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552600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8302.0

申请日:

1994.07.13

公开号:

CN1100819A

公开日:

1995.03.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8.29|||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G03G15/06

主分类号:

G03G15/06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发明人:

野村进; 松山浩三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1993.07.14 JP 174340/9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范本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成像装置,它能容易且迅速地沿装置的横向一端补充显影剂,而不用将显影装置取出;其结构是在有显影剂收容器的外壳的一个端做为显影剂投放口,在该显影剂投放口外设有显影剂盒支座,在该显影剂盒支座附近设有显影剂盒插装导轨,用来将显影剂盒沿显影装置的一端插入显影剂盒的支座,初次使用时,将显影剂盒装到该盒的支座上,将由色粉和载体按预定的配比混合而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投放到显影剂收容器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为:它设有显影装置、第1投放口,不同于第1投放口的第2投放口,以及输送装置。在上述显影装置中,设有收容显影剂用的显影剂收容器;上述第1投放口设在该显影装置上,用来装卸自如的承放显影剂盒,盒中收容由色粉和载体配成的显影剂,利用该投放口可以从显影剂盒投放显影剂;上述第2投放口也设在显影装置上,用来装卸自如地承放收容色粉的色粉盒,利用色粉盒可以投放色粉;上述输送装置设置在显影装置的显影剂收容器内的第1及第2投料口的下方,用来将从第1及第2投放口投入的显影剂或色粉输送到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收容器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为:上述输送装置设有从显影装置的显影剂收容器中外伸的外伸段,输送装置中的上述外伸段设在第1投放口的下方。
3: 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为:设有显影装置、第1投放口、不同于第1投放口的第2投放口、以及关闭装置;在上述显影装置中,设有收容显影剂用的显影剂收容器;上述第1投放口设在该显影装置上,用来装卸自如地承放用来收容由色粉和载体配成的显影剂用的显影剂盒,利用显影剂盒可以投放显影剂;上述第2投放 口也设在显影装置上,用来装卸自如地承放收容色粉用的调色剂盒,利用色粉盒可以投放色粉;上述关闭装置设在第1投放口处能够开闭自如;打开第1投放口时,可将显影剂盒装到第1投放口上;同时挡住色粉盒,使其不能装到第2投放口上;关闭第1投放口时,能够挡住显影剂盒使其不能装到第1投放口上,但可以将色粉盒装到第2投放口上。
4: 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为:设有图像感光鼓、显影装置、复印装置、清洁装置、显影剂盒、投放口、以及承放装置。上述图像感光鼓用来在其上面形成潜像;上述显影装置用来向图像感光鼓上的潜像供给色粉,使图像显影,同时设有收容由色粉和载体配成的显影剂用的显影剂收容器;上述复印装置用来将由显影装置在图像感光鼓上显影的色粉像转印在图像形成介质上;上述清洁装置用来在由印制装置在图像形成介质上复印出色像之后,将图像感光鼓上残留的色粉除去,还设有排出从图像感光鼓上清扫下来的残余色粉的排出口;上述显影剂盒设开口,用来收容由色粉和载体配成的显影剂;上述投放口设在显影装置上,用来装卸自如地承放显影剂盒,同时该投放口面对显影剂盒的开口,可以从显影剂盒向显影装置的显影剂收容器中投放显影剂;上述承放装置用来承放显影剂盒;在通过投放口向显影剂收容器投放显影剂之后,用来承放显影剂盒,使其开口面对清洁装置的排出口。
5: 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为:设有显影装置、支承装置、以及 起振装置、上述显影装置设有收容显影剂用的显影剂收容器;上述支承装置设在显影装置上,用来装卸自如地承放收容由色粉和载体配成的显影剂用的显影剂盒;上述起振装置用来在显影剂盒承放在支承装置上时,使该显影剂盒起振。
6: 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为:设有显影剂盒、第1支承装置,色粉盒,第2支承装置,以及传动装置,上述显影剂盒设有收容由色粉和载体配成的显影剂的容器,以及装在该容器上,使该容器产生振动的起振部件;上述第1支承装置用来装卸自如地承放显影剂盒;上述色粉盒设有收容色粉用的色粉收容器,以及输送该色粉收容器内的色粉用的输送装置;上述第2支承装置用来装卸自如地承放该色粉盒;上述传动装置用来在显影剂盒承放在第1支承装置上时,向显影剂盒的起振部件传递驱动力,同时在将色粉盒承放第2支承装置上时,向色粉盒的输送装置传递驱动力。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例如电子照像复印机,电子印刷机等成像装置,详细地说,涉及具有显影装置的成像装置,该显影装置利用由色粉和载体构成的双组份显影剂,使在图承载体上形成的像静电潜像显现出图像来。

    以往,这种成像装置所采用的方法是例如最初使用该装置时,将由色粉和载体按规定配比配成的显影剂预先装入,并保存在显影装置中,并将该显影装置安装在成像装置中。然而采用这种方法时,在保过程中,显影装置中的色粉会凝固,长期保管时,色粉还会变质。

    因此,近年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即在使用之前才将显影剂投放到原来是空所显影装置中。

    作为其代表例,已知有下述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显影装置从成像装置中取出后,取下显影装置的上盖,利用瓶子装入按适当配比混合成的双组份显影剂,然后将该显影装置装入成像装置中;另一种方式是将装有显影剂的盒安装到里面无显影剂的成像装置中所设的显影装置的色粉盒安装口上,这是一种采用与色粉盒补充色粉同样的方法投放显影剂的方式。

    但是,采用用瓶投放的方式时,必须先将显影装置从成像装置中取出,还需将显影装置的上盖卸下来,所以投放时很费事。

    而后一种方式与补充色粉的方式相同,补充色粉时,按道理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将定量、而且是少量的色粉送入显影器中,因此一次投放大量的显影剂,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本发明就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取出显影装置,而且能够很容易且迅速地沿装置的横向一端补充显影剂的成像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地装置备有显影装置,第1投放口,不同于第1供料口的第2投放口、以及输送装置。显影装置有收容显影剂用的显影剂收容器;第1投放口设在该显影装置上,用来装卸自如地承放显影剂盒,盒中盛着由色粉和载体配成的显影剂,同时可以从上述显影剂盒中投放显影剂;第2投放口也设在上述显影装置上,用来装卸自如地承放收容色粉的色粉盒,可以利用上述色粉盒投放色粉;输送装置设置在上述显影装置的显影剂收容器内的上述第1及第2投放口的下方,用来将从第1及第2投放口投入的显影剂或色粉输送到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器中。

    按照设有上述装置的成像装置,在装有显影剂收容器的显影装置外壳的一端做成显影剂投放口,而且在该显影剂投放口设有承放显影剂盒用的显影剂盒支座,同时在该显影剂盒支座附近设有显影剂盒插槽,用来将显影剂盒从显影装置外壳的一端插进显影剂盒支座上,初次使用这种装置时,将显影剂盒安装在显影剂盒支座,并将由色粉和载体按预先规定的配比配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投放到显影剂收容器中,由于是这样一种结构,所以不用将显影装置取出,而且能容易且迅速地沿装置的横向一端进行显影剂的补充工作,可大以幅度地提高作业效率。

    图1是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简略结构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简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将该实施例的上部机打开后的正面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将该实施例的上部机构关闭后的正面状态的正视图。

    图5是说明该实施例中能将使用完的显影剂盒作为废色粉回收盒使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该实施例的装置中使用的显影剂盒的正视图。

    图7是该显影剂盒的侧视图。

    图8是该显影剂盒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在该实施例中装好显影剂盒之后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0是表示该实施例中安装在显影剂盒上的起振部件的前端部分的形状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色粉补充部件传动机构的耦合齿轮的形状的斜视图。

    图12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起振部件的前端卡爪插入传动齿轮槽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该实施例中的起振部件的前端卡爪插入传动齿轮槽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该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的正面侧部的斜视图。

    图15是该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的正面侧部的正视图。

    图16是沿图15中的Y-Y线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该实施例中将显影剂盒装到显影装置的显影剂盒支座的过程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该实施例中将显影剂盒装到显影装置的显影剂盒支座之后的状态的简略正视图。

    图19是表示该实施例中从显影剂盒投放显影剂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该实施例中从显影剂盒投放显影剂结束后,取出显影剂盒时将前面盖板稍微打开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该实施例中将显影剂盒取出时而将其稍微拉出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22表示该实施例中将显影剂盒取出后,用盖板将显影剂投放口关闭的状态。

    图中10感光鼓(图像承载体)

    13显影装置

    16清洁装置

    50外壳(显影装置外壳)

    50A隔板

    51显影剂收容器

    51显影辊(显影剂输送部件)

    54送回显影剂用的第1搅拌器(显影剂搅拌输送部件)

    55送入显影剂用的第2搅拌器(显影剂搅拌输送部件)

    61色粉补充装置

    65清洁刮板

    68螺旋输送器

    69废色粉排出口

    70废色粉回收盒

    75色粉盒

    80显影剂盒

    81盒主体

    81A显影投放口

    84滑动活门

    88凸头

    95起振部件

    100调色剂补充部件的驱动装置

    101传动齿轮(旋转部件)

    105起振机构(使显影剂盒振动的装置)

    110显影剂盒支座

    111第2搅拌器的外伸部分(送入显影剂的部件)

    112显影剂投放口

    113调色剂投放口

    115盖板,(关闭装置)

    116插槽

    117插槽

    120活门关闭机构

    121凹槽(结合部分)

    131安装导槽

    T色粉

    C载体

    D双组份显影剂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表示作为与本发明涉及的成像装置的电子照相复印机的结构。

    图中1是装置外壳,在该装置外壳1内装有通过充电、曝光、显影、复制、清洁等图像形成过程而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2。

    在装置外壳1的上面设有作为原稿放置台的平板玻璃板3、以及用来压住放置在该平板玻璃板3上的原稿A的平板玻璃盖板4。在装置外壳1的上面前端板上装有图中未绘出的操作台。

    在装置外壳1的底部装有送纸盒5,用来装入作为供给成像装置2用的成像载体用纸,同时在装置1的右侧设有手动送纸台6,而在装置外壳1的左侧设有接收定影后的像纸P用的接纸托盘7。

    如图2所示,成像装置2的结构如下。

    即大致在装置外壳1的中央部分,装有作为图像承载体用的感光鼓10。

    在该感光鼓10的周围,沿着其旋转方向(箭头方向)顺次配置作为充电用的充电装置11,作为形成静电潜像用的曝光装置12的曝光部件12A,作为显影用的显影装置13、作为复印用的复印装置14、作为剥离用的剥离装置15、以及作为清扫用的清洁装置16等。

    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形成送纸路径20,即由送纸盒5自动送纸或通过手动送纸台6送入的纸P,经过感光鼓10和复印装置14之间的图像复印部分17,被送到设在装置1左侧的接纸托盘7上。

    在该送纸路径20中的图像复印部分17的上游,装有一对找正辊21,在下游装有定影装置22和排纸辊23。

    在送纸盒5的安装部件的附近,设有将纸P一张一张地取出并送入送纸路径20中的送纸辊24。

    在装置1内的上部设有曝光装置12。

    该曝光装置12采用周围装有反射镜30的曝光灯31灯光照射在放在在装置1上方的平板玻璃板3上的原稿A的背面,从该原稿面发射的反射光顺次经过第1反射镜32,第2反射镜33、第3反射镜34后,被导向透镜35,透过透镜35的光再顺次经过第4反射镜36,第5反射镜37和第6反射镜38后,被导向感光鼓10。

    曝光灯31和第1反射镜32设置在第1车架40上,该第1车架40可以往复自如地沿着平板玻璃3的下方移动,第2反射镜33及第3反射镜34设置在第2车架41上,该第2车架41以第1车架一半的速度沿同一方向移动。而且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车架40、41由左向右移动,对于压在平板玻璃3上的原稿A进行扫描,沿着狭缝在感光鼓10上进行与原稿A相对应的图像曝光。

    于是,在形成图像的过程中,感光鼓10沿前头方向旋转,同时由于受到充电装置11的作用而同样被充电。然后由曝光装置12在经过同样充电的感光鼓10上沿着狭缝进行与原稿A相对应的图像曝光,于是在感光鼓10上形成静电潜像。

    在感光体10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由显影装置13对其进行显影,于是在感光鼓10上形成色粉图像。

    另一方面,纸P通过找正辊对21,与在该感光鼓10上形成色粉图的动作同步送往图像复印部分17,通过复印装置14的作用,感光鼓10上的色粉图像便被复印在纸P上。

    然后,复印上色粉的纸P被AC电晕放电的剥离装置15剥离后,通过送纸路径20,被引导到定影装置22中,通过该定影装置22,色粉图像便被熔固在纸P上。此后,纸P便被排纸滚筒对23排出送到接纸托盘7上。

    在纸P上复印出色粉图之后感光鼓10通过清洁装置16,将残留的色粉除去,恢复清洁状态,便可以进行下一次复印动作了。

    显影装置13的结构如下:即如图2所示,在显影装置主体的外壳50中形成显像剂收容器51,用来收容由着色粉即(色粉)T和磁粉(即载体)C配成的双组份显影剂D。

    在该外壳50内装有作为显影剂输送部件用的显影辊52,作为调节粉层厚度部件用的刮板53、以及作为显影剂搅拌输送部件用的第1、第2搅拌器54、55。显影辊52面对感光鼓10,随着自身旋转而使显影剂磁性刷DB连续对感光鼓10进行滑动摩擦;刮板53用来调节在该显影辊52的表面上形成的显影剂磁性刷DB的厚度;第1、第2搅拌器54、55用来一边搅拌、一边输送显影剂收容器51中的显影剂D。

    显影辊52由作为磁力发生部件用的磁性辊筒52A和非磁性显影套筒52B构成。在磁性辊52A中装有图中未绘出的若干个磁极;非磁必性显影套筒52B套在该磁性辊52A外面旋转。通过由磁性辊52A的磁极部分产生的磁力作用,在显影套筒52B的表面上形成由双组分显影剂D构成的显影剂磁性刷DB,同时,伴随显影套筒52B的旋转,输送显影剂磁性刷DB。

    于是收容在显影剂收容器51中的双组分显影剂D,从搅拌器54投放到显影辊52上,在形成显影剂磁性刷DB的同时,沿逆时针方向被输送到显影辊52上,利用刮板53,使输送量均匀。

    而且,与感光鼓10面对设置的磁极,即由于主极的作用,使得成为充分竖立状态的显影剂磁性刷DB沿感光鼓10作滑动摩擦,色粉T以静电作用方式附着在静电潜像上,形成色粉图像T1。

    然后,通过显影位置的显影剂磁性刷DB到达未设磁极的部分时,便脱离显影辊52,回落到显影剂收容器51中。

    在该显影剂收容器51中设有第2搅拌器55,用来输送被隔板50A隔开的沿着与显影剂D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显影剂;还设有送回显影剂用的第1搅拌器54,显影剂D被循环搅拌,形成环路。

    收容在显影装置13的显影剂收容器51中的显影剂D的色粉浓度,由设置在第2搅拌器55下方的色粉自动传感器(ATS)60检测色粉浓度。检测是以磁性检测的方式进行的。色粉补充装置6用来补充色粉T,以使色粉浓度达到规定值。

    如图4所示,在该色粉补充装置61中装有色粉盒75,色粉盒75中的色粉T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补充。

    图中的色粉盒75装有收容色粉T用的盒外壳136,作为色粉补充部件用的螺旋输送器135、以及与该螺旋输送器135连动旋转且对色粉T进行搅拌用的搅拌装置137。

    在装有该色粉盒75的显影装置13的色粉补充装置61的一端设有驱动装置100(详细示于图9),用来与上述色粉盒75的螺旋输送器135的轴配合连接,驱动该螺旋输送器135,使其转动。

    由该色粉补充装置61补充的色粉T,从第2搅拌器55的前侧(正面)补充,一边与显影剂收容器51中的显影剂D相混合,一边由第2搅拌器55输送到另一侧(背面),在背面一侧移动到第1搅拌器54处,再由第1搅拌器54在前侧搅拌,同时进行输送,将其一部分供给显影辊52。

    然后,通过上述显影位置后,被回收到第1搅拌器54处,再由第1搅拌器54将其与尚未供给显影辊52的显影剂D相混合,再向前侧一边搅拌、一边输送,在正面一侧送入第2搅拌器55,如此在显影装置内进行循环。

    另一方面,清洁装置16利用清洁刮板65,将残留在感光鼓10表面上的色粉T′刮落,清扫,同时由回收板66将刮落的废色粉T′回收到盒67中,然后由设置在盒67内侧底部的螺旋输送器68将其输送到前侧。然后从废色粉排出部分69(参照图3)排至废色粉回收盒70中。

    如图3所示,废色粉回收盒70装设在将开闭装置外壳1前方的前端板1A打开时能够容易看见的位置上,也就是能够装卸自如地装在定位凹槽72中,该位凹槽72是由装在装外壳1内侧前方的内板71上形成的。

    如图3所示,当沿着回转方向掀起上部机构1B,使其脱离下部机构1C,从而打开送纸路径20时,安装在上部机构1B一方的清洁装置16便处于脱离废色粉回收盒70的状态,该废色粉回收盒70是开口70A朝上旋转在内板71上的,安装和更换都很容易进行。

    在使上部机构1B与下部机构1C闭合时,如图4所示,废色粉排出口69便插进废以色粉回收盒70的开口70A中,废色粉T′不会外漏。

    如图5所示,可将显影剂盒80装在显影装置13上,以代替色粉补充装置61的色粉盒75(参照图3及图4)。而且如后面所述,初次使用该装置时,可将用色粉T和载体C安规定的配比混合,配成双组分显影剂D,装入显影剂收容器51中。

    用完的显影剂盒80可以作为废色粉回收盒70使用。这时,将完全排空显影剂的显影剂盒80上下颠倒放置,装在内板71上的定位凹槽72上即可。

    显影剂盒80的结构如图6至图8所示。

    即它的外壳81的形状是由垂直面及斜面组合形成,能够使内部收容的显影剂D容易落下。

    将显影剂盒安装到以后所述显影装置13的显影剂盒支座110上时,作为导送色粉用的水平导轨82及活门导轨83与盒外壳81形成一个整体。

    在盒外壳81上装有开闭显影剂投放口81A用的滑动活门84。

    如图8所示,该滑动活门84利用导槽87、87装在活门导轨83上,而且能够沿箭头X的方向滑动,同时,在活门导轨83上所设的卡轴85、85和装在枢轴86、86上,可使活门沿箭头R的方向转动。

    在滑动活门84的下方设有凸头88,用来随着显影剂盒80从显影剂盒支座110上取下来的动作,使滑动活门84盖住显影剂投放口81A。关于该滑动活门84的关闭动作将在后面作详细说明。在滑动活门84的上面粘贴着由泡沫材料构成的密封件89,关闭显影剂投放口81A之后,显影剂不会漏出来。

    显影剂投放口81A最初用密封胶带90封闭,例如,即使将滑动活门84沿打开的方向移动时,显影剂也不会外漏。如图9所示,该密封胶带90呈折叠状态,将显影剂盒80安装到显影剂盒支座上110上之后,从一端沿箭头B的方向拉,可将其拆下来。

    在显影剂盒80的安装方向的前端面上设有外伸轴91,以该轴91作为定位基准,将起振部件95卡装固定。再将止转卡舌95A顶在兼作盒外壳81的活门止挡用的支托段96上,限制起振部件95的转动。

    如图10所示,在该起振部件95的前端面上做出一对卡爪95B、95B,该卡爪95B、95B顶住设在色粉补充装置61的驱动装置100上、作旋转部件使用的传动齿轮101的端面上。

    传动齿轮101可与轴102作相对移动,而且利用压簧103的作用被压向止动环104一侧,也就是被压在与起动部件95的卡爪95B、95B相接触的方向上。

    另一方向,在传动齿轮101的端面上做出传动用的槽口101A、101A,槽口卡在螺旋输送器135一端的联轴节上螺旋输送器作为色粉盒75的色粉补充部件使用(参见图4)。

    因此,与补充色粉时一样,在传动齿轮101旋转传动时,传动齿轮101上的槽口101A、101A与起振部件95的卡爪95B、95B脱离,于是传动齿轮101与起振部件95之间反复呈现无间隙的状态(如图12所示)和形成间隔G的状态(如图13所示)。

    于是,当从图13所示的状态变成图12所示的状态时,在压簧103的压力作用下,传动齿轮101迅速回缩,于是使传动齿轮101碰撞起振部件95,这种动作反复进行,从而在盒外壳81上产生振动。

    这样,由起振部件95,传动齿轮101,以及压簧103等构成作为显影剂盒起振装置的起振机构105。

    如图9所示,在显影剂盒支座110附近设有作为止动机构用的卡舌106,卡在与盒外壳81形成一个整体的支臂81B的前端。于是,对于安装在显影剂盒支座110上的显影剂盒80来说,即使通过起振机构105起振,也能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

    显影装置13的前端(正面)的结构如图9、图14、图15及图16所示。

    即在显影装置13的上面做出显影剂投入口112,用来接收从显影剂盒80排出的显影剂D,在其下方,第2搅拌器55从显影装置13的显影剂收容器51中外伸。即从显影剂投入口112投入的显影剂D落到第2搅拌器55上。

    为了方便起见,现将第2搅拌器55中从显影剂收容器51外伸的部分称为外伸部分111。

    在该显影剂投放入口112的背面,在与送入显影剂用的第2搅拌器55的上方相对应的位置(非伸出部分111)上,做成色粉补充口113,用来接受从色粉盒75补充的色粉T。

    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显影剂投入口112的开口边缘部分上贴着防止显影剂D漏泄用的弹性体114,同时在该显影剂投放口112附近,能转动自如地设置着用来关闭显影剂投放口112的盖板115。

    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该盖板115处于打开的状态时,在其倾斜状态下,下端部分形成插槽116,用来与显影盒80的活门导轨83的在侧边缘部分以滑动摩擦的方式插装。另一方面,在其对角线方向上形成与显影剂盒80的水平导轨82的上面以滑动摩擦的方式插导装槽117。

    于是,如图17所示,在将显影剂盒80放到显影剂盒支座110上沿箭头E的方向插入时,插装导轨116、117和活门导轨83、水平导轨82都没有能够滑到摩擦的位置,不能插入。

    换句话说,关闭盖板115,即在显影剂投入口112被关闭的状态下,不可能安装显影剂盒80。

    将显影剂盒80安装到显影剂盒支座110之后,如图18所示,显影剂盒80的活门导轨83的左侧边缘部分和水平导轨82的上表面分别可靠地与插装导轨116、117相接,能够确定位置,同时,贴在显影剂投入口112处的开口边缘部分上的弹性体部件114呈一定的压扁状态,能以防止显影剂D的漏泄。

    其次说明,在最初使用装置时,将色粉T和载体C按预先规定的配比混合形成的双组分显影剂D投入显影装置13的显影剂收容器51中的动作方式。

    首先如上所述,将显影剂盒80安装在显影剂盒支座110上。

    然后,参照图9所示,将封闭显影剂盒80的显影剂投放口81A的密封胶带90沿箭头B的方向拉掉,将显影剂投出口81A打开。于是盒外壳81内的显影剂D便通过显影剂投入口112滑落到第2搅拌器55的外伸部分111上。

    然后如图19所示,在关闭前盖板1A关闭之后,显影装置13前端外伸部分111形成的投入显影剂用的第2搅拌器55及送回显影剂用的第1搅拌器54被驱动旋转。它们的旋转方向如图16所示,分别沿箭头F、箭头H的方向被驱动旋转,以使被隔板50A隔开的显影剂D的输送方向彼此相反。

    于是从显影剂投入口112落下的显影剂D立刻通过第2搅拌器55的外伸部分111,沿着箭头J的方向(参见图16及图19),被输送到显影剂收容器51中。而且在显影剂收容器51内经过投入显影剂用的第2搅拌器55和送回显影剂用的第1搅拌器54的作用,使显影剂受到循环搅拌被形成如图16所示的沿箭头K的方向的环路,被均匀投入显影剂收容器51内。

    投入显影剂用的第2搅拌器55始终按一定的方向旋转输送,因此在通常的复印动作过程中,显影剂D不会向外伸部分111的方向逆流。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此时由起振机构105使显影剂盒80起振,因此不会使显影剂盒80内的显影剂D堵在显影剂投放口81A,而能下落来,同时还能防止显影剂D附着残留在显影剂盒80的内壁上。

    采用这种显影剂投入方式时,显影剂的投放时间大约为40秒即可结束,与以往相比,能大幅度地缩短投入时间。

    通常,成像装置开箱后,插入电源时,要进行色粉自动传感器60输出功率的调整工作。这时,在采用本方式的情况下,就考虑上述投入时间和投入后显影剂的搅拌时间,然后再进行调整。如果显影剂的投入量不足,或者完全不能投入时,则应进行上述调整时,色粉自动传感器60的输出值若与通常情况下的不同,在操作盘的显示部分(图中未示出)就显示出异常情况,通知操作人员知晓。

    投放作业结束后,如图19所示,显影剂盒80的滑动活门84使与外出到显影剂盒80的活门导轨83、83外侧的圆弧形的卡爪85、85相结合,而且装置正面的前盖板1A被关上,并且保持这一状态不动。

    其次,当显影剂盒80投放显影剂D的工作结束之后,放空的显影剂盒80便从显影剂盒支座110上取出。

    而且如图4所示,装上色粉盒75代替显影剂盒80,同时将滑动活门84和起振部件95从倒空的显影剂盒80上取下来后,将后者翻转过来倒扣到内板71上的定位凹槽72上,作为废色粉回收盒70使用。

    如上所述,待显影剂投放动作结束后,将显影剂盒80从显影装置13上取出来,但这时可能有少量的残留在盒80内的显影剂D从显影剂投放口81A中掉出来,因此在采用本方式的情况下,利用以后所述的活门关闭机构120,使滑动活门84自动将显影剂投放口81A关闭。

    也就是说,活门关闭机构120由设在滑动活门84背面的凸起88和在显影装置13一侧形成的作为配合部分的凹部121构成。

    如图20所示,将显影剂盒80取出,并将装在外壳1的前盖板1A沿箭头上L的方向打开时,如图19及图20中的双点虚线所示,依靠在前盖板1A上的滑动活门84,以枢轴86、86为旋转支点,沿箭头M的方向转动。

    如图20中的实线状态所示,滑动活门84支撑在上述作为配合部分的凹槽121所形成的水平支撑肩台122上,呈水平状态。

    这时,设在滑动活门84背面的凸头88,呈插入在水平支承凸肩122的中央部分形成的、作为配合部分的凹槽121中的状态。

    其次,如图21所示,将显影剂盒80沿箭头N的方向拉出时,滑动活门84背面的凸头88顶在上述凹槽121的前端面上,使滑动活门84成为固定状态。

    如果拉出显影剂盒80,在导槽87、87插进显影剂盒80的活门导轨83的过程中,滑动活门84移向盖住显影剂投放口81A的位置,直到枢轴86顶在兼作活门止挡用的支托段96上固定不动为止。

    将空显影剂盒80取出以后,如图22所示,设在显影剂盒支座110附近的盖板115关闭,堵住显影剂投放口112。因此这时只能安装色粉盒75。如果弄错了,也不可能再将显影剂盒80装进去。

    也就是说,盖板115能够以枢轴130为转动支点转动,当它将上述显影剂投放口112盖住之后,在这样的状态下,由于在上面一侧设有安装色粉盒75用的安装导轨131,色粉盒75可以沿着安装导轨131插在盖板115的上方,如图4所示那样安装。

    反过来说,如果显影剂投放口112,一旦被盖板115盖住,由于受到安装导轨131的阻挡,所以不能安装显影剂盒80。

    另外,在盖板115上设有止动卡舌132、132,在将显影剂投放口112盖住之后,止动卡舌132、132卡在显影剂投放口112的开口边缘上使盖板115固定不动,不会由于不注意而将盖板打开。

    因此,在初次使用装置时,要用由色粉T和载体C按预定的配比混合而成的双组分显影剂D在将其投放到显影剂收容器51中之后,就只能再补充色粉T,确实能够发挥并保持良好的显影状态。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一个实施例,当然在不改变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结构改变。

    根据以上说明,在所用的本发明的装置中,设有显影装置,第1投放口,不同于第1投放口的第2投放口,以及输送装置。显影装置设有收容显影剂用的显影剂收容器;第1投放口设在该显影装置上,它能装卸自如地支承放收容由色粉和载体配成的显影剂的显影剂盒,还可以用该显影剂盒投放显影剂;第2投放口也设在上述显影装置上,它能装卸自如地放收容色粉的色粉盒,还可以用该色粉盒投放色粉;输送装置设置在显影装置的显影剂收容内的第1及第2投放口的下方,用来将从第1及第2投放口投入的显影剂或色粉输送到显影装置内的显影剂收容器中。因此不用将显影装置取出,而且可以像色粉盒那样,能够迅速且容易地沿装置的横向一端补充显影剂,其目的在于要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显影剂投放口与色粉补充口分别设置,因此缩短了将显影剂投放完毕所需的时间。

    由于显影剂的包装成为盒装化,所以减少了包装材料的数量,而且操作简单,提高了操作效率。

    另外,由于与色粉补充装置的色粉补充部件驱动用的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联动,使显影剂盒产生振动,所以显影剂不会残留在显影剂盒内。

    由于可以将倒空的显影剂盒作为废色粉回收盒使用,所以不需要专用的废色粉回收盒,价格便宜。

    再者,在显影剂盒投放完显影剂之后,由于用盖板将显影剂投放口盖住,所以在这个位置上只能安装色粉盒,所以能够防止误将显影剂盒重装。因此只能补充色粉,确实能够发挥和保持良好的显影状态。

成像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成像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成像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像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像装置.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成像装置,它能容易且迅速地沿装置的横向一端补充显影剂,而不用将显影装置取出;其结构是在有显影剂收容器的外壳的一个端做为显影剂投放口,在该显影剂投放口外设有显影剂盒支座,在该显影剂盒支座附近设有显影剂盒插装导轨,用来将显影剂盒沿显影装置的一端插入显影剂盒的支座,初次使用时,将显影剂盒装到该盒的支座上,将由色粉和载体按预定的配比混合而成的双组分显影剂投放到显影剂收容器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