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雾滴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流雾滴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834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 CN 104198344 A (21)申请号 201410406969.9 (22)申请日 2014.08.19 G01N 15/04(2006.01) (71)申请人 山东科技大学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前湾港路 579 号 (72)发明人 聂文 程卫民 周刚 崔向飞 马有营 于海明 马骁 王飞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7205 代理人 王连君 (54) 发明名称 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 装置及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
2、公开了一种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 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其包括由有机玻 璃制成的模拟管道, 该模拟管道设置有入风口与 出风口, 模拟管道靠近入风口处设置有粉尘发射 器, 模拟管道另一端设置有与粉尘发射器相向布 置的水雾喷嘴, 模拟管道在与耦合沉降区域对应 处均匀布置有多个间隙, 每个间隙形成激光检测 区, 模拟管道两侧分别设置有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能扫描对应的激光检测区。能 够模拟大气环境中喷雾场下的风流 - 雾滴 - 粉 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状况, 能够测试不同类型 喷嘴的降尘效果, 为研发高效喷嘴提供技术支持 ; 可以选择性开启喷嘴的数量及位置, 为研发高效。
3、 喷雾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8344 A CN 104198344 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 其包括由有机玻璃制 成的模拟管道, 其特征在于, 该模拟管道一端设置有用于导入模拟风流的入风口, 另一端设 置有出风口, 模拟管道靠近入风口处设置有粉尘发射器, 模拟管道另一端设置有与粉尘发 射器相向布置的水雾喷嘴, 粉尘发射器产生的尘场。
4、随风流向出风口方向移动, 水雾喷嘴产 生的水雾向入风口方向喷射, 水雾与尘场在模拟管道内形成耦合沉降区域, 模拟管道在与 耦合沉降区域对应处均匀布置有多个间隙, 每个间隙形成激光检测区, 模拟管道两侧分别 设置有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能扫描对应的激光检测区 ; 模拟管道与尘场 对应处均匀布置有多个气压风速计, 水雾喷嘴与出风口之间的模拟管道内均匀布置有多个 PM2.5 颗粒物采样器 ;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气压风速计、 PM2.5 颗粒物采样器均与一数据处 理器通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入风口处设置有一压入式风机, 压入式风机与入风口。
5、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连接, 压入式风机与一无极变频器电路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管道的底部上均匀布置有 多个通孔, 多个通孔形成排水区域, 模拟管道底部上铆接有 U 型排水槽, 该 U 型排水槽与排 水区域相对应 ; U 型排水槽一端与一排水管相连通, 该排水管上设置有一过滤器。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模拟管道底部设置圆心角为 90 -120的圆弧状固定板, 固定板底部上均匀布置有多个能调节高度的支撑柱, 使模拟 管道的倾斜角度在 3 -5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模拟管道。
6、内顶部设置有至少一 根直线滑道, 直线滑道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固定位, 气压风速计、 PM2.5 颗粒物采样器均通过 对应的固定杆设置在对应直线滑道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雾喷嘴与粉尘发射器均布置 在模拟管道的中线上, 水雾喷嘴通过高压泵与一储水箱相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激光多普勒干涉仪均配置有支 架, 支架包括一滑轨, 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脚支撑架,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设置在对应的 滑轨上, 两个激光多普勒干涉仪保持同步移动。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上述每个间隙上均设置有多。
7、个测点, 自水雾喷嘴至粉尘发射器方向上, 间隙上的测点数量逐步增加。 9. 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 1 所述实验装置的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打开粉尘发射器, 使粉尘随风流的形成稳定的粉尘场, 与此同时, 打开模拟管道后方的 水雾喷嘴, 形成稳定的雾滴场, 当粉尘 - 雾滴场相碰撞耦合后, 通过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气 压风速计、 PM2.5 颗粒物采样器分别测定不同情况下不同测点处的雾滴粒径、 雾滴速度以及 通过雾滴场后的粉尘浓度, 并将雾滴粒径、 雾滴速度以及通过雾滴场后粉尘浓度的数据传 输至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198344 A 2 1/5 页 3 风流 -。
8、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几年, 雾霾天气现象日渐增多, 使空气质量明显降低, 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 康。首先, 雾霾中的 PM 2.5 威胁新生儿健康, 雾天日照减少, 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 体内维 生素 D 生成不足, 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 儿童生长减慢。其次,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 它能 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 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如果长期 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再次, 雾霾天气空气中污染物多、 气压低, 容易诱发。
9、心血管疾 病的急性发作。最后, 雾霾中的一些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 产生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严 重威胁人类生命。 0003 另外, 尘肺病是我国第一大职业病,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 2012 年全国报告职 业病 27420 例, 尘肺病 24206 例, 占 88.3, 其中, 煤炭行业尘肺病 22997 例, 占尘肺病总例 数的95。 由此可见, 预防我国职业病的关键是预防尘肺病, 预防尘肺病的关键是预防煤炭 行业尘肺病。 0004 不管是针对雾霾天气中的 PM 2.5 还是煤炭行业的粉尘, 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技术 手段还是喷雾降尘。 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表明, 在风流、 雾滴与尘粒三相介。
10、质的耦合沉降过 程中, 雾滴粒径的大小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当雾滴粒径为尘粒粒径的 8-10 倍时, 雾滴与尘 粒的耦合沉降效果最优。在实际喷雾过程中, 产生的雾滴粒径很难达到 10m 以下, 基本可 认为雾滴粒径越小, 耦合沉降尘粒的效果越好。喷雾雾滴粒径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 中, 对喷雾场雾滴测点的布置方法, 喷嘴的种类、 位置和数量, 雾滴的粒径和速度, 以及风速 大小对耦合降尘影响的研究尤为重要, 但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降尘技术, 在测点的布置, 喷 嘴种类、 位置和数量, 雾滴的粒径和速度, 以及加入风流进行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 和方法的研究较少, 总体上缺乏理论和实验依据。 。
11、0005 综上所述, 现有技术有待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6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 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为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提供试验数据, 为降尘、 控尘 提供理论依据。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方案包括 : 0008 一种用于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 其包括由有机玻璃制 成的模拟管道, 其中, 该模拟管道一端设置有用于导入模拟风流的入风口, 另一端设置有出 风口, 模拟管道靠近入风口处设置有粉尘发射器, 模拟管道另一端设置有与粉尘发射器相 向布置的水雾。
12、喷嘴, 粉尘发射器产生的尘场随风流向出风口方向移动, 水雾喷嘴产生的水 雾向入风口方向喷射, 水雾与尘场在模拟管道内形成耦合沉降区域, 模拟管道在与耦合沉 说 明 书 CN 104198344 A 3 2/5 页 4 降区域对应处均匀布置有多个间隙, 每个间隙形成激光检测区, 模拟管道两侧分别设置有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能扫描对应的激光检测区 ; 模拟管道与尘场对应处 均匀布置有多个气压风速计, 水雾喷嘴与出风口之间的模拟管道内均匀布置有多个 PM2.5 颗粒物采样器 ;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气压风速计、 PM2.5 颗粒物采样器均与一数据处理器通 信连接。 0009 所述的实。
13、验装置, 其中, 上述入风口处设置有一压入式风机, 压入式风机与入风口 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连接, 压入式风机与一无极变频器电路连接。 0010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中, 上述模拟管道的底部上均匀布置有多个通孔, 多个通孔形 成排水区域, 模拟管道底部上铆接有 U 型排水槽, 该 U 型排水槽与排水区域相对应 ; U 型排 水槽一端与一排水管相连通, 该排水管上设置有一过滤器。 0011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中, 模拟管道底部设置圆心角为 90 -120的圆弧状固 定板, 固定板底部上均匀布置有多个能调节高度的支撑柱, 使模拟管道的倾斜角度在 3 -5之间。 0012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中, 。
14、上述模拟管道内顶部设置有至少一根直线滑道, 直线滑道 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固定位, 气压风速计、 PM2.5 颗粒物采样器均通过对应的固定杆设置在对 应直线滑道上。 0013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中, 上述水雾喷嘴与粉尘发射器均布置在模拟管道的中线上, 水雾喷嘴通过高压泵与一储水箱相连通。 0014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中, 上述激光多普勒干涉仪均配置有支架, 支架包括一滑轨, 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脚支撑架,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设置在对应的滑轨上, 两个激光多 普勒干涉仪保持同步移动。 0015 所述的实验装置, 其中, 上述每个间隙上均设置有多个测点, 自水雾喷嘴至粉尘发 射器方向上, 间隙上的。
15、测点数量逐步增加。 0016 一种使用所述实验装置的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0017 打开粉尘发射器, 使粉尘随风流的形成稳定的粉尘场, 与此同时, 打开模拟管道后 方的水雾喷嘴, 形成稳定的雾滴场, 当粉尘 - 雾滴场相碰撞耦合后, 通过激光多普勒干涉 仪、 气压风速计、 PM2.5 颗粒物采样器分别测定不同情况下不同测点处的雾滴粒径、 雾滴速 度以及通过雾滴场后的粉尘浓度, 并将雾滴粒径、 雾滴速度以及通过雾滴场后粉尘浓度的 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 001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 明能够模拟大气环境中喷雾场下的风流 -。
16、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状况, 能够测试 不同类型喷嘴的降尘效果, 为研发高效喷嘴提供技术支持 ; 可以选择性开启喷嘴的数量及 位置, 为研发高效喷雾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 能够通过调整喷雾水压, 研究喷雾水压对喷雾降 尘效果的影响, 为不同喷嘴选择合适喷水压力提供技术支持 ; 通过控制喷雾场风速大小, 研 究风速对喷雾效果的影响 ; 通过改变发射粉尘的粒径范围, 为研究不同尘源选择合适的喷 雾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为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提供试验数据, 为降尘、 控尘 提供了理论依据。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CN 104198344 A 4 3/5 页 5 0019 。
17、图 1 是本发明中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2 是本发明中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为使 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 明确, 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如图 1 与图 2 所示的, 其包括由有机玻璃制成的模拟管道 1, 其中, 该模拟管道 1 一端设置有用于 导入模拟风流的入风。
18、口 2, 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 3, 模拟管道 1 靠近入风口 2 处设置有粉尘 发射器 4, 模拟管道 1 另一端设置有与粉尘发射器 4 相向布置的水雾喷嘴 5, 显然的粉尘发 射器 4 与水雾喷嘴 5 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比如距离 2m、 3m、 5m 等, 在此 不再一一赘述。粉尘发射器 4 产生的尘场随风流向出风口 3 方向移动, 水雾喷嘴 5 产生的 水雾向入风口 2 方向喷射, 水雾与尘场在模拟管道 1 内形成耦合沉降区域, 模拟管道 1 在与 耦合沉降区域对应处均匀布置有多个间隙 6, 每个间隙 6 形成激光检测区, 模拟管道 1 两侧 分别设置有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19、 7,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7 能扫描对应的激光检测区 ; 模拟管道 1 与尘场对应处均匀布置有多个气压风速计 8, 水雾喷嘴 5 与出风口 3 之间的模拟管道 1 内 均匀布置有多个 PM2.5 颗粒物采样器 9 ;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7、 气压风速计 8、 PM2.5 颗粒物 采样器 9 均与一数据处理器 10 通信连接, 数据处理器 10 可以采用笔记本电脑、 台式电脑等 设备。 0023 本发明在三相介质耦合沉降模拟管道 1 内设置粉尘发射器 4、 气压风速计 8、 PM 2.5颗粒物采样器9等设备, 粉尘发射器4按照实验要求产生一定浓度和不同粒度范围的粉 尘, 同时可以采用风机等设备提。
20、供相应风速与压力的风流, 经粉尘发射器 4 携带一定量粉 尘在模拟管道中流动, 部分风流携带粉尘扩散至三相介质耦合沉降模拟管道 1 中后部, 与 此同时, 水雾喷嘴 5 向前方喷出雾滴, 雾滴与粉尘在管道中部发生耦合沉降, 激光多普勒分 析仪 7 和 PM2.5 颗粒物采样器 9 以及气压风速计 8 采集模拟管道 1 内的相关数据, 最后含 尘风流从出风口 3 吹出, 通过数据处理器 10 分析测得的相关数据, 从而得到不同实验条件 下风流、 雾滴及粉尘沉降数据, 为科学合理的优化喷嘴、 调整喷雾水压、 控制风速实现最佳 喷雾效果和研发喷雾设备、 检测喷雾设备的降尘效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0。
21、024 更进一步的, 上述入风口 2 处设置有一压入式风机 11, 压入式风机 11 与入风口 2 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连接, 防止漏风 ; 压入式风机 11 与一无极变频器 12 电路连接。压入式 风机 11 可通过无极变频器 12 实现 0-1000m3/min 风量的任意调节, 来测定不同风速调节下 对耦合沉降测定实验的影响。 0025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 上述模拟管道 1 的底部上均匀布置有多个通孔, 多个通孔形成排水区域, 模拟管道 1 底部上铆接有 U 型排水槽 13, 该 U 型排水槽 13 与排水 区域相对应 ; U 型排水槽 13 一端与一排水管 14 相连通, 该排。
22、水管 14 上设置有一过滤器 15, 对含有微米级粉尘颗粒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排放, 避免了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 0026 更进一步的, 模拟管道 1 底部设置圆心角为 90 -120的圆弧状固定板 16, 固定 板 16 底部上均匀布置有多个能调节高度的支撑柱 17, 可以通过调整支撑柱 17 使模拟管道 说 明 书 CN 104198344 A 5 4/5 页 6 1 的倾斜角度在 3 -5之间, 便于模拟管道 1 底部污水的流动。 0027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 上述模拟管道 1 内顶部设置有至少一根直 线滑道 18, 直线滑道 18 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固定位, 气压风速计 8。
23、、 PM2.5 颗粒物采样器 9 均 通过对应的固定杆设置在对应直线滑道18上。 显然的可以设置多根直线滑道18, 以及多个 气压风速计 8、 PM2.5 颗粒物采样器 9, 从而可以采集到模拟管道 1 内同一断面不同位置以 及多个断面的相关数据, 提高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并且气压风速计 8、 PM2.5 颗粒物采样器 9 可以根据需要固定在直线滑道 18 上对应的固定位上,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不同位置。 0028 更进一步的, 上述水雾喷嘴 5 与粉尘发射器 4 均布置在模拟管道 1 的中线上, 从而 可以使风流 - 雾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更加充分, 当然也可以改变水雾喷嘴 5 与粉尘。
24、 发射器 4 的布置位置, 进而获得其他状态下的相关数据。水雾喷嘴 5 通过高压泵 19 与一储 水箱 20 相连通, 当然, 其连通过程中需要对应的连接水管 25 进行连接, 为水雾喷嘴 5 提供 水源。 0029 更进一步的, 上述激光多普勒干涉仪7均配置有支架, 支架包括一滑轨21, 滑轨21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脚支撑架 22,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7 设置在对应的滑轨上, 两个激光多 普勒干涉仪 7 保持同步移动, 从而提高了对激光检测区的检测准确率。 0030 而且上述每个间隙 6 上均设置有多个测点, 自水雾喷嘴 5 至粉尘发射器 4 方向上, 间隙 6 上的测点数量逐步增加。其具体。
25、的如图 2 所示的, 比如, 耦合沉降区域在模拟管道 中的分布分为渐扩段 23 和平滑段 24。在距模拟管道 1 前端 4.5m-6.5m 之间开六条间隔为 0.3m-0.4m、 宽度为 0.02m-0.03m 的间隙 6, 即由间隙 6 形成的激光检测区, 其中需在渐扩段 23均匀布置的测点为四列, 在平滑段布置的测点为两列, 自水雾喷嘴5至粉尘发射器4方向 上, 间隙 6 上的测点数量逐步增加, 其中靠近水雾喷嘴 5 一侧的间隙 6 标号为 1, 其余依次 为 2、 3、 4、 5、 6, 其中 1 列测点数量为三个, 2 列测点数量为五个, 3 列测点数量为七个, 4 列测 点数量为九个。
26、, 5 列和 6 列测点数量为十三个, 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7 在滑轨 21 与三脚支撑 架 22 的调整下分别对上述五十一个测点进行测定, 得出雾滴场雾滴粒径大小的分布数据, 获取更为详尽的数据。 00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实验装置的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 0032 打开粉尘发射器 4, 使粉尘随风流的形成稳定的粉尘场, 与此同时, 打开模拟管道 1 后方的水雾喷嘴 5, 形成稳定的雾滴场, 当粉尘 - 雾滴场相碰撞耦合后, 通过激光多普勒 干涉仪 7、 气压风速计 8、 PM2.5 颗粒物采样器 9 分别测定不同情况下不同测点处的雾滴粒 径、 雾滴速度以及通过雾滴场后的粉尘浓度。
27、, 并将雾滴粒径、 雾滴速度以及通过雾滴场后粉 尘浓度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能够测试不同类型喷嘴的降尘效果, 为研发高 效喷嘴提供技术支持 ; 可以选择性开启喷嘴的数量及位置, 为研发高效喷雾设备提供技术 支持 ; 能够通过调整喷雾水压, 研究喷雾水压对喷雾降尘效果的影响, 为不同喷嘴选择合适 喷水压力提供技术支持 ; 通过控制喷雾场风速大小, 研究风速对喷雾效果的影响 ; 通过改 变发射粉尘的粒径范围, 为研究不同尘源选择合适的喷雾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为风流 - 雾 滴 - 粉尘三相介质耦合沉降提供试验数据, 为降尘、 控尘提供了理论依据。 0033 为了更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
28、案, 以下列举更为详尽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4 实验装置包括有模拟管道 1 内设置有三条直线滑道 18 并列安装在模拟管道 1 顶 部, 水平间距为 0.3m-0.4m。模拟管道 1 由厚度 0.01m-0.03m 的有机玻璃搭配刚骨架制成, 说 明 书 CN 104198344 A 6 5/5 页 7 外部轮廓是半径为1.5m的圆形, 模拟管道1总长度为10m, 模拟管道1圆形模拟管道能更好 保证风流的稳定。直线滑道 18 为 8m-10m, 用来移动气压风速计 8 进行风速测定, 每个断面 按照上、 下、 左、 右、 中五个位置相距 0.4m-0.6m 的距离来安放气压风速计 8。利用。
29、气压风速 计 8 收集模拟管道 5 内不同断面和同一断面不同位置的风速, 为气载粉尘运移规律的总结 提供依据。 0035 更进一步的, 模拟管道1内设置五个PM 2.5颗粒物采样器9, 通过固定杆安设在直 线滑道 18 上, 分别测定距离模拟管道 1 之出风口 3 前端 2m、 3m、 4m、 5m、 6m、 7m、 8m 处不同断 面的粉尘浓度分布情况, 每个断面按照上、 下、 左、 右、 中五个位置分别安设相距 0.4m-0.6m 的五个 PM 2.5 颗粒物采样器 9。通过 PM 2.5 颗粒物采样器 9 可收集模拟管道 5 内不同断 面和同一端面不同位置的粉尘浓度, 为气载粉尘运移规律。
30、的确定提供支持。 0036 并且在距模拟管道 1 之出风口 3 前端 6m-8m 处安设一个半径为 0.4m-0.5m 的圆形 板和一个中间杆组成的喷雾结构, 在喷雾结构上安设均匀分布的八到十个水雾喷嘴 5, 中间 杆安设均匀分布的三到五个水雾喷嘴5。 可按照实验要求控制喷嘴数量实现喷雾, 来测定喷 嘴个数对降尘效率的影响。水雾喷嘴 5 通过高压泵 19 与一储水箱 20 相连通, 为水雾喷嘴 5 提供水源, 储水箱 20 的半径为 1m-2m、 高 1m-2m, 能够为水雾喷嘴 5 提供不同大小的水压, 来测定水压与雾滴场雾滴直径的之间的关系, 为实现最佳喷雾效果优选不同大小水压做技 术支持。
31、。 0037 模拟管道 1 模拟管道底部每隔 0.5m 开一个半径为 0.01m 的圆形圆孔共十六到 二十个, 使用铆接将 8m-10m 长的 U 型排水槽 13 安设在模拟管道 1 模拟管道圆形底部, 由喷 雾降尘产生的污水通过圆孔流入 U 型排水槽 13, 并在 U 型排水槽 13 后端连接该排水管 14, 将污水引入过滤器 15 内, 其中过滤器 15 为保安过滤器, , 对含有微米级粉尘颗粒的污水进 行净化处理排放, 避免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 0038 而且模拟管道 1 底部设置 90 -120圆弧状, 厚度为 0.02m-0.03m 的铁板来固定 住模拟管道 1, 下端焊接高度为 0。
32、.4m-0.6m 的支撑柱 17, 并在支撑柱 17 底部使用调节螺栓 来实现高度的调节, 使模拟管道 1 整体有 3 -5的倾斜度, 便于模拟管道 1 底部污水的流 动。 0039 更进一步的, 在模拟管道1之入风口2安设压入式风机11, 并在端面处开一个与风 机出口形状相吻合的通风口, 并采用密封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 防止漏风。压入式风机 11 可通过无极变频器 12 实现 0-1000m3/min 风量的任意调节, 来测定不同风速调节下对耦合 沉降测定实验的影响。 0040 而且在距模拟管道 1 之出风口 3 前端 4.5m-6.5m 之间开六到八条条间隔为 0.3m-0.4m、 宽度为。
33、 0.02m-0.03m 的间隙 6, 通过安设三脚支撑架 22 来调整激光多普勒干涉 仪 7 测定高度, 并将该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7 安设在长度为 2m-4m 的滑轨 21 上, 便于按照图 2 所示的测点使用激光多普勒干涉仪 7 对雾滴粒径、 速度进行测定。 0041 当然, 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 应 当说明的是,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 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 明 显变形形式, 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 理应受到本发明的保护。 说 明 书 CN 104198344 A 7 1/1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198344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