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610106520.6
2006.07.17
CN101074572A
2007.11.21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E04B1/98(2006.01); E04B2/00(2006.01); E04C2/36(2006.01)
E04B1/98
杭州强立机械有限公司;
张海伟; 钟秉松
311115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杭州强立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翟中平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抗爆间室的复合装甲墙,内、外面板、位于型钢骨架、两面,多个阻尼加强筋、位于内、外面板、构成的空间内。优点:一是占地面积小,能够直接作用火雷管自动化生产线中;二是成本是背景技术的几十分之一,并且安全可靠,现场炸药进行的破坏性试验证明,不仅性能可靠,而且安全系数绝对可靠。
1、 一种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其特征是:内、外面板(1)位于型钢骨架(4)两面,多个阻尼加强筋(2)位于内、外面板(1)构成的空间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其特征是:阻尼加强筋(2)呈V型结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其特征是:阻尼加强筋(2)呈X型结构。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其特征是:X型阻尼加强筋(2)由两只V字型阻尼加强筋对接而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其特征是:内、外面板(1)与型钢骨架(4)间采用铆钉(5)铆接,或焊接,或螺栓连接。
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抗爆间室的复合装甲墙,属复合装甲墙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火雷管的生产中,抗爆间室都采用钢筋混凝土墙结构。其不足之处:一是占地面积大,造价高;二是不利于自动化生产技术进步。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利于自动化雷管装填线工艺布置,又可实现自动化装填线的人机隔离、安全生产的目的,并且可大大地节约基础投资。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设计原理:本申请通过改善抗爆间复合装甲墙构件的静刚度和固有频率,以及改善复合装甲墙构件结合面的阻尼特性,达到抵抗抗爆间内一定量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及抗震能力。在结构设计上,复合装甲墙内、外面板间阻尼加强筋的设计,是本申请的主要特点之一,由于阻尼加强筋在结构设计上呈V字形或X形结构,而V字形或X形结构的阻尼加强筋的开口由于直对内、外面板的内侧,当内、外面板的任何一面受到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时,其受到炸药爆炸冲击面的面板首先将冲击力传递至V字形或X形的开口处,V字形或X形开口直接吸收面板作用的冲击力。吸收的方式是:V字形或X形的开口受压扩张、发生弹性变形,爆炸结束后,又恢复到原始状态。其技术方案: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内、外面板(1)位于型钢骨架(4)两面,多个阻尼加强筋(2)位于内、外面板(1)构成的空间内。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占地面积小,能够直接作用火雷管自动化生产线中;二是成本是背景技术的几十分之一,并且安全可靠,现场炸药进行的破坏性试验证明,不仅性能可靠,而且安全系数绝对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内、外面板1位于型钢骨架4两面,多个阻尼加强筋2位于内、外面板1构成的空间内。阻尼加强筋2呈V型结构。内、外面板1与型钢骨架4间采用铆钉5铆接,或焊接,或螺栓连接。V型阻尼加强筋2与内外面板1无规律性间隔焊接。内、外面板(钢板)1的厚度在4~10mm范围内任选、阻尼加强筋2(V型阻尼加强筋或X型阻尼加强筋)采用钢板制作,其厚度在2~5mm范围内任选。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阻尼加强筋2呈X型结构,X型阻尼加强筋2由两只V字型阻尼加强筋对接而成。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发明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爆间室复合装甲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抗爆间室的复合装甲墙,内、外面板、位于型钢骨架、两面,多个阻尼加强筋、位于内、外面板、构成的空间内。优点:一是占地面积小,能够直接作用火雷管自动化生产线中;二是成本是背景技术的几十分之一,并且安全可靠,现场炸药进行的破坏性试验证明,不仅性能可靠,而且安全系数绝对可靠。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