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锶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54985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8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7688.3

申请日:

1989.09.26

公开号:

CN1050531A

公开日:

1991.04.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1F11/18

主分类号:

C01F11/18

申请人:

福州市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陈若仙

地址:

350003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5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新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以天青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锶的方法。采取了除钙预处理,选用碳酸氢铵作转化剂进行转化反应。除钡净化处理以及沉淀制取纯碳酸锶产品等工艺。整个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染,生产总成本较纯碱,碳酸铵法更低。其转化率达95%以上,总收率达94%以上,产品中碳酸锶的含量高达97%以上,达到美国,日本,苏联的工业标准,可用作彩色显像管管壳玻璃原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以天青石为原料,经预处理,使用转化剂转化反应、净化处理、纯碳酸锶产品制取等四道工序生产碳酸锶的工艺方法,本发明的特征是: 1、1、预处理是采取加入除钙剂并控制温度于60~90℃反应0.5~2小时的工艺,其中除钙剂的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5~175%,可采用浓盐酸或浓硝酸或浓硫酸作除钙剂, 1、
2: 转化反应是采用碳酸氢铵作转化剂,将预处理过的天青石在氢氧化铵的存在下与固体碳酸氢铵相混合,于65~80℃反应3.5~7小时的工艺,其中氢氧化铵的用量为天青石量的120~180%,碳酸氢铵的用量为天青石量的130~170%, 1、
3: 净化处理是加入8~12N的盐酸,控制温度于60~90℃溶解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除钡剂,随后再加入氢氧化铵至PH=6~8的工艺,其中盐酸的用量控制在理论量的103~110%,除钡剂用量控制在理论量的20~50%,除钡剂可采用铬酸钾或铬酸钠或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钠或硫酸铵, 1、
4: 纯碳酸锶产品制取是将氯化锶净化液控制加热至50~80℃,在氢氧化铵存在下加入碳酸氢铵饱和溶液进行反应的工艺,其中氢氧化铵的用量控制在理论量的102~120%,碳酸氢铵饱和溶液的加入量控制在理论量的102~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工艺,其特征是除钙剂的用量为理论量的130~165%,温度可控制在70~85℃,除钙剂可选用浓硝酸或浓盐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化反应工艺,其特征是氢氧化铵的用量为 天青石量的130~160%,碳酸氢铵的用量为天青石量的150~165%,温度为65~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处理工艺,其特征是盐酸可选用9~12N,溶解反应温度为75~85℃,除钡剂用量为理论量的20~45%,除钡剂可选用硫酸铵或铬酸钾或重铬酸钾。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碳酸锶产品制取工艺,其特征是氢氧化铵的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09~120%,碳酸氢铵饱和溶液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05~115%,温度为65~75℃

说明书


本发明是关于碳酸锶的制取方法,此法特别适合于以天青石为原料(主要成份为硫酸锶)制取高纯度碳酸锶。

    碳酸锶被广泛的用作轻工、化工、医药以及电子工业的原料。特别作为锶磁性材料的原料,因它具有对X射线的屏蔽作用,被用作彩色显像管管屏玻璃原料。生产碳酸锶的现有技术有:碳还原法、高温分解法(>1500℃)和复分解法。碳还原法存在锶收率低、矿石利用不合理以及三废污染严重等问题。高温分解法,虽产品质量高,但能耗很高。复分解法主要有采用纯碱作转化剂与采用碳酸铵作转化剂两种,日本特许公报JP-7351895就是采用碳酸铵为转化剂。纯碱法由于纯碱紧缺,价昂,造成产品成本高,加上纯碱的腐蚀性大造成设备损耗大,而且能耗也大。采用碳酸铵作转化剂虽较纯碱好,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碳酸铵易分解成氨、二氧化碳、水。在溶液中碳酸铵有强烈的水解作用:

    (第一步水解)

    因此必须加入氨水以防止水解。在冷溶液中碳酸铵易脱水成氨基甲酸铵:

    而氨基甲酸铵是不与碱土金属碳酸盐反应生成沉淀。因而,单独采用碳酸铵作转化剂,其消耗量很大,否则就要加入大量的氨水以防水解。这样势必造成成本增加。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生产碳酸锶的工艺方法,并通过寻求新的转化剂和合适的除钙剂与除钡剂,以及相应的工艺条件来实现上述目的。

    综观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选用碳酸氢铵作转化剂,整个工艺由预处理,转化反应,净化处理和纯碳酸锶产品制取等四道工序组成。现分述如下:

    1、预处理:本工序的主要目的在于除钙。将天青石研磨成粉末过(100目),加入除钙剂,控制温度为60~90℃反应0.5~2小时,视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洗涤送往下道工序。上述除钙剂可采用浓盐酸、浓硝酸、浓硫酸中的任何一种,除钙剂的用量控制在理论量地125~175%。

    2、转化反应:本工序是本发明的关键,决定转化率的关键,采用碳酸氢铵作转化剂。将经过预处理后的天青石在氢氧化铵的存在下与固体碳酸氢铵相混合,控制反应温度在65~80℃进行转化反应3.5~7小时,视反应结束,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可得到碳酸锶粗品。其氢氧化铵的用量控制在天青石量120~180%,碳酸氢铵的用量控制在天青石量130~170%。

    3、净化处理:本工序主要为除钡与除铁设计。将所得的碳酸锶粗品用盐酸溶解,并控制温度为60~90℃,待沉淀完全溶解后,加入除钡剂,除钡后再加入氢氧化铵至pH=6~8除铁,经过滤、洗涤弃滤渣得氯化锶净化液。上述盐酸的浓度控制在8~12N,加入量控制在理论量的103~110%。除钡剂的用量控制在理论量的20~50%,除钡剂采用铬酸钾、铬酸钠、重铬酸钾、重铬酸钠、硫酸铵中的任何一种。

    4、纯碳酸锶产品制取:

    将上述氯化锶净化液控制加热至50~80℃,在氢氧化铵存在下加入饱和的碳酸氢铵溶液,进行碳酸锶沉淀反应,当反应完全后,进行过滤、洗涤至碳酸锶产品无氯根,再行烘干、研磨得纯碳酸锶产品。上述氢氧化铵的用量控制在理论量的102~120%,饱和碳酸氢铵溶液的加入量控制在理论量的102~120%。

    至此,本发明工艺叙述完毕。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碳酸氢铵作转化剂,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整个工艺过程简单,对生产设备无特殊要求,不存在腐蚀现象,废水可循环使用,无三废污染。本发明的总成本仅为纯碱法的80%,较碳酸铵法还降低了10%左右。而且碳酸氢铵是我国特有的“小氮肥”产品,来源充足。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其矿石转化率可达95%以上,净化收率可达98%以上,总收率可达94%以上,产品碳酸锶的含量达97%以上。完全超过美国、日本、苏联的工业标准(“表2”是这三个国家的标准及产品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如下:

    实例1、取四川产天青石1000克(粉末)按理论量140%加入约130毫升的浓盐酸,在75~85℃反应1小时后过滤、洗涤。再按天青石量的130%加入约120克的氢氧化铵和按天青石量150%加入固体碳酸氢铵640克,于65~75℃反应5小时后将沉淀物过滤、洗涤、干燥后得碳酸锶粗品760克。再按理论量106%的量加入约1600毫升的9N盐酸,在80~85℃溶解反应,待溶解反应完全后按理论量的35%加入硫酸铵约12克,然后再加入1∶1的氢氧化铵适量至pH=6~8,沉淀被滤去,洗涤得氯化锶净化液。在加热至55~60℃时,按理论量109%加入约80克的氢氧化铵,和按理论量110%加入约1900毫升的碳酸氢铵饱和溶液,沉淀反应进行1小时后,过滤、洗涤、烘干、研磨得碳酸锶产品653.2克。本实例收率、产品质量情况见“表1”、“表2”。

    实例2、取四川产天青石50克(粉末)按理论量130%加入约6毫升的浓盐酸,控制温度在80~85℃反应0.5小时后过滤、洗涤。再按天青石量的140%加入约6.44克的氢氧化铵和按天青石量160%加入约34.4克的固体碳酸氢铵,在65~70℃下反应5小时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得碳酸锶粗品33.8克。再按理论量110%加入约80毫升的10N盐酸,在80~90℃溶解反应,溶解反应完全后按理论量45%加入重铬酸钾约1.72克,然后加入1∶1的氢氧化铵至pH=6~7,滤去沉淀,洗涤后得氯化锶净化液,在加热并控制在60~70℃时按理论量120%加入氢氧化铵约4.4克,和按理论量115%加入碳酸氢铵饱和溶液约98毫升,沉淀反应0.5小时后,过滤、洗涤、烘干、研磨得碳酸锶产品32.2克。收率及产品质量情况见“表1”、“表2”。

    实例3、取四川产天青石200克(粉末)按理论量165%加入浓硝酸约16毫升,在70~80℃反应1.5小时后,进行过滤、洗涤。再按天青石量160%加入氢氧化铵约29克,和按天青石量165%加入固体碳酸氢铵约142克,控制转化反应温度为70~75℃,反应5小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碳酸锶粗品136克。再按理论量103%加入12N盐酸约250毫升,溶解反应温度为75~85℃溶解反应完全后按理论量20%加入铬酸钾约2克,随后再加入1∶1的氢氧化铵至pH=6~8,随后滤去沉淀,洗涤得氯化锶净化液。再控制加热至65~75℃时按理论量110%加入约16克的氢氧化铵和按理论量105%加入约360毫升的碳酸氢铵饱和溶液,反应进行0.5小时后,过滤、洗涤、烘干、研磨得碳酸锶产品131克。本实例收率及产品质量情况见“表1”、“表2”。

    

碳酸锶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碳酸锶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碳酸锶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酸锶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酸锶的生产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以天青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锶的方法。采取了除钙预处理,选用碳酸氢铵作转化剂进行转化反应。除钡净化处理以及沉淀制取纯碳酸锶产品等工艺。整个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染,生产总成本较纯碱,碳酸铵法更低。其转化率达95以上,总收率达94以上,产品中碳酸锶的含量高达97以上,达到美国,日本,苏联的工业标准,可用作彩色显像管管壳玻璃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无机化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