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沉管.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551431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6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1240.7

申请日:

1997.01.30

公开号:

CN1176387A

公开日:

1998.03.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8.3.18|||公开

IPC分类号:

G01N33/48

主分类号:

G01N33/48

申请人:

笠原英雄;

发明人:

桑原信雄

地址:

日本长野县

优先权:

1996.09.12 JP 241533/9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丽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改良的血沉管,其内插有能透过气体不透过液体的多孔性合成树脂体。将它由内径均匀且两端开口的合成树脂管的任一开口处插入至规定位置。另一开口作为液体流入口。其特征是,合成树脂管上由液体流入口开始标有刻度。插入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时,要使其一端面作为刻度的基点。将带有活塞且比合成树脂管长而软的棒状体插入合成树脂管内。使活塞位于液体流入口。将此液体流入口插入血液中,移动活塞至刻度基点,借此将液体吸入合成树脂管的基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血沉管,该血沉管有内径均匀且两端开口的合成树脂管, 而且由其任一开口将一种具透气体不透过液体特性的多孔性合成树脂 体插入至所定的位置上,而另一开口则作为液体流的入口,其特征在 于,其构成如下,由上述液体流入口侧开始,在合成树脂管上标上刻 度,将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插入合成树脂管内时,要使上述多孔性合成 树脂体的一个端面作为刻度基点。此外,由上述液体流入口侧至基点 标有刻度,将设置有活塞部而且比合成树脂管长而软的棒状体插入, 使上述活塞部位于流体入口,同时将上述液体流入口插入血液中,将 该活塞部移动至上述合成树脂管之刻度基点,使血液导入至合成树脂 管的基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沉管,将上述合成树脂管做成憎水性 且上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是用憎水性多孔体构成,而且,该憎水性多 孔体内含有与此总重量相对为0.5~10.0重量%的干凝胶状的高吸水 性高分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血沉管,其中,上述合成树脂管之任一 开口具有所需范围的斜度,且设置有比上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长的锥 状导向的空气抽吸口,在离该空气抽吸口约为上述合成树脂管内径的 至少10倍~15倍距离的合成树脂管内的所定位置中,插着一种多孔 性合成树脂。
4: 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血沉管,其中,上 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中,将热可塑性树脂经半熔融成形而得到的多孔 质体内粘附有干凝胶状的高吸水性高分子。

说明书


血沉管

    本发明涉及血沉管,更详细地说,是关于内插有一种具能透过气体但不使液体透过特性的多孔性合成树脂体的合成树脂制的血沉管。

    先有技术中历来使用的血沉管由两端开口、长度30cm且内径3mm的玻璃管制成。此玻璃管在距其一开口端20cm范围内每隔1mm标上一个刻度。使用此种先有技术的血沉管时,首先须通过嘴吸使血沉管减压,以便将加有抗凝血剂,例如,将加有3.8%柠檬酸钠的血液吸入血沉管内,直至刻度上的零(基点)为止,或以注射器等将血液吸入血沉管的标度0点为止。然后使此血沉管垂直静置后每隔一固定时间测定红血球的沉降状态。在血沉检测终结后,将用过的血沉管洗净、灭菌、干燥,同时,将使用过的血沉管进行再生使用。

    但是,使用此先有技术的血沉管进行血沉检查时,必须直接用人嘴吸入或使用注射器将血液吸入血沉管至刻度零点为止。此操作虽然简单却要熟练且浪费人手、浪费时间,若检体数多时短时间内无法处理。而且,在检查作业进行的过程中,或在为再生使用而进行的洗净、灭菌、干燥等等过程中,医疗工作者可能会由血液感染上疾病,例如,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院内感染病。且再生使用在作业上也很浪费人力。再且,经长期使用后脂肪、蛋白质等附着于壁面,容易造成洗净不完全而影响数据的正确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最近研制了一种公开于实公平7-9092号的血沉管、此种血沉管21如图6所示,由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合成树脂管22制成,其内径均匀且两端均开口。此合成树脂管22的下端设有液体流入口23,而上端的开口处则形成有锥状开口部24。此锥状开口部24的结构可使多孔性合成树脂体25易于插入合成树脂管22内规定的位置。如此构成的  血沉管21,在其内径均匀,且两端开口地合成树脂管内插有透气体不透过液体的多孔性树脂(含有高吸水性的高分子),因此,使用时,将血沉管的液体流入口侧插入采血的血液中,由另一端使血沉管减压,借此可使血液多数、同时、直接地吸入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的插入位置。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有亲水性,因此,使用时只要有少量水滴或血液滴入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时,就会发生不仅透气性立即消失,而且血沉管无法使用的问题。

    另外,由于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是亲水性,因此当多孔性合成树脂体孔径小且不长时,由于不能使血液停留,故必须使血沉管内之抽吸压提高,液体与高吸水性高分子,例如,与干凝胶状态的玉米淀粉接触时,多孔性合成树脂体表面上的呈干凝胶状态之玉米淀粉就会变为普通的凝胶,不仅如此,此凝胶还会流入血沉管内,影响红血球之沉降。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即使不小心滴入水、血液等液体时不致造成透气消失而无法使用,且不会有抽压高或高吸水性高分子流入血液中的血沉管为发明目的。

    又,本发明以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时间短缩且医疗工作者不会感染来自血液的疾病,而且可取得正确的检测数据等可靠性高的血沉管为发明目的。

    图1为本发明血沉管的斜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棒状体的斜视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中使用之活塞部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总体概要图。

    图6为现有技术公知的血沉管的斜视图。

    符号说明:

    1、21  血沉管    6  活塞    11  支撑台

    2、22  合成树脂管          7  棒状体

    3、23  液体流入口          8  凹凸部

    4、24  锥状开口部          9  切口部

    5、25  多孔性合成树脂体    10  试管

    实施例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至图3为构成本发明的血沉管。1为  血沉管。图1所示的血沉管1由例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等合成树脂管2制成。合成树脂管2内径均匀且两端开口,其下端部有使血液等液体流入的液体流入口。此外,合成树脂管2之上端部则有锥状开口部4。此锥状开口部4的设置是要使多孔性合成树脂体5能够很容易地插入到合成树脂管2内的所定位置,具有可透气体,但不让液体通过的特性。

    多孔性合成树脂体5是使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脂共聚物、聚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物等热塑性树脂粉体经半熔融成形而制得的多孔质体内粘上高吸水性高分子(干凝胶)而制得的。所谓半熔融成形是指将上述热塑性树脂粉体填充于一定形状的模具中,在调制气孔率的目的下,对填充层进行加压,且对此粉体填充层进行均匀加热,粒子的接触面在半熔融状态下发生融粘时使之冷却,且使各粒子间的空障形成完全连续的三维空间(气孔)的成形法。所谓高吸水性高分子是指明胶、寒天、阿拉伯胶等吸水性强、封结能力高的高分子化合物。所谓干凝胶是指高吸水性的高分子呈干固状态。

    综上所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5由于前述热塑性树脂粉粒体经半融成形而得的多孔质体内粘附有干凝胶状态的高吸水性高分子,因此虽然空气等气体可透过,但是,血液等液体则在与多孔性合成树脂体5接触时,因干凝胶状态的高吸水性高分子会瞬间将液体吸收,同时干凝胶的高吸水性高分子会发生溶胀,结果液体便无法透过。又,将多孔性合成树脂体5插入合成树脂2的间隙内,使其位于2的端面上附有由液体流入口3开始以1mm标度的20cm刻度处,将该点设定为0点(基点)。

    图2及图3所示之血沉管7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血沉管相同,其不同点在于,安装于合成树脂2内之一端面上,刻度为0点位置的多孔性合成树脂体5改以插入一端具活塞部6而且比合成树脂2更长且柔软的棒状体7。此棒状体7由一种柔软的合成树脂制成,其一端有能在合成树脂2内滑动的活塞部6,此棒状体7比合成树脂管2长,而且要做成能够将其插入合成树脂管2内的结构。于是,当活塞部6重合于合成树脂管2的液体流入口3时,棒状体7的另一端就会由合成树脂管2之锥状开口部4突出。另外,图中的8是设于棒状体7上部的止滑凹凸部,9为使棒状体7易以断开的切口部,10为试管。

    图4表示二段式斗笠型的活塞部6。设置此种斗笠形活塞部6是为了使活塞在即使比合成树脂管2的内径大时,亦可简单轻易地滑动,以确保活塞的作用。

    图5表示本发明血沉管的使用状态。首先,将加有防凝固剂的血液装入试管10中,并将它放置于支撑台11上。接着,通过定位支架12将合成树脂管2的液体流入口3侧插入试管10的血液中。此时,使活塞部6与合成树脂管2之液体流入口3的位置重合那样地插入,此状态下拉动棒状体7的另一端,使活塞部6的下端位于合成树脂管2之0点位置,读取血柱刻度,即可测定红血球的沉降速度。

    又,本发明所使用之憎水性多孔合成树脂体是使热塑性树脂粉粒体成为半溶融成形物,将它制成多孔体,且将该多孔体成形为所规定的形状,然后浸渍于硅油中,于60℃下经10至20分钟左右,使其干燥。

    以下,对上述构成的血沉管的使用方法作更详细的说明。

    首先,准备本发明的血沉管1,向加有柠檬酸钠以防凝固的血液中插入血沉管1的液体流入口3端,再通过泵由血沉管1的锥状开口4侧对合成树脂管2进行减压,使血液由液体流入口3吸入合成树脂管2内。此时,血液到达刻度为0点的位置,亦即到达多孔性合成树脂体5的一个端面,于是粘附多孔性合成树脂体5内的干凝胶状态的高吸水性高分子立即将血液中之水份吸收且溶胀成封止状态,血液便保持于0点位置而停止流动。这样,将血液吸入血沉管1内并到达0点的操作便可简易且在瞬间内进行。其后,将血沉管1垂直后每隔一定时间测定红血球的沉降状态,而且在测定后将使用过的血沉管1丢弃。

    本发明的构成是,内径均匀且两端开口之合成树脂管,由其任一开口,插入一种具透过气体却透不过液体特性的多孔性合成树脂体至所定位置中,且将另一端开口作为液体流入口,由此构成血沉管,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液体流入口端开始在合成树脂管上标上刻度,且使上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的一个端面成为刻度的基点那样地在合成树脂管内插入多孔性合成树脂体;另外由上述液体流入口端至基点标上刻度,且于合成树脂管内的一端插入一种带有活塞部,且比合成树脂管更长且柔软的棒状体。使上述活塞部位于液体流入口处并将上述液体流入口插入血液中,再将该活塞部移动至上述合成树脂管刻度的基点,借此使血液导入合成树脂管的基点。又,将上述合成树脂管做成憎水性且用憎水性多孔体构成上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而且,在该憎水性多孔体内,相对于此总重量含干凝胶状的高吸水性分子为0.5~10.0重量%。又,上述合成树脂管任一开口具有所需范围的斜度,且装有比上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更长的锥形导向的空气抽吸口,在距离该空气抽吸口为上述合成树脂管内径尺寸的至少10倍至15倍左右的合成树脂管内的所定位置上,插有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此外,上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是将热塑性树脂经半熔融成形得到的多孔质体,且体内粘附有干凝胶状的高吸水性高分子,由此构成血沉管,因此具有先有技术血沉管所没有的多种效果。

    a.采用本发明的血沉管时,即使因不慎而将少量水份或血液滴入血沉管时,由于血沉管中的合成树脂体和多孔性合成树脂体均为憎水性材料,因此,水或血液弹出同时水或血液等亦难于到达高吸水性高分子,且高吸水性高分子亦无作用。

    b.此外,由于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是憎水性多孔体,故,与亲水性材料相比,即使孔径大且长度短,亦可使血液停住。而且即使抽吸压力低亦能将血液抽吸出来。再者,水或血液等与高吸水性高分子相接触后会立即被封止。

    c.另外,由于是非亲水性,故高吸水性高分子难于流入血液侧,因此,即使水或血液等液体不慎滴入血沉管,只要量不多,此血沉管就可照旧使用,因此操作简易方便。

    d.由于可使用孔径大的憎水性多孔孔体,因此,即使抽吸压力低亦能抽吸血液,且凝胶状态的高吸收制的高分子亦难于流入血液,不会影响红血球的沉降状态。

    e.由液体流入口侧开始标上刻度,由于使多孔性合成树脂体的一个端面位于此刻度的基点上,因此,由开口侧抽吸的血液等液体可以立即流至刻度基点,而且由于有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故血液不会抽到基点之上。故无须为使血液等液体流入到刻度基点为止而进行调节,因此,血沉检查的基准作业简单易行。

    f.再且,血沉管可由廉价的合成树脂制成,并且由锥状开口处将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插入到所定的位置,因此血沉管可以简易制作,且可廉价大量生产血沉管。亦因此可用完随即丢弃,先有技术中为再生使用而需的洗净、灭菌、干燥等作业也可删弃。

    g.此外,还可消除先有技术中出现的因血沉管洗净不完全而附着于壁面的脂肪、蛋白质而降低数据可靠性的缺点。而且由于没有这些作业过程,因此几乎可以不用担心来自血液的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疾病的感染。

    h.取代上述多孔性合成树脂体,代之以采用一种一端设置有活塞部且比合成树脂管更长且软的棒状体,将此棒状体插入合成树脂管内,使活塞位于液体流入口,并将液体流入口插入血液中。移动活塞部可将血液导入合成树脂管至其刻度基点,因此亦无必要用真空泵等由锥形开口部进行抽吸。结果,即使是小规模时,不仅操作简便,棒状体亦可再生使用,因此成本方面有诸多效益。

血沉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血沉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血沉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沉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沉管.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改良的血沉管,其内插有能透过气体不透过液体的多孔性合成树脂体。将它由内径均匀且两端开口的合成树脂管的任一开口处插入至规定位置。另一开口作为液体流入口。其特征是,合成树脂管上由液体流入口开始标有刻度。插入多孔性合成树脂体时,要使其一端面作为刻度的基点。将带有活塞且比合成树脂管长而软的棒状体插入合成树脂管内。使活塞位于液体流入口。将此液体流入口插入血液中,移动活塞至刻度基点,借此将液体吸入合成树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