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528218 上传时间:2018-10-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5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5080.1

申请日:

2014.09.03

公开号:

CN104262364A

公开日:

2015.01.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F 1/08申请公布日:2015010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F 1/08申请日:20140903|||公开

IPC分类号:

C07F1/08

主分类号:

C07F1/08

申请人:

吉林化工学院

发明人:

曲小姝; 杨艳艳; 谭乃迪; 罗亚楠; 张强; 杨艳俊

地址:

132022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承德街4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铜桥连的柔性有机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晶体结构及制备方法。该晶体化学式为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分子量为2095.14,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12.206(4)Å,b=12.569(4)Å,c=12.887(8)Å,α=97.146(6)˚,β=111.929(7)˚,γ=114.063(4)˚,V=1582.8(12)Å3,Z=1。采用水热法合成。制备得的化合物组成和结构明确,在化学传感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过渡金属铜桥连的柔性有机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其化学式为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分子量为2095.14。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金属铜桥连的柔性有机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其中单晶用Bruker Smart CCD Apex(II) 衍射仪进行收集,采用 Mo-Kα (λ = 0.71073 ?),室温296(2) K,使用SHELX 97程序通过直接法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解析和修正晶体结构,测得主要晶体数据如下:分子式C36H48Cu3Mo8N16O26,分子量2095.14,单斜,空间群P -1,a=12.206(4)?,b=12.569(4)?,c=12.887(8)?,α=97.146(6) ?, β=111.929(7)?,γ=114.063(4)?,V=1582.8(12)?3,单胞中的分子数 1,吸光系数 (mm-1) 2.601,权重因子 1.059,衍射点的一致性因子final R1=0.0363,衍射点的一致性因子 wR2=0.0410。

3.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过渡金属铜桥连的柔性有机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H3PMo12O40·nH2O (0.11g,0.06mmol),Cu(CH3COO)2·H2O (0.07g,0.35mmol),1,4-双-(咪唑-1-基)丁烷(0.095g,0.5mmol)和水6mL混合,用0.5mol/LH2SO4和0.5mol/LnaOH调pH至5.32,然后加入到1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以22.5℃/h的平均速率从25℃加热至150℃,恒温82小时,然后以11.25℃/h的平均速率降至25℃,在釜底得粉紫色多边形块状晶体。

4.  权利要求1所述过渡金属铜桥连的柔性有机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制备在电化学传感器和发光材料方面的应用。

说明书

说明书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多金属氧酸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合成,更具体的说是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一类重要的无机建筑块,在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显示这类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所具有的许多新性能在催化、吸附、磁学、光化学、主客体化学、能量存储、生物化学及生物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类材料的开发和研制,不仅会不断创造、开发新物种,带来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同时,还将分子工程学、有机化学与固体无机化学等主要化学学科融合在一起,是推动化学科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新动力。在多酸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中,有机分子的选择至关重要。线性刚性有机配体被广泛用于构建多酸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相对而言,利用柔性有机分子构筑的多酸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报道还不多见。本专利选择构象多变的柔性联咪唑类配体1,4-双-(咪唑-1-基)丁烷(bbi)与多金属氧簇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柔性有机配体修饰的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与类似的刚性配体相比,柔性配体具有可塑性强和空间构型多变等独特的结构特征,从而为构筑具有新颖拓扑网络结构和物化性能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识别和组装方式。
[1] Kressge C T, Leonowicz M E, Roth W J, et al. Ordered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synthesized by a liquid-crystal template mechanism[J]. Nature, 1992, 359: 710-712.
[2] Pope M T. Heteropoly and Isopoly Oxometalates[M].Berlin: Springer, 1983.
[3] Pope M T, Müller A. Polyoxometalate Chemistry: An Old Field with New Dimensions in Several Disciplines[J].Angew Chem Int Ed, 1991, 30: 34-38.
[4] Hill C L. Polyoxometalates in Medicine[J]. Chem Rev, 1998, 98(1): 327-358。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1)化合物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1)化合物晶体的制备方法,测量数据和数据的研究。
本发明涉及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1)化合物在化学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具有下述化学通式的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其中单晶用Bruker Smart CCD Apex(II) 衍射仪进行收集,采用 Mo-Kα (λ = 0.71073 ?),室温296(2)K。使用SHELX 97程序通过直接法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解析和修正晶体结构。测得主要晶体数据如下:分子式C36H48Cu3Mo8N16O26,分子量2095.14,单斜,空间群P -1,a=12.206(4)?,b=12.569(4)?,c=12.887(8)?,α=97.146(6) ?, β=111.929(7)?,γ=114.063(4)?,V=1582.8(12)?3,单胞中的分子数 1,吸光系数 (mm-1) 2.601,权重因子 1.059,衍射点的一致性因子final R1=0.0363,衍射点的一致性因子 wR2=0.0410。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1)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称取H3PMo12O40·nH2O (0.11g,0.06mmol),Cu(CH3COO)2·H2O (0.07g,0.35mmol),1,4-双-(咪唑-1-基)丁烷(0.095g,0.5mmol)和水6mL混合,用0.5mol/LH2SO4和0.5mol/LnaOH调pH至5.32,然后加入到1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以22.5℃/h的平均速率从25℃加热至150℃,恒温82小时,然后以11.25℃/h的平均速率降至25℃,在釜底得粉紫色多边形块状晶体。
附图说明
图1为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1)的分子结构图(球棍)
图2为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1)的二维网络结构图(多面体/球棍)。
具体实施方式
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
其制备方法和条件:称取H3PMo12O40·nH2O (0.11g,0.06mmol),Cu(CH3COO)2·H2O (0.07g,0.35mmol),1,4-双-(咪唑-1-基)丁烷(0.095g,0.5mmol)和水6mL混合,用0.5mol/LH2SO4和0.5mol/LnaOH调pH至5.32,然后加入到1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以22.5℃/h的平均速率从25℃加热至150℃,恒温82小时,然后以11.25℃/h的平均速率降至25℃,在釜底得粉紫色多边形块状晶体。
此晶体通过X-单晶衍射仪及相应软件测得其结构。X-射线晶体学研究表明,化合物1由[Mo8O26]4-多酸阴离子、金属Cu                                                、金属Cu以及有机配体bbi和咪唑构成。 [Mo8O26]4-簇由6个共边的MoO6八面体组成,并呈现经典的α-[Mo8O26]4-结构。键价计算表明所有Mo原子处于最高氧化状态,平均值为6.108,显示出所有的Mo呈现+6氧化态。这与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结果是一致的。BVS也表明,所有的O原子的平均值为-1.9近似于-2。这说明多阴离子上所有的O原子都没有质子化。
晶体中有两种配位环境的Cu。Cu1为一价,三配位四面体构型,分别与2个bbi分子中的2个N原子和[Mo8O26]4-的1个端氧配位。金属原子Cu2为二价,六配位八面体构型,分别与2个bbi分子中的2个N原子、2个咪唑分子中的2个N原子和[Mo8O26]4-的2个端氧配位。多酸阴离子通过Cu2和双齿柔性配体bbi桥连成二维网络结构,此外,在多酸簇上还连接有Cu1-bbi配位聚合物链。
化合物的IR光谱中,在503.2 cm-1~953.9cm-1范围内出现的吸收谱带为钼簇的特征峰,其中953.9cm-1和919.2cm-1处出现的特征峰可归结为多阴离子中ν(Mo=Ot), ν(Mo-O-Mo) 的振动。在1099.4cm-1~1635.4cm-1范围内出现的吸收谱带是有机配体bbi,咪唑的特征峰,其中在1524.9cm-1和1448.1cm-1处出现的吸收峰归属于ν(CH2)和δ(CH2),在1635.4cm-1、1246.0cm-1、1099.4cm-1范围内出现C=N、C-N、C-C吸收谱带。在3460.9cm-1处的宽峰为水分子的特征峰。
实施例
称取H3PMo12O40·nH2O (0.11g,0.06mmol),Cu(CH3COO)2·H2O (0.07g,0.35mmol),1,4-双-(咪唑-1-基)丁烷(0.095g,0.5mmol)和水6mL混合,用0.5mol/LH2SO4和0.5mol/LnaOH调pH至5.32,然后加入到1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以22.5℃/h的平均速率从25℃加热至150℃,恒温82小时,然后以11.25℃/h的平均速率降至25℃,在釜底得粉紫色多边形块状晶体。此晶体通过X-单晶衍射仪及相应软件测得其结构。

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623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1.07 CN 104262364 A (21)申请号 201410445080.1 (22)申请日 2014.09.03 C07F 1/08(2006.01) (71)申请人 吉林化工学院 地址 132022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承德街 45 号 (72)发明人 曲小姝 杨艳艳 谭乃迪 罗亚楠 张强 杨艳俊 (54) 发明名称 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 构及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渡金属铜桥连的柔性有机 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晶体结构及制备方 法。该晶体化学式为 CuI2CuII。

2、(C10N4H14)3(C3N2H)2M o8O26 3H2O, 分子量为 2095.14, 属单斜晶系, 空间 群P-1, 晶胞参数 a=12.206(4), b=12.569(4), c=12.887(8), =97.146(6),=111.929(7), =114.063(4),V=1582.8(12)3, Z=1。采用水热 法合成。 制备得的化合物组成和结构明确, 在化学 传感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

3、布号 CN 104262364 A CN 104262364 A 1/1 页 2 1. 一种过渡金属铜桥连的柔性有机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 其化学式为 CuI2CuII( 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 分子量为 2095.14。 2. 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过渡金属铜桥连的柔性有机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 其 中单晶用 Bruker Smart CCD Apex(II) 衍射仪进行收集, 采用 Mo-K ( = 0.71073 ), 室温 296(2) K, 使用 SHELX 97 程序通过直接法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解析和修正晶 体结构, 测得主要晶体数据如下 : 。

4、分子式 C36H48Cu3Mo8N16O26, 分子量 2095.14, 单斜, 空间群 P -1,a=12.206(4), b=12.569(4), c=12.887(8), =97.146(6) , =111.929(7), =114.063(4),V=1582.8(12)3, 单胞中的分子数 1, 吸光系数 (mm-1) 2.601, 权重因子 1.059, 衍射点的一致性因子 fi nal R1=0.0363, 衍射点的一致性因子 wR2=0.0410。 3. 一种制备权利要求 1 所述过渡金属铜桥连的柔性有机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 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称取 H3PMo12O40。

5、nH2O (0.11g, 0.06mmol), Cu(CH3COO)2H2O (0.07g, 0.35mmol), 1,4-双-(咪唑-1-基)丁烷(0.095g, 0.5mmol)和水6mL混合, 用0.5mol/LH2SO4 和 0.5mol/LnaOH 调 pH 至 5.32, 然后加入到 10mL 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 以 22.5 /h 的平均速率从 25加热至 150, 恒温 82 小时, 然后以 11.25 /h 的平均速 率降至 25, 在釜底得粉紫色多边形块状晶体。 4. 权利要求 1 所述过渡金属铜桥连的柔性有机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制备在 电化学传感器和。

6、发光材料方面的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62364 A 2 1/3 页 3 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无机多金属氧酸盐化学技术领域, 涉及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合成, 更具体的说是 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多金属氧酸盐作为一类重要的无机建筑块, 在无机 - 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研究中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显示这类无机 - 有机杂化材料所具有的许多新性能在催化、 吸附、 磁学、 光化学、 主客体化学、 能量存储、 生物化学及生。

7、物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这类材料的开发和研制, 不仅会不断创造、 开发新物种, 带来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 同 时, 还将分子工程学、 有机化学与固体无机化学等主要化学学科融合在一起, 是推动化学科 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新动力。在多酸无机 - 有机杂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中, 有机分子的选 择至关重要。线性刚性有机配体被广泛用于构建多酸无机 - 有机杂化材料。相对而言, 利 用柔性有机分子构筑的多酸无机 - 有机杂化材料的设计合成、 结构与性能研究报道还不多 见。本专利选择构象多变的柔性联咪唑类配体 1,4- 双 -( 咪唑 -1- 基 ) 丁烷 (bbi) 与多金 属氧簇在水热条件下反应,。

8、 得到结构新颖的柔性有机配体修饰的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与 类似的刚性配体相比, 柔性配体具有可塑性强和空间构型多变等独特的结构特征, 从而为 构筑具有新颖拓扑网络结构和物化性能的无机 - 有机杂化材料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识别和 组装方式。 0003 1 Kressge C T, Leonowicz M E, Roth W J, et al. Ordered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synthesized by a liquid-crystal template mechanismJ. Nature, 1992, 359: 710-712. 2 Pope M T. H。

9、eteropoly and Isopoly OxometalatesM.Berlin: Springer, 1983. 3 Pope M T, Mller A. Polyoxometalate Chemistry: An Old Field with New Dimensions in Several DisciplinesJ.Angew Chem Int Ed, 1991, 30: 34-38. 4 Hill C L. Polyoxometalates in MedicineJ. Chem Rev, 1998, 98(1): 327-358。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涉及 CuI2CuII。

10、(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1) 化合物结构及其制备方 法。 0005 本发明涉及 (1) 化合物晶体的制备方法, 测量数据和数据的研究。 0006 本发明涉及 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1) 化合物在化学传感器方 面的应用。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 具有下述化学通式的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 : 说 明 书 CN 104262364 A 3 2/3 页 4 本发明所述的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 其中单晶用 Bruker Smart CCD Apex(II) 衍 射仪进行收集, 采用 Mo。

11、-K ( = 0.71073 ), 室温 296(2)K。使用 SHELX 97 程序 通过直接法和全矩阵最小二乘法解析和修正晶体结构。测得主要晶体数据如下 : 分子 式 C36H48Cu3Mo8N16O26, 分子量 2095.14, 单斜, 空间群P -1,a=12.206(4), b=12.569(4), c=12.887(8), =97.146(6) , =111.929(7), =114.063(4),V=1582.8(12)3,单 胞中的分子数 1, 吸光系数 (mm-1 ) 2.601, 权重因子 1.059, 衍射点的一致性因子 fi nal R1=0.0363, 衍射点的一致。

12、性因子 wR2=0.0410。 0008 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 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1)化合物的制 备方法 : 称取 H3PMo12O40nH2O (0.11g, 0.06mmol), Cu(CH3COO)2H2O (0.07g, 0.35mmol), 1,4-双-(咪唑-1-基)丁烷(0.095g, 0.5mmol)和水6mL混合, 用0.5mol/LH2SO4和0.5mol/ LnaOH 调 pH 至 5.32, 然后加入到 10mL 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 以 22.5 / h的平均速率从25加热至150, 恒温82小时。

13、, 然后以11.25/h的平均速率降至25, 在釜底得粉紫色多边形块状晶体。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 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1) 的分子结构图 (球棍) 图 2 为 CuI2CuII(C10N4H14)3(C3N2H)2Mo8O263H2O(1)的二维网络结构图 (多面体 / 球 棍) 。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铜桥连的柔性配体同多钼酸盐杂化材料的结构及制备方法 其 制 备 方 法 和 条 件 : 称 取 H3PMo12O40nH2O (0.11g, 0.06mmol), Cu(CH3COO)2H2O (0.07g, 0.35mm。

14、ol), 1,4- 双 -( 咪唑 -1- 基 ) 丁烷 (0.095g, 0.5mmol) 和水 6mL 混合, 用 0.5mol/LH2SO4和0.5mol/LnaOH调pH至5.32, 然后加入到10mL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 钢反应釜中, 以22.5/h的平均速率从25加热至150, 恒温82小时, 然后以11.25/ h 的平均速率降至 25, 在釜底得粉紫色多边形块状晶体。 0011 此 晶 体 通 过 X- 单 晶 衍 射 仪 及 相 应 软 件 测 得 其 结 构。X- 射 线 晶 体 学 研 究 表 明,化 合 物 1 由 Mo8O264-多 酸 阴 离 子、金 属 Cu 。

15、、 金属 Cu 以及有机配体 bbi 和咪唑构成。 Mo8O264-簇由 6 个共边的 MoO6八面体组成, 并呈现经典的 -Mo8O264-结构。键价计算表明所有 Mo 原子处于最高氧化状态, 平均值为 6.108, 显示出所有的 Mo 呈现 +6 氧化态。这与 X- 射线单晶衍射测试结果是一致的。BVS 也 表明, 所有的 O 原子的平均值为 -1.9 近似于 -2。这说明多阴离子上所有的 O 原子都没有质 子化。 0012 晶体中有两种配位环境的 Cu。Cu1 为一价, 三配位四面体构型, 分别与 2 个 bbi 分 子中的2个N原子和Mo8O264-的1个端氧配位。 金属原子Cu2为二。

16、价, 六配位八面体构型, 分别与 2 个 bbi 分子中的 2 个 N 原子、 2 个咪唑分子中的 2 个 N 原子和 Mo8O264-的 2 个端 氧配位。多酸阴离子通过 Cu2 和双齿柔性配体 bbi 桥连成二维网络结构, 此外, 在多酸簇上 还连接有 Cu1-bbi 配位聚合物链。 0013 化合物的 IR 光谱中, 在 503.2 cm-1 953.9cm-1范围内出现的吸收谱带为钼簇 说 明 书 CN 104262364 A 4 3/3 页 5 的特征峰, 其中 953.9cm-1和 919.2cm-1处出现的特征峰可归结为多阴离子中 (Mo=Ot), (Mo-O-Mo) 的振动。 。

17、在1099.4cm-11635.4cm-1范围内出现的吸收谱带是有机配体bbi, 咪唑的特征峰, 其中在1524.9cm-1和1448.1cm-1处出现的吸收峰归属于(CH2)和(CH2), 在 1635.4cm-1、 1246.0cm-1、 1099.4cm-1范围内出现 C=N、 C-N、 C-C 吸收谱带。在 3460.9cm-1 处的宽峰为水分子的特征峰。 实施例 0014 称取 H3PMo12O40nH2O (0.11g, 0.06mmol), Cu(CH3COO)2H2O (0.07g, 0.35mmol), 1,4-双-(咪唑-1-基)丁烷(0.095g, 0.5mmol)和水6mL混合, 用0.5mol/LH2SO4和0.5mol/ LnaOH 调 pH 至 5.32, 然后加入到 10mL 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 以 22.5 / h的平均速率从25加热至150, 恒温82小时, 然后以11.25/h的平均速率降至25, 在釜底得粉紫色多边形块状晶体。此晶体通过 X- 单晶衍射仪及相应软件测得其结构。 说 明 书 CN 104262364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62364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