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智能锁.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52956 上传时间:2018-02-1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7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31145.2

申请日:

2008.04.25

公开号:

CN101260756A

公开日:

2008.09.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5B 49/00申请公布日:200809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49/00申请日:20080425|||公开

IPC分类号:

E05B49/00; G08C17/02

主分类号:

E05B49/00

申请人:

吴昌云

发明人:

吴昌云; 杨丽惠

地址:

415001湖南省常德市德山开发区莲池中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无线电智能锁属于无线电和单片机智能控制领域。现有技术中:机械锁都有钥匙孔,容易受到的盗贼攻击;无线电遥控锁,其钥匙没有识别主人的功能,一旦钥匙落到盗贼的手里,锁将不锁;密码锁的密码输入部分给盗贼提供了破坏的机会。本无线电智能锁:无插钥匙孔,主人可以利用钥匙扣形状的无线电发射器方便地将锁打开,而盗贼失出了用武之地;通过单片机的智能密码功能对操作者进行判别,若是主人,则开锁,即使盗贼拿到了“钥匙”,也无法将锁打开,只会得到现场报警和自动拨打报警电话的结果;能满足人们一匙开多门的愿望及多人必须到齐后,才能将锁打开的特殊需求;本智能锁具有工作稳定、成本低廉的特点,成本不超过100元。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线电智能锁,其特征是:该锁包括带有发射模块和具有地址码、数据码编码模块的无线电发射器;带有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及控制单元的无线电接收电路;带有单片机组成的智能控制电路及受控电器。所述的无线电发射器中的编码模块采用的IC为PT2262芯片,无线电接收电路中的解码模块采用的IC为PT2272暂存型芯片,单片机采用AT89S52的CPU,其ROM内装有C语言设计、编译的智能控制程序,受控电器包括:电控锁、现场报警器及拨打报警电话的手机。

说明书

无线电智能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和单片机智能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电智能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锁具有以下的不足:①、机械锁都有钥匙孔,容易受到“万能钥匙”、“泡泡胶”等手段的攻击;②、无线电遥控锁,其钥匙没有识别主人的功能,一旦其钥匙落到盗贼的手里,锁将不锁;③密码锁的密码输入部分一般都安装在人们触手能及的地方,给盗贼提供了破坏的机会,往往造成虽然盗贼无法开锁,但主人也因为锁具被损同样无法开锁的后果。家庭财产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不易遭受盗贼攻击、具有识别钥匙主人功能的智能锁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满足人们的愿望,提供一种无线电智能锁,其特点是:①、本锁无插钥匙孔,能彻底社绝“万能钥匙”、“泡泡糖”,主人可以利用钥匙扣形状的无线电发射器方便地将锁打开,而盗贼失出了用武之地。②、通过单片机的智能密码功能对操作者进行判别,若是主人,则开锁,即使盗贼拿到了“钥匙”,也无法将锁打开,只会得到现场报警和自动拨打报警电话的结果。③、本发明满足了人们一匙开多门的愿望及多人必须到齐后,才能将锁打开的特殊需求。④、本发明具有工作稳定、成本低廉的特点,成本不超过100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电智能锁,其特征是:该锁包括带有发射模块和具有地址码、数据码编码模块的无线电发射器;带有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及控制单元的无线电接收电路;带有单片机组成的智能控制电路及受控电器。所述的无线电发射器中的编码模块采用的IC为PT2262芯片,无线电接收电路中的解码模块采用的IC为PT2272暂存型芯片,单片机采用AT89S52的CPU,其ROM内装有C语言设计、编译的智能控制程序,受控电器包括:电控锁、现场报警器及拨打报警电话的手机。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能使操作者在80米的范围内,不受障碍物的影响,通过按动无线电发射器上的多个按钮输入密码,对单片机进行遥控;接收到密码信号的单片机会对密码进行智能判别,若密码正确,则将锁打开;否则,若3次密码错误,将执行现场报警并通过手机拨打报警电话。
本发明具有双重保险功能:①、无线电发射器发射的信号是带有地址码和数据码编码的无线电信号,在接收电路中,带有与发射器配套的解码模块及控制单元,能使本无线电智能锁不会被其它的发射器所控制。②、接收到密码信号的单片机具有智能判别功能,即使盗贼拿到了“钥匙”,也无法将锁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线电发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无线发射器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无线信号接收和智能控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无线电智能锁的原理和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带有发射模块和无线电编码的无线电发射器I,它发射带有由地址码、数据码、同步码组成的无线电调制信号II;用于接收信号(带有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及控制单元)的无线电接收电路及单片机智能控制电路III;受控电器IV。使用者手持无线电发射器,在与无线电接收装置相距80米的范围内,一旦按动各按钮将无线电信号发出,无线电接收装置III即可将该信号收集处理,并通过单片机智能控制电路对使用者发出的各按钮组成的一组密码进行智能判断,如果密码正确,则将受控电器中的电控锁打开,如果密码出现3次错误,则拒绝发射器的信号并启动受控电器中的报警器进行现场报警和通过手机拨打报警电话。
图2为本发明的无线电发射器结构示意图,A、B、C、D为发射器的四个按钮。
图3为本发明的无线发射器电路原理图。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当使用者没有按下图2的按钮时,编码芯片PT2262没接通电源,其17脚为低电平,内部315MHz的高频发射电路停止振荡;当使用者按下A、B、C、D中的任何一个按钮时,编码芯片PT2262得电工作,其第17脚输出经调制的串行数据信号,当17脚为高电平期间,其内部高频发射电路起振并发射等幅的高频信号,所以高频发射电路完全受控于编码芯片IC的17脚输出的数字信号,从而对高频电路完成幅度键控(ASK)调制,相当于调制度为100%的调幅。编码芯片PT2262的第1~8脚为地址设定脚,有三种状态可供选择:悬空、接正电源、接地三种状态,3的8次方为6561,所以地址编码不重复度为6561组,它与无线电接收装置中的解码芯片PT2272的地址编码配对才能使用,从而能有效地避免相邻的使用者同时使用时相互干拢。
附图4中,无线电接收装置图中的接收模块,对收到的由无线电发射器送到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放大、检波、解调处理后,从集成块LM358的1脚输出经解调后的方波信号,它再从解码芯片PT2272的数据信号输入端14脚进入,其地址码经过两次比较核对,在解码有效确认后,在其VT脚(17脚)输出高电平,与此同时相应的数据脚(10、11、12、13脚)也输出高电平,因而通过四个非门给AT89S52的单片机CPU相应的脚(3、4、7、8脚)输入低电平,单片机运行的智能控制程序会对该组电平进行智能判断,并从10、11、16、17输出相应的高、低电平,自动控制是开锁还是报警并拨打电话。
AT89S52的18、19脚通过外部的电容、晶体振荡器与其内部的电路构成单片机的工作时钟,工作频率为12M。
AT89S52的31脚接高电平,使单片机工作时执行片内ROM的程序。
本发明的单片机执行程序的源程序采用C语言程序进行设计,在烧录芯片前可通过修改源程序中:if(k_count==0x0C)
{
sum=sum+1;
if(k1_count==0x01
&&k2_count==0x04
&&k3_count==0x00
&&k4_count==0x07)
}中的内容,更改设置的密码;k_count的数字越大,密码的保密性越强,在修改中应注意:k1_count、k2_count、k2_count、k4_counk的数字之和要等于k_count的值。
AT89S52片内ROM程序的C语言源程序清单如下:
/*********************************************************/
#include<reg51.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k1_count=0;
uchar k2_count=0;
uchar k3_count=0;
uchar k4_count=0;
uchar k_count=0;
uchar sum=0;
sbit    K1=P1^2;
sbit    K2=P1^3;
sbit    K3=P1^6;
sbit    K4=P1^7;
sbit    sum_led=P2^4;
sbit    Fmq_led=P2^5;
sbit    J_led=P2^7;
sbit    J1fmq=P3^7;
sbit    J2so=P3^6;
sbit    J3mt=P3^0;
sbit    J4cb=P3^1;
void delaylong();
void delayms(uchar ms);
uchar scan_key();
void proc_key(uchar key_v);
/*********************************************************
延时子程序
*********************************************************/
void delayms(uchar ms)
{
    uchar i;
    while(ms--)
    {
      for(i=0;i<120;i++);
    }
}
/*********************************************************
长延时子程序
**********************************************************/
void delaylong()
{
    uchar i,j,k;
      for(i=0;i<100;i++)
      for(j=0;j<250;j++)
      for(k=0;k<250;k++);
}
/********************************************************
扫描键盘函数
********************************************************/
uchar scan_key()
{
    uchar key_s;
      key_s=0x00;
      key_s|=K4;
      key_s<<=1;
      key_s|=K3;
      key_s<<=1;
      key_s|=K2;
      key_s<<=1;
   key_s|=K1;
   return key_s;
}
/********************************************************
键功能函数
********************************************************/
void proc_key(uchar key_s)
{
   if((key_s &0x01)==0)
   {
     k1_count=k1_count+1;
     k_count=k_count+1;
   }
   else if((key_s & 0x02)==0)
   {
     k2_count=k2_count+1;
     k_count=k_count+1;
   }
     else if((key_s & 0x04)==0)
     {
     k3_count=k3_count+1;
    k_count=k_count+1;
    }
    else if((key_s & 0x08)==0)
{
    k4_count=k4_count+1;
    k_count=k_count+1;
}
     if(k_count==0x0C)
        {
        sum=sum+1;
        if(k1_count==0x01
        &&k2_count==0x04
        &&k3_count==0x00
        &&k4_count==0x07)
           {
           k_count=0;
           k1_count=0;
           k2_count=0;
           k3_count=0;
           k4_count=0;
           J2so=0;
           J_led=0;
       sum=0;
       delayms(1000);
       J2so=1;
       J_led=1;
       }
    else
       { k_count=0;
            k1_count=0;
            k2_count=0;
            k3_count=0;
            k4_count=0;
            Fmq_led=0;
            delayms(1000);
            Fmq_led=1;
        }
    }
}
/*********************************************************
主函数
*********************************************************/
main()
{
    uchar key_s,key_v;
  key_v=0x0f;
  k1_count=0x00;
    k2_count=0x00;
  k3_count=0x00;
  k4_count=0x00;
  Fmq_led=1;
  while(1)
  {
      key_s=scan_key();
    if(key_s !=key_v)
    {
    delayms(10);
    key_s=scan_key();
    if(key_s !=key_v)
    {
      key_v=key_s;
      proc_key(key_s);
    }
  }
    if(sum==0x03)
        {
           sum_led=0;
           J1fmq=0;
           J3mt=0;
           delayms(1000);
           J4cb=0;
           delaylong();
           sum=0x00;
           sum_led=1;
           J1fmq=1;
           J3mt=1;
           J4cb=1;
        }
    }
}
/********************************************************/

无线电智能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无线电智能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无线电智能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电智能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电智能锁.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无线电智能锁属于无线电和单片机智能控制领域。现有技术中:机械锁都有钥匙孔,容易受到的盗贼攻击;无线电遥控锁,其钥匙没有识别主人的功能,一旦钥匙落到盗贼的手里,锁将不锁;密码锁的密码输入部分给盗贼提供了破坏的机会。本无线电智能锁:无插钥匙孔,主人可以利用钥匙扣形状的无线电发射器方便地将锁打开,而盗贼失出了用武之地;通过单片机的智能密码功能对操作者进行判别,若是主人,则开锁,即使盗贼拿到了“钥匙”,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