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31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0.01 CN 104073122 A (21)申请号 201410282202.X (22)申请日 2014.06.23 C09D 161/30(2006.01) C09D 7/12(2006.01) C08G 12/38(2006.01) (71)申请人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解放南路 688 号 (72)发明人 潘琳 章隆泉 顾肖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纪昌 唐循文 (54) 发明名称 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及。
2、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及其制备 方法, 称取甲醛、 硝酸、 三聚氰胺、 硫酸、 聚乙二醇、 二氯丙烷、 尿素、 二甲苯、 氢氧化钠、 甲苯、 催干剂、 硬脂酸铝、 甲醇和增塑剂, 将甲醛投入反应釜中, 调节 pH 值, 再加入三聚氰胺, 升温后加入聚乙二 醇和尿素、 甲醇, 再调节 pH, 加入二氯丙烷、 硬脂 酸铝和催干剂后加入剩余原料, 最后加入研磨机 中研磨后得到的 ; 产品粘度 55-75s, 附着力 1-2 级, 硬度 0.5-0.7 ; 冲击强度 45-65kg/cm, 表干时 间 5-25min, 实干 30-50min ; 涂膜在饱和氢氧化钙。
3、 中浸泡 10-20d 不起泡、 皱皮, 在水中浸泡 20-30d 不脱落、 起泡 ; 细度 25-45m, 柔韧性 1-3mm, 涂膜 外观平整光滑, 可以广泛生产并不断代替现有材 料。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73122 A CN 104073122 A 1/1 页 2 1. 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溶性氨基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 下 : 甲醛100份, 硝酸1-5份, 三聚氰胺30-50份, 硫酸1-10份, 。
4、聚乙二醇10-20份, 二氯丙烷 20-40 份, 尿素 5-15 份, 二甲苯 15-25 份, 氢氧化钠 10-30 份, 甲苯 35-45 份, 催干剂 25-35 份, 硬脂酸铝 30-40 份, 甲醇 40-50 份, 增塑剂 20-30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溶性氨基涂料的 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 : 甲醛 100 份, 硝酸 3 份, 三聚氰胺 40 份, 硫酸 5 份, 聚乙二醇 15 份, 二氯丙烷 30 份, 尿素 10 份, 二甲苯 20 份, 氢氧化钠 20 份, 甲苯 40 份, 催干剂 30 份, 硬 脂酸铝 。
5、35 份, 甲醇 45 份, 增塑剂 25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干剂采用环烷酸 钴。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增塑剂采用 DBP 或 邻苯二甲酸酐。 5. 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水溶性氨基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第一步 : 将甲醛投入反应釜中, 用氢氧化钠、 硫酸调节 pH 值为 7.8-9.2 ; 第二步 : 再加入三聚氰胺, 边搅拌边升温至 65-85, 反应 40-60min ; 第三步 : 加入聚乙二醇和尿素, 继续恒温反应 30-50min ; 第四步 。
6、: 加入甲醇, 用硝酸调节 pH 至 4-6, 边加热边搅拌反应 1-2h ; 第五步 : 用氢氧化钠、 硫酸调节pH值为7.5-8.5, 冷却降温至80-120, 加入二氯丙烷、 硬脂酸铝和催干剂, 搅拌均匀 ; 第六步 : 加入剩余原料, 调节粘度, 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 1-2h 即得产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四步 中的边加热边搅拌, 升高温度至 180-220。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六步 中的调节粘度为将粘度控制在 18-20s。 权 利 要 求 书。
7、 CN 104073122 A 2 1/4 页 3 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 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水溶性 涂料技术领域。 0002 背景技术 0003 涂料通常是以树脂或油为主, 并加或不加颜、 填料, 用有机溶剂或水调制而成的粘 稠液体, 也出现了以固体形态存在的涂料新品种如粉末涂料。各类涂料不论涂料品种的形 态如何, 至少应由两种或三种基本成分组成。即分为主要成膜物质 ; 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 成膜物质。涂料能涂敷于底材表面并形成坚韧连续涂膜的液体或固体高分子材料。旧称油 漆、 漆。主要用 来对被涂表面起到装饰与保护作。
8、用。有些涂料还具有特定的功能, 如耐高 温、 耐寒、 防辐射等。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 船舶、 车辆、 金属制品等方面。所谓涂料是涂覆 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 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 通常是以树脂、 或 油、 或乳液为主, 添加或不添加颜料、 填料, 添加相应助剂, 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 液体。中国涂料界比较权威的 涂料工艺 一书是这样定义的 :“涂料是一种材料, 这种材料 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 形成粘附牢固、 具有一定强度、 连续的固态薄膜。 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 又称漆膜或涂层。 ” 水溶性涂料是以水为溶剂成分散介质的涂料, 均称为水溶性涂料。水。
9、溶性涂料已形成 多品种、 多功能、 多用途、 庞大而完整的体系。水溶性涂料是以水溶性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 物质, 水为稀释剂, 加入适量的颜料、 填料及辅助材料等, 经研磨而成的一种涂料。 水溶性涂 料分为水溶性涂料、 水分散性涂料 ; 又分为电沉积涂料、 乳胶涂料水溶性自干或低温烘干涂 料 ; 按用途分类可分为 : 水溶性木器底漆、 装饰性水溶性涂料、 内外墙建筑用水溶性涂料、 工业用水溶性涂料, 其中以水溶性涂料、 电沉积涂料以及乳胶涂料占据主要地位。 0004 世界涂料品种结构向着减少 VOC 等方向发展, 水性涂料是其中发展方向之一。中 国传统的溶剂型涂料比重逐渐下降, 水性涂料的发展速。
10、度也很快, 但聚乙烯醇类低档品种 仍占较大比重。提高水性涂料的质量、 开发新的品种是巩固和发展水性涂料的重要环节。 重点研究和开发应以醋酸乙烯 - 丙烯酸共聚乳液、 苯乙烯 - 丙烯酸共聚乳液以及纯丙烯酸 系列为基料的乳胶涂料为主, 并争取在耐久性、 漆膜平滑性、 丰满度、 施工性、 装饰性等方面 有所突破 ; 对于已较成熟的环氧乳液、 水性聚氨酯的水性基料应继续研究具有高性能的水 性涂料, 满足部分的特殊要求, 随着社会城市化、 科技化、 人性化的发展, 设计一种粘度高、 干燥快、 硬度高、 冲击强度高和附着力优异的水溶性氨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以满足市场需 求, 是非常必要的。 0005 。
11、发明内容 0006 解决的技术问题 : 说 明 书 CN 104073122 A 3 2/4 页 4 本申请针对现有水溶性涂料粘度、 附着力、 硬度和冲击强度低、 干燥慢、 耐碱性和耐水 性均较差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利用水溶性氨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7 技术方案 : 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 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 : 甲醛 100 份, 硝酸 1-5 份, 三聚氰胺 30-50 份, 硫酸 1-10 份, 聚乙二醇 10-20 份, 二氯丙烷 20-40 份, 尿素 5-15 份, 二甲苯 15-25 份, 氢氧化钠 10-30 份, 甲苯 35-45 份, 催干剂 25-35 份, 硬。
12、脂酸铝 30-40 份, 甲醇 40-50 份, 增塑剂 20-30 份。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 所述水溶性氨基涂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 下 : 甲醛 100 份, 硝酸 3 份, 三聚氰胺 40 份, 硫酸 5 份, 聚乙二醇 15 份, 二氯丙烷 30 份, 尿素 10 份, 二甲苯 20 份, 氢氧化钠 20 份, 甲苯 40 份, 催干剂 30 份, 硬脂酸铝 35 份, 甲醇 45 份, 增塑剂 25 份。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 所述催干剂采用环烷酸钴。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 所述增塑剂采用 DBP 或邻苯二甲酸酐。。
13、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 所述水溶性氨基涂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 第一步 : 将甲醛投入反应釜中, 用氢氧化钠、 硫酸调节 pH 值为 7.8-9.2 ; 第二步 : 再加入三聚氰胺, 边搅拌边升温至 65-85, 反应 40-60min ; 第三步 : 加入聚乙二醇和尿素, 继续恒温反应 30-50min ; 第四步 : 加入甲醇, 用硝酸调节 pH 至 4-6, 边加热边搅拌反应 1-2h ; 第五步 : 用氢氧化钠、 硫酸调节pH值为7.5-8.5, 冷却降温至80-120, 加入二氯丙烷、 硬脂酸铝和催干剂, 搅拌均匀 ; 第六步 : 加入剩余原料, 调节粘度, 冷。
14、却至室温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 1-2h 即得产物。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 所述第四步中的边加热边搅拌, 升高温度至 180-220。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 所述第六步中的调节粘度为将粘度控制在 18-20s。 0014 有益效果 : 本发明所述一种水溶性氨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相比, 具 有以下技术效果 : 1、 产品粘度 55-75s, 附着力 1-2 级, 硬度 0.5-0.7 ; 2、 冲击强度 45-65kg/ cm, 表干时间5-25min, 实干30-50min ; 3、 涂膜在饱和氢氧化钙中浸泡10-20d不起泡、 。
15、皱皮, 在水中浸泡20-30d不脱落、 起泡 ; 4、 细度25-45m, 柔韧性1-3mm, 涂膜外观平整光滑, 可以 广泛生产并不断代替现有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 1: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甲醛100份, 硝酸1份, 三聚氰胺30份, 硫酸1份, 聚乙二醇10份, 二氯丙烷20份, 尿素5份, 二甲苯15份, 氢氧化钠10份, 甲苯35份, 环烷酸钴25份, 硬脂酸 铝30份, 甲醇40份, 邻苯二甲酸酐20份, 将甲醛投入反应釜中, 用氢氧化钠、 硫酸调节pH值 为 7.8, 再加入三聚氰胺, 边搅拌边升温至 65, 反应 40min, 加入聚乙二醇和尿素, 继续恒 温反应。
16、 30min, 加入甲醇, 用硝酸调节 pH 至 4, 边加热边搅拌, 升高温度至 180, 反应 1h, 用 说 明 书 CN 104073122 A 4 3/4 页 5 氢氧化钠、 硫酸调节pH值为7.5, 冷却降温至80, 加入二氯丙烷、 硬脂酸铝和环烷酸钴, 搅 拌均匀, 加入剩余原料, 将粘度控制在 18s, 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 1h 即得产物。 0016 产品粘度 55s, 附着力 2 级, 硬度 0.5 ; 冲击强度 45kg/cm, 表干时间 25min, 实干 50min ; 涂膜在饱和氢氧化钙中浸泡 10d 不起泡、 皱皮, 在水中浸泡 20d 不脱落、 起泡 ;。
17、 细度 45m, 柔韧性 1mm。 0017 实施例 2: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甲醛 100 份, 硝酸 5 份, 三聚氰胺 50 份, 硫酸 10 份, 聚乙二醇 20 份, 二氯丙烷 40 份, 尿素 15 份, 二甲苯 25 份, 氢氧化钠 30 份, 甲苯 45 份, 环烷酸钴 35 份, 硬脂酸铝 40 份, 甲醇 50 份, 邻苯二甲酸酐 30 份, 将甲醛投入反应釜中, 用氢氧化钠、 硫酸调 节 pH 值为 9.2, 再加入三聚氰胺, 边搅拌边升温至 85, 反应 60min, 加入聚乙二醇和尿素, 继续恒温反应50min, 加入甲醇, 用硝酸调节pH至6, 边加热边搅拌, 升高温。
18、度至220, 反应 2h, 用氢氧化钠、 硫酸调节 pH 值为 8.5, 冷却降温至 120, 加入二氯丙烷、 硬脂酸铝和环烷 酸钴, 搅拌均匀, 加入剩余原料, 将粘度控制在 20s, 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 2h 即 得产物。 0018 产品粘度 60s, 附着力 2 级, 硬度 0.55 ; 冲击强度 50kg/cm, 表干时间 10min, 实干 35min ; 涂膜在饱和氢氧化钙中浸泡 12d 不起泡、 皱皮, 在水中浸泡 23d 不脱落、 起泡 ; 细度 30m, 柔韧性 1.5mm。 0019 实施例 3: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甲醛100份, 硝酸2份, 三聚氰胺35份, 硫。
19、酸3份, 聚乙二醇12份, 二氯丙烷 25 份, 尿素 8 份, 二甲苯 17 份, 氢氧化钠 15 份, 甲苯 38 份, 环烷酸钴 27 份, 硬脂 酸铝 33 份, 甲醇 42 份, DBP24 份, 将甲醛投入反应釜中, 用氢氧化钠、 硫酸调节 pH 值为 7.8, 再加入三聚氰胺, 边搅拌边升温至 65, 反应 40min, 加入聚乙二醇和尿素, 继续恒温反应 30min, 加入甲醇, 用硝酸调节 pH 至 4, 边加热边搅拌, 升高温度至 180, 反应 1h, 用氢氧化 钠、 硫酸调节 pH 值为 7.5, 冷却降温至 80, 加入二氯丙烷、 硬脂酸铝和环烷酸钴, 搅拌均 匀, 。
20、加入剩余原料, 将粘度控制在 18s, 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 1h 即得产物。 0020 产品粘度 65s, 附着力 1 级, 硬度 0.6 ; 冲击强度 55kg/cm, 表干时间 15min, 实干 40min ; 涂膜在饱和氢氧化钙中浸泡 15d 不起泡、 皱皮, 在水中浸泡 25d 不脱落、 起泡 ; 细度 35m, 柔韧性 2mm。 0021 实施例 4: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甲醛100份, 硝酸4份, 三聚氰胺45份, 硫酸7份, 聚乙二醇18份, 二氯丙烷 35 份, 尿素 12 份, 二甲苯 23 份, 氢氧化钠 25 份, 甲苯 42 份, 环烷酸钴 33 份, 硬脂 。
21、酸铝 37 份, 甲醇 48 份, DBP26 份, 将甲醛投入反应釜中, 用氢氧化钠、 硫酸调节 pH 值为 9.2, 再加入三聚氰胺, 边搅拌边升温至 85, 反应 60min, 加入聚乙二醇和尿素, 继续恒温反应 50min, 加入甲醇, 用硝酸调节 pH 至 6, 边加热边搅拌, 升高温度至 220, 反应 2h, 用氢氧化 钠、 硫酸调节 pH 值为 8.5, 冷却降温至 120, 加入二氯丙烷、 硬脂酸铝和环烷酸钴, 搅拌均 匀, 加入剩余原料, 将粘度控制在 20s, 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 2h 即得产物。 0022 产品粘度 70s, 附着力 1 级, 硬度 0.65 。
22、; 冲击强度 60kg/cm, 表干时间 20min, 实干 45min ; 涂膜在饱和氢氧化钙中浸泡 18d 不起泡、 皱皮, 在水中浸泡 27d 不脱落、 起泡 ; 细度 40m, 柔韧性 2.5mm。 说 明 书 CN 104073122 A 5 4/4 页 6 0023 实施例 5: 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甲醛100份, 硝酸3份, 三聚氰胺40份, 硫酸5份, 聚乙二醇15份, 二氯丙烷 30 份, 尿素 10 份, 二甲苯 20 份, 氢氧化钠 20 份, 甲苯 40 份, 环烷酸钴 30 份, 硬脂 酸铝 35 份, 甲醇 45 份, DBP25 份, 将甲醛投入反应釜中, 用氢氧化。
23、钠、 硫酸调节 pH 值为 8.5, 再加入三聚氰胺, 边搅拌边升温至 70, 反应 50min, 加入聚乙二醇和尿素, 继续恒温反应 40min, 加入甲醇, 用硝酸调节 pH 至 5, 边加热边搅拌, 升高温度至 200, 反应 1.5h, 用氢氧 化钠、 硫酸调节 pH 值为 8, 冷却降温至 100, 加入二氯丙烷、 硬脂酸铝和环烷酸钴, 搅拌均 匀, 加入剩余原料, 将粘度控制在 19s, 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 1.5h 即得产物。 0024 产品粘度 75s, 附着力 1 级, 硬度 0.7 ; 冲击强度 65kg/cm, 表干时间 5min, 实干 30min ; 涂膜在饱和氢氧化钙中浸泡 20d 不起泡、 皱皮, 在水中浸泡 30d 不脱落、 起泡 ; 细度 25m, 柔韧性 3mm。 0025 以上实施例中的所有组分均可以商业购买。 0026 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阐述, 而不是限制, 因此在和本发明的 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 都应该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073122 A 6 。