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测量植物油密度的玻璃浮计。 国内外植物油的密度测量在此之前全部采用“液体天平法”和“标准衡量法”。这两种方法要求的实验室条件较高,使用的设备、仪器复杂,测量一个温度点的密度值需要三小时,双试样加辅助工作,少则一天,才能检出一个油样的其中一个温度点。因此,测量密度值,所需费用较高。在实际操作中,植物油的温度呈不规则的上下波动,依靠衡量法是无法进行植物油计量的实际操作的,故以上方法常常只用在发生商务纠纷之后,作为仲裁法。此外,以上方法只保留小数到第三位(千分位),其精度不适应当今计量技术的需要。以十万吨轮船计,千分之一的误差即为100吨。
对于测量植物油密度计,普遍的作法是采用权宜的办法,一种是国内使用石油密度计替代,因无有关的植物油物理性质常数,即毛细修正常数,而不能对测量结果予以修正,故测量误差大于±0.121%,且代用的方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种是国外采用近似推导制表法,由法定国际计量监督机构测定某种油样,用标准衡量法测出一个温度点的密度值,按三十年代由俄国人公布的一个物理常数,即植物油体膨胀系数(10℃-30℃ 0.00064/℃),从5℃到40℃推导出一张表,按表计算。这个物理常数有极大的局限性,由此而推导出的这张表,在实际操作中将产生大于±0.15%的误差。
制造专用于测量植物油密度的浮计,需要知道两个植物油的物理常数,一是毛细修正常数,一是表面张力系数。国内外至今未测得这两个常数。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没有所需制造植物油密度浮计需要的几个物理常数地情况下,设计制造一种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的植物油密度计。
本发明的特征是,它由压载室、躯体、干管三部分组成,压载室内装有铅丸,其重量与密度计外壳总重量相关,干管与躯体相通,紧贴干管内壁有一刻度均匀的植物油密度示值表。
压载室内装铅丸是为了使浮计的重心下降,保证整支浮计在油液中保持垂直漂浮。压载室的外形使浮计具有漂浮稳定性好、测量迅速的优点。铅丸的重量与全部玻壳重量相等。铅丸装入后,要加入胶固物将其密封。随后,将压载室、躯体、干管熔接。熔接时必须保持它们的中心轴线互相重合。将组合成形的合格浮计进行精确秤量,确定其选择的植物油密度示值表。
本发明采用“对应法”制造密度计,在制作时完全不必考虑介质(植物油)的毛细修正常数、表面张力系数对玻管载体的影响,设计出适合测量植物油的、测量精度达万分之三以下的高精度浮计。利用此种密度计测量植物油密度,解决了植物油容积计量手段,减少测量误差0.805%,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使检测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一个样一次测定,不含重复测定)缩短为10分钟。
本发明填补了国内外植物油密度计的空白,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设备和外汇,完美地解决了植物油密度测量问题,在油脂收购、加工、品质检验中可替代“比重”测定法,可迅速确定油品伪劣、掺混、品质质量好坏等必测指标,对国内外植物油贸易及粮油部门收购、经营植物油具有重大意义。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
图1 植物油密度计
图2 密度计示值表放大图
采用“对应法”测量出植物油在5℃-40℃时实际分度值为0.890-0.940g/cm,在此量程区间,按国家密度计制作规定,每0.0005作一分度线,共分为100个分度线。根据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当浮力等于自身重量时,浮计便处于平衡状态。浮计自身重量因制作时不是一个恒量,为适应浮计变量范围,要求制作20种定位不同的5℃-40℃时分度值组表,以适应浮计变量的范围。
将一组(5-10支)重量相同的成形浮计置于20℃恒温植物油中,此组浮计的上缘读数点均为a,若a点的位置正好与预先制好的20种表中第10表在20℃中密度值位置重合,则第10表入选。将入选的第10表与干管组合,进行三点(整个量程的低温、中温、高温)测试,合格者熔口送检,并经过严格的二次检定,一是必须符合植物油密度值,二是必须符合国家密度计检定办法的规定,两项同时满足,才为合格产品,并且须由国家有关单位出具检定证书才能投放市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