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31794.9 (22)申请日 2014.12.06 D04C 1/02(2006.01) D01F 8/10(2006.01) D01F 8/06(2006.01) (71)申请人 常熟江南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向 阳路 19 号 (72)发明人 张志刚 (54) 发明名称 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 料的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1) 将 1.8 重量份甲基丙 烯酸缩水甘油酯、 1.2 重量份三元乙丙胶、 12 重量 份玻。
2、璃纤维矿物粉、 0.4 重量份双 (2,4二叔丁 基苯基 )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4.7 重量份 AES 树 脂、 2.3 重量份焦磷酸钠、 2.1 重量份季戊四醇酯 混合均匀, 熔融拉丝, 制得玻璃纤维 ; 2) 将 4 重量 份 PS 树脂、 7 重量份 PP 树脂混合均匀, 纺丝形成 聚合物纤维 ; 3) 将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编织成 在一起, 即得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本发明制备出的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耐酸碱性、 刚性好、 抗老化、 抗 氧化。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
3、45209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52093 A 1/1 页 2 1.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1) 将1.8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2重量份三元乙丙胶、 12重量份玻璃纤维矿 物粉、 0.4 重量份双 (2,4二叔丁基苯基 )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4.7 重量份 AES 树脂、 2.3 重量份焦磷酸钠、 2.1 重量份季戊四醇酯混合均匀, 熔融拉丝, 制得玻璃纤维 ; 2) 将 4 重量份 PS 树脂、 7 重量份 PP 树脂混合均匀, 纺丝形成聚合物纤维 ; 3) 将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编织成在一起。
4、, 即得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52093 A 2 1/1 页 3 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耐酸碱性、 刚性、 抗老化、 抗氧化性能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 其制备出的玻璃 纤维复合材料耐酸碱性、 刚性好、 抗老化、 抗氧化。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 艺, 包括如下步骤 : 1) 将1.8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2重量。
5、份三元乙丙胶、 12重量份玻璃纤维矿 物粉、 0.4 重量份双 (2,4二叔丁基苯基 )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4.7 重量份 AES 树脂、 2.3 重量份焦磷酸钠、 2.1 重量份季戊四醇酯混合均匀, 熔融拉丝, 制得玻璃纤维 ; 2) 将 4 重量份 PS 树脂、 7 重量份 PP 树脂混合均匀, 纺丝形成聚合物纤维 ; 3) 将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编织成在一起, 即得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0005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 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 其 制备出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耐酸碱性、 刚性好、 抗老化、 抗氧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
6、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 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07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 包括如下步骤 : 1) 将1.8重量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1.2重量份三元乙丙胶、 12重量份玻璃纤维矿 物粉、 0.4 重量份双 (2,4二叔丁基苯基 )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4.7 重量份 AES 树脂、 2.3 重量份焦磷酸钠、 2.1 重量份季戊四醇酯混合均匀, 熔融拉丝, 制得玻璃纤维 ; 2) 将 4 重量份 PS 树脂、 7 重量份 PP 树脂混合均匀, 纺丝形成聚合物纤维 ; 3) 将玻璃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编织成在一起, 即得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000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452093 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