的短波波段透射到光伏组件4表面, 适合进行光热发电的长波波段反射到集热器7上。 0048 圆弧光谱分频器 3 设计对短波应该具有高透射率, 其透射率 0.9, 而对于其余波 段应该具有高反射率, 其反射率0.9。 圆弧光谱分频器3将太阳光谱中短波透射到光伏组 件 4 进行光伏转换发电, 下光伏板 42 接受聚光分频后的太阳光短波产生电能。 0049 光伏发电中, 不同种类的光伏电池光电转换响应区间不同, 如硅电池的响应区间 为 400 1200nm, 理论光热转化可达 70, 砷化镓电池响应区间为 400 。
30、900nm, 理论光热 转换可达 50, 而 GaInP/GaAs/Ge 三结光伏电池响应区间为 300 100nm, 因此采用的圆弧 光谱分频器 3 的膜涂层也应更具实际应用的情况变化。 005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其优点在于 : 0051 1) 本发明中设计的圆弧光谱分频器 3 对太阳能电池的光谱相应波段 ( 如硅电池 的响应波段为 0.4 1.2m, 砷化镓电池的响应波段为 0.4 0.9m) 中的介于 0.38 1.1m 的光谱段具有高透射率, 对另外波段的具有高反射率, 因此将光伏组件 4 可以利用 的波段透射到光伏组件 4 上进行光伏发电, 而将不利于光伏发电的波段反射到集热。
31、器 7 上 进行光热转换, 避免了光伏组件 4 过热的同时也加热了管内流体。 0052 2) 本发明由于采用倾斜布置的具有轻微弧度的反射镜, 各个初次反射镜 2 的反射 光的宽度应该小于或等于分频器宽度, 通过合理布置初次反射镜 2 和调节初次反射镜 2 的 倾斜角度使得折射光线在光伏组件 4 表面是均匀叠加的, 保证了光伏组件 4 表面能流密度 分布的均匀性。在考虑了入射光线角度、 初次反射镜 2 倾斜误差、 镜面的平整度、 聚光器跟 踪误差等光学误差, 粗略估算得到的光伏组件4表面能流密度仍高达0.96, 适合光伏组件4 的工作。相比于现有的采用平板状光谱分频器的技术, 本发明采用的圆弧光。
32、谱分频器 3 透 射的太阳光更多, 光伏组件 4 上的能流密度更高, 因此, 在光伏组件 4 采用相同面积的情况 下, 本发明的圆弧光谱分频器 3 透射到光伏组件 4 上的能流密度较平板状的光谱分频器的 更高, 能产生更高的发电量。反之, 如果要使光伏组件 4 上产生相同容量的电量, 则本发明 采用圆弧光谱分频器3比现有技术采用平板状光谱分频器所采用的光伏组件4的面积要更 小一些, 有助于节约材料。 0053 3) 本发明利用光伏组件 4 与圆弧状分频器组成一个半封闭腔 9, 可以使进入半封 闭腔 9 内的太阳经过多次反射后被光伏组件 4 充分吸收,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0054 4) 本发明。
33、中的选择在光伏组件 4 上连接有 PID 温度调控装置, 调节光伏组件 4 工 作温度, 使光伏组件 4 处于最佳工作温度, 避免光伏组件 4 表面过热问题, 保证上光伏板 41 和下光伏板 42 的正常高效运行。 0055 5) 本发明中光伏组件 4 采用了上光伏板 41 和下光伏板 42 及两侧挡板 43 组成冷 却风通道 40, 冷却装置 8 向冷却风通道 40 内通风对光伏组件 4 进行空冷 ; 上光伏板 41 能 说 明 书 CN 104467630 A 8 6/6 页 9 直接利用照射其上的太阳能, 使得太阳光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0056 6) 本发明中采用二次反射方式, 采用初。
34、次反射镜 2 和再次反射镜 6 对太阳光进行 反射 ; 初次反射镜 2、 再次反射镜 6 和集热器 7 均是近地安装, 便于集热器 7 的安装和维护, 节省了成本 ; 且由于初次反射镜 2 和集热器 7 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 可以遮挡太阳直射, 减 少地面水分蒸发, 有利于地面植被生长, 特别是对于沙漠或者戈壁地区具有实现局部绿化 的作用。 0057 综上, 本发明中采用聚光分频技术对太阳能中不同波段实行不同利用方式, 在保 持光伏组件 4 高效率光伏转化的同时, 也可以利用集热器 7 内加热的工质的温度来进行光 热发电, 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 采用圆弧光谱分频器 3 和下光伏板 42 组成。
35、半封闭腔 9, 提高 透射光线的吸收率 ; 采用冷却风通道40、 温度控制以及冷却装置8, 保证上光伏板41和下光 伏板 42 的高效正常运行 ; 再次反射镜 6 和集热器 7 安装在距地面一定高度的位置, 便于安 装及维护, 降低成本, 促进植被生长。 0058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 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4467630 A 9 1/2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67630 A 10 2/2 页 1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67630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