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旋转支承显色装置的具有支承件的显色盒及显色设备.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4551315 上传时间:2018-10-19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2112.2

申请日:

1994.02.23

公开号:

CN1095493A

公开日:

1994.11.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3G 15/08申请日:19940223授权公告日:20001018终止日期:20130223|||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G03G15/00

主分类号:

G03G15/00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猪股贡; 小久义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3.02.24 JP 059746/93; 1993.02.24 JP 059751/9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张祖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色盒,它包括一个显色装置,其上有一装显色剂的盛放部分和一提供显色剂的供给件;一可转动地支承显色装置并带有一开口部分的支承件和一锁定装置,它在供给件没有与开口部分对正的位置处锁定显色装置相对于支承件的转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显色盒,包括: 一显色装置,它有一个盛放显色剂的盛放部分和一个用以提供显色剂的供给件; 一支承件,它适于可旋转地支承上述显色装置并设有一开口部分;以及 锁定装置,它可在上述供给件没有与上述开口部分对中的位置上锁定上述显色装置相对于上述支承件的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色盒,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件有基本上呈圆柱形的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色盒,还包括上述显色装置的一个轴部分,这能允许上述显色装置相对于上述支承件的相对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显色盒,还包括一用以解除上述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的释放部分。
5: 一种显色设备,包括: 一可旋转的显色组件; 一显色盒,它由上述显色装置可移动地支承,上述显色盒包括带有用于盛放显色剂的盛放部分的显色装置和用于提供显色剂的供给件; 一支承件,它有一开口部分并适于可转动地支承上述显色装置,并且所述支承件由上述显色组件不可转动地支承;以及 转动装置,它在上述显色组件的转动过程中使上述显色装置相对于上述支承件转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显色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装置以下述方式使上述显色装置相对于上述支承件转动,即上述显色装置的状态不变。
7: 根据权利要求5的显色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显色组件转动,以使所选定的显色装置的供给件定位在预定的显色位置上,并且在上述显色位置使上述开口部分与上述支承件对中。
8: 根据权利要求5的显色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装置有一装在上述显色组件的旋转中心上的非转动的第一齿轮,一装在上述显色装置转轴上的第二齿轮,和一个与第一和第二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与诸如复印机、印刷机及类似成象设备,特别是与彩色成象设备一起使用的显色设备和显色盒。

    在全色的成象设备中,将其中包括有一个黄色显色装置、一个深红色显色装置、一个深蓝色显色装置及一个黑色显色装置的显色件旋转以使所选择的显色装置面向图像显示件。

    当上述显色组件旋转时,由于担心显色剂从组件中滴漏或担心将显色剂泄漏,因而希望防止显色装置动作或状态的改变。

    另外,在每个显色装置及它的显色剂补充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由于实施分离和连接以便转动显色装置,从而使形成于图像显示件上的潜象显色,所以显色剂特别易于滴漏。另外,为了更换使用期满的显色装置,就必须由专家来将其更换成一个新的显色装置并且维修工作也必须由专家来进行。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缺陷,就考虑到将每个显色装置制成一个盒状体。

    但是,当显色装置的状态保持稳定时,由于显色装置相对于显色组件转动,故而必须在显色装置和显色组件之间提供周向缝隙。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周向缝隙的存在而很难将显色盒安装到显色组件上。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色设备,其中将多个显色装置做成相应的盒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色设备,其中的显色装置在保持其稳定状态的同时可进行变换。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的显色盒。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色盒,它包括一用于盛放显色剂的容放部分,一个有用于提供或携带显色剂的供给件的显色装置,一个适于可转动地支承显色装置并有一开口部分的支承件以及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将显色装置相对于支承件的转动锁定在供给件位于开口部分之外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色设备,它包括一个可转动的显色组件,一个用于盛放显色剂的容放部分,一个用于提供或携带显色剂的供给件以及一个支承件,该支承件有一开口部分并适于可转动地支承显色装置,该支承件相对于显色组件被不可转动地支承;所述显色设备还包括一个转动装置,用于在显色组件转动时使显色装置相对于支承件转动。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将会在下文的详尽说明中显而易见。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表示有一显色盒的成象设备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表示安装所示磁鼓盒和剩余上色剂容器的方法的透视图,该剩余上色剂容器位于图1的成象设备内;

    图3是磁鼓盒的透视图;

    图4表示在安装磁鼓盒时把防护件移走时的透视图;

    图5是磁鼓盒的端视图;

    图6表示偏心件位于图像显示件中心轴上时的剖视图,图像显示件设置在磁鼓中;

    图7是表示安装转换机构方法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该转换机构用于将图1所示成象设备上的显色盒转换到把持件上;

    图8是图7所示显色盒的剖视图;

    图9表示显色装置驱动机构及显色盒转换机构侧板的主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象设备的显色盒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显色盒的透视图;

    图12表示把显色盒的显色装置固定到支承容器上的方法的剖视图;

    图13A及13B表示在通过将显色盒装在把持件上从而使显色装置脱离支承容器时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表示成象设备中的显色盒把持件和安装在把把持件上的显色盒的主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表示在成象设备内将显色盒安装到把持件上的方法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

    图16表示显色装置驱动机构和显色盒转换机构侧板的主视图;

    图17表示驱动显色盒的被驱动部分及驱动显色盒转换机构的方法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位于显色盒转换机构中的另一状态控制机构的主视图;

    图19是表示显色盒处于由图18所示的控制机构向上调整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0是控制流程图;

    图21A-21C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表示成象设备中的显色盒的显色装置的状态控制的主视图;

    图22是表示用于上述状态控制的控制机构的框图;

    图23是控制流程图;

    图24为一流程图,表示用于完成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成象设备中的显色盒的控制操作的方法;

    图25A-25B表示在图24所示控制作用下显色盒状态变化的主视图;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成象设备中的显色盒和转换机构在上图所示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7表示在将板件安装在显色盒转换机构的把持件上时的主视图;

    图28是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表示显色装置驱动机构在成象设备中支承显色盒转换机构侧板的主视图;

    图29表示在将显色盒显色装置的转轴安装在图28所示侧板的耦合件上时的侧视图;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表示将显色盒转换机构在成象设备中固定到把持件上时的主视图;

    图31A-31B是表示用于实现图30所示安装操作的显色盒把持机构的视图;

    图32是位于显色盒上的卡钩的侧视图;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成象设备中的显色盒的主视图;

    图34表示在将显色盒安装到成象设备的转换机构上之后,图33所示显色盒达到显色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35是图33所示显色盒的透视图;

    图36表示在将图33所示显色盒安装到显色盒转换机构的转动件上时的透视图;

    图37是其上装有图33所示显色盒的转换机构的主视图;

    图38表示在将图33所示显色盒装于显色盒转换机构的转动件上时的侧视图;

    图39表示显色盒的锁定件由图38所示安装而开启时的侧视图;

    图40为一侧视图,表示状态控制机构的另一个例子;

    图41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成象设备中的显色盒转换机构的主视图;

    图42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成象设备中的显色盒转换机构的主视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有一显色设备的成象设备的剖视图。成象设备包括一个可动地安装在成象设备上的磁鼓盒C,并且该磁鼓盒C包括一图像显示件1,一装料件2及一清除器3;多个显色盒D(黄色显色盒Dy,深红色显色盒Dm,深蓝显色盒Dc和黑色显色盒Db),每个显色盒均包括一个有一显色剂供给件的显色部分和一个盛放上色剂(一种成分的调色剂)的上色剂盛放部分,并且每个显色盒可移动地独立安装在成象设备上;一个能使显色盒可移动地装于其上的显色组件;以及一个显色盒转换机构,它用于转动显色组件以使所选择的显色装置对准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的显色位置。

    根据该成象设备,每种颜色的潜象通过由一光学组件107所产生的图像曝光而形成于磁鼓盒C的图像显示件1上,并且由转换机构使对应于该种颜色的显色盒D对准潜象,由此显色上述潜象。将由上述显色操作获得的具有不同颜色的图像连续地复制到一张以叠置方式被传送滚筒103夹持的纸带102上。纸带102由一纸带供应部分101提供,并且纸带的末端由传送滚筒103的夹具103f夹紧,这样在传送滚筒转动时使纸带卷绕在传送滚筒上。将用以复制上色图像的纸带102与传送滚筒103分隔,然后将其送至固着组件104,在此处将上色的图像合成并固着在纸带上。此后,通过一纸带卸载部分105将纸带卸到卸纸托盘106上。

    下面参照图2至6说明磁鼓盒C。如图2所示,通过将磁鼓盒沿推入方向(垂直侧板100的表面)从其中一块侧板100的外侧插入侧板的安装开口100a中而将磁鼓盒C安装在成象设备上的一对侧板100之间(图中仅示出前侧板)。由此将磁鼓盒C沿推入方向可拆卸地安装在成象设备上。

    剩余上色剂容器4连接在突出于侧板100的磁鼓盒D的一端,并且在剩余上色剂容器4的上部设有一可与盖子81相配的切口部分4a,盖子81可用于遮盖图像显示件1上暴露的中心轴22。凹槽部分4a和盖子81在将剩余上色剂容器4装于磁鼓盒C之上时用于导向。

    一个可允许相对于成象设备拆卸并安装磁鼓盒C的开口空间(图中未示出)位于成象设备的前外板上(图中未示出)。

    如图3至5所示,在磁鼓盒C的两端设有板状框架部分21,并且圆柱状图像显示件1可转动地支承在框架部分21的下部之间。

    在将磁鼓盒C装于成象设备上之前,用一防护件6将磁鼓盒的半圆形下部遮盖起来以起保护作用。防护件6具有半圆柱体形状,其顶部开放。通过将位于防护件的半圆柱体的两开口上端上的凸出部分插入位于磁鼓盒C的框架部分21上的相应凹槽21a中而使防护件沿纵向与磁鼓盒相连。当磁鼓盒C装于侧板100上时,由于将磁鼓盒C插入安装开口100a中(如图4所示),从而使位于防护件6前端(相对于磁鼓盒的插入方向)上的框架部分6a贴靠在侧板100上,由此使防护件6移离磁鼓盒C。

    如图6所示(图中省略了前构架部分21),磁鼓盒C包括图像显示件1,一个用于卸下图像显示件的卸纸件2和一个用于使上色剂移离图像显示件的清除器3(清除件3a,用于搅拌去除的上色剂的搅拌件3b及用于将上色剂送至剩余上色剂容器4的上色剂进给螺杆)。另外,将用于使磁鼓盒C在侧板100上定位的定位件5a,5b设置在剩余上色剂容器4附近的(前)框架部分21上。

    如图1所示,显色盒转换机构包括一对板状的显色盒把持件108,它可绕与图像显示件1的轴平行的不可转动的中心轴110旋转;一个固定在成象设备上的弧形导向件112,它环绕把持件,但不包括磁鼓盒C和传送滚筒103所在的区域;一个压力件111,用于将所选择的显色盒D推向处于显色位置的磁鼓盒C的图像显示件1;一个用于转动压力件111,使之实施上述推动作用的驱动源;一个用于使显色盒D相对于图像显示件1定位在一预定位置的定位件;以及一个用于使每个显色盒D保持一预定状态的控制机构。

    每个把持件108具有四叶苜蓿的形状,沿其周缘设有容放凹槽108b(每个凹槽包括基本上为半圆形的带有切口的部分,它们可用于安置相应的显色盒D。如图7所示,每个显色盒D安装在把持件108之间,上述动作是通过将显色盒插入把持件108的一对容放凹槽108b中而实现的,在上述过程中,由导向件112将显色盒引至一位置,该位置不是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的显色位置。另外,每个显色盒D可移离把持件108。这样可使不同颜色的显色盒D沿推入方向可拆卸地独立安装在转换机构上并由此而安装在成象设备上。此外,可允许显色盒D相对于成象设备安装和拆卸的开口空间(图中未示出)位于成象设备的前外板(图中未示出)上。

    如图8所示,显色盒D包括一显色装置12及一对盘状支承板83,这两个支承板83借助固定到装置12两端的支承转轴14能可转动地支承显色装置12。后支承转轴14(即图示一侧)穿过其中一块支承板83并与显色盒转换机构的控制机构相连,该控制机构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通常将显色装置12分成一个上色剂盛放部分19和一个邻接的显色部分20。用于搅拌上色剂并用于将上色剂运至显色部分20的搅拌输送件18位于上色剂盛放部分19中。另一方面,在显色部分20中设有一显色剂供给件15;一个供应及刮落件17,它用于把上色剂供给显色剂供给件并将未显色的上色剂从显色剂供给件上刮离;以及一个调整件16,它用于调整装在显色剂供给件15上的上色剂层的厚度并用于向上色剂提供电荷。

    腿部83a与位于图1所示把持件108的容放凹槽108b中的阶梯108a相对应,该腿部83a位于每个支承板83两端部的两侧,这样通过将腿部83a抵靠在阶梯108a上可使放置在容放凹槽108b中的显色盒D的支承板83相对把持件108不可转动地把持。当显色盒D位于显色位置时,腿部83a起导向作用,可将显色盒D换向图像显示件1。

    将每个显色盒D以下述方式插入并安装在把持件108上的容放凹槽之内,即,使显色装置12保持一预定的状态,也就是说,在图示实施例中,上色剂盛放部分19和显色部分20沿水平方向相邻设置(即,位于上色剂盛放部分19和显色部分20之间的间壁12a垂直向上)并由此将支承转轴14的平行部分14a水平设置。

    如图1所示,显色盒转换机构设有一用于保持每个显色盒D的显色装置12的控制机构,该显色装置是由把持件108在一预定的未改变的状态中进行转动而转换至显色位置的。如图7至9所示,控制机构有一板状显色装置驱动机构,它支承与把持件108一起绕把持件108的不可转动中心轴110转动的侧板7。彼此相互啮合并构成显色装置12的驱动机构的齿轮副9,10位于侧板7的内表面上,它与相关的显色盒D相对应。另外,齿轮8不可转动地安装在中心轴110上并与齿轮9啮合,因此由齿轮8,9和10构成一行星齿轮机构。带有U形凹槽11a的凹槽件11连接在每个齿轮10的表面(面向显色盒D)上。在图示实施例中,在将凹槽件11的U形凹槽11a如图9所示水平设置的情况中,安装在把持件108上的显色盒的显色装置12的支承转轴14的平行部分14a(现在为水平方向)装在U形凹槽11a中。

    根据上述控制机构,当把持件108绕中心轴110转向显色位置以转换显色盒D时,支承侧板7也沿相同方向转动,由此带动齿轮8,9,10的行星运动,其结果是使支承侧板7的凹槽件11反向转动以保持U形凹槽11a处于水平状态。因此,通过支承转轴14而固定在U形凹槽内的显色装置12也在显色盒D中反向(与凹槽件11一样)转动,这样,不管显色盒D如何运动,显色装置12总能保持水平状态。

    如何需要的话,当把持件108的中心轴110由适宜的驱动源(图中未示出)驱动而转动时,显色盒D中显色装置12的任何状态(如,倾斜状态)都能实现。由此,通过将支承板83(每块支承板的直径均大于显色盒D的外直径)滑动地插入把持件108的容放凹槽108b内可将显色盒方便地装在把持件上,并且由于在显色装置和容放凹槽之间存在有缝隙,故而能使显色装置自由地转动。

    下面参照图10-13B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加以说明。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显色盒D包括一显色装置12及一筒形支承容器13,该支承容器通过支承转轴14可转动地容放显色装置12,所述支承转轴安装在显色装置的两端。后(即所示侧面)支承转轴14从显色装置12的端面伸出并如图9所示那样与显色盒转换机构的控制机构相连,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一样。

    与位于把持件108(参见图1)的容放凹槽108b中的阶梯108a相对应的腿部13a位于支承容器103两端部的两侧,因此通过使腿部13a贴靠在阶梯108a上可使放置在容放凹槽108b内的显色盒D的支承容器13相对于把持件108不可转动地夹持。

    开口部分13b位于支承容器103的与腿部13a相对的部分上,这样当显色盒D被转至显色位置时,支承容器13中的显色装置12的显色剂供给件15可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在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的显色位置处,驱动力的传递及与显色装置12的显色剂供给件15的电力连接可通过开口部分13b实现。当然在支承容器13上也可形成另一开口,并且上述传递及连接可以通过这个另一开口而实现。

    正如第一实施例一样,通过将支承转轴14的平行部分14a装入凹槽部分11的U形凹槽11a内可将每个显色盒D放入并固定在把持件108的容放凹槽108b中,上述凹槽部分位于图9所示显色盒转换机构的控制机构的支承侧板7的内表面上。由于采用了这种设置,可将不同颜色的显色盒D连续地换至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的显色位置;同时不管显色盒D如何运动,总是将显色装置保持在预定的状态中。在位于显色位置的显色盒S中,显色装置12的显色剂供给件15通过支承容器13的开口部分13b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

    根据本实施例,当将显色盒D装至或拆离成象设备上时或当将显色盒D单独贮运时,为了防止显色装置12的显色部分20通过支承容器13的开口部分13b而曝光,如图12所示,可由一把持机构将显色装置12的显色部分20固定在与支承容器13的开口部分13b相对的非曝光位置上。并且,在这种非曝光条件下将显色盒D装至或拆离把持件108,并且在将显色盒D安装到把持件108上之前使其单独存放在这种非曝光条件下。

    如图12所示,把持机构包括一个位于显色盒D的显色装置下部的向下的定位销62,一个用于向下偏压销62的弹簧63及一个位于支承容器13的一个腿部13a附近的切口部分64。当显色盒D没有安装在成象设备上时,将销62装入切口部分64中,由此将显色装置12的显色部分20不可转动地安装到支承容器13内的非曝光位置上。

    如图13A所示,当显色盒装入把持件108的容放凹槽108b内时,支承容器13的切口部分64固定在把持件108的凸出部分108c上(如图13B所示),由此借助于凸起部分108C可使显色装置的销62从切口部分64中向上退回。其结果是,安装于把持件108上的显色盒D可相对于支承容器13转动。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表示显色盒把持件108和安装于把持件上的显色盒的主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半圆形和/或矩形键槽65以下述方式位于把持件108的显色盒容放凹槽108b内,即键槽65的形状或个数不同于容放凹槽。在另一方面,形状或个数与位于相应容放凹槽108b内的一个或多个键槽65相对应的单键或多键66位于显色盒D的支承容器13上,从而可使键66插入上述容放凹槽中。

    通过判断键66是否能装入键槽65可将一特定的显色盒D插入相应的容放凹槽108b中,由此可将显色盒D安装到相应的容放凹槽内。另外,由于支承容器13不能转动,所以当显色盒D拆离把持件108时,就不需要登记对应的键槽65和键66。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表示安装显色盒方法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该第四实施例的整个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基本一致。

    在该第四实施例中,正如图10所示的第二实施例那样,显色盒D包括一显色装置12和一个圆柱状支承容器13,该支承容器通过安装于显色装置两端上的支承转轴14而可转动地容放显色装置12。如图15所示,通过将显色盒插入把持件108的容放凹槽108b可将显色盒D安装在显色盒转换机构的把持件108上。

    如图16所示,显色盒转换装置包括一板状显色装置驱动机构以支承侧板7,该侧板7与把持件108一起绕把持件108的不可转动的中心轴110旋转。如图15和16所示,用以驱动支承侧板7的齿轮85位于侧板7的外表面上。支承侧板7是由显色盒转换电机(换向电机)87通过齿轮86和齿轮85的啮合来驱动的。

    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一样,彼此相互啮合的齿轮9.10和固定在中心轴110上并与齿轮9啮合的齿轮8构成了显色装置12的传动机构,该机构设置在侧板7的内表面上。用以控制显色装置12的状态的行星齿轮机构由上述齿轮8,9和10构成。在将从显色装置12的支承容器13中伸出的支承转轴14装入位于相应齿轮10上的凹槽件11的凹形槽11a内之后,通过利用行星齿轮机构使显色装置12旋转可控制显色装置12的状态。

    如图17所示,当其中一个显色盒D位于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的显色位置时,成象设备的齿轮34通过位于显色装置12上的支承容器13的开口部分13b与安装在显色装置12的显色剂供给件15上的齿轮33相互啮合,由此通过成象设备的驱动源32驱动显色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用以探测显色盒旋转位置的标记(旋转位置标记)89装在把持件108上,并且与旋转位置标记89相联系的旋转位置探测器88安装在成象设备上。当显色盒D变化时,通过利用旋转位置探测器88探测旋转位置标记89的行程,可在以所探测的位置为参考的基础上将给定的显色盒D移到显色位置或移到显色盒更换开口90处,该开口90位于成象设备的外侧板上。

    如图18所示,固定在支承侧板7的中心齿轮8的齿轮轴上的齿轮41(齿轮8作为影响显色装置12状态控制的行星齿轮机构的一部分)和中心齿轮8一起旋转,并且该齿轮41由电机(状态控制电机)驱动。齿轮41上设有一标记42,它可作为与齿轮41的停止位置相对应的状态控制的标志,标记42由安装在成象设备上的状态控制传感器43进行探测。显色盒的状态以下述方法进行控制,即在如图17所示的显色操作中使显色盒D朝向其上色剂盛放部分19倾斜一给定角度,并在如图19所示的非显色操作过程中使包括显色剂供给件15在内的显色部分20在旋转的转换操作中位置朝上,因此可防止上色剂的泄漏和散落。

    如图20的流程图所示,在显色操作完成之后,将状态控制电机44打开。然后,在贮存在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的只读存储器中的数据n0由状态控制传感器43的打开信号“ON”触发而输出后,使状态控制电机停机。此时,显色盒D处于下述状态,即相应的显色部分20如图19所示方向朝上。然后,当用不同颜色的上色剂进行显色操作时,换向电机87运转,并根据旋转位置探测器88的信号将选定的显色盒D移至显色位置。此后,状态控制电机44运转。当贮存在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的只读存储器中的数据n0输出之后,状态控制电机44停机,由此得到显色盒D的倾斜的显色状态。(图17)

    下面参照图21A-21C,22和23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23的流程图所示,在用第一种颜色显色之后,图16的换向电机87运转,由此开始进行换向操作。然后,图18的状态控制电机44运转,由此将显色盒D从图21A所示的水平显色状态换至图21B所示的方向朝上的状态。上述转动由状态控制传感器43进行探测。然后,当贮存在图22的只读存储器中的数据n0输出后,状态控制电机44停机。此时,显色盒处于朝上的状态,由此使上色剂从每个显色部分20中一同返回到各自的上色剂盛放部分19内。

    当显色盒又被转到显色状态时,状态控制电机又开始运转,由此将显色盒D转至图21C所示的方向朝下的位置,这样可使上色剂从每个上色剂盛放部分19中注入每个显色部分20内(在n1输出之后,电机44停机)。然后,状态控制电机44重新运转,并且在n2输出之后,电机44再次停机,由此使显色盒D返回图21A所示的水平显色状态。然后,换向电机87起动以将所需的显色盒S转到显色位置上,此后换向电机87停机。

    下面参照图24和25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如图24中的流程图所示,当用于探测上色剂盛放部分19内上色剂余量的上色剂余量探测传感器打开时(该容器19位于显色盒D的显色装置12内),图18的状态控制电机44运转,从而将显色盒D旋转一周或更多,以使它从图25A中的水平状态转到图25B中的方向朝下的状态。其结果可使留在上色剂盛放部分19内的上色剂(没有被上色剂搅拌件18注入)注入显色部分20内,由此可有效地利用上色剂。

    顺便说一下,仅仅旋转显色盒不能使每个显色盒D的状态控制操作起作用,但是通过重复地使显色盒从图25B所示的方向朝下的状态正向并反向旋转也可起作用,由此可将上色剂从上色剂盛放部分19中注入显色部分20内。

    下面参照图26和27说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

    如图26所示,当显色盒D位于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的显色位置时,成象设备的齿轮34通过位于显色装置12的支承容器13上的开口部分13b和位于显色装置12的显色剂供给件15上的齿轮33相互啮合,由此由成象设备的驱动源35驱动显色装置。

    一套显色盒转换机构包括把持件108,一块图16所示的支承侧板和4个用以联接把持件和侧板的联接件91。每个显色盒D由带凹槽件11的齿轮10和位于支承侧板7侧部的联接件91把持,该凹槽件11可与支承容器13的支承转轴14配合,并且每个显色盒可由带状件47反持,所述件47通过位于把持件108的显色盒容放凹槽108b前部的弹簧46而张紧,凹槽108b位于把持件108侧部,参见图27。

    根据上述设置,通过定位下述方向,即,使位于齿轮10的凹槽件11上的凹槽11a的开口方向与朝向图像显示件1的把持件108上的显色盒容放凹槽108b的开口方向一致,(参见图27)可使显色盒D根据图像显示件1的位置通过滑动而定位。

    下面参照图28和29说明本发明的第八个实施例。

    如图28和29所示,耦合件48与安装在显色盒转换机构的支承侧板7上的每个显色装置旋转驱动齿轮10联接,这可使耦合件与相应的齿轮10一同旋转,并可使耦合件相对于齿轮10滑动。每个显色装置12的支承转轴14嵌入对应的耦合件48的孔48a内,这样可允许显色装置12的转动并使显色盒D产生朝向图像显示件1的滑动。

    另外,每个耦合件48周围缠绕有弹簧50。它用于使滑移的显色盒D复位,并用于使每个耦合件48在相应的齿轮10上保持预定的位置,这便于在安装显色盒转换机构时固定显色装置12的支承转轴14。

    下面参照30至32说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图31A和31B所示的显色盒把持机构位于显色盒转换机构的把持件108上,并且如图30和32所示,显色盒D上有一与显色盒把持机构相对应的钩状物51。显色盒把持机构包括一钩臂55,一位于钩臂55旋转中心的止动销56,一用于推动销56的压簧57,一用于回复钩臂55的回复弹簧59以及一用于使该机构与把持件108相连的凸缘52。

    止动销56相对于把持件108不可旋转但可随压簧57滑动。销56设有一突块58,该突块在图31A和31B所示情况下嵌入钩臂55的凹槽内,由此可防止钩臂55的震动。钩臂55上开有一孔60,它可使显色盒D的钩状物51安装于其内,这样可使显色盒通过钩臂55固定在把持件108上。

    成象设备的侧板100在显色位置上装有一凸轮(图中未表示),它与将显色盒D定位在显色位置的钩臂55上的止动销56相对应。当销56被凸轮压下时,钩臂55从销56中脱出,从而使钩臂55转动,这使得显色盒D可通过钩臂55滑向图像显示件1。

    下面参照图33-39说明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

    如图33所示,每个显色装置D包括一显色装置210,显色装置210又包括一盛放上色剂(单色显色剂)T的上色剂盛放部分210a和一带显色轴套210b、可从上色剂盛放部分210a向其供应上色剂的显色部分210c,可将上色剂从上色剂盛放部分210a中供至该显色部分中;一个基本上为圆柱形、其圆周表面有开口部分211a的支承容器211,它适于内装显色装置210并适于支承绕与显色轴套210b的转轴平行的轴作相对转动的显色装置;和一锁定件212,它可移动地安装在显色装置210端面中心的附近,并总是通过弹簧件213沿显色装置210的径向向外偏移。

    如图35所示,支承容器211的一端面上开有一圆孔,该圆孔上开有一切口211b,锁定件212上的钩爪212b可如图33所示那样嵌入其中。当显色盒D没有安装到成象设备上时,通过利用弹簧件213的偏压力将锁定件212上的钩爪嵌入切口211b中,可使显色装置210借助于支承容器211接合以将它们锁定,使其不可转动。并参见图33,显色装置210的位置与支承容器211的开口部分211a的位置不同。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显色轴套210b被支承容器211的圆周壁所覆盖,这样防止了上色剂的散落和显色轴套210b的损坏。

    如图36和37所示,显色盒转换装置S包括一具有四叶苜蓿状横截面并包括四个半圆形腔的显色盒旋转支承件215,以及显色装置状态控制件214,每个状态控制件位于对应腔的一端(沿显色盒插入方向的前端)。另外,包括空心突块的每个显色盒支撑件216安装在显色装置状态控制件214内。通过将显色盒D内的显色装置210的凸台210d插入支承部分216上的孔内可将显色盒D以其预定的状态(方向)固定在支承件215上。

    在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的显色位置,为了使显色盒D向图像显示件1的方向移动并使其根据图像显示件定位以使之显色,每个状态控制件214分布在旋转支承件215的端面上,以使它们沿与上述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移动,弹簧217围绕每个状态控制件214缠绕,这样在显色之后,由弹簧217可使位于显色位置的状态控制件214远离图像显示件1,回到其初始位置。另一方面,在显色位置将显色盒D推向图像显示件1的压件218不可转动地固定在显色盒支承件215的转轴215a上。

    如图36和38所示,当显色盒D沿显色轴套210b的轴向移动以使其在有别于显色位置的安装和非安装位置上沿旋转支承件215的转轴插入时,参见图39,显色装置210前端(沿插入方向)上的安装凸台210d插到显色盒支承部分216内,此后,状态控制件214的开锁凸块214a以与弹簧213的作用力相反的力推动锁定件212上的臂形部分212a,以使锁定件212沿径向向内移动,从而使其从切口211b中脱出,因而解除了因锁定件212的钩爪212b而存在于显色装置210和支承容器211之间的相互锁定的状态。因此,在此之后,当操作者用支承容器211上的夹具211e(图36)相对于显色装置210沿图34中的X方向转动支承容器211以使支承容器211的开口部分211a与显色装置210的显色轴套210b对正时,显色轴套210b暴露在外面。这样,通过旋转支承件215,可将显色轴套210b带至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的位置。顺便提一下,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显色盒D的显色轴套210b总是沿径向向外的。

    根据这个实施例,为了调整显色盒D的插入角(周向位置)以使支承件215插入,参见图36,在显色盒D的支承容器211上设有两个或多个导向突块211c,在成象设备侧板200的插入口200a和各自显色盒支承件215的周向的两处或多处上开有与导向突块211c相配的孔200b和孔215a,由此用以防止显色盒D的错误插入。

    另外,在将显色盒D装到成象设备上之后,在通过转动支承容器211使显色轴套暴露的情况下,由于支承容器211的导向突块211c的位置偏离对应的配合孔200b的位置,即使显色盒D想在这种条件下从旋转支承件215中取出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存在着导向突块211c和侧板200的内表面之间的机械干涉。也就是说,只要支承容器211沿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用支承容器211的圆周表面遮盖显色轴套210b,显色盒就不可能从支承件215中取出。

    当显色装置210的上色剂盛放部分中的上色剂用完时,可按与上述操作程序相反的程序进行操作即可更换显色盒D。

    也就是说,在显色盒的安装和非安装位置上,支承容器211沿反向转动以用其圆周表面遮盖显色轴承210b。然后,显色盒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拉出。在这种情况下,在凸台210d脱离状态控制件214的显色盒支承部分(配合孔)216之前,锁定件212的臂形部分212a与开锁突块214a脱离接触。其结果是,在显色盒仍保持预定状态的期间里,锁定件212靠弹簧213的偏压力装入支承容器211的切口211b内,由此将显色装置210和支承容器211相互锁定。此后,突台210d脱离状态控制件214的配合孔216,最终使显色盒D从成象设备中退出。

    现在,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将显色装置210的配合凸台210d与锁定件212的臂状部分212a之间的高度关系如下选定,即使凸台210d高于臂形部分的同时,当显色装置210在未锁定之前实施定位时,(参见图40),臂形部分212a可高于配合凸台。

    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于显色盒D和显色盒转换机构如上构成,当显色盒D从成象设备中脱离或当更换一个新的显色盒D时,因为显色装置210的显色轴套210b总是被支承容器211遮盖,并因为只有当显色盒D在预定状态中被旋转支承件215固定时显色轴套210b才暴露在外,所以防止上色剂污染和显色轴套的损坏是可行的。另外,由于显色装置210相对于支承容器211的锁定状态只有通过将显色盒D插入成象设备才能开启,故而安装显色盒D的操作性可以改进。

    图41是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显色盒转换机构的主视图。

    在这个实施例中,一显色盒转换机构S′包括一状态控制部分220和一旋转支承件221。状态控制部分220包括一固定在旋转支承件221的转轴211a上的中心齿轮,位于显色盒的安装位置上的状态控制齿轮224以及位于中心齿轮222和状态控制齿轮224之间并与这些齿轮彼此啮合的惰轮223。另外,在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的显色位置上,为了将显色盒D移向图像显示件1以使之显色,而将显色盒支承件225(与图36和37中的状态控制件214相似)支承在各自的状态控制齿轮224上,用以作如上所述的转换运动,其方向与上述方向相同。并且,一用以在上述同一方向上产生偏压力的回复弹簧226设置在相应的显色盒支承件225上,以使显色盒D在显色后回复到其初始位置而远离图像显示件1。

    另一方面,用于将显色盒D推向图像显示件1的压件227不可转动地固定在旋转支承件221的转轴221a上。中心齿轮222和状态控制齿轮224齿数相同。因为中心齿轮222固定在转轴221a上,故而当状态控制件220和旋转支承件221一起旋转时,状态控制齿轮224围绕转轴221a移动而不改变其状态。这样,分布在齿轮224上的支承件225总保持恒定的方向。

    因此,当将显色盒D在安装和非安装位置上插入旋转支承件221时,图33的显色装置210和支承容器221之间的锁定状态被解除。另外,在这种安装条件下,由于将显色盒D定位,从而使显色装置210与图像显示件1相对,并使支承容器211的开口部分211a与显色部分210c对中,并且因为在转换机构S′的旋转过程中这种状态保持不变,故而可简化显色盒D的插入操作,并且可以消除诸如上色剂集中在显色轴套(显色剂供给件)和显色叶片(上色剂厚度调整件)附近等有害的影响。另外,在不包括显色位置的任何位置处,因为支承容器211的开口部分211a没有与显色部分对中,这可防止上色剂泄漏。

    最后,参照图42说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1加以说明的上述第十一实施例中的状态控制件220的状态控制齿轮214被其上直接成形有显色盒D支承件225′的状态控制齿轮224′所替代,参见图42,并且在每个显色盒D的支承件225′内有一在显色位置处长度和显色盒D的移动量相同的狭槽225a。

    因为狭槽225a相对于显色盒D的推动方向朝上倾斜,故而在显色之后,显色盒D靠自重从其显色位置回复到其初始位置。这样,根据这个实施例,可以取消回复弹簧。

    在根据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同时,必须声明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可进行各种选择和改动。

用于旋转支承显色装置的具有支承件的显色盒及显色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用于旋转支承显色装置的具有支承件的显色盒及显色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用于旋转支承显色装置的具有支承件的显色盒及显色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旋转支承显色装置的具有支承件的显色盒及显色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旋转支承显色装置的具有支承件的显色盒及显色设备.pdf(5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色盒,它包括一个显色装置,其上有一装显色剂的盛放部分和一提供显色剂的供给件;一可转动地支承显色装置并带有一开口部分的支承件和一锁定装置,它在供给件没有与开口部分对正的位置处锁定显色装置相对于支承件的转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